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3378A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23378A
CN109323378A CN201811161584.5A CN201811161584A CN109323378A CN 109323378 A CN109323378 A CN 109323378A CN 201811161584 A CN201811161584 A CN 201811161584A CN 109323378 A CN109323378 A CN 109323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user
temperature threshold
air
te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15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振坤
王侃
吴楠
罗羽钊
李金波
杜顺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615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233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23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33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20Feedback from u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室内温度;获取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以及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提升空调器的控制精确度,并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风速以及导风条角度调整的优化控制,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主要采用的是基于PID的目标温度控制方法,用户可通过遥控器或者手机遥控设定目标温度,空调器的显示面板显示设定温度与当前温度,同时,经过自动反馈,控制整个房间的温度在目标温度范围之内波动,其中,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空调器通过摄像头对人体位置计算检测判断后,对风向或风速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风吹人或风避人。
但相关技术的存在的问题在于,其一,空调器不具备获得当前出风温度的能力。其二,仅通过检测人体位置作为空调器的控制条件,而不检测空调器的出风温度,控制精确度较低。其三,空调器无法根据当前状态按需调整,用户舒适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提升空调器的控制精确度,并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风速以及导风条角度调整的优化控制,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的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室内温度;获取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如果大于或等于所述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以及如果小于所述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导风条避开用户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实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的获取,并判断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如果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以及如果小于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导风条避开用户的位置。
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提升空调器的控制精确度,并在实际出风温度未达到用户温度阈值时,直接对用户进行送风,降低用户的体感温度,在实际出风温度达到用户温度阈值时,避开用户进行送风,保持用户的体感温度,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进一步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如果为所述制冷模式,且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用户温度阈值,则进一步提升设定温度和设定风速。由此,当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且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未满足用户温度阈值时,通过提升设定温度和设定风速,提升空调器的实际输出能力,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进一步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否为制热模式;如果为所述制热模式,且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用户温度阈值,则进一步提升设定温度和设定风速。由此,当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且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未满足用户温度阈值时,通过提升设定温度和设定风速,提升空调器的实际输出能力,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用户的图像;根据所述用户的图像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老人、中年或小孩,并选择老人、中年或小孩对应的温度阈值作为所述用户温度阈值。由此,空调器可根据用户图像判断当前用户人群,并选用对应的温度阈值作为用户温度阈值,针对不同的用户人群提供不同的用户温度阈值,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与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之后,还包括:判断是否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如果未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继续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如果收到所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停止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并根据所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通过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进一步的设定指令,从而增加空调器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通过设置在出风口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实际出风温度。由此,通过设置在出风口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从而,提升控制的精确度,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提出的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室内温度;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控制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以及如果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导风条避开用户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通过第二获取模块实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的获取,进而,通过判断模块判断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并在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以及在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小于用户温度阈值时,控制导风条避开用户的位置。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提升空调器的控制精确度,并在实际出风温度未达到用户温度阈值时,直接对用户进行送风,降低用户的体感温度,在实际出风温度达到用户温度阈值时,避开用户进行送风,保持用户的体感温度,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进一步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为所述制冷模式,且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用户温度阈值,则进一步提升设定温度和设定风速。由此,当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且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未满足用户温度阈值时,通过提升设定温度和设定风速,提升空调器的实际输出能力,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图像;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图像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老人、中年或小孩,并选择老人、中年或小孩对应的温度阈值作为所述用户温度阈值。