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58495B - 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358495B CN109358495B CN201811476550.5A CN201811476550A CN109358495B CN 109358495 B CN109358495 B CN 109358495B CN 201811476550 A CN201811476550 A CN 201811476550A CN 109358495 B CN109358495 B CN 1093584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tch
- roll angle
- control
- yaw rate
- angle spe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3416 au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205—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not using a model or a simulator of the controlled system
- G05B13/02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not using a model or a simulator of the controlled system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系统及方法,包括推进部、推进控制部、尾舵部和尾舵控制部四部分,推进部包括左变距螺旋桨、左驱动机构、右变距螺旋桨和右驱动机构,左变距螺旋桨和右变距螺旋桨转向相反,在产生推力同时,通过桨距‑转速差动产生滚转力矩;推进控制部包括滚转角速度陀螺、滚转角速度指令器和滚转角速度控制器,用于滚转增稳和控制;尾舵部包括左舵、左舵机、右舵和右舵机,左舵和右舵同步偏转,产生偏航力矩;尾舵控制部包括偏航角速度陀螺、偏航角速度指令器、偏航角速度控制器,用于偏航增稳和控制。本发明以双螺旋桨的桨距‑转速差动和双舵面同步偏转作为无人艇的减摇增稳方式,能够改善滚转‑偏航操纵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系统及方法,主要应用在无人艇控制技术领域,能够改善无人艇的操纵品质。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无人海上运载平台,高速无人艇可在海洋中承担高航速、长航时、低成本、大范围、免维护的科学考察和军事任务。因此高速无人艇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生物研究、水文观测、海图绘制、环境监测、通讯中继、资源勘探、领海巡逻、走私缉毒、潜艇跟踪、情报搜集和对舰攻击等任务。
为了减小高速无人艇的阻力,通常其艇身为细长体形。因此高速无人艇转动惯量小,横向稳定性差。不仅容易出现摇摆现象,影响平台稳定;而且容易在急弯和强风条件下发生侧翻,造成严重事故。
为改善高速无人艇的操纵品质,通常采用的减摇增稳措施包括:双体船、舭龙骨、减摇鳍、减摇水舱和舵减摇等。双体船能够增强船舶的稳定性,但会显著增加无人艇的宽度,不利于母舰搭载;舭龙骨是广泛应用的简单被动减摇装置,不能提供主动减摇措施,而且会增加航行阻力;减摇鳍是一种主动减摇装置,需要在艇身外侧安装减摇鳍及其舵机,增加了制造成本和系统复杂度;减摇水舱通过在船身内部安装水舱实现减摇,但占地大、功耗高,现在已较少使用;舵减摇通过尾舵偏转产生附加的滚转力矩,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会引入不必要的偏航力矩。
为了改善高速无人艇的操纵品质,提出了无人艇双螺旋桨减摇增稳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利用了双螺旋桨的反扭矩,通过桨距差动和转速差动,直接产生快速稳定的减摇力矩,实现滚转角速度增稳;通过调整桨距差动和转速差动的操纵增益,可组成多种时变的匹配控制方式;利用双尾舵产生偏航力矩,不仅克服双螺旋桨桨距差动和转速差动导致的偏航力矩,同时实现偏航角速度增稳。与传统的减摇增稳方法相比,本发明避免了减摇过程中产生的不必要偏航力矩,而且结构简单、重量轻、功耗低,便于高速无人艇搭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人艇转动惯量小,横向稳定性差,易侧翻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系统及方法,改善了无人艇的操纵品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系统,包括推进部、推进控制部、尾舵部和尾舵控制部,其中,
推进部包括左变距螺旋桨、左驱动机构、右变距螺旋桨和右驱动机构,并有:
