CN109361218A - 一种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61218A
CN109361218A CN201811498938.5A CN201811498938A CN109361218A CN 109361218 A CN109361218 A CN 109361218A CN 201811498938 A CN201811498938 A CN 201811498938A CN 109361218 A CN109361218 A CN 109361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ay
frequency
active damping
resonance
compen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989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61218B (zh
Inventor
赵志宏
王正林
韩志鹏
刘洵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14989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612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61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12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612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612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1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or ripples
    • H02J3/382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40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该方法为:首先确定系统的延迟时间,得到有源阻尼控制模型;然后简化有源阻尼控制模型,计算内环延迟产生的虚拟阻抗,得到谐振峰值以及谐振频率受延迟影响的原因;接着从抑制谐振的角度出发,确定最优补偿方法:反馈系数+超前相位补偿;设计超前补偿装置,确定反馈系数,比较理想情况下与校正后幅频响应图,验证最优性,得到最优幅频响应图。本发明可以抑制有源阻尼控制时因为延迟发生的谐振频率频移以及谐振峰值放大的现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裕度,保证了LCL对高频谐波的衰减能力以及良好的应对网侧阻抗波动的抗干扰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并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发电系统(DPGS),例如风能和太阳能,因其环保特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DPGS与电网之间的接口,并网变流器在向电网注入高质量电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网变流器通常采用L滤波器或LCL滤波器来衰减开关谐波。与L滤波器相比,LCL滤波器具有体积小和对高频开关纹波衰减能力强的优点,所以获得了广泛使用,但是LCL滤波器本身存在谐振,容易使系统出现不稳定的问题,目前抑制谐振的方法有无源阻尼法以及有源阻尼法,其中有源阻尼法避免了功率损耗,具有显著优势。比较通用的有源阻尼法是基于电容电流反馈的方法。
控制系统中本身存在计算延迟以及PWM延迟,在不考虑延迟的理想情况下,基于电容电流反馈的有源阻尼法可以等效为在LCL的电容两端并联电阻,可以与无源阻尼法获得同样的谐振抑制效果。由于实际应用中延迟的存在,基于电容电流反馈的有源阻尼法与电容两端并联电阻的无源阻尼法有显著差别,其中延迟对于谐振的影响更不容忽视,能够使得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并且影响谐振峰值以及高频衰减能力。谐振频率只有在稳定域内系统才是稳定的,而谐振频率的频移,会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另外谐振频率还会受到网侧电感波动的影响,所以抑制延迟对于谐振频率的影响,就能减小网侧电感波动对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LCL的优点是对高频的衰减能力强,而时间延迟会弱化这个能力,同时延迟也会使得谐振峰值变大,这些影响都对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性能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LCL并网变流器使用有源阻尼法控制时,延迟补偿是不可缺少的。目前为止,有关LCL并网变流器的设计,要么不考虑延迟对于谐振的影响,要么以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为目的进行延迟补偿,并未考虑到谐振频率的波动、谐振峰值的增大以及高频谐波滤波能力的减弱这些情况,达不到延迟补偿的最优效果。另外延迟补偿之后的系统,无论是相位裕度还是幅值裕度都无法作为判定一个系统稳定性的标量,无法实现最优补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LCL变流器有源阻尼延迟补偿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系统的延迟时间,得到有源阻尼控制模型;
步骤2、简化有源阻尼控制模型,计算并联在电容两端的虚拟阻抗,分析虚拟阻抗影响谐振频率和峰值的原因;
步骤3、从抑制谐振的角度出发,确定最优补偿方案:反馈系数+超前补偿;
步骤4、设计超前补偿装置,确定反馈系数,比较理想情况下与校正后幅频响应图,验证最优性,得到最优幅频响应图。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确定系统的延迟时间,得到有源阻尼控制模型,具体如下:
步骤1.1、确定系统的延迟时间,包括计算延迟和PWM延迟:
计算延迟,在单更新模式下由下式给定:
