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0855A - 微针用穿刺器具 - Google Patents

微针用穿刺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0855A
CN109310855A CN201780037994.6A CN201780037994A CN109310855A CN 109310855 A CN109310855 A CN 109310855A CN 201780037994 A CN201780037994 A CN 201780037994A CN 109310855 A CN109310855 A CN 109310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side
micropin
clamping
skin
gripp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79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0855B (zh
Inventor
住田知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p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pa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310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0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0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08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42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having means for desensitising skin, for protruding skin to facilitate piercing, or for locating point where body is to be pierc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23Drug applicators using micronee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61Methods for using microneed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具备:夹持部(11),包含沿着排列方向(Da)排列且沿着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夹持方向(Dh)分别夹住皮肤的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以将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之间的距离(Dist)保持为规定的范围的方式被连结;以及穿刺部(12),在排列方向(Da)上的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之间,一边沿着夹持方向(Dh)夹住皮肤,一边将皮肤穿刺,并包含将皮肤穿刺的微针(12a)与支承微针(12a)的支承部分(12b)。

Description

微针用穿刺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微针向皮肤穿刺的微针用穿刺器具。
背景技术
作为将疫苗等药剂向体内进行给药的方法,已知有使用微针的方法。微针具有有着针形状的突起部,突起部的长度是不会到达皮肤中的真皮层的神经细胞的长度。因此,在使用微针的给药方法中,与使用注射针的给药方法相比,能够抑制在向皮肤穿刺时的疼痛。另外,在使用微针的给药方法中,将药剂向丰富地存在有抗原提呈细胞的皮肤内给药,因此与使用注射针将药剂向皮下给药的方法相比,存在能够减少药剂的给药量的可能性。
在使用微针将药剂向皮内给药时,使突起部穿刺的深度被控制为规定的深度。然而,与注射针相比,突起部的长度更短,因此仅使突起部压贴于皮肤的话,存在因皮肤的变形而难以使突起部穿刺到希望的深度的情况。因此,微针的穿刺也有使用如下注入器具的情况,该注入器具具备对使突起部向皮肤穿刺的深度进行控制的限制器、以及包围突起部并且在突起部的周围抑制皮肤的变形的稳定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9-5165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为了保持突起部穿刺于作为弹性体的皮肤的状态,需要以突起部不会被皮肤的弹性压回的程度的力将注入器具持续压贴于皮肤。然而,注入器具由于被使用者压贴于皮肤,因此在使用者将注入器具压贴于皮肤的期间,也有将注入器具压贴于皮肤的力的大小改变、或压贴注入器具的位置改变的情况,由此,也有难以保持穿刺突起部的状态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保持将微针穿刺于皮肤的状态的微针用穿刺器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微针用穿刺器具具备:夹持部,包含沿着排列方向排列且沿着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夹持方向分别夹住皮肤的第一夹持要素和第二夹持要素,所述第一夹持要素和所述第二夹持要素以将所述第一夹持要素与所述第二夹持要素之间的距离保持为规定的范围的方式被连结;以及穿刺部,在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夹持要素与所述第二夹持要素之间,一边沿着所述夹持方向将所述皮肤夹住,一边将所述皮肤穿刺,并且所述穿刺部包含将所述皮肤穿刺的微针和支承所述微针的支承部分。
根据上述构成,在微针向皮肤穿刺时,第一夹持要素和第二夹持要素夹住皮肤中的被微针穿刺的部位的两侧的部位,使得各部位被固定。并且,具有微针的穿刺部也在微针向皮肤穿刺时夹住被各夹持要素夹住的部位之间,因此皮肤中的被微针穿刺的部位也被固定。
这样,根据上述构成,在微针向皮肤穿刺时、以及穿刺于皮肤的期间,皮肤中的被微针穿刺的部位和夹住该部位的部位被固定为由微针用穿刺器具夹住的状态,因此能够容易地保持将微针穿刺于皮肤的状态。
在上述微针用穿刺器具中,也可以是,所述微针用穿刺器具具备沿着所述排列方向延伸的支承轴,所述夹持部包含:第一夹持部,被作为所述支承轴的一部分的第一轴部分支承,包含第一上侧部分和所述夹持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上侧部分不同的第一下侧部分,通过所述第一上侧部分和所述第一下侧部分来夹住所述皮肤;以及所述第二夹持部,被作为所述支承轴的一部分的第二轴部分支承,包含第二上侧部分和所述夹持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上侧部分不同的第二下侧部分,通过所述第二上侧部分和所述第二下侧部分来夹住所述皮肤,所述第一夹持要素包含所述第一轴部分和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要素包含所述第二轴部分和所述第二夹持部。
根据上述构成,第一夹持要素与第二夹持要素这两方被作为一个轴的支承轴支承。因此,与第一夹持要素与第二夹持要素分别由独立的支承轴支承的构成相比,例如易于用第一夹持要素和第二夹持要素夹住如上臂以及前臂的一部分等那样大致沿一个二维平面扩展的皮肤。
在上述微针用穿刺器具中,也可以是,所述穿刺部包含:第三轴部分,所述第三轴部分是所述支承轴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轴部分与所述第二轴部分之间;上侧穿刺部分,被所述第三轴部分支承,并且包含所述支承部分;以及下侧穿刺部分,所述夹持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上侧穿刺部分不同,所述上侧穿刺部分与所述下侧穿刺部分以夹住所述皮肤的方式协同动作。
根据上述构成,第一夹持要素、第二夹持要素、以及穿刺部被共用的一个支承轴支承。因此,与它们分别被独立的支承轴支承的构成相比,易于进行大致沿一个二维平面扩展的皮肤的固定与穿刺。
在上述微针用穿刺器具中,也可以是,所述穿刺部以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夹持要素与所述第二夹持要素之间的方式连结于所述夹持部。
根据上述构成,夹持部与穿刺部连结,因此与夹持部和穿刺部独立的构成相比,易于在第一夹持要素与第二夹持要素之间将排列方向上的穿刺部的位置保持于规定的位置。所以,可抑制在多个微针用穿刺器具之间因排列方向上的穿刺部的位置改变而导致微针穿刺于皮肤的状态产生偏差的情况。
在上述微针用穿刺器具中,也可以是,所述微针用穿刺器具具备:沿着所述排列方向排列的三个上侧部分;以及下侧部分,沿着所述排列方向延伸,所述夹持方向上的位置与全部的所述上侧部分不同,并且具有在从所述夹持方向观察时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与全部的所述上侧部分重叠的大小,所述第一夹持要素、所述第二夹持要素、以及所述穿刺部分别包含相互不同的所述上侧部分,所述穿刺部的所述上侧部分包含所述支承部分,所述夹持部以及所述穿刺部共用所述下侧部分。
根据上述构成,夹持部以及穿刺部共用沿排列方向延伸的一个下侧部分,因此通过用夹持部夹住皮肤,能够用下侧部分支承皮肤中的被微针穿刺的部位。所以,穿刺部能够使微针向被下侧部分支承的部位穿刺,由此,微针易于向皮肤穿刺。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微针用穿刺器具具备:夹持部,沿着夹持方向夹住皮肤,包含上侧夹持部分和所述夹持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上侧夹持部分不同的下侧夹持部分;以及穿刺部,在所述夹持方向上一边夹住所述皮肤一边将皮肤穿刺,所述穿刺部包含将所述皮肤穿刺的微针、上侧穿刺部分、以及所述夹持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上侧穿刺部分不同的下侧穿刺部分,所述上侧穿刺部分包含支承所述微针的支承部分,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穿刺部沿着与所述夹持方向交叉的排列方向排列,所述下侧夹持部分与所述下侧穿刺部分包含在沿着排列方向延伸的一个下侧部分中,相对于所述下侧部分而言所述上侧夹持部分所在的一侧和相对于所述下侧部分而言所述上侧穿刺部分所在的一侧彼此相同,所述下侧部分具有在所述排列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上侧穿刺部分而言位于与所述上侧夹持部分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
根据上述构成,在微针穿刺于皮肤时,夹持部夹住皮肤,从而皮肤中的在排列方向上被微针穿刺的部位的两侧被下侧部分支承。因此,在微针穿刺于皮肤时,仅靠利用下侧部分支承皮肤就抑制了皮肤的变形。另外,在夹持部与穿刺部夹住皮肤的状态下,除了与上侧夹持部分接触的部位和与上侧穿刺部分接触的部位之外,仅与下侧部分接触的部位也被夹持部和穿刺部固定不少。因此,能够容易地保持将微针穿刺于皮肤的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保持将微针穿刺于皮肤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微针用穿刺器具进行了具体化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分解地表示一实施方式中的夹持部的立体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分解地表示一实施方式中的穿刺部的立体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作用的作用图。
图5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作用的作用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作用的作用图。
