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6339A - 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26339A
CN109326339A CN201811495390.9A CN201811495390A CN109326339A CN 109326339 A CN109326339 A CN 109326339A CN 201811495390 A CN201811495390 A CN 201811495390A CN 109326339 A CN109326339 A CN 109326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sual function
target user
function evaluation
visual
sit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953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114953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263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26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63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5/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reports, e.g. 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thereof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若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视功能情况变差,则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

Description

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需要检查视功能情况时,一般需要去医疗机构或者医院检测视力,视功能一般通过双眼视力、视野范围表征,现有技术在检查视功能情况时,需要用户定期去医院或医疗机构检查,只有用户在医院检查后医护人员会给出进一步的建议,当用户人群为青少年如小学生、中学生时,青年少用户一般会在寒暑假进行检查,无论青年年用户的视功能情况是否发生变化,均会有大量的用户涌入医院,导致医院人满为患,导致真正需要治疗的用户需要排队等待,给真正需要治疗的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用于便捷的检查用户视功能情况,并为用户提供视功能检查建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
若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视功能情况变差,则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
可选地,所述基于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双眼视力值,以及与所述视力检测数据间隔预设时间段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双眼视力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力是否下降;
若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力下降,则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或者,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视野情况,以及与所述视功能检测数据间隔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视野情况,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野情况是否变差;
若所述目标用户的视野情况变差,则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
可选地,所述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地区,从预先设置的医疗机构中,为所述目标用户选择满足所述目标用户检查需求的医疗机构;
将选择的医疗机构携带在视功能检查建议中。
可选地,所述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包括用户年龄和双眼视力值,还包括:
从至少一个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统计位于至少两个预设年龄段之间的双眼视力值;
针对每个预设年龄段,基于该预设年龄段的双眼视力值,确定该预设年龄段中正常视力和非正常视力的显著性;
根据各预设年龄段对应的显著性,确定各预设年龄段的视力变化图;
所述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包括:
基于所述视力变化图,生成所述视功能检查建议。
可选地,所述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还包括用户住址信息,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住址信息,从至少一个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统计属于同一个地区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
针对每个地区,基于该地区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该地区屈光不正的显著性;
基于各地区屈光不正的显著性生成屈光不正热力图;
所述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包括:
基于所述屈光不正热力图,生成所述视功能检查建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
生成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视功能情况变差,则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双眼视力值,以及与所述视力检测数据间隔预设时间段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双眼视力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力是否下降;
若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力下降,则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或者,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视野情况,以及与所述视功能检测数据间隔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视野情况,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野情况是否变差;
若所述目标用户的视野情况变差,则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
可选地,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地区,从预先设置的医疗机构中,为所述目标用户选择满足所述目标用户检查需求的医疗机构;
将选择的医疗机构携带在所述视功能检查建议中。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以及目标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在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则为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这样,可以为视功能情况较差的目标用户提供检查建议,为真正需要治疗视功能情况的用户带来早发现、早诊治的便利,减少了视功能情况未发生变化的用户进行检查带来的时间浪费。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如图1所示,应用于可穿戴式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包括头戴式设备、计算机设备等,在进行视力检查时,可穿戴设备中可以模拟实际检测视力的界面,通过模拟的界面形成实际检查视力的场景,在进行视野范围检查时,可穿戴设备中可以在模拟环境中显示光点,通过输入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确定指令,也就是,用户在看到光点时,通过输入设备输入指令,实现对视野范围的检查。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基于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