由此,空调器可根据用户图像判断当前用户人群,并选用对应的温度阈值作为用户温度阈值,针对不同的用户人群提供不同的用户温度阈值,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与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与开机信号;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是否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如果未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继续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如果收到所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停止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并根据所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通过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进一步的设定指令,从而增加空调器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获取模块为温度传感器。由此,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从而,提升控制的精确度,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上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采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通过第二获取模块实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的获取,进而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通过控制模块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提升空调器的控制精确度,并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风速以及导风条角度调整的优化控制,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其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程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存储在存储器上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对应的步骤,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实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的获取,从而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提升空调器的控制精确度,并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风速以及导风条角度调整的优化控制,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五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其上存储的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实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的获取,从而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提升空调器的控制精确度,并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风速以及导风条角度调整的优化控制,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制冷模式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制热模式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方框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1,获取当前室内温度。
可选地,可在空调器外部设置温度传感器,以获取当前室内温度。
S102,获取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通过设置在出风口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实际出风温度T0。
S103,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S104,判断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
具体地,可事先根据人群的设定对应的温度阈值作为用户温度阈值T,例如老人对应的温度阈值为Tlr,中年的温度阈值为Tzn,小孩的温度阈值为Txh。
其中,以中年的温度阈值Tzn为例,当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下,中年的温度阈值Tzn的范围可优选为17~21℃;当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下,中年的温度阈值Tzn的范围可优选为46~50℃。
S105,如果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
S106,如果小于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导风条避开用户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可通过空调器当前实时出风温度T0与用户温度阈值T进行比较,从而对空调器进行相应的控制,换言之,如果当前实时出风温度T0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T,即T0≥T,则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如果当前实时出风温度T0小于用户温度阈值T,即T0<T,则控制导风条避开用户的位置。
也就是说,在实际出风温度T0未达到用户温度阈值T时,直接对用户进行送风,降低用户的体感温度;在实际出风温度T0达到用户温度阈值T时,避开用户进行送风,保持用户的体感温度,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由此,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从而,提升控制的精确度,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107,进一步判断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
也就是说,当空调器上电运行后,进一步判断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当判断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进入制冷模式的温度差值比较判断;当判断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则进入制热模式的温度差值比较判断,从而提升空调器控制的精确度。
S108,如果为制冷模式,且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小于用户温度阈值,则进一步提升设定温度和设定风速。
也就是说,如果为制冷模式,且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T0小于用户温度阈值T,则进一步提升设定温度和设定风速,实现用户的舒适度优先。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为制冷模式,且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T0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则保持空调器的原有工作状态,实现空调器的节能与环保。
另外,制热模式下的控制方式与制热模式同理,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109,获取用户的图像。
S110,根据用户的图像判断用户是否为老人、中年或小孩,并选择老人、中年或小孩对应的温度阈值作为用户温度阈值。
具体地,可在空调器上设置摄像头,并每隔一段时间t,通过摄像头获取用户的图像,并根据图像判断用户是否为老人、中年或小孩,并选择老人、中年或小孩对应的温度阈值作为用户温度阈值,如果根据图片判断无用户,则空调器保持原有的状态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当根据图像判断用户为老人时,选择老人对应的温度阈值Tlr作为用户温度阈值,当根据图像判断用户为中年时,选择中年的温度阈值Tzn作为用户温度阈值,当根据图像判断用户为小孩时,选择小孩的温度阈值Txh作为用户温度阈值。
由此,空调器可根据用户图像判断当前用户人群,并选用对应的温度阈值作为用户温度阈值,针对不同的用户人群提供不同的用户温度阈值,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与适用性。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之后,还包括:
S111,判断是否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
可选地,用户可通过空调器遥控器对空调器发出进一步的设定指令。
其中,用户对空调器发出的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可包括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空调器的设定风速以及空调器的导风条角度等。
S112,如果未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继续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具体地,以制冷模式为例,如果空调器未收到用户的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当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T0小于用户温度阈值T时,进一步提升设定温度和设定风速。
S113,如果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停止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并根据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具体地,当收到用户的进一步的设定指令时,根据用于的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设定风速以及导风条角度进行进一步的控制与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可通过增设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进一步的设定指令的控制环节,从而增加空调器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
