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0952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0952A
CN109300952A CN201811156437.9A CN201811156437A CN109300952A CN 109300952 A CN109300952 A CN 109300952A CN 201811156437 A CN201811156437 A CN 201811156437A CN 109300952 A CN109300952 A CN 1093009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isplay
power supply
display area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64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00952B (zh
Inventor
李波
胡天庆
曹兆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64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09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0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09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009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09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显示区、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槽体;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衬底基板上的多条数据线和第一边缘;数据线和第一边缘均沿列方向延伸,第一边缘朝向显示区内部凹陷形成槽体;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和位于第一数据线靠近槽体一侧的多条第二数据线,非显示区包括与槽体对应的第一非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包括用于放置第二数据线的第一容置区,第二数据线中的至少部分线段设置在第一容置区;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第一电源线,第一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小于第一电源线的宽度与第一容置区的宽度之和。如此有利于缩小第一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实现窄边框设计。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显示装置,例如显示器、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其显示区通常为规则的矩形,并在显示区域中设置有阵列分布的多个子像素。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有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使得人们对显示面板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不再只满足于显示面板的大尺寸、高清晰度等常规的性能指标,也对显示面板的外形有了更多样化的要求,因此出现了异形显示面板。
异形显示面板的出现突破了显示面板单一矩形结构的局限性,不但使得显示效果更加多样化,而且使得显示面板的应用途径也越来越广泛,已经成功应用到诸如手表、眼镜或智能手环之类的可穿戴的电子设计中。相较于常规显示屏,异形显示屏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显示区域呈现非矩形的特殊形状,因此,如何在异形显示区的基础上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第一边缘朝向显示区内部凹陷形成所述槽体,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与所述槽体对应的第一非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容置区的宽度之和,如此有利于缩小第一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实现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槽体;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数据线和第一边缘;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一边缘均沿列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边缘朝向所述显示区内部凹陷形成所述槽体;
所述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和位于所述第一数据线靠近所述槽体一侧的多条第二数据线,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与所述槽体对应的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第二数据线的第一容置区,第二数据线中的至少部分线段设置在第一容置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一电源线,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容置区的宽度之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第一边缘朝向显示区内部凹陷形成位于显示面板一侧的槽体,与槽体对应的非显示区为第一非显示区,该第一非显示区包括用于放置第二数据线的第一容置区,第二数据线中的至少部分线段设置在第一容置区,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第一电源线,特别是,第一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容置区的宽度之和,如此有利于缩小第一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实现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此外,本申请在显示面板的侧边框引入槽体时,方便用户拿取的同时,在显示时还可为用户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非显示区中的第一电源线与第二数据线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3所示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一种AA’截面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一种截面图;
图5所示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AA’截面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异形显示面板的出现突破了显示面板单一矩形结构的局限性,不但使得显示效果更加多样化,而且使得显示面板的应用途径也越来越广泛,已经成功应用到诸如手表、眼镜或智能手环之类的可穿戴的电子设计中。相较于常规显示屏,异形显示屏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显示区域呈现非矩形的特殊形状,因此,如何在异形显示区的基础上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第一边缘朝向显示区内部凹陷形成所述槽体,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与所述槽体对应的第一非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容置区的宽度之和,如此有利于缩小第一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实现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非显示区中的第一电源线与第二数据线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请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11、围绕显示区11的非显示区12、槽体30;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衬底基板10以及设置衬底基板10上的多条数据线20和第一边缘31;数据线20和第一边缘31均沿列方向延伸,第一边缘31朝向显示区11内部凹陷形成槽体30;
数据线20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21和位于第一数据线21靠近槽体30一侧的多条第二数据线22,非显示区12包括与槽体30对应的第一非显示区121,第一非显示区121包括用于放置第二数据线22的第一容置区122;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12的第一电源线41,第一非显示区121的边框宽度D1小于第一电源线41的宽度D2与第一容置区122的宽度D3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实施例仅示出了槽体30在显示面板100上的一种位置示意图,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槽体30还可位于第一边缘31上的其他位置,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此外,图1仅示出了显示面板100在第一边缘31包含一个槽体30的情形,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第一边缘31还可包括多个槽体30,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此外图1中槽体的尺寸和形状仅为示意性说明,并不代表实际的形状和尺寸,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槽体还可体现为其他的形状。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示出的数据线20的长度、间距和数量仅为示意性说明,对于非显示区12和显示区11的相对位置关系也仅为示意性说明,并不代表实际的尺寸和数量。