图7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作用的作用图。
图8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作用的作用图。
图9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进一步变更了第一变形例的第一例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进一步变更了第一变形例的第二例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12是用于说明进一步变更了第一变形例的第二例的作用的作用图。
图13是表示进一步变更了第二例的例子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进一步变更了第一变形例的第三例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第二变形例中的夹持部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变形例中的穿刺部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第二变形例中的其他穿刺部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第二变形例中的其他穿刺部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20是用于说明第三变形例的作用的作用图。
图21是表示第四变形例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进一步变更了第四变形例的例子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第五变形例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其他变形例中的立体构造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8对将微针用穿刺器具进行了具体化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依次对微针用穿刺器具的构成以及微针用穿刺器具的作用进行说明。
[微针用穿刺器具的构成]
参照图1~图3,对微针用穿刺器具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微针用穿刺器具10具备夹持部11与穿刺部12。夹持部11也称作夹持构造体或者夹持组装体。穿刺部12也称作穿刺构造体或者穿刺组装体。
夹持部11包含沿排列方向Da排列并且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夹持方向Dh分别夹住皮肤的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以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之间的距离Dist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被连结。
穿刺部12在排列方向Da上的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之间一边沿夹持方向Dh夹住皮肤,一边将皮肤穿刺。穿刺部12包含向皮肤穿刺的微针12a和支承微针12a的支承部分12b。包含排列方向Da的平面和包含夹持方向Dh的平面相互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这些平面相互正交。
微针用穿刺器具10具备第一夹持要素11a、穿刺部12、以及第二夹持要素11b,第一夹持要素11a、穿刺部12、以及第二夹持要素11b沿作为一个方向的排列方向Da按该顺序排列。第一夹持要素11a、穿刺部12、以及第二夹持要素11b相互连结。
由于夹持部11与穿刺部12连结,因此与夹持部和穿刺部分体的构成相比,容易在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之间将排列方向Da上的穿刺部12的位置保持于规定的位置。所以,可在多个微针用穿刺器具10之间抑制因排列方向Da上的穿刺部12的位置改变而导致微针12a穿刺于皮肤的状态产生偏差。
第一夹持要素11a、第二夹持要素11b、以及穿刺部12分别夹住微针12a所穿刺的对象即皮肤。第一夹持要素11a、第二夹持要素11b、以及穿刺部12夹住皮肤的方向是夹持方向Dh。夹持方向Dh是在第一夹持要素11a、第二夹持要素11b、以及穿刺部12各自中接触皮肤的第一部分、皮肤、以及接触皮肤的第二部件排列的方向。换言之,夹持方向Dh是第一夹持要素11a、第二夹持要素11b、以及穿刺部12各自中接触皮肤的两个部分夹住皮肤的方向。
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之间的距离Dist是沿着排列方向Da的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之间的距离。距离Dist虽然被保持为恒定的距离,但距离Dist也可以具有规定的范围。换言之,微针用穿刺器具1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变更沿着排列方向Da的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之间的距离。
图2以对微针用穿刺器具10中的构成夹持部11的部件进行了分解的状态示出了各部件的立体构造。
如图2所示,微针用穿刺器具10具备沿排列方向Da延伸的支承轴21,夹持部11具备支承于支承轴21的第一夹持部22和同样支承于支承轴21的第二夹持部23。
第一夹持部22包含第一上侧部分和在夹持方向Dh上的位置与第一上侧部分不同的第一下侧部分。第一夹持部22利用第一上侧部分与第一下侧部分夹住皮肤。第二夹持部23包含第二上侧部分和在夹持方向Dh上的位置与第二上侧部分不同的第二下侧部分。第二夹持部23利用第二上侧部分与第二下侧部分夹住皮肤。
在夹持部11中,上述第一夹持要素11a包含作为支承轴21的一部分的第一轴部分21a和第一夹持部22,上述第二夹持要素11b包含作为支承轴21的一部分的与第一轴部分21a不同的第二轴部分21b、和第二夹持部23。
更详细来说,第一夹持要素11a的第一夹持部22由作为上述第一上侧部分的一个例子的第一上侧部件22a、和作为第一下侧部分的一个例子的第一下侧部件22b构成。第一上侧部件22a与第一下侧部件22b排列的方向是上述夹持方向Dh,第一上侧部件22a与第一下侧部件22b在夹持方向Dh上的位置相互不同。
第一上侧部件22a具有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折线状。即,第一上侧部件22a在与包含排列方向Da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具有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形状。在第一上侧部件22a延伸的中途、并且是排列方向Da上的两侧,第一上侧部件22a具有支承于支承轴21的上侧被支承片22a1。上侧被支承片22a1以第一上侧部件22a能够以支承轴21为旋转轴旋转的状态支承于支承轴21。
第一下侧部件22b与第一上侧部件22a同样具有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折线状。即,第一下侧部件22b在与包含排列方向Da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具有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形状。在第一下侧部件22b的延伸的中途、并且是排列方向Da上的两侧,第一下侧部件22b具有支承于支承轴21的下侧被支承片22b1。下侧被支承片22b1以第一下侧部件22b不沿支承轴21的周向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支承轴21。第一下侧部件22b具有与第一上侧部件22a相同的形状。
第一上侧部件22a中的一方的端部是上侧夹持端部22a2,第一下侧部件22b中的、在夹持方向Dh上与上侧夹持端部22a2对置的端部是下侧夹持端部22b2。下侧夹持端部22b2的面积与上侧夹持端部22a2的面积相等,但下侧夹持端部22b2的面积与上侧夹持端部22a2的面积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大小。
第一夹持要素11a还具备第一施力部件24。第一施力部件24沿夹持方向Dh延伸,第一施力部件24的一方的端部连接于第一上侧部件22a,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于第一下侧部件22b。第一施力部件24在组装了第一夹持要素11a的状态、即在第一上侧部件22a与第一下侧部件22b支承于支承轴21的第一轴部分21a的状态下,将第一上侧部件22a向上侧夹持端部22a2与下侧夹持端部22b2接触的方向施力。
因此,在第一施力部件24未被施加力的状态下,第一夹持要素11a为闭合的状态,在第一施力部件24被施加了缩短第一施力部件24的长度的方向的力的状态下,第一夹持要素11a为打开的状态。换言之,在第一施力部件24未被施加力的状态下,上侧夹持端部22a2与下侧夹持端部22b2相互接触,另一方面,在第一施力部件24被施加了缩短第一施力部件24的长度的方向的力的状态下,上侧夹持端部22a2与下侧夹持端部22b2彼此远离。
第二夹持要素11b的第二夹持部23由作为上述第二上侧部分的一个例子的第二上侧部件23a和作为第二下侧部分的一个例子的第二下侧部件23b构成,第二上侧部件23a与第二下侧部件23b在夹持方向Dh上的位置相互不同。在组装了微针用穿刺器具10的状态下,在夹持方向Dh上,第二上侧部件23a的位置与第一上侧部件22a的位置相等,第二下侧部件23b的位置与第一下侧部件22b的位置相等。
第二上侧部件23a与第一上侧部件22a同样具有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折线状。即,第二上侧部件23a在与包含排列方向Da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具有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形状。在第二上侧部件23a的延伸的中途、并且是排列方向Da上的两侧,第二上侧部件23a具有支承于支承轴21的上侧被支承片23a1。上侧被支承片23a1以第二上侧部件23a能够以支承轴21为旋转轴旋转的状态支承于支承轴21。
第二下侧部件23b与第二上侧部件23a同样具有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折线状。即,第二下侧部件23b在与包含排列方向Da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具有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形状。在第二下侧部件23b的延伸的中途、并且是排列方向Da上的两侧,第二下侧部件23b具有支承于支承轴21的下侧被支承片23b1。下侧被支承片23b1以第二下侧部件23b不沿支承轴21的周向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支承轴21。第二下侧部件23b具有与第二上侧部件23a相同的形状,并且也与第一上侧部件22a具有相同的形状。
第二上侧部件23a中的一方的端部是上侧夹持端部23a2,第二下侧部件23b中的、在夹持方向Dh上与上侧夹持端部23a2对置的端部是下侧夹持端部23b2。下侧夹持端部23b2的面积与上侧夹持端部23a2的面积相等,但下侧夹持端部23b2的面积与上侧夹持端部23a2的面积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大小。
第二夹持要素11b还具备第二施力部件25。第二施力部件25沿夹持方向Dh延伸,第二施力部件25的一方的端部连接于第二上侧部件23a,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于第二下侧部件23b。第二施力部件25在组装了第二夹持要素11b的状态、即在第二上侧部件23a与第二下侧部件23b支承于支承轴21的第二轴部分21b的状态下,将第二上侧部件23a向上侧夹持端部23a2与下侧夹持端部23b2接触的方向施力。