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调器开机运行后,执行步骤S201。
S201,按设定温度或设定温度与房间温度的差值开机运行。
S202,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当前实际出风温度T0。
S203,每隔时间间隔t,通过摄像头,识别是否有人存在。
S204,判断是否有人存在,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5;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206。
S205,通过摄像头识别人群类别,并执行步骤S207。
S206,空调器保持原有工作状态,并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执行步骤S204。
S207,如果判断人群类别为老人,则赋予识别代号lr;如果判断人群类别为中年,则赋予识别代号zn;如果判断人群类别为小孩,则赋予识别代号xh。
S208,每隔时间间隔t,比较计算出的T0与预设阈值Tlr或Tzn或Txh。
S209,判断空调器当前工作模式。
以上述步骤S208中判断当前用户人群为中年为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判断空调器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如图3所示,执行步骤S301。
S301,判断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T0是否大于或等于制冷模式下中年用户温度阈值Tzn1,即T0≥Tzn1,其中,Tzn1>0,Tzn1为实数,如果是,执行步骤S302,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05。
S302,显示绿灯或者运行正常图标,提示用户请保持当前状态运行,绿色生活,建议用户调整导风条角度对人送风。
S303,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8;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04。
S304,保持当前运行状态不变。并调整导风条角度对人送风或扫风,并执行步骤S309。
S305,显示黄灯或者图标,提示用户当前状态运行不利于节能与人体健康,建议提高设定温度与风速,或者建议调整导风条角度以避开人所在的位置。
S306,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8;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307。
S307,自动提高设定温度与风速,或调整导风条角度以避开人所在的位置,并执行步骤S309。
S308,执行接收到的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
S309,判断是否满足达温停机条件或接收到关机信号。如果是,则执行停机;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202。
以上述步骤S208中判断当前用户人群为中年为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判断空调器当前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如图4所示,执行步骤S401。
S401,判断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T0是否大于或等于制热模式下中年用户温度阈值Tzn2,即T0≥Tzn2,其中,Tzn2>0,Tzn2为实数,如果是,执行步骤S402,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05。
S402,显示绿灯或者运行正常图标,提示用户请保持当前状态运行,绿色生活,建议用户调整导风条角度对人送风。
S403,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408;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04。
S404,保持当前运行状态不变。并调整导风条角度对人送风或扫风,并执行步骤S509。
S405,显示黄灯或者图标,提示用户当前状态运行不利于节能与人体健康,建议用户提高设定温度与风速,或者建议用户调整导风条角度以避开人所在的位置。
S406,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408;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407。
S407,自动提高设定温度与风速,或调整导风条角度以避开人所在的位置,并执行步骤S409。
S408,执行接收到的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
S409,判断是否满足达温停机条件或接收到关机信号。如果是,则执行停机;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202。
需要说明的是,当空调器在执行以上运行控制逻辑后,需对用户的目标设定温度或后台设定温度进行达温停机或关机判断,确保当前的能力输出调整后温度控制有效。例如当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T0满足达温停机或关机条件时,空调器停机;当不满足时,继续采集当前实时出风温度T0,并与用户温度阀值T进行比较,进入下一循环。
具体而言,在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T0对空调器进行控制可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以制冷模式为例:
当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T0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T时,空调器可显示绿灯或者运行正常图标,并建议用户保持当前状态运行,同时,建议用户调整导风条角度对人送风,提高用户的风感,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当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T0小于用户温度阈值T时,空调器可显示黄灯或者图标,并提醒用户当前状态运行不利于节能与人体健康,建议用户提高设定温度与风速,或者建议调整导风条角度以避开人所在的位置。
进一步地,空调器为用户提供建议后,还判断是否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如果用户发出了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空调器根据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进行工作,例如根据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对空调器的设定温度、设定风速以及导风条角度进行相应的控制与调整。
如果未接收到用户发出的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根据节能与健康优先,空调器自动提高设定温度与风速,或调整导风条角度以避开人所在的位置,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T0小于用户温度阈值T时,即空调器未满足用户输出需求,此时,如果空调器仍以低设定温度与低风速运行,则需要运行较长时间,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以节能优先,自动提高设定温度与风速;当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T0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T时,即空调器已满足用户输出需求,此时,如果导风条仍直接对用户送风,不利于用户的健康,因此,以健康优先,调整导风条角度以避开人所在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实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的获取,并判断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如果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以及如果小于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导风条避开用户的位置。
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提升空调器的控制精确度,并在实际出风温度未达到用户温度阈值时,直接对用户进行送风,降低用户的体感温度,在实际出风温度达到用户温度阈值时,避开用户进行送风,保持用户的体感温度,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5所示,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第二获取模块2判断模块3和控制模块4。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当前室内温度;第二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判断模块3用于判断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控制模块用于:如果判断模块3判断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以及如果判断模块3判断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小于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导风条避开用户的位置。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判断模块3还用于:进一步判断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控制模块4还用于:如果判断模块3判断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且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小于用户温度阈值,则进一步提升设定温度和设定风速。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5。
其中,第三获取模块5用于获取用户的图像;判断模块3还用于:根据用户的图像判断用户是否为老人、中年或小孩,并选择老人、中年或小孩对应的温度阈值作为用户温度阈值。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还包括:接收模块6。
