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8349A - 指纹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28349A
CN109328349A CN201880001848.2A CN201880001848A CN109328349A CN 109328349 A CN109328349 A CN 109328349A CN 201880001848 A CN201880001848 A CN 201880001848A CN 109328349 A CN109328349 A CN 109328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image
touch
predeterminable area
induction region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18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28349B (zh
Inventor
王信亮
吴东承
胡荣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328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83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283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83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指纹识别的方法和装置。该指纹识别装置包括多个感应区域,该方法包括:通过该多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一触摸信号,该N个第一触摸信号一一对应N个触摸区域,该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为该多个感应区域中的一个,N为正整数;获取与该N个第一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N个指纹图像;若该N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且该N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确定该N个指纹图像识别成功,该预设区域组中的任意一个预设区域为该多个感应区域中的一个。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指纹识别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指纹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识别领域,尤其涉及指纹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解锁与支付等认证的普及应用,用户对移动终端的认证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移动终端的认证方式主要包含密码、生物识别两大类。其中密码类主要包含键盘密码与图案密码两种。生物识别类目前广泛应用的是指纹识别方案。这两大类在安全认证方面各有缺点:密码类容易被泄露,生物识别类可以被伪造。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指纹识别安全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指纹识别装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M个感应区域,M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M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一触摸信号,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一一对应N个触摸区域,所述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一个,N为正整数;获取与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N个指纹图像;若所述N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且所述N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确定所述N个指纹图像识别成功,所述预设区域组中的任意一个预设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指纹图像与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包括: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N个预设指纹图像,所述N个指纹图像中第i个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的第i个预设指纹图像相匹配,其中,所述N个指纹图像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所述N个触摸区域与所述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包括:所述预设区域组包括N个预设区域,所述N个触摸区域中的第i个触摸区域与所述N个预设区域中的第i个预设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同一个感应区域,其中,所述N个触摸区域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M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获取与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指纹图像为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获取与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感应区域为所述N个预设区域,所述N个预设区域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指纹图像与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包括: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存在与所述N个指纹图像中任意一个指纹图像相匹配的预设指纹图像;所述N个触摸区域与所述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包括:所述预设区域组包括N个预设区域,所述N个触摸区域中的第i个触摸区域与所述N个预设区域中的第i个预设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同一个感应区域,其中,所述N个触摸区域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M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获取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对应的至少一个指纹图像,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指纹图像;获取与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感应区域为所述N个预设区域,所述N个预设区域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指纹图像与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包括: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N个预设指纹图像,所述N个指纹图像中第i个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的第i个预设指纹图像相匹配,其中,所述N个指纹图像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所述N个触摸区域与所述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包括:所述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对应的感应区域属于所述预设区域组对应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组中任意两个预设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不同感应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M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获取与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指纹图像为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将检测到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确定为所述预设区域组中的预设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组包括至少一个预设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指纹图像与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包括: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存在与所述N个指纹图像中任意一个指纹图像相匹配的预设指纹图像;所述N个触摸区域与所述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包括:所述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对应的感应区域属于所述预设区域组对应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组中任意两个预设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不同感应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M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获取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对应的至少一个指纹图像,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指纹图像;将检测到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确定为所述预设区域组中的预设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组包括至少一个预设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每个感应区域包括一个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用于感应触摸操作并产生触摸信号。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的方法,通过将多个触摸传感器拼接的方式,在指纹识别装置中设置多个感应区域,使得用户可以选择性触发全部或部分感应区域,在验证用户指纹图像的同时,也可以验证触发感应区域的位置和顺序,增加指纹识别的安全性能。例如,在录入指纹时,设置的录入手指数目越多,认证的安全性就会越高;触发的传感器越多,认证的安全性就会越高。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指纹识别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包括显示屏和第二方面中的指纹识别装置,其中,指纹识别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单元和处理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所述指时,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指纹识别的方法。具体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运行于上述第三方面的终端设备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机的显示屏显示感应区域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录入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验证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本申请可以适用的电子设备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沿A-A’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随着电子设备步入全面屏时代,电子设备正面指纹采集区域受到全面屏的挤压,因此屏下(Under-display或者Under-screen)指纹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是指将指纹识别模组(比如指纹识别模组)安装在显示屏下方,从而实现在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内进行指纹识别操作,不需要在电子设备正面除显示区域外的区域设置指纹采集区域。
