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2705B - 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操作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操作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2705B
CN109342705B CN201811516739.2A CN201811516739A CN109342705B CN 109342705 B CN109342705 B CN 109342705B CN 201811516739 A CN201811516739 A CN 201811516739A CN 109342705 B CN109342705 B CN 1093427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mixing
vibration
cylinde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167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42705A (zh
Inventor
郑健龙
张良奇
张军辉
刘韡堃
李冠峰
黄拓
孔鲜宁
李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15167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2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42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2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42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2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2Road-making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8Diluting, dispersing or mixing sam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4Sample treatment involving radiation, e.g. hea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8Diluting, dispersing or mixing samples
    • G01N2001/386Other diluting or mixing proces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操作方法及其装置。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包括拌缸、机架、拌缸振动器、减震装置、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臂、搅拌叶片、轴端密封装置、振动电机、激振器、料量检测装置、加热装置、加热器、电控系统、控制面板和卸料门组成。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的操作方法实现拌缸和搅拌轴同时加热、拌缸和轴体振动频率可控、振动幅度可控、卸料量可控。本发明操作方便、易于推广应用,各物料组分重新分散均匀,降低空隙率,提高混合料的拌和质量;对激发材料潜能,提高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延长沥青路面服役年限有着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操作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操作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和研究的发展,据相关公路统计资料和各地建设实践经验表明,沥青路面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是由局部破坏引起的路面逐渐破坏,这种破坏常常是路面建成后一、两年或几年内的早期破坏,其形式为裂缝、水损害、松散、坑槽和过量的车撤等。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一直是工程界的一大难题,沥青混合料的不均匀性是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程度直接关系到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沥青混合料作为由沥青、集料、填料、空隙组成的一种具有特定级配的多相混合材料。通过沥青胶浆的胶结能力将松散的颗粒材料联结成一个整体,是各向异性的非均质材料,具有明显的颗粒性结构特征和非线性力学特性,其路用性质不仅受到集料、沥青的性质和两者的组成比例的影响,还受其内部组成结构的影响。其中对于孔隙率:美国 SHRP计划的研究成果提出通常情况下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应控制在4%左右即为最佳,且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以下简称“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一般要求在3%-6%之间。而最佳沥青含量所占的比例通常很小,一般在5%。集料质量占混合料总体质量的90%以上,体积约占70%以上。因此,提高沥青混合料均匀程度,并控制其空隙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在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相对于其运输、摊铺、碾压过程更为重要,拌和质量直接决定后续施工过程的有效性。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要求,沥青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拌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
