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6838B - 电子终端设备、电视终端、信号输入电路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终端设备、电视终端、信号输入电路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86838B
CN109286838B CN201810079012.6A CN201810079012A CN109286838B CN 109286838 B CN109286838 B CN 109286838B CN 201810079012 A CN201810079012 A CN 201810079012A CN 109286838 B CN109286838 B CN 1092868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b
pin
signal
chip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790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86838A (zh
Inventor
孙学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18/09652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9015681A1/zh
Priority to EP18835936.8A priority patent/EP3657778B1/en
Publication of CN109286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6838A/zh
Priority to US16/747,296 priority patent/US1123205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86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6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27Monitoring of local network, e.g. connection or bandwidth variations; Detecting new devices in the local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G06F13/4022Coupling between buses using switching circuits, e.g. switching matrix, connection or expans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06F13/4081Live connection to bus, e.g. hot-plugg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1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having fewer capabilities than the client, e.g. thin client having less processing power or no tuning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04N21/43635HDM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31Monitoring of peripheral device or external card, e.g. to detect processing problems in a handheld device or the failure of an external record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终端,根据外接设备类型选通USB D+/D‑端子与SOC芯片或控制芯片电连接,以解决电视终端应用USB‑C接口中存在的USB 2.0/3.0信号与billboard信息交互不能同时兼容的问题。具体的,该电子设备终端中,控制芯片根据识别的外接设备类型,控制USB USB D+/D‑端子选通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的电连接,或选通与控制芯片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电连接,从而实现不同场景下满足USB 2.0/3.0信号传输功能与billboard信息交互功能。

Description

电子终端设备、电视终端、信号输入电路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终端设备、电视终端、信号输入电路及信号输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USB TYPE-C接口,简称USB-C,多用于数据传输、设备间相互充电等。图1是USB-C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自USB 3.0协议团队推出USB-C接口以来,由于其具有支持双面插入、数据传输速度加倍、端口形状更薄等诸多优点,在手机、电脑等设备上广泛采用并迅速普及,但是目前电视终端或其他带有SOC芯片的显示终端中尚未得到应用。因此,如何将USB-C接口应用到电视终端,成为电视及相关芯片厂商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终端设备、电视终端、信号输入电路及方法,用于实现USB TYPE-C接口在电视终端的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一种通过USB TYPE C接口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的电子终端设备,该电子终端设备包括:控制芯片,用于根据识别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控制所述USB TYPE-C接口中D+/D-信号输入端子与SOC芯片之间电连接,以及所述USBTYPE-C接口中D+/D-输入端子和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所述控制芯片之间电连接,同一时刻其两者电连接通路中仅选通任一通路电导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终端,根据外接设备类型选通USB D+/D-端子与SOC芯片或控制芯片电连接,以解决电视终端应用USB-C接口中存在的USB 2.0/3.0信号与billboard信息交互不能同时兼容的问题。具体的,该电子设备终端中,控制芯片根据识别的外接设备类型,控制USB USB D+/D-端子选通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的电连接,或选通与控制芯片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电连接,从而实现不同场景下满足USB 2.0/3.0信号传输功能与billboard信息交互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二种通过USB TYPE C接口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的电子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CC模块,用于检测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USBTYPE-C接入USB设备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当USB TYPE-C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PD模块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终端设备,通过CC模块在检测到检测USB TYPE-C接入USB设备,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检测到USB TYPE-C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PD模块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进而实现不同接入不同模式的外接设备时,实现USB 2.0/3.0信号与billboard信息交互的兼容性问题。
本申请提供第三种通过USB TYPE C接口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的电子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控制芯片,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CC引脚电连接,有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引脚;