PWM延迟,即为ZOH的数学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Gd(s)为计算延迟,Gh(s)为PWM延迟,Ts为采样周期;
步骤1.2、根据系统的延迟时间,得到准确的有源阻尼控制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的简化有源阻尼控制模型,计算并联在电容两端的虚拟阻抗,分析虚拟阻抗影响谐振频率和峰值的原因,具体如下:
步骤2.1、将并联在电容两端的虚拟阻抗Zeq(s)简化为:
其中,Hi1为有源阻尼电容电流反馈系数,L1为逆变器侧电感,C为有源阻尼电容;Kpwm为变流器系数,数字控制时其值为1;s=jω,ω为输入频率;
步骤2.2、将Zeq(s)在频域中表示出来,求得并联在电容两端的虚拟阻抗值:
其中,ω为输入频率;
步骤2.3、分析虚拟阻抗影响谐振频率和峰值的原因:
Req(ω)是影响谐振峰值以及对高频的衰减能力的因素,抑制谐振峰值的方法为增大Hi1或进行相位补偿;
Xeq(ω)是导致谐振频率发生频移的因素,表现为电感和电容两种形式,当表现为电容的时候向左偏移,当表现为电感的时候向右偏移;
抑制谐振频移的方法为放大Xeq(ω),使得并联的电抗值由电容C决定,增大Xeq(ω)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在谐振频率处进行相位补偿,但是谐振频率处时间延迟会带来180度的相位滞后,而相位补偿无法超过90度,所以使用相位补偿方法来增大Xeq(ω)效果有限;
方法二:减小Hi1,无限地放大Xeq(ω);
由此可见,反馈系数是决定谐振频率频移的关键因素。
进一步地,步骤4所述的设计超前补偿装置,确定反馈系数,比较理想情况下与校正后幅频响应图,验证最优性,得到最优幅频响应图,具体如下:
步骤4.1、设计超前相位补偿装置:
超前校正传递函数为:
其中,a为超前补偿装置分度系数,T表示该补偿装置时间常数;
最大超前角频率ωm,以及最大超前相位为:
首先计算延迟在谐振频率处的滞后相位Pdelay
Pdelay=1.5ωrTs
其中,ωr为LCL谐振频率;
设计a与T,确保在ωr处提供最高补偿相位但是要保证比Pdelay小,即:
其中,L1为逆变器侧电感,L2为网侧电感;
步骤4.2、确定反馈系数:
设计反馈系数Hi1,得到带有反馈系数与延迟补偿的有源阻尼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
其中,T0(s)为该开环传递函数,Hi2为电流环网侧电流反馈系数,Gi(s)为电流控制器,Gd1(s)、Gd2(s)分别为网侧电流与电容电流反馈回路延迟传递函数,M(s)为补偿装置传递函数;
步骤4.3、比较理想情况下与校正后幅频响应图,验证最优性,得到最优幅频响应图:
设计好M(s),通过调试法逐渐减小Hi1,通过与理想情况下进行比较,兼顾谐振峰值与谐频频移,最终得到最优幅频响应图。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从抑制谐振出发,对系统进行延迟补偿,提高了系统稳定裕度,抑制了谐振频率频移和谐振峰值,保证了高频衰减的功能;(2)通过对有源阻尼控制模型进行简化,寻找出了延迟对谐振影响即为导致谐振频率频移与谐振峰值放大的根本原因,从而找到了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3)超前补偿装置与反馈系数两者之间协调工作,兼顾各自的功能从而实现与理想情况下近似的效果,为保证谐振频率始终处于稳定域提供了有力保障,确保了有源阻尼对谐振峰值的抑制效果,保证了LCL良好的高频谐波抑制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的流程示意。
图2为本发明中LCL型变流器主电路拓扑与有源阻尼控制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中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控制数学模型图。
图4为本发明中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简化控制数学模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理想情况与实际延迟情况下的系统幅频响应比较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理想情况、实际情况以及超前补偿后的系统幅频响应比较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理想情况与Hi1逐次递减情况下的系统幅频响应比较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Hi1=0.3且带补偿与理想情况下的系统幅频响应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结合图1,本发明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系统的延迟时间,得到实际的有源阻尼控制模型;
步骤2、简化有源阻尼控制模型,计算并联在电容两端的虚拟阻抗,分析虚拟阻抗影响谐振即谐振频率以及峰值的原因;
步骤3、根据步骤2得出的原因,从抑制谐振的角度出发确定最优补偿方案:反馈系数+超前补偿;
步骤4、设计超前补偿装置以及反馈系数,比较理想情况下与校正后幅频响应图,验证最优性,得到与理想情况近似的幅频响应图即最优幅频响应图。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确定系统的延迟时间,得到有源阻尼控制模型,具体如下:
步骤1.1、确定系统的延迟时间,包括计算延迟和PWM延迟:
计算延迟,在单更新模式下由下式给定:
PWM延迟,可以理解为ZOH的数学模型,即:
其中Gd(s)为计算延迟,Gh(s)为PWM延迟,Ts为采样周期;
步骤1.2、结合图2所示的系统框图,根据系统的延迟时间,得到准确的有源阻尼数学控制模型图,如图3所示。
进一步地,步骤2所述的简化有源阻尼控制模型,计算并联在电容两端的虚拟阻抗,分析虚拟阻抗影响谐振频率和峰值的原因,具体如下:
步骤2.1、将如图3所示的系统的控制模型简化为如图4所示的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简化控制数学模型,得到等效的并联在电容两端的虚拟阻抗Zeq(s):
其中,Hi1为有源阻尼电容电流反馈系数,L1为逆变器侧电感,C为有源阻尼电容;Kpwm为变流器系数,数字控制时其值为1;s=jω,ω为输入频率;
步骤2.2、将Zeq(s)在频域中表示出来,求得并联在电容两端的虚拟阻抗值:
其中,ω为输入频率;
步骤2.3、分析虚拟阻抗影响谐振频率和峰值的原因:
Req(ω)是影响谐振峰值以及对高频的衰减能力的因素,抑制谐振峰值的方法为增大Hi1或进行相位补偿;
Xeq(ω)是导致谐振频率发生频移的因素,表现为电感和电容两种形式,当表现为电容的时候向左偏移,当表现为电感的时候向右偏移;
抑制谐振频移的方法为放大Xeq(ω),使得并联的电抗值由电容C决定,增大Xeq(ω)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在谐振频率处进行相位补偿,但是一般谐振振频率处时间延迟会带来几乎180度的相位滞后,相位补偿一般无法超过90度,所以使用相位补偿增大Xeq(ω)效果有限;
方法二:减小Hi1,对Hi1进行减小可以无限地放大Xeq(ω);
由此可见,反馈系数是决定谐振频率频移的关键因素。
要想抑制谐振峰值也主要有两种方法:减小Req(ω)即增大Hi1以及进行相位补偿。
进一步地,步骤4所述的设计超前补偿装置,确定反馈系数,比较理想情况下与校正后幅频响应图,验证最优性,得到与理想情况近似的幅频响应图,具体如下:
步骤4.1、设计超前相位补偿装置:
超前校正传递函数为:
其中,a为超前补偿装置分度系数,T表示该补偿装置时间常数;
最大超前角频率ωm以及最大超前相位为:
首先计算延迟在谐振频率处的滞后相位Pdelay
Pdelay=1.5ωrTs
其中,ωr为LCL谐振频率;
设计a与T,确保在ωr处提供最高补偿相位但是要保证比Pdelay小以避免过补偿,即:
其中,L1为逆变器侧电感,L2为网侧电感;
步骤4.2、设计反馈系数:
设计反馈系数Hi1,得到带有反馈系数与延迟补偿的有源阻尼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
其中,T0(s)为该开环传递函数,Hi2为电流环网侧电流反馈系数,Gi(s)为电流控制器,Gd1(s),Gd2(s)分别为网侧电流与电容电流反馈回路延迟传递函数,M(s)为补偿装置传递函数。
由此可见Hi1的减小抑制谐振频移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频衰减能力变弱以及谐振峰值放大的缺点,所以设计M(s)的时候确保在ωr处提供最高补偿相位这样也为Hi1值的设定带来了裕量,同时M(s)中引进了高频增益20lga,以及谐振频率处的增益10lga,因为在分母上面所以实际也在为系统提供高频衰减以及谐振抑制,这样便增大了Hi1可选择性;为了保证Hi1的设置裕量,在设计M(s)的时候还需要保证:加上M(s)后谐振峰值必须要比理想情况之下还要小。
合理地设计好M(s)后,Hi1可以通过调试法逐渐减小,通过与理想情况下进行比较,兼顾谐振峰值与谐频频移,最终确定一个合适值。
实施例1
如图5所示,为理想情况下也就是延迟时间为零与实际条件下即考虑延迟的系统幅频响应的比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延迟对于LCL谐振的影响,首先是谐振发生了频移,其次是谐振峰值放大了,高频噪声衰减能力也在下降。
如图6所示,为理想情况、实际情况以及超前补偿后的系统幅频响应比较图,按照步骤4提供的设计方案设置a为10,从图中可以看出加上超前补偿的系统谐振峰值显著降低了,并且比理想值还要小,这就为反馈系数Hi1的设置留有了裕量。
如图7所示,将Hi1从1逐步减小,每次减小0.2,将每个Hi1代入已经补偿过的传递函数中得到系统幅频响应图,将其与理想情况进行比较,发现Hi1的理想值是在0.2~0.4之间,所以确定Hi1为0.3能实现最优补偿。
如图8所示,Hi1=0.3且带补偿的情况与理想情况下的系统幅频响应比较图。从图中发现,按照上述步骤对超前补偿装置和反馈系数进行设置,可以实现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

Claims (4)

1.一种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系统的延迟时间,得到有源阻尼控制模型;
步骤2、简化有源阻尼控制模型,计算并联在电容两端的虚拟阻抗,分析虚拟阻抗影响谐振频率和峰值的原因;
步骤3、从抑制谐振的角度出发,确定最优补偿方案:反馈系数+超前补偿;
步骤4、设计超前补偿装置,确定反馈系数,比较理想情况下与校正后幅频响应图,验证最优性,得到最优幅频响应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确定系统的延迟时间,得到有源阻尼控制模型,具体如下:
步骤1.1、确定系统的延迟时间,包括计算延迟和PWM延迟:
计算延迟,在单更新模式下由下式给定:
PWM延迟,即为ZOH的数学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Gd(s)为计算延迟,Gh(s)为PWM延迟,Ts为采样周期;
步骤1.2、根据系统的延迟时间,得到准确的有源阻尼控制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简化有源阻尼控制模型,计算并联在电容两端的虚拟阻抗,分析虚拟阻抗影响谐振频率和峰值的原因,具体如下:
步骤2.1、将并联在电容两端的虚拟阻抗Zeq(s)简化为:
其中,Hi1为有源阻尼电容电流反馈系数,L1为逆变器侧电感,C为有源阻尼电容;Kpwm为变流器系数,数字控制时其值为1;s=jω,ω为输入频率;
步骤2.2、将Zeq(s)在频域中表示出来,求得并联在电容两端的虚拟阻抗值:
其中,ω为输入频率;
步骤2.3、分析虚拟阻抗影响谐振频率和峰值的原因:
Req(ω)是影响谐振峰值以及对高频的衰减能力的因素,抑制谐振峰值的方法为增大Hi1或进行相位补偿;
Xeq(ω)是导致谐振频率发生频移的因素,表现为电感和电容两种形式,当表现为电容的时候向左偏移,当表现为电感的时候向右偏移;
抑制谐振频移的方法为放大Xeq(ω),使得并联的电抗值由电容C决定,增大Xeq(ω)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在谐振频率处进行相位补偿,但是谐振频率处时间延迟会带来180度的相位滞后,而相位补偿无法超过90度,所以使用相位补偿方法来增大Xeq(ω)效果有限;
方法二:减小Hi1,无限地放大Xeq(ω);
由此可见,反馈系数是决定谐振频率频移的关键因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设计超前补偿装置,确定反馈系数,比较理想情况下与校正后幅频响应图,验证最优性,得到最优幅频响应图,具体如下:
步骤4.1、设计超前相位补偿装置:
超前校正传递函数为:
其中,a为超前补偿装置分度系数,T表示该补偿装置时间常数;
最大超前角频率ωm,以及最大超前相位为:
首先计算延迟在谐振频率处的滞后相位Pdelay
