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1533A -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1533A
CN110291533A CN201980000801.9A CN201980000801A CN110291533A CN 110291533 A CN110291533 A CN 110291533A CN 201980000801 A CN201980000801 A CN 201980000801A CN 110291533 A CN110291533 A CN 110291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region
region
fingerprint
fingerprint sensor
i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08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1533B (zh
Inventor
胡荣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iding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91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15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15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15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35Combining adjacent partial images (e.g. slices) to create a composite input or reference pattern; Tracking a sweeping finger mov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的速度。该方法应用于包括M个指纹传感器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手指在所述指纹检测区域内的按压信息;根据所述按压信息,在N个子区域中确定目标子区域,其中,所述N个子区域覆盖所述指纹检测区域,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并且N>M;根据所述目标子区域,确定数据获取区域,所述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用于指纹识别。

Description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可以内置于手机的显示屏下,不必拘泥于特定的尺寸,可实现大面积的指纹识别,相当于增加了指纹密码的长度,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安全性。但是大面积的指纹识别需要更长的时间对指纹数据进行处理,影响了指纹识别的速度,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的速度。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应用于包括M个指纹传感器的电子设备,其中每个指纹传感器对应一个感应区域,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组成所述电子设备的指纹检测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手指在所述指纹检测区域内的按压信息;
根据所述按压信息,在N个子区域中确定目标子区域,其中,所述N个子区域覆盖所述指纹检测区域,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并且N>M;
根据所述目标子区域,确定数据获取区域,所述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用于指纹识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子区域包括仅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至少部分重叠的子区域,以及与多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的子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按压信息包括所述手指的按压重心;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按压信息,在N个子区域中确定目标子区域,包括:将所述按压重心所在的子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子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获取区域的面积等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面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子区域仅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数据获取区域为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子区域与多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数据获取区域由所述多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一部分感应区域组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子区域与彼此相邻的K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数据获取区域包括所述K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各1/K,k≤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子区域互不重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单排设置或者阵列式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单排设置时,所述N个子区域单排设置,N=2M-1,其中,第2i+1个子区域覆盖相邻两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第2i个子区域仅覆盖一个指纹传感器的中间部分的感应区域,1≤i≤(N-1)/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包括m行×n列个指纹传感器时,所述N个子区域包括(m+1)行×(n+1)列个子区域,其中,所述N个子区域中首尾两行和首尾两列的子区域覆盖一个或相邻两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除首尾两行和首尾两列之外的子区域覆盖彼此相邻的四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包括M个指纹传感器,其中每个指纹传感器对应一个感应区域,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组成所述装置的指纹检测区域,所述处理器用于:
获取手指在所述指纹检测区域内的按压信息;
根据所述按压信息,在N个子区域中确定目标子区域,其中,所述N个子区域覆盖所述指纹检测区域,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并且N>M;
根据所述目标子区域,确定数据获取区域,所述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用于指纹识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子区域包括仅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至少部分重叠的子区域,以及与多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的子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按压信息包括所述手指的按压重心;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将所述按压重心所在的子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子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获取区域的面积等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面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子区域仅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数据获取区域为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子区域与多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数据获取区域由所述多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一部分感应区域组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子区域与彼此相邻的K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数据获取区域包括所述K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各1/K,k≤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子区域互不重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单排设置或者阵列式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单排设置时,所述N个子区域单排设置,N=2M-1,其中,第2i+1个子区域覆盖相邻两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第2i个子区域仅覆盖一个指纹传感器的中间部分的感应区域,1≤i≤(N-1)/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包括m行×n列指纹传感器时,所述N个子区域包括(m+1)行×(n+1)列子区域,其中,所述N个子区域中首尾两行和首尾两列的子区域覆盖一个或两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除首尾两行和首尾两列之外的子区域覆盖彼此相邻的四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指纹识别的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基于M个指纹传感器进行指纹识别时,首先根据手指在显示屏上的按压信息在N个子区域中确定目标子区域,其中N>M,且N个子区域覆盖M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所组成的指纹检测区域;其次根据该目标子区域确定数据获取区域,从而将在该数据获取区域内采集到的指纹数据用来进行指纹识别。