这里,目标用户可以是位于各个年龄段的用户,如,青少年用户、中老年用户等,本申请对此不予限制;视功能检查数据包括用户的双眼视力值、视野情况、色觉、对比敏感度等,优选地,视功能检查数据针对的是双眼视力值和视野范围,视野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视野范围、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固视丢失率等,本申请在此不予过多限制,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包括历史时间段获取的用户的双眼视力值和视野范围等;用户的视功能情况通过双眼视力值或视野范围确定,若双眼视力值中存在视力值低于正常视力值,则确定视功能情况变差;若视野情况低于正常的视野要求,则确定视功能情况变差;双眼视力值或视野情况中只要有一个变差,则确定视功能情况变差。
在对目标用户进行视功能检查时,目标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设备输入操作,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手柄等,输入设备中设置有按钮,如,启动按钮、方向为上的按钮、方向为下的按钮、方向为左的按钮、方向为右的按钮、按压按钮等;在进行视力检查时,移动终端中生成视功能检查界面,其中,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VR眼镜等。视功能检查界面包括视力检查界面和视野检查界面,视力检查界面中的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图标等,视野检查界面中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亮点,以下进行详细叙述。
在基于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时,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方式一: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双眼视力值,以及与所述视力检测数据间隔预设时间段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双眼视力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力是否下降;
若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力下降,则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
这里,双眼视力值包括左眼视力值和右眼视力值;预设时间段为预先设定的,可以为连续几个星期、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一年等,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对此不予限制。
在具体实施中,在通过视力检查设备获取到目标用户的双眼视力值后,获取与当前获取的视力检查数据的时间点,间隔预设时间段的历史时间点获取的双眼视力值,比对当前获取的双眼视力值和历史时间点获取的双眼视力值,也就是,分别比对当前获取的左眼视力值与历史时间点获取的左眼视力值、当前获取的右眼视力值以及历史时间点获取的右眼视力值,若当前获取的视力值中存在至少一个视力值小于对应的历史时间点获取的双眼视力值中的视力值,则确定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只有在目标用户的双眼视力值均为未减小的情况下,确定用户的视功能情况未变差。
或者,比对当前获取的双眼视力值和正常双眼视力值,也就是,分别比对当前获取的左眼视力值与正常左眼视力值、当前获取的右眼视力值以及正常右眼视力值,若当前获取的视力值中存在至少一个视力值小于正常视力值,则确定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只有在目标用户的双眼视力值均未减小的情况下,确定用户的视功能情况未变差。
在对目标用户进行视力检查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中的视力检查界面实现,视力检查界面的内容是图标(如,2个、4个、6个等),图标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E字形、C字形、圆点、方形、矩形等,本申请对此不予限制。
例如,在对用户视力进行检查时,在视力检查界面中每一行有4个图标,预设值为3,正确视力得分为1,错误视力得分为0,当检查点位于视力1.0对应行,用户根据检查点的位置使用输入设备输入输入操作,若检查点位于1.0对应的行的四个位置,其中,三个检查点对应的内容与用户输入操作方向一致,则确定视力1.0对应行的视力得分的总和为3,该总分大于等于预设值3,控制检查点跳转至与1.0对应的行的相邻的下一行,即,代表视力值为1.2的一行,计算1.2对应行视力得分的总和与上述计算1.0对应行的视力得分的方式相同,若1.2行对应的视力得分的总和小于3,认为用户无法识别1.2行对应内容,确定用户的视力值为1.0。
获取的用户的当前左眼视力值为0.8,右眼视力值为1.2,与当前获取的时间间隔12个月获取的用户的历史左眼视力值为1.2、历史右眼视力值为1.2,获取的当前左眼视力值小于历史左眼视力值、当前右眼视力值等于历史右眼视力值,此时,确定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此处应当注意,若当前右眼视力值小于历史右眼视力值、当前左眼视力值等于历史左眼视力值,或者当前双眼视力值均小于历史双眼视力值,或者或者当前双眼视力值有任意一眼小于正常视力值,也确定目标用户的视力情况变差,不针对上述情况进行说明。
方式二: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视野情况,以及与所述视功能检测数据间隔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视野情况,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野情况是否变差;
若所述目标用户的视野情况变差,则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
在具体实施中,在获取到目标用户的当前视野情况后,获取与当前视野情况间隔预设时间段的历史视野情况,比对当前获取的视野情况和历史时间点获取的视野情况,若当前获取的视野情况小于历史时间点获取的视野情况、但是当前获取的视野情况属于正常视野情况,则确定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未变差,若当前获取的视野情况小于历史时间点获取的视野情况、并且当前获取的视野情况小于正常视野情况,则确定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
在检查用户视野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视野检查界面中的亮点(又称检查点)实现,检查点在视野随机出现,当使用者视野检查结果在同年龄正常人正常视野范围内有未触发输入操作的点,即存在视野不正常缺损区,根据上述的视功能检查结果判断出用户的视野有缺损,综合上述用户的检查结果,生成视功能的检查建议,比如,建议至医院就诊、注意休息、眺望远方、佩戴矫正眼镜、做眼保健操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例如,计算机设备控制检查点在视野检查界面中60°的区域内的不同位置随机出现,记录用户观察到的检查点的位置,当用户检查的是30°的视野范围时,用户只对25°视野范围内出现的检查点做出了输入操作,那么用户的视野范围为25°,在25°到30°的区间组成用户的视野缺损区域;若在视野检查时尚未出现检查点,用户做出了输入操作,视为用户的假阳性反应,用户所有假阳性反应的输入操作的数目与所有检查点的输入操作的数目的比值作为假阳性率;若在已建立了阈值的视野范围内出现高亮度的检查点,用户未做出输入操作,视为用户的假阴性反应,用户所有假阴性反应的输入操作的数目与所有检查点的输入操作的数目的比值为假阴性率;若眼球追踪系统检测到患者眼球转动,或当检查点出现在生理盲点的区域时,用户做出输入操作,视为固视丢失,用户所有固视丢失的输入操作的数目与所有检查点的输入操作的数目的比值作为固视丢失率。
获取的目标用户的当前视野情况(包括视野范围、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固视丢失率),与当前获取的时间间隔12个月获取的用户的视野情况(包括视野范围、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固视丢失率),目标用户当前的视野情况(包括视野范围、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固视丢失率)均未小于历史视野情况(包括视野范围、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固视丢失率)此时,认为用户的视力情况视功能情况未发生异常,若获取的目标用户的当前视野情况中的视野范围、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固视丢失率小于相应的正常范围,则确定用户的视力情况视功能情况变差了。
S102,若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视功能情况变差,则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
这里,视功能检查建议可以为短信息形式、网页形式、文本形式等,视功能检查建议中包含导致视功能情况变差的原因、对变差的视力值或视野范围的矫正建议、以及距离目标用户最近的医疗机构等,本申请对此不予限制。
在具体实施中,在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相对历史视功能情况变差,但是属于正常视功能情况,则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如,建议用户注意用眼卫生、定期复查;或者,在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相对历史视功能情况变差,且相比正常视功能情况变差,此时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如,建议用户去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精确诊治。
