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2534B - 智能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 - Google Patents

智能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22534B
CN109322534B CN201811231657.3A CN201811231657A CN109322534B CN 109322534 B CN109322534 B CN 109322534B CN 201811231657 A CN201811231657 A CN 201811231657A CN 109322534 B CN109322534 B CN 109322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avity
groove
rod
dust
respectively provi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316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22534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AN COUNTY NANXING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an County Nanxing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an County Nanxing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an County Nanxing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316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225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22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2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22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2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7/00Fencing, e.g. fences, enclosures, corrals
    • E04H17/14Fences constructed of rigid elements, e.g. with additional wire fillings or with po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50/60Combinations of devices covered by groups B01D46/00 and B01D47/00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7/00Fencing, e.g. fences, enclosures, corrals
    • E04H17/14Fences constructed of rigid elements, e.g. with additional wire fillings or with posts
    • E04H17/1413Post-and-rail fences, e.g. without vertical cross-memb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7/00Fencing, e.g. fences, enclosures, corrals
    • E04H17/14Fences constructed of rigid elements, e.g. with additional wire fillings or with posts
    • E04H17/16Fences constructed of rigid elements, e.g. with additional wire fillings or with posts using prefabricated panel-like elements, e.g. wired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处理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包括有一底座,所述底座上均匀连接有一排防护支撑杆,所述防护支撑杆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转动的链条,所述链条上分别连接有一排相对应的升降块,每相邻两个所述升降块之间分别连接有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分别设有一防尘过滤网,所述防尘过滤网上分别设有一过滤板,所述防护支撑杆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内腔和一第二内腔,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吸尘器和一喷水泵,所述吸尘器与所述喷水泵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相对应连通,能够通过所述吸尘器对所述防尘过滤网进行吸尘,利用所述喷水泵进行排水,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减少粉尘的量,进一步避免粉尘对环境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Description

智能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处理粉尘吸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环境处理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对发电厂产生的煤尘进行自动吸附清理的环境处理电力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清理防护墙。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其中在现在的电力行业发展中火力发电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发电方式之一,从而能够通过燃烧煤炭产生热量进一步的转化成电能,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将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其中在现在的火力发电中煤是必不可少的燃烧原料之一,其中在填煤和燃烧煤炭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并且在风力的作用下在空中漂浮,从而给附近的居民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其中现在对应粉尘的处理方式大多通过洒水进行处理,其中在利用洒水进行粉尘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连续不断的进行洒水,并且需要在整个发电厂区进行连续洒水,从而就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的浪费,所以洒水处理粉尘的方式并不适于粉尘的处理,并且现在所用的粉尘清理设备对于室内的粉尘清理效果很好,但是由于煤堆积在室外当在刮风的情况下就会造化大量的粉尘,从而进一步的导致空气环境的污染。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环境处理电力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环境处理电力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能够利用所述底座将煤炭进行圈围,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排均匀分布的防护支撑杆,在所述防护支撑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动的链条,从而能够在所述链条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升降块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防尘过滤网的转动,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吸尘器和喷水泵,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吸尘器对一侧的防尘过滤网进行吸尘,当粉尘落入到所述防尘过滤网内以后能够通过所述吸尘器对粉尘进行进一步的吸附,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减少粉尘的量,并且能够利用通过所述喷水泵m排水后能够将水排入到另一侧所述防尘过滤网内,从而能够使所述防尘过滤网排水,能够利用防尘过滤网排水进一步的对粉尘进行吸附,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减少粉尘的量,避免了粉尘对空气造成的污染,进一步的保护环境。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环境处理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包括有一底座,所述底座上均匀连接有一排防护支撑杆,所述防护支撑杆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转动的链条,所述链条上分别连接有一排相对应的升降块,每相邻两个所述升降块之间分别连接有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分别设有一防尘过滤网,每相邻两块所述防尘过滤网相对应连接,能够利用所述底座将煤炭进行围堵,并且在所述底座上够设置有一排防护支撑杆,在所述防护支撑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动的链条,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链条的转动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升降块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防尘过滤网的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所述防尘过滤网的转动进一步的方便对所述防尘过滤网的更换和安装。