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使用从设备显示组件的顶面返回的光来进行指纹感应和其他感应操作。该返回的光携带与该顶面接触的物体(例如手指)的信息,通过采集和检测该返回的光,实现位于显示屏下方的特定光学传感器模块。光学传感器模块的设计可以为通过恰当地配置用于采集和检测返回的光的光学元件来实现期望的光学成像。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游戏设备等便携式或移动计算设备,以及电子数据库、汽车、银行自动柜员机(Automated Teller Machine,ATM)等其他电子设备,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图6和图7示出了指纹识别装置可以适用的电子设备100的示意图,其中图6为电子设备100的正面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100沿A-A’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移动终端,其包括显示屏120和指纹识别模组140,其中,所述显示屏120具有显示区域102,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20的下方。
所述显示屏120可以为自发光显示屏,其采用具有自发光的显示单元作为显示像素。比如显示屏12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或者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屏。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20也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者其他被动发光显示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另一方面,所述显示屏120例如可以为触控显示屏,其不仅可以进行画面显示,还可以检测用户的触摸或者按压操作,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人机交互界面。比如,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具体为触控面板(TouchPanel,TP),其可以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20表面,也可以部分集成或者整体集成到所述显示屏120内部,从而形成所述触控显示屏。
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可以具体为光学指纹识别模组,其主要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比如指纹图像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可以至少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20下方的局部区域,从而使得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的指纹采集区域(或感应区域)13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屏120的显示区域102,这里,指纹采集区域130的面积可以与指纹识别模组140的面积不同,例如通过例如透镜成像的光路设计、反射式折叠光路设计或者其他光线汇聚或者反射等光路设计,可以使得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的指纹采集区域130的面积大于指纹识别模组140的面积。在其他替代实现方式中,如果采用例如光线准直方式进行光路引导,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的指纹采集区域130也可以设计成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的面积相一致。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可以具体包括多个具有光学感应阵列的光学指纹传感器142(后面也称为传感器芯片);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142可以并排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20的下方。其中,每一个光学感应阵列142分别包括多个光学感应单元,且所述光学感应阵列的所在区域对应于其所在的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103,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共同构成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的指纹采集区域130。也即是说,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的指纹采集区域130可以包括多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分别对应于其中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或光学感应阵列的感应区域。如图6所示,所述指纹采集区域130位于所述显示屏120的显示区域102之中,由于采用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并排设置的方式,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的指纹采集区域130可以扩展到所述显示区域102的下半部分的主要区域,即扩展到手指惯常按压区域,从而实现盲按式指纹输入操作。
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当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数量足够时,所述指纹采集区域130还可以扩展到半个显示区域甚至整个显示区域,从而实现半屏或者全屏指纹检测。因此,用户在需要对所述电子设备100进行解锁或者其他指纹验证的时候,只需要将手指按压在位于所述显示屏120的指纹采集区域130,便可以实现指纹输入操作。由于指纹采集和检测可以在所述显示屏120的显示区域102内部实现,采用上述结构的电子设备100无需其正面专门预留空间来设置指纹按键(比如Home键),因而可以采用全面屏方案。因此,所述显示屏120的显示区域102可以基本扩展到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整个正面。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的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142可以分别是独立封装的传感器芯片,也可以是制作为多个芯片(Die)之后封装在同一个芯片封装体之内,还可以是通过半导体工艺制作在同一个芯片(Die)的不同区域。另一方面,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142除了包括如上所述的光学感应阵列以外,还可以与所述光学感应阵列电性连接的读取电路和/或其他辅助电路。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7所示,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142上方还可以设置有光路调制器144。以所述光路调制器144为例,其可以作为独立的光学部件贴合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142的感应阵列上方,也可以通过半导体工艺集成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142的芯片内部,从而实现超薄的指纹识别模组140。具体地,所述光路调制器144可以是采用具有高深宽比的通孔阵列的光准直器,主要用于对向下传播的指纹检测光进行准直、调制和成像等,实现将从手指表面反射回来的反射光导引至所述感应阵列进行光学检测以获取指纹图像信息。
可选地,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的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142相对应,所述光路调制器144可以有多个,每一个光路调制器144分别对应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并分别贴合设置在其对应的光学指纹传感器142的上方。或者,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142也可以共享一个整体的光路调制器144,即所述光路调制器144具有一个足够大的面积以覆盖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142的感应阵列。
另外,在所述光路调制器144和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142之间或者所述显示屏120与所述光路调制器144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其他光学元件,比如滤光片(Filter)或者其他光学膜片,其主要用于隔离外界干扰光对光学指纹检测的影响。其中,所述滤光片可以用于滤除穿透手指并进过所述显示屏120进入所述图像识别传感器130的环境光,与所述光路调制器144相类似,所述滤光片可以在每个光学指纹传感器142分别设置进行干扰光滤除,或者也可以采用一个大面积滤光片同时覆盖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142。
可替代地,所述光路调制器144也可以采用光学镜头(Lens)来代替,所述光学镜头上方可以通过遮光材料形成小孔配合所述光学镜头将指纹检测光汇聚到下方的光学指纹传感器142以实现指纹成像。相类似地,每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142可以分别配置一个光学镜头进行指纹成像,或者,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142也可以利用同一个光学镜头来实现光线汇聚和指纹成像。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每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142甚至还可以具有两个感应阵列(Dual Array)或者多个感应阵列(Multi-Array),且同时配置两个或多个光学镜头配合所述两个或多个感应阵列进行光学成像,从而减小成像距离并增强成像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以所述显示屏120采用OLED显示屏为例,所述显示屏120的发光层具有呈阵列式排布的OLED显示单元阵列,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可以利用所述OLED显示屏120位于所述指纹采集区域130的OLED显示单元(即OLED光源)作为指纹检测识别的激励光源。当然,应当理解,在其他替代实现方案中,该指纹识别模组140也可以采用内置光源或者外置光源来提供用于进行指纹检测识别的光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屏下指纹识别装置不仅可以适用于如OLED显示屏等自发光显示屏,还可以适用于非自发光显示屏,比如液晶显示屏或者其他的被动发光显示屏。
以应用在具有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屏为例,为支持液晶显示屏的屏下指纹检测,对还可以包括用于光学指纹检测的激励光源,所述激励光源可以具体为红外光源或者特定波长非可见光的光源。以红外光源为例,其可以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模组下方或者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100的保护盖板下方的边缘区域,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下方,且所述背光模组通过对扩散片、增亮片、反射片等膜层进行开孔或者其他光学设计以允许指纹检测光穿过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并到达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的光学指纹传感器。
并且,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的光学感应阵列具体为光探测器(Photo detector)阵列(或称为光电探测器阵列),其包括多个呈阵列式分布的光探测器,所述光探测器可以作为如上所述的光学感应单元,所述光探测器上方还可以形成有微透镜来提高指纹图像的成像效果。