因此,在第二施力部件25未被施加力的状态下,第二夹持要素11b为闭合的状态,在第二施力部件25被施加了缩短第二施力部件25的长度的方向的力的状态下,第二夹持要素11b为打开的状态。换言之,在第二施力部件25未被施加力的状态下,上侧夹持端部23a2与下侧夹持端部23b2相互接触,另一方面,在第二施力部件25被施加了缩短第二施力部件25的长度的方向的力的状态下,上侧夹持端部23a2与下侧夹持端部23b2彼此远离。
夹持部11的形成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碳酸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聚乙烯等的树脂。其中,夹持部11的形成材料并不限定于这些树脂材料。夹持部11的形成材料也能够使用例示以外的树脂材料,另外,也能够使用金属材料以及作为无机材料的陶瓷、玻璃等。另外,夹持部11的形成材料能够使用将这些材料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图3以对微针用穿刺器具10中的构成穿刺部12的部件进行了分解的状态示出了各部件的立体构造。
如图3所示,穿刺部12包含作为支承轴21的一部分的、在排列方向Da上位于第一轴部分21a与第二轴部分21b之间的第三轴部分21c。另外,穿刺部12支承于第三轴部分21c,并且包括包含支承部分12b的上侧穿刺部分、以及在夹持方向Dh上的位置与上侧穿刺部分不同的下侧穿刺部分。在穿刺部12中,上侧穿刺部分与下侧穿刺部分以夹住皮肤的方式协同动作。
更详细来说,穿刺部12具备上侧穿刺部件31a与下侧穿刺部件31b,上侧穿刺部件31a与下侧穿刺部件31b在夹持方向Dh上的位置相互不同。上侧穿刺部件31a与支承部分12b是上述的上侧穿刺部分的一个例子,下侧穿刺部件31b是下侧穿刺部分的一个例子。在组装了微针用穿刺器具10的状态下,在夹持方向Dh上,上侧穿刺部件31a的位置与第一上侧部件22a以及第二上侧部件23a相等,下侧穿刺部件31b的位置与第一下侧部件22b以及第二下侧部件23b相等。
上侧穿刺部件31a具有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折线状。即,上侧穿刺部件31a在与包含排列方向Da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具有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形状。在上侧穿刺部件31a延伸的中途、并且是排列方向Da上的两侧,上侧穿刺部件31a具有支承于支承轴21的上侧被支承片31a1。上侧被支承片31a1以上侧穿刺部件31a能够以支承轴21为旋转轴旋转的状态支承于支承轴21。
下侧穿刺部件31b与上侧穿刺部件31a同样具有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折线状。即,下侧穿刺部件31b在与包含排列方向Da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具有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形状。在下侧穿刺部件31b的延伸的中途、并且是排列方向Da上的两侧,下侧穿刺部件31b具有支承于支承轴21的下侧被支承片31b1。下侧被支承片31b1以下侧穿刺部件31b不沿支承轴21的周向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支承轴21。
上侧穿刺部件31a中的一方的端部是上侧穿刺端部31a2,下侧穿刺部件31b中的、在夹持方向Dh上与上侧穿刺端部31a2对置的端部是下侧穿刺端部31b2。下侧穿刺端部31b2的面积与上侧穿刺端部31a2的面积相等,但下侧穿刺端部31b2的面积也可以比上侧穿刺端部31a2的面积大。
微针12a具备具有板状的基体12a1和从基体12a1的一个面延伸的多个突起部12a2。微针12a虽然具有多个突起部12a2,但也可以仅具有一个突起部12a2。微针12a的形成材料优选的是具有生物体适应性的材料,例如,具有生物体适应性的材料能够使用公知的材料。例如,具有生物体适应性的材料的例子中可列举藻酸盐、凝胶多糖(curdlan)、壳多糖(chitin)、壳聚糖、葡甘露聚糖、聚苹果酸、胶原、胶原肽、羟丙基纤维素、明胶、不锈钢、硅、钛、硅树脂、聚乳酸、聚乙醇酸、以及聚乙烯等。其中,具有生物体适应性的材料并不限定于这些材料。
微针12a也可以包含药剂。此时,使用微针12a的药剂的给药方式不被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在突起部12a2的表面涂覆药剂,在突起部12a2穿刺皮肤时,向皮内送入药剂。另外,也可以是,突起部12a2包含药剂,在突起部12a2穿刺于皮肤状态下,突起部12a2溶解,从而向皮内送入药剂。另外,也可以在将微针12a的突起部12a2向皮肤穿刺前或穿刺后,将液状的药剂涂覆于皮肤,从由突起部12a2形成的孔向皮内送入药剂。
另外,也可以从微针12a的外部供给液状的药剂,通过突起部12a2向皮内送入药剂。在这种情况下,在微针12a形成有从突起部12a2的前端贯通到基体12a1中的与突起部12a2所在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贯通孔。药剂从形成于微针12a的贯通孔向皮内送入。另外,在通过微针12a的贯通孔向皮内送入药剂时,优选的是支承微针12a的上侧穿刺部件31a以及支承部分12b具有与微针12a的贯通孔连通且能够流通药剂的通路。
而且,也可以通过组合了这些方式的形态投予药剂。突起部12a2可以在穿刺于皮肤后被从皮肤去除,也可以在突起部12a2由在皮肤中溶解的材料形成时使其埋入皮肤。
药剂只要是通过向皮内给药来发挥功能的物质,则其种类不被特别限定,药剂例如可列举生理活性物质、具有美容效果的化妆品组成物等。另外,药剂也可以包含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使用了出自于人类、动物的细胞、细胞组织等的原料或者材料的药物。
支承微针12a的支承部分12b位于上侧穿刺部件31a的上侧穿刺端部31a2。支承部分12b与上侧穿刺部件31a可以是分体的,也可以是一体的。
与上侧穿刺部件31a分体的支承部分12b例如是位于上侧穿刺端部31a2的接合层,接合层的形成材料是粘接剂以及粘合剂中的某一个即可。这种支承部分12b通过接合于上侧穿刺部件31a与微针12a,能够支承微针12a。
与此相对,与上侧穿刺部件31a一体的支承部分12b例如是微针12a所嵌入的凹部,并且是由凹凸面划分的凹部即可。凹凸面是作为多个螺纹牙发挥功能的面即可。在穿刺部12具有这种支承部分12b的构成中,作为基体12a1中的与突起部12a2所在的面交叉的侧面,微针12a只要具有凹凸面即作为能够与支承部分12b螺合的多个螺纹牙发挥功能的面即可。
支承部分12b能够支承的微针12a的基体12a1中的面积与上侧穿刺端部31a2的面积相等。
上侧穿刺部件31a在包含上侧穿刺端部31a2的部分,具有供微针12a的突起部12a2沿以支承轴21为中心的圆弧的切线方向设置那样的形状。换言之,上侧穿刺部件31a具有供安装于上侧穿刺端部31a2的微针12a的突起部12a2沿着成为穿刺的对象的皮肤的法线方向那样的形状。上侧穿刺部件31a之中,包含上侧穿刺端部31a2并且比上侧被支承片31a1靠近上侧穿刺端部31a2的部分具有大致L字状。根据这种构成,能够沿皮肤的大致切线方向利用微针12a向皮肤穿刺。因此,微针12a的突起部12a2易于向皮肤穿刺。
穿刺部12还具备穿刺施力部件32。穿刺施力部件32沿夹持方向Dh延伸,穿刺施力部件32的一方的端部连接于上侧穿刺部件31a,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于下侧穿刺部件31b。穿刺施力部件32在穿刺部12被组装了的状态下、即在上侧穿刺部件31a与下侧穿刺部件31b支承于支承轴21的第三轴部分21c的状态下,将上侧穿刺部件31a向使上侧穿刺端部31a2与下侧穿刺端部31b2接近的方向施力。
因此,在穿刺施力部件32未被施加力的状态下,穿刺部12为闭合的状态,在穿刺施力部件32被施加了缩短穿刺施力部件32的长度的方向的力的状态下,穿刺部12为打开的状态。换言之,在穿刺施力部件32未被施加力的状态下,上侧穿刺端部31a2与下侧穿刺端部31b2相互接触,另一方面,在穿刺施力部件32被施加了缩短穿刺施力部件32的长度的方向的力的状态下,上侧穿刺端部31a2与下侧穿刺端部31b2彼此远离。
穿刺部12中的除微针12a以外的部分的形成材料能够使用与上述夹持部11相同的材料。另外,在穿刺部12所具有的支承部分12b是接合层的情况下,接合层的形成材料能够如上述那样使用各种粘接剂或者粘合剂。
[微针用穿刺器具的作用]
参照图4~图8,对微针用穿刺器具10的作用进行说明。另外,图7中,为了方便图示以及说明,省略了第一夹持要素11a的图示。
如图4所示,在使用微针用穿刺器具10将皮肤穿刺时,首先将微针12a安装于穿刺部12的支承部分12b。此时,优选的是通过在微针用穿刺器具10安装限位器(stopper)41来缩短穿刺施力部件32。限位器41优选的是以上侧穿刺部件31a中的与上侧穿刺端部31a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和下侧穿刺部件31b中的与下侧穿刺端部31b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接触的状态进行固定。
在安装微针12a时,虽然也能够通过手动来缩短穿刺施力部件32,但有时在安装微针12a的操作的中途,作用于穿刺施力部件32的力减弱。由此,有时因微针12a的突起部12a2与下侧穿刺部件31b等接触而导致突起部12a2变形。因此,优选的是使用限位器41,使穿刺施力部件32作用如下的力,即缩短穿刺施力部件32的方向的力。
接着,如图5所示,利用第一夹持要素11a夹住皮肤S的一部分,并且利用第二夹持要素11b夹住皮肤S中的、与第一夹持要素11a所夹住的部分不同的部分。此时,可以同时进行利用第一夹持要素11a夹住皮肤S的操作和利用第二夹持要素11b夹住皮肤S的操作,也可以在不同时刻进行利用第一夹持要素11a夹住皮肤S的操作和利用第二夹持要素11b夹住皮肤S的动作。
如图6所示,第一夹持要素11a夹住皮肤S的第一部分S1,第二夹持要素11b夹住皮肤S的第二部分S2。由此,皮肤S的第一部分S1与皮肤S的第二部分S2被固定,利用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固定皮肤S。
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沿排列方向Da排列。另外,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之间的距离Dist是,由于第一部分S1与第二部分S2被固定、所以皮肤S中的被第一部分S1与第二部分S2夹着的第三部分S3也被固定了不少的大小。
如图7所示,通过从穿刺部12取下限位器41,解除收缩穿刺施力部件32的方向的力。由此,穿刺施力部件32向使上侧穿刺端部31a2与下侧穿刺端部31b2接近的方向对上侧穿刺部件31a施力。因此,穿刺部12夹住皮肤S的第三部分S3,并且微针12a的突起部12a2向皮肤S穿刺。
此时,下侧穿刺端部31b2的面积具有与微针12a的基体12a1相同的大小,因此夹在下侧穿刺端部31b2与微针12a之间的第三部分S3的面积不易变得比微针12a的基体12a1的面积小。所以,微针12a所具有的全部的突起部12a2易于向皮肤S的第三部分S3穿刺。
如图8所示,在微针12a向皮肤S穿刺时,夹持部11夹住第三部分S3的两侧的部位即第一部分S1与第二部分S2,使得各部分被固定,所述第三部分是皮肤S中的被微针12a穿刺的部位。并且,具有微针12a的穿刺部12也在微针12a向皮肤S穿刺时将被夹持部11夹住的部位之间的第三部分S3夹住,因此皮肤S中的、被微针12a穿刺的第三部分S3也被固定。
这样,在微针12a向皮肤S穿刺时、以及穿刺于皮肤S的期间,皮肤S中的、被微针12a穿刺的部位与夹住该部位的部位,被固定为被微针用穿刺器具10夹住的状态。因此,能够容易地保持将微针12a穿刺于皮肤S的状态。