所述防尘过滤网上分别设有一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内分别设有一集尘腔,所述过滤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集尘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集尘腔内分别设有一吸尘板,所述吸尘板内分别设有一吸尘板内腔,所述吸尘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吸尘板内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气孔,所述固定杆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吸尘板内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内孔,当风在流通的过程中能够将粉尘进一步的带入到所述集尘腔内,并且能够进一步的流通到所述吸尘板所设的吸尘板内腔内,从而能够在所述固定杆所设的第一内孔进行抽气排水的过程中,能够对所述吸尘板内腔内的粉尘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所述防护支撑杆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内腔和一第二内腔,所述链条转动带动所述升降块做圆周运动,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孔相对应连通,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吸尘器和一喷水泵,所述吸尘器与所述喷水泵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相对应连通;
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吸尘器,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吸尘器对防尘过滤网进行吸尘处理,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内孔将粉尘进一步的吸入到所述吸尘器内,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粉尘的量,并且能够通过所述喷水泵的排水,能够通过所述一内孔将水通过所述第二气孔排出,从而能够利用水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进一步的吸附过滤,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减少粉尘的量,进一步避免粉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避免了粉尘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所述防尘过滤网一侧分别连接有一与所述防护支撑杆相对应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所述防护支撑杆相对应卡接所述防尘过滤网呈开启状态,能够在所述链条带动所述防尘过滤网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使所述防尘过滤网翻转,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定位杆卡接在两侧所述防护支撑杆上,从而能够使所述防尘过滤网处于倾斜打开的状态,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空气的流通量,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防尘过滤网对空气中粉尘过滤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块上分别设有一呈半圆型的第二凹槽,所述固定杆两端分别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固定杆呈圆柱状设置且在所述第二凹槽内转动,所述升降块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固定杆相对应的端盖,所述升降块上分别设有一第九凹槽,所述第九凹槽内分别设有一第一转轴,所述端盖分别在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能够在所述升降块上设置有一第二凹槽,从而能够使所述固定杆在所述第二凹槽内转动,能够在所述链条带动所述升降块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固定杆的升降,当所述防尘过滤网在翻转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固定杆在所述第二凹槽内转动,进一步的使所述防尘过滤网的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块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内孔相对应的第二内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一第一磁环,所述升降块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内孔相对应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呈圆环状设置,且所述第三凹槽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滑动环,所述滑动环上分别连接有一与所述第一磁环相对应磁吸连接的第二磁环,所述第三凹槽内分别设有4个拉动所述滑动环的第一弹簧,能够在所述固定杆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以后,在所述升降块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内孔相对应的第二内孔,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固定杆上所设的第一磁环与所述第二磁环相对应的磁吸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内孔和所述第二内孔相对应连通,并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簧的拉紧力,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二磁环复位。
所述防护支撑杆一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内孔相对应的第四内孔,所述第四内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项对应连通,所述防护支撑杆的一侧分别设有4个与所述第四内孔相对应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分别设有一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对应连接有一与所述第四内孔相对应的第四磁环,所述升降块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磁环相对应磁吸连接的第三磁环,所述第三磁环与所述第二内孔相对应,所述防护支撑杆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磁环相对应的第十凹槽,所述第四磁环在所述第十凹槽内滑动,所述防护支撑杆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十凹槽相对应连通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呈圆环状设置,所述第五凹槽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磁环相对应连接的橡胶密封片,能够在所述升降块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第三磁环与所述第四磁环的相对应磁吸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二内孔和所述第四内孔相对应的连通,并且在所述防护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五凹槽,在所述第五凹槽内设置有橡胶密封片,从而能够利用所述橡胶密封片对所述第四磁环进行密封,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第四磁环的密封性,并且在所述第二弹簧的拉紧力下,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四磁环复位。