目前,沥青混合料拌和可按生产工艺、施工温度、生产率和机动性四个方面进行分类。根据生产工艺的差异,可分为间歇式拌和与连续式拌和两种。间歇式拌和是将热集料、矿粉和沥青分批计量后投入拌和锅进行拌和,拌和好后卸出,形成周而复始的作业。连续式拌和则是将各种材料连续不断的运输至拌和锅,拌和好的料源源不断连续的的从拌和锅中卸出;在结构上,连续式拌和的集料烘干与拌和在同一个滚筒中进行,所以也称滚筒式拌和。根据施工温度不同,可分为传统热拌(150-180℃)、温拌(110-130℃)、冷拌(5-30℃)三种。根据生产能力,可分为小型(生产率在40t/h以下)、中型(生产率在40~ 400t/h)、大型(生产率在400t/h以上)三类。按机动性,可分为移动式(料仓和搅拌锅自带轮胎,可随施工地地点转移)、半固定式(设备装置在几个拖车上,在施工地点拼装)和固定式(设备作业地点固定)三种。
不管以何种标准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和分类研究,都未考虑振动拌和的相关因素。即便是目前作为主流的双卧轴搅拌技术,更多的是考虑增加振动筛分和二次计量等功能,在搅拌时强制集料等向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运动。而且,目前混合料的拌和均匀性更多是通过沥青包裹粗集料的程度进行评价。例如,美国AASHTO T195或ASTM D2489中判别沥青混合料是否拌和均匀的定义和指标要求为:拌和均匀性是指混合料中大于 9.5mm筛孔尺寸的颗粒至少有95%被全沥青完全裹覆。
但仅用沥青膜裹覆粗集料程度判断混合料的均匀性是不太完善的。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粗集料虽然不是最先被沥青膜裹覆,但相对容易被逐一裹覆,不宜出现“结团”情况。而细集料和填料(矿粉或纳米级/亚纳米级材料)在被沥青膜裹覆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团粒”现象。特别是矿粉等填料的比表面积较大易吸附沥青而粘结成团,这种粘聚团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混合料的均匀性,还会使得拌和困难。严重降低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及空隙率,进而影响相关力学和路用性能,降低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解决了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集料与填料“团粒”问题,克服聚团物料颗粒间的摩擦力和粘性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的操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减震装置,拌缸通过减震装置与机架连接,拌缸一周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由温控系统和加热油箱组成,拌缸振动器设于拌缸上,搅拌电机设于机架上,搅拌电机上设有驱动链轮,传动滚子链回路连接驱动链轮、涨紧链轮Ⅰ和两个搅拌链轮,使两个搅拌链轮反向旋转,振动电机与机架连接,振动电机上设有驱动带轮,同步带回路连接涨紧带轮Ⅱ和两个振动带轮,使两个振动带轮反向旋转,传动轴一端与振动带轮连接,另一端与激振器连接,传动轴通过轴承座Ⅱ与机架连接,拌缸内平行设置有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一端与激振器浮动连接,另一端与搅拌链轮连接,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靠近搅拌链轮的一端通过轴承座Ⅲ与机架连接,轴端密封装置设于拌缸内侧,加热器设于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上并设于拌缸外侧,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贯穿轴端密封装置和拌缸,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上交错均匀分布设有搅拌臂,搅拌臂端部设有搅拌叶片,机架上设有控制系统与控制面板。
进一步的,所述拌缸正下方设有卸料门,卸料门通过轴承座Ⅰ与机架连接,卸料门下方设有料量检测装置和接料斗,卸料门上设有卸料门位置传感器,卸料门驱动装置一端与卸料门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卸料门开关、急停开关、搅拌开关、振动开关、加热开关、拌缸振动开关、搅拌速度调节器、温度调节器、振频调节器、定时器、料量显示器;电源依次与急停开关、控制系统电连接,控制系统分别与料量显示器、拌缸振动器、温控系统以及卸料门驱动装置信号连接,控制系统通过变频器与搅拌电机和振动电机信号连接,温控系统分别与加热油箱、加热器信号连接,料量检测装置以及控制面板上除急停开关和料量显示器外的所有部件均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与搅拌臂呈35°~55°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激振器的偏心量为0.5mm~3mm。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的操作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开启加热装置和加热器,对拌缸、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进行加热;
步骤二、待拌缸内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开启搅拌电机、振动电机、拌缸振动器,按照实验配比依次投料;振动电机带动激振器工作,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搅拌振动,拌缸振动器带动拌缸振动,使物料得到充分拌和;
步骤三、卸料时,控制系统接收卸料门位置传感器、料量检测装置的反馈信号,通过卸料门驱动装置控制卸料门开门大小与开关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集料与填料“团粒”现象,让其充分弥散。克服聚团物料颗粒间的摩擦力和粘性力,使粘聚团破碎,各物料组分重新分散均匀,降低空隙率,提高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激发材料潜能,进而提高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延长沥青路面服役年限,实现耐久性沥青路面发展目标,提高沥青混合料均匀性、控制空隙率、便于推广,适用于多种路用材料、拌和工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的搅拌端视图;
