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8706A - 差动装置及差动装置的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差动装置及差动装置的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8706A
CN109318706A CN201810842698.XA CN201810842698A CN109318706A CN 109318706 A CN109318706 A CN 109318706A CN 201810842698 A CN201810842698 A CN 201810842698A CN 109318706 A CN109318706 A CN 109318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sensor
gear
position sensor
flang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426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坂正
金鹤
神谷康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18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87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3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16H48/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rotating c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or par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K23/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or par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hanging number of driven wheels, for switching from driving one axle to driving two or more axles
    • B60K23/08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or par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hanging number of driven wheels, for switching from driving one axle to driving two or more axles for varying torque distribution between driven axles, e.g. by transfer clutc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08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bevel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20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or influencing the differential action, e.g. locking devices
    • F16H48/24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or influencing the differential action, e.g. locking devices using positive clutches or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20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or influencing the differential action, e.g. locking devices
    • F16H48/30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or influencing the differential action, e.g. locking devices using externally-actuatable means
    • F16H48/34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or influencing the differential action, e.g. locking devices using externally-actuatable means using 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ic actu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or par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K23/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or par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hanging number of driven wheels, for switching from driving one axle to driving two or more axles
    • B60K23/08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or par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hanging number of driven wheels, for switching from driving one axle to driving two or more axles for varying torque distribution between driven axles, e.g. by transfer clutch
    • B60K2023/08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or par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hanging number of driven wheels, for switching from driving one axle to driving two or more axles for varying torque distribution between driven axles, e.g. by transfer clutch for varying front-rear torque distribution with a central differential
