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95394A - 一种陶瓷钢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陶瓷钢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95394A
CN109295394A CN201811088780.4A CN201811088780A CN109295394A CN 109295394 A CN109295394 A CN 109295394A CN 201811088780 A CN201811088780 A CN 201811088780A CN 109295394 A CN109295394 A CN 109295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ramo
steel
sintering
furnac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887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文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wen Chongke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wen Chongke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wen Chongke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wen Chongke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8878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953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95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953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6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3/00Making ferrous alloys
    • C22C33/02Making ferrous alloys by powder metallurgy
    • C22C33/0257Making ferrous alloys by powder metallurgy characterised by the range of the alloying elements
    • C22C33/0264Making ferrous alloys by powder metallurgy characterised by the range of the alloying elements the maximum content of each alloying element not exceeding 5%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05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rare earths, i.e. Sc, Y, Lanthan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mangane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2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molybdenum or tungst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26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obium or tantal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3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cobal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3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more than 1.5% by weight of mangane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钢及其制造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Al 3.2‑3.8%、Cr 0.8‑1.2%、Co 0.14‑0.18%、Ce 0.5‑0.8%、Y 0.25‑0.28%、Nd 0.05‑0.08%、Mn 1.2‑1.6%、W 0.24‑0.28%、SiC 3.4‑3.8%、SiN41.8‑2.2%、CaF20.25‑0.29%,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钢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各元素组分间分布、作用均衡,组织结构致密均匀,金相转化平衡度高,所制造的陶瓷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硬度,耐磨性、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更好,而且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安全性高、处理方便、产品质量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陶瓷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技术的新型工程材料,具有高的比刚度、比强度、优良的高温性能、低的热膨胀系数、良好的耐磨和减摩性,加之其优良的加工性能、成型性能、明显的性价比优势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陶瓷钢复合材料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既具有陶瓷材料高硬度、耐酸碱腐蚀、耐磨的特点,也具有钢铁材料的塑韧性特点。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外加增强相和原位自生成两种。外加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外来的颗粒成分添加到金属基材料中,这种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有:外加颗粒增强复合材料中外加的颗粒与基体界面的结合力降低,外加颗粒周围会留有气孔裂纹等缺陷从而影响材料性能;增强颗粒在复合材料中所占的比例不高,这就使得材料的硬度、耐磨性等性能不能达到一个高的层次;同时外加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热力学稳定性差且其制备工艺也较复杂。