当手指触摸、按压或者接近(为便于描述,在本申请中统称为按压)在所述指纹采集区域130时,所述指纹采集区域130的显示单元或者额外配置的指纹检测激励光源发出的光线在手指发生反射并形成反射光,其中所述反射光可以携带有用户手指的指纹信息。比如,所述光线被用户手指表面的指纹发生反射之后,由于手指指纹的纹脊和纹谷的反射光是不同的,因此反射光便携带有用户的指纹信息。所述反射光返回所述显示屏120并被其下方的指纹识别模组140的光探测器阵列所接收并且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即指纹检测信号。所述电子设备100基于所述指纹检测信号便可以获得用户的指纹信息,并且可以进一步进行指纹匹配验证,从而完成当前用户的身份验证以便于确认其是否有权限对所述电子设备100进行相应的操作。
应当理解的是,在具体实现上,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保护盖板110,所述盖板110可以具体为透明盖板,比如玻璃盖板或者蓝宝石盖板,其位于所述显示屏120的上方并覆盖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正面,且所述保护盖板110表面还可以设置有保护层。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谓的手指按压所述显示屏120实际上可以是指手指按压在所述显示屏120上方的盖板110或者覆盖所述盖板110的保护层表面。
另一方面,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的下方还可以设置有电路板150,比如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可以通过焊盘焊接到所述电路板150,并通过所述电路板150实现与其他外围电路或者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其他元件的电性互连和信号传输。比如,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40可以通过所述电路板150接受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单元的控制信号,并且还可以通过所述电路板150将所述指纹检测信号输出给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单元或者控制单元等。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1000可以由指纹识别装置执行,该指纹识别装置可以包括M个感应区域,M为大于1的正整数,该方法1000包括:S1010,通过该M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一触摸信号,该N个第一触摸信号一一对应N个触摸区域,该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中的一个,N为正整数;S1020,获取与该N个第一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N个指纹图像;S1030,若该N个触摸区域与个预设区域组相匹配,且该N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确定该N个指纹图像识别成功,该预设区域组中的任意一个预设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中的一个。
应理解,该方法1000可以通过指纹识别装置执行,该指纹识别装置可以位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以用于执行指纹识别,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它可穿戴设备等。该指纹识别装置包括M个感应区域,该M个感应区域可以用于获取指纹图像。
具体地,该指纹识别装置可以位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屏,该显示屏可以用于向用户显示图像,因此,可以通过该显示屏,向用户显示该指纹识别装置包括的M个感应区域的位置。该指纹识别装置可以为屏下指纹传感器,位于显示屏下方,该指纹识别装置可以为光学指纹识别模组,或者其它指纹识别装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另外,该指纹识别装置还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该M个感应区域中的每个感应区域可以对应一个触摸传感器,或者M个感应区域中多个感应区域对应一个触摸传感器。每个触摸传感器均可以用于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当用户通过显示屏触摸任意感应区域时,该感应区域的触摸传感器感应到该触摸操作,对应产生触摸信号,以便于该指纹识别装置根据该触摸信号生成执行触摸操作的用户的指纹图像,同时也可以记录该指纹图像对应的触摸操作是在哪个感应区域内检测到的。
例如,以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该手机中的指纹识别装置包括M个感应区域,假设将M设置为9,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机的显示屏显示感应区域位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这里假设该手机中指纹识别装置包括M个感应区域220,即虚线方框内的9个感应区域,分别是图2中数字标识的1-9的9个方框,每个实线方框表示的感应区域均包括一个触摸传感器,当用户的手指触摸任意一个区域时,例如触摸图2中感应区域5,该感应区域5的触摸传感器感应到用户的触摸操作而产生触摸信号,以便于指纹识别装置根据该触摸信号生成该用户的指纹图像,同时记录该指纹图像对应于感应区域5。
可选地,该指纹识别装置包括的M个感应区域还可以不为图2所示的矩形区域,还可以为其它形状的区域,例如圆形或者三角形,并且M个感应区域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该M个感应区域可以不通过如图2所示的数字标号进行区分,即在通过显示屏210向用户显示时,可以显示如图2所示的数字标号,通过数字标号区分各个感应区域;或者,也可以不显示数字标号,例如仅显示每个感应区域的形状的边框,假设每个感应区域的形状不同,可以通过不同形状区分不同感应区域;或者,每个感应区域上不显示数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该M个感应区域,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M个感应区域的位置可以显示在显示屏210的任意位置,例如,如图2所示,该M个感应区域均现实与整个显示屏210的下半部分,或者,也可以显示于整个屏幕210上半部分,或者,平均分布显示在整个显示屏210上,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该指纹识别装置包括多个感应区域,每个感应区域均可以获取指纹图像并记录获取该指纹图像的感应区域的位置,因此,在进行指纹图像的识别验证时,可以增加对应感应区域的验证,进一步增加指纹识别安全性。
应理解,完整的指纹识别的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指纹录入过程,一个是指纹验证过程。在指纹录入过程,用户输入预设指纹密码对应用对象进行加密,对应的,在指纹验证过程,用户输入需要被验证的指纹密码,通过指纹识别装置进行验证后完成解密,若验证通过,即可以访问被预设指纹密码加密的应用对象;反之,若验证失败,则不能访问。
考虑到针对不同的指纹验证过程,其对应的指纹录入过程中需要记录的信息可能存在不同,下面将在描述不同的指纹验证过程的同时,也分别描述对应的指纹录入过程。
具体地,上述方法1000中步骤S110至S130描述的主要是上述的指纹验证过程。其中,在S1010中,指纹识别装置可以通过M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一触摸信号,其中,每个第一触摸信号对应一个触摸区域,N个第一触摸信号对应N个触摸区域,该触摸区域是指感应区域检测到触摸操作,则该感应区域即为触摸区域。
可选地,该指纹识别装置还可以记录该N个触摸区域的顺序,例如该N个触摸区域可以按照对应的第一触摸信号的获取时间进行排列。例如,以图2为例,获取第一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感应区域为图2中的感应区域4,则该感应区域4即为触摸区域4,排在第一位;之后记录获取第二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感应区域的位置,例如第二个为感应区域8,即触摸区域8排在第二位,依次类推,按照接收到的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检测到对应的第一触摸信号的触摸区域的顺序。
在S1020中,指纹识别装置根据N个第一触摸信号获取一一对应的N个指纹图像,该N个指纹图像为当前触摸感应区域的用户的指纹的图像,以便于该指纹识别装置在S1030中,根据该N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是否匹配,以及N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是否匹配,来确定该N个指纹图像是否识别成功,其中,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的指纹图像为预先录入的指纹图像,而任意一个预设区域为M个感应区域中的一个,表示的是预先录入的指纹触摸的感应区域。具体地,若该N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且所述N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则确定所述N个指纹图像识别成功;否则确认该N个指纹图像识别失败。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任意两个指纹图像是否匹配可以包括多种方法,例如,可以根据两个指纹图像的相似度,按照设置的阈值,确定两个指纹图像是否匹配,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算法确定两个指纹图像是否匹配,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可选地,指纹识别装置可以在用户输入待识别的指纹的同时,同步进行指纹图像和触摸区域验证,这样可以减少用户等待的时间;或者,指纹识别装置也可以先采集待识别的指纹图像和触摸区域,全部采集之后,再进行指纹验证,这样可能存在验证的时延,但是,后者可以在进行指纹图像和触摸区域验证之前,先验证个数,确定待识别的指纹的个数是否与预设指纹图像组或者预设区域个数相符,若符合,再进行指纹图像和触摸区域验证,若个数不符合,则可以不再进行指纹图像和触摸区域验证,直接确定验证失败。
可选地,在验证指纹图像和触摸区域时,可以先验证指纹图像再验证触摸区域,或者也可以先验证触摸区域再验证指纹图像,或者同时验证,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N个指纹图像和N个触摸区域的采集和验证的顺序,仅说明验证过程中的匹配方式和匹配结果。例如对于N个指纹图像中第i个指纹图像,在验证第i个指纹图像是否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时,第i+1个指纹图像或者其后的其它指纹图像可能还未采集,或者也可能已经完成采集;另外,可以先验证第i个指纹图像是否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再验证对于的第i个触摸区域是否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或者也可以采用其它验证顺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预设指纹图像组以及对应的预设区域组可以对应用对象进行加密处理,则在S1030中识别成功后,进而可以对该加密的应用对象进行解密处理,使得用户可以访问该应用对应或者对该应用对象进行其他操作。
具体地,将N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进行匹配,可以包括多种方式,例如,该预设指纹图像组可以包括N个预设指纹图像,将该N个指纹图像与N个预设指纹图像一一进行匹配,确定每一个指纹图像是否均与对应的预设指纹图像相匹配,即将N个指纹图像中第i个指纹图像与该N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的第i个预设指纹图像相匹配,也就是需要匹配N个指纹图像的获取顺序,其中,该N个指纹图像按照获取对应的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或者,还可以不考虑N个指纹图像的排列顺序,将该N个指纹图像中任意一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中的预设指纹图像进行匹配,确定是否存在相互匹配的,若该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存在与该任意一个指纹图像相匹配的预设指纹图像,则匹配成功,由于该N个指纹图像中可以存在相同指纹的指纹图像,所以对该预设指纹图像组中指纹图像的数目不做限定,可以大于或者等于或者小于N;或者,还可以包括其它匹配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比如,也可以仅将该N个指纹图像中部分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匹配成功,例如仅匹配N个指纹图像中不重复的指纹图像,将相同指纹对应的指纹图像进行适当删除,但是该种方法与匹配全部N个指纹图像相比过程更为复杂,安全性也较低。