所述防护支撑杆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支撑杆内槽,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包括有一设在所述防护支撑杆上的第二支撑杆内槽,所述第二支撑杆内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支撑杆内槽内分别设有一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设有一转动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密封所述第四内孔,所述第一支撑杆内槽内还设有一滑动的拉杆,所述拉杆呈L型设置,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磁环相对应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盖相对应连接,能够在所述第四磁环动作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拉杆的滑动,从而能够将所述密封盖打开,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四内孔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相对应的连通,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水和空气流通,并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弹簧的拉紧力,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密封盖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所述拉杆,从而能够使所述密封盖密封所述第四内孔。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支撑杆上设有一与所述密封盖相对应的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内设有一拉紧所述密封盖的第三弹簧,所述密封盖上设有一与所述第四内孔相对应的密封垫,所述滑动环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三凹槽相对应的密封圈,能够通过所述密封垫进一步的提高所述密封盖对所述第四内孔的密封性,并且能够在所述滑动环上设置一密封圈,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到所述密封环在诉讼第三凹槽内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支撑杆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转动的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分别设在所述防护支撑杆的顶部,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底座转孔,所述底座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链轮相对应的第七凹槽,所述底座转孔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防护支撑杆相对应且在所述底座转孔内转动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七凹槽内转动的第一链轮,所述链条在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上转动,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三转轴之间通过一万向节对应连接,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一与所述第三转轴相对应连接的电机,能够通过所述电机的转动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三转轴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链条的转动,在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三转轴之间分别通过一万向节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底座弯曲设置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到所述第三转轴的正常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节包括有一第一连接杆和一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分别设有一呈凹形的第八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一十字转轴相对应转动连接,所述十字转轴在所述第八凹槽内转动,能够将所述第三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十字转轴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交叉对应连接,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在弯曲的情况下正常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过滤网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吸尘板内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三内孔,所述第三内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孔相对应连通,能够在所述防尘过滤网上分别设置一与所述吸尘板内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三内孔,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内孔将所述吸尘板内腔和所述第一内孔相对应连通,从而保证到所述空气和水的流通。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的长度长于两侧所述防护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在链条带动所述升降块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定位杆卡接在两侧所述防护支撑杆上,从而能够使所述防尘过滤网处于倾斜打开的状态,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空气的正常流通。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支撑杆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链条相对应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呈L型设置,能够在所述防护支撑杆上分别设置与所述链条相对应的导向板,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链条的正常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吸尘器和所述喷水泵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连接管和一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内腔分别通过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相对应连通,在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一第一连接管和一第二连接管,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吸尘器和所述喷水泵相对应的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能够分别通过连接管分别并联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利用所述底座将煤炭进行圈围,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排均匀分布的防护支撑杆,在所述防护支撑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动的链条,从而能够在所述链条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升降块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升降块的转动,能够将所述防尘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升降块上,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防尘过滤网的转动,并且能够方便所述防尘过滤网的安装拆卸,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吸尘器和喷水泵,在所述链条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使所述防尘过滤网设置成两排,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