具体地,请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第一边缘31朝向显示区11内部凹陷形成位于显示面板100一侧的槽体30,显示面板100上的数据线20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21和位于第一数据线21靠近槽体30一侧的多条第二数据线22,从图1可看出,第一数据线21均位于显示区11中且呈直线结构,由于槽体30的引入,使得靠近槽体30的第二数据线22整体呈现非直线结构,各第二数据线22中与槽体30对应的部分环绕该槽体30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的第一容置区122中,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仅示出了第一容置区122中设置5条第二数据线22的情形,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槽体30的尺寸大小可灵活设置位于第一容置区122中第二数据线22的数量,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该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12还设置有第一电源线41。特别是,第一非显示区121的边框宽度D1小于第一电源线41的宽度D2与第一容置区122的宽度D3之和,因此,当在第一非显示区121内同时放置第一电源线41和第二数据线22时,第一电源线41和第二数据线22将位于不同膜层,或者可在第二非显示区121内不设置第一电源线41,如此均有利于节省第一非显示区121的使用空间,即使将第二数据线22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时也有利于缩小该第一非显示区121的边框宽度,从而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地,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的第一电源线41与第二数据线22的一种相对位置关系图,图3所示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一种AA’截面图,参见图1、图2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第一电源线41的至少部分线段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中;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第一电源线41与第二数据线22位于不同膜层。
具体地,请继续参见图1-图3,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一非显示区121同时放置有第一电源线41和多条第二数据线22,第一电源线41的宽度较大,第二数据线22的宽度较小,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的第一电源线41和第二数据线22分别位于不同膜层,使第二数据线2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源线4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所限定的范围内,如此,即使在显示面板100的侧边引入槽体30,需要将第二数据线22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时,也能合理利用第一显示区11的空间,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设置第二数据线22和第一电源线41的同时,还从最大程度上减小了第一非显示区121的边框宽度,因而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地,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区11的一种截面图,参见图4,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沿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依次设置在衬底基板10上的栅极金属层83和源漏极金属层84;
请结合图3,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第一电源线41与源漏极金属层84同层设置,第二数据线22与栅极金属层83同层设置,或者,请结合图5,第一电源线41与栅极金属层83同层设置,第二数据线22与源漏极金属层84同层设置,其中图5所示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AA’截面图。
具体地,请参见图4,在显示面板100的衬底基板10上会依次设置有栅极金属层83和源漏极金属层84,通常,位于显示区11中的数据线20会与该源漏极金属层84同层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将位于第一显示区11中的第一电源线41和第二数据线22设置在不同膜层,例如图3所示的,将第一电源线41与源漏极金属层84同层设置并将第二数据线22与栅极金属层83同层设置,或者例如图5所示的,将第一电源线41与栅极金属层83同层设置并将第二数据线22与源漏极金属层84同层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在引入向显示区11内部凹陷的槽体30后,若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将第二数据线22和第一电源线41设置在相同的膜层时,会使得第一非显示区121的宽度至少要等于第一容置区122的宽度与第一电源线41的宽度之和,这就会使得第一非显示区121的边框变得很宽,不利于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设计。而本申请中,将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的第一电源线41和第二数据线22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膜层时中,大大缩小了该第一非显示区121的边框宽度,当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21中的第二数据线22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电源线4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所限定的范围中时,请参见图3和图5,因此更加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4,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设置在源漏极金属层84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发光功能层92;
发光功能层92包括依次设置的阳极层921、发光层922和阴极层923,阳极层921位于发光层922靠近衬底基板10的一侧,阳极层921与源漏极金属层84电连接,阴极层923与第一电源线41电连接(图中未示出)。
具体地,请参见图4,通常在衬底基板10上设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82,薄膜晶体管82的漏极85与发光功能层92中的阳极层921一一对应连接,通过薄膜晶体管82来控制发光功能层92的发光。薄膜晶体管82的漏极85向发光功能层92中的阳极层921提供一高电压信号,第一电源线41向发光功能层92中的阴极层923提供一低电压信号,使得在阳极层921和阴极层923之间形成驱动电压,在驱动电压的驱动下,空穴和电子分别从阳极层921和阴极层923注入到发光层922中,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922中相遇、复合,释放出能量,然后将能量传递给发光层922中有机发光物质的分子,使其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很不稳定,受激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辐射跃迁产生发光现象,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00实现了显示功能。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发光功能层中的阴极层923是覆盖在整个显示区并延拓至非显示区中的,阴极层923与第一电源线通常是通过位于非显示区中的过孔实现电连接的。
通常,请继续参见图4,在发光功能层92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会设置薄膜封装层93,以对外界的水分和氧气进行阻隔,防止水分和氧气进入发光功能层92中对发光功能层92造成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图4是以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82为例进行说明的,即栅极金属层83位于半导体有源层86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除此种方式外,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82还可体现为底栅结构,即栅极金属层83位于半导体有源层86靠近衬底基板10的一侧,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地,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种俯视图,参见图6,本申请实施例做提供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驱动芯片70,驱动芯片70位于非显示区12,驱动芯片70与第一电源线41电连接并向第一电源线41提供恒定电压。