图2是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的振动端视图;
图3是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的控制面板视图;
图6是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的电气模块示意图。
图中,1.拌缸,2.拌缸振动器,3.加热装置,3-1.温控系统,3-2.加热油箱,4.机架,5.减震装置,6.料量检测装置,7.卸料门,8.卸料门位置传感器,9.卸料门驱动装置,10. 搅拌电机,11.驱动链轮,12.搅拌链轮,13.涨紧链轮Ⅰ,14.传动滚子链,15.控制系统, 16.控制面板,16-1.卸料门开关,16-2.急停开关,16-3.搅拌开关,16-4.振动开关,16-5. 加热开关,16-6.拌缸振动开关,16-7.搅拌速度调节器,16-8.温度调节器,16-9.振频调节器,16-10.定时器,16-11.料量显示器,17.振动电机,18.驱动带轮,19.涨紧带轮Ⅱ,20. 振动带轮,21.同步带,22.轴承座Ⅰ,23.轴承座Ⅱ,24.传动轴,25.激振器,26.加热器, 27.轴端密封装置,28-1.第一搅拌轴,28-2.第二搅拌轴,29.搅拌臂,30.搅拌叶片,31.轴承座Ⅲ,32.接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4,机架4上设有减震装置5,拌缸1通过减震装置5与机架4连接,拌缸1一周设有加热装置3,加热装置3由温控系统3-1和加热油箱3-2组成,拌缸振动器2设于拌缸1上,拌缸1正下方设有卸料门7,卸料门7通过轴承座Ⅰ22与机架4连接,卸料门7下方依次设有料量检测装置6 和接料斗32,卸料门7上设有卸料门位置传感器8,卸料门驱动装置9一端与卸料门7 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机架4上,搅拌电机10设于机架4上,搅拌电机10上设有驱动链轮11,传动滚子链14回路连接驱动链轮11、涨紧链轮Ⅰ13和两个搅拌链轮12,使两个搅拌链轮12反向旋转,如图2所示,振动电机17与机架4连接,振动电机17上设有驱动带轮18,同步带21回路连接涨紧带轮Ⅱ19和两个振动带轮20,使两个振动带轮20 反向旋转,如图3-4所示,传动轴24一端与振动带轮20连接,另一端与激振器25连接,传动轴24通过轴承座Ⅱ23与机架4连接,拌缸1内平行设置有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一端与激振器25浮动连接,另一端与搅拌链轮12连接,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靠近搅拌链轮12的一端通过轴承座Ⅲ31与机架4连接,轴端密封装置27设于拌缸1内侧,加热器26设于第一搅拌轴28-1 和第二搅拌轴28上并设于拌缸1外侧,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贯穿轴端密封装置27和拌缸1,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上交错均匀分布设有搅拌臂29,搅拌臂29端部设有搅拌叶片30,搅拌叶片30与搅拌臂29成35°~55°;机架4上设有控制系统15与控制面板16,如图5所示,控制面板16上设置有卸料门开关16-1、急停开关16-2、搅拌开关16-3、振动开关16-4、加热开关16-5、拌缸振动开关16-6、搅拌速度调节器16-7、温度调节器16-8、振频调节器16-9、定时器16-10、料量显示器16-11;如图6所示,电源依次与急停开关16-2、控制系统15电连接,控制系统15分别与料量显示器16-11、拌缸振动器2、温控系统3-1以及卸料门驱动装置9信号连接,控制系统 15通过变频器与搅拌电机10和振动电机17信号连接,温控系统3-1分别与加热油箱3-2、加热器26信号连接,料量检测装置6以及控制面板16上除急停开关16-2和料量显示器 16-11外的所有部件均与控制系统15信号连接。
加热装置3通过加热油实现对拌缸1的加热和保温。
卸料门驱动装置9为气动或液压驱动,控制系统15接收卸料门位置传感器8、料量检测装置6的反馈信号后,通过卸料门驱动装置9控制卸料门7开门大小与开关状态。
驱动带轮18通过涨紧带轮19和同步带21与两个振动带轮20连接,实现同步反向旋转。
激振器25具有偏心量,偏心量为0.5mm~3mm。
加热器26为电磁加热,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贯穿加热器26,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相对加热器26做旋转运动的同时,加热器26对第一搅拌轴 28-1和第二搅拌轴28-2进行加热。
搅拌叶片30与搅拌臂29呈35°~55°夹角,45°时,轴向与径向作用力分布扩散最为均匀。
在工作时,拌缸1内平行设置的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在搅拌电机10带动下做同步反转搅拌运动,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上的搅拌臂29、搅拌叶片30在转动中将拌缸1内的混合料搅匀,在搅拌叶片30与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锐角布置下,混合料在拌缸1内部进行往圆周循环运动,轴向往复运动,径向往复运动和剪切运动;同时,激振器25在振动电机17的驱动下,产生稳定的激振力,激振力在搅拌时通过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上设置的搅拌臂29、搅拌叶片 30传导给拌缸1内的混合料,使细料与填料产生激烈碰撞冲击,团粒在冲击下破碎弥散,在激振力作用下沥青与细料填料充分混合,提高了沥青对材料的裹覆度,达到了材料上的宏观与微观均匀分布,解决了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集料与填料“团粒”问题,克服聚团物料颗粒间的摩擦力和粘性力。
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的加热温度在0℃~250℃的范围内可调,其精度为1℃。缺省设置时,振动拌和模式设置可在“搅拌”、“振动”、“搅拌+振动”三种模式内选择;当选取模式中涉及到“振动”时,在“轴振动”、“拌缸振动”“轴振动 +拌缸振动”三种模式内选择;“轴振动”或“拌缸振动”的振动强度均在2g~15g的范围内可调,其精度为0.1g;振动频次在20HZ~50HZ的范围内可调,其精度为0.1HZ。
投料控制设置中的各个组分投料顺序及搅拌时间可调;每锅次拌和时间可在0s~1000s的范围内可调,其精度为1s。
卸料控制设置的每锅卸料批次可在0次~20次的范围内可选,其精度为1次,且每次卸料量可在0m3~10m3的范围内可调,其精度为0.01m3
