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2944A - 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2944A
CN109312944A CN201780013751.9A CN201780013751A CN109312944A CN 109312944 A CN109312944 A CN 109312944A CN 201780013751 A CN201780013751 A CN 201780013751A CN 109312944 A CN109312944 A CN 109312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sect
catching
shell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37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口晃广
鬼木涉
今关谦
今关谦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12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294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4Catching by adhesive surfa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Abstract

提供一种有效率地捕虫的空气处理装置。一种空气净化机(1)具有吸入口(4)、吹出口(5)、送风机(10)以及空气处理部,并使送风机(10)产生从吸入口(4)经由空气处理部而朝向吹出口(5)的空气的流动,空气的流路上设置捕虫片(31),且具备通过热引诱虫的加热部(14)。

Description

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机、除湿机等的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大气中含有PM(Particulate Matter:粒子状物质)2.5等的尘埃状物质的气象现象增加,从提高防止健康损害的意识出发,在一般家庭广泛使用空气净化机。另外,在有梅雨季节的日本等的容易变得潮湿的地区,在一般家庭、办公室等中广泛使用除湿机。另外,对全球而言,虫子、尤其是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增加,在一般家庭等中的捕虫器的需求也增加。作为这种捕虫器,已知有专利文献1~4中公开的构成。
另一方面,从便利性的观点来看,如专利文献5所示,提出了具备捕虫功能的空气净化机。在专利文献5所示的构成中,与通过集尘过滤器与除臭过滤器的第一风路分开地,具备第二风路,且当由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蚊子时,将风路从第一风路切换至第二风路29,并从气体产生装置向第二风路散播气体而杀死蚊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6-2302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4-10505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11-127756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10-22750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国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9-25046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铃木健二,针对白纹伊蚊的行动的温度效果,千叶大学教育学部纪要第26卷第2部p.7-17,1997年12月20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5所示的构成虽然可以杀死进入到空气净化机的内部的蚊子,但不具备有效率地引诱蚊子至空气净化机的内部的构成。因此,不能有效率地捕虫。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率地捕捉蚊子等的虫子的空气处理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空气处理装置具有空气吸入口、空气吹出口、送风机以及空气处理部,使所述送风机产生从所述空气吸入口经由所述空气处理部而朝向所述空气吹出口的空气的流动,且在所述空气的流路上设有捕虫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加热部,所述加热部通过热引诱虫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加热部产生的热,起到引诱蚊子等的虫子,并能够有效率地捕虫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空气净化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机的纵剖面图。