在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地区,从预先设置的医疗机构中,为所述目标用户选择满足所述目标用户检查需求的医疗机构;
将选择的医疗机构携带在视功能检查建议中。
这里,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中包括目标用户的账户信息、住址信息等;目标用户所属的地区一般可以为省级地区、市级地区、县级地区等,本申请对此不予限制;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疗机构、私立医疗机构等,预先存储有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如,医疗机构的地址、排名等;检查需求可以包括距离最近、医院排名靠前、医院属性等,其中,医院属性表征医院的公立或私立属性。
在具体实施中,根据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中包括的目标用户的住址信息,确定目标用户所属的地区,在确定目标用户所述的地区后,从预先存储的属于该地区的医疗机构中,选择与目标用户距离最近或者排名靠前前预设数目个医疗机构,将选择好的医疗机构携带在视功能检查建议中。其中,预设数目可以为预先设置好,可以为两个、三个等,本申请对此不不予限制。
例如,目标用户的检查需求为距离最近,在获取到目标用户的住址信息后,根据各医疗机构的地址,计算预先存储的医疗机构中各医疗机构与目标用户的住址之间的距离,将表征最小值的距离对应的医疗机构作为确定的医疗机构携带在视功能检查建议中。
除了确定视功能检查建议外,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至少一个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统计位于至少两个预设年龄段之间的双眼视力值;
针对每个预设年龄段,基于该预设年龄段的双眼视力值,确定该预设年龄段中正常视力和非正常视力的显著性;
根据各预设年龄段对应的显著性,确定各预设年龄段的视力变化图;
所述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包括:
基于所述视力变化图,生成所述视功能检查建议。
这里,预设年龄段可以为青少年所属的年龄段、中年人所属的年龄段、老年人所属的年龄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包括用户年龄和双眼视力值等;显著性为正常视力用户和非正常视力用户在预设年龄段所有用户的占比。
在具体实施中,除了获取目标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外,还可以获取大量其他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在获取到至少一个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后,从获取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统计位于至少两个预设年龄段之间的用户的双眼视力值,针对每个预设年龄段,基于该预设年龄段的双眼视力值,统计该预设年龄段中正常视力的用户的第一数目和非正常视力的用户的第二数目,分别计算第一数目与该预设年龄段总人数的第一比值、第二数目与该预设年龄段总人数的第二比值,将第一比值作为正常视力的显著性,将第二比值作为非正常视力的显著性,根据各预设年龄段中正常视力的显著性和非正常视力的显著性,生成以预设年龄段为横坐标、以正常视力的显著性为纵坐标的坐标图以及以预设年龄段为横坐标、以非正常视力的显著性为纵坐标的坐标图。这样,医护人员通过得到的视力变化图可以分析各个年龄段的用户群体的视功能情况,并根据生成的视力变化图中目标用户所属的年龄段整体视功能情况,为目标用户提供检查建议,如,目标用户所属年龄段的非正常视力的显著性比较高,则可以生成包含缩短检查周期的视功能检查建议。另外,也可以根据得到的视力变化图,对各年龄段的视功能情况进行分析,为各个年龄段的用户提供视力保护建议、以及视功能检查建议。
另外,除了生成视力变化外,还可以:根据所述用户住址信息,从至少一个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统计属于同一个地区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
针对每个地区,基于该地区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该地区屈光不正的显著性;
基于各地区屈光不正的显著性生成屈光不正热力图;
所述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包括:
基于所述屈光不正热力图,生成所述视功能检查建议。
这里,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还包括用户住址信息;显著性的计算方法与上文相同此处不再进行过多说明。
在具体实施中,根据用户住址信息,从至少一个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统计属于同一个地区(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地区,如,以省作为地区单位)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针对每个地区,计算该地区屈光不正用户的数目与所有用户的总数目的第三比值,将该第三比值作为该地区的显著性,基于各地区屈光不正的显著性,在地图中生成屈光不正热力图,并根据生成的屈光不正热力图中目标用户所属的地区的整体视功能情况,为目标用户提供视功能检查建议,如,在屈光不正用户较多时,可在视功能检查建议中建议用户尽量选择非节假日检查。其中,屈光不正热力图中不同地区可以通过不同颜色区分,显著性越大,颜色越深。这样,对全国屈光不正的展示比较多样化。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基于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以及目标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在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则为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这样,可以为视功能情况较差的目标用户提供检查建议,为真正需要治疗视功能情况的用户带来早发现、早诊治的便利,减少了视功能情况未发生变化的用户进行检查带来的时间浪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21,用于基于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
生成模块22,用于若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视功能情况变差,则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21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双眼视力值,以及与所述视力检测数据间隔预设时间段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双眼视力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力是否下降;
若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力下降,则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或者,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视野情况,以及与所述视功能检测数据间隔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视野情况,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野情况是否变差;
若所述目标用户的视野情况变差,则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
可选地,所述生成模块22还用于: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地区,从预先设置的医疗机构中,为所述目标用户选择满足所述目标用户检查需求的医疗机构;
将选择的医疗机构携带在所述视功能检查建议中。
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提供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与图2中的装置相比,还包括:处理模块24,所述处理模块24用于:
所述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包括用户年龄和双眼视力值,还包括:
从至少一个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统计位于至少两个预设年龄段之间的双眼视力值;
针对每个预设年龄段,基于该预设年龄段的双眼视力值,确定该预设年龄段中正常视力和非正常视力的显著性;
根据各预设年龄段对应的显著性,确定各预设年龄段的视力变化图;
所述生成模块22还用于:
基于所述视力变化图,生成所述视功能检查建议。