所述左驱动机构驱动左变距螺旋桨,所述右驱动机构驱动右变距螺旋桨,所述左变距螺旋桨和右变距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在产生推力的同时,通过桨距差动和转速差动产生滚转力矩;
优选地,根据发动机的油耗-功率曲线选择发动机的经济转速,以及对应的左变距螺旋桨与右变距螺旋桨的转速范围;
优选地,以桨距差动为主,转速差动为辅,通过对左变距螺旋桨与右变距螺旋桨的转速进行差动控制,辅助桨距差动进一步增强滚转力矩;
推进控制部包括滚转角速度陀螺、滚转角速度指令器和滚转角速度控制器,并有:滚转角速度指令器和滚转角速度控制器依次连接至推进部,滚转角速度陀螺连接至滚转角速度控制器;
尾舵部包括左舵、左舵机、右舵和右舵机,并有:左舵机用于驱动左舵,右舵机用于驱动右舵,左舵和右舵同步偏转,共同产生偏航力矩;
尾舵控制部包括偏航角速度陀螺、偏航角速度指令器和偏航角速度控制器,并有:偏航角速度指令器和偏航角速度控制器依次连接至和尾舵部,偏航角速度陀螺连接至偏航角速度控制器。
一种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方法,包括上述的无人艇减摇增稳系统,还包括滚转角速度增稳和控制,以及偏航角速度增稳和控制的步骤,其中,
滚转角速度增稳和控制的具体步骤包括:
滚转角速度指令器与上位机相连,根据上位机给出的滚转角误差eφ产生滚转角速度指令uP,并发送给滚转角速度控制器,其中,uP计算公式为:
uP=Kφeφ (1)
其中,Kφ是指令系数。
同时,滚转角速度陀螺检测无人艇的滚转角速度P,并发送给滚转角速度控制器。
然后,滚转角速度控制器根据滚转角速度指令uP和滚转角速度P,计算滚转角速度误差eP;滚转角速度控制器根据滚转角速度误差eP生成转速-桨距指令uLat;
其中,是控制比例系数;P是滚转角速度陀螺检测到的滚转角速度;根据转速-桨距指令uLat,得到螺旋桨桨距增量控制指令uΔθ=λ1uLat和转速增量指令uΔΩ=λΩuLat;进而获得左变距螺旋桨的桨距增量控制指令uΔθL=uΔθ和右变距螺旋桨的桨距增量控制指令uΔθR=-uΔθ,其中uΔθL和uΔθR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以及左驱动机构的转速增量指令uΔΩL=uΔΩ和uΔΩR=-uΔΩ,其中uΔΩL和uΔΩR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计算公式为:
其中,θL0和θR0分别是左变距螺旋桨和右变距螺旋桨原有的桨距;Δ表示增量;uΔθL和uΔθR是幅值相同、符号相反的差动桨距增量控制指令;uθL和uθR是合成后的桨距指令,并分别发送给左变距螺旋桨和右变距螺旋桨;左变距螺旋桨和右变距螺旋桨根据uθL和uθR,达到相应的桨距角θL和θR;
其中,ΩL0和ΩR0分别是左变距螺旋桨和右变距螺旋桨原有的转速;uΔΩL和uΔΩR是幅值相同、符号相反的差动转速增量控制指令;uΩL和uΩR是合成后的转速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推进部的左驱动机构和右驱动机构;左驱动机构和右驱动机构分别根据uΔθL和uΔθR,驱动左变距螺旋桨和右变距螺旋桨达到相对应的转速ΩL和ΩR;
其中,和/>分别用于桨距增量控制指令uΔθ和转速增量控制指令uΔΩ的操纵功效因子,λθ或λΩ为1表征桨距增量控制或转速增量控制完全有效,为0表征桨距增量控制或转速增量控制完全失效;改变λθ和λΩ可产生不同的控制方式。
可选地,λθ=1,λΩ=0对应于完全采用桨距差动的增稳方式,其优点是操纵响应快,螺旋桨驱动机构的工作压力小;其缺点是控制增益较转速差动偏小;
可选地,λθ=0,λΩ=1对应于完全采用转速差动的增稳方式,其优点是控制增益高于转速差动;其缺点是操纵响应慢,螺旋桨驱动机构的工作压力大;
优选地,λθ=1,λΩ=1对应于同时采用桨距差动和转速差动的增稳方式,以桨距差动作为快速响应控制方式,以转速差动作为增强补充控制方式,其优点是控制增益大,响应速度快;通过限制转速差动的响应速度,可以降低对螺旋桨驱动机构的工作压力。
优选地,λθ=fθ(t),λΩ=fΩ(t)为根据工作状态而实时调整的时变参数,可进一步增强桨距差动和转速差动的混合控制效果,并降低螺旋桨驱动机构的工作压力。
由于螺旋桨扭矩τ与桨距角θ成正比,与转速的平方Ω2成正比,因此左变距螺旋桨和右变距螺旋桨产生桨距差动或转速差动的情况下,分别对艇体产生滚转力矩Lθ和LΩ,忽略高阶项的小扰动计算公式为:
其中,Ixx是无人艇的滚转转动惯量,τL和τR分别是左变距螺旋桨和右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因此通过改变左变距螺旋桨的转速ΩL和右变距螺旋桨的转速ΩR,可以调整艇体的滚转力矩L及对应的滚转角速度P,从而实现对艇体滚转角速度P的增稳和控制。
然而在改变左变距螺旋桨的转速ΩL和右变距螺旋桨的转速ΩR的过程中,会导致左变距螺旋桨和右变距螺旋桨的推力出现差动,进而产生不必要的偏航力矩NΩ;为了克服所述偏航力矩NΩ的影响,需协同尾舵同步偏转产生偏航角速度增稳和控制。
偏航角速度增稳和控制的具体步骤包括:
偏航角速度指令器与上位机相连,根据上位机给出的偏航角误差eψ产生偏航角速度指令uR,并发送给偏航角速度控制器,uR的计算公式为:
uR=Kψeψ (6)
其中,Kψ是指令系数。
同时,偏航角速度陀螺检测无人艇的偏航角速度R,并发送给偏航角速度控制器。
然后,偏航角速度控制器根据偏航角速度指令uR和偏航角速度R,计算偏航角速度误差eR;接着,偏航角速度控制器根据偏航角速度误差eR生成尾舵同步控制指令uRud,从而获得左舵控制指令uδL与右舵控制指令uδR,且左舵控制指令uδL与右舵控制指令uδR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公式为:
其中,是控制比例系数,R是偏航角速度陀螺检测到的偏航角速度,uδL和uδR是相同的舵面控制指令。
偏航角速度控制器将uδL和uδR发送给尾舵部的左舵机和右舵机;在uδL和uδR的作用下,左舵和右舵同步偏转,产生偏航力矩N和对应的偏航角速度R,实现了偏航角速度增稳和控制。
其中,Izz是无人艇的偏航转动惯量,ζ是尾舵的舵效系数,ηL和ηR分别是左舵和右舵的初始偏航力矩;Δ表示增量;
通过协调控制推进部和尾舵部,在对滚转角速度增稳和控制的同时,克服了左变距螺旋桨和右变距螺旋桨桨距差动和转速差动产生的偏航力矩扰动,并实现了偏航角速度增稳和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人艇双螺旋桨减摇增稳系统及方法,通过桨距差动和转速差动,改变左变距螺旋桨和右变距螺旋桨的反扭矩,产生可控的滚转力矩,实现对无人艇滚转运动的增稳和控制;通过左舵和右舵的同步偏转,产生可控的偏航力矩,克服左变距螺旋桨和右变距螺旋桨产生的偏航角速度扰动,同时产生期望的偏航角速度;本发明组合使用双螺旋桨的桨距-转速差动和双舵面同步偏转作为无人艇的减摇增稳和控制方式,在减摇增稳的同时,能产生期望的偏航角速度,改善无人艇的操纵品质;与传统的减摇增稳控制方法相比,本发明还有原理简单、调整方便、适应范围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无人艇上搭载的后视图。
图2是本发明在无人艇上搭载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中:1.无人艇,2.左变距螺旋桨,21.左驱动机构,3.右变距螺旋桨,31.右驱动机构,4.左舵,41.左舵机,5.右舵,51.右舵机,6.滚转角速度陀螺,61.滚转角速度指令器,62.滚转角速度控制器,7.偏航角速度陀螺,71.偏航角速度指令器,72.偏航角速度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系统,主要包括一种无人艇1双螺旋桨减摇增稳系统及方法,包括推进部、推进控制部、尾舵部和尾舵控制部,其中,
推进部包括左变距螺旋桨2、左驱动机构21、右变距螺旋桨3和右驱动机构31,并有:
所述左驱动机构21驱动左变距螺旋桨2,所述右驱动机构31驱动右变距螺旋桨3,所述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旋转方向相反,在产生推力的同时,通过桨距差动和转速差动产生滚转力矩;
优选地,根据发动机的油耗-功率曲线选择发动机的经济转速,以及对应的左变距螺旋桨2与右变距螺旋桨3的转速范围;
优选地,以桨距差动为主,转速差动为辅,通过对左变距螺旋桨2与右变距螺旋桨3的转速进行差动控制,辅助桨距差动进一步增强滚转力矩;
推进控制部包括滚转角速度陀螺6、滚转角速度指令器61和滚转角速度控制器62,并有:滚转角速度指令器61和滚转角速度控制器62依次连接至推进部,滚转角速度陀螺6连接至滚转角速度控制器62;
尾舵部包括左舵4、左舵机41、右舵5和右舵机51,并有:左舵机41用于驱动左舵4,右舵机51用于驱动右舵5,左舵4和右舵5同步偏转,共同产生偏航力矩;
尾舵控制部包括偏航角速度陀螺7、偏航角速度指令器71和偏航角速度控制器72,并有:偏航角速度指令器71和偏航角速度控制器72依次连接至和尾舵部,偏航角速度陀螺7连接至偏航角速度控制器72。
一种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方法,包括上述的无人艇1减摇增稳系统,还包括滚转角速度增稳和控制,以及偏航角速度增稳和控制的步骤,其中,滚转角速度增稳和控制的具体步骤包括:
滚转角速度指令器61与上位机相连,根据上位机给出的滚转角误差eφ产生滚转角速度指令uP,并发送给滚转角速度控制器62,其中,uP计算公式为:
uP=Kφeφ (1)
其中,Kφ是指令系数。
同时,滚转角速度陀螺6检测无人艇1的滚转角速度P,并发送给滚转角速度控制器62。
然后,滚转角速度控制器62根据滚转角速度指令uP和滚转角速度P,计算滚转角速度误差eP;滚转角速度控制器62根据滚转角速度误差eP生成转速-桨距指令uLat;
其中,是控制比例系数;P是滚转角速度陀螺6检测到的滚转角速度;根据转速-桨距指令uLat,得到螺旋桨桨距增量控制指令uΔθ=λ1uLat和转速增量指令uΔΩ=λΩuLat;进而获得左变距螺旋桨2的桨距增量控制指令uΔθL=uΔθ和右变距螺旋桨3的桨距增量控制指令uΔθR=-uΔθ,其中uΔθL和uΔθR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以及左驱动机构21的转速增量指令uΔΩL=uΔΩ和uΔΩR=-uΔΩ,其中uΔΩL和uΔΩR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计算公式为:
其中,θL0和θR0分别是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原有的桨距;Δ表示增量;uΔθL和uΔθR是幅值相同、符号相反的差动桨距增量控制指令;uθL和uθR是合成后的桨距指令,并分别发送给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根据uθL和uθR,达到相应的桨距角θL和θR;
其中,ΩL0和ΩR0分别是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原有的转速;uΔΩL和uΔΩR是幅值相同、符号相反的差动转速增量控制指令;uΩL和uΩR是合成后的转速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推进部的左驱动机构21和右驱动机构31;左驱动机构21和右驱动机构31分别根据uΔθL和uΔθR,驱动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达到相对应的转速ΩL和ΩR;
其中,和/>分别用于桨距增量控制指令uΔθ和转速增量控制指令uΔΩ的操纵功效因子,λθ或λΩ为1表征桨距增量控制或转速增量控制完全有效,为0表征桨距增量控制或转速增量控制完全失效;改变λθ和λΩ可产生不同的控制方式;
可选地,λθ=1,λΩ=0对应于完全采用桨距差动的增稳方式,其优点是操纵响应快,螺旋桨驱动机构的工作压力小;其缺点是控制增益较转速差动偏小;
可选地,λθ=0,λΩ=1对应于完全采用转速差动的增稳方式,其优点是控制增益较转速差动偏大;其缺点是操纵响应慢,螺旋桨驱动机构的工作压力大;
优选地,λθ=1,λΩ=1对应于同时采用桨距差动和转速差动的增稳方式,以桨距差动作为快速响应控制方式,以转速差动作为增强补充控制方式,其优点是控制增益大,响应速度快;通过限制转速差动的响应速度,可以降低对螺旋桨驱动机构的工作压力。
优选地,λθ=fθ(t),λΩ=fΩ(t)为根据工作状态而实时调整的时变参数,可进一步增强桨距差动和转速差动的混合控制效果,并降低螺旋桨驱动机构的工作压力。
由于螺旋桨扭矩τ与桨距角θ成正比,与转速的平方Ω2成正比,因此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产生桨距差动或转速差动的情况下,分别对艇体产生滚转力矩Lθ和LΩ,忽略高阶项的小扰动计算公式为:
其中,Ixx是无人艇1的滚转转动惯量,τL和τR分别是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的反扭矩,因此通过改变左变距螺旋桨2的转速ΩL和右变距螺旋桨3的转速ΩR,可以调整艇体的滚转力矩L及对应的滚转角速度P,从而实现对艇体滚转角速度P的增稳和控制。
然而在改变左变距螺旋桨2的转速ΩL和右变距螺旋桨3的转速ΩR的过程中,会导致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的推力出现差动,进而产生不必要的偏航力矩NΩ;为了克服所述偏航力矩NΩ的影响,需协同尾舵同步偏转产生偏航角速度增稳和控制。
偏航角速度增稳和控制的具体步骤包括:
偏航角速度指令器71与上位机相连,根据上位机给出的偏航角误差eψ产生偏航角速度指令uR,并发送给偏航角速度控制器72,uR的计算公式为:
uR=Kψeψ (6)
其中,Kψ是指令系数。
同时,偏航角速度陀螺7检测无人艇1的偏航角速度R,并发送给偏航角速度控制器72。
然后,偏航角速度控制器72根据偏航角速度指令uR和偏航角速度R,计算偏航角速度误差eR;接着,偏航角速度控制器72根据偏航角速度误差eR生成尾舵同步控制指令uRud,从而获得左舵4控制指令uδL与右舵5控制指令uδR,且左舵4控制指令uδL与右舵5控制指令uδR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公式为:
其中,是控制比例系数,R是偏航角速度陀螺7检测到的偏航角速度,uδL和uδR是相同的舵面控制指令。
偏航角速度控制器72将uδL和uδR发送给尾舵部的左舵机41和右舵机51;在uδL和uδR的作用下,左舵4和右舵5同步偏转,产生偏航力矩N和对应的偏航角速度R,实现了偏航角速度增稳和控制。
其中,Izz是无人艇1的偏航转动惯量,ζ是尾舵的舵效系数,ηL和ηR分别是左舵4和右舵5的初始偏航力矩;Δ表示增量;
通过协调控制推进部和尾舵部,在对滚转角速度增稳的同时,克服了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桨距差动和转速差动产生的偏航力矩扰动,并实现了偏航角速度增稳和控制。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2)
1.一种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转角速度增稳和控制,以及偏航角速度增稳和控制步骤,其中,