图3是从内侧观察图1所示的罩构件时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适用了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空气净化机的构成的纵剖面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机的构成的纵剖面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变形方式的除湿机的内部构造的纵剖面图。
图7是示出对于图6所示的百叶板的控制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其它变形方式的除湿机的内部构造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说明将本发明的空气处理装置适用在空气净化机的情况。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空气净化机的纵剖面图。并且,在下面所示的各附图中,空心箭头示出空气的流向。
(空气净化机的外部构造)
如图1所示,空气净化机1为设置于例如房间等的地面的构造,并具有横剖面为大致椭圆形的主体部壳体2以及罩构件3。主体部壳体2以及罩构件3构成空气净化机1的壳体。罩构件3可装卸地安装于主体部壳体2的背面侧。罩构件3的内面贴附有捕虫片(捕虫构件)31,所述捕虫片31在表面具有粘合面。主体部壳体2的背面以及罩构件3的外表面的颜色成为黑色。黑色为蚊子等的虫子喜好的颜色,通过将主体部壳体2的背面以及罩构件3的外表面的颜色设为黑色,能使虫子容易地引诱到罩构件13的附近。
主体部壳体2的上表面的边缘部设置有由透明的树脂形成的套管部12,主体部壳体2的上表面前部设置有操作部6。操作部6具有多个按键(未图示),使用者操作上述按键来进行空气净化机1的动作设定。例如,进行空气净化机1的动作的开/关、后述的送风机10的风量的改变、后述的离子发生装置11的开/关等的动作设定。
(空气净化机的内部构造)
如图1及图2所示,罩构件3中形成多个吸入口(空气吸入口)4,并在主体部壳体2的背面形成有流入口20。在罩构件3与主体部壳体2的背面之间形成捕虫空间(空气的流路)25,罩构件3的吸入口4与主体部壳体2的流入口20经由捕虫空间25而连通。并且,在图1中示出从罩构件3的吸入口4看到主体部壳体2的吸入口4的一部分的状态。
如图2所示,主体部壳体2的上表面形成有吹出口(空气吹出口)5。主体部壳体2的内部形成送风通道7,吸入口4与吹出口5是经由捕虫空间25、流入口20以及送风通道7而连通。
送风通道7内从流入口20朝向吹出口5、即从风的流动的上游朝向下游地设置预过滤器(空气处理部)8、HEPA过滤器(空气处理部)9、送风机10以及离子产生装置(空气处理部)11。
送风机10为在轴方向上吸气而在圆周方向上排气的离心风机,并设于主体部壳体2的下部。送风机10具有安装于电机10a与电机10a的转轴的叶轮10b。在空气净化机1中,通过将送风机10配置于主体部壳体2的下部,不加长主体部壳体2的上下方向的长度,而能逐渐拓宽送风机10形成的气流的流路面积。送风机10根据操作部6的操作能设定为例如“微”、“弱”、“中”以及“强”多种送风级别。并且,送风机10也可以是轴流风机。
预过滤器8是对具有由ABS等的合成树脂形成的多行多列的窗口的矩形的框8a焊接聚丙烯制的网格8b而形成。网格8b的网眼大小形成为蚊子、苍蝇等的虫子不能通过的大小。预过滤器8收集空气中大的尘埃。
HEPA过滤器9中,框材9b以覆盖滤材9a的方式被热熔焊接。通过HEPA过滤器9能收集包含PM2.5等的微小粒子状物质的空气中细微的尘埃。并且,也可以将具有活性炭等的吸附材料的除臭过滤器配置于预过滤器8与HEPA过滤器9之间。此时,能吸附空气中的臭气成分而对空气进行除臭。
离子产生装置11具有通过施加高电压产生离子的电极(未图示),电极面对送风通道7内。电极被施加具有交流波形或脉冲波形的电压。电极的施加电压为正电压时,产生正离子,而负电压时,产生负离子。离子产生装置11通过产生正离子以及负离子而从吹出口5送出,进行卧室内的除菌以及除臭。
(罩构件以及捕虫片)
图3是从内面侧(主体部壳体2侧)看罩构件3时的立体图。罩构件3例如,具有卡合设于主体部壳体2的卡合孔(未图示)的卡合片(未图示),且可装卸于主体部壳体2。罩构件3以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弯曲,在左右的两端部上下并排地设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的吸入口4。并且,吸入口4也可以为一个。
捕虫片31为例如在基材片32的一个面上配置了粘合剂33的构成,并粘合于安装板34上。捕虫片31以及安装板34为黑色。基材片32由例如纸、树脂薄片等而形成。粘合剂33没有特别限定,但能使用例如丙烯酸树脂类的粘合剂。
并且,粘合剂33也可以为水溶性。作为水溶性的粘合剂33的材质,能例举例如糊精、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或阿拉伯胶等。由此,能从主体部壳体2卸下罩构件3,用水等冲洗附着了虫子、尘埃等的粘合剂33的表面。由此,能减少捕虫片31的更换频率。
另外,捕虫片31以及安装板34设为黑色是为了能将虫子容易地引诱至捕虫片31。
安装板34安装于罩构件3,例如如下地进行。如图3所示,安装板34的四角(至少上侧的两个角)形成有卡合孔34a,在罩构件3的内面的上部,以突出状态地设置左右一对钩状的卡合片(未图示),并在罩构件3的内面的下部,设置正面看时为L字状的左右一对的支持部34b,该支持部34b具有插入安装板34的槽(未图示)。
由此,使安装板34的卡合孔34a卡合于罩构件3的卡合片,将安装板34的下端部的左右端部放置于支持部34b,能将安装板34即捕虫片31可装卸地安装于罩构件3装卸。此时,捕虫片31与预过滤器8对置。
并且,捕虫空间25(参照图2)内也可以设置引诱光源21。引诱光源21为射出引诱蚊子等的虫子的约365nm的紫外线的例如紫外线发光二极管。通过设置引诱光源21,变的容易将蚊子等的虫子引诱至捕虫空间25。