    • B60K2023/083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s, or par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hanging number of driven wheels, for switching from driving one axle to driving two or more axles for varying torque distribution between driven axles, e.g. by transfer clutch for varying front-rear torque distribution with a central differential for adding torque to the rear 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48/10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 F16H2048/106Differential 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with orbital spur gears characterised by two sun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20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or influencing the differential action, e.g. locking devices
    • F16H48/30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or influencing the differential action, e.g. locking devices using externally-actuatable means
    • F16H48/34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or influencing the differential action, e.g. locking devices using externally-actuatable means using 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ic actuators
    • F16H2048/346Arrangements for suppressing or influencing the differential action, e.g. locking devices using externally-actuatable means using 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ic actuators using a linear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装置及差动装置的调整方法。差动装置(1)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固定在车身的差速器座架(10)的差速器壳(2);由多个行星齿轮(31)及半轴齿轮(32)构成的差动齿轮机构(3);轴支承多个行星齿轮(31)的行星齿轮轴(4);在差速器壳(2)内支承行星齿轮轴(4)的筒状的滑动构件(5);使滑动构件(5)沿轴向移动的促动器(6);及安装于在差速器座架(10)设置的传感器安装构件(8),并能够检测促动器(6)的工作状态的位置传感器(9)。

Description

差动装置及差动装置的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差动机构的差动装置及其调整方法,所述差动机构将输入到该差动机构的驱动力以允许差动的方式向一对输出构件分配。
背景技术
以往,具备差动机构的差动装置例如为了将车辆的驱动源的驱动力向左右轮传递而使用,所述差动机构将输入到该差动机构的驱动力以允许差动的方式向一对输出构件分配。这样的差动装置包括通过促动器能够切换差动机构的动作状态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240861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5-240861号公报记载的差动装置(差动限制装置)具有:能够将一对输出构件即左右的半轴齿轮的差动锁定(限制)的卡爪离合器;及使该卡爪离合器工作的作为促动器的线性电磁螺线管。卡爪离合器由在一个半轴齿轮形成的啮合齿轮部和在离合器活塞形成的啮合齿轮部构成,该离合器活塞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差速器壳沿着半轴齿轮的旋转轴方向移动。线性电磁螺线管具有:固定于差速器壳的磁轭;收纳于磁轭的线圈;设置成利用通过向线圈的通电所产生的磁力而能够沿半轴齿轮的旋转轴方向移动的柱塞。
当向线圈通电时,固定于离合器活塞的活塞板由柱塞按压,成为离合器活塞的啮合齿轮部与一个半轴齿轮的啮合齿轮部啮合而一对半轴齿轮的差动受到限制的差速器锁定状态。而且,当向线圈的通电被切断时,复位弹簧将离合器活塞压回,解除差速器锁定状态。
另外,日本特开2005-240861号公报记载的差动装置具有能够检测线性电磁螺线管的工作状态的位置传感器(差速器锁定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是通过活塞板的位置来检测是差速器锁定状态还是解锁状态的传感器,具有固定于差速器座架的传感器主体和与活塞板一起相对于传感器主体移动的位置传感器部。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差动装置中,位置传感器的ON状态与OFF状态切换的活塞板的位置受到差动装置的各构件的尺寸误差或组装误差的影响。并且,在尺寸误差或组装误差大时,可能会产生无法准确地检测是差速器锁定状态还是解锁状态的检测不良。在日本特开2005-240861号公报记载的差动装置中,在这样的检测不良发生的情况下,例如需要通过垫圈调整来改变传感器主体的安装位置,但是需要边确认位置传感器的ON/OFF状态,边进行该调整作业,需要劳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检测促动器的工作状态的位置传感器的位置调整的差动装置及差动装置的调整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差动装置具备:
差动机构,将输入到该差动机构的驱动力以允许差动的方式向一对输出构件分配;
移动构件,能够通过与所述一对输出构件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的进退移动而切换所述差动机构的动作状态;
促动器,使所述移动构件沿所述轴向移动;
壳体构件,收容所述差动机构、所述移动构件及所述促动器;及
位置传感器,安装于在所述壳体构件设置的传感器安装部,能够检测所述促动器的工作状态。
所述位置传感器具有插通部和凸缘部,所述插通部的前端部配置在所述壳体构件的内部,所述凸缘部配置在所述壳体构件的外部,在所述传感器安装部形成有供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所述插通部沿所述轴向插通的贯通孔,在所述凸缘部未固定于所述传感器安装部的状态下,所述插通部能够绕着所述贯通孔的中心轴转动,根据所述凸缘部向所述传感器安装部固定的固定位置,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所述插通部中的所述前端部的所述轴向的位置发生变化。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差动装置的调整方法在使所述位置传感器的轴向的位置变化之际,在所述位置传感器的信号状态切换时的所述位置传感器的轴向的位置将所述凸缘部固定于所述传感器安装部。
根据上述方式的差动装置及其调整方法,能够容易地进行检测促动器的工作状态的位置传感器的位置调整。
附图说明