所述滚转角速度增稳的控制的具体步骤包括:
滚转角速度指令器(61)与上位机相连,根据上位机给出的滚转角误差eφ产生滚转角速度指令uP,并发送给滚转角速度控制器(62),其中,uP计算公式为:
uP=Kφeφ (1)
其中,Kφ是指令系数;
同时,滚转角速度陀螺(6)检测无人艇(1)的滚转角速度P,并发送给滚转角速度控制器(62);
然后,滚转角速度控制器(62)根据滚转角速度指令uP和滚转角速度P,计算滚转角速度误差eP;滚转角速度控制器(62)根据滚转角速度误差eP生成转速-桨距指令uLat;
其中,是控制比例系数;P是滚转角速度陀螺检测到的滚转角速度;
根据转速-桨距指令uLat,得到螺旋桨桨距增量控制指令uΔθ=KθuLat和转速增量指令uΔΩ=KΩuΔΩ;进而获得左变距螺旋桨(2)的桨距增量控制指令uΔθL=uΔθ和右变距螺旋桨(3)的桨距增量控制指令uΔθR=-uΔθ,其中uΔθL和uΔθR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以及左驱动机构的转速增量指令uΔΩL=uΔΩ和uΔΩR=-uΔΩ,其中uΔΩL和uΔΩR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计算公式为:
其中,θL0和θR0分别是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原有的桨距;Δ表示增量;uΔθL和uΔθR是幅值相同、符号相反的差动桨距增量控制指令;uθL和uθR是合成后的桨距指令,并分别发送给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根据uθL和uθR,达到相应的桨距角θL和θR;
其中,ΩL0和ΩR0分别是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原有的转速;uΔΩL和uΔΩR是幅值相同、符号相反的差动转速增量控制指令;uΩL和uΩR是合成后的转速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推进部的左驱动机构(21)和右驱动机构(31);左驱动机构(21)和右驱动机构(31)分别根据uΔθL和uΔθR,驱动左变距螺旋桨和右变距螺旋桨达到相对应的转速ΩL和ΩR;
其中,和/>为操纵功效因子,分别用于增量控制指令uΔθ和转速增量指令uΔΩ的功效;
由于螺旋桨扭矩τ与桨距角θ成正比,与转速的平方Ω2成正比,因此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产生桨距差动或转速差动的情况下,分别对艇体产生可控的滚转力矩Lθ和LΩ,忽略高阶项的小扰动计算公式为:
其中,Ixx是无人艇的滚转转动惯量,τL和τR分别是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的反扭矩;
滚转角速度控制器(62)将uΔθL和uΔθR分别发送给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在差动桨距增量控制指令uΔθL和uΔθR的作用下,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产生可控的滚转力矩Lθ;滚转角速度控制器(62)同时将uΔΩL和uΔΩR分别发送给左驱动机构(21)和右驱动机构(31);在转速增量控制指令uΔΩL和uΔΩR的作用下,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产生可控的滚转力矩LΩ;在Lθ和LΩ的共同作用下,无人艇产生对应的滚转角速度P,实现了滚转角速度增稳和控制;
所述偏航角速度增稳和控制的具体步骤包括:
偏航角速度指令器(71)与上位机相连,根据上位机给出的偏航角误差eψ产生偏航角速度指令uR,并发送给偏航角速度控制器(72),uR的计算公式为:
uR=Kψeψ (6)
其中,Kψ是指令系数;
同时,偏航角速度陀螺(7)检测无人艇(1)的偏航角速度R,并发送给偏航角速度控制器(72);
然后,偏航角速度控制器(72)根据偏航角速度指令uR和偏航角速度R,计算偏航角速度误差eR;接着,偏航角速度控制器(72)根据偏航角速度误差eR生成尾舵同步控制指令uRud,从而获得左舵(4)控制指令uδL与右舵(5)控制指令uδR,且左舵(4)控制指令uδL与右舵(5)控制指令uδR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公式为:
其中,是控制比例系数,R是偏航角速度陀螺检测到的偏航角速度,uδL和uδR是相同的舵面控制指令;
偏航角速度控制器(72)将uδL和uδR发送给尾舵部的左舵机(41)和右舵机(51);在uδL和uδR的作用下,左舵(4)和右舵(5)同步偏转,产生可控的偏航力矩N和对应的偏航角速度R,实现了偏航角速度增稳和控制;
其中,Izz是无人艇的偏航转动惯量,ζ是尾舵的舵效系数,ηL和ηR分别是左舵和右舵的初始偏航力矩;Δ表示增量。
2.一种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方法,其系统包括推进部、推进控制部、尾舵部和尾舵控制部,其中,