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的操作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开启加热装置3和加热器26,对拌缸1、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进行加热,确保拌缸1内混合料接触部分温度与拌和温度相近,减少热料及热沥青进入拌缸1后温差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步骤二、待拌缸1内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开启搅拌电机10、振动电机17、拌缸振动器2,按照实验配比依次投料;振动电机17带动激振器25工作,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搅拌振动,拌缸振动器2带动拌缸1振动,使物料得到充分拌和;
步骤三、卸料时,控制系统15接收卸料门位置传感器8、料量检测装置6的反馈信号,通过卸料门驱动装置9控制卸料门7开门大小与开关状态,进而控制卸料量,达到需要多少卸多少的目的,多余的混合料暂存在拌缸1内进入保温状态,待上一批试样制作完成并做初步测试后再继续卸料取样。
实施例
常规非振动拌和与采用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振动拌和得到的试件进行对比:
按照规范要求和试剂需要,选择原材料为SBS改性沥青、石灰岩、矿粉,并完成相应原材料性能试验;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规范要求,对集料进行筛分试验,并严格执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20C”级配范围,按规范要求,得出本试验SBS改性沥青和集料比确定为4.4%,同时对振动拌和装置进行缺省设置;将SBS改性沥青、集料、矿粉按照级配设计分类称重;将SBS改性沥青在烘箱中提前加热至160℃,集料、矿粉同时在烘箱中提前加热至 190℃,并恒温保存;同时启动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三维加热功能,将其设置在160℃;将集料放入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同时根据需要启动搅拌和振动功能,振动拌和至70s;然后暂停拌和,人工放入SBS改性沥青;将SBS改性沥青放入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继续启动搅拌和振动功能,振动拌和50s;根据需要实时自动调整振幅与频率,使SBS改性沥青膜将集料完全裹覆;然后暂停拌和,准备放入矿粉;将矿粉人工放入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继续启动搅拌和振动功能,振动拌和60s,使SBS改性沥青对集料、矿粉完全裹覆;继续根据需要实时自动调整振幅与频率,使沥青混合料拌和更均匀,整个振动拌和过程结束。
将采用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制得的沥青混合料按照6个标准马歇尔试件、6个静压法成型圆柱体试件、3块轮碾法成型车辙板用量,分5批完成沥青混合料卸料;并按照规范要求成型标准马歇尔试件和车辙板,并将车辙板切割成试验所需尺寸的小梁;依据规范要求,按同样级配和油石比设计,在常规拌锅中分批进行拌和(非振动);并成型相同数量的标准马歇尔试件、静压法成型圆柱体试件和车辙板,并将车辙板切割成试验所需尺寸的小梁。
对以上相同材料、相同级配、相同油石比所制成的两批试件(常规非振动拌和与振动拌和),进行相应力学实验,其中试验温度为15℃时的抗压和动态模量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试验温度为15℃时两种拌和方法拌制沥青混合料的抗压试验对比
Figure BDA0001902164980000081
表2各荷载级位下15℃时两种拌和方法拌制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对比
Figure BDA0001902164980000082
由以上可知,相同条件下,与常规拌和相比,采用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制得的沥青混合料部分力学性能提高30%以上。
分别对AC-20C沥青混合料常规拌和和振动拌和两种方式成型试件进行CT断层扫描,间隔5mm,获取各试件10张断面扫描切片,运用Image proplus软件进行对象特征即空隙率进行统计,将10张断面切片的空隙率取均值,得到试件的细观空隙率,如表3 所示,常规拌和的空隙率为7.72%,振动拌和的空隙率为4.04%,由此可以说明,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降低AC-20C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
表3AC-20C沥青混合料试件振动拌和与常规拌和对比分析。
Figure BDA0001902164980000091

Claims (3)

1.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4),机架(4)上设有减震装置(5),拌缸(1)通过减震装置(5)与机架(4)连接,拌缸(1)一周设有加热装置(3),加热装置(3)由温控系统(3-1)和加热油箱(3-2)组成,拌缸振动器(2)设于拌缸(1)上,搅拌电机(10)设于机架(4)上,搅拌电机(10)上设有驱动链轮(11),传动滚子链(14)回路连接驱动链轮(11)、涨紧链轮Ⅰ(13)和两个搅拌链轮(12),使两个搅拌链轮(12)反向旋转,振动电机(17)与机架(4)连接,振动电机(17)上设有驱动带轮(18),同步带(21)回路连接涨紧带轮Ⅱ(19)和两个振动带轮(20),使两个振动带轮(20)反向旋转,传动轴(24)一端与振动带轮(20)连接,另一端与激振器(25)连接,传动轴(24)通过轴承座Ⅱ(23)与机架(4)连接,拌缸(1)内平行设置有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一端与激振器(25)浮动连接,另一端与搅拌链轮(12)连接,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靠近搅拌链轮(12)的一端通过轴承座Ⅲ(31)与机架(4)连接,轴端密封装置(27)设于拌缸(1)内侧,加热器(26)设于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上并设于拌缸(1)外侧,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贯穿轴端密封装置(27)和拌缸(1),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上交错均匀分布设有搅拌臂(29),搅拌臂(29)端部设有搅拌叶片(30),机架(4)上设有控制系统(15)与控制面板(16);