Pdelay=1.5ωrTs
其中,ωr为LCL谐振频率;
设计a与T,确保在ωr处提供最高补偿相位但是要保证比Pdelay小,即:
其中,L1为逆变器侧电感,L2为网侧电感;
步骤4.2、确定反馈系数:
设计反馈系数Hi1,得到带有反馈系数与延迟补偿的有源阻尼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
其中,T0(s)为该开环传递函数,Hi2为电流环网侧电流反馈系数,Gi(s)为电流控制器,Gd1(s)、Gd2(s)分别为网侧电流与电容电流反馈回路延迟传递函数,M(s)为补偿装置传递函数;
步骤4.3、比较理想情况下与校正后幅频响应图,验证最优性,得到最优幅频响应图:
设计好M(s),通过调试法逐渐减小Hi1,通过与理想情况下进行比较,兼顾谐振峰值与谐频频移,最终得到最优幅频响应图。
CN201811498938.5A 2018-12-08 2018-12-08 一种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 Active CN1093612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8938.5A CN109361218B (zh) 2018-12-08 2018-12-08 一种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8938.5A CN109361218B (zh) 2018-12-08 2018-12-08 一种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1218A true CN109361218A (zh) 2019-02-19
CN109361218B CN109361218B (zh) 2022-05-10

Family

ID=65331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98938.5A Active CN109361218B (zh) 2018-12-08 2018-12-08 一种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6121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3780A (zh) * 2019-07-02 2019-10-11 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海岛ups多机并联系统的集群阻尼增强谐振抑制方法
CN112583308A (zh) * 2020-11-30 2021-03-3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同步电机无刷励磁系统
CN112928758A (zh) * 2021-02-05 2021-06-0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阻尼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113933A (zh) * 2021-06-11 2021-07-13 四川大学 一种弱电网lcl逆变器有源阻尼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2597A (zh) * 2014-02-18 2014-04-3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一种无谐波检测的并联型电能质量调节器控制方法
CN105827133A (zh) * 2016-05-11 2016-08-03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电容电压预测的分布式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及系统
CN107070270A (zh) * 2017-02-17 2017-08-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提高lcl型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输出阻抗校正方法
CN107887910A (zh) * 2017-12-13 2018-04-0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改善分布式光伏并网性能的超前滞后补偿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2597A (zh) * 2014-02-18 2014-04-3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一种无谐波检测的并联型电能质量调节器控制方法
CN105827133A (zh) * 2016-05-11 2016-08-03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电容电压预测的分布式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及系统
CN107070270A (zh) * 2017-02-17 2017-08-1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提高lcl型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输出阻抗校正方法
CN107887910A (zh) * 2017-12-13 2018-04-0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改善分布式光伏并网性能的超前滞后补偿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ONGHUA PAN等: ""Capacitor-Current-Feedback Active Damping With Reduced Computation Delay for Improving Robustness of LCL-Type Grid-Connected Inverter"",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