推进部包括左变距螺旋桨(2)、左驱动机构(21)、右变距螺旋桨(3)和右驱动机构(31),并有:
所述左驱动机构(21)驱动左变距螺旋桨(2),所述右驱动机构(31)驱动右变距螺旋桨(3),所述左变距螺旋桨(2)和右变距螺旋桨(3)旋转方向相反,在产生推力的同时,通过桨距差动和转速差动产生滚转力矩;
推进控制部包括滚转角速度陀螺(6)、滚转角速度指令器(61)和滚转角速度控制器(62),并有:滚转角速度指令器(61)和滚转角速度控制器(62)依次连接至推进部,滚转角速度陀螺(6)连接至滚转角速度控制器(62);
尾舵部包括左舵(4)、左舵机(41)、右舵(5)和右舵机(51),并有:左舵机(41)用于驱动左舵(4),右舵机(51)用于驱动右舵(5),左舵(4)和右舵(5)同步偏转,共同产生偏航力矩;
尾舵控制部包括偏航角速度陀螺(7)、偏航角速度指令器(71)和偏航角速度控制器(72),并有:偏航角速度指令器(71)和偏航角速度控制器(72)依次连接至和尾舵部,偏航角速度陀螺(7)连接至偏航角速度控制器(7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76550.5A CN109358495B (zh) | 2018-12-05 | 2018-12-05 | 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系统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76550.5A CN109358495B (zh) | 2018-12-05 | 2018-12-05 | 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系统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58495A CN109358495A (zh) | 2019-02-19 |
CN109358495B true CN109358495B (zh) | 2024-01-30 |
Family
ID=65331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76550.5A Active CN109358495B (zh) | 2018-12-05 | 2018-12-05 | 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系统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35849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52186B (zh) * | 2020-06-22 | 2022-06-07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舵鳍联合减摇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5390561B (zh) * | 2022-08-24 | 2023-07-07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一种基于桨转速差动的船舶航向控制方法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11183A (ja) * | 1993-01-20 | 1994-08-02 | Hitachi Zosen Corp | ウォータージェット推進船の減揺装置 |
JP2002104288A (ja) * | 2000-09-28 | 2002-04-10 | Japan Marine Science Inc | 高速艇の低速航行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高速艇の低速航行用減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CN1775625A (zh) * | 2005-11-17 | 2006-05-24 | 上海交通大学 | 十字型抗纵摇舵 |
CN202624599U (zh) * | 2012-06-14 | 2012-12-26 | 苟乃琛 | 一种螺旋桨减摇系统 |
CN103010456A (zh) * | 2012-09-21 | 2013-04-03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一种变直径、变桨距新型螺旋桨 |
CN103640675A (zh) * | 2013-12-18 | 2014-03-19 | 江苏科技大学 | 水面三体两栖无人艇 |
CN103645734A (zh) * | 2013-12-02 | 2014-03-19 | 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无舵船舶的自动化航向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3813958A (zh) * | 2011-09-16 | 2014-05-21 | Q-Tagg研发公司 | 用于防止和衰减船的横摇的方法和设备 |