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的两方被作为一个轴的支承轴21支承。因此,与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分别被独立的支承轴支承的构成相比,例如易于用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夹住如上臂以及前臂的一部分等那样大致沿一个二维平面扩展的皮肤S。而且,由于穿刺部12也被支承轴21支承,因此易于对大致沿一个二维平面扩展的皮肤S进行固定与穿刺。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微针用穿刺器具的一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列举的效果。
(1)在微针12a向皮肤S穿刺时、以及穿刺于皮肤S的期间,皮肤S中的、被微针12a穿刺的部位与夹住该部位的部位被固定为利用微针用穿刺器具10夹住的状态。因此,能够容易地保持微针12a穿刺于皮肤S的状态。
(2)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的两方被支承轴21支承,因此易于利用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夹住大致沿一个二维平面扩展的皮肤S。
(3)第一夹持要素11a、第二夹持要素11b、以及穿刺部12被共用的支承轴21支承,因此易于进行大致沿一个二维平面扩展的皮肤S的固定与穿刺。
(4)夹持部11与穿刺部12被连结,因此与夹持部和穿刺部是分体的构成相比,易于在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之间将排列方向Da上的穿刺部12的位置保持于规定的位置。所以,抑制了在多个微针用穿刺器具10之间因排列方向Da上的穿刺部12的位置改变而导致微针12a向皮肤S穿刺的状态产生偏差。
另外,也能够如以下那样适当变更来实施上述实施方式。
[第一变形例]
参照图9,对微针用穿刺器具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
微针用穿刺器具并不局限于第一夹持要素11a、第二夹持要素11b、以及穿刺部12具备独立的下侧部件的构成,也可以是夹持部11与穿刺部12具备共用的一个下侧部件的构成。
即,如图9所示,微针用穿刺器具50具备:沿排列方向Da排列的三个上侧部分、以及下侧部分,所述下侧部分沿排列方向Da延伸,夹持方向Dh上的位置与全部的上侧部分不同,并且具有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在排列方向Da上与全部的上侧部分重叠的大小。第一夹持要素51、第二夹持要素52、以及穿刺部53分别包含相互不同的上侧部分,穿刺部的上侧部分包含支承部分,夹持部以及穿刺部共用下侧部分。
更详细来说,微针用穿刺器具50具备沿排列方向Da排列的三个上侧部件,三个上侧部件是第一夹持要素51所含的第一上侧部件51a、第二夹持要素52所含的第二上侧部件52a、以及穿刺部53所含的上侧穿刺部件53a。三个上侧部件中的上侧穿刺部件53a包含支承微针53b的支承部分53c。
第一上侧部件51a以及第二上侧部件52a分别是上侧部分的一个例子,上侧穿刺部件53a与支承部分53c构成了上侧部分的一个例子。
微针用穿刺器具50具备作为上述的下侧部分的一个例子的一个下侧部件54。下侧部件54沿排列方向Da延伸,夹持方向Dh上的位置与第一上侧部件51a、第二上侧部件52a、以及上侧穿刺部件53a全部不同。
下侧部件54具有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在排列方向Da上与第一上侧部件51a、第二上侧部件52a、以及上侧穿刺部件53a的全部重叠的大小。换言之,在排列方向Da上,下侧部件54的宽度与第一上侧部件51a的宽度、第二上侧部件52a的宽度、以及上侧穿刺部件53a的宽度之和相等,但下侧部件54的宽度也可以比第一上侧部件51a的宽度、第二上侧部件52a的宽度、以及上侧穿刺部件53a的宽度之和大。
第一夹持要素51、第二夹持要素52、以及穿刺部53共用一个下侧部件54。因此,第一夹持要素51利用第一上侧部件51a与下侧部件54的一部分夹住皮肤,第二夹持要素52利用第二上侧部件52a与下侧部件54的一部分夹住皮肤,穿刺部53利用上侧穿刺部件53a与下侧部件54的一部分夹住皮肤。
第一夹持要素51具备第一施力部件51b,第一施力部件51b中的一方的端部连接于第一上侧部件51a,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于下侧部件54。另外,虽然未图示,第二夹持要素52具备连接于第二上侧部件52a与下侧部件54的第二施力部件,穿刺部53具备连接于上侧穿刺部件53a与下侧部件54的穿刺施力部件。
微针用穿刺器具50具备沿排列方向Da延伸的支承轴55,三个上侧部件以及下侧部件54被支承轴55支承。
另外,在下侧部件54延伸的方向上,下侧部件54之中相对于支承轴55位于与微针53b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或者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还可以由一个部分构成。
根据这种构成,能够获得以下记载的效果。
(5)第一夹持要素51、第二夹持要素52、以及穿刺部53共用沿排列方向Da延伸的一个下侧部件54,因此通过用第一夹持要素51以及第二夹持要素52夹住皮肤,能够用下侧部件54来支承皮肤中的被微针53b穿刺的部位。所以,穿刺部53能够使微针53b向被下侧部件54支承的部位穿刺,由此,微针53b易于向皮肤穿刺。
第一变形例还可以如以下那样变更。以下,参照图10说明进一步变更了第一变形例的第一例,参照图11以及图12说明进一步变更了第一变形例的第二例,参照图13说明进一步变更了第一变形例的第三例。
[第一例]
如图10所示,微针用穿刺器具50A也可以是具备一个上侧夹持部件51a1和一个上侧穿刺部件53a1的构成。上侧夹持部件51a1包含沿排列方向Da排列的两个第一部分a11与第二部分a12,第一部分a11以及第二部分a12分别具有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折线状。即,第一部分a11以及第二部分a12分别具有沿与包含排列方向Da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延伸的形状。上侧夹持部件51a1在与作为穿刺的对象的皮肤接触的端部包含将第一部分a11与第二部分a12连结的第三部分a13。第三部分a13具有沿排列方向Da延伸的形状,并且该第三部分a13与下侧部件54中的和皮肤接触的端部在夹持方向Dh上对置。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上侧夹持部件51a1之中,相对于支承轴55而言与第一施力部件51b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具有“コ”字状。
另外,微针用穿刺器具50A包含第一施力部件51b和未被图示的第二施力部件,第一施力部件51b连接于第一部分a11和下侧部件54,第二施力部件连接于第二部分a12和下侧部件54。
上侧穿刺部件53a1在排列方向Da上被第一部分a11与第二部分a12夹住。上侧穿刺部件53a1具有沿与第一部分a11以及第二部分a12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在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即上侧穿刺部件53a1所延伸的方向上,上侧夹持部件51a1的第三部分a13的位置与上侧穿刺部件53a1所含的支承部分53c的位置相互不同。换言之,将上侧夹持部件51a1之中的与下侧部件54一起夹住皮肤的端部设为前端部,将与前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为基端部时,上侧穿刺部件53a1的支承部分53c位于比上侧夹持部件51a1的第三部分a13更靠基端部。因此,支承于支承部分53c的微针53b也位于比上侧夹持部件51a1的第三部分a13更靠基端部。
在使用这种微针用穿刺器具50A将皮肤穿刺时,首先,利用上侧夹持部件51a1与下侧部件54夹住皮肤。由此,皮肤之中被微针53b穿刺的部分的周围被具有“コ”字状的部分固定。因此,皮肤之中被微针53b穿刺的部分被固定,结果,易于穿刺微针53b。
另外,微针用穿刺器具50A所具备的上侧夹持部件51a1以及上侧穿刺部件53a1也可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组合来实施。即,微针用穿刺器具10取代上述第一上侧部件22a以及第二上侧部件23a而具备上侧夹持部件51a1,并且取代上侧穿刺部件31a而具备使用图10在之前说明过的上侧穿刺部件53a1。
[第二例]
如图11所示,下侧部件54b之中接触皮肤的端部是下侧夹持端部54b1。下侧夹持端部54b1在夹持方向Dh上与上侧夹持部件51a1的第三部分a13所含的上侧夹持端部a131对置。上侧穿刺部件53a1之中支承部分53c所在的端部是上侧穿刺端部53a2。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下侧夹持端部54b1的面积比上侧夹持端部a131的面积大,并且下侧夹持端部54b1具有与上侧夹持端部a131和上侧穿刺端部53a2这两方重叠的大小。
这里,支承部分53c以及支承于支承部分53c的微针53b的大小与上侧穿刺端部53a2的大小相等,因此下侧夹持端部54b1具有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与上侧夹持端部a131和微针53b这两方重叠的大小。
因此,如图12所示,在使用微针用穿刺器具50B将皮肤穿刺时,首先利用下侧夹持端部54b1和上侧夹持端部a131夹住皮肤S中被穿刺的部分。如上述那样,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下侧夹持端部54b1比上侧夹持端部a131大,因此皮肤S之中的从上侧夹持端部a131超出的部分也被下侧夹持端部54b1固定。然后,上侧穿刺部件53a1的上侧穿刺端部53a2接近下侧夹持端部54b1,从而利用微针53b将皮肤S穿刺。此时,如上述那样,微针53b与下侧夹持端部54b1在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重叠,因此皮肤S之中的从上侧穿刺端部53a2超出的部分被微针53b与下侧夹持端部54b1夹住。
所以,与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下侧夹持端部54b1的大小与上侧夹持端部a131的大小相等的构成相比,容易利用微针53b以下侧夹持端部54b1与支承微针53b的上侧穿刺端部53a2重叠的大小向皮肤S穿刺。
另外,第二例还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
即,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被上侧夹持部件51a1的第一部分a11、第二部分a12、以及第三部分a13划分的区域可以比上侧穿刺部件53a1所占的区域大。换言之,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上侧穿刺部件53a1所占的区域也可以比由上侧夹持部件51a1划分的区域小。
例如,如图13所示,使第一部分a11中比支承轴55更靠近第三部分a13的部分比相对于支承轴55而言位于与第三部分a13相反的一侧的部分薄。此时,从第一部分a11中距上侧穿刺部件53a1的距离小的面朝向与该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地使第一部分a11之中比支承轴55更靠近第三部分a13的部分凹陷。另外,使第二部分a12中比支承轴55更靠近第三部分a13的部分比相对于支承轴55而言位于与第三部分a13相反的一侧的部分薄。此时,从第二部分a12中距上侧穿刺部件53a1的距离小的面朝向与该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地使第二部分a12之中比支承轴55更靠近第三部分a13的部分凹陷。
而且,将第三部分a13中沿着上侧夹持部件51a1所延伸的方向的厚度构成为,在微针53b将皮肤穿刺时,从夹持方向Dh观察,在第三部分a13与上侧穿刺部件53a1之间形成间隙的厚度。
由此,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能够使由上侧夹持部件51a1的第一部分a11、第二部分a12、以及第三部分a13划分的区域比上侧穿刺部件53a1所占的区域大。
[第三例]
在第二例的微针用穿刺器具50B中,上侧夹持部件51a1也可以被分割为两个部件。