所述拌缸(1)正下方设有卸料门(7),卸料门(7)通过轴承座Ⅰ(22)与机架(4)连接,卸料门(7)下方设有料量检测装置(6)和接料斗(32),卸料门(7)上设有卸料门位置传感器(8),卸料门驱动装置(9)一端与卸料门(7)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机架(4)上;
所述搅拌叶片(30)与搅拌臂(29)呈35°~55°夹角;
所述激振器(25)的偏心量为0.5mm~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6)上设置有卸料门开关(16-1)、急停开关(16-2)、搅拌开关(16-3)、振动开关(16-4)、加热开关(16-5)、拌缸振动开关(16-6)、搅拌速度调节器(16-7)、温度调节器(16-8)、振频调节器(16-9)、定时器(16-10)、料量显示器(16-11);电源依次与急停开关(16-2)、控制系统(15)电连接,控制系统(15)分别与料量显示器(16-11)、拌缸振动器(2)、温控系统(3-1)以及卸料门驱动装置(9)信号连接,控制系统(15)通过变频器与搅拌电机(10)和振动电机(17)信号连接,温控系统(3-1)分别与加热油箱(3-2)、加热器(26)信号连接,料量检测装置(6)以及控制面板(16)上除急停开关(16-2)和料量显示器(16-11)外的所有部件均与控制系统(15)信号连接。
3.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开启加热装置(3)和加热器(26),对拌缸(1)、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进行加热;
步骤二、待拌缸(1)内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开启搅拌电机(10)、振动电机(17)、拌缸振动器(2),按照实验配比依次投料;振动电机(17)带动激振器(25)工作,第一搅拌轴(28-1)和第二搅拌轴(28-2)搅拌振动,拌缸振动器(2)带动拌缸(1)振动,使物料得到充分拌和;
步骤三、卸料时,控制系统(15)接收卸料门位置传感器(8)、料量检测装置(6)的反馈信号,通过卸料门驱动装置(9)控制卸料门(7)开门大小与开关状态。
CN201811516739.2A 2018-12-12 2018-12-12 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操作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9342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16739.2A CN109342705B (zh) 2018-12-12 2018-12-12 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操作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16739.2A CN109342705B (zh) 2018-12-12 2018-12-12 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操作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2705A CN109342705A (zh) 2019-02-15
CN109342705B true CN109342705B (zh) 2021-06-15

Family

ID=65303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16739.2A Active CN109342705B (zh) 2018-12-12 2018-12-12 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操作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27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1338A (zh) * 2019-08-29 2019-12-06 湖南鑫长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6079A (ja) * 2005-03-17 2006-09-28 Nikko Co Ltd コンクリートミキサ
CN102225590A (zh) * 2011-06-17 2011-10-26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搅拌站、搅拌主机及其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2129041U (zh) * 2011-06-07 2012-02-01 吴晓东 一种沥青混合料卧式搅拌机
CN104492303A (zh) * 2014-12-22 2015-04-08 长安大学 一种试验室用自动温控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机
CN204736327U (zh) * 2015-05-12 2015-11-04 西安德通振动搅拌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
CN205501775U (zh) * 2016-01-13 2016-08-24 浙江美通筑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乳化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拌缸
CN106012760A (zh) * 2016-05-25 2016-10-12 湖南云中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混合料的厂拌冷再生拌和设备及拌和方法
CN206477221U (zh) * 2017-01-16 2017-09-08 许昌鸿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机
CN207137827U (zh) * 2017-07-13 2018-03-27 杭州恒力市政景观艺术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搅拌装置