吸尘器对一侧的防尘过滤网进行吸尘,在所述防尘过滤网内设置有过滤板,在所述过滤板内设置有集尘腔,当粉尘落入到所述集尘腔内以后能够通过所述吸尘器对粉尘进行进一步的吸附,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减少粉尘的量,并且能够利用通过所述喷水泵排水后能够将水排入到另一侧所述防尘过滤网内,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气孔进行排水,能够利用防尘过滤网排水进一步的对粉尘进行吸附,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减少粉尘的量,避免了粉尘对空气造成的污染,进一步的保护环境,同时也避免了粉尘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并且能够在所述防尘过滤网上设置有定位杆,从而能够利用定位杆卡接在两侧所述防护支撑杆上,从而能够使所述防尘过滤网处于打开的状态,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风通过所述防尘过滤网的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粉尘过滤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环境处理电力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底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链条与防尘过滤网连接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防护支撑杆与升降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升降块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链条与防尘过滤网连接结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防尘过滤网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万向节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防护支撑杆、3第一连接管、4固定杆、5防尘过滤网、6吸尘器、7喷水泵、8第一凹槽、9第一内腔、10第二内腔、11第二凹槽、12链条、13导向板、14升降块、15端盖、16第一转轴、17第二连接管、18第一内孔、19第一磁环、20第二磁环、21第三凹槽、22滑动环、23密封圈、24第一弹簧、25第二内孔、26第三磁环、27第四凹槽、28第五凹槽、29橡胶密封片、30第二弹簧、31第一支撑杆内槽、32拉杆、33第二支撑杆内槽、34第二转轴、35第十凹槽、36密封盖、37密封垫、38第四内孔、39第六凹槽、40第三弹簧、41第四磁环、42过滤板、43集尘腔、44吸尘板、45吸尘板内腔、46第一气孔、47第二气孔、48第三内孔、49定位杆、50电机、51底座转孔、52第三转轴、53第七凹槽、54第一链轮、55万向节、56第一连接杆、57第二连接杆、58第八凹槽、59十字转轴、60第二链轮、61第九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环境处理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包括有一底座1,所述底座1上均匀连接有一排防护支撑杆2,所述防护支撑杆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转动的链条12,所述链条12上分别连接有一排相对应的升降块14,每相邻两个所述升降块14之间分别连接有一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上分别设有一防尘过滤网5,每相邻两块所述防尘过滤网5相对应连接,所述底座1能够将厂区内的煤进行围起来,所述底座1上连接有一排防护支撑杆2,所述防护支撑杆2设置的数量能够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设置,并且所述防护支撑杆2能够均匀的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在所述防护支撑杆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链条12,在所述链条12上分别连接有一排升降块14,所述升降块14设置的数量能够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设置,并且每根所述链条12上设置的升降块数量相同,每根所述链条12上设置的升降块14之间的间距一样,从而能够在所述链条12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升降块14同步的转动,在每相邻两个所述升降块14之间分别连接有一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能够卡接在相邻两个所述防护支撑杆2之间所设的升降块14上,从而能够在所述链条12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同步的带动所述固定杆4的同步转动,在所述固定杆4上分别设有一防尘过滤网5,从而能够在所述链条12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同步的带动所述防尘过滤网5的同步转动,并且所述每相邻两个所述防尘过滤网5之间能够相对应的叠加在一起,从而能够在粉尘随风吹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防尘过滤网5对粉尘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从而防止粉尘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所述防尘过滤网5上分别设有一过滤板42,所述过滤板42内分别设有一集尘腔43,所述过滤板4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集尘腔43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气孔47,所述集尘腔43内分别设有一吸尘板44,所述吸尘板44内分别设有一吸尘板内腔45,所述吸尘板4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吸尘板内腔45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气孔46,所述固定杆4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吸尘板内腔45相对应连通的第一内孔18,在所述防尘过滤网5上分别设置有一过滤板42,在所述过滤板42内分别设置有一内腔即集尘腔43,并且在所述过滤板4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集尘腔43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气孔47,所述第二气孔47布满在所述过滤板42的两侧,从而能够在粉尘通过风的吹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气孔47进一步的吹入到所述集尘腔43内,并且在所述集尘腔43内分别设置有一吸尘板44,所述吸尘板44内分别设置有一空腔即吸尘板内腔45,所述吸尘板4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吸尘板内腔45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气孔46,所述第一气孔46布满在所述吸尘板44上,从而能够在粉尘吹入到集尘腔43内以后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气孔46进一步的流通到所述吸尘板内腔45内,在所述固定杆4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内孔18,所述第一内孔18能够分别与所述吸尘板内腔45相对应连通。
所述防护支撑杆2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内腔9和一第二内腔10,所述链条12转动带动所述升降块14做圆周运动,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分别与所述第一内孔18相对应连通,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一吸尘器6和一喷水泵7,所述吸尘器6与所述喷水泵7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相对应连通,在所述防护支撑杆2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内腔9和一第二内腔10,并且所述链条12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升降块14做圆周转动,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内孔18相对应连通,由于所述链条12做圆周运动,从而能够使所述升降块14分别呈两排设置,所述链条12在转动的过程中从而能够使所述升降块14在所述链条12的两侧转动,所述第一内腔9与所述第二内腔10并排设置并且分别与所述链条12上的升降块14相对应,所述固定杆4上所设的第一内孔18为一个呈凹形的内孔,所述链条12两侧所设的固定杆4分别与所述第一内孔18相对应,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相对应,所述底座1上分别设有一吸尘器6和一喷水泵7,并且所述吸尘器6与所述喷水泵7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6和所述第二内腔10相对应连通,从而能够通过所述吸尘器6对所述第一内腔6进行吸气,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一内孔18对所述吸尘板内腔45进行吸气,从而能够将所述吸尘板内腔45内的粉尘进行进一步的吸附,能够进一步的吸入到所述吸尘器6内,一部分的粉尘会通过所述第二气孔47排出,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减少粉尘的量,并且能够通过所述喷水泵7能够将水进一步的输送到所述第二内腔10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通过所述第一内孔18排入到所述吸尘板内腔45内,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气孔47排出,从而能通过通过洒水进一步的将另一部分的粉尘通过洒水进行吸附处理,从而进一步的减少粉尘的量,避免了粉尘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同时也进一步的减少粉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也避免了传统的洒水吸附粉尘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并且能够在所述链条12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对所述防尘过滤网5进行更换,从而保证到防尘过滤的效果。