前述及后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并参照附图而明确,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2是差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A及图3B是表示促动器的非工作时及工作时的差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表示传感器安装构件及位置传感器9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5A及图5B示出位置传感器及传感器安装构件的结构例,是表示位置传感器位于传感器安装构件的一端侧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6A及图6B示出位置传感器及传感器安装构件的结构例,是表示位置传感器位于传感器安装构件的另一端侧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7A、图7B、图7C是示意性地表示位置传感器的安装工序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传感器安装构件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9A及图9B示出变形例的位置传感器及传感器安装部的结构例,是表示位置传感器位于传感器安装构件的一端侧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0A及图10B示出变形例的位置传感器及传感器安装构件的结构例,是表示位置传感器位于传感器安装构件的一端及另一端的中间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1A及图11B示出变形例的位置传感器及传感器安装构件的结构例,是表示位置传感器位于传感器安装构件的另一端侧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13A及图13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促动器的非工作时及工作时的差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7C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的结构例的剖视图。图2是差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A及图3B是表示促动器的非工作时及工作时的差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该差动装置1用于将车辆的发动机等驱动源的驱动力以允许差动的方式向一对输出轴(输出构件)分配。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1搭载于具备始终被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的左右一对主驱动轮(例如前轮)和根据行驶状态而被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的左右一对辅助驱动轮(例如后轮)的四轮驱动车,作为向辅助驱动轮的左右的车轮分配驱动力的差速器装置而使用。在仅向主驱动轮传递驱动力的情况下,车辆成为二轮驱动状态,在向主驱动轮及辅助驱动轮传递驱动力的情况下,车辆成为四轮驱动状态。
差动装置1在四轮驱动状态下,将输入到该差动装置1的驱动力向辅助驱动轮侧的左右的驱动轴分配。而且,差动装置1在二轮驱动状态下,切断输入到该差动装置1的驱动力的向左右的驱动轴的传递。
差动装置1具有:固定于车身的差速器座架10;经由一对轴承11、12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差速器座架10的差速器壳2;由多个行星齿轮31及半轴齿轮32构成的差动齿轮机构3;轴支承多个行星齿轮31的行星齿轮轴4;在差速器壳2内支承行星齿轮轴4的筒状的滑动构件5;使滑动构件5沿着与差速器壳2的旋转轴线O1平行的轴向移动的促动器6;接受促动器6的移动力而向滑动构件5传递的按压构件7;安装于在差速器座架10设置的传感器安装构件8,能够检测促动器6的工作状态的位置传感器9。差速器座架10收容差动齿轮机构3、滑动构件5及促动器6。
此外,差速器座架10是本发明的壳体构件的一例,差动齿轮机构3是本发明的差动机构的一例,滑动构件5是本发明的移动构件的一例。
向差速器壳2的内部导入对差动齿轮机构3进行润滑的润滑油(差速器油)。差动齿轮机构3配置在滑动构件5的内侧。促动器6配置在差速器壳2的外部,按压构件7的一部分插通于在差速器壳2形成的贯通孔211c。通过该结构,促动器6从差速器壳2的外部经由按压构件7使滑动构件5相对于差速器壳2沿轴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构件5支承2根行星齿轮轴4,在2根行星齿轮轴4分别轴支承有2个行星齿轮31。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4个行星齿轮31及使齿轮轴正交地与这4个行星齿轮31啮合的一对半轴齿轮32构成差动齿轮机构3。此外,虽然在行星齿轮31及半轴齿轮32形成有多个齿轮齿,但是在图2中,省略这些齿轮齿的图示。
如图2所示,各个行星齿轮轴4整体形成为轴状,其两端部分别插通于一对行星齿轮31。2根行星齿轮轴4在形成于其轴向的中央部的凹部40相互嵌合,并啮合。在沿差速器壳2的旋转轴线O1观察时,2根行星齿轮轴4相互正交。
滑动构件5是其中心轴线与差速器壳2的旋转轴线O1一致的筒状,配置成相对于差速器壳2能够轴向移动。滑动构件5一体地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圆筒部51;由多个卡爪齿(啮合齿)52a构成的啮合部52;及设置于啮合部52的径向内方的内突缘部53。在滑动构件5的圆筒部51的内周面与行星齿轮31之间配置有垫圈33。
啮合部52形成于圆筒部51的轴向一侧,多个卡爪齿52a沿轴向突出。在圆筒部51的内外周面之间贯通而沿轴向延伸的多个长孔510向啮合部52的相反侧的轴向另一侧开放地形成于圆筒部5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圆筒部51设有4个长孔510。在长孔510嵌合有行星齿轮轴4。由此,滑动构件5相对于行星齿轮轴4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并能够与行星齿轮轴4一体地旋转。
滑动构件5接受促动器6的移动力而沿轴向移动,由此啮合部52与差速器壳2的被啮合部223(后述)沿周向啮合。此时,内突缘部53的轴向端面与复位弹簧14抵接而接受复位弹簧14的作用力。
按压构件7具有:在差速器壳2的外部配置的圆环部71;从圆环部71与差速器壳2的旋转轴线O1平行地延伸设置的多个突片7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按压构件7设有4个突片72。按压构件7对钢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突片72的前端部(与圆环部71侧的基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圆环部71的径向的内侧弯折。按压构件7与后述的第一壳体构件21一体地旋转。
在按压构件7与滑动构件5之间配置有加强环13,加强环13抑制以来自行星齿轮轴4的转矩反力为起因的滑动构件5的变形。加强环13由例如与滑动构件5相同的钢材构成,形成为截面L字状。
促动器6具有:具有线圈611及对线圈611进行模制的模制树脂部612的环状的电磁铁61;成为通过向线圈611的通电而产生的电磁铁61的磁通的磁路的磁轭62;及与模制树脂部612滑动接触而沿着差速器壳2的旋转轴线O1方向被引导的电枢63。模制树脂部612的沿旋转轴线O1的截面的形状为矩形形状。滑动构件5通过经由按压构件7及加强环13传递的促动器6的移动力而使啮合部52与被啮合部223啮合。
电磁铁61的线圈611通过从控制器101被供给励磁电流而产生磁通。通过向线圈611供给励磁电流而促动器6工作。而且,如图2所示,在电磁铁61设有从轴向的一端面突出的凸台部613,从该凸台部613导出向线圈611供给励磁电流的电线614。
磁轭62由低碳钢等软磁性金属构成,其一体地具有:从内侧覆盖模制树脂部612的内周面的圆筒部621;从圆筒部621的轴向的一端部向外方突出而覆盖模制树脂部612的一个轴向端面的突缘部622。
在磁轭62的圆筒部621的与突缘部62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配置有:与磁轭62卡合成不能相对旋转的防旋构件64;防止电磁铁61及防旋构件64相对于磁轭62脱落的止动环65。防旋构件64由奥氏体系不锈钢等非磁性金属构成,其一体地具有:在磁轭62的圆筒部621的外周配置的环状部641;在周向的两个部位从环状部641沿轴向突出的一对突起部642。
防旋构件64的一对突起部642与形成于差速器座架10的凹部100卡合而防止磁轭62旋转,并限制磁轭62的轴向移动。而且,防旋构件64的一对突起部642插通于在电枢63形成的轴向的插通孔632a,由此防止电枢63相对于磁轭62及差速器座架10旋转。各个突起部642具有:向电枢63的插通孔632a插通的平板状的板部642a;及配置在比插通孔632a靠差速器座架10的凹部100侧而限制电枢63相对于磁轭62的轴向移动的卡定突起642b。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定突起642b通过将板部642a的一部分切起而形成。