CN104627327A (zh) * | 2015-02-16 | 2015-05-20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可变航态无人艇 |
CN105059542A (zh) * | 2015-08-10 | 2015-11-18 | 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长航时飞行器 |
CN106394815A (zh) * | 2016-10-28 | 2017-02-15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无人船加无人潜水器的组合系统 |
JP2017088120A (ja) * | 2015-11-17 | 2017-05-25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船舶の操船制御方法および船舶の操船制御システム |
CN107010169A (zh) * | 2017-05-14 | 2017-08-04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半潜式双体无人艇 |
CN107168314A (zh) * | 2017-05-19 | 2017-09-15 | 上海海洋大学 | 基于无人船系统的浮标数据信息中转装置 |
CN108313232A (zh) * | 2018-03-13 | 2018-07-24 | 厦门大学 | 基于二维矢量推进器和移动重物的组合式船舶减摇装置 |
CN108427416A (zh) * | 2018-04-04 | 2018-08-21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船差速自动转向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2018
- 2018-12-05 CN CN201811476550.5A patent/CN10935849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11183A (ja) * | 1993-01-20 | 1994-08-02 | Hitachi Zosen Corp | ウォータージェット推進船の減揺装置 |
JP2002104288A (ja) * | 2000-09-28 | 2002-04-10 | Japan Marine Science Inc | 高速艇の低速航行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高速艇の低速航行用減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CN1775625A (zh) * | 2005-11-17 | 2006-05-24 | 上海交通大学 | 十字型抗纵摇舵 |
CN103813958A (zh) * | 2011-09-16 | 2014-05-21 | Q-Tagg研发公司 | 用于防止和衰减船的横摇的方法和设备 |
CN202624599U (zh) * | 2012-06-14 | 2012-12-26 | 苟乃琛 | 一种螺旋桨减摇系统 |
CN103010456A (zh) * | 2012-09-21 | 2013-04-03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一种变直径、变桨距新型螺旋桨 |
CN103645734A (zh) * | 2013-12-02 | 2014-03-19 | 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无舵船舶的自动化航向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3640675A (zh) * | 2013-12-18 | 2014-03-19 | 江苏科技大学 | 水面三体两栖无人艇 |
CN104627327A (zh) * | 2015-02-16 | 2015-05-20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可变航态无人艇 |
CN105059542A (zh) * | 2015-08-10 | 2015-11-18 | 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长航时飞行器 |
JP2017088120A (ja) * | 2015-11-17 | 2017-05-25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船舶の操船制御方法および船舶の操船制御システム |