WEI HE等: ""Control strategy to meet multiple targets for input- series-output-parallel LCL-type grid-connected inverter system"", 《IECON 2016 - 42ND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 *
刘桂涛等: "《自动控制原理(多学时)》课程中线性系统校正部分教学研究", 《电脑与电信》 *
方天治: ""一种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鲁棒性的相位超前补偿策略"", 《电工技术学报》 *
王振浩等: ""LCL型逆变器接入弱电网下的谐振分析及抑制方法研究"", 《电工电能新技术》 *
陆鹏飞: ""弱电网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3780A (zh) * 2019-07-02 2019-10-11 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海岛ups多机并联系统的集群阻尼增强谐振抑制方法
CN112583308A (zh) * 2020-11-30 2021-03-3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同步电机无刷励磁系统
CN112583308B (zh) * 2020-11-30 2021-07-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同步电机无刷励磁系统
CN112928758A (zh) * 2021-02-05 2021-06-0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有源阻尼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113933A (zh) * 2021-06-11 2021-07-13 四川大学 一种弱电网lcl逆变器有源阻尼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61218B (zh) 202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1218A (zh) 一种lcl型变流器有源阻尼最优延迟补偿方法
CN110148943B (zh) 一种抑制电网背景谐波影响的lcl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方法
JP5810470B2 (ja) 分散型発電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CN103326386B (zh) 一种基于电容电压的并网逆变器有源阻尼方法
CN110233523B (zh) 一种移动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网络参数设计方法
CN111864915B (zh) 宽功率范围内实现zvs的无线充电系统调控方法及系统
CN109193792B (zh) 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的socvf前馈和相位补偿因子切换控制方法
CN111245004A (zh) 弱电网下高频SiC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复合鲁棒控制方法
CN100361362C (zh) 单独注入式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频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6877401B (zh) 自适应提高弱电网条件下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性方法
CN108390413B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适应能力改善方法
CN102931660A (zh)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准比例谐振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9524992B (zh) 弱电网下并网变流器自适应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A123918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ressing resonance phenomena in the a-c network on the inverter side of a high voltage d-c transmission system
CN110086171A (zh) 一种增强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及装置
CN114884125A (zh) 一种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系统的高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13285625A (zh) 基于改进型有源阻尼法的光伏逆变器集群谐振抑制方法
CN104362653B (zh) 一种电力系统稳定器
CN104009477A (zh) 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的鲁棒模型参考自适应电流控制方法
CN113489292B (zh) 一种lcl型并网变换器负反馈虚拟阻抗的控制方法
CN104753385A (zh) 用于提高lcl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控制方法
CN114094802B (zh) 一种拓宽正阻尼区间的lcl型逆变器并网装置及方法
CN112039112A (zh) 虚拟同步机串补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4499257B (zh) 一种低短路比下提高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控制方法
CN115912677A (zh) 一种具有恒流恒压输出特性的双谐振拓扑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