类似的,将N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进行匹配,也可以包括多种方式,例如,可以不考虑该N个触摸区域的排列顺序,若该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对应的感应区域属于该预设区域组对应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则认为该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其中,该预设区域组中任意两个预设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中的不同感应区域,即可以不记录重复的区域,使得该预设区域组中没有重复的区域;或者,也可以考虑该N个触摸区域的排列顺序,对该N个触摸区域中的每个触摸区域按序一一进行匹配,对应的,预设区域组中包括N个预设区域,即该N个触摸区域中的第i个触摸区域与该N个预设区域中的第i个预设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中的同一个感应区域时,确定该第i个触摸区域与第i个预设区域相匹配,其中,该N个触摸区域按照获取该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对应的,N个预设区域按照对应的录入预设指纹图像时获取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另外,由于考虑排列顺序,所以该N个触摸区域可以包括相同的区域,也就是该N个触摸区域中存在至少两个触摸区域为同一感应区域,同样的,N个预设区域中也可以包括相同的区域,i=1,2,……,N;或者,还可以包括其它匹配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比如,还可以将N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进行匹配,该预设区域组包括预设区域的个数等于N,但是不需要考虑记录该N个预设区域的顺序,在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对应的感应区域均属于该预设区域组对应的N个感应区域时,确定该N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
应理解,上述N个指纹图像的不同匹配方式和N个触摸区域的不同匹配方式之间可以任意组合使用,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匹配的组合实例,对指纹识别的方法中指纹验证过程和对应的指纹录入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可选地,作为第一个实施例,在对N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进行匹配时采用方式为:该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N个预设指纹图像,将该N个指纹图像中第i个指纹图像与该N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的第i个预设指纹图像进行匹配,其中,该N个指纹图像按照获取该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在对N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进行匹配时采用方式为:确定该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对应的感应区域是否属于该预设区域组对应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该预设区域组中任意两个预设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中的不同感应区域。
对应的,按照上述匹配的方式,对于获取的待识别的N个指纹图像和对应的N个触摸区域,若该N个指纹图像中第i个指纹图像与N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的第i个预设指纹图像相匹配,且该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对应的感应区域属于该预设区域组对应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则确定待识别的该N个指纹图像识别验证成功;否则确定识别验证失败。
应理解,鉴于上述的识别验证条件,在指纹录入过程中,也就是记录预设指纹图像组和预设区域组时,包括:通过M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确定与该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指纹图像为N个预设指纹图像,即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该N个预设指纹图像,该N个预设指纹图像按照获取该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另外,确定检测到该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为该预设区域组,该预设区域组中包括至少一个预设区域,且该预设区域组中不存在对应于同一个感应区域的多个预设区域,也就是该预设区域组中的预设区域完全不同,并且,可以不记录该预设区域组的顺序。
具体地,以图2所示的指纹识别装置包括9个感应区域为例,在指纹录入过程中,假设用户取N=3,分别用右手的食指、右手的中指和右手的食指依次触摸了感应区域4、4和5,即输入了3个第二触摸信号,按照检测到该3个第二触摸信号的顺序,依次可以确定感应区域4和5组成预设区域组,该指纹识别装置记录的预设区域组包括2个预设区域,分别为预设区域4和5,此时可以选择不记录这二个预设区域的获取顺序。另外,分别根据这2个预设区域采集的3个第二触摸信号,指纹识别装置获得3个指纹图像作为预设指纹图像组,该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包括的该三个预设指纹图像需要记录获得的顺序,即第一个预设指纹图像为第一个输入的右手食指,第二个预设指纹图像为第二输入的右手中指,第三个预设指纹图像为第三个输入的右手食指。因此,在指纹录入过程中,指纹识别装置需要记录预设区域组中包括的预设区域位置,以及按顺序排列的预设指纹图像组。
对应的,在进行指纹验证的过程中,对于用户输入的第一个第一触摸信号,对应可以获得第一个触摸区域以及第一个指纹图像,验证时:确定该第一个触摸区域是否属于预设区域4和5对应的感应区域,也就是若该第一个触摸区域为图2中的区域4或者5,则确定该第一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否则确定不匹配;而对于第一个指纹图像,将该第一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包括的3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第一个预设指纹图像进行匹配,也就是确定该第一个指纹图像是否为右手食指的指纹图像,若是,则确定第一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否则确定不匹配。
若上述第一个触摸区域以及第一个指纹图像均匹配成功,则继续验证第二个第一触摸信号对应的第二个触摸区域以及第二个指纹图像,验证时:与验证第一个触摸区域以及第一个指纹图像过程一致,若第二个触摸区域为图2中的区域4或者5,则确定该第二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否则确定不匹配;而对于第二个指纹图像,将该第二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包括的3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第二个预设指纹图像进行匹配,也就是确定该第二个指纹图像是否为右手中指的指纹图像,若是,则确定第二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否则确定不匹配。
依次类推,将获取的N个指纹图像和对应的N个触摸区域逐一进行验证,例如这里需要验证3个指纹图像和3个触摸区域,若全部指纹图像和触摸区域均匹配,则确定验证的N个指纹图像识别成功。例如,用户用与输入预设指纹图像组和预设区域组时一样的顺序和手指触摸感应区域时,可以验证成功;或者,用户先用右手食指触摸感应区域5,再用右手中指触摸感应区域4,最后用右手食指触摸感应区域5,同样也可以验证成功;但是,如果用户先用右手中指触摸感应区域5,再用右手中指触摸感应区域4,最后用右手食指触摸感应区域5,则第一个指纹图像就不满足上述验证条件,即该用户验证失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假设获取到3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感应区域为如图2所示的区域4、4和5,其中有两个区域重复,或者,也可以设置为预设区域组包括N个不重复的预设区域,例如获取到3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感应区域为如图2所示的区域3、4和5,这里可以选择记录或者不记录获取顺序。
在进行验证时,可以将匹配的条件设置为:若该N个指纹图像中第i个指纹图像与N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的第i个预设指纹图像相匹配,且该N个触摸区域中每个触摸区域对应的感应区域属于该N个预设区域对应的N个感应区域,则确定待识别的该N个指纹图像识别验证成功;否则确定识别验证失败。其中,该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两个触摸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中的不同感应区域,该N个预设区域中任意两个预设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中的不同感应区域。
例如,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3个预设指纹图像,分别为右手食指、中指和食指,对应的3个预设区域为3、4和5。在验证时,若用户使用与输入预设指纹图像组和预设区域组时一样的顺序和手指触摸感应区域时,可以验证成功;或者,用右手食指、中指和食指分别按照各种顺序触摸感应区域3、4和5,例如按照4、5和3的顺序,均可以验证成功;但是,若用户使用的手指错误或者顺序错误,或者触摸的感应区域存在重复,或者触摸的感应区域包括除了3、4和5以外的区域,均会验证失败。
可选地,作为第二个实施例,在对N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进行匹配时采用方式为:该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N个预设指纹图像,将该N个指纹图像中第i个指纹图像与该N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的第i个预设指纹图像进行匹配,其中,该N个指纹图像按照获取该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在对N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进行匹配时采用方式为:预设区域组包括N个预设区域,确定该N个触摸区域中的第i个触摸区域与该N个预设区域中的第i个预设区域是否为该M个感应区域中的同一个感应区域,其中,该N个触摸区域按照获取该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
对应的,按照上述匹配的方式,对于获取的待识别的N个指纹图像和对应的N个触摸区域,若该N个指纹图像中第i个指纹图像与N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的第i个预设指纹图像相匹配,且该N个触摸区域中的第i个触摸区域与该N个预设区域中的第i个预设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中的同一个感应区域,则确定待识别的该N个指纹图像识别验证成功;否则确定识别验证失败。
应理解,鉴于上述的识别验证条件,在指纹录入过程中,也就是记录预设指纹图像组和预设区域组时,包括:通过M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确定与该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指纹图像为N个预设指纹图像,即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该N个预设指纹图像,该N个预设指纹图像按照获取该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另外,确定与该N个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触摸区域为该N个预设区域,该预设区域组包括该N个预设区域,按照获取的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记录该N个预设区域的顺序,其中,该N个预设区域中可以存在多个预设区域对应于同一感应区域。
具体地,仍然以图2所示的指纹识别装置包括9个感应区域为例,在指纹录入过程中,假设用户取N=3,分别用右手的食指、右手的中指和右手的食指依次触摸了感应区域4、4和5,即输入了3个第二触摸信号,按照检测到该3个第二触摸信号的顺序,依次可以确定感应区域4、4和5组成预设区域组,该指纹识别装置记录的预设区域组包括3个预设区域,分别为预设区域4、4和5,此时该预设区域组中可以包括重复的预设区域,并且需要记录这三个预设区域的获取顺序,即按序记录预设区域4、4和5。