具体地,在图6所示视角下,在显示面板100底部的非显示区12设置有驱动芯片70,第一电源线41与该驱动芯片70电连接,通过该驱动芯片70获取电压信号。结合图4和图6,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该第一电源线41是与发光功能层92中的阴极层923电连接的,用于向阴极层923提供地电压信号,发光功能层92中的阳极层921在接收到源漏极金属层84向其提供的高电压信号后,在阳极层921和阴极层923之间产生驱动电压,使得发光层922发光。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6,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第一电源线41围绕显示区11设置,包括第一端411和第二端412,第一端411和第二端412分别与驱动芯片70电连接,第一电源线41与驱动芯片70形成闭环结构。
具体地,在图6所示视角下,第一电源线41环绕显示面板100的上边框和左右边框以及部分下边框设置,在下边框的位置与驱动芯片70电连接,与驱动芯片70共同形成闭环结构。如此,驱动芯片70可同时向第一电源线41的第一端411和第二端412提供恒定且相同的电压信号,从而使整个第一电源线41上所获得的电压信号更加均一,使得发光功能层92中的阴极层923所接收到的电压信号更加均一,进而使整个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更加均匀,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以及用户的视觉体验效果。
可选地,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种俯视图,请参见图7,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驱动芯片70,驱动芯片70位于非显示区12,驱动芯片70与第一电源线41电连接并向第一电源线41提供恒定电压;
第一电源线41围绕显示区11设置,且第一电源线41在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一非显示区121不交叠。
具体地,图7示出了本申请中第一电源线41的另一种排布方式,该实施例中,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未设置第一电源线41,使第一电源线41不占用第一非显示区121所在的空间,因此在显示面板100引入朝向显示区11内部凹陷的槽体30后,即使需要将第二数据线22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121中,也有利于缩小第一非显示区121的边框宽度,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地,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种俯视图,请参见图8,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显示区11的多个像素单元行和与像素单元行电连接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90;像素单元行包括第一像素单元行71和与槽体30对应的第二像素单元行72;
第二像素单元行72与栅极驱动单元90一一对应电连接,且与第二像素单元行72电连接的栅极驱动单元90位于与槽体30相对的非显示区12。
具体地,图8所示实施例中,引入了分别与第一像素单元行71和第二像素单元行72电连接的栅极驱动单元90,通过栅极驱动单元90对多个像素单元行进行逐行扫描,例如可控制整个显示面板100进行从上到下扫描,还可控制整个显示面板100进行从下到上扫描,从而使得整个显示面板100实现显示功能。特别是,图8所示实施例中,与第二像素单元行72电连接栅极驱动单元90位于与槽体30相对的非显示区12,并不占据第一非显示区121的空间,如此能够进一步节约第一非显示区121的空间,缩小第一非显示区121的边框宽度,从而更加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0的窄边框设计。
可选地,请继续参见图8,与第一像素单元行71电连接的栅极驱动单元90分别位于第一像素单元行71两侧的非显示区12,且同一第一像素单元行71分别与两个栅极驱动单元90电连接。
具体地,请参见图8,各第一像素单元行71分别与两个栅极驱动单元90电连接,即采用双边驱动的方式对各第一像素单元行71进行扫描,在扫描过程中,与同一第一像素单元行71电连接的两个栅极驱动单元90同时向对应的第一像素单元行71发送栅极驱动信号,使位于相同第一像素单元行71的子像素单元同步启动即同时进行显示,如此,则可使整个显示面板100实现逐行显示,显示过程有序可循,降低了对显示的控制难度,还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像素单元行71还可采用单边驱动的方式,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例如请参见图9,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另一种俯视图,该实施例中,第一像素单元行71与栅极驱动单元90一一对应电连接,且与相邻两个第一像素单元行71电连接的栅极驱动单元90分别位于第一像素单元行71的不同侧,在扫描过程中,栅极驱动单元90逐行向第一像素单元行71发送栅极驱动信号,从而实现显示面板100的逐行显示。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200,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该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100,该显示面板10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200的实施例可参见上述显示面板100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现实功能的产品或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在显示装置200的侧边引入了向显示区内部凹陷的槽体30,该槽体30的引入,方便用户对显示装置200拿取的同时,在显示过程中还可为用户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效果。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第一边缘朝向显示区内部凹陷形成位于显示面板一侧的槽体,与槽体对应的非显示区为第一非显示区,该第一非显示区包括用于放置第二数据线的第一容置区,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第一电源线,特别是,第一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容置区的宽度之和,如此有利于缩小第一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实现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此外,本申请在显示面板的侧边框引入槽体时,方便用户拿取的同时,在显示时还可为用户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槽体;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条数据线和第一边缘;所述数据线和所述第一边缘均沿列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边缘朝向所述显示区内部凹陷形成所述槽体;
所述数据线包括多条第一数据线和位于所述第一数据线靠近所述槽体一侧的多条第二数据线,所述非显示区包括与所述槽体对应的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第二数据线的第一容置区,所述,第二数据线中的至少部分线段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第一电源线,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边框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线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容置区的宽度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还包括:沿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栅极金属层,源漏极金属层和发光功能层;