所述防尘过滤网5一侧分别连接有一与所述防护支撑杆2相对应的定位杆49,所述定位杆49与所述防护支撑杆2相对应卡接所述防尘过滤网5呈开启状态,在所述防尘过滤网5的一侧分别连接有一定位杆49,从而能够在所述链条12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防尘过滤网5的转动,当所述防尘过滤网5转动到所述防护支撑杆2的顶部时能够在随着所述链条12的转动翻转,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定位杆49卡接在所述防护支撑杆2上,从而能够使所述防尘过滤网5处于一种倾斜状态,从而能够将所述防尘过滤网5处于打开的状态,能够进一步的方便风的流通,从而避免了因防尘过滤网5的阻挡致使风无法流通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的保证对粉尘吸附处理的效果,从而也能够在所述防尘过滤网5处于倾斜的状态下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水的喷洒,从而保证到水对粉尘的吸附效果。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升降块14上分别设有一呈半圆型的第二凹槽11,所述固定杆4两端分别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11内,所述固定杆4呈圆柱状设置且在所述第二凹槽11内转动,所述升降块14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固定杆4相对应的端盖15,所述升降块14上分别设有一第九凹槽61,所述第九凹槽61内分别设有一第一转轴16,所述端盖15分别在所述第一转轴16上转动,在所述升降块14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分别呈半圆形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防护支撑杆2所设的链条12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升降块14,所述固定杆4的两端能够分别卡在所述两个相对应所述升降块所设的第二凹槽11内,在所述升降块14上分别设有一端盖15,在所述升降块14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九凹槽61,在所述第九凹槽61内分别设有一连接在所述升降块14上的第一转轴16,所述端盖15分别在所述第一转轴16上转动,从而能够利用端盖15将所述第一转轴16进行覆盖,从而能够防止所述第一转轴16脱离出所述第二凹槽11内,能够保证到所述固定杆4在所述第二凹槽11内正常转动。
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块14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内孔18相对应的第二内孔25,所述固定杆4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一第一磁环19,所述升降块14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内孔25相对应的第三凹槽21,所述第三凹槽21呈圆环状设置,且所述第三凹槽21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滑动环22,所述滑动环22上分别连接有一与所述第一磁环19相对应磁吸连接的第二磁环20,所述第三凹槽21内分别设有4个拉动所述滑动环22的第一弹簧24,在所述升降块14上分别设有一第二内孔25,所述第二内孔25能够与所述第一内孔18相对应连通,在所述固定杆4的一端连接有一具有磁性的第一磁环19,在所述升降块14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内孔25相对应的第三凹槽21,所述第二内孔25设在所述第三凹槽21的中心,且所述第三凹槽21呈圆环状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21内分别设置有一滑动的滑动环22,所述滑动环22分别呈圆环状设置,在所述滑动环22上分别连接有一具有磁性的第二磁环20,所述第二磁环20能够与所述第一磁环19相对应磁吸连接,在所述第三凹槽21内分别设置有4个第一弹簧24,所述第一弹簧24设置的数量能够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弹簧24能够分别的拉紧所述滑动环22,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第一第二磁环20,能够在所述固定杆4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11内后,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磁环19与所述第二磁环20相对应磁吸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内孔18和所述第二内孔25进行相对应的连通,当所述固定杆4脱离所述第二凹槽11后,能够在所述第一弹簧24的拉紧力下,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二磁环20复位。
所述防护支撑杆2一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内孔25相对应的第四内孔38,所述第四内孔38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项对应连通,所述防护支撑杆2的一侧分别设有4个与所述第四内孔38相对应的第四凹槽27,所述第四凹槽27内分别设有一第二弹簧30,所述第二弹簧30上对应连接有一与所述第四内孔38相对应的第四磁环41,所述升降块14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磁环41相对应磁吸连接的第三磁环26,所述第三磁环26与所述第二内孔25相对应,所述防护支撑杆2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磁环41相对应的第十凹槽35,所述第四磁环41在所述第十凹槽35内滑动,所述防护支撑杆2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十凹槽35相对应连通的第五凹槽28,所述第五凹槽28呈圆环状设置,所述第五凹槽28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磁环41相对应连接的橡胶密封片29,在所述防护支撑杆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内孔25相对应的第四内孔38,所述第四内孔38分别设置有一排,并且所述第四内孔38设置的间距与所述升降块14所设的第二内孔25的间距相对应,从而能够在所述链条12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二内孔25与所述第四内孔38相对应的连通,由于所述链条12是做圆周运动,从而能够使所述升降块14设置呈两排,所以所述第四内孔38同样的设置有两排,每排所述第四内孔38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相对应的连通,在所述防护支撑杆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4个与所述第四内孔38相对应的第四凹槽27,所述第四凹槽27设置的数量能够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设置,并且所述第四凹槽27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内孔38的四周,在所述第四凹槽27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弹簧30,在4个所述第二弹簧30上分别对应连接有一第四磁环41,所述第四磁环41上设置有一通孔,从而能够在所述升降块14随着所述链条12转动的过程,当所述升降块14转动到所述第四磁环41以后,能够通过所述第三磁环26与所述第四磁环41的相对应磁吸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二内孔25与所述第四内孔38相对应的连通,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分别的与所述第二内孔25相对应的连通,在所述防护支撑杆2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四磁环41相对应的第十凹槽35,所述第四磁环41能够在所述第十凹槽35内滑动,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二弹簧30的作用下进一步的将所述第四磁环41拉紧在所述第十凹槽35内,并且在所述防护支撑杆2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十凹槽35相对应连通的第五凹槽28,所述第五凹槽28分别呈圆环状设置,并且在所述第五凹槽28内分别设置有一橡胶密封片29,所述橡胶密封片29分别的与所述第四磁环41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利用所述橡胶密封片29对所述第四磁环41进行密封,从而防止空气或水从所述第四磁环41的边缘处发生泄漏,从而进一步的保证到密封性。