另外,罩构件3的内面(参照图3)也可以设置发出引诱虫子的臭气物质的异味产生部22。臭气物质没有特别限定,能例举例如乳酸。通过设置异味产生部22,变的容易将蚊子等的虫子引诱至捕虫空间25。并且,异味产生部22的设置位置只要在捕虫空间25内,不限于罩构件3的内面,也可以在例如主体部壳体2的背面。
另外,也可以使捕虫片31的基材片32含有臭气物质而形成异味产生部。另外,也可在基材片32上以成为千鸟图案或条纹图案的方式邻接地涂布粘合剂33与臭气物质而形成异味产生部。另外,也可使捕虫片31的粘合剂33含有臭气物质而形成异味产生部。即,也可在捕虫片31设置臭气物质而形成异味产生部。另外,也可在安装板34上涂布臭气物质而形成异味产生部。
(加热部的构成)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空气净化机1包括有引诱蚊子等的虫子的加热部14。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部14由加热器51形成,加热器51由例如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元件形成。加热器51多个分散地设置于安装板34的表面、即安装板34与捕虫片31之间。并且,加热器51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
已知蚊子被引诱到特定温度的环境。在此,加热部14即加热器51加热捕虫片31至可以引诱蚊子的温度。
关于上述的蚊子的习性,在非专利文献1中示出关于「针对白纹伊蚊的行动的温度效果」的研究结果。非专利文献1的图2是关于白纹伊蚊的叮咬的行动与其接近行动,并示出温度(横轴:摄氏温度)与反应率(纵轴:百分比)的关系。另外,在非专利文献1的第10页的第4行~第7行中,作为“1.交配的雌性的实验”的结果,关于白纹伊蚊向热源的接近,记载了“在从35℃至39℃期间,围过来的数量……上升,并在39℃达到约76%的最大峰”情况、和“从41℃至45℃的每一个温度下观察到约50%的反应”情况。另外,第10页的第12行~第13行中记载了“叮咬行动也经历与接近热源的行动类似的过程”,第19行~第20行中记载了“在39℃下叮咬反应为峰值”。另外,非专利文献1的第11页的第2行~第3行中,作为“2.未交配的雌性的实验”的结果,记载了“未交配的雌性接近热源的行动与交配的雌性没有大差异",可以认为“从35℃至39℃的温度区为比较容易引起未交配的雌性的叮咬反应"。
由此,由加热器51对捕虫片31的加热温度设为39℃。并且,只要加热器51的加热温度为35℃~40℃的范围内,就可以具备对蚊子良好的引诱功能。另外,捕虫片31上使用的粘合材熔化的温度为,例如60℃左右的、远高于加热器51的上述加热温度的范围温度,由加热器51加热捕虫片31没有问题。
(空气净化机的正常动作)
在上述的构成中,说明空气净化机1的正常动作。空气净化机1开始运转时,通过送风机10的动作,产生在吸入口4、捕虫空间25、流入口20、预过滤器8、HEPA过滤器9、送风通道7、离子产生装置11以及吹出口5的路径中的风的流动。此时,预过滤器8除去空气中大的尘埃。HEPA过滤器9除去包含PM2.5等的空气中细微的尘埃。离子产生装置11向空气中赋予离子。由此,被预过滤器8以及HEPA过滤器9净化,且在离子产生装置11赋予离子的空气从吹出口5送出至卧室内。
(空气净化机的捕虫动作)
接着,说明空气净化机1的捕虫动作。在空气净化机1附近的蚊子随着向吸入口4的空气的流动,从吸入口4进入捕虫空间25。此时,捕虫片31通过加热器51被加热至引诱蚊子的温度,因此进入捕虫空间25的蚊子被捕虫片31的热引诱而容易地被捕虫片31捕捉。即,空气净化机1通过具备有加热部14,尤其是蚊子可以有效率地捕捉。
(加热部(加热器)的其它配置例)
加热部14(在此为加热器51)的配置位置不限于捕虫片31与安装板34之间的位置、即捕虫片31的里面,也可以是在如下所示的位置。这一方面与在后述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加热部14(加热器51)的位置也可以是在安装板34与罩构件3之间、即配置安装板34的罩构件3的内表面。此时,为了从加热部14向捕虫片31有效率地传递热,安装板34优选用热传导电性良好的构件,例如铜、铝形成。
另外,加热部14(加热器51)的位置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捕虫片31的配置位置。即,空气净化机1通过具备有加热部14,由加热部14发出的热能来引诱蚊子等的虫子,并有效率地捕虫。
例如,加热部14(加热器51)通过设置于罩构件3的内表面、主体部壳体2的内表面等的空气净化机1的适当的位置上,将蚊子引诱至空气净化机1内,并通过朝向吸入口4的空气的流动变得容易将蚊子吸入至捕虫空间25。由此,由捕虫片31变得容易捕捉蚊子。另外,当加热部14设置于吸入口4的附近时,将蚊子引诱到吸入口4,通过朝向吸入口4的空气的流动变得容易将蚊子吸入至捕虫空间25,通过捕虫片31变得容易捕捉蚊子。另外,在加热部14设置于捕虫空间25的情况也相同。
另外,加热器51由PTC元件构成,因此可以由简单的构成来将加热对象物(捕虫片31)的加热温度保持在规定温度。
然而,加热器51也可以是,例如护套加热器等的除PTC元件以外的加热器。此时,加热部14例如,成为具备了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开关以及控制部的构成。即,加热器设置于安装板34与捕虫片31之间。温度传感器检测捕虫片31的温度。开关导通和关断加热器与电源的连接电路。控制部基于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开关的导通和关断,使得捕虫片31成为规定的温度。另外,也可以以代替开关而具备逆变电路,进行由逆变电路对加热器的供电的控制。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说明将本发明的空气处理装置适用了空气净化机的情况。