可选地,所述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还包括用户住址信息,所述处理模块24还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住址信息,从至少一个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统计属于同一个地区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
针对每个地区,基于该地区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该地区屈光不正的显著性;
基于各地区屈光不正的显著性生成屈光不正热力图;
所述生成模块22还用于:
基于所述屈光不正热力图,生成所述视功能检查建议。
对应于图4中的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4所示,该设备包括存储器1000、处理器2000及存储在该存储器1000上并可在该处理器20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处理器2000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上述存储器1000和处理器2000能够为通用的存储器和处理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当处理器2000运行存储器100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能够执行上述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自动为视力检查的用户生成检查建议的问题,本申请基于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以及目标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在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则为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这样,可以为视功能情况较差的目标用户提供检查建议,为真正需要治疗视功能情况的用户带来早发现、早诊治的便利,减少了视功能情况未发生变化的用户进行检查带来的时间浪费。
对应于图1中的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该存储介质能够为通用的存储介质,如移动磁盘、硬盘等,该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能够执行上述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自动为视功能检查的用户生成检查建议的问题,本申请基于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以及目标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在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则为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这样,可以为视功能情况较差的目标用户提供检查建议,为真正需要治疗视功能情况的用户带来早发现、早诊治的便利,减少了视功能情况未发生变化的用户进行检查带来的时间浪费。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基于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
若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视功能情况变差,则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双眼视力值,以及与所述视力检测数据间隔预设时间段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双眼视力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力是否下降;
若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力下降,则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或者,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视野情况,以及与所述视功能检测数据间隔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视野情况,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野情况是否变差;
若所述目标用户的视野情况变差,则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地区,从预先设置的医疗机构中,为所述目标用户选择满足所述目标用户检查需求的医疗机构;
将选择的医疗机构携带在视功能检查建议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包括用户年龄和双眼视力值,还包括:
从至少一个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统计位于至少两个预设年龄段之间的双眼视力值;
针对每个预设年龄段,基于该预设年龄段的双眼视力值,确定该预设年龄段中正常视力和非正常视力的显著性;
根据各预设年龄段对应的显著性,确定各预设年龄段的视力变化图;
所述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包括:
基于所述视力变化图,生成所述视功能检查建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还包括用户住址信息,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住址信息,从至少一个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统计属于同一个地区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
针对每个地区,基于该地区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该地区屈光不正的显著性;
基于各地区屈光不正的显著性生成屈光不正热力图;
所述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包括:
基于所述屈光不正热力图,生成所述视功能检查建议。
6.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
生成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视功能情况变差,则为所述目标用户生成视功能检查建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双眼视力值,以及与所述视力检测数据间隔预设时间段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双眼视力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力是否下降;
若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力下降,则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或者,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视野情况,以及与所述视功能检测数据间隔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历史视功能检查数据中的视野情况,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野情况是否变差;
若所述目标用户的视野情况变差,则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视功能情况变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
基于所述目标用户所属的地区,从预先设置的医疗机构中,为所述目标用户选择满足所述目标用户检查需求的医疗机构;
将选择的医疗机构携带在所述视功能检查建议中。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1495390.9A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ending CN1093263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5390.9A CN109326339A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5390.9A CN109326339A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6339A true CN109326339A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56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95390.9A Pending CN109326339A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2633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4606A (zh) * 2019-10-12 2020-05-0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识别的视力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205960A (zh) * 2020-09-15 2021-01-12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力监测方法、系统、管理端和存储介质