由于数据获取区域是根据该目标子区域确定的,因此通过合理的划分N个子区域,能够使得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的数据量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保证了指纹识别的速度。并且,由于目标子区域是根据手指的按压信息确定的,因此基于该目标子区域确定的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保证了指纹识别的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2A是本申请可以适用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和图2B分别是图1A和图2A所示的电子设备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A和图3B是采集全部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的示意图。
图3C是采集一个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的示意图。
图4是采集全部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的方法示意性流程图。
图6A至图6D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子区域和数据获取区域的示意图。
图7A至图7I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子区域和数据获取区域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指纹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光学、超声波或其他指纹识别系统和基于光学、超声波或其他指纹成像的医疗诊断产品,本申请实施例仅以光学指纹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其他采用光学、超声波或其他成像技术的系统等。
作为一种常见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指纹系统可以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具有显示屏的移动终端或者其他电子设备;更具体地,在上述电子设备中,指纹模组可以具体为光学指纹模组,其可以设置在显示屏下方的局部区域或者全部区域,从而形成屏下(Under-display或Under-screen)光学指纹系统。或者,所述光学指纹模组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集成至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内部,从而形成屏内(In-display或In-screen)光学指纹系统。
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使用从设备显示组件的顶面返回的光来进行指纹感应和其他感应操作。该返回的光携带与该顶面接触的物体(例如手指)的信息,通过采集和检测该返回的光,实现位于显示屏下方的特定光学传感器模块。光学传感器模块的设计可以为通过恰当地配置用于采集和检测返回的光的光学元件来实现期望的光学成像。
图1A和图1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其中,图1A为电子设备10的定向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10沿A-A’方向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所述电子设备10包括显示屏120和光学指纹模组130。其中,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20下方的局部区域。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包括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包括具有多个光学感应单元131的感应阵列133。所述感应阵列133所在区域或者其感应区域为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也称为指纹采集区域、指纹识别区域等)。如图1A所示,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03位于所述显示屏120的显示区域之中。在一种替代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比如所述显示屏120的侧面或者所述电子设备10的边缘非透光区域,并通过光路设计来将来自所述显示屏120的至少部分显示区域的光信号导引到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从而使得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03实际上位于所述显示屏120的显示区域。
应当理解,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03的面积可以与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感应阵列133的面积不同,例如通过例如透镜成像的光路设计、反射式折叠光路设计或者其他光线汇聚或者反射等光路设计,可以使得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的面积大于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感应阵列133的面积。在其他替代实现方式中,如果采用例如光线准直方式进行光路引导,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也可以设计成与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感应阵列的面积基本一致。
因此,使用者在需要对所述电子设备10进行解锁或者其他指纹验证的时候,只需要将手指按压在位于所述显示屏12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便可以实现指纹输入。由于指纹检测可以在屏内实现,因此采用上述结构的电子设备10无需其正面专门预留空间来设置指纹按键(比如Home键),从而可以采用全面屏方案,即所述显示屏120的显示区域可以基本扩展到整个电子设备10的正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如图1B所示,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包括光检测部分134和光学组件132。所述光检测部分134包括所述感应阵列133以及与所述感应阵列133电性连接的读取电路及其他辅助电路,其可以在通过半导体工艺制作在一个芯片(Die)上,比如光学成像芯片或者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感应阵列133具体为光探测器(Photodetector)阵列,其包括多个呈阵列式分布的光探测器,所述光探测器可以作为如上所述的光学感应单元。所述光学组件132可以设置在所述光检测部分134的感应阵列133的上方,其可以具体包括滤光层(Filter)、导光层或光路引导结构、以及其他光学元件,所述滤光层可以用于滤除穿透手指的环境光,而所述导光层或光路引导结构主要用于从手指表面反射回来的反射光导引至所述感应阵列133进行光学检测。
在具体实现上,所述光学组件132可以与所述光检测部分134封装在同一个光学指纹部件。比如,所述光学组件132可以与所述光学检测部分134封装在同一个光学指纹芯片,也可以将所述光学组件132设置在所述光检测部分134所在的芯片外部,比如将所述光学组件132贴合在所述芯片上方,或者将所述光学组件132的部分元件集成在上述芯片之中。
其中,所述光学组件132的导光层或者光路引导结构有多种实现方案,比如,所述导光层可以具体为在半导体硅片制作而成的准直器(Collimator)层,其具有多个准直单元或者微孔阵列,所述准直单元可以具体为小孔,从手指反射回来的反射光中,垂直入射到所述准直单元的光线可以穿过并被其下方的光学感应单元接收,而入射角度过大的光线在所述准直单元内部经过多次反射被衰减掉,因此每一个光学感应单元基本只能接收到其正上方的指纹纹路反射回来的反射光,从而所述感应阵列133便可以检测出手指的指纹图像。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光层或者光路引导结构也可以为光学透镜(Lens)层,其具有一个或多个透镜单元,比如一个或多个非球面透镜组成的透镜组,其用于将从手指反射回来的反射光汇聚到其下方的光检测部分134的感应阵列133,以使得所述感应阵列133可以基于所述反射光进行成像,从而得到所述手指的指纹图像。可选地,所述光学透镜层在所述透镜单元的光路中还可以形成有针孔,所述针孔可以配合所述光学透镜层扩大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视场,以提高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指纹成像效果。
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光层或者光路引导结构也可以具体采用微透镜(Micro-Lens)层,所述微透镜层具有由多个微透镜形成的微透镜阵列,其可以通过半导体生长工艺或者其他工艺形成在所述光检测部分134的感应阵列133上方,并且每一个微透镜可以分别对应于所述感应阵列133的其中一个感应单元。并且,所述微透镜层和所述感应单元之间还可以形成其他光学膜层,比如介质层或者钝化层。更具体地,所述微透镜层和所述感应单元之间还可以包括具有微孔的挡光层(或称为遮光层),其中所述微孔形成在其对应的微透镜和感应单元之间,所述挡光层可以阻挡相邻微透镜和感应单元之间的光学干扰,并使得所述感应单元所对应的光线通过所述微透镜汇聚到所述微孔内部并经由所述微孔传输到所述感应单元以进行光学指纹成像。