(加热部的构成)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机的构成的纵剖面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机41的加热部14利用送风机10的电机10a的排热而加热空气净化机41的主体部壳体2。
具体而言,加热部14包括了送风机10的电机10a、电机支撑构件(传热部)61、传热构件(传热部)62以及放热构件(传热部)63。电机支撑构件61支撑电机10a,并以包围电机10a的方式设置,使电机10a的排热被传递。传热构件62连接电机支撑构件61与放热构件63,并将向电机支撑构件61传递的电机10a的排热传递至放热构件63。放热构件63以与主体部壳体2的内表面接触的方式设置,从传热构件62传递的电机10a的排热向主体部壳体2传递。并且,放热构件63也可以是固定于主体部壳体2的内表面的薄板。
电机支撑构件61、传热构件62以及放热构件63为了很好地向主体部壳体2传递电机10a的排热,例如由铜或者铝等的金属等、具有高热传导率的材料形成,并至少具有高于形成主体部壳体2的树脂材料的热传导率。
(空气净化机的正常动作)
在上述的构成中,当空气净化机41开始运转时,如前所述,根据送风机10的动作产生从吸入口4朝向吹出口5的风的流动,并被净化,且被赋予离子的空气从吹出口5向卧室内送出。
(空气净化机的捕虫动作)
在空气净化机41的运转期间,从送风机10的电机10a产生的排热经由电机支撑构件61、传热构件62以及放热构件63向主体部壳体2传递。由此,放热构件63附近的主体部壳体2的温度上升,且蚊子被引诱至温度上升的主体部壳体2的周围。之后,引诱至主体部壳体2的周围的蚊子随着向吸入口4的空气的流动,从吸入口4吸入至捕虫空间25,并被捕虫片31捕捉。
如此,空气净化机41虽然不是直接引诱蚊子至捕虫空间25的内部的构成,但由加热部14将蚊子引诱至空气净化机41的主体部壳体2的周围,并随着向吸入口4的空气的流动而蚊子变得容易从吸入口4吸入至捕虫空间25的内部。其结果,可以提高捕虫功能。
在此,运转中的电机10a的温度成为,例如80℃程度等的、远高于用于引诱蚊子的适当的温度(35℃~40℃)的温度。由此,将电机10a的排热经由电机支撑构件61、传热构件62以及放热构件63传递至主体部壳体2,而容易将主体部壳体2加热至能够引诱蚊子的温度。
另外,在空气净化机41中,从主体部壳体2的电机10a的位置最近的部分为主体部壳体2的前部,因此成为由加热部14加热主体部壳体2的前部的构成。然而,由加热部14对主体部壳体2的加热位置不限于前部。即,由加热部14对主体部壳体2的加热位置只要根据电机10a的配置位置、和能够配置电机支撑构件61、传热构件62以及放热构件63的空气净化机41的内部构造而适当设定即可。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说明将本发明的空气处理装置适用在空气净化机的情况。
(加热部的构成)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机的构成的纵剖面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净化机42作为加热部14具备蓄热材料71,并由蓄热材料71加热捕虫片31。
具体而言,在空气净化机42中,捕虫片31贴附于安装板34上。固定于罩构件3的内表面的安装板34,例如下端部形成为L字形,由此,在安装板34与罩构件3之间形成有成为蓄热材料收容部72的间隙。蓄热材料收容部72收容有蓄热材料71。蓄热材料71例如从蓄热材料收容部72的上部的开口部可以进出蓄热材料收容部72。安装板34优选由热传导性良好的构件,例如铜、铝形成。
蓄热材料71构成加热部14并加热捕虫片31。此时,蓄热材料71加热捕虫片31至能够有效率地引诱蚊子的35℃~4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加热至39℃。
蓄热材料71在从液体凝固成固体时,使用发热的潜热蓄热材料。作为像这样的潜热蓄热材料,可以使用玉井化成(株式会社)、NEGISHI(株式会社)的制品(硫代硫酸钠水合物(融解温度43℃、凝固温度39℃)、醋酸钠水合物(融解温度42℃、凝固温度39.4℃))等一般习知的潜热蓄热材料。
潜热蓄热材料液体在凝固点(相变点)凝固成固体为止保持固定的温度,并可以制造凝固点(相变点)为任意的温度。由此,蓄热材料(潜热蓄热材料)71可以将捕虫片31加热至35℃~4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使用加热至39℃。并且,凝固了的蓄热材料71可以由例如微波炉等加热液化并再利用。
(空气净化机的捕虫动作)
在运转空气净化机42时,将蓄热材料71配置蓄热材料收容部72。此时,蓄热材料71为加热而液化了的状态。
当空气净化机42开始运转时,在空气净化机1附近的蚊子随着向吸入口4的空气的流动,从吸入口4进入捕虫空间25。此时,捕虫片31通过蓄热材料71加热至引诱蚊子的温度。由此,进入到捕虫空间25的蚊子被捕虫片31的热引诱而更容易被捕虫片31捕捉。即,空气净化机42具备加热部14(蓄热材料71),由此尤其是可以有效率地捕捉蚊子。
<第一变形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变形方式。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在本变形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说明将本发明的空气处理装置适用了除湿机的情况。