另外,分别根据采集的3个第二触摸信号,指纹识别装置获得3个指纹图像作为预设指纹图像组,该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包括的该三个预设指纹图像也需要记录获得的顺序,即第一个预设指纹图像为第一个输入的右手食指,第二个预设指纹图像为第二输入的右手中指,第三个预设指纹图像为第三个输入的右手食指。因此,在指纹录入过程中,指纹识别装置需要记录按照顺序排列的预设区域组以及按顺序排列的预设指纹图像组,即指纹识别装置记录了第一位为预设区域4获取的右手食指的指纹图像为预设指纹图像,第二位为预设区域4获取的右手中指的指纹图像为预设指纹图像,第三位为预设区域5获取的右手食指的指纹图像为预设指纹图像。
对应的,在进行指纹验证的过程中,对于用户输入的第一个第一触摸信号,对应可以获得第一个触摸区域以及第一个指纹图像,验证时:确定该第一个触摸区域是否为排在预设区域组第一个的预设区域4,也就是第一触摸区域和第一个预设区域均对应于同一个感应区域,若该第一个触摸区域为图2中的区域4,则确定该第一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否则确定不匹配;而对于第一个指纹图像,将该第一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包括的3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第一个预设指纹图像进行匹配,也就是确定该第一个指纹图像是否为右手食指的指纹图像,若是,则确定第一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否则确定不匹配。
若上述第一个触摸区域以及第一个指纹图像均匹配成功,则继续验证第二个第一触摸信号对应的第二个触摸区域以及第二个指纹图像,验证时:与验证第一个触摸区域以及第一个指纹图像过程一致,若第二个触摸区域与第二个预设区域均对应同一感应区域,即对应感应区域4,则确定该第二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否则确定不匹配;而对于第二个指纹图像,将该第二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包括的3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第二个预设指纹图像进行匹配,也就是确定该第二个指纹图像是否为右手中指的指纹图像,若是,则确定第二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否则确定不匹配。
依次类推,将获取的N个指纹图像和对应的N个触摸区域逐一进行验证,例如这里需要验证3个指纹图像和3个触摸区域,若全部指纹图像和触摸区域均匹配,则确定验证的N个指纹图像识别成功。例如,用户仅在先用右手的食指触摸感应区域4,再用右手的中指触摸感应区域4,最后用右手的食指触摸感应区域5时,才能验证成功,其它情况均会验证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验证指纹图像的顺序和触摸区域的顺序,验证条件较多,安全性能相对也较高。
可选地,作为第三个实施例,在对N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进行匹配时采用方式为:确定该预设指纹图像组中是否存在与该N个指纹图像中任意一个指纹图像相匹配的预设指纹图像;在对N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进行匹配时采用方式为:预设区域组中包括N个预设区域,确定该N个触摸区域中每个触摸区域对应的感应区域是否属于该N个预设区域对应的N个感应区域,该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两个触摸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中的不同感应区域,该N个预设区域中任意两个预设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中的不同感应区域。
对应的,按照上述匹配的方式,对于获取的待识别的N个指纹图像和对应的N个触摸区域,若该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存在与该N个指纹图像中任意一个指纹图像相匹配的预设指纹图像;且该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对应的感应区域属于该N个预设区域对应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则确定待识别的该N个指纹图像识别验证成功;否则确定识别验证失败。
应理解,鉴于上述的识别验证条件,在指纹录入过程中,也就是记录预设指纹图像组和预设区域组时,包括:通过M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获取该N第二触摸信号对应的至少一个指纹图像,该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该至少一个指纹图像,其中,可以记录也可以不记录该至少一个预设指纹图像按照获取对应的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另外,确定与该N个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触摸区域为该N个预设区域,该N个预设区域组成预设区域组,且该N个预设区域中不存在对应于同一个感应区域的多个预设区域,也就是该N个预设区域完全不同,其中,可以记录或者不记录该N个预设区域的顺序。
具体地,仍然以图2所示的指纹识别装置包括9个感应区域为例,在指纹录入过程中,假设用户取N=3,设置的预设区域组中不包括重复的区域,因此,分别用右手的食指、右手的中指和右手的食指依次触摸了感应区域3、4和5,即输入了3个第二触摸信号,按照检测到该3个第二触摸信号的顺序,依次可以确定感应区域3、4和5组成预设区域组,该指纹识别装置记录的预设区域组包括3个预设区域,分别为预设区域3、4和5,此时可以选择记录或者不记录这三个预设区域的获取顺序。
另外,分别根据这3个预设区域采集的3个第二触摸信号,指纹识别装置获得3个指纹图像,但是该3个指纹图像中会存在两个指纹图像相同或者基本相同,指纹识别装置可以将该两个相同的指纹图像保留其中一个,即设置的预设指纹图像组中仅包括右手食指和中指这两个不同的预设指纹图像,或者,指纹识别装置将获得3个指纹图像均作为预设指纹图像,该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包括该三个预设指纹图像,并且,该指纹识别装置可以选择记录或者不记录该3个预设指纹图像的获取顺序。因此,在指纹录入过程中,指纹识别装置需要记录预设指纹图像组以及预设区域组。
对应的,在进行指纹验证的过程中,对于用户输入的第一个第一触摸信号,对应可以获得第一个触摸区域以及第一个指纹图像,验证时:确定该第一个触摸区域是否属于预设区域3、4和5对应的感应区域,也就是若该第一个触摸区域为图2中的区域3、4或者5,则确定该第一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否则确定不匹配;而对于第一个指纹图像,将该第一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包括的预设指纹图像进行匹配,也就是确定该第一个指纹图像是否为右手食指或者右手中指的指纹图像,若是,则确定第一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否则确定不匹配。
若上述第一个触摸区域以及第一个指纹图像均匹配成功,则继续验证第二个第一触摸信号对应的第二个触摸区域以及第二个指纹图像,验证时:与验证第一个触摸区域以及第一个指纹图像过程一致,但第二个触摸区域不能与第一个触摸区域相关,即若第二个触摸区域为图2中的区域3、4或者5,且第二个触摸区域与第一个触摸区域不同,则确定该第二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否则确定不匹配;而对于第二个指纹图像,将该第二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包括的预设指纹图像进行匹配,也就是确定该第二个指纹图像是否为右手食指或者中指的指纹图像,若是,则确定第二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否则确定不匹配。
依次类推,将获取的N个指纹图像和对应的N个触摸区域逐一进行验证,例如这里需要验证3个指纹图像和3个触摸区域,若全部指纹图像和触摸区域均匹配,则确定验证的N个指纹图像识别成功。例如,例如,用户用与输入预设指纹图像组和预设区域组时一样的顺序和手指触摸感应区域时,可以验证成功;或者,用户用右手食指分别触摸感应区域3、4和5,或者分别触摸感应区域4、5和3,均满足上述验证条件,可以确定验证通过;但是,若用户用右手食指分别触摸感应区域3、3和4,或者分别触摸感应区域4、5和6,则不满足上述验证条件,验证失败。
可选地,作为第四个实施例,在对N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进行匹配时采用方式为:确定该预设指纹图像组中是否存在与该N个指纹图像中任意一个指纹图像相匹配的预设指纹图像;在对N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进行匹配时采用方式为:预设区域组包括N个预设区域,确定该N个触摸区域中的第i个触摸区域与该N个预设区域中的第i个预设区域是否为该M个感应区域中的同一个感应区域,其中,该N个触摸区域按照获取该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
对应的,按照上述匹配的方式,对于获取的待识别的N个指纹图像和对应的N个触摸区域,若该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存在与该N个指纹图像中任意一个指纹图像相匹配的预设指纹图像;且该N个触摸区域中的第i个触摸区域与该N个预设区域中的第i个预设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中的同一个感应区域,则确定待识别的该N个指纹图像识别验证成功;否则确定识别验证失败。
应理解,鉴于上述的识别验证条件,在指纹录入过程中,也就是记录预设指纹图像组和预设区域组时,包括:通过M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获取该N第二触摸信号对应的至少一个指纹图像,该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该至少一个指纹图像,其中,可以记录也可以不记录该N个预设指纹图像按照获取该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另外,确定与该N个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触摸区域为该N个预设区域,该预设区域组包括该N个预设区域,按照获取的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记录该N个预设区域的顺序,其中,该N个预设区域中可以存在多个预设区域对应于同一感应区域。
具体地,仍然以图2所示的指纹识别装置包括9个感应区域为例,在指纹录入过程中,假设用户取N=3,分别用右手的食指、右手的中指和右手的食指依次触摸了感应区域4、4和5,即输入了3个第二触摸信号,按照检测到该3个第二触摸信号的顺序,依次可以确定感应区域4、4和5组成预设区域组,该指纹识别装置记录的预设区域组包括3个预设区域,分别为预设区域4、4和5,此时该预设区域组中可以包括重复的预设区域,并且需要记录这三个预设区域的获取顺序,即按序记录预设区域4、4和5。
另外,分别根据这3个预设区域采集的3个第二触摸信号,指纹识别装置获得3个指纹图像,但是该3个指纹图像中会存在两个指纹图像相同或者基本相同,指纹识别装置可以将该两个相同的指纹图像保留其中一个,即设置的预设指纹图像组中仅包括右手食指和中指这两个不同的预设指纹图像,或者,指纹识别装置将获得3个指纹图像均作为预设指纹图像,该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包括该三个预设指纹图像,并且,该指纹识别装置可以选择记录或者不记录该3个预设指纹图像的获取顺序。因此,在指纹录入过程中,指纹识别装置需要记录预设指纹图像组以及按照顺序排列的预设区域组。
对应的,在进行指纹验证的过程中,对于用户输入的第一个第一触摸信号,对应可以获得第一个触摸区域以及第一个指纹图像,验证时:确定该第一个触摸区域是否为排在预设区域组第一个的预设区域4,也就是第一触摸区域和第一个预设区域均对应于同一个感应区域,若该第一个触摸区域为图2中的区域4,则确定该第一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否则确定不匹配;而对于第一个指纹图像,将该第一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包括的预设指纹图像进行匹配,也就是确定该第一个指纹图像是否为右手食指或者右手中指的指纹图像,若是,则确定第一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否则确定不匹配。
若上述第一个触摸区域以及第一个指纹图像均匹配成功,则继续验证第二个第一触摸信号对应的第二个触摸区域以及第二个指纹图像,验证时:与验证第一个触摸区域以及第一个指纹图像过程一致,若第二个触摸区域与第二个预设区域均对应同一感应区域,即对应感应区域4,则确定该第二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否则确定不匹配;而对于第二个指纹图像,将该第二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包括的预设指纹图像进行匹配,也就是确定该第二个指纹图像是否为右手食指或者中指的指纹图像,若是,则确定第二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否则确定不匹配。