即,如图14所示,微针用穿刺器具50C具备第一上侧部件51c1和第二上侧部件51c2,在排列方向Da上,上侧穿刺部件53a1位于第一上侧部件51c1与第二上侧部件51c2之间。第一上侧部件51c1具备第一部分a11与第一前端部分a13a。第一部分a11具有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形状,第一前端部分a13a具有从第一部分a11中的一方的端部沿排列方向Da朝向第二上侧部件51c2延伸的形状。第二上侧部件51c2具备第二部分a12与第二前端部分a13b。第二部分a12具有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形状,第二前端部分a13b具有从第二部分a12中的一方的端部沿排列方向Da朝向第一上侧部件51c1延伸的形状。在排列方向Da上,在第一前端部分a13a与第二前端部分a13b之间形成有间隙。
通过这种构成,也能够获得基于上述第二例的效果。
[第二变形例]
参照图15以及图16,对微针用穿刺器具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
微针用穿刺器具并不限于夹持部与穿刺部连结的构成,也可以是夹持部与穿刺部分离的构成。
即,如图15所示,夹持部60具备沿排列方向Da排列的第一夹持要素61与第二夹持要素62。第一夹持要素61具备第一上侧部件61a、第一下侧部件61b、以及连接于第一上侧部件61a与第一下侧部件61b的第一施力部件61c。第二夹持要素62具备第二上侧部件62a、第二下侧部件62b、以及连接于第二上侧部件62a与第二下侧部件62b的第二施力部件62c。
夹持部60具备沿排列方向Da延伸的支承轴63,第一上侧部件61a以及第一下侧部件61b支承于支承轴63,第一夹持要素61包含支承轴63的一部分。第二上侧部件62a以及第二下侧部件62b也与第一上侧部件61a以及第一下侧部件61b同样,支承于支承轴63,第二夹持要素62包含支承轴63的一部分。
排列方向Da上的第一夹持要素61与第二夹持要素62之间的距离、换言之排列方向Da上的第一上侧部件61a与第二上侧部件62a之间的距离是第一夹持要素61与第二夹持要素62之间的距离Dist。
另一方面,作为沿着支承轴63的径向的宽度的、第一上侧部件61a以及第一下侧部件61b各自中的从相对于支承轴63而言位于与第一施力部件61c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起至支承轴63的宽度,是夹持宽度Wh。另外,作为沿着支承轴63的径向的宽度的、第二上侧部件62a以及第二下侧部件62b各自中的从相对于支承轴63而言位于与第二施力部件62c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起至支承轴63的宽度,也是夹持宽度Wh。第一夹持要素61的夹持宽度Wh与第二夹持要素62的夹持宽度Wh彼此相等。
如图16所示,穿刺部70具备上侧穿刺部件71a、下侧穿刺部件71b、连接于上侧穿刺部件71a与下侧穿刺部件71b的穿刺施力部件71c、支承部分71d、以及微针72。穿刺部70具备沿排列方向Da延伸的支承轴73,上侧穿刺部件71a以及下侧穿刺部件71b支承于支承轴73。
上侧穿刺部件71a以及下侧穿刺部件71b中的沿着排列方向Da的宽度是排列宽度Wa。排列宽度Wa是第一夹持要素61与第二夹持要素62之间的距离Dist以下。另一方面,作为沿着支承轴73的径向的宽度的、上侧穿刺部件71a以及下侧穿刺部件71b各自中的从相对于支承轴73而言位于与穿刺施力部件71c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起至支承轴73的宽度,是夹持宽度Wh。
穿刺部70的夹持宽度Wh优选的是上述第一夹持要素61的夹持宽度Wh以及第二夹持要素62的夹持宽度Wh以上。
由夹持部60和穿刺部70构成的微针用穿刺器具,首先,利用夹持部60将皮肤中的沿排列方向Da排列的两个部位夹住。接着,以使穿刺部70位于排列方向Da上的第一夹持要素61与第二夹持要素62之间的状态,从相对于夹持部60的支承轴63而言与皮肤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利用穿刺部70夹住皮肤。由此,能够将微针72向皮肤穿刺。
这样,穿刺部70从相对于夹持部60的支承轴63而言与皮肤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起,将皮肤穿刺。因此,如上述那样,穿刺部70的夹持宽度Wh优选的是第一夹持要素61的夹持宽度Wh以及第二夹持要素62的夹持宽度Wh以上,更优选的是比第一夹持要素61的夹持宽度Wh以及第二夹持要素62的夹持宽度Wh大。由此,易于将微针72向皮肤穿刺。
通过这种构成,也能够获得与上述(1)同等的效果。
第二变形例的微针用穿刺器具所具备的穿刺部的构成也可以是以下进行说明的两个构成的某一个。
即,如图17所示,穿刺部70A具备上侧穿刺部件70A1和下侧穿刺部件70A2。上侧穿刺部件70A1具备:包含支承部分71d的第一部分A11、以及具有相对于第一部分A11弯曲并且朝向纸面的下方延伸的形状的第二部分A12。第二部分A12在朝向下方延伸的中途包含上侧被支承片A13,第二部分A12之中的相对于上侧被支承片A13而言位于与第一部分A11相反的一侧的部分是穿刺部70A的使用者所把持的部分。
下侧穿刺部件70A2具备第一部分A21和第二部分A22。第一部分A21包含在穿刺部70A闭合的状态下在夹持方向Dh上与支承部分71d对置的部分。第二部分A22具有相对于第一部分A21弯曲并且朝向纸面的下方延伸的直线状。下侧被支承片A23位于第一部分A21与第二部分A22之间,第二部分A22具有从下侧被支承片A23起大致沿夹持方向Dh延伸的形状。第二部分A22是穿刺部70A的使用者所把持的部分。
在这种构成中,在使微针72对由夹持部60夹住的皮肤穿刺时,上侧穿刺部件70A1中的第二部分A12延伸的方向以及下侧穿刺部件70A2中的第二部分A22延伸的方向,与第一夹持要素61以及第二夹持要素62延伸的方向交叉。因此,使用者不易被第一夹持要素61以及第二夹持要素62妨碍地把持穿刺部70A。
如图18所示,穿刺部70B具备上侧穿刺部件70B1和下侧穿刺部件70B2。上侧穿刺部件70B1具备:包含支承部分71d的第一部分B11、以及具有相对于第一部分B11弯曲并且朝向纸面的上方延伸的形状的第二部分B12。上侧被支承片B13位于第一部分B11与第二部分B12之间,第二部分B12具有从上侧被支承片B13起大致沿夹持方向Dh延伸的形状。第二部分B12是被穿刺部70B的使用者把持的部分。
下侧穿刺部件70B2包含第一部分B21与第二部分B22。第一部分B21包含在穿刺部70B闭合的状态下在夹持方向Dh上与支承部分71d对置的部分。第二部分B22具有相对于第一部分B21弯曲并且朝向纸面的上方延伸的形状。第二部分B22在朝向纸面的上方延伸的中途包含下侧被支承片B23,第二部分B22之中位于相对于下侧被支承片B23而言与第一部分B21相反的一侧的部分是被穿刺部70B的使用者把持的部分。
在这种构成中,与上述的穿刺部70A同样,在使微针72对由夹持部60夹住的皮肤进行穿刺时,上侧穿刺部件70B1的第二部分B12延伸的方向以及下侧穿刺部件70B2的第二部分B22延伸的方向,与第一夹持要素61以及第二夹持要素62延伸的方向交叉。因此,使用者不易被第一夹持要素61以及第二夹持要素62妨碍地把持穿刺部70B。
另外,第二变形例的微针用穿刺器具的穿刺部70也可以是不具有微针72的构成,这种穿刺部如以下说明的那样,能够作为按压部发挥功能。
对使用了上述的夹持部60和按压部的微针的穿刺方法进行说明。在该微针的穿刺方法中,首先,利用夹持部60夹住皮肤中的沿排列方向Da排列的两个部位。接着,使用者用手将微针压贴于排列方向Da上的第一夹持要素61与第二夹持要素62之间,由此,使微针所具有的突起部将皮肤穿刺。停止将微针压贴于皮肤后,以使按压部位于排列方向Da上的第一夹持要素61与第二夹持要素62之间的状态,从相对于夹持部60的支承轴63而言与皮肤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利用按压部将微针压贴于皮肤同时夹住皮肤。由此,能够利用按压部以恒定的力将微针持续压贴于皮肤。
附注上根据这种变形例导出的技术思想。
[附注1]
一种微针的穿刺方法,具备如下步骤:
利用夹持部,将皮肤之中沿排列方向隔开间隔地排列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沿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夹持方向夹住;
将微针压贴于所述皮肤之中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第三部分;以及
一边利用按压部夹住所述第三部分,一边使所述微针压贴于所述第三部分。
根据上述附注,能够利用按压部以恒定的力将微针持续压贴于皮肤。
[第三变形例]
参照图19以及图20,对微针用穿刺器具的第三变形例进行说明。
夹持部并不局限于具备沿排列方向Da排列的两个夹持要素的构成,也可以仅具备相当于一个夹持要素的构成。
即,如图19所示,微针用穿刺器具80具备夹持部81与穿刺部82。夹持部81包含上侧夹持部分、和夹持方向Dh上的位置与上侧夹持部分不同的下侧夹持部分。穿刺部82包括含有将皮肤穿刺的微针82a和支承微针82a的支承部分82b的上侧穿刺部分、以及夹持方向Dh上的位置与上侧穿刺部分不同的下侧穿刺部分。
夹持部81与穿刺部82沿与夹持方向Dh交叉的排列方向Da排列。下侧夹持部分与下侧穿刺部分包含于沿排列方向Da延伸的一个下侧部分。上侧夹持部分相对于下侧部分所在的一侧和上侧穿刺部分相对于下侧部分所在的一侧彼此等同。下侧部分具有在排列方向Da上位于相对于上侧穿刺部分而言与上侧夹持部分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
更详细来说,夹持部81所具备的上侧夹持部件81a和穿刺部82所具备的上侧穿刺部件82c沿着排列方向Da排列。上侧夹持部件81a是上侧夹持部分的一个例子,上侧穿刺部件82c以及支承部分82b构成了上侧穿刺部分的一个例子。支承部分82b位于上侧穿刺部件82c中的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上的一方的端部,支承部分82b支承微针82a。
微针用穿刺器具80具备沿排列方向Da延伸的支承轴83、以及沿排列方向Da延伸并且夹持方向Dh上的位置与上侧夹持部件81a及上侧穿刺部件82c这两方不同的下侧部件84。下侧部件84是下侧部分的一个例子。
在夹持方向Dh上,上侧夹持部件81a和上侧穿刺部件82c位于相对于支承轴83而言与下侧部件84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侧夹持部件81a、上侧穿刺部件82c、以及下侧部件84分别支承于支承轴83。
下侧部件84在夹持方向Dh上与上侧夹持部件81a以及上侧穿刺部件82c对置。下侧部件84具有在排列方向Da上与上侧夹持部件81a以及上侧穿刺部件82c这两方重叠的大小、并且具有相对于上侧穿刺部件82c而言还位于与上侧夹持部件81a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换言之,下侧部件84具有与上侧穿刺部件82c相比在排列方向Da上向远离上侧穿刺部件82c的方向突出的部分。
下侧部件84中的在排列方向Da上比上侧穿刺部件82c突出的部分的长度,优选的是沿着排列方向Da的上侧夹持部件81a的长度以上,但也可以比上侧夹持部件81a的长度短。
夹持部81与穿刺部82共用下侧部件84。下侧部件84中的、在夹持方向Dh上与上侧夹持部件81a对置的部分作为夹持部81发挥功能,与上侧穿刺部件82c对置的部分作为穿刺部82发挥功能。
夹持部81还具备夹持施力部件81b,夹持施力部件81b的一方的端部连接于上侧夹持部件81a,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于下侧部件84。另外,虽然未图示,穿刺部82也具备连接于上侧穿刺部件82c与下侧部件84的穿刺施力部件。
如图20所示,在使用微针用穿刺器具80将微针82a穿刺时,首先,以在夹持方向Dh上使穿刺部82的上侧穿刺部件82c离开下侧部件84的状态,利用夹持部81夹住皮肤S的第一部分S1。由此,不仅是皮肤S的第一部分S1,第二部分S2和第三部分S3也接触下侧部件84,所述第二部分S2是在排列方向Da上离开第一部分S1的部分,所述第三部分S3位于第一部分S1与第二部分S2之间,是在夹持方向Dh上与上侧穿刺部件82c对置的部分。
这样,夹持部81夹住皮肤S的第一部分S1,从而不仅第一部分S1被固定,沿排列方向Da排列的第一部分S1、第二部分S2、以及第三部分S3全部被下侧部件84支承。另外,皮肤S中的仅接触下侧部件84的第二部分S2以及第三部分S3也被固定。另外,在第二部分S2以及第三部分S3中,越是距第一部分S1的距离小的部分,固定越稳固。