(除湿机的构成)
图6是示出本变形方式的除湿机的内部构造的纵剖面图。如图6所示,除湿机81在左右侧面中的一侧上具有第一吸入口91,在第一吸入口91的另一侧上具有第二吸入口92,且在上部上具有第三吸入口93。另外,在第三吸入口93旁边具有吹出口94。这些第一至第三吸入口91~93以及吹出口94形成于除湿机81的壳体95上。
在壳体95的内部的上部设有冷凝器96、送风机97以及蒸发器98,它们从第一吸入口91朝向第二吸入口92。另外,在壳体95的底部即送风机97的下方的位置上设置排水箱99,排水箱99的旁边设有压缩机100。
蒸发器98、压缩机100以及冷凝器96构成制冷循环系统(空气处理部)。蒸发器98从外部吸收热而使制冷剂气体蒸发。压缩机100压缩经由蒸发器98的制冷剂气体,而提供至冷凝器96。冷凝器96使制冷剂气体液化而向外部发出热。送风机97具备两翼风扇97a以及风扇驱动电机97b。两翼风扇97a具有与冷凝器96相对的第一翼97a1、以及与捕虫通道104相对的第二翼97a2。排水箱99接收从蒸发器98的表面落下的水分(水滴)。积聚于排水箱99的水从除湿机81适当地排水箱99抽出而被废弃。
在除湿机81中,通过送风机97运转,形成到达至第一吸入口91、冷凝器96、送风机97以及吹出口94的第一风路101,形成到达至第二吸入口92、蒸发器98、送风机97以及吹出口94的第二风路102,并形成到达至第三吸入口93、送风机97以及吹出口94的第三风路103。
从第三吸入口93到排水箱99之间形成有捕虫通道104。捕虫通道104从第三吸入口93通过送风机97与蒸发器98之间,并到达至排水箱99。第三吸入口93上设有能够开关的百叶板105。捕虫通道104为,在百叶板105关闭的状态下,进入到捕虫通道104的虫无法逃出的构造。即,在百叶板105的关闭的状态下,通过第二风路102的空气可以从捕虫通道104向送风机97移动,但虫子被关在捕虫通道104内。
并且,捕虫通道104上设有用于容易将蚊子引诱至捕虫通道104的引诱部106。引诱部106由上述的引诱光源21或者加热部14形成。引诱部106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但如图6所示,可以设为捕虫通道104中的蒸发器98与第三吸入口93之间的位置。
(百叶板的控制系统的构成)
图7是示出百叶板105的控制系统的构成的框图。如图7所示,除湿机81具备有电源开关111、输入部112、控制部113以及百叶板驱动电机114。电源开关111为切换除湿机81的运转、停止的开关。输入部112为用户选择除湿机81的动作的输入部,例如可以输入除湿机81的捕虫动作的开启和关断。百叶板驱动电机114为驱动百叶板105而使百叶板105开关的电机。由输入部112使捕虫动作开启的情况下,控制部113控制百叶板驱动电机114的驱动而控制百叶板105的开关。
具体而言,控制部113在除湿机81的运转中,将百叶板105设为仅在规定的开启时间开启的状态,若经过开启时间,则将百叶板105设为仅在规定的关闭时间关闭的状态。即,控制部113以重复该开启状态与关闭状态的方式控制百叶板驱动电机114。
开启时间设定为,在除湿机81的附近存在蚊子的情况下,蚊子从第三吸入口93进入至捕虫通道104的适当的时间。关闭时间设定为,以使进入至捕虫通道104的蚊子经由蒸发器98产生的冷气(例如10~15℃)而弱化,并向排水箱99内落下的适当的时间。
(除湿机的正常动作)
在上述的构成中,在下面说明除湿机81的动作。除湿机81由蒸发器98冷却通过第二风路102以及第三风路103的空气,并通过空气所含有的水分凝结,除去空气所含有的水分并除湿。
另一方面,冷凝器96加热通过第一风路101的空气。由此,混合从吹出口94通过第一风路101的暖空气和通过第二风路102以及第三风路103的冷空气,在成为了适宜温度的状态下吹出。
(除湿机的捕虫动作)
在除湿机81的运转期间,从第一吸入口91至第三吸入口93向除湿机81的内部吸入的空气被除湿而从吹出口94向机外吹出。在此,根据用户对输入部112的操作,若选择捕虫动作,则百叶板105重复仅在规定的开启时间成为开启状态的动作、以及仅在规定的关闭时间成为关闭状态的动作。此时,在百叶板105的开启状态下,从第三吸入口93进入至捕虫通道104的蚊子107,在百叶板105的关闭状态下,被关到捕虫通道104内。该蚊子107受到蒸发器98的冷气而弱化,向将通过除湿而生成的水收容的排水箱99内落下并死亡。排水箱99内的蚊子107可以在取出排水箱99而废弃排水的同时废弃。
并且,由于冷凝器96产生热,因此除湿机81也可以设为利用该热而引诱蚊子除湿机81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冷凝器96将产生的热,例如只要通过图4所示的加热部14(具有电机支撑构件61、传热构件62以及放热构件63的构成),传递至除湿机82的壳体95的构成即可。根据这样的构成,与空气净化机41相同地,能够将蚊子引诱至除湿机81。
<第二变形方式>
在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变形方式。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与在上述变形方式中说明的构件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在本变形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说明将本发明的空气处理装置适用了除湿机的情况。
(除湿机的构成)
图8是示出本变形方式的除湿机的内部构造的纵剖面图。图6所示的除湿机81在第三吸入口93上具备了百叶板105,对此,如图8所示,本变形方式的除湿机82设计第三吸入口93的形状,并成为不具备百叶板105的构成。
具体而言,第三吸入口93具有随着从捕虫通道104的上端部朝向下方开口的大小逐渐变小的形状。即,第三吸入口93成为虫子(蚊子)容易进入至捕虫通道104,难以从捕虫通道104出来形状。