CN106394815A (zh) * | 2016-10-28 | 2017-02-15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无人船加无人潜水器的组合系统 |
CN107010169A (zh) * | 2017-05-14 | 2017-08-04 | 上海海洋大学 | 一种半潜式双体无人艇 |
CN107168314A (zh) * | 2017-05-19 | 2017-09-15 | 上海海洋大学 | 基于无人船系统的浮标数据信息中转装置 |
CN108313232A (zh) * | 2018-03-13 | 2018-07-24 | 厦门大学 | 基于二维矢量推进器和移动重物的组合式船舶减摇装置 |
CN108427416A (zh) * | 2018-04-04 | 2018-08-21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船差速自动转向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358495A (zh) | 2019-0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40149989A1 (en) | Variable trim deflect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arine vessel | |
US9233740B2 (en) | Variable trim deflector system with protruding foi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arine vessel | |
CN109358495B (zh) | 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系统及方法 | |
KR20150130936A (ko) | 진동 날개 추진 시스템 및 진동 가동 날개의 운동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 |
CN109669469B (zh) | 无人艇滚转-航向协调增稳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209327875U (zh) | 无人艇滚转-航向协调增稳控制系统 | |
CN209433202U (zh) | 无人艇转速差动减摇增稳系统 | |
Aage et al. | Hydrodynamic manoeuvrability data of a flatfish type AUV | |
CN109669347B (zh) | 无人艇转速差动减摇增稳系统及方法 | |
CA3009568C (fr) | Marine vehicle thruster control method | |
CN105856994B (zh) | 空气推进船舶纵倾自调节装置 | |
CN209433201U (zh) | 无人艇桨距-转速差动减摇增稳系统 | |
CN210083503U (zh) | 一种拖曳体式前缘旋转圆柱型翼带缆遥控水下潜器 | |
CN111332424B (zh) | 一种升阻联用模式的水面机器人全航速减摇增稳方法 | |
EP4308445A1 (en) | Hydrofoil | |
WO1991005696A1 (en) | Asymmetric hydrofoil propul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Desai et al. | Augmenting maneuverability of UUVs with cycloidal propellers | |
CN114435576A (zh) | 一种无舵推进船舶 | |
US20240246652A1 (en) | Drive unit for joint propulsion and motion control of a marine vessel | |
CN109050818B (zh) | 一种基于多推进器的船艇减摇方法 | |
EP4414258A2 (en) | Marine vessel motion estimation and hydrofoiling | |
EP4403457A1 (en) | Marine vessel motion estimation and stabilization | |
JP2002104288A (ja) | 高速艇の低速航行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高速艇の低速航行用減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
WO2023039876A1 (zh) | 舵控操纵装置及方法 | |
JPH03281495A (ja) | 流体中の航行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