所述防护支撑杆2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支撑杆内槽31,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包括有一设在所述防护支撑杆2上的第二支撑杆内槽33,所述第二支撑杆内槽33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支撑杆内槽33内分别设有一第二转轴34,所述第二转轴34上分别设有一转动的密封盖36,所述密封盖36密封所述第四内孔38,所述第一支撑杆内槽31内还设有一滑动的拉杆32,所述拉杆32呈L型设置,所述拉杆32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磁环41相对应连接,所述拉杆32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盖36相对应连接,在所述防护支撑杆2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支撑杆内槽31,在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内分别包括有一设在所述防护支撑杆2上的第二支撑杆内槽33,在所述第二支撑杆内槽33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二转轴34,在所述第二转轴34上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密封盖36,并且所述密封盖36能够密封所述第四内孔38,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内槽31内设置有一滑动的拉杆32,所述拉杆32呈L型设置,并且所述拉杆3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密封盖36的一端,所述拉杆32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四磁环41上,从而能够在所述升降块14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第三磁环26与所述第四磁环41的相对应磁吸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拉杆32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密封盖36的动作,从而能够将所述密封盖36打开,使所述第四内孔38与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相对应的连通,所述拉杆32连接在所述密封盖36的端部,并且连接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转轴34的位置相对应,从而能够通过杠杆的原理进一步的带动所述密封盖36的动作,从而能够在所述升降块14转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第四磁环41与所述第三磁环26的相对应磁吸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分别的与所述第一内孔18进行相对应的连通,从而能够分别的通过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分别的对所述第一内孔18进行抽气和排水的作业,从而能够进一步利用所述防尘过滤网5达到吸尘和排水除尘的目的,并且在所述拉杆32上分别设置有一圈密封圈,从而能够在所述拉杆32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内槽31内滑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的保证密封性。
如图4所示,所述防护支撑杆2上设有一与所述密封盖36相对应的第六凹槽39,所述第六凹槽39内设有一拉紧所述密封盖36的第三弹簧40,所述密封盖36上设有一与所述第四内孔38相对应的密封垫37,所述滑动环22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三凹槽21相对应的密封圈23,在所述防护支撑杆2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密封盖36相对应的第六凹槽39,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六凹槽39内设置的第三弹簧40分别的拉紧所述密封盖36,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所述密封盖36的密封性,并且在所述密封盖36上分别设置有一密封垫37,从而能够利用密封垫37进一步的提高对所述第四内孔38的密封性,在所述滑动环22上分别设有一密封圈23,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密封圈23对所述滑动环22进行密封,从而防止空气或水从所述滑动环22的边缘处流通,从而提高密封性。
如图2所示,所述防护支撑杆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转动的第二链轮60,所述第二链轮60分别设在所述防护支撑杆2的顶部,所述底座1上设有一底座转孔51,所述底座1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链轮60相对应的第七凹槽53,所述底座转孔51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防护支撑杆2相对应且在所述底座转孔51内转动的第三转轴52,所述第三转轴52上分别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七凹槽53内转动的第一链轮54,所述链条12在所述第一链轮54和所述第二链轮60上转动,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三转轴52之间通过一万向节55对应连接,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有一与所述第三转轴52相对应连接的电机50,在所述防护支撑杆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二链轮60,所述第二链轮60分别设在所述防护支撑杆2的顶部,并且所述第二链轮60分别在所述防护支撑杆2所设的转轴上转动,在所述底座1内还设置有一底座转孔51,在所述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链轮60相对应的第七凹槽53,所述第七凹槽53设置的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二链轮60的位置相对应,并且所述第七凹槽53设置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链轮60的数量相同,在所述底座转孔51内分别设置有转动的第三转轴52,所述第三转轴52设置有多根,并且设置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链轮60相对应,在所述第三转轴52上分别连接有在所述第七凹槽53内转动的第一链轮54,所述链条12能够在所述第一链轮54和所述第二链轮60之间转动,并且每相邻两根所述第三转轴52之间分别通过一万向节55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通过万向节55将所述第三转轴52进行相对应连接后,从而能够实现所述底座1将煤炭进行围住,从而能够实现所述第三转轴52在发生弯曲转动的情况下进行正常的转动,并且在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一电机50,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电机50进一步的驱动所述第三转轴52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了所述链条12的同步转动。
如图8所示,所述万向节55包括有一第一连接杆56和一第二连接杆57,所述第一连接杆56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7上分别设有一呈凹形的第八凹槽58,所述第一连接杆56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7通过一十字转轴59相对应转动连接,所述十字转轴59在所述第八凹槽58内转动,所述万向节55包括有一第一连接杆56和一第二连接杆57,并且在所述第一连接杆56和所述第二连接杆57上分别设置有一第八凹槽58,所述第一连接杆56和所述第二连接杆57分别通过一十字转轴59进行相对应的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杆56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7与所述十字转轴59交叉对应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6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7分别的与所述第三转轴52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三转轴52弯曲转动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到所述第三转轴52的正常转动。