应当理解,上述导光层或者光路引导结构的几种实现方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比如,可以在所述准直器层或者所述光学透镜层的上方或下方进一步设置微透镜层。当然,在所述准直器层或者所述光学透镜层与所述微透镜层结合使用时,其具体叠层结构或者光路可能需要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显示屏120可以采用具有自发光显示单元的显示屏,比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或者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屏。以采用OLED显示屏为例,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可以利用所述OLED显示屏120位于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03的显示单元(即OLED光源)作为光学指纹检测的激励光源。当手指140按压在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03时,显示屏120向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03上方的目标手指140发出一束光111,该光111在手指140的表面发生反射形成反射光或者经过所述手指140内部散射而形成散射光。在相关专利申请中,为便于描述,上述反射光和散射光统称为反射光。由于指纹的脊(ridge)141与谷(valley)142对于光的反射能力不同,因此,来自指纹脊的反射光151和来自指纹谷的反射光152具有不同的光强,反射光经过光学组件132后,被光学指纹模组130中的感应阵列133所接收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即指纹检测信号;基于所述指纹检测信号便可以获得指纹图像数据,并且可以进一步进行指纹匹配验证,从而在电子设备10实现光学指纹识别功能。
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也可以采用内置光源或者外置光源来提供用于进行指纹检测的光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可以适用于非自发光显示屏,比如液晶显示屏或者其他的被动发光显示屏。以应用在具有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屏为例,为支持液晶显示屏的屏下指纹检测,所述电子设备10的光学指纹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光学指纹检测的激励光源,所述激励光源可以具体为红外光源或者特定波长非可见光的光源,其可以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模组下方或者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10的保护盖板下方的边缘区域,而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可以设置液晶面板或者保护盖板的边缘区域下方并通过光路引导以使得指纹检测光可以到达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或者,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也可以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下方,且所述背光模组通过对扩散片、增亮片、反射片等膜层进行开孔或者其他光学设计以允许指纹检测光穿过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并到达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当采用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采用内置光源或者外置光源来提供用于进行指纹检测的光信号时,其检测原理与上面描述内容是一致的。
应当理解的是,在具体实现上,所述电子设备10还包括透明保护盖板,所述盖板可以为玻璃盖板或者蓝宝石盖板,其位于所述显示屏120的上方并覆盖所述电子设备10的正面。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谓的手指按压在所述显示屏120实际上是指按压在所述显示屏120上方的盖板或者覆盖所述盖板的保护层表面。
另一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可以仅包括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此时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的面积较小且位置固定,因此用户在进行指纹输入时需要将手指按压到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03的特定位置,否则光学指纹模组130可能无法采集到指纹图像而造成用户体验不佳。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可以具体包括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可以通过拼接方式并排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20的下方,且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共同构成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从而所述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可以扩展到所述显示屏的下半部分的主要区域,即扩展到手指惯常按压区域,从而实现盲按式指纹输入操作。进一步地,当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数量足够时,所述指纹检测区域103还可以扩展到半个显示区域甚至整个显示区域,从而实现半屏或者全屏指纹检测。
例如图2A和图2B所示的电子设备10,所述电子设备10中的光学指纹装置130包括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时,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可以通过例如拼接等方式并排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20的下方,且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共同构成所述光学指纹装置130的指纹检测区域103。
可选地,与所述光学指纹装置130的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相对应,所述光学组件132中可以有多个光路引导结构,每个光路引导结构分别对应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并分别贴合设置在其对应的光学指纹传感器的上方。或者,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也可以共享一个整体的光路引导结构,即所述光路引导结构具有一个足够大的面积以覆盖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应阵列。另外,所述光学组件132还可以包括其他光学元件,比如滤光层(Filter)或其他光学膜片,其可以设置在所述光路引导结构和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显示屏120与所述光路引导结构之间,主要用于隔离外界干扰光对光学指纹检测的影响。其中,所述滤光片可以用于滤除穿透手指并进过所述显示屏120进入所述光学指纹传感器的环境光,与所述光路引导结构相类似,所述滤光片可以针对每个光学指纹传感器分别设置以滤除干扰光,或者也可以采用一个大面积的滤光片同时覆盖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
所述光路调制器也可以采用光学镜头(Lens)来代替,所述光学镜头上方可以通过遮光材料形成小孔配合所述光学镜头将指纹检测光汇聚到下方的光学指纹传感器以实现指纹成像。相类似地,每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可以分别配置一个光学镜头以进行指纹成像,或者,所述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也可以利用同一个光学镜头来实现光线汇聚和指纹成像。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每一个光学指纹传感器甚至还可以具有两个感应阵列(Dual Array)或者多个感应阵列(Multi-Array),且同时配置两个或多个光学镜头配合所述两个或多个感应阵列进行光学成像,从而减小成像距离并增强成像效果。
当采用例如图2A和图2B所示的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进行指纹识别时,由于光学指纹装置的指纹检测区域增大,每次采集的指纹数据的数据量更大,这就需要更长的时间对指纹数据进行处理,影响了指纹识别的速度,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例如图3A、图3B和图3C所示的多传感器的指纹识别方案,4个指纹传感器并排设置,4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分别为感应区域301、感应区域302、感应区域303和感应区域304。这4个感应区域形成设备的指纹检测区域305。手指在指纹检测区域305内的按压区域在图3A、图3B和图3C中以指纹图案示出。可以看出,该按压区域与第2个和第3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重叠。此时,如图3A所示,4个指纹传感器均进行指纹数据的采集;或者,如图3B所示,由第2个和第3个指纹传感器进行指纹数据的采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相比于单传感器的指纹识别方案,指纹数据的数据量均增加了一倍,因此对指纹数据的处理时间将会明显增加,影响了指纹识别的速度,影响用户体验。