依次类推,将获取的N个指纹图像和对应的N个触摸区域逐一进行验证,例如这里需要验证3个指纹图像和3个触摸区域,若全部指纹图像和触摸区域均匹配,则确定验证的N个指纹图像识别成功。例如,用户只要按顺序先触摸感应区域4,再触摸感应区域4,最后触摸感应区域5,而使用的手指是右手的食指和/或中指,即右手食指和中指按任意顺序使用时,均可以验证通过,但是如果触摸的感应区域顺序错误,或者使用了除右手食指和中指以外其他手指,则验证失败。
综上所述,根据验证N个指纹图像和N个触摸区域的匹配条件的不同,可以组合设置多个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考虑安全性能的角度,上述四个实施例中,使用第二个实施例时,安全性能较高。下面将结合图3和图4,详细描述第二个实施例的指纹录入过程和验证过程。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录入过程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假设该指纹录入过程应用于对手机中目标应用进行加密,该指纹录入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0,指纹录入开始。可选地,可以通过手机中某一个应用程序,启动对目标应用的加密过程。
S320,设定将要触发的感应区域数目,并初始化录入成功数目计数器N=0。
在指纹录入开始时,用户可以先设置对该目标应用希望设置的密码数量S,也就是即将要输入的指纹图像的个数,也是要触摸的感应区域的个数,以便于在达到该数目后,手机可以确定用户完成了本次设置。
可选地,也可以不先设置该数目,在用户输入到一定数量后,想要结束设置时,通过收集显示屏上显示的相关提示选项,结束设置,此时已经输入的指纹数目即为该目标应用的密码数量。
S330,依个人意志选择感应区域。用户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置密码,依次触摸感应区域。例如,如图2所示,用户希望设置的密码为1234,则用户依次触摸显示屏上显示的感应区域1、2、3和4,作为4个预设区域,即密码。
其中,在N=0时,即第一次时,用户触摸的第一个感应区域作为第一个预设区域。N=1时,用户再次触摸的感应区域为第二个预设区域。依次类推。
S340,录入指纹图像。用户在S330输入密码的时候,采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手指进行触摸,手机在记录预设区域的顺序和位置时,也采集触摸到对应的每个预设区域上的手指的指纹。
例如,用户分别用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中指触摸的感应区域1、2、3和4,则在步骤S340中,手机录入了按照顺序排列的四个指纹图像,分别为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中指的指纹图像。
其中,在N=0时,即第一次时,用户首次触摸获得的指纹图像作为第一个预设指纹图像。N=1时,用户再次触摸获得的指纹图像作为第二预设指纹图像。依次类推。
S350,是否成功录入。确定当前次的录入,是否已经成功记录的预设区域的编码或者位置,以及对应的指纹图像。若当前次录入成功,继续执行S360,若录入失败,例如记录预设区域失败,则返回执行S330,重新记录预设区域;或者,若是记录本次预设指纹图像失败,例如该预设指纹图像不清楚,则返回执行S340,其中,图3是以返回执行S340为例。
S360,N=N+1。本次录入成功后,将N值加1后,再执行S370的判断。
S370,N<S。确定N与预先设置的数目S之间关系,若N<S,说明当前录入未结束,继续执行S330,继续录入下一个预设指纹图像和对应的预设区域;否则继续执行S380。
S380,记录预设区域顺序。当N=S时,说明预设指纹图像录入完成,同时需要记录对应的预设区域位置及顺序。例如,在S330中,用户选择的感应区域1、2、3和4,并按此顺序触摸,则记录预设区域依次为1、2、3和4。
S390,指纹录入结束。完成对目标应用的加密过程。
对应的,在用户需要访问该目标应用时,需要对用户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时,解密该目标应用,使得用户可以访问该目标应用。如图4所示,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验证过程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其包括以下步骤。
S401,指纹认证开始。手机可以设置为用户在选择该目标应用时,向用户显示需要进行指纹验证,例如,向用户显示如图2所示的9个感应区域的页面。
S402,初始化指纹认证成功数目计数器N=0。该计数器用于记录当前认证通过的指纹的数目,在开始输入指纹之前,该计数器为0。
S403,手指触摸感应区域,采集指纹。用户开始输入密码,即用手指触摸感应区域,对应的感应区域检测触摸信号,并根据触摸信号获取指纹图像。
S404,触摸区域触发顺序是否与预设区域录入顺序一致。
以输入的第一个指纹为例,按照图3中的实施例,第一个预设指纹图像时右手食指,对应的预设区域为1,因此,在S404中,确定输入的第一个触摸信号是否在感应区域1上检测到,若是,则确定该触摸区域触发顺序与预设区域录入顺序一致,继续执行S405;否则执行S408。
S405,指纹图像是否与预设指纹图像组匹配成功。
同样以输入的第一个指纹为例,按照图3中的实施例,第一个预设指纹图像时右手食指,因此,在S405中,确定输入的第一个指纹图像是否与第一个预设指纹图像相匹配,若匹配,则确定该第一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匹配,继续执行S406;否则执行S408。
S406,N=N+1。以第一个指纹为例,按照上述步骤,该第一个指纹验证成功,则可以继续验证下一个指纹。
S407,N<S。确定N与预先设置的数目S之间关系,若N<S,说明当前输入未结束,继续执行S403,继续输入下一个待验证的指纹;否则继续执行S409。
S408,指纹认证失败。在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不匹配和/或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不匹配时,均确定指纹验证失败。
S409,指纹认证成功。在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相匹配且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相匹配时,确定指纹验证成功。用户解密目标应用,可以进入目标应用进行访问。
S410,指纹认证结束。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的方法,通过将多个触摸传感器拼接的方式,在指纹识别装置中设置多个感应区域,使得用户可以选择性触发全部或部分感应区域,在验证用户指纹图像的同时,也可以验证触发感应区域的位置和顺序,将指纹验证与密码验证相结合,从而增加指纹识别的安全性能。例如,通常情况下,在录入指纹时,设置的录入手指数目越多,认证的安全性就会越高;触发的传感器越多,认证的安全性就会越高。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文中结合图1至图4,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5,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500包括:M个感应区域510、获取单元520和识别单元530,M为大于1的正整数。
具体地,该M个感应区域510用于:获取N个第一触摸信号,该N个第一触摸信号一一对应N个触摸区域,该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510中的一个,N为正整数;该获取单元520用于:获取与该N个第一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N个指纹图像;该识别单元530用于:若该N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且该N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确定该N个指纹图像识别成功,该预设区域组中的任意一个预设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510中的一个。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均为感应区域,触摸区域指在指纹验证过程中,检测到触摸信号的感应区域;预设区域指在预设指纹图像的录入过程中,检测到触摸信号的感应区域。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N个指纹图像与该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包括:该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N个预设指纹图像,该N个指纹图像中第i个指纹图像与该N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的第i个预设指纹图像相匹配,其中,该N个指纹图像按照获取该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该N个触摸区域与该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包括:该预设区域组包括N个预设区域,该N个触摸区域中的第i个触摸区域与该N个预设区域中的第i个预设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510中的同一个感应区域,其中,该N个触摸区域按照获取该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M个感应区域510还用于: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该获取单元520还用于:获取与该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指纹图像为该N个预设指纹图像,该N个预设指纹图像按照获取该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获取与该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感应区域为该N个预设区域,该N个预设区域按照获取该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N个指纹图像与该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包括:该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存在与该N个指纹图像中任意一个指纹图像相匹配的预设指纹图像;该N个触摸区域与该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包括:该预设区域组包括N个预设区域,该N个触摸区域中的第i个触摸区域与该N个预设区域中的第i个预设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510中的同一个感应区域,其中,该N个触摸区域按照获取该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M个感应区域510还用于: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该获取单元520还用于:获取该N第二触摸信号对应的至少一个指纹图像,该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该至少一个指纹图像,获取与该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感应区域为该N个预设区域,该N个预设区域按照获取该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N个指纹图像与该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包括:该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N个预设指纹图像,该N个指纹图像中第i个指纹图像与该N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的第i个预设指纹图像相匹配,其中,该N个指纹图像按照获取该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该N个触摸区域与该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包括:该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对应的感应区域属于该预设区域组对应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该预设区域组中任意两个预设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510中的不同感应区域。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M个感应区域510还用于: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该获取单元520还用于:获取与该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指纹图像为该N个预设指纹图像,该N个预设指纹图像按照获取该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将检测到该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确定为该预设区域组中的预设区域,该预设区域组包括至少一个预设区域。