其中,接收模块6用于接收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与开机信号;判断模块3还用于:判断是否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控制模块4还用于:如果未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继续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如果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停止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并根据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可选地,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还可包括:传输显示模块7、存储模块8和分析反馈模块9。
具体地,传输显示模块7可将当前室内温度,按照预设频率传输至分析反馈模块9或外界(例如服务器、PC、移动终端或云平台等)以及显示空调器的控制建议,提升空调器和用户的交互性;存储模块8可用于存储当前室内温度,通过分析反馈模块9根据当前室内温度和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T0进行分析反馈,从而通过存储模块8和分析反馈模块9实现无外界的空调器的控制。
具体而言,参照图7,当空调器的接收模块6接收到开机信号后,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可通过控制模块4控制空调器按当前设定温度或温差模式运行开机。空调器运行开始后可通过第一获取模块1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通过传输显示模块7,按照预设周期,以wifi的通讯方式,提供给分析反馈模块9或外界(例如服务器、PC、移动终端或云平台等),并通过第二获取模块2获取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T0,进而,通过控制模块4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T0对空调器进行控制。
其中,上述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T0对空调器进行控制,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一一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通过第二获取模块实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的获取,进而,通过判断模块判断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并在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以及在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小于用户温度阈值时,控制导风条避开用户的位置。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提升空调器的控制精确度,并在实际出风温度未达到用户温度阈值时,直接对用户进行送风,降低用户的体感温度,在实际出风温度达到用户温度阈值时,避开用户进行送风,保持用户的体感温度,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8所示,空调器1000包括上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采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通过第二获取模块实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的获取,进而,通过判断模块判断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并在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时,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以及在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小于用户温度阈值时,控制导风条避开用户的位置。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提升空调器的控制精确度,并在实际出风温度未达到用户温度阈值时,直接对用户进行送风,降低用户的体感温度,在实际出风温度达到用户温度阈值时,避开用户进行送风,保持用户的体感温度,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9所示,空调器2000包括存储器201、处理器202及存储在存储器201上并可在处理器202上运行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程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存储在存储器上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对应的步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实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的获取,并判断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如果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以及如果小于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导风条避开用户的位置。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提升空调器的控制精确度,并在实际出风温度未达到用户温度阈值时,直接对用户进行送风,降低用户的体感温度,在实际出风温度达到用户温度阈值时,避开用户进行送风,保持用户的体感温度,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其上存储的与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实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的获取,并判断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如果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以及如果小于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导风条避开用户的位置。由此,根据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空调器进行控制,提升空调器的控制精确度,并在实际出风温度未达到用户温度阈值时,直接对用户进行送风,降低用户的体感温度,在实际出风温度达到用户温度阈值时,避开用户进行送风,保持用户的体感温度,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室内温度;
获取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
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
如果大于或等于所述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以及
如果小于所述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导风条避开用户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一步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
如果为所述制冷模式,且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用户温度阈值,则进一步提升设定温度和设定风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一步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否为制热模式;
如果为所述制热模式,且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用户温度阈值,则进一步提升设定温度和设定风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用户的图像;
根据所述用户的图像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老人、中年或小孩,并选择老人、中年或小孩对应的温度阈值作为所述用户温度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之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
如果未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继续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如果收到所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停止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并根据所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在出风口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实际出风温度。
7.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室内温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用户温度阈值;
控制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条对用户进行送风;以及
如果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用户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导风条避开用户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进一步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如果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空调器的当前工作模式为所述制冷模式,且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用户温度阈值,则进一步提升设定温度和设定风速。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图像;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图像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老人、中年或小孩,并选择老人、中年或小孩对应的温度阈值作为所述用户温度阈值。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与开机信号;