止动环65配置在将防旋构件64的环状部641夹在该止动环65与电磁铁61之间的位置,通过例如焊接而固定于磁轭62的圆筒部621。在止动环65及防旋构件64的环状部641分别形成有与在电磁铁61的模制树脂部612设置的凸台部613嵌合的切缺65a、641a。
电枢63由低碳钢等软磁性金属构成,其一体地具有:在电磁铁61的外周配置的环状的外环部631;从外环部631的轴向的一端部向内方突出地形成的侧板部632;及从外环部631的轴向的另一端部向外方突出地形成的凸缘部633。
在电枢63的侧板部632形成有分别供防旋构件64的一对突起部642插通的2个插通孔632a、供电磁铁61的凸台部613贯通的贯通孔632b及使润滑油流动的多个(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为10个)油孔632c。
另外,在电枢63的侧板部632安装有成为位置传感器9的测定对象的被检测板66。被检测板66通过2个螺栓601而固定于侧板部632。2个螺栓601插通于在侧板部632形成的2个螺栓孔632d(图2所示)及在被检测板66形成的2个贯通孔66b。
被检测板66是由铁等磁性材料构成的板状,具有与位置传感器9的检测面91a相对的被检测面66a。被检测面66a与旋转轴线O1垂直,在被检测面66a与位置传感器9的检测面91a之间设有规定的间隙。
差速器壳2具有圆盘状的第一壳体构件21和有底圆筒状的第二壳体构件22。第一壳体构件21将第二壳体构件22的开口封闭。在差动齿轮机构3的一对半轴齿轮32与第一壳体构件21及第二壳体构件22之间分别配置有环板状的垫圈34。
第二壳体构件22一体地具有:将差动齿轮机构3及滑动构件5收容于内侧的圆筒部221;从圆筒部221的轴向一端部向内方延伸的底部222;供滑动构件5的啮合部52啮合的被啮合部223;及从圆筒部221的轴向另一端部向外方延伸的凸缘部224。
在圆筒部221形成有使润滑油流动的多个油孔221a。在底部222形成有轴插入孔222a及环状槽222b,轴插入孔222a供与一对半轴齿轮32中的一个半轴齿轮32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的驱动轴插入,环状槽222b收容复位弹簧14。在本实施方式中,复位弹簧14由波形垫圈构成,以沿轴向压缩的状态收容于环状槽222b。被啮合部223由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的多个卡爪齿223a构成,设置在第二壳体构件22的底部222侧。复位弹簧14对于滑动构件5向从第二壳体构件22的底部222分离的方向施力。
第一壳体构件21一体地具有:与第二壳体构件22的底部222沿轴向相对的圆筒部211;及与第二壳体构件22侧的凸缘部224抵接的凸缘部212。
第一壳体构件21的凸缘部212与第二壳体构件22的凸缘部224通过多个螺钉20(参照图2)而结合。在圆筒部211形成有轴插入孔211a,轴插入孔211a供与一对半轴齿轮32中的另一个半轴齿轮32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的驱动轴插入。
从在第一及第二壳体构件21、22的凸缘部212、224固定的环状的齿圈23(参照图1)向差速器壳2输入驱动力。齿圈23固定于第二壳体构件22的圆筒部221的凸缘部224侧的外周。齿圈23通过多个紧固螺栓24而固定成与差速器壳2一体地旋转。
位置传感器9是磁性地检测电枢63及被检测板66的轴向的位置的非接触型的磁传感器,经由电线103向控制器101输出与磁通密度的变化对应的电信号。而且,位置传感器9设定为,根据位置传感器9的检测面91a与被检测板66的被检测面66a的距离来切换位置传感器9的信号状态的ON/OFF。
如图3A及图3B所示,位置传感器9具有:前端部配置在差速器座架10的内部的插通部91;配置在差速器座架10的外部的凸缘部92;从凸缘部92配置于插通部91的相反侧的操作部93。位置传感器9的凸缘部92通过螺栓900而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构件8。传感器安装构件8是本发明的传感器安装部的一例。
位置传感器9的插通部91的轴向上的前端面形成为检测与被检测板66的轴向的距离所对应的磁通的检测面91a。
位置传感器9经由安装于差速器座架10的传感器安装构件8而固定于差速器座架10。传感器安装构件8具有:夹于差速器座架10与位置传感器9的凸缘部92之间的主体部81;及向形成于差速器座架10的安装孔102插通的圆筒部82。在传感器安装构件8形成有供位置传感器9的插通部91沿轴向插通的贯通孔810。在凸缘部92未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构件8的状态下,位置传感器9能够绕着贯通孔810的中心轴转动。
在与传感器安装构件8的贯通孔810的内周面810a(参照后述的图3A及图3B、图4)相对的插通部91的外周面91c形成有配置O形密封圈901的环状槽91b。由此,将位置传感器9与传感器安装构件8之间密封。
接下来,关于差动装置1的动作,参照图3A及图3B进行说明。差动装置1通过促动器6的工作及非工作,来切换连结状态与非连结状态,该连结状态是啮合部52与被啮合部223的卡爪齿52a、223a彼此沿周向啮合而将滑动构件5与差速器壳2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的状态,该非连结状态是滑动构件5与差速器壳2能够相对旋转的状态。
在向电磁铁61的线圈611未供给励磁电流的促动器6的非工作时,通过复位弹簧14的复原力而滑动构件5向第一壳体构件21的圆筒部211侧移动,解除滑动构件5的啮合部52与差速器壳2的被啮合部223的啮合。而且,在电磁铁61的非通电时,电枢63通过经由滑动构件5、加强环13及按压构件7传递的复位弹簧14的复原力而返回从底部222分离的位置。
在该促动器6的非工作时,差速器壳2与滑动构件5能够相对旋转,因此切断从差速器壳2向差动齿轮机构3的驱动力的传递。由此,从齿圈23输入到差速器壳2的驱动力不向驱动轴传递,车辆成为二轮驱动状态。
另一方面,当向电磁铁61的线圈611供给励磁电流时,在图3B的虚线所示的磁路G产生磁通。并且,通过电磁铁61的磁力而电枢63向轴向的第二壳体构件22侧移动。由此,按压构件7经由加强环13将滑动构件5向第二壳体构件22的底部222侧按压,滑动构件5移动到啮合部52与被啮合部223啮合的位置。电枢63的位置由固定于差速器座架10的位置传感器9检测。
当啮合部52与被啮合部223啮合时,从齿圈23输入到差速器壳2的第二壳体构件22的驱动力经由滑动构件5、差动齿轮机构3的一对行星齿轮轴4、四个行星齿轮31及一对半轴齿轮32向驱动轴传递,车辆成为四轮驱动状态。
控制器101在使促动器6从非工作状态成为工作状态时,向电磁铁61供给能够使滑动构件5快速地移动的大的电流值的励磁电流,然后,基于位置传感器9的输出信号而判定为啮合部52与被啮合部223啮合时,将励磁电流的电流值降低为能够维持啮合部52与被啮合部223的啮合状态的程度的比较小的电流值。由此,能够实现消耗电力的降低。
接下来,关于传感器安装构件8及位置传感器9,参照图4至6B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表示传感器安装构件8及位置传感器9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5A及图5B示出传感器安装构件8及位置传感器9的结构例,是表示位置传感器9相对于传感器安装构件8而转动到一侧的状态的平面图。图6A及图6B示出传感器安装构件8及位置传感器9的结构例,是表示位置传感器9相对于传感器安装构件8而转动到另一侧的状态的平面图。
传感器安装构件8一体地具有板状的主体部81和圆筒状的圆筒部82。在主体部81,贯通孔810的凸缘部92侧的开口周边的开口端面81a是沿着与位置传感器9的插通部91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平坦面。而且,开口端面81a与位置传感器9的凸缘部92相对。圆筒部82从主体部81的开口端面81a的相反侧的端面81b突出设置。在位置传感器9的凸缘部92形成有供螺栓900插通的插通孔92a。
在主体部81形成有以贯通孔810的中心轴O2为中心而呈圆弧状地延伸的长孔811。而且,在主体部81形成有2个插通孔801、802,这2个插通孔801、802供向差速器座架10的固定用的图示省略的螺栓插通。凸缘部92通过插通于长孔811的轴状的作为固定构件的螺栓900而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构件8。作为该固定构件,不仅可以使用螺栓,而且也可以使用例如铆钉。