由此,在除湿机82中,变得不需要除湿机81具备的百叶板105、百叶板驱动电机114以及控制百叶板驱动电机114的控制部113等。除湿机82中的其它构成与除湿机81的情况相同。
(除湿机的捕虫动作)
在除湿机82中,第三吸入口93具有随着从捕虫通道104的上端部朝向下方开口的大小逐渐变小,因此进入至捕虫通道104的蚊子不能够容易地从第三吸入口93逃出。由此,除湿机82能够具备与除湿机81相同的捕虫功能。
<总结>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净化机1)具有空气吸入口(吸入口4)、空气吹出口(吹出口5)、送风机10以及空气处理部(预过滤器8、HEPA过滤器9、离子产生装置11),使所述送风机10产生从所述空气吸入口经由所述空气处理部而朝向所述空气吹出口的空气的流动,且在所述空气的流路上设有捕虫构件(捕虫构件3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加热部14,所述加热部14通过热引诱虫子。
根据上述构成,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净化机1)通过加热部14发热,可以引诱蚊子等的虫子并有效率地捕虫。
例如,加热部14通过设置于空气处理装置的适当的位置,将蚊子等的虫子引诱至空气处理装置,并根据朝向空气吸入口(吸入口4)的空气的流动,变得易于将蚊子等的虫子捕捉至空气处理装置的内部。由此,由捕虫构件(捕虫片31)变得容易捕捉蚊子等的虫子。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所涉及的空气处理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第一个方面中,所述加热部14也可以是在供电时会发热的加热器。
根据上述构成,可以将加热部由在供电时会发热的通用的加热器容易地构成。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所涉及的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净化机42),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第一个方面中,所述加热部14是蓄热材料71。
根据上述构成,加热部14可以仅配置蓄热材料71,因此用于配置加热部14,不需要另外设置电力线、任何的构件等的对策。由此,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净化机42)能够容易地具备加热部14。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所涉及的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净化机1、42)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第一或第二个方面中,具有壳体(主体部壳体2、罩构件3),所述壳体形成所述空气吸入口(吸入口4)以及所述空气吹出口(吹出口5),并在内部设有所述送风机10以及所述空气处理部(预过滤器8、HEPA过滤器9、离子产生装置11),所述捕虫构件(捕虫片31)由在表面具有粘合面的捕虫片31形成,并安装于所述壳体(罩构件3)的内表面,所述加热部14设于所述壳体(罩构件3)的内表面与所述捕虫片31之间。
根据上述构成,加热部14设于壳体(罩构件3)的内表面与捕虫片31之间,因此有效率地加热捕虫片31而将蚊子等的虫子引诱至捕虫片31。由此,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净化机1,42)能够有效率地捕虫。
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所涉及的空气处理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第四个方面中,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壳体2和罩构件3,所述主体部壳体2形成所述空气吹出口(吹出口5),并在内部设有所述送风机10以及所述空气处理部(预过滤器8、HEPA过滤器9、离子产生装置11),所述罩构件3形成所述空气吸入口(吸入口4),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主体部壳体2,在所述主体部壳体2与罩构件3之间设置与所述空气吸入口联通的捕虫空间25,所述捕虫片31以及所述加热部14设于所述罩构件3的内表面。
根据上述构成,将从空气吸入口(吸入口4)进入至捕虫空间25的蚊子等的虫子,引诱至由加热部14加热的捕虫片31,并能够由捕虫片31有效率地捕捉。另外,另外,罩构件3相对于主体部壳体2装卸自如,因此将罩构件3从主体部壳体2取下,可以容易地更换捕虫片31。
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所涉及的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净化机41)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第一个方面中,所述加热部14包括有传热部(电机支撑构件61、传热构件62、放热构件63),所述传热部将所述送风机10的电机10a的排热传递至该空气处理装置的主体部壳体2。