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N个指纹图像与该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包括:该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存在与该N个指纹图像中任意一个指纹图像相匹配的预设指纹图像;该N个触摸区域与该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包括:该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对应的感应区域属于该预设区域组对应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该预设区域组中任意两个预设区域为该M个感应区域中的不同感应区域。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M个感应区域还用于: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该获取单元520还用于:获取该N第二触摸信号对应的至少一个指纹图像,该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该至少一个指纹图像;将检测到该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确定为该预设区域组中的预设区域,该预设区域组包括至少一个预设区域。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与该M个感应区域410一一对应的M个触摸传感器,该触摸传感器用于感应触摸操作并产生触摸信号。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500可对应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1000、300和400,并且指纹识别装置500中的各个部分或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1至图4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装置,通过将多个触摸传感器拼接的方式,以实现在指纹识别装置中设置多个感应区域,使得用户可以选择性触发全部或部分感应区域,在验证用户指纹图像的同时,也可以验证触发感应区域的位置和顺序,增加指纹识别的安全性能。例如,在录入指纹时,设置的录入手指数目越多,认证的安全性就会越高;触发的传感器越多,认证的安全性就会越高。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装置500中的获取单元520和识别单元530可以为处理器,该指纹识别装置5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其中,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其中,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指纹识别装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M个感应区域,M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M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一触摸信号,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一一对应N个触摸区域,所述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一个,N为正整数;
获取与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N个指纹图像;
若所述N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且所述N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确定所述N个指纹图像识别成功,所述预设区域组中的任意一个预设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指纹图像与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包括:
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N个预设指纹图像,所述N个指纹图像中第i个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的第i个预设指纹图像相匹配,其中,所述N个指纹图像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
所述N个触摸区域与所述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包括:
所述预设区域组包括N个预设区域,所述N个触摸区域中的第i个触摸区域与所述N个预设区域中的第i个预设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同一个感应区域,其中,所述N个触摸区域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M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
获取与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指纹图像为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
获取与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感应区域为所述N个预设区域,所述N个预设区域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指纹图像与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包括:
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存在与所述N个指纹图像中任意一个指纹图像相匹配的预设指纹图像;
所述N个触摸区域与所述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包括:
所述预设区域组包括N个预设区域,所述N个触摸区域中的第i个触摸区域与所述N个预设区域中的第i个预设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同一个感应区域,其中,所述N个触摸区域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M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
获取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对应的至少一个指纹图像,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指纹图像;
获取与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感应区域为所述N个预设区域,所述N个预设区域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指纹图像与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包括:
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N个预设指纹图像,所述N个指纹图像中第i个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的第i个预设指纹图像相匹配,其中,所述N个指纹图像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
所述N个触摸区域与所述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包括:
所述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对应的感应区域属于所述预设区域组对应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组中任意两个预设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不同感应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M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
获取与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指纹图像为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
将检测到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确定为所述预设区域组中的预设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组包括至少一个预设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指纹图像与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包括:
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存在与所述N个指纹图像中任意一个指纹图像相匹配的预设指纹图像;
所述N个触摸区域与所述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包括:
所述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对应的感应区域属于所述预设区域组对应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组中任意两个预设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不同感应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M个感应区域,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
获取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对应的至少一个指纹图像,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指纹图像;
将检测到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确定为所述预设区域组中的预设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组包括至少一个预设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每个感应区域包括一个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用于感应触摸操作并产生触摸信号。
11.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M个感应区域、获取单元和识别单元,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所述M个感应区域用于:获取N个第一触摸信号,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一一对应N个触摸区域,所述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一个,N为正整数;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N个指纹图像;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若所述N个触摸区域与预设区域组相匹配,且所述N个指纹图像与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确定所述N个指纹图像识别成功,所述预设区域组中的任意一个预设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指纹图像与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包括:
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N个预设指纹图像,所述N个指纹图像中第i个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的第i个预设指纹图像相匹配,其中,所述N个指纹图像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
所述N个触摸区域与所述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包括:
所述预设区域组包括N个预设区域,所述N个触摸区域中的第i个触摸区域与所述N个预设区域中的第i个预设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同一个感应区域,其中,所述N个触摸区域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感应区域还用于:
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获取与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指纹图像为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