主体部81的长孔811的开口端面成为相对于贯通孔810的中心轴O2的周向具有规定的角度地倾斜的倾斜面81c。位置传感器9的插通部91在凸缘部92未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构件8的状态下,能够绕着贯通孔810的中心轴O2以规定的角度范围转动,凸缘部92在中心轴O2的周向的某一个位置固定于主体部81的倾斜面81c。凸缘部92具有通过插通部91的转动而旋转的旋转端921和通过插通部91的转动而沿长孔811移动的移动端922。在此,规定的角度范围是与凸缘部92的移动端922在长孔811的周向上的一端811a及另一端811b之间移动的距离对应的角度。
在位置传感器9未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构件8的状态下,当使插通部91绕着贯通孔810的中心轴O2转动时,对应于倾斜面81c而位置传感器9的轴向的位置变化。更具体而言,位置传感器9的凸缘部92的移动端922位于长孔811的一端811a时的插通部91从传感器安装构件8的圆筒部82的轴向端面82a突出的突出量设为D1,位置传感器9的凸缘部92的移动端922位于长孔811的另一端811b时的插通部91从传感器安装构件8的圆筒部82的轴向端面82a突出的突出量设为D2时,突出量D1大于突出量D2(D1>D2)。即,根据凸缘部92向传感器安装构件8固定的固定位置,位置传感器9的插通部91中的前端部的轴向的位置发生变化。
因此,根据传感器安装构件8的倾斜面81c的倾斜角度的大小,插通部91的从传感器安装构件8突出的突出量的调整幅度变化。即,倾斜面81c的倾斜角度越大,则沿位置传感器9的轴向能够调整的距离d(D1-D2)越大,倾斜面81c的倾斜角度越小,则沿位置传感器9的轴向能够调整的距离d(D1-D2)越小。将倾斜面81c的倾斜角度设定为,在使凸缘部92的移动端922从长孔811的一端811a移动至另一端811b时,插通部91的检测面91a与被检测板66的被检测面66a不接触的程度的角度。
在位置传感器9的凸缘部92与传感器安装构件8之间配置有供螺栓900插通的垫圈800。垫圈800的轴向上的传感器安装构件8侧的端面800a是沿倾斜面81c的倾斜面。当位置传感器9的插通部91旋转时,垫圈800与凸缘部92的移动端922一起移动,在传感器安装构件8的倾斜面81c上滑动。
当凸缘部92的移动端922在长孔811的一端811a及另一端811b之间移动时,螺栓900的中心轴O3以描绘半径R(贯通孔810的中心轴O2与螺栓900的中心轴O3之间的距离)的圆弧的轨迹的方式移动。这样,凸缘部92能够在距贯通孔810的中心轴O2的距离相等的多个不同的位置向传感器安装构件8固定。
接下来,关于位置传感器9的轴向上的位置调整的方法,参照图7A、图7B、图7C进行说明。图7A、图7B、图7C是表示位置传感器9的位置调整的工序的一例的说明图,图7A示出位置传感器9的位置调整中的准备工序,图7B示出中间工序,图7C示出位置传感器9的位置调整完成而向传感器安装构件8固定的固定工序。此外,在图7A、图7B、图7C所示的全部的工序中,差动装置1为连结状态。
如图7A所示,首先,向电磁铁61供给励磁电流,啮合部52与被啮合部223的卡爪齿52a、223a彼此成为沿周向啮合的连结状态。而且,将位置传感器9的凸缘部92的移动端922配置于长孔811的一端811a。即,在准备工序中,成为位置传感器9最接近于差动装置1的连结状态下的被检测板66的状态。此时,位置传感器9向控制器101输出ON状态的电信号。在此,将位置传感器9的检测面91a与被检测板66的被检测面66a之间的轴向上的距离设为S1。
图7B示出使位置传感器9的插通部91绕着中心轴O2转动规定的角度而位置传感器9的插通部91的检测面91a向从被检测板66的被检测面66a分离的方向移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位置传感器9的检测面91a与被检测板66的被检测面66a之间的轴向上的距离S2大于距离S1,但是从位置传感器9还未输出ON状态的电信号。
图7C示出使位置传感器9的插通部91进一步转动,插通部91的检测面91a与被检测板66的被检测面66a的距离S3进一步增大,位置传感器9输出的电信号从ON状态切换为OFF状态时的状态。这样,在位置传感器9的信号状态从ON状态切换为OFF状态时,停止位置传感器9的插通部91的转动,将螺栓900紧固于螺母902,将位置传感器9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构件8。由此,位置传感器9的调整工序中的固定工序完成。这样,位置传感器9的信号状态切换时的位置传感器9的位置成为固定位置。
如以上说明所述,在调整位置传感器9的轴向的位置时,维持差动装置1的连结状态,并基于使被检测板66与位置传感器9之间的距离变化时的位置传感器9的信号状态来决定位置传感器9的轴向的位置。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作用及效果。
(1)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位置传感器9未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构件8的状态下,插通部91在贯通孔810内能够转动,且凸缘部92能够在距贯通孔810的中心轴O2的距离相等的多个不同的位置向传感器安装构件8固定。并且,通过使插通部91转动而位置传感器9的轴向的位置变化,因此与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差动装置那样通过垫圈调整来调整位置传感器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进行位置传感器9的位置调整。
(2)在传感器安装构件8形成有以贯通孔810的中心轴O2为中心而呈圆弧状地延伸的长孔811,凸缘部92通过插通于长孔811的轴状的螺栓900而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构件8。即,在将位置传感器9向传感器安装构件8固定时,只要将螺栓900紧固即可。即,在进行了位置传感器9的位置调整之后,在传感器安装构件8能够容易地固定位置传感器9。
(3)在传感器安装构件8形成有相对于贯通孔810的中心轴O2的周向具有规定的角度地倾斜的倾斜面81c,位置传感器9的凸缘部92在周向的某一个位置固定于倾斜面81c。通过该结构,在进行位置传感器9的轴向的位置调整时,仅通过转动插通部91就能够使位置传感器9的轴向的位置变化。即,不用另行设置用于调整位置传感器9的轴向的位置的部件,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进行位置传感器9的轴向的位置调整。
接下来,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1的变形例,参照图8至图10B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传感器安装构件8A的结构例的立体图。图9A及图9B示出变形例的传感器安装构件8A及位置传感器9的结构例,是表示位置传感器9相对于传感器安装构件8A而转动到一侧的端部的状态的平面图。图10A及图10B示出变形例的传感器安装构件8A及位置传感器9的结构例,是表示位置传感器9相对于传感器安装构件8A而转动到一侧的端部与另一侧的端部的中间位置的状态的平面图。图11A及图11B示出变形例的传感器安装构件8A及位置传感器9的结构例,是表示位置传感器9相对于传感器安装构件8A而转动到另一侧的端部的状态的平面图。
本变形例的传感器安装构件8A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传感器安装构件8形成有倾斜面81c,但是在变形例的传感器安装构件8A上,取代倾斜面81c而形成有多个台阶面。
变形例的传感器安装构件8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安装构件8同样,一体地具有主体部81和圆筒部82。主体部81的开口端面81a是与贯通孔810的中心轴O2垂直的平面。在位置传感器9的凸缘部92与传感器安装构件8A之间配置插通有螺栓900的垫圈800。垫圈800的轴向的两端面与主体部81的开口端面81a平行。
在主体部81形成有旋转轴线O1方向的位置不同的台阶状的第一及第二台阶面81d、81e。在此,将主体部81的开口端面81a中的、沿第一及第二台阶面81d、81e的并列方向而与第一台阶面81d相邻的面作为基准面81f。基准面81f与开口端面81a无台阶地连续。