根据上述构成,送风机10的电机10a的排热经由传热部(电机支撑构件61、传热构件62、放热构件63)传递至主体部壳体2,且主体部壳体2被加热。由此,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净化机41)将蚊子等的虫子引诱至主体部壳体2的加热的区域的周围,并能够有效率地捕虫。即,将引诱至主体部壳体2的加热的区域的周围的蚊子等的虫子,通过朝向空气吸入口(吸入口4)的空气的流动,变得容易吸入至空气处理装置的内部,并变得容易由捕虫构件(捕虫片31)捕捉。
另外,加热部14利用送风机10的电机10a的排热而加热主体部壳体2,因此可以有助于空气净化机1的节能。
本发明第七个方面所涉及的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净化机1、41、42)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第一至第六个方面中任一个方面中,所述加热部14将加热对象物加热至35~40℃的范围的温度。
根据上述构成,加热部14将加热对象物加热至容易引诱尤其是蚊子的35~40℃的范围的温度。由此,可以有效率地捕捉蚊子。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地组合后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而且,能通过将各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组合而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附图标记说明
1、41、42 空气净化机
2 主体部壳体(壳体)
3 罩构件(壳体)
4 吸入口(空气吸入口)
5 吹出口(空气吹出口)
6 操作部
7 送风风路
8 预过滤器(空气处理部)
9 HEPA过滤器(空气处理部)
10 送风机
10a 电机
11 离子产生装置(空气处理部)
14 加热部
20 流入口
21 引诱光源
31 捕虫片(捕虫构件)
32 基材片
33 粘合剂
34 安装板
51 加热器
61 电机支撑构件(传热部)
62 传热构件(传热部)
63 放热构件(传热部)
71 蓄热材料
72 蓄热材料收容部
81、82 除湿机
91 第一吸入口
92 第二吸入口
93 第三吸入口
94 吹出口
95 壳体
96 冷凝器
97 送风机
98 蒸发器
99 排水箱
100 压缩机
101 第一风路
102 第二风路
103 第三风路
104 捕虫通道
105 百叶板
106 引诱部
107 蚊子
111 电源开关
112 输入部
113 控制部
114 百叶板驱动电机

Claims (7)

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具有空气吸入口、空气吹出口、送风机以及空气处理部,所述送风机产生从所述空气吸入口经由所述空气处理部而朝向所述空气吹出口的空气的流动,且在所述空气的流路上设有捕虫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加热部,所述加热部通过热引诱虫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为在供电时会发热的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为蓄热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所述空气吸入口以及所述空气吹出口,并在内部设有所述送风机以及所述空气处理部,所述捕虫构件由在表面具有粘合面的捕虫片形成,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所述加热部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捕虫片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壳体和罩构件,所述主体部壳体形成所述空气吹出口,并在内部设有所述送风机以及所述空气处理部,所述罩构件形成所述空气吸入口,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主体部壳体,所述主体部壳体与罩构件之间设置与所述空气吸入口联通的捕虫空间,所述捕虫片以及所述加热部设于所述罩构件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传热部,其将所述送风机的电机的排热传递至该空气处理装置的主体部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将加热对象物加热至35~40℃的范围的温度。
CN201780013751.9A 2016-06-21 2017-01-18 空气处理装置 Withdrawn CN1093129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2969 2016-06-21
JP2016-122969 2016-06-21
PCT/JP2017/001595 WO2017221447A1 (ja) 2016-06-21 2017-01-18 空気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2944A true CN109312944A (zh) 2019-02-05

Family

ID=60783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3751.9A Withdrawn CN109312944A (zh) 2016-06-21 2017-01-18 空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7221447A1 (zh)
CN (1) CN109312944A (zh)