CN113729610A (zh) * 2021-09-26 2021-12-03 广东国瞳智能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学龄儿童视力管理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8399A (zh) * 2013-04-25 2013-08-2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视频处理设备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137123A (zh) * 2015-04-07 2016-11-23 青岛智德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口腔健康诊疗系统
CN106777889A (zh) * 2016-11-21 2017-05-31 蔡振宇 一种眼视力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198505A (zh) * 2017-04-07 2017-09-26 天津市天中依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手机的视功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7358036A (zh) * 2017-06-30 2017-11-17 北京机器之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近视风险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28620A (zh) * 2017-12-13 2018-04-20 深圳市酷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vr技术的视力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视力检测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8399A (zh) * 2013-04-25 2013-08-2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视频处理设备的健康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137123A (zh) * 2015-04-07 2016-11-23 青岛智德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个人口腔健康诊疗系统
CN106777889A (zh) * 2016-11-21 2017-05-31 蔡振宇 一种眼视力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198505A (zh) * 2017-04-07 2017-09-26 天津市天中依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手机的视功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7358036A (zh) * 2017-06-30 2017-11-17 北京机器之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近视风险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28620A (zh) * 2017-12-13 2018-04-20 深圳市酷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vr技术的视力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及视力检测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4606A (zh) * 2019-10-12 2020-05-0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识别的视力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205960A (zh) * 2020-09-15 2021-01-12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力监测方法、系统、管理端和存储介质
CN112205960B (zh) * 2020-09-15 2023-07-21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力监测方法、系统、管理端和存储介质
CN113729610A (zh) * 2021-09-26 2021-12-03 广东国瞳智能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学龄儿童视力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86119B2 (ja) 検眼システム、検眼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並びに、標準化方法
Han et al. Eye-tracking experimental study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onstruction safety hazard recognition
US2020007347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defects in visual field of a user
US20120075586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telligent visual function assessments
CN104639643A (zh) 基于互联网视频终端的综合视力自助检测方法
CN111248851B (zh) 一种视功能自测方法
CN109326339A (zh) 一种视功能检查建议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de Almeida et al. Computational methodology for automatic detection of strabismus in digital images through Hirschberg test
AU2011223918A1 (en) Adaptive visual performance testing system
WO201915705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ssing user physiology based on eye tracking data
KR20120110762A (ko) 온라인 기반 인지기능 장애평가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US10638925B2 (en) Determining vision related physical conditions from cross-parameter vision tests
CN106572795A (zh) 眼睛状况确定系统
Imamov et al. Where to display? how interface position affects comfort and task switching time on glanceable interfaces
CN106175658A (zh) 一种视力动态智能监测系统
JP709937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Alfaro et al. Joint engagement in infant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ir visual impairment measurements
US20210401282A1 (en) Subjective refraction exam system
KR101654265B1 (ko) 개인 맞춤형 시야 검사 방법 및 그 장치
Nguyen et al. Artificial vis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rCam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inherited retinal dystrophies
Toker et al. Leveraging pupil dilation measures for understanding users' cognitive load during visualization processing
US8042946B1 (en) Contrast sensitivity test
CN109303547A (zh) 一种视功能检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RU2210972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крининговой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зрения
WO2021164864A1 (en) Vision scree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