第一及第二台阶面81d、81e是与主体部81的基准面81f平行的方向的平面。将与贯通孔810的中心轴O2平行且从圆筒部82分离的方向设为高度方向时,第一台阶面81d与主体部81的基准面81f相比轴向的位置形成得高,第二台阶面81e与第一台阶面81d相比轴向的位置形成得高。通过该结构,根据第一及第二台阶面81d、81e的轴向的高度,能够使位置传感器9的轴向的位置变化。
更具体而言,位置传感器9的凸缘部92的移动端922位于基准面81f时的插通部91从传感器安装构件8A的圆筒部82的轴向端面82a突出的突出量设为E1,凸缘部92的移动端922位于第一台阶面81d时的插通部91从传感器安装构件8A的圆筒部82的轴向端面82a突出的突出量设为E2,位置传感器9的凸缘部92的移动端922位于第二台阶面81e时的插通部91从传感器安装构件8A的圆筒部82的轴向端面82a突出的突出量设为E3时,突出量E1大于突出量E2,突出量E2大于突出量E3(E1>E2>E3)。即,根据凸缘部92向传感器安装构件8A固定的固定位置,位置传感器9的插通部91中的前端部的轴向的位置逐级地发生变化。这样,位置传感器9的凸缘部92固定于基准面81f以及第一及第二台阶面81d、81e中的某一个台阶面。
根据本变形例,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及效果。而且,在本变形例中,传感器安装构件8A形成有轴向的位置不同的台阶状的基准面81f以及第一及第二台阶面81d、81e,凸缘部92固定于基准面81f以及第一及第二台阶面81d、81e中的某一个台阶面,因此能够在传感器安装构件8A稳定地固定位置传感器9。
接下来,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参照图12及图13A、图13B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的结构例的剖视图。图13A及图13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促动器的非工作时及工作时的差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差动装置1A具备:固定于车身的差速器座架10;由差速器座架10支承而旋转的差速器壳2;收容于差速器壳2的第一半轴齿轮35及第二半轴齿轮36;使第一行星齿轮41及第二行星齿轮42相互啮合而成的多个行星齿轮组;能够使差速器壳2与第一半轴齿轮35之间的驱动力传递维持和中断的维持中断构件50;使维持中断构件50移动的促动器6;及安装于在差速器座架10设置的作为传感器安装部的传感器安装构件8,并能够检测促动器6的工作状态的位置传感器9。传感器安装构件8及位置传感器9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促动器6由控制器101控制,通过维持中断构件50的移动而维持和中断差速器壳2与第一半轴齿轮35的连结。在差速器壳2与第一半轴齿轮35通过维持中断构件50连结时,差速器壳2与第一半轴齿轮35一体旋转,在该连结被解除时,允许第一半轴齿轮35相对于差速器壳2的相对旋转。
第一半轴齿轮35及第二半轴齿轮36为筒状,在第一半轴齿轮35的内周面形成有将一个输出轴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的花键嵌合部350。在第二半轴齿轮36的内周面形成有将另一个输出轴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的花键嵌合部360。
差速器壳2经由一对轴承105、106而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在车身固定的差速器座架10。如图12所示,在差速器座架10设有用于安装位置传感器9的安装孔100a,位置传感器9输出表示促动器6的动作状态的电信号。
差速器壳2、第一半轴齿轮35及第二半轴齿轮36以共同的旋转轴线O1为中心,配置成相互能够相对旋转。以下,将与旋转轴线O1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维持中断构件50被促动器6按压而沿轴向移动。
在差速器壳2形成有将第一行星齿轮41及第二行星齿轮42保持为能够旋转的多个保持孔200。第一行星齿轮41及第二行星齿轮42能够以旋转轴线O1为中心公转,并能够以各自中心轴为旋转轴而在保持孔200内自转。
第一半轴齿轮35及第二半轴齿轮36具有相同的外径,在外周面分别形成有由多个斜齿构成的齿轮部351、361。在第一半轴齿轮35与第二半轴齿轮36之间配置有中心垫圈121。而且,在第一半轴齿轮35的侧方配置有第一侧垫圈122,在第二半轴齿轮36的侧方配置有第二侧垫圈123。
第一行星齿轮41一体地具有长齿轮部411、短齿轮部412、将长齿轮部411与短齿轮部412沿轴向连结的连结部413。同样,第二行星齿轮42一体地具有长齿轮部421、短齿轮部422、将长齿轮部421与短齿轮部422沿轴向连结的连结部423。
第一行星齿轮41的长齿轮部411与第一半轴齿轮35的齿轮部351及第二行星齿轮42的短齿轮部422啮合,短齿轮部412与第二行星齿轮42的长齿轮部421啮合。第二行星齿轮42的长齿轮部421与第二半轴齿轮36的齿轮部361及第一行星齿轮41的短齿轮部412啮合,短齿轮部422与第一行星齿轮41的长齿轮部411啮合。
在第一半轴齿轮35及第二半轴齿轮36以相同速度旋转时,第一行星齿轮41及第二行星齿轮42在保持孔200内不自转而与差速器壳2一起公转。而且,例如在车辆的转弯时等如果第一半轴齿轮35及第二半轴齿轮36的旋转速度不同,则第一行星齿轮41及第二行星齿轮42在保持孔200内边自转边公转。由此,输入到差速器壳2的驱动力以允许差动的方式向第一半轴齿轮35及第二半轴齿轮36分配。此外,第一半轴齿轮35及第二半轴齿轮36以及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41、42相当于本发明的差动机构。
维持中断构件50能够沿轴向在将差速器壳2与第一半轴齿轮35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的连结位置、及允许差速器壳2与第一半轴齿轮35的相对旋转的非连结位置之间移动。
维持中断构件50一体地具有:在差速器壳2的内部配置的环状部510;及从环状部510的轴向端面突出而插通于到形成于差速器壳2的插通孔202的多个腿部520。维持中断构件50被限制相对于差速器壳2的相对旋转,并能够相对于差速器壳2进行轴向移动。在维持中断构件50的环状部510形成有沿轴向突出的多个啮合齿510a。在图13A中示出维持中断构件50处于非连结位置的状态,在图13B中示出维持中断构件50处于连结位置的状态。此外,维持中断构件5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移动构件。
在维持中断构件50处于连结位置时,通过限制差速器壳2与第一半轴齿轮35的差动而第一行星齿轮41及第二行星齿轮42不能自转,差速器壳2与第二半轴齿轮36的差动也受到限制。维持中断构件50由配置在其与第一半轴齿轮35之间的复位弹簧18朝向非连结位置施力。
促动器6具有:具有通过通电而产生磁通的线圈611的圆环状的电磁铁61;构成电磁铁61的磁通的磁路G(参照图13B)的一部分的磁轭62;与磁轭62一起构成磁路G而与维持中断构件50一起沿轴向移动的由软磁性体构成的电枢63;将电枢63的移动力向维持中断构件50传递的传递构件70;夹持在电磁铁61与磁轭62之间的非磁性环67;相对于磁轭62卡合成不能相对旋转的防旋构件68。
电磁铁61具有:将漆包线卷绕而成的线圈611;对线圈611进行模制的模制树脂部612。磁轭62一体地具有插通于电磁铁61的内侧的圆筒部621和从圆筒部621的轴向的一端部向径向外方突出的突缘部622。在圆筒部621的内周侧设有限制磁轭62相对于差速器壳2的轴向移动的板17。
电枢63一体地具有圆筒状的外环部631和从外环部631的轴向一端部朝向径向内方延伸形成的侧板部632。传递构件70与侧板部632的内周侧的端部抵接。而且,侧板部632的轴向上的外环部631的相反侧的端面632e与位置传感器9的检测面91a相对。电枢63的端面632e形成为位置传感器9的检测对象即被检测面。
传递构件70通过对于由例如奥氏体系不锈钢等非磁性金属构成的板材进行冲压成形而成,一体地具有与电枢63的侧板部632抵接的环状的环状部701、从环状部701沿轴向延伸的3个延伸部702、从延伸部702的前端部向内方突出而固定于维持中断构件50的固定部703。传递构件70的环状部701与电枢63的侧板部632滑动而传递构件70与差速器壳2一起旋转。在固定部703形成有供压入销19插通的插通孔703a,压入销19用于与维持中断构件50的固定。在维持中断构件50形成有供压入销19插通的插通孔530。