选择开关器件,其控制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中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其输入引脚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任一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USB D+/D-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在现有硬件框架中增加选择开关器件,该选择开关器件根据识别到的外接设备类型,任一选通USB D+/D-输入端子与SOC芯片或者与控制芯片中可供USB D+/D-信号连接,从而实现外接设备与SOC芯片或控制芯片中的信息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在现有硬件框架中增加选择开关器件,该选择开关器件根据识别到的外接设备类型,任一选通USB D+/D-输入端子与SOC芯片或者与控制芯片中可供USB D+/D-信号连接,从而实现外接设备与SOC芯片或控制芯片中的信息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四种通过USB TYPE C接口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的电子终端设备,该电子终端设备包括:
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CC模块,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CC引脚电连接;
PD模块,有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引脚;
选择开关器件,其控制引脚与所述CC模块中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其输入引脚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任一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USB D+/D-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PD模块中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终端设备,通过选择开关器件,根据CC模块的控制,任一选通USB TYPE-C接口与SOC芯片或PD模块中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引脚电连接,从而实现USB-C外接设备与SOC芯片或PD模块中的信号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五种通过USB TYPE C接口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的电子终端设备,该电子终端设备包括:
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控制芯片,用于检测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USB TYPE-C接入USB设备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SOC芯片中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当USB TYPE-C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控制芯片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信号引脚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终端设备,控制芯片检测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到USB设备时,选通USB D+/D-信号引脚与SOC芯片的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当USB TYPE-C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控制芯片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进而实现USB 2.0/3.0信号与billboard信息的交互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第六种通过USB TYPE C接口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的电子终端设备,该电子终端设备包括:
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CC模块,用于检测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USB TYPE-C接入USB设备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SOC芯片的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当USB TYPE-C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PD模块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终端设备,CC模块通过检测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到USB设备时,选通USB D+/D-信号引脚与SOC芯片的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当USB TYPE-C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PD模块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进而实现USB 2.0/3.0信号与billboard信息的交互功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一种电视终端,该电视终端包括:
显示屏被配置显示画面;
供电电路被配置为设备提供电力,
以及信号输入电路被配置为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
其中,所述信号输入电路,包括:控制芯片,用于根据识别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控制所述USB TYPE-C接口中D+/D-信号输入引脚与SOC芯片之间电连接,以及所述USB TYPE-C接口中D+/D-输入端子和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所述控制芯片之间电连接,同一时刻其两者电连接通路中仅选通任一通路电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二种电视终端,该电视终端包括:
显示屏被配置显示画面;
供电电路被配置为设备提供电力,
以及信号输入电路被配置为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
其中,所述信号输入电路,包括:CC模块,用于检测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USB TYPE-C接入USB设备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当USB TYPE-C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PD模块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三种电视终端,包括:显示屏被配置显示画面;供电电路被配置为设备提供电力,以及信号输入电路被配置为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其中,所述信号输入电路,包括:
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控制芯片,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CC引脚电连接,有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引脚;
选择开关器件,其控制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中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其输入引脚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任一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USB D+/D-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四种电视终端,该电视终端包括:
显示屏被配置显示画面;
供电电路被配置为设备提供电力;
以及信号输入电路被配置为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
其中,所述信号输入电路,包括:
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CC模块,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CC引脚电连接;
PD模块,有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引脚;
选择开关器件,其控制引脚与所述CC模块中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其输入引脚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任一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USB D+/D-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PD模块中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五种电视终端,该电视终端包括:
显示屏被配置显示画面;
供电电路被配置为设备提供电力;
以及信号输入电路被配置为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
其中,所述信号输入电路,包括:
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控制芯片,用于检测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USB TYPE-C接入USB设备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SOC芯片中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当USB TYPE-C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控制芯片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信号引脚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六种电视终端,该电视终端包括:
显示屏被配置显示画面;
供电电路被配置为设备提供电力;
以及信号输入电路被配置为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
其中,所述信号输入电路,包括:
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CC模块,用于检测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USB TYPE-C接入USB设备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SOC芯片的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当USB TYPE-C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PD模块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一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电路,该信号输入电路,包括:
控制芯片,用于根据识别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控制所述USB TYPE-C接口中D+/D-信号输入引脚与SOC芯片电连接,以及所述USB TYPE-C接口中D+/D-输入端子和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所述控制芯片之间电连接,同一时刻其两者电连接通路中仅选通任一通路电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二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电路,该信号输入电路,包括:
CC模块,用于检测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USB TYPE-C接入USB设备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当USBTYPE-C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PD模块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三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电路,该信号输入电路,包括:
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控制芯片,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CC引脚电连接,有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引脚;
选择开关器件,其控制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中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其输入引脚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任一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USB D+/D-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四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电路,该信号输入电路包括:
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CC模块,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CC引脚电连接;
PD模块,有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引脚;
选择开关器件,其控制引脚与所述CC模块中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其输入引脚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任一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USB D+/D-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PD模块中可供USB D+/D-信号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五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控制芯片,用于检测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USB TYPE-C接入USB设备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SOC芯片中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当USB TYPE-C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控制芯片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信号引脚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第六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电路,该信号输入电路,包括:
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CC模块,用于检测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USB TYPE-C接入USB设备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SOC芯片的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当USB TYPE-C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PD模块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一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的外部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方法,该方法包括:
识别USB TYPE-C接口接入信号类型,控制所述USB TYPE-C接口中D+/D-输入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电连接,以及所述USB TYPE-C接口中D+/D-输入端子和控制芯片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电连接,其两者电连接通路中仅选通任一通路电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输入方法,通过控制芯片检测接入信号类型,进而在接入USB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在接入ALTMODE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控制芯片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电导通,从而实现了USB 2.0/USB 3.0信号的传输及billboard信息的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二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的外部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方法,包括:
检测USB TYPE-C接口接入信号类型;