接着,通过穿刺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使上侧穿刺部件82c接近下侧部件84,使微针82a向皮肤S的第三部分S3穿刺。
根据这种这种构成,能够获得以下记载的效果。
(6)在微针82a向皮肤S穿刺时,夹持部81夹住皮肤S,从而皮肤S中的在排列方向Da上被微针82a穿刺的部位的两侧被下侧部件84支承。因此,在微针82a穿刺于皮肤S时,仅靠利用下侧部件84支承皮肤S,抑制了皮肤S的变形。另外,在夹持部81和穿刺部82夹住皮肤S的状态下,除了与上侧夹持部件81a接触的部位和与上侧穿刺部件82c接触的部位之外,仅接触下侧部件84的部位也被夹持部81与穿刺部82固定不少。因此,能够容易地保持将微针82a穿刺于皮肤S的状态。
[第五变形例]
上侧夹持部件、上侧穿刺部件、以及下侧夹持部件各自不局限于如上述那样具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形状的构成,也可以具备具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形状的部分和具有板状的部分。
即,如图21所示,微针用穿刺器具90具备上侧夹持部件91、上侧穿刺部件92、以及下侧部件93。上侧夹持部件91具备第一部分91a、以及与第一部分91a中的一方的端部连接的第二部分91b。第一部分91a具有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形状,并且在沿与排列方向Da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中途支承于沿排列方向Da延伸的支承轴94。第二部分91b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具有有端(Non-endless)的圆环状。由第二部分91b划分的区域是开口部91c,开口部91c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具有圆状。
上侧穿刺部件92具备第一部分92a和连接于第一部分92a的第二部分92b。第一部分92a具有沿与上侧夹持部件91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第一部分92a在沿与上侧夹持部件91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中途支承于支承轴94。第二部分92b连接于第一部分92a的端部中的相对于支承轴94而言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所在的一侧的端部。第二部分92b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具有圆板状,第二部分92b的直径与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所划分的开口部91c的直径大致相等。另外,第二部分92b的直径是开口部91c的直径以下即可。第二部分92b能够在第二部分92b中的与下侧部件93对置的面上支承微针95。换言之,第二部分92b作为支承微针95的支承部分发挥功能。
下侧部件93具备第一部分93a和连接于第一部分93a的第二部分93b。第一部分93a与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一部分92a同样,具有沿与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一部分91a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第一部分93a在沿与上侧夹持部件91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中途支承于支承轴94。第二部分93b连接于第一部分93a的端部中的相对于支承轴94而言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所在的一侧的端部。第二部分93b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具有圆板状,第二部分93b的直径与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的直径相等。另外,第二部分92b的直径可以比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的直径大,也可以比其小。
在相对于支承轴94而言与各部件的第二部分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具有第一施力部件96与第二施力部件97。第一施力部件96连接于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一部分91a和下侧部件93的第一部分93a,将上侧夹持部件91向使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和下侧部件93的第二部分93b接触的方向施力。第二施力部件97连接于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一部分92a和下侧部件93的第一部分93a,将上侧穿刺部件92向使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二部分92b和下侧部件93的第二部分93b接触的方向施力。
因此,在未对第一施力部件96施加使第一施力部件96收缩的方向的力时,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和下侧部件93的第二部分93b接触。另外,在未对第二施力部件97施加使第二施力部件97收缩的方向的力时,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二部分92b和下侧部件93的第二部分93b夹住微针95。
在使用微针用穿刺器具90将皮肤穿刺时,首先减小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一部分91a和下侧部件93的第一部分93a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和下侧部件93的第二部分93b离开彼此。另外,在利用微针95穿刺皮肤之前的期间,将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二部分92b保持为离开下侧部件93的第二部分93b的状态。然后,以使皮肤的一部分位于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与下侧部件93的第二部分93b之间的状态,增大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一部分91a与下侧部件93的第一部分93a之间的距离,从而利用上侧夹持部件91与下侧部件93夹住皮肤。接着,通过增大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一部分92a与下侧部件93的第一部分93a之间的距离,使用微针95将皮肤穿刺。此时,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二部分92b位于上侧夹持部件91划分的开口部91c内。
在使用微针95将皮肤穿刺时,作为穿刺对象的部分的外侧的周向上的大致整体利用下侧部件93和上侧夹持部件91固定。因此,易于利用微针95进行穿刺。
另外,第五变形例还能够如以下那样变更。
即,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由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划分的区域也可以比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二部分92b所占的区域大。换言之,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二部分92b所占的区域也可以比由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划分的区域小。
例如,如图22所示,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的直径与下侧部件93的第二部分93b的直径相等,另外,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划分出开口部91c,该开口部91c具有比上侧第二部分91b的直径小的直径。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二部分92b的直径比开口部91c的直径小。因此,在微针95穿刺于皮肤时,在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二部分92b和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之间,在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二部分92b的周向的整体上形成间隙。
[第六变形例]
微针用穿刺器具也可以是参照图23而在以下说明的第六变形例的构成。第六变形例与第五变形例相比,主要是下侧夹持部件的构成不同。
如图23所示,微针用穿刺器具100除了上侧夹持部件91以及上侧穿刺部件92之外,具备第一下侧部件101以及第二下侧部件102。上侧夹持部件91与上侧穿刺部件92分别为与上述第五变形例中的上侧夹持部件91和上侧穿刺部件92等同的构成。
第一下侧部件101具备第一部分101a和连接于第一部分101a的第二部分101b。第一部分101a具有沿着与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一部分91a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第一部分101a在沿着与上侧夹持部件91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中途支承于支承轴94。第二部分101b连接于第一部分101a的端部中的、相对于支承轴94而言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所在的一侧的端部。第二部分101b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具有半封闭式的圆环状,第二部分101b的直径与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的直径相等。另外,第二部分101b的直径可以比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的直径大,也可以比其小。由第二部分101b划分的区域是开口部101c,开口部101c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具有圆状。在上侧夹持部件91与第一下侧部件101接触时,由上侧夹持部件91划分的开口部91c和由第一下侧部件101划分的开口部101c相互重叠。
第二下侧部件102具备第一部分102a和连接于第一部分102a的第二部分102b。第一部分102a具有沿着与第一下侧部件101的第一部分101a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第一部分102a在沿着与第一下侧部件101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中途支承于支承轴94。第二部分102b连接于第一部分102a的端部中的、相对于支承轴94而言第一下侧部件101的第二部分101b所在的一侧的端部。第二部分102b在从夹持方向Dh观察时具有圆板状,第二部分102b的直径与第一下侧部件101的第二部分101b划分的开口部101c的直径大致相等。另外,第二部分102b的直径是开口部101c的直径以下即可。