差速器壳2具有通过多个螺钉201而相互固定的第一壳体构件25及第二壳体构件26。第一壳体构件25一体地具有:将多个行星齿轮组保持为能够旋转的圆筒状的圆筒部251;从圆筒部251的一端部向内方延伸的底部252;及与第二壳体构件26抵接的凸缘部253。在圆筒部251与底部252之间的角部形成有配置电磁铁61及磁轭62的环状凹部250。
第一半轴齿轮35及第二半轴齿轮36配置在圆筒部251的内侧。而且,第一壳体构件25由导磁率比磁轭62低的金属构成,在凸缘部253固定有省略图示的齿圈。差速器壳2通过向齿圈传递的驱动力而以旋转轴线O1为中心旋转。
当电磁铁61被供给励磁电流时,在图13B所示的磁路G产生磁通,电枢63的侧板部632被向磁轭62的突缘部622侧吸引。由此,电枢63沿轴向移动。通过该电枢63的轴向移动,通过传递构件70而与电枢63连结的维持中断构件50沿轴向移动。
在第一半轴齿轮35,在比齿轮部351向外周侧突出设置的环状壁部352形成有与维持中断构件50的多个啮合齿510a啮合的多个啮合齿353。
维持中断构件50经由传递构件70被电枢63按压而移动到连结位置,由此多个啮合齿510a与第一半轴齿轮35的多个啮合齿353啮合。由此,维持中断构件50与第一半轴齿轮35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另一方面,当维持中断构件50通过复位弹簧18的作用力而移动到非连结位置时,啮合齿510a、353不再啮合,维持中断构件50与第一半轴齿轮35能够相对旋转。
在第一壳体构件25的底部252与维持中断构件50之间配置有球体27。球体27的一部分收容于在底部252设置的轴向的凹陷,从而球体27由第一壳体构件25保持。第一壳体构件25与维持中断构件50通过经由球体27的凸轮作用而产生使维持中断构件50从底部252分离的轴向的推力。
防旋构件68一体地具有:外嵌于磁轭62的圆筒部621的环状的主体部681;在周向的两个部位从主体部681沿轴向突出的一对突起部682;及设置于突起部682并将电枢63的侧板部632卡定的作为卡定部的突片683。防旋构件68通过突起部682的前端侧的一部分与设置于差速器座架10的卡合部100b卡合而被防止相对于差速器座架10旋转。
在维持中断构件50的啮合齿510a与第一半轴齿轮35的啮合齿353啮合的状态下,差速器壳2与第一半轴齿轮35的相对旋转受到限制,从差速器壳2经由维持中断构件50向第一半轴齿轮35传递驱动力。而且,第一行星齿轮41及第二行星齿轮42不能自转,差速器壳2与第二半轴齿轮36的差动也受到限制。由此,能限制与第一半轴齿轮35及第二半轴齿轮36的差动。另一方面,在维持中断构件50的啮合齿510a与第一半轴齿轮35的啮合齿353未啮合的状态下,输入到差速器壳2的驱动力以允许差动的方式向第一半轴齿轮35及第二半轴齿轮36分配。
促动器6的动作状态由位置传感器9检测。位置传感器9根据电枢63的轴向位置,经由电线103向控制器101输出电信号。而且,设定为根据位置传感器9的检测面91a与电枢63的侧板部632的端面632e的距离来切换位置传感器9的信号状态的ON/OFF。
在进行位置传感器9的轴向的位置调整时,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首先,向电磁铁61供给励磁电流,在形成为维持中断构件50的啮合齿510a与第一半轴齿轮35的啮合齿353沿周向啮合的连结状态之后,从位置传感器9与电枢63最接近的位置开始,一边使位置传感器9的插通部91转动,一边使位置传感器9从电枢63远离即可。并且,在位置传感器9的信号状态进行了切换时的位置传感器9的位置固定于传感器安装构件8。由此,位置传感器9的位置调整及固定作业完成。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及效果。

Claims (7)

1.一种差动装置,包括:
差动机构,将输入到该差动机构的驱动力以允许差动的方式向一对输出构件分配;
移动构件,能够通过与所述一对输出构件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上的进退移动而切换所述差动机构的动作状态;
促动器,使所述移动构件沿所述轴向移动;
壳体构件,收容所述差动机构、所述移动构件及所述促动器;及位置传感器,安装于在所述壳体构件设置的传感器安装部,能够检测所述促动器的工作状态,其中,
所述位置传感器具有插通部和凸缘部,所述插通部的前端部配置在所述壳体构件的内部,所述凸缘部配置在所述壳体构件的外部,
在所述传感器安装部形成有供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所述插通部沿所述轴向插通的贯通孔,
在所述凸缘部未固定于所述传感器安装部的状态下,所述插通部能够绕着所述贯通孔的中心轴转动,
根据所述凸缘部向所述传感器安装部固定的固定位置,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所述插通部中的所述前端部的所述轴向的位置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装置,其中,
在所述传感器安装部形成有以所述贯通孔的中心轴为中心而呈圆弧状地延伸的长孔,
所述凸缘部通过插通于所述长孔的轴状的固定构件而固定于所述传感器安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装置,其中,
在所述传感器安装部形成有相对于所述贯通孔的中心轴的周向具有规定的角度地倾斜的倾斜面,
所述凸缘部在所述周向的某一个位置固定于所述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装置,其中,
在所述传感器安装部形成有相对于所述贯通孔的中心轴的周向具有规定的角度地倾斜的倾斜面,
所述凸缘部在所述周向的某一个位置固定于所述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装置,其中,
在所述传感器安装部形成有所述轴向的位置不同的台阶状的多个台阶面,
所述凸缘部固定于所述多个台阶面中的某一个台阶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装置,其中,
在所述传感器安装部形成有所述轴向的位置不同的台阶状的多个台阶面,
所述凸缘部固定于所述多个台阶面中的某一个台阶面。
7.一种差动装置的调整方法,所述差动装置是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差动装置,其中,
在使所述位置传感器的轴向的位置变化之际,在所述位置传感器的信号状态切换时的所述位置传感器的轴向的位置将所述凸缘部固定于所述传感器安装部。
CN201810842698.XA 2017-07-31 2018-07-27 差动装置及差动装置的调整方法 Pending CN1093187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8273A JP2019027525A (ja) 2017-07-31 2017-07-31 差動装置及び差動装置の調整方法
JP2017-148273 2017-07-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8706A true CN109318706A (zh) 2019-02-12

Family

ID=65003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42698.XA Pending CN109318706A (zh) 2017-07-31 2018-07-27 差动装置及差动装置的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41376B2 (zh)
JP (1) JP2019027525A (zh)
CN (1) CN109318706A (zh)
DE (1) DE10201811808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9578A (zh) * 2019-08-13 2019-12-03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差速器总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95804B2 (en) * 2018-04-26 2021-05-04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Actuator with rotating electromagnetic clutch utilizing inductive coupling