为了减少用于指纹识别的指纹数据的数据量,可以仅采集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例如图3C所示,可以仅由第2个指纹传感器或者第3个指纹传感器来采集其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从而减少指纹数据的数据量。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采用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采集到的指纹数据并非最优的指纹数据,仅由第2个指纹传感器或者第3个指纹传感器采集的指纹数据仅仅包括一部分位于手指边缘的指纹数据,对这些指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特征点较少,影响指纹识别的性能。
又例如图4所示的多传感器的指纹识别方案,4个指纹传感器以2×2的阵列设置,4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分别为感应区域401、感应区域402、感应区域403和感应区域404。这4个感应区域形成设备的指纹检测区域405。手指在指纹检测区域405内的按压区域在图4中以指纹图案示出。可以看出,该按压区域与这4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重叠。此时,如果4个指纹传感器均进行指纹数据的采集,那么相比于单传感器的指纹识别方案,指纹数据的数据量明显增大,对指纹数据的处理时间将会显著增加,影响了指纹识别的速度,影响用户体验。
如果仅由4个指纹传感器中的一个指纹传感器来采集指纹数据,可以减少指纹数据的数据量,但是采集到的指纹数据并非最优的指纹数据,仅仅包括一部分位于手指边缘的指纹数据,对这些指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特征点较少,影响指纹识别的性能。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案,通过确定有效的数据获取区域,并将在该数据获取区域内采集到的指纹数据用来进行指纹识别。因此,指纹识别过程中所处理的指纹数据的数据量能够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提高了指纹识别的速度。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每个指纹传感器包括由多个感应单元组成的感应单元阵列,也简称为感应阵列。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面积可以设计为与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应阵列的物理面积基本一致,例如此时可以采用光线准直方式进行光信号的引导;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面积也可以设计为与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应阵列的物理面积不同,例如通过透镜进行光路设计,使得所述光学指纹模组的感应区域的面积大于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应阵列的面积,从而实现较大面积的指纹识别。每个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位于显示屏内,从而多个拼接在一起的多个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共同形成位于显示屏内的指纹检测区域。在进行指纹识别时,手指按压在该指纹检测区域内,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该手指并经该手指反射的光信号可以被引导至该指纹检测区域下方的光学指纹传感器,其中,每个光学指纹传感器采集来自其对应的感应区域的光信号。这些光信号中携带手指的指纹信息,以下均称为指纹数据。使用指纹算法对这些指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指纹识别。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指纹识别的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图。图5所示的方法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该处理器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例如终端设备的主控,也可以是指纹模组的处理器例如其自带的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该指纹模组中包括M个指纹传感器,其中每个指纹传感器对应一个感应区域,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组成指纹检测区域。
该M个指纹传感器例如可以单排设置或者阵列式设置,这里的阵列式设置指m行×n列的指纹传感器阵列,M、m和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当该指纹模组为光学指纹模组时,该指纹模组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前述图1A、图1B、图2A和图2B中关于光学指纹模组130的描述,且这M个指纹传感器为光学指纹传感器,其相关描述可以参考前述图1A、图1B、图2A和图2B中关于光学指纹传感器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该指纹识别的方法500包括以下步骤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510中,获取手指在指纹检测区域内的按压信息。
在520中,根据该按压信息,确定目标子区域。
例如,根据该按压信息在N个子区域中确定目标子区域。
其中,该N个子区域覆盖该指纹检测区域,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并且N>M。
在530中,根据该目标子区域确定数据获取区域。
其中,该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用于指纹识别。
该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手指的按压信息,在N个子区域中确定目标子区域,并根据该目标子区域确定数据获取区域,从而使用该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
可选地,该按压信息包括手指的按压重心。其中,在520中,所述根据该按压信息在N个子区域中确定目标子区域,包括:将该按压重心所在的子区域确定为该目标子区域。
一般情况下,如果手指的按压力是均匀的,那么手指的重心为手指在显示屏上按压形成的按压区域的几何中心,该按压区域例如可以是图3A、图3B、图3C和图4中所示的按压区域。如果手指的按压力不均匀,则该重心的位置会偏离该几何中心,例如偏向于手指按压力较大的那一侧。
该实施例中,将手指的按压重心所在的子区域确定为目标子区域,因此该目标子区域为N个子区域中指纹数据较优的子区域,使用根据该目标子区域确定的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进行指纹识别就能够获得较好的指纹识别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对该按压信息不做限定。凡是与手指的按压操作相关的信息,例如按压区域、位置、按压力等,均应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例如,可以将与按压区域重叠面积最大的子区域确定为目标子区域,或者将按压区域的几何中心所在的子区域确定为目标子区域。
该按压信息例如可以是触控屏确定的。
其中,该触控屏包括多个触点,该触摸屏根据多个触点中各触点的信号变化量确定手指的按压信息,例如按压位置、按压强度等信息。该触摸屏例如可以是电容式触摸屏,当手指按压在指纹检测区域时,该触摸屏可以根据各个触点上的电容变化量确定该手指的按压信息。
可选地,该N个子区域包括仅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至少部分重叠的子区域,以及与多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的子区域。
该N个子区域的总面积可以等于或者略大于由M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组成的指纹检测区域的面积。这时,由于N>M,因此每个子区域的面积可能小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面积。那么基于指纹检测区域所划分的N个子区域中,可能即包括仅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部分重叠的子区域,也包括与多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有部分重叠的子区域。
该数据获取区域的面积可以大于该目标子区域的面积,例如,该数据获取区域的面积等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面积。通常,在单个指纹传感器的指纹识别方案中,单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面积与手指的按压区域的面积近似。这样,该数据获取区域等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面积时,每次用于指纹识别的指纹数据的数据量都可以维持在一个指纹传感器对应的数据量左右,保证了指纹数据的数据量足够用于指纹识别,且不会增加处理指纹数据的负担。另外,由于该目标子区域是根据手指的按压信息例如按压重心确定的,基于该目标子区域确定的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的质量较优,或者说该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较为清晰,也保证了指纹识别的性能。
该N个子区域的面积可以相等。
或者,该N个子区域的面积也可以不相等,例如该N个子区域中位于指纹检测区域边缘的子区域的面积可以较大,而位于指纹检测区域中间的子区域的面积可以较小。
另外,优选地,该N个子区域互不重叠。从而避免了按压重心位于两个子区域重叠的部分的情况。
但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如果N个子区域中包括重叠的两个子区域,且按压重心刚好位于两个子区域重叠的部分,此时例如可以将与按压区域重叠较多的子区域确定为目标子区域,或者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在两个重叠的子区域中随机选择一个作为目标子区域。
可选地,该目标子区域仅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至少部分重叠时,该数据获取区域为该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
可选地,该目标子区域与多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时,该数据获取区域由该多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一部分感应区域组成。