如图7所示,所述防尘过滤网5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吸尘板内腔45相对应连通的第三内孔48,所述第三内孔48分别与所述第一内孔18相对应连通,在所述防尘过滤网5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吸尘板内腔45相对应连通的第三内孔48,并且所述第一内孔18分别与所述第三内孔48相对应的连通,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内孔18与所述吸尘板内腔45相对应连通。
如图6所示,所述定位杆49的长度长于两侧所述防护支撑杆2之间的距离,所述链条12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防尘过滤网5的转动,并且所述固定杆4能够在所述第二凹槽11内转动,从而能够在所述链条12转动到所述第二链轮60的顶部后,能够使所述升降块14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固定杆4在所述第二凹槽11内转动,能够使所述防尘过滤网5翻转,在所述防尘过滤网5翻转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定位杆49卡接在两侧所述防护支撑杆2上,从而能够使所述防尘过滤网5处于倾斜打开的状态,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风能够通过所述防尘过滤网5,避免了因防尘过滤网5对所述将风阻挡后致使风从防尘过滤网5顶部流通。
如图3所示,所述防护支撑杆2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链条12相对应的导向板13,所述导向板13呈L型设置,在所述防护支撑杆2上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链条12相对应的导向板13,所述导向板13设置有多个,并且所述导向板13呈L型设置,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导向板13对所述链条12进行导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链条12进行防护,从而保证到所述链条12的正常转动。
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1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吸尘器6和所述喷水泵7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连接管3和一第二连接管17,所述第一内腔9与所述第二内腔10分别通过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17相对应连通,在所述底座1内分别设置有一第一连接管3和所述第二连接管17,并且所述第一连接管3和所述第二连接管17能够分别与所述吸尘器6和所述喷水泵7相对应连通,在所述底座1内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相对应连通的连接管,从而能够通过连接管使所述第一内腔9和所述第二内腔10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管3和所述第二连接管17相对应的连通。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环境处理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底座,所述底座上均匀连接有一排防护支撑杆,所述防护支撑杆的两侧分别设有一转动的链条,所述链条上分别连接有一排相对应的升降块,每相邻两个所述升降块之间分别连接有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分别设有一防尘过滤网,每相邻两块所述防尘过滤网相对应连接;
所述防尘过滤网上分别设有一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内分别设有一集尘腔,所述过滤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集尘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集尘腔内分别设有一吸尘板,所述吸尘板内分别设有一吸尘板内腔,所述吸尘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吸尘板内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气孔,所述固定杆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吸尘板内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内孔;
所述防护支撑杆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内腔和一第二内腔,所述链条转动带动所述升降块做圆周运动,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孔相对应连通,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吸尘器和一喷水泵,所述吸尘器与所述喷水泵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相对应连通;
所述防尘过滤网一侧分别连接有一与所述防护支撑杆相对应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所述防护支撑杆相对应卡接所述防尘过滤网呈开启状态;
所述升降块上分别设有一呈半圆型的第二凹槽,所述固定杆两端分别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固定杆呈圆柱状设置且在所述第二凹槽内转动,所述升降块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固定杆相对应的端盖,所述升降块上分别设有一第九凹槽,所述第九凹槽内分别设有一第一转轴,所述端盖分别在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
所述升降块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内孔相对应的第二内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一第一磁环,所述升降块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内孔相对应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呈圆环状设置,且所述第三凹槽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滑动环,所述滑动环上分别连接有一与所述第一磁环相对应磁吸连接的第二磁环,所述第三凹槽内分别设有4个拉动所述滑动环的第一弹簧;
所述防护支撑杆一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内孔相对应的第四内孔,所述第四内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项对应连通,所述防护支撑杆的一侧分别设有4个与所述第四内孔相对应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分别设有一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对应连接有一与所述第四内孔相对应的第四磁环,所述升降块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磁环相对应磁吸连接的第三磁环,所述第三磁环与所述第二内孔相对应,所述防护支撑杆上还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磁环相对应的第十凹槽,所述第四磁环在所述第十凹槽内滑动,所述防护支撑杆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十凹槽相对应连通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呈圆环状设置,所述第五凹槽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四磁环相对应连接的橡胶密封片;
所述防护支撑杆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支撑杆内槽,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包括有一设在所述防护支撑杆上的第二支撑杆内槽,所述第二支撑杆内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支撑杆内槽内分别设有一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分别设有一转动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密封所述第四内孔,所述第一支撑杆内槽内还设有一滑动的拉杆,所述拉杆呈L型设置,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磁环相对应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盖相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环境处理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支撑杆上设有一与所述密封盖相对应的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内设有一拉紧所述密封盖的第三弹簧,所述密封盖上设有一与所述第四内孔相对应的密封垫,所述滑动环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三凹槽相对应的密封圈。