US10920866B2 (en) * 2018-06-04 2021-02-16 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Inc. Vehicle driveline component with latching actuator
CN113090732A (zh) * 2021-04-30 2021-07-09 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差速器的锁止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68489A (en) * 1974-07-30 1977-03-30 Eaton Corp Axle assemblies
FR2611613A1 (fr) * 1987-02-24 1988-09-09 Renault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a quatre roues motrices
JPH09142170A (ja) * 1995-11-17 1997-06-03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JP2003287103A (ja) * 2002-03-27 2003-10-10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ギアプレート式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動力断続装置及び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CN1661263A (zh) * 2004-02-25 2005-08-31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止滑型差动装置
CN2827840Y (zh) * 2005-05-23 2006-10-18 西南师范大学 摩托车霍尔差动式自适应传动传感装置
CN101360933A (zh) * 2005-12-15 2009-02-04 伊顿公司 限滑差速器及其接合传感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2572A1 (en) * 2003-01-02 2004-07-08 Eaton Corporation Lock detection sensor
US7602271B2 (en) * 2006-08-21 2009-10-13 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Inc. Electronically actuated apparatus using solenoid actuator with integrated sensor
CN104395126B (zh) * 2013-01-23 2018-02-27 伊顿公司 锁止式差速器组件及锁止式差速器系统
DE102014215449B4 (de) * 2014-08-05 2016-10-13 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Kupplungsanordnung mit Sensoreinheit und Antriebsanordnung mit einer solchen Kupplungsanordnung
EP3156694B1 (en) * 2015-10-16 2019-03-06 Meritor Heavy Vehicle Systems Cameri SpA Differential lock actuator
US10415681B2 (en) * 2017-01-06 2019-09-17 Team Industries, Inc. Linear actuato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68489A (en) * 1974-07-30 1977-03-30 Eaton Corp Axle assemblies
FR2611613A1 (fr) * 1987-02-24 1988-09-09 Renault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a quatre roues motrices
JPH09142170A (ja) * 1995-11-17 1997-06-03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JP2003287103A (ja) * 2002-03-27 2003-10-10 Tochigi Fuji Ind Co Ltd ギアプレート式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動力断続装置及び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CN1661263A (zh) * 2004-02-25 2005-08-31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止滑型差动装置
CN2827840Y (zh) * 2005-05-23 2006-10-18 西南师范大学 摩托车霍尔差动式自适应传动传感装置
CN101360933A (zh) * 2005-12-15 2009-02-04 伊顿公司 限滑差速器及其接合传感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9578A (zh) * 2019-08-13 2019-12-03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差速器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32762A1 (en) 2019-01-31
DE102018118081A1 (de) 2019-01-31
US10641376B2 (en) 2020-05-05
JP2019027525A (ja) 2019-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8706A (zh) 差动装置及差动装置的调整方法
CN109139728A (zh) 差动装置
US9878615B2 (en) Differential apparatus
US6310473B1 (en) Magnetic rotational position sensor
US10173525B2 (en) Differential apparatus
CN107606099A (zh) 差动装置
CN103244582B (zh) 电磁制动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力觉赋予型旋转输入装置
US9989140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interrupting device and limited-slip differential
US10473169B2 (en) Interrupter and differential
US10267400B2 (en) Differential apparatus
EP2002155B1 (en) Two wire dual sensor differential locking state detection system
KR19980018406A (ko) 자동 파워 트레인의 자동화 부품을 위한 작동장치
CN107152471B (zh) 动力传输中断装置和限滑差速器
US10227001B2 (en) Differential Unit
JP6753260B2 (ja) 差動装置
CN108518468A (zh) 差动装置
CN107435723B (zh) 差动装置
JP6798234B2 (ja) 差動装置
CN107606101A (zh) 差动装置
KR20240021802A (ko) 전자기 작동 장치 및 상기 전자기 작동 장치가 제공되는 전달 시스템
JP2017161063A (ja) 駆動力断続装置及び差動制限装置
CN110307321A (zh) 差动装置
JP2021076208A (ja) 断続装置
CN110307268A (zh) 差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