例如,该目标子区域与彼此相邻的K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时,该数据获取区域包括该K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各1/K,k≤M。比如,K=2时,该目标子区域与相邻两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存在重叠部分,且与这两个感应区域的重叠部分的面积相等,那么该数据获取区域包括这两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各1/2;K=4时,该目标子区域与彼此相邻的四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存在重叠部分,且与这四个感应区域的重叠部分的面积相等,那么该数据获取区域包括这四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各1/4。
本申请对N个子区域的划分方式不做任何限定,能够用于确定合适的数据获取区域的N个子区域的位置、大小、数量等信息,均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调整。
可选地,该M个指纹传感器单排设置时,该N个子区域单排设置。
例如,N=2M-1,第2i+1个子区域覆盖相邻两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第2i个子区域仅覆盖一个指纹传感器的中间部分的感应区域,1≤i≤(N-1)/2。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N个子区域的这种划分方式,以图6A至图6D为例进行说明。假设M=4,N=2M-1=7。如图6A至图6D所示,4个指纹传感器单排设置,实线框表示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每个指纹传感器位于其感应区域的下方,从左至右的第1个至第4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感应区域分别为感应区域611、感应区域612、感应区域613和感应区域614,这4个感应区域形成电子设备的指纹检测区域,该指纹检测区域可以位于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内。其中每个感应区域的长为L,宽为W。手指的按压区域在图6A至图6D中以指纹图案示出。图6A至图6D中的黑色小圆点表示手指的按压重心。
图6A至图6D中的虚线框所示为7个子区域,分别为子区域621、子区域622、子区域623、子区域624、子区域625、子区域626和子区域627。如图6A至图6D所示,子区域621覆盖感应区域611的左侧3/4区域;子区域622覆盖感应区域611的右侧1/4区域以及感应区域612的左侧1/4区域;子区域623覆盖感应区域612的中间1/2区域;子区域624覆盖感应区域612的右侧1/4区域以及感应区域613的左侧1/4区域;子区域625覆盖感应区域613的中间1/2区域;子区域626覆盖感应区域613的右侧1/4区域以及感应区域614的左侧1/4区域;子区域627覆盖感应区域614的右侧3/4区域。
在图6A中,手指的按压重心位于子区域621,子区域621对应的数据获取区域为感应区域611。因此第1个指纹传感器采集其感应区域611内的指纹数据,处理器可以仅对这些指纹数据而不是整个指纹检测区域内的指纹数据进行处理并用于指纹识别。
在图6B中,手指的按压重心位于子区域623,子区域623对应的数据获取区域为感应区域612,因此第2个指纹传感器采集其感应区域612内的指纹数据,处理器可以仅对这些指纹数据进行处理并用于指纹识别。
在图6C中,手指的按压重心位于子区域624,子区域624对应的数据获取区域为感应区域612的右侧一半区域和感应区域613的左侧一半区域,因此第2个指纹传感器采集其右侧一半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第3个指纹传感器采集其左侧一半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处理器可以仅对该数据获取区域内的这些指纹数据进行处理并用于指纹识别。
在图6D中,手指的按压重心位于子区域627,子区域627对应的数据获取区域为感应区域614,因此第4个指纹传感器采集其感应区域614内的指纹数据,处理器可以仅对该数据获取区域内的这些指纹数据进行处理并用于指纹识别。
可以看出,根据手指按压重心确定的目标子区域内的指纹数据较优,并且根据该目标子区域确定的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的数据量保持在一个指纹传感器对应的指纹数据量左右,也不会增加数据处理的负担。
可选地,该M个指纹传感器包括m行×n列个指纹传感器时,所述N个子区域也阵列式分布。
例如,该N个子区域包括(m+1)行×(n+1)列个子区域,其中,所述N个子区域中首尾两行和首尾两列的子区域覆盖一个指纹传感器的部分感应区域或者覆盖相邻两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除首尾两行和首尾两列之外的子区域覆盖彼此相邻的四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N个子区域的这种划分方式,以图7A至图7I为例进行说明。假设m=n=2,M=m×n=2×2,N=(m+1)×(n+1)=9。如图7A至图7I所示,4个指纹传感器并排设置,实线框表示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每个指纹传感器位于其感应区域的下方。左上角的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为感应区域711,右上角的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为感应区域712,左下角的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为感应区域713,左下角的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为感应区域714。这4个感应区域形成电子设备的指纹检测区域,该指纹检测区域可以位于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内。其中每个感应区域的长为L,宽为W。手指的按压区域在图7A至图7I中以指纹图案示出。图7A至图7I中的黑色小圆点为手指的按压重心。
图7A至图7I中的虚线框所示为9个子区域,分别为子区域721、子区域722、子区域723、子区域724、子区域725、子区域726、子区域727、子区域728和子区域729。如图7A至图7H所示,子区域721覆盖感应区域711的左上角区域;子区域722覆盖感应区域711的右上角区域以及感应区域712的左上角区域;子区域723覆盖感应区域712的右上角区域;子区域724覆盖感应区域711的左下角区域以及感应区域713的左上角区域;子区域725覆盖感应区域711的右下角区域、感应区域712的左下角区域、感应区域713的右上角区域以及感应区域714的左上角区域;子区域726覆盖感应区域712的右下角区域以及感应区域714的右上角区域;子区域727覆盖感应区域713的左下角区域;子区域728覆盖感应区域727的右下角区域以及感应区域714的左下角区域;子区域729覆盖感应区域714的右下角区域。
在图7A中,手指的按压重心位于子区域721,子区域721对应的数据获取区域为感应区域711。因此左上角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其感应区域711内的指纹数据,处理器可以仅对该数据获取区域内的这些指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用于指纹识别。
在图7B中,手指的按压重心位于子区域722,子区域722对应的数据获取区域为感应区域711的右侧一半区域和感应区域712的左侧一半区域。因此左上角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其右侧一半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右上角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其左侧一半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处理器可以仅对该数据获取区域内的这些指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用于指纹识别。
在图7C中,手指的按压重心位于子区域723,子区域723对应的数据获取区域为感应区域712。因此右上角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其感应区域712内的指纹数据,处理器可以仅对该数据获取区域内的这些指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用于指纹识别。
在图7D中,手指的按压重心位于子区域724,子区域724对应的数据获取区域为感应区域711的下侧一半区域和感应区域713的上侧一半区域。因此左上角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其下侧一半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左下角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其下侧一半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处理器可以仅对该数据获取区域内的这些指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用于指纹识别。
在图7E中,手指的按压重心位于子区域725,子区域725对应的数据获取区域为感应区域711的右下角区域、感应区域712的左下角区域、感应区域713的右上角区域以及感应区域714的左上角区域。因此左上角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其右下角的1/4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右上角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其左下角的1/4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左下角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其右上角的1/4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右下角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其左上角的1/4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处理器可以仅对该数据获取区域内的这些指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用于指纹识别。