在相对于支承轴94而言与各部件的第二部分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具有第一施力部件103和未被图示的第二施力部件。第一施力部件103连接于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一部分91a和第一下侧部件101的第一部分101a,将上侧夹持部件91向使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和第一下侧部件101的第二部分101b接触的方向施力。第二施力部件连接于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一部分92a和第二下侧部件102的第一部分102a,将上侧穿刺部件92向使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二部分92b和第二下侧部件102的第二部分102b接触的方向施力。
因此,在未对第一施力部件103施加使第一施力部件103收缩的方向的力时,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和第一下侧部件101的第二部分101b接触。另外,在未对第二施力部件施加使第二施力部件收缩的方向的力时,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二部分92b和第二下侧部件102的第二部分102b夹住微针95。
在使用微针用穿刺器具100将皮肤穿刺时,首先减小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一部分91a和第一下侧部件101的第一部分101a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和第一下侧部件101的第二部分101b离开彼此。另外,在利用微针95穿刺皮肤之前的期间,将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二部分92b保持为离开第二下侧部件102的第二部分102b的状态。然后,以使皮肤的一部分位于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二部分91b与第一下侧部件101的第二部分101b之间的状态,增大上侧夹持部件91的第一部分91a与第一下侧部件101的第一部分101a之间的距离,从而利用上侧夹持部件91和第一下侧部件101夹住皮肤。接着,通过增大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一部分92a与第二下侧部件102的第一部分102a之间的距离,使用微针95将皮肤穿刺。此时,上侧穿刺部件92的第二部分92b位于上侧夹持部件91划分的开口部91c内,并且第二下侧部件102的第二部分102b位于第一下侧部件101划分的开口部101c内。
根据微针用穿刺器具100,能够获得基于第五变形例的微针用穿刺器具90的效果。
[其他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如以下那样适当变更来实施。
·穿刺部12只要以在排列方向Da上位于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之间的方式连结于夹持部11,则也可以不通过一个轴来支承夹持部11和穿刺部12。即,也可以是夹持部11的支承轴与穿刺部12的支承轴相互沿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构成,也可以是夹持部11的支承轴与穿刺部12的支承轴沿相互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构成。即使是这种构成,也能够获得与上述(4)同等的效果。
·第一夹持要素11a并不限于具备作为独立部件的第一上侧部件22a和第一下侧部件22b的构成,也可以是具备一个部件的构成,该一个部件包含第一上侧部分和第一下侧部分。
·第二夹持要素11b与第一夹持要素11a同样,不限于具备作为独立部件的第二上侧部件23a和第二下侧部件23b的构成,也可以是具备一个部件的构成,该一个部件包含第二上侧部分和第二下侧部分。
·穿刺部12与第一夹持要素11a同样,不限于具备作为独立部件的上侧穿刺部件31a和下侧穿刺部件31b的构成,也可以是具备一个部件的构成,该一个部件包含上侧穿刺部分与下侧穿刺部分。
·第一夹持要素11a、第二夹持要素11b、以及穿刺部12分别具备包含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在内的一个部件的构成,也可以是一个部件固定于支承轴的构成。
·第一夹持要素11a、第二夹持要素11b、以及穿刺部12各自可以是具备如下的一个部件的构成:除了上侧部分以及下侧部分之外,还包含相当于施力部件的施力部分。
·第一夹持要素11a、第二夹持要素11b、以及穿刺部12具备包含上侧部分、下侧部分、以及施力部分在内的一个部件的构成,也可以是一个部件中的施力部分被固定于支承轴的构成。
·只要是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之间的距离Dist保持为一定的距离的构成,则也可以是第一夹持要素11a相对于支承轴21的位置以及第二夹持要素11b相对于支承轴21的位置改变的构成。
·在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之间的距离Dist具有规定的范围的构成中,微针用穿刺器具10在支承轴21中具备将第一上侧部件22a和第一下侧部件22b的位置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的限制部即可。除此之外,微针用穿刺器具10在支承轴21中具备将第二上侧部件23a和第二下侧部件23b的位置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的规定部即可。通过这种构成,也能够获得与上述(1)同等的效果。
·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沿排列方向Da排列即可,第一夹持要素11a与第二夹持要素11b也可以不利用一个轴支承。即,也可以是第一夹持要素11a的支承轴与第二夹持要素11b的支承轴沿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构成,也可以是第一夹持要素11a的支承轴与第二夹持要素11b的支承轴沿相互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构成。通过这种构成,也能够获得与上述(1)同等的效果。
·第一下侧部件22b、第二下侧部件23b、以及下侧穿刺部件31b分别具备的下侧被支承片也可以以能够进行以支承轴21为旋转轴的旋转的状态支承于支承轴21。或者,也可以是,这些下侧被支承片以能够进行以支承轴21为旋转轴的旋转的状态支承于支承轴21,另一方面,第一上侧部件22a、第二上侧部件23a、以及上侧穿刺部件31a各自具备的上侧被支承片以不沿支承轴21的周向旋转的状态支承于支承轴21。通过这种构成,第一夹持要素11a、第二夹持要素11b、以及穿刺部12也能够夹持皮肤S。
·支承部分12b的面积和微针12a的基体12a1中的面积可以不与上侧穿刺端部31a2的面积相等,例如,这些面积也可以比上侧穿刺端部31a2的面积大。
或者,也可以如图24所示,支承部分12b的面积和微针12a的基体12a1中的面积比上侧穿刺端部31a2的面积小。另外,支承部分12b的面积和微针12a的基体12a1中的面积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大小。
附图标记说明
10、50、50A、50B、50C、80、90、100…微针用穿刺器具,11、60、81…夹持部,11a、51、61…第一夹持要素,11b、52、62…第二夹持要素,12、53、70、70A、70B、82…穿刺部,12a、53b、72、82a、95…微针,12a1…基体,12a2…突起部,12b、53c、71d、82b…支承部分,21、55、63、73、83、94…支承轴,21a…第一轴部分,21b…第二轴部分,21c…第三轴部分,22…第一夹持部,22a、51a、51c1、61a…第一上侧部件,22a1、23a1、31a1、A13、B13…上侧被支承片,22a2、23a2、a131…上侧夹持端部,22b、61b、101…第一下侧部件,22b1、23b1、31b1、A23、B23…下侧被支承片,22b2、23b2、54b1…下侧夹持端部,23…第二夹持部,23a、51c2、52a、62a…第二上侧部件,23b、62b、102…第二下侧部件,24、51b、61c、96、103…第一施力部件,25、62c、97…第二施力部件,31a、53a、53a1、70A1、70B1、71a、82c…上侧穿刺部件,31a2、53a2…上侧穿刺端部,31b、70A2、70B2、71b…下侧穿刺部件,31b2…下侧穿刺端部,32、71c…穿刺施力部件,41…限位器,54、54b、84、93…下侧部件,51a1、81a、91、92…上侧夹持部件,81b…夹持施力部件,91a、92a、93a、101a、102a、a11、A11、A21、B11、B21…第一部分,91b、92b、93b、101b、102b、a12、A12、A22、B12、B22…第二部分,91c、101c…开口部,a13…第三部分,a13a…第一前端部分,a13b…第二前端部分。

Claims (6)

1.一种微针用穿刺器具,具备:
夹持部,包含沿着排列方向排列且沿着与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夹持方向分别夹住皮肤的第一夹持要素和第二夹持要素,所述第一夹持要素和所述第二夹持要素以将所述第一夹持要素与所述第二夹持要素之间的距离保持为规定的范围的方式被连结;以及
穿刺部,在所述排列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夹持要素与所述第二夹持要素之间,一边沿着所述夹持方向将所述皮肤夹住,一边将所述皮肤穿刺,并且所述穿刺部包含将所述皮肤穿刺的微针和支承所述微针的支承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用穿刺器具,其中,
所述微针用穿刺器具具备沿着所述排列方向延伸的支承轴,
所述夹持部包含:
第一夹持部,被作为所述支承轴的一部分的第一轴部分所支承,包含第一上侧部分和所述夹持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一上侧部分不同的第一下侧部分,通过所述第一上侧部分和所述第一下侧部分来夹住所述皮肤;以及
所述第二夹持部,被作为所述支承轴的一部分的第二轴部分所支承,包含第二上侧部分和所述夹持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二上侧部分不同的第二下侧部分,通过所述第二上侧部分和所述第二下侧部分来夹住所述皮肤,
所述第一夹持要素包含所述第一轴部分和所述第一夹持部,
所述第二夹持要素包含所述第二轴部分和所述第二夹持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针用穿刺器具,其中,
所述穿刺部包含:
第三轴部分,所述第三轴部分是所述支承轴的一部分,并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轴部分与所述第二轴部分之间;
上侧穿刺部分,被所述第三轴部分所支承,并且包含所述支承部分;以及
下侧穿刺部分,所述夹持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上侧穿刺部分不同,
所述上侧穿刺部分与所述下侧穿刺部分以夹住所述皮肤的方式协同动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用穿刺器具,其中,
所述穿刺部以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夹持要素与所述第二夹持要素之间的方式连结于所述夹持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针用穿刺器具,其中,
所述微针用穿刺器具具备:
沿着所述排列方向排列的三个上侧部分;以及
下侧部分,沿着所述排列方向延伸,所述夹持方向上的位置与全部的所述上侧部分不同,并且具有在从所述夹持方向观察时在所述排列方向上与全部的所述上侧部分重叠的大小,
所述第一夹持要素、所述第二夹持要素、以及所述穿刺部分别包含相互不同的所述上侧部分,
所述穿刺部的所述上侧部分包含所述支承部分,
所述夹持部以及所述穿刺部共用所述下侧部分。
6.一种微针用穿刺器具,具备:
夹持部,沿着夹持方向夹住皮肤,包含上侧夹持部分和所述夹持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上侧夹持部分不同的下侧夹持部分;以及
穿刺部,在所述夹持方向上一边夹住所述皮肤一边将皮肤穿刺,所述穿刺部包含将所述皮肤穿刺的微针、上侧穿刺部分、以及所述夹持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上侧穿刺部分不同的下侧穿刺部分,所述上侧穿刺部分包含支承所述微针的支承部分,