CN201811231657.3A 2017-02-21 2017-02-21 智能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 Active CN1093225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1657.3A CN109322534B (zh) 2017-02-21 2017-02-21 智能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1657.3A CN109322534B (zh) 2017-02-21 2017-02-21 智能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
CN201710094230.2A CN106836961B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环境处理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94230.2A Division CN106836961B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环境处理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2534A CN109322534A (zh) 2019-02-12
CN109322534B true CN109322534B (zh) 2020-05-22

Family

ID=5913332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9423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36961B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环境处理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
CN201811231661.XA Withdrawn CN109322535A (zh) 2017-02-21 2017-02-21 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
CN201811231657.3A Active CN109322534B (zh) 2017-02-21 2017-02-21 智能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9423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836961B (zh) 2017-02-21 2017-02-21 一种环境处理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
CN201811231661.XA Withdrawn CN109322535A (zh) 2017-02-21 2017-02-21 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68369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9112B (zh) * 2017-06-29 2018-08-07 江苏灵氟隆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粉尘检测及净化的施工围墙
CN108533062B (zh) * 2018-04-28 2020-03-27 温州博旺联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用围挡
CN110700686B (zh) * 2019-08-29 2021-03-12 安徽省公路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工程监理信息整合的道路建设防尘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62984Y (zh) * 2008-12-25 2009-12-16 青岛科技大学 防风抑尘网
CN201973827U (zh) * 2010-12-31 2011-09-14 清华大学 一种布置在风道内的传送带式湿帘加湿装置
CN102839853B (zh) * 2012-08-07 2015-05-20 格瑞(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抑尘装置
GB201316708D0 (en) * 2013-09-20 2013-11-06 Read Roger M Belt-driven solution-based airborne substances filter
CN203577560U (zh) * 2013-12-12 2014-05-07 郑州金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空气过滤媒质自动清洗装置
CN204804367U (zh) * 2015-04-08 2015-11-25 蔡松 一种建筑工地用防尘护栏
CN105155920A (zh) * 2015-10-07 2015-12-16 江苏阳光新格栅栏科技有限公司 净化空气的栅栏
US9527096B1 (en) * 2015-11-23 2016-12-27 Mark Folk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sprinkler system
CN105664629A (zh) * 2015-12-31 2016-06-15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深度除雾除尘装置
CN205531646U (zh) * 2016-03-24 2016-08-31 山西意佳巨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挡风抑尘网
CN205688377U (zh) * 2016-06-23 2016-11-16 安徽凤阳龙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园林用多功能防护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36961A (zh) 2017-06-13
CN106836961B (zh) 2019-02-01
CN109322535A (zh) 2019-02-12
CN109322534A (zh) 201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22534B (zh) 智能发电厂煤尘自动吸附防护墙
CN206935908U (zh) 一种机械零件清洗装置
CN110821543B (zh) 一种地下工程用防爆通风装置
CN110052105B (zh) 一种车间排污除尘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6638408A (zh) 一种桥梁伸缩缝日常养护v型胶条垃圾清理设备
CN102698519A (zh) 一种设有滤袋保护罩的滤袋除尘器
CN214552021U (zh) 一种脱硫塔的烟气导流装置
CN105561724A (zh) 一种全自动空气净化装置
CN206143695U (zh) 一种桥梁伸缩缝日常养护v型胶条垃圾清理装置
CN206676538U (zh) 一种旋转滚刷式静电除尘器
CN205518228U (zh) 一种电除尘器
CN212156696U (zh) 一种新型智慧路灯用led模组
CN205673747U (zh) 一种新型高效汽车配件碰焊机除尘装置
CN204541950U (zh) 一种除尘装置
CN207708744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抽气装置
CN104695364B (zh) 一种道路清扫车专用垃圾挡排器及制造方法
CN113713569A (zh) 一种钢铁烧结机烟气净化装置
CN208448980U (zh) 一种燃煤烟气活性炭喷射脱汞用喷射机构
CN206996118U (zh) 一种猪饲料生产用脉冲除尘器
CN220386041U (zh) 一种高扬尘净化塔
CN220532564U (zh) 悬臂式上翻吸尘装置
CN212383336U (zh) 过滤筒清洁装置
CN211163134U (zh) 一种蜂窝材料切割机床除尘系统
CN217511412U (zh) 一种无尘室新型除尘装置
CN204109579U (zh) 一种组合式激光刻码机捕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8

Address after: Wu CuO Huang Tang Zhen Huian village of Songxi County, Fujian city of Quanzhou province No. 43 362000

Applicant after: HUIAN COUNTY NANXING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600 Shandong, Qingdao, Chengyang District, No. 192 Zhengyang Road office, 416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ZHIXIANG PAT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