在图7F中,手指的按压重心位于子区域726,子区域726对应的数据获取区域为感应区域712的下侧一半区域和感应区域713的上侧一半区域。因此右上角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其下侧一半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右下角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其下侧一半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处理器可以仅对该数据获取区域内的这些指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用于指纹识别。
在图7G中,手指的按压重心位于子区域727,子区域727对应的数据获取区域为感应区域713。因此左下角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其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处理器可以仅对该数据获取区域内的这些指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用于指纹识别。
在图7H中,手指的按压重心位于子区域728,子区域7288对应的数据获取区域为感应区域713的右侧一半区域和感应区域714的左侧一半区域。因此左下角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其右侧一半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右下角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其左侧一半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处理器可以仅对该数据获取区域内的这些指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用于指纹识别。
在图7I中,手指的按压重心位于子区域729,子区域729对应的数据获取区域为感应区域714。因此右下角的指纹传感器采集其感应区域714内的指纹数据,处理器可以仅对该数据获取区域内的这些指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用于指纹识别。
可以看出,根据手指按压重心确定的目标子区域内的指纹数据较优,并且根据该目标子区域确定的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的数据量保持在一个指纹传感器对应的指纹数据量左右,也不会增加数据处理的负担。
在上面描述中,在确定数据获取区域后,光学指纹传感器可以仅采集位于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即该光学指纹传感器中对应于该数据获取区域的光学感应单元执行指纹数据的采集操作,而该光学指纹传感器中其他光学感应单元不执行指纹数据的采集操作。例如图6C所示,第2个指纹传感器中右侧一半的感应单元进行指纹数据的采集,而左侧一半的感应单元不进行指纹数据的采集;而第3个指纹传感器中左侧一半的感应单元进行指纹数据的采集,而右侧一半的感应单元不进行指纹数据的采集。又例如图7D所示,左上角的指纹传感器中下侧一半的感应单元进行指纹数据的采集,而上侧一半的感应单元不进行指纹数据的采集;左下角的指纹传感器中上侧一半的感应单元进行指纹数据的采集,而下侧一半的感应单元不进行指纹数据的采集。通过仅控制光学指纹传感器中的用于采集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的那些感应单元工作,可以节省指纹模组的功耗。
但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数据获取区域后,光学指纹传感器也可以采集其感应区域内的全部指纹数据,即该光学指纹传感器中的全部光学感应单元均执行指纹数据的采集操作。只是在将采集到的这些指纹数据输出给处理器时,仅输出位于数据获取区域内的那部分指纹数据以用于指纹识别。例如在图6C中,第2个指纹传感器的全部感应单元可以均进行指纹数据的采集,但仅将右侧一半的感应单元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输出至处理器以进行数据处理,第3个指纹传感器的全部感应单元可以均进行指纹数据的采集,但仅将左侧一半的感应单元采集到的指纹数据输出至处理器以进行数据处理。指纹传感器虽然采集整个感应区域内的指纹数据,但是只有数据获取区域内的那一部分指纹数据后续被进行处理并用于指纹识别,这样可以降低实现复杂度。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光学指纹传感器如何采集指纹数据,处理器只要能够获取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即可,从而对该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从而用于指纹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不预先划分N个子区域,而是根据手指的按压信息动态地确定目标子区域,并根据该目标子区域确定数据获取区域。
例如,首先可以根据手指的按压信息确定目标子区域,比如该目标子区域可以是以按压重心为中心的几何区域,也可以是根据按压区域拟合得到的几何区域等,该目标区域的形状和大小可以预先设置,比如可以等于或小于一个感应区域的面积;其次,可以采用前述方式根据该目标子区域确定数据获取区域,比如该目标子区域仅与一个感应区域重叠时,该感应区域为数据获取区域,又比如该目标子区域与多个感应区域重叠时,该多个感应区域的各自一部分感应区域组成该数据获取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的装置。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800包括处理器810和指纹模组820,所述指纹模组820包括M个指纹传感器,其中每个指纹传感器对应一个感应区域,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组成所述装置的指纹检测区域,所述处理器810用于:
获取手指在所述指纹检测区域内的按压信息;
根据所述按压信息,在N个子区域中确定目标子区域,其中,所述N个子区域覆盖所述指纹检测区域,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并且N>M;
根据所述目标子区域,确定数据获取区域,所述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用于指纹识别。
因此,在基于M个指纹传感器进行指纹识别时,首先根据手指在显示屏上的按压信息在N个子区域中确定目标子区域,其中N>M,且N个子区域覆盖M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所组成的指纹检测区域;其次根据该目标子区域确定数据获取区域,从而将在该数据获取区域内采集到的指纹数据用来进行指纹识别。由于数据获取区域是根据该目标子区域确定的,因此通过合理的划分N个子区域,能够使得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的数据量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保证了指纹识别的速度。并且,由于目标子区域是根据手指的按压信息确定的,因此基于该目标子区域确定的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保证了指纹识别的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所述N个子区域包括仅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至少部分重叠的子区域,以及与多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的子区域。
可选地,所述按压信息包括所述手指的按压重心;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将所述按压重心所在的子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子区域。
可选地,所述数据获取区域的面积等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面积。
可选地,所述目标子区域仅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数据获取区域为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
可选地,所述目标子区域与多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数据获取区域由所述多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一部分感应区域组成。
可选地,所述目标子区域与彼此相邻的K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数据获取区域包括所述K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各1/K,k≤M。
可选地,所述N个子区域互不重叠。
可选地,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单排设置或者阵列式设置。
可选地,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单排设置时,所述N个子区域单排设置,N=2M-1,其中,第2i+1个子区域覆盖相邻两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第2i个子区域仅覆盖一个指纹传感器的中间部分的感应区域,1≤i≤(N-1)/2。
可选地,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包括m行×n列指纹传感器时,所述N个子区域包括(m+1)行×(n+1)列子区域,其中,所述N个子区域中首尾两行和首尾两列的子区域覆盖一个或两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除首尾两行和首尾两列之外的子区域覆盖彼此相邻的四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
应理解,该指纹识别的装置800可以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操作,具体细节可以参考前述对方法500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本申请各种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的装置。