当识别出USB TYPE-C接入USB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使USB外部设备可与SOC芯片通过USB D+/D-端子数据传输;当识别USB TYPE-C接入ALT MODE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PD模块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使ALTMODE外部设备可与所述PD模块通过USB D+/D-端子交互billboard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输入方法,通过CC模块检测接入信号类型,进而在接入USB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在接入ALT MODE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PD模块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从而实现了USB 2.0/USB 3.0信号的传输及billboard信息的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三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的外部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方法,包括:
识别USB TYPE-C接口接入信号类型;
当识别USB TYPE-C接入ALT MODE协议信号类型时,判断外接设备的身份信息是否与控制芯片中预存的身份信息相匹配,若信息不匹配,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控制芯片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输入方法,当识别接入ALT MODE协议信号类型时,通过判断该外接设备的身份信息与控制芯片中预存的身份信息是否匹配,进而在信息不匹配时,选通USB D+/D-端子与控制芯片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端子电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四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的外部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方法,包括:
检测USB TYPE-C接口接入信号类型;
当检测USB TYPE-C接入ALT MODE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控制芯片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使ALTMODE外部设备可与所述控制芯片通过USB D+/D-端子交互billboard信息,否则,所述USB D+/D-输入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默认电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默认情况下,保持USB D+/D-输入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电导通,只有当控制芯片检测接入信号类型,并在检测到USB TYPE-C接入ALTMODE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控制芯片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电导通,从而实现终端设备与外接设备的billboard信息交互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USB TYPE-C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脑终端中USB-C接口应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基于电脑终端硬件框架下电视终端中USB-C接口应用接口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视终端USB-C接口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选择开关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6a~6c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复合开关芯片工作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又一种电视终端USB-C接口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外接USB设备时,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外接ALT MODE设备时,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还一种电视终端USB-C接口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电子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电视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USB-C应用流程示意图。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USB Type-C接口简称为USB-C,目的是作为相对于现有USB2.0、USB3.1和USB PD规范的一个补充标准规范,在手机与电脑上迅速普及。优点如下:1、实现双面插入,类似于苹果的lightning接口,USB-C端口的正反面相同,可实现设备的正反插入;2、最大数据传输速度达到10Gbit/秒;3、USB TYPE-C端口的尺寸仅仅为8.3mmx2.5mm,其可以应用于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更适合在日益小型化的计算设备中使用。4、配备Type-C连接器的标准规格连接线可通过3A电流,同时还支持超出现有USB供电能力的“USB PD”,可以提供最大100W的电力;5、USB-C接口可同时兼容USB 2.0、USB 3.0信号传输,同时还能有效能够通过多种模式支持多种非USB供电,如:替代模式(Alternate Mode,简称“ALT MODE”)、外设模式(Accessory Mode)、结构化VDM(Structured VDM)以及非结构化VDM(Unstructured VDM),并为未来USB版本的性能增强指明方向。
具体的,USB-C接口共有24个引脚,各引脚定义,如下:
Figure BDA0001560440700000101
其中,A1、A12、B1和B12均为地引脚,A4、A9、B4和B9均为电源引脚,电源和地均有4个引脚,分别专门用于供电和接地,配备Type-C连接器的标准规格连接线可最高支持20V的电压和5A的电流,同时还支持超出现有USB供电能力的“USB PD(Power Delivery)”USB供电规范,可以提供最大100W的电力,用于数码产品充电。
A2、A3、B10和B11以及B2、B3、A10和A11这两组引脚由TX1+、TX1-、RX1+和RX1-以及TX2+、TX2-、RX2+和RX2-这两组差分信号传输USB 3.1Gen 1(SuperSpeed USB 5Gbps)和USB3.1Gen 2(SuperSpeed USB 10Gbps)数据,且SuperSpeed USB差分信号对被分配在接口的两侧,以任一方向插入接口时均会使用到一组SuperSpeed USB信号传输连接,没有方向性上的要求,保证正反面插入都可完成配对,提高了接口的易用性,支持1万次的拔插。在实际中,数据传输还是只用一组RX/TX,速度可达到10Gb。如果后面协议升级,两组RX/TX都同时用于传输,就和DisplayPort一样,速度即可达到20Gb。
A6和A7以及B6和B7这两组引脚由D+和D-信号来兼容USB之前的标准的数据,如USB2.0。
A8和B8引脚为辅助引脚,辅助信号SBU1和SBU2(Side band use)在特定的一些传输模式时才用。
A5和B5引脚为2个通道配置(Channel Configuration)信号引脚(CC1、CC2),用于协商接口上的供电功能、替代模式和外设模式。如下:
1、探测连接,区分正反面,区分主((Downstream Facing Port,DFP)和从(Upstream Facing Port,UFP);DFP是一种在host或hub上的USB Type-C端口,与device相连接,常见的DFP设备包括台式主机、笔记本、手机、PAD、适配器等;UFP是一种在device或hub上的USB Type-C端口,与host或hub的DFP相连接,常见的UFP设备则包括U盘、硬盘、手机、PAD、HUB、Dongle、DOCK、显示器等。
2、配置VBUS,有USB Type-C和USB Power Delivery两种模式;其中,在DFP的CC引脚有上拉电阻Rp,在UFP有下拉电阻Rd。未连接时,DFP的VBUS是无输出的。连接后,通过DFP的CC引脚连接,CC引脚会检测到UFP的下拉电阻Rd,说明连接上了,DFP就打开VBUS电源开关,并输出电源给UFP。而哪个CC引脚(CC1,CC2)检测到下拉电阻Rd就确定接口插入的方向,顺便切换RX/TX。下拉电阻Rd的值能够控制DFP端执行具体的供电模式。
3、配置Vconn,当线缆里有芯片时,一个CC引脚传输信号,一个CC引脚变成供电Vconn,用来给线缆里的芯片供电(3.3V或5V),这时就CC端没有下拉电阻Rd。
4、信号的重新分配是通过CC通道的协商实现。接口可进入两种模式,外设模式和替代模式。要进入外设模式,CC通道上将进行简单的逻辑检测以确定需要哪种外设模式。要进入替代模式,CC通道上将使用双相符号编码(Biphase Mark Code,BMC)进行双向通信以正确地设置链路。在这个协商过程中,两端的设备均需要在进行任何改变之前对信号的重新分配协商一致。所有的USB Type-C接口均被要求在非替代模式或非外设模式下能够作为兼容USB的接口使用。
当CC引脚两个都接了下拉电阻<=Ra,DFP进入音频配件模式。音频输出源设备(如手机或笔记本电脑)能够通过USB 2.0(D+/D-)引脚