综上,基于对陶瓷钢的研究,陶瓷钢材料由于配方和选材材质方面的因素,导致制造的陶瓷钢其性能一般,耐高温性、耐腐蚀性、耐磨性较差,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陶瓷钢及其制造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钢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各元素组分间分布、作用均衡,组织结构致密均匀,金相转化平衡度高,所制造的陶瓷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硬度,耐磨性、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更好,而且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安全性高、处理方便、产品质量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陶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Al 3.2-3.8%、Cr0.8-1.2%、Co0.14-0.18%、Ce 0.5-0.8%、Y 0.25-0.28%、Nd 0.05-0.08%、Mn 1.2-1.6%、W 0.24-0.28%、SiC 3.4-3.8%、SiN41.8-2.2%、CaF20.25-0.29%,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一种陶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Al 3.4%、Cr 0.8%、Co0.15%、Ce 0.6%、Y 0.26%、Nd 0.05%、Mn 1.3%、W 0.24%、SiC 3.6%、SiN41.8%、CaF20.27%,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一种陶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Al 3.8%、Cr 1.1%、Co0.18%、Ce 0.5%、Y 0.28%、Nd 0.07%、Mn 1.6%、W 0.25%、SiC 3.8%、SiN42.1%、CaF20.29%,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陶瓷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原料配方称取的各组分原料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组分,将混合组分加入球磨机中,然后将与混合组分等质量的水向球磨机中加入,研磨至混合组分粒度为200-240目,得到磨好的料浆;
(2)向料浆中加入粘合剂,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筛分,在300-500MPa下压制成型,得到毛坯备用;
(3)将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毛坯放置于烧结炉中进行初次烧结,在还原气氛下使炉内温度在1.5h内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600-800℃,并保温30min,烧结后得到初次烧结物;
(4)将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初次烧结物进行破碎、研磨,过200-250目筛,然后放置于烧结炉中进行二次烧结,在还原气氛下使炉内温度在3-5h内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1350-1450℃,并保温1.5-3h,烧结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陶瓷钢产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组分经过球磨后的粒度为200-240目。
优选的,所述粘合剂包括按质量份计的以下组分:钛酸酯8-12份、丙烯酸乳液12-16份、碳酸氢钠8-12份和异丙醇2-5份。
优选的,所述烧结炉为真空烧结炉、热等静压烧结炉和等离子体烧结炉中的任意一种。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合理添加Al、Cr、Co、Ce、Y、Nd、Mn、W、SiC、SiN4、CaF2,并控制其含量,改善了本发明组织结构,细化了组织晶粒,提高了位错密度,进而提高了基体的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通过添加Co、SiC、SiN4,具有协同作用,将具有优异的耐磨、耐高温、耐腐蚀和力学性能的Co金属粉末与SiC、SiN4粉末进行有效的结合,具有增强作用;通过控制Al、Cr、Co、Mn的含量,形成弥散分布的强化相,各强化相协同作用,细化了铸态晶粒,提高基体的位错密度与再结晶温度,抑制了再结晶,提高了基体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硬度、韧性等力学性能;通过控制Ce、Y、Nd的含量,在制备基体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脱氧效果与细化晶粒作用,有效避免晶间腐蚀,降低了基体的开裂敏感性,改善了基体的性能;W、Mn元素保证了材料在应用中对强度、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的要求,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气孔及砂眼的出现频率,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采用两段式进行烧结的工艺,采用逐步升温的多段式进行升温,达到了烧结温度逐渐升温的效果,进而避免了温度骤然变化导致的受热不均匀及应力变化,进而使得陶瓷钢的表面不会出现裂纹和褶皱,进而提高了陶瓷钢的性能和美观度,而且烧结在还原气氛下进行,进而避免了组分原料在高温下进行氧化分解,使其保持其原有性能,进而才能制造出性能优异的陶瓷钢材料。
综上,本发明各元素组分间分布、作用均衡,组织结构致密均匀,金相转化平衡度高,所制造的陶瓷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硬度,耐磨性、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更好,而且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安全性高、处理方便、产品质量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而且本发明材料的机械性能可以达到:抗拉强度为800-1450MPa、屈服强度为400-720MPa、硬度为55-75HRC,延伸率为25-45%、冲击功为80-120J。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陶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Al 3.2%、Cr 1.0%、Co 0.14%、Ce0.8%、Y 0.25%、Nd 0.06%、Mn 1.2%、W 0.26%、SiC 3.4%、SiN42.0%、CaF20.2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陶瓷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原料配方称取的各组分原料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组分,将混合组分加入球磨机中,然后将与混合组分等质量的水向球磨机中加入,研磨至混合组分粒度为200-240目,得到磨好的料浆;
(2)向料浆中加入粘合剂,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筛分,在300-500MPa下压制成型,得到毛坯备用;
(3)将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毛坯放置于烧结炉中进行初次烧结,在还原气氛下使炉内温度在1.5h内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600-800℃,并保温30min,烧结后得到初次烧结物;
(4)将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初次烧结物进行破碎、研磨,过200-250目筛,然后放置于烧结炉中进行二次烧结,在还原气氛下使炉内温度在3-5h内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1350-1450℃,并保温1.5-3h,烧结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陶瓷钢产品。
粘合剂包括按质量份计的以下组分:钛酸酯8份、丙烯酸乳液13份、碳酸氢钠8份和异丙醇3份。
烧结炉为真空烧结炉、热等静压烧结炉和等离子体烧结炉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2:
一种陶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Al 3.4%、Cr 0.8%、Co 0.15%、Ce0.6%、Y 0.26%、Nd 0.05%、Mn 1.3%、W 0.24%、SiC 3.6%、SiN41.8%、CaF20.27%,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陶瓷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原料配方称取的各组分原料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组分,将混合组分加入球磨机中,然后将与混合组分等质量的水向球磨机中加入,研磨至混合组分粒度为200-240目,得到磨好的料浆;
(2)向料浆中加入粘合剂,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筛分,在300-500MPa下压制成型,得到毛坯备用;
(3)将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毛坯放置于烧结炉中进行初次烧结,在还原气氛下使炉内温度在1.5h内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600-800℃,并保温30min,烧结后得到初次烧结物;
(4)将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初次烧结物进行破碎、研磨,过200-250目筛,然后放置于烧结炉中进行二次烧结,在还原气氛下使炉内温度在3-5h内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1350-1450℃,并保温1.5-3h,烧结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陶瓷钢产品。
粘合剂包括按质量份计的以下组分:钛酸酯8份、丙烯酸乳液13份、碳酸氢钠8份和异丙醇3份。
烧结炉为真空烧结炉、热等静压烧结炉和等离子体烧结炉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3:
一种陶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Al 3.6%、Cr 1.2%、Co 0.16%、Ce0.4%、Y 0.27%、Nd 0.08%、Mn 1.5%、W 0.28%、SiC 3.7%、SiN42.2%、CaF20.28%,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陶瓷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原料配方称取的各组分原料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组分,将混合组分加入球磨机中,然后将与混合组分等质量的水向球磨机中加入,研磨至混合组分粒度为200-240目,得到磨好的料浆;
(2)向料浆中加入粘合剂,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筛分,在300-500MPa下压制成型,得到毛坯备用;
(3)将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毛坯放置于烧结炉中进行初次烧结,在还原气氛下使炉内温度在1.5h内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600-800℃,并保温30min,烧结后得到初次烧结物;
(4)将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初次烧结物进行破碎、研磨,过200-250目筛,然后放置于烧结炉中进行二次烧结,在还原气氛下使炉内温度在3-5h内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1350-1450℃,并保温1.5-3h,烧结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陶瓷钢产品。
粘合剂包括按质量份计的以下组分:钛酸酯10份、丙烯酸乳液12份、碳酸氢钠9份和异丙醇2份。
烧结炉为真空烧结炉、热等静压烧结炉和等离子体烧结炉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4:
一种陶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Al 3.8%、Cr 1.1%、Co 0.18%、Ce0.5%、Y 0.28%、Nd 0.07%、Mn 1.6%、W 0.25%、SiC 3.8%、SiN42.1%、CaF20.29%,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陶瓷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原料配方称取的各组分原料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组分,将混合组分加入球磨机中,然后将与混合组分等质量的水向球磨机中加入,研磨至混合组分粒度为200-240目,得到磨好的料浆;
(2)向料浆中加入粘合剂,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筛分,在300-500MPa下压制成型,得到毛坯备用;
(3)将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毛坯放置于烧结炉中进行初次烧结,在还原气氛下使炉内温度在1.5h内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600-800℃,并保温30min,烧结后得到初次烧结物;
(4)将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初次烧结物进行破碎、研磨,过200-250目筛,然后放置于烧结炉中进行二次烧结,在还原气氛下使炉内温度在3-5h内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1350-1450℃,并保温1.5-3h,烧结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陶瓷钢产品。
粘合剂包括按质量份计的以下组分:钛酸酯12份、丙烯酸乳液15份、碳酸氢钠12份和异丙醇4份。
烧结炉为真空烧结炉、热等静压烧结炉和等离子体烧结炉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5:
一种陶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Al 3.2%、Cr 0.8%、Co 0.14%、Ce0.5%、Y 0.25%、Nd 0.06%、Mn 1.2%、W 0.24%、SiC 3.4%、SiN41.8%、CaF20.2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陶瓷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原料配方称取的各组分原料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组分,将混合组分加入球磨机中,然后将与混合组分等质量的水向球磨机中加入,研磨至混合组分粒度为200-240目,得到磨好的料浆;
(2)向料浆中加入粘合剂,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筛分,在300-500MPa下压制成型,得到毛坯备用;
(3)将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毛坯放置于烧结炉中进行初次烧结,在还原气氛下使炉内温度在1.5h内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600-800℃,并保温30min,烧结后得到初次烧结物;
(4)将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初次烧结物进行破碎、研磨,过200-250目筛,然后放置于烧结炉中进行二次烧结,在还原气氛下使炉内温度在3-5h内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1350-1450℃,并保温1.5-3h,烧结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陶瓷钢产品。