WO (1) WO2017221447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2393U (zh) * 1991-09-21 1992-04-22 王国新 捕蚊风扇
JPH10229801A (ja) * 1997-02-19 1998-09-02 Katagawa Spring Seisakusho:Kk 蚊取器
CN200983801Y (zh) * 2006-12-14 2007-12-05 香少庭 电子吸蚊机
JP3154622U (ja) * 2009-08-04 2009-10-22 有限会社大東製作所 殺虫機能付き空気清浄装置
CN201630153U (zh) * 2010-04-08 2010-11-17 陈长青 一种吸蚊器
CN102388849A (zh) * 2011-08-01 2012-03-28 安徽虫博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击灭虫装置
CN204388250U (zh) * 2015-01-03 2015-06-10 吴彦文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CN105473871A (zh) * 2014-01-23 2016-04-06 夏普株式会社 送风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46751A (ja) * 1997-11-14 1999-06-02 Kamoi Kakoshi Kk 蚊や虻等の虫を捕獲する装置
JP3520963B2 (ja) * 1998-06-09 2004-04-19 中部電力株式会社 蚊の誘殺器又は捕獲器
JP2009250463A (ja) * 2008-04-02 2009-10-29 Panasonic Corp 空気清浄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2393U (zh) * 1991-09-21 1992-04-22 王国新 捕蚊风扇
JPH10229801A (ja) * 1997-02-19 1998-09-02 Katagawa Spring Seisakusho:Kk 蚊取器
CN200983801Y (zh) * 2006-12-14 2007-12-05 香少庭 电子吸蚊机
JP3154622U (ja) * 2009-08-04 2009-10-22 有限会社大東製作所 殺虫機能付き空気清浄装置
CN201630153U (zh) * 2010-04-08 2010-11-17 陈长青 一种吸蚊器
CN102388849A (zh) * 2011-08-01 2012-03-28 安徽虫博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击灭虫装置
CN105473871A (zh) * 2014-01-23 2016-04-06 夏普株式会社 送风机
CN204388250U (zh) * 2015-01-03 2015-06-10 吴彦文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221447A1 (ja) 2019-04-11
WO2017221447A1 (ja) 2017-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58437B2 (en) Air blower
CN2934977Y (zh) 一种带有新型灭蚊器的空调机
CN109475112A (zh) 捕虫装置、以及空气处理装置
CN105066270A (zh) 一种富含水分子的轻负离子释放装置及相应的释放方法
CN104582858A (zh) 家用电器
CN207186338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衣柜
JP2012200385A (ja) 電気掃除機
CN210638111U (zh) 空调器
CN204388551U (zh) 一种热泵除湿干燥机
CN109312944A (zh) 空气处理装置
CN105742978A (zh) 一种配电箱柜用除尘除湿设备
CN206861745U (zh) 一种多功能家用空气净化机
EP3578889B1 (en) Semiconductor cooling or heating air conditioner
CN208908928U (zh) 一种全光谱双灯风吸智联诱捕灯
CN104776498B (zh) 空气调节装置
JP2015129595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7378967U (zh) 一种机房节能新风系统
CN109042582A (zh) 一种全光谱双灯风吸智联诱捕灯
CN205724422U (zh) 配电箱柜用除尘除湿设备
CN106691304B (zh) 利用风机热能的吸尘器和具有熨烫功能的吸尘器
TWI307762B (zh)
CN208750994U (zh) 过滤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KR101789018B1 (ko) 친환경 하우스 재배를 위한 살균, 제습, 발열 송풍기
JP5558924B2 (ja) 静電霧化装置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CN20389337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灭蚊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