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穿刺部沿着与所述夹持方向交叉的排列方向排列,
所述下侧夹持部分与所述下侧穿刺部分包含在沿着排列方向延伸的一个下侧部分中,
相对于所述下侧部分而言所述上侧夹持部分所在的一侧和相对于所述下侧部分而言所述上侧穿刺部分所在的一侧彼此相同,
所述下侧部分具有在所述排列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上侧穿刺部分而言位于与所述上侧夹持部分所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
CN201780037994.6A 2016-07-15 2017-07-14 微针用穿刺器具 Active CN1093108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0500 2016-07-15
JP2016-140500 2016-07-15
PCT/JP2017/025732 WO2018012617A1 (ja) 2016-07-15 2017-07-14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用穿刺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0855A true CN109310855A (zh) 2019-02-05
CN109310855B CN109310855B (zh) 2021-03-02

Family

ID=60953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7994.6A Active CN109310855B (zh) 2016-07-15 2017-07-14 微针用穿刺器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49345B2 (zh)
EP (1) EP3485934B1 (zh)
JP (1) JP7004180B2 (zh)
CN (1) CN109310855B (zh)
WO (1) WO201801261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95481A (zh) * 2024-02-05 2024-03-15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皮下注射的辅助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71338B1 (ko) * 2018-03-27 2021-06-29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마이크로 니들 어플리케이터
EP4088774A1 (en) * 2021-05-10 2022-11-16 Latch Medical Microneedle based delivery system
JP7023552B1 (ja) 2021-06-04 2022-02-22 シンクランド株式会社 インジェクションキット及びアダプ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43211B1 (en) * 1999-11-23 2004-06-01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microneedle penetration of biological barriers
WO2010030965A2 (en) * 2008-09-15 2010-03-18 Klein, David Painless injector
WO2012006677A1 (en) * 2010-07-14 2012-01-19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atch applying apparatus
WO2015115113A1 (ja) * 2014-01-31 2015-08-06 テルモ株式会社 穿刺補助器具および穿刺器具セット
CN105555353A (zh) * 2013-09-18 2016-05-04 考司美德制药株式会社 一种微针贴应用装置以及一种贴支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7906689A (nl) * 1979-09-06 1981-03-10 Dawsonville Corp Nv Tatoueerinrichting.
US7842008B2 (en) 2005-11-21 2010-11-30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Intradermal delivery device
KR20120044612A (ko) 2010-10-28 2012-05-08 (주)엠툴즈 피부 시술용 모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43211B1 (en) * 1999-11-23 2004-06-01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microneedle penetration of biological barriers
WO2010030965A2 (en) * 2008-09-15 2010-03-18 Klein, David Painless injector
WO2012006677A1 (en) * 2010-07-14 2012-01-19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atch applying apparatus
CN105555353A (zh) * 2013-09-18 2016-05-04 考司美德制药株式会社 一种微针贴应用装置以及一种贴支架
WO2015115113A1 (ja) * 2014-01-31 2015-08-06 テルモ株式会社 穿刺補助器具および穿刺器具セッ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95481A (zh) * 2024-02-05 2024-03-15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皮下注射的辅助装置
CN117695481B (zh) * 2024-02-05 2024-05-14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皮下注射的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85934A1 (en) 2019-05-22
WO2018012617A1 (ja) 2018-01-18
CN109310855B (zh) 2021-03-02
US10449345B2 (en) 2019-10-22
EP3485934A4 (en) 2019-07-31
EP3485934B1 (en) 2022-11-30
JPWO2018012617A1 (ja) 2019-04-25
JP7004180B2 (ja) 2022-01-21
US20190134370A1 (en) 2019-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0855A (zh) 微针用穿刺器具
Umpierrez et al. Diabetes technology update: use of insulin pumps and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in the hospital
Laxenaire et al. Anaphylactoid reactions to colloid plasma substitutes: incidence, risk factors, mechanisms. A French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
Bode et al. Comparison of insulin aspart with buffered regular insulin and insulin lispro in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a randomized study in type 1 diabetes
CN101098729B (zh) 用于注射药物活性成分的装置
EP2692374A1 (en) Subcutaneous infusion set with side port fluid connector
JP2002500076A (ja) 細長い隔膜を有する血管アクセスポート
Rini et al. Intradermal insulin infusion achieves faster insulin action than subcutaneous infusion for 3-day wear
US20160030370A1 (en) Methods of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glyburide
CN107660138A (zh) 用于递送液态制剂的微针系统
RU2000132216A (ru) Медицин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ое для 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ого лечения сахарного диабета пациентом
Jana et al. Microneedle–Future prospect for efficient drug delivery in diabetes management
AU2018207411A1 (en) Closed system stress resistant membrane
Mafauzy et al. DiabCare 2013: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hospital based diabetes care delivery and prevention of diabetes 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Malaysia
WO2020144270A1 (en) Cradle for an infusion pump unit
JP6458004B2 (ja) 経皮投薬装置
US20110306930A1 (en) Hypodermic Needle
Nwosu Ocular complications of malaria treatment
CN205867230U (zh) 皮下注射结构
US20220409872A1 (en) Chem-o-port cover
US11191940B2 (en) Septum arrangement
US20170035963A1 (en) Device for Infusing a Fluid Substance to the Body of a Living Being
Bhosle et al. A comparative, randomized pilot study of insulin glargine versus insulin detemir as add-on therapy in uncontrolled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Mishra et al. Bilateral uremic optic neuropathy in a patient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U2011279878B2 (en) Methods of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glyburide and other drug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