获取与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感应区域为所述N个预设区域,所述N个预设区域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指纹图像与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包括:
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存在与所述N个指纹图像中任意一个指纹图像相匹配的预设指纹图像;
所述N个触摸区域与所述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包括:
所述预设区域组包括N个预设区域,所述N个触摸区域中的第i个触摸区域与所述N个预设区域中的第i个预设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同一个感应区域,其中,所述N个触摸区域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感应区域还用于:
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对应的至少一个指纹图像,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指纹图像,
获取与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感应区域为所述N个预设区域,所述N个预设区域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指纹图像与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包括:
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N个预设指纹图像,所述N个指纹图像中第i个指纹图像与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中的第i个预设指纹图像相匹配,其中,所述N个指纹图像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一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i=1,2,……,N;
所述N个触摸区域与所述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包括:
所述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对应的感应区域属于所述预设区域组对应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组中任意两个预设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不同感应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感应区域还用于:
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获取与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一一对应的指纹图像为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所述N个预设指纹图像按照获取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时间顺序排列,
将检测到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确定为所述预设区域组中的预设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组包括至少一个预设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指纹图像与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相匹配,包括:
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中存在与所述N个指纹图像中任意一个指纹图像相匹配的预设指纹图像;
所述N个触摸区域与所述预设区域组相匹配,包括:
所述N个触摸区域中任意一个触摸区域对应的感应区域属于所述预设区域组对应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组中任意两个预设区域为所述M个感应区域中的不同感应区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感应区域还用于:
获取N个第二触摸信号;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N第二触摸信号对应的至少一个指纹图像,所述预设指纹图像组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指纹图像;
将检测到所述N个第二触摸信号的至少一个感应区域确定为所述预设区域组中的预设区域,所述预设区域组包括至少一个预设区域。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还包括与所述M个感应区域一一对应的M个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用于感应触摸操作并产生触摸信号。
2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至20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M个感应区域。
CN201880001848.2A 2018-09-25 2018-09-25 指纹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3283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07363 WO2020061751A1 (zh) 2018-09-25 2018-09-25 指纹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8349A true CN109328349A (zh) 2019-02-12
CN109328349B CN109328349B (zh) 2021-11-05

Family

ID=65256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1848.2A Active CN109328349B (zh) 2018-09-25 2018-09-25 指纹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28349B (zh)
WO (1) WO202006175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7679A (zh) * 2019-06-28 2019-09-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24569A1 (en) * 2014-05-12 2015-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performing thereof
CN105160315A (zh) * 2015-08-31 2015-12-1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验证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055952A (zh) * 2016-05-27 2016-10-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装置及用户终端
CN106815508A (zh) * 2015-11-27 2017-06-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设备及其屏幕模组、指纹认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24569A1 (en) * 2014-05-12 2015-1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performing thereof
CN105160315A (zh) * 2015-08-31 2015-12-1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验证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815508A (zh) * 2015-11-27 2017-06-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设备及其屏幕模组、指纹认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055952A (zh) * 2016-05-27 2016-10-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解锁方法、装置及用户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7679A (zh) * 2019-06-28 2019-09-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87679B (zh) * 2019-06-28 2021-10-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61751A1 (zh) 2020-04-02
CN109328349B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0037B2 (en) Under-screen optical sensor module for on-screen fingerprint sensing implementing imaging lens, extra illumination or optical collimator array
CN109313522B (zh) 基于多传感器的屏下指纹采集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9416737A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496313A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820617A (zh)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9416739A (zh) 基于多传感器的屏下指纹采集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9564625A (zh) 基于双感应区的识别指纹方法、指纹识别系统和电子设备
US11210491B2 (en) Fingerprint sensor under a display module with tilted receiving optics
CN110268418A (zh) 指纹检测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235144A (zh) 用于指纹识别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088769A (zh) 指纹采集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8513666A (zh) 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036394A (zh) 用于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9564623A (zh) 复合透镜结构、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EP3754540B1 (en) Optical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CN110291533A (zh)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145558A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0036395A (zh) 用于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9815668A (zh) 双系统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066027B (zh) 图像采集的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9297320U (zh)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214328A (zh)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328349A (zh) 指纹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91531B (zh)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416738A (zh) 基于多传感器的屏下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