CN207808053U (zh) * 2017-11-30 2018-09-04 许昌德通振动搅拌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卧轴振动搅拌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6079A (ja) * 2005-03-17 2006-09-28 Nikko Co Ltd コンクリートミキサ
CN202129041U (zh) * 2011-06-07 2012-02-01 吴晓东 一种沥青混合料卧式搅拌机
CN102225590A (zh) * 2011-06-17 2011-10-26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搅拌站、搅拌主机及其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492303A (zh) * 2014-12-22 2015-04-08 长安大学 一种试验室用自动温控双卧轴沥青混合料搅拌机
CN204736327U (zh) * 2015-05-12 2015-11-04 西安德通振动搅拌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
CN205501775U (zh) * 2016-01-13 2016-08-24 浙江美通筑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乳化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拌缸
CN106012760A (zh) * 2016-05-25 2016-10-12 湖南云中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混合料的厂拌冷再生拌和设备及拌和方法
CN206477221U (zh) * 2017-01-16 2017-09-08 许昌鸿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机
CN207137827U (zh) * 2017-07-13 2018-03-27 杭州恒力市政景观艺术有限公司 一种沥青搅拌装置
CN207808053U (zh) * 2017-11-30 2018-09-04 许昌德通振动搅拌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卧轴振动搅拌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2705A (zh) 2019-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07318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sphalt concrete
CN1942525B (zh) 制备沥青组合物的方法
Sobolev et al. The effect of fly ash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bituminous materials
Mignini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bitumen emulsion–cement mortars: mechanical behaviour and relation to mixtures
KR101764830B1 (ko) 상온 재생아스콘 제조를 위한 프리믹싱장치
JP2014507583A (ja) アスファルト混合物のホットリサイクリング用産業設備
JP2000119530A (ja) アスファルト舗装バインダ―、その製法、アスファルトコンクリ―ト舗装組成物の製法、舗装組成物、舗装面、及びクラムラバ―とアスファルトセメントの相容性を高める方法
KR20130044219A (ko) 중합체 개질 바인더 및 아스팔트용 공장 혼합식 개질제 및 그 생산 방법
CN101381519B (zh) 高稳定性废胎胶粉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
CN109364814A (zh) 沥青拌合站振动拌和操作方法及其装置
US3857552A (en) Asphalt mixing plants for making asphalt concrete mix
KR102213683B1 (ko) 재생 골재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상온 아스콘
CN109342705B (zh) 沥青混合料振动拌和室内试验操作方法及其装置
KR101770199B1 (ko) 가열아스콘 제조장치
CN111548076A (zh) 一种抗车辙性能好的钢渣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95645A (zh) 用于回转式路面加速加载车辙试件的微表处摊铺装置及操作方法
CN111778810B (zh) 一种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方法
CN209222047U (zh) 沥青拌合站振动拌和装置
WO2003018275A1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batch type double mixed cold asphalt mixture and method therefor
RU2718808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концентрата полимерно-битумного вяжущего
CN108546002A (zh) 一种相变保温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53866A (zh) 一种沥青路面热再生方法
RU2254988C1 (ru) Способ дополнительного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вибродомешивания среднещебенистой асфальтобетонной смес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 данному способу
US3418900A (en) Cold asphalt paving process
Bujang et al. Volumetric properties of asphalt mixture containing fly ash geopolym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