粘合剂包括按质量份计的以下组分:钛酸酯12份、丙烯酸乳液15份、碳酸氢钠12份和异丙醇4份。
烧结炉为真空烧结炉、热等静压烧结炉和等离子体烧结炉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6:
一种陶瓷钢,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Al 3.8%、Cr 1.2%、Co 0.18%、Ce0.8%、Y 0.28%、Nd 0.08%、Mn 1.6%、W 0.28%、SiC 3.8%、SiN42.2%、CaF20.29%,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陶瓷钢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原料配方称取的各组分原料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组分,将混合组分加入球磨机中,然后将与混合组分等质量的水向球磨机中加入,研磨至混合组分粒度为200-240目,得到磨好的料浆;
(2)向料浆中加入粘合剂,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筛分,在300-500MPa下压制成型,得到毛坯备用;
(3)将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毛坯放置于烧结炉中进行初次烧结,在还原气氛下使炉内温度在1.5h内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600-800℃,并保温30min,烧结后得到初次烧结物;
(4)将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初次烧结物进行破碎、研磨,过200-250目筛,然后放置于烧结炉中进行二次烧结,在还原气氛下使炉内温度在3-5h内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1350-1450℃,并保温1.5-3h,烧结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陶瓷钢产品。
粘合剂包括按质量份计的以下组分:钛酸酯12份、丙烯酸乳液15份、碳酸氢钠12份和异丙醇4份。
烧结炉为真空烧结炉、热等静压烧结炉和等离子体烧结炉中的任意一种。
取实施例1至实施例6得到的最终陶瓷钢产品,并对该六组陶瓷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延伸率以及冲击功进行测定,并记录数据如下表1:
表1
综上,本发明各元素组分间分布、作用均衡,组织结构致密均匀,金相转化平衡度高,所制造的陶瓷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硬度,耐磨性、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更好,而且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安全性高、处理方便、产品质量高,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陶瓷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Al 3.2-3.8%、Cr 0.8-1.2%、Co 0.14-0.18%、Ce 0.5-0.8%、Y 0.25-0.28%、Nd 0.05-0.08%、Mn 1.2-1.6%、W0.24-0.28%、SiC 3.4-3.8%、SiN4 1.8-2.2%、CaF20.25-0.29%,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一种陶瓷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Al 3.4%、Cr 0.8%、Co0.15%、Ce 0.6%、Y 0.26%、Nd 0.05%、Mn 1.3%、W 0.24%、SiC 3.6%、SiN41.8%、CaF20.27%,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一种陶瓷钢,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Al 3.8%、Cr 1.1%、Co0.18%、Ce 0.5%、Y 0.28%、Nd 0.07%、Mn 1.6%、W 0.25%、SiC 3.8%、SiN42.1%、CaF20.29%,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原料配方称取的各组分原料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组分,将混合组分加入球磨机中,然后将与混合组分等质量的水向球磨机中加入,研磨得到磨好的料浆;
(2)向料浆中加入粘合剂,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干燥、筛分,在300-500MPa下压制成型,得到毛坯备用;
(3)将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毛坯放置于烧结炉中进行初次烧结,在还原气氛下使炉内温度在1.5h内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600-800℃,并保温30min,烧结后得到初次烧结物;
(4)将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初次烧结物进行破碎、研磨,过200-250目筛,然后放置于烧结炉中进行二次烧结,在还原气氛下使炉内温度在3-5h内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1350-1450℃,并保温1.5-3h,烧结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陶瓷钢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组分经过球磨后的粒度为200-240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包括按质量份计的以下组分:钛酸酯8-12份、丙烯酸乳液12-16份、碳酸氢钠8-12份和异丙醇2-5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瓷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炉为真空烧结炉、热等静压烧结炉和等离子体烧结炉中的任意一种。
CN201811088780.4A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陶瓷钢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92953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8780.4A CN109295394A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陶瓷钢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8780.4A CN109295394A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陶瓷钢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95394A true CN109295394A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63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88780.4A Pending CN109295394A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陶瓷钢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953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0925A (zh) * 2022-03-03 2022-06-03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钢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1558A (zh) * 2013-09-16 2013-12-18 苏州金仓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级碳化硅铸造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04388A (zh) * 2014-10-31 2015-03-1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陶瓷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4458A (zh) * 2015-06-05 2015-09-09 邢桂生 一种汽车用SiC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112797A (zh) * 2015-09-18 2015-12-02 湖南江滨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钢活塞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8152A (zh) * 2015-12-28 2016-05-1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合金粉末和合金原料组合物以及合金件及其成型方法与叶片和滚子压缩机
CN106853521A (zh) * 2015-12-09 2017-06-16 青岛祥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器件用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42657A (zh) * 2018-03-27 2018-07-31 东北大学 一种高耐磨金属陶瓷复合辊套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1558A (zh) * 2013-09-16 2013-12-18 苏州金仓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级碳化硅铸造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04388A (zh) * 2014-10-31 2015-03-1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陶瓷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94458A (zh) * 2015-06-05 2015-09-09 邢桂生 一种汽车用SiC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112797A (zh) * 2015-09-18 2015-12-02 湖南江滨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钢活塞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53521A (zh) * 2015-12-09 2017-06-16 青岛祥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器件用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8152A (zh) * 2015-12-28 2016-05-1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合金粉末和合金原料组合物以及合金件及其成型方法与叶片和滚子压缩机
CN108342657A (zh) * 2018-03-27 2018-07-31 东北大学 一种高耐磨金属陶瓷复合辊套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0925A (zh) * 2022-03-03 2022-06-03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钢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70925B (zh) * 2022-03-03 2023-12-08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陶瓷-钢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7525A (zh) 一种高熵合金硼化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72084B (zh) 一种含氧的钛基合金的粉末冶金制备方法
CN103361532B (zh) 一种固溶体增韧金属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5722C (zh) 改善TiAl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的方法
CN110273092A (zh) 一种CoCrNi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1063B (zh) 一种原位合成碳化钛增强钛基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504886A (zh) 一种耐高温Ti(C,N)-TiB2-HEAs复合金属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7495A (zh) 一种氧化铝高性能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8230A (zh) 一种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5336A (zh) 一种网状结构钛硅合金相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586987B (zh) 碳化钛-二硼化钛双相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9301A (zh) 一种氮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30686B (zh) 一种高韧性碳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Influence of deformation parameters and network structure to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flow stress of TiBw/Ti64 composite
CN114645180A (zh) 一种双相增强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9008A (zh) V-Cr-Ti合金超半球壳制造工艺
CN101701305B (zh) 一种TiAl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25716B (zh) 铁铝金属间化合物-二硼化钛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9295394A (zh) 一种陶瓷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83487B (zh) 一种含锆的碳化硼‑铝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3470A (zh) 铬二铝碳陶瓷靶材及其真空热压制备方法
CN103771892A (zh) 金属强化陶瓷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76931A (zh) 含大块板状碳化钨晶粒的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7937753A (zh) 一种具有双峰分布特征的TiAl混晶结构合金及制法
CN115679141A (zh) 一种层状分布陶瓷增强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