可选地,该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该显示屏可以为普通的非折叠显示屏,该显示屏也可以为可折叠显示屏,或称为柔性显示屏。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游戏设备、车载电子设备或穿戴式智能设备等便携式或移动计算设备,以及电子数据库、汽车、银行自动柜员机(Automated Teller Machine,ATM)等其他电子设备。该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设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指纹传感器的数量、尺寸和排布情况仅为示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例如,该多个指纹传感器的个数可以为2个,3个,4个或5个等,该多个指纹传感器可以呈矩形或圆形分布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和/或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的相互组合,组合之后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或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该指令被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法,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调用该存储器中的指令,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法,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所述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所述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所述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指纹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M个指纹传感器的电子设备,其中每个指纹传感器对应一个感应区域,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组成所述电子设备的指纹检测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手指在所述指纹检测区域内的按压信息;
根据所述按压信息,在N个子区域中确定目标子区域,其中,所述N个子区域覆盖所述指纹检测区域,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并且N>M;
根据所述目标子区域,确定数据获取区域,所述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用于指纹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子区域包括仅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至少部分重叠的子区域,以及与多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的子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信息包括所述手指的按压重心;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按压信息,在N个子区域中确定目标子区域,包括:
将所述按压重心所在的子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子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区域的面积等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子区域仅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数据获取区域为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子区域与多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数据获取区域由所述多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一部分感应区域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子区域与彼此相邻的K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数据获取区域包括所述K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各1/K,k≤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子区域互不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单排设置或者阵列式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单排设置时,所述N个子区域单排设置,N=2M-1,其中,第2i+1个子区域覆盖相邻两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第2i个子区域仅覆盖一个指纹传感器的中间部分的感应区域,1≤i≤(N-1)/2。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包括m行×n列个指纹传感器时,所述N个子区域包括(m+1)行×(n+1)列个子区域,其中,所述N个子区域中首尾两行和首尾两列的子区域覆盖一个或相邻两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除首尾两行和首尾两列之外的子区域覆盖彼此相邻的四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
12.一种指纹识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指纹模组,所述指纹模组包括M个指纹传感器,其中每个指纹传感器对应一个感应区域,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组成所述装置的指纹检测区域,所述处理器用于:
获取手指在所述指纹检测区域内的按压信息;
根据所述按压信息,在N个子区域中确定目标子区域,其中,所述N个子区域覆盖所述指纹检测区域,M和N为大于1的正整数,并且N>M;
根据所述目标子区域,确定数据获取区域,所述数据获取区域内的指纹数据用于指纹识别。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子区域包括仅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至少部分重叠的子区域,以及与多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的子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信息包括所述手指的按压重心;
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将所述按压重心所在的子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子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区域的面积等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面积。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子区域仅与一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数据获取区域为所述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子区域与多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数据获取区域由所述多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一部分感应区域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子区域与彼此相邻的K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均至少部分重叠时,所述数据获取区域包括所述K个指纹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的各1/K,k≤M。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子区域互不重叠。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单排设置或者阵列式设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单排设置时,所述N个子区域单排设置,N=2M-1,其中,第2i+1个子区域覆盖相邻两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第2i个子区域仅覆盖一个指纹传感器的中间部分的感应区域,1≤i≤(N-1)/2。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指纹传感器包括m行×n列指纹传感器时,所述N个子区域包括(m+1)行×(n+1)列子区域,其中,所述N个子区域中首尾两行和首尾两列的子区域覆盖一个或两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除首尾两行和首尾两列之外的子区域覆盖彼此相邻的四个指纹传感器各自的边缘部分的感应区域。
2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的装置。
CN201980000801.9A 2019-05-15 2019-05-15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2915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087103 WO2020227989A1 (zh) 2019-05-15 2019-05-15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1533A true CN110291533A (zh) 2019-09-27