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依次设置的阳极层、发光层和阴极层,所述阳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阳极层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电连接,所述阴极层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电连接并向所述第一电源线提供恒定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线的至少部分线段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中;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中,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位于不同膜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非显示区中,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栅极金属层同层设置,或者,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栅极金属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数据线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同层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线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与所述驱动芯片形成闭环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线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且所述第一电源线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不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显示区的多个像素单元行和与所述像素单元行电连接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所述像素单元行包括第一像素单元行和与所述槽体对应的第二像素单元行;
所述第二像素单元行与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一一对应电连接,且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行电连接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位于与所述槽体相对的所述非显示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行电连接的所述栅极驱动单元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行两侧的非显示区,且同一所述第一像素单元行分别与两个所述栅极驱动单元电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之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11156437.9A 2018-09-30 2018-09-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3009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6437.9A CN109300952B (zh) 2018-09-30 2018-09-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6437.9A CN109300952B (zh) 2018-09-30 2018-09-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0952A true CN109300952A (zh) 2019-02-01
CN109300952B CN109300952B (zh) 2021-04-02

Family

ID=65161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6437.9A Active CN109300952B (zh) 2018-09-30 2018-09-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0095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8824A (zh) * 2019-02-28 2019-04-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857279A (zh) * 2019-03-19 2019-06-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10051A (zh) * 2019-03-29 2019-07-1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173500A1 (zh) * 2022-03-16 2023-09-21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屏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5348A (zh) * 2016-01-04 2016-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9449547B2 (en) * 2009-12-01 2016-09-2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CN108227327A (zh) * 2018-02-28 2018-06-2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469697A (zh) * 2018-05-14 2018-08-3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49547B2 (en) * 2009-12-01 2016-09-20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CN105655348A (zh) * 2016-01-04 2016-06-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227327A (zh) * 2018-02-28 2018-06-2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469697A (zh) * 2018-05-14 2018-08-3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8824A (zh) * 2019-02-28 2019-04-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658824B (zh) * 2019-02-28 2021-07-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857279A (zh) * 2019-03-19 2019-06-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10051A (zh) * 2019-03-29 2019-07-1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173500A1 (zh) * 2022-03-16 2023-09-21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屏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0952B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820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30095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517990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
CN106654047B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8899344B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34237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464533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11043541B2 (en) OLED display device
US10175797B2 (en) Array substrate for OLED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OLE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733168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930040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31172B (zh) 触控结构及触控显示面板、电子装置
CN110767713A (zh) 显示装置及其oled基板、oled透光基板
CN109188809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326631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78472B (zh) 一种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598115A (zh) Oled显示面板
CN208596710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9009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638046A (zh) 具有屏下指纹识别的oled显示装置
CN104978066B (zh)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73991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2027556A1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09390351A (zh) 布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oled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0963742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