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是否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如果未收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继续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如果收到所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则停止根据所述空调器的实际出风温度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并根据所述用户进一步的设定指令对所述空调器进行控制。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为温度传感器。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14.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1811161584.5A 2018-09-30 2018-09-30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93233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1584.5A CN109323378A (zh) 2018-09-30 2018-09-30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1584.5A CN109323378A (zh) 2018-09-30 2018-09-30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3378A true CN109323378A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65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1584.5A Pending CN109323378A (zh) 2018-09-30 2018-09-30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233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0020A (zh) * 2021-01-21 2021-06-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26051U (zh) * 2010-12-03 2012-01-25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出风温度显示及根据出风温度自动调整出风方向的空调
JP2013137177A (ja) * 2011-10-18 2013-07-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4180469A (zh) * 2013-05-23 2014-12-03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空调器智能控制方法及采用所述方法的空调器
CN104515263A (zh) * 2014-12-26 2015-04-15 湖南远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扫风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CN105627508A (zh) * 2015-12-30 2016-06-01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体表温度的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052037A (zh) * 2016-06-28 2016-10-2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摆风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7166654A (zh) * 2017-05-27 2017-09-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WO2018029797A1 (ja) * 2016-08-10 2018-0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8413587A (zh) * 2018-03-09 2018-08-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086528A1 (en) * 2016-05-02 2019-03-21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Fan Speed Control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26051U (zh) * 2010-12-03 2012-01-25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出风温度显示及根据出风温度自动调整出风方向的空调
JP2013137177A (ja) * 2011-10-18 2013-07-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4180469A (zh) * 2013-05-23 2014-12-03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空调器智能控制方法及采用所述方法的空调器
CN104515263A (zh) * 2014-12-26 2015-04-15 湖南远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扫风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CN105627508A (zh) * 2015-12-30 2016-06-01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体表温度的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90086528A1 (en) * 2016-05-02 2019-03-21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Fan Speed Control Device
CN106052037A (zh) * 2016-06-28 2016-10-2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摆风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WO2018029797A1 (ja) * 2016-08-10 2018-0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7166654A (zh) * 2017-05-27 2017-09-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8413587A (zh) * 2018-03-09 2018-08-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0020A (zh) * 2021-01-21 2021-06-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80020B (zh) * 2021-01-21 2022-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59747B2 (en) Controlling device, controlling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indoor apparatus
CN101240931B (zh) 空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059713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499652A (zh) 风扇和风扇的控制方法
CN106352506A (zh) 空调器及其自动控制方法
CN105423477A (zh) 空调机
JP6596269B2 (ja) 空気調和機
KR20140031081A (ko) 공기 조화기
CN108195023B (zh) 空调器风感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4949290B (zh) 基站空调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6839284A (zh) 风管机空调系统及其的室内风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969474A (zh) 空调及其导风板的控制方法
CN107576025B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系统、线控器及室内机
CN113906260B (zh) 空调控制装置以及空调控制系统
CN109323396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357779A (zh) 用于空气调节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家电设备
CN113685983B (zh) 用于控制空调实现全域恒温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空调
CN210861608U (zh) 一种风口组件及包含其的空调
US20190199130A1 (en) Electric device, power consumption reduc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dapter, and power consumption reduction method
CN109323405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32337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166685A (zh) 空调系统及其的除湿控制方法和装置
JP6392437B2 (ja) 室内空調システム
CN10932339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312950B (zh) 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