CN110291533B CN110291533B (zh) 2023-05-26

Family

ID=68025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0801.9A Active CN110291533B (zh) 2019-05-15 2019-05-15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3495B2 (zh)
EP (1) EP3764277B1 (zh)
CN (1) CN110291533B (zh)
WO (1) WO20202279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1525B (zh) * 2018-12-27 2021-06-21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其指紋感測控制方法
CN110232268B (zh) * 2019-05-31 2021-12-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
CN110867165B (zh) * 2019-11-29 2021-10-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768576B (zh) * 2019-12-03 2022-06-21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紋感測控制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8849A (zh) * 2015-10-21 2016-06-29 深圳芯启航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指纹传感器的像素点扫描方法和装置
EP3153989A1 (en) * 2015-10-09 2017-04-12 Xiaomi Inc.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7656665A (zh) * 2016-07-25 2018-02-02 印象认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显示屏的指纹采集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323195A (zh) * 2018-01-15 2018-07-2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系统的按压检测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9313522A (zh) * 2018-09-25 2019-02-0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传感器的屏下指纹采集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9416739A (zh) * 2018-09-25 2019-03-0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传感器的屏下指纹采集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52061B2 (en) * 2014-08-28 2017-05-16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fingerprints as user inputs
US20180012069A1 (en) * 2016-07-06 2018-0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ngerprint sensor, fingerprint sensor package, and fingerprint sensing system using light sources of display panel
WO2019050454A1 (en) * 2017-09-07 2019-03-14 Fingerprint Cards Ab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FINGERPRINTS FOR DETERMINING A FINGER COVERING A SENSOR AREA OF A FINGERPRINT SENSOR
WO2019054796A1 (en) * 2017-09-14 2019-03-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TERACTION ACTIVATION METHOD USING A DIGITAL FOOTPRINT ON A DISPLAY AND ASSOCIATE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614865B (zh) * 2018-11-06 2021-04-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53989A1 (en) * 2015-10-09 2017-04-12 Xiaomi Inc.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5718849A (zh) * 2015-10-21 2016-06-29 深圳芯启航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指纹传感器的像素点扫描方法和装置
CN107656665A (zh) * 2016-07-25 2018-02-02 印象认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显示屏的指纹采集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323195A (zh) * 2018-01-15 2018-07-24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系统的按压检测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9313522A (zh) * 2018-09-25 2019-02-0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传感器的屏下指纹采集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9416739A (zh) * 2018-09-25 2019-03-0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传感器的屏下指纹采集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64277A4 (en) 2021-01-13
EP3764277A1 (en) 2021-01-13
CN110291533B (zh) 2023-05-26
US11113495B2 (en) 2021-09-07
EP3764277B1 (en) 2022-06-22
US20200364439A1 (en) 2020-11-19
WO2020227989A1 (zh) 2020-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48534B1 (en)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313522B (zh) 基于多传感器的屏下指纹采集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0291533A (zh)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0151158A1 (zh) 生物特征识别的装置
CN107820617A (zh)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9416739B (zh) 基于多传感器的屏下指纹采集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WO2020093251A1 (zh) 基于双感应区的识别指纹方法、指纹识别系统和电子设备
US2020026520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837132B (zh) 指纹检测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095275B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10038817U (zh) 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564623A (zh) 复合透镜结构、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295114U (zh) 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0181627U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0168496A1 (zh) 用于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0100250A (zh) 指纹识别的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095273B (zh) 生物特征识别的装置
CN110291531A (zh)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214328B (zh)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052138A (zh) 光学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416738A (zh) 基于多传感器的屏下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9328350A (zh) 注册指纹的方法、指纹注册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328349B (zh) 指纹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CN208969686U (zh) 复合透镜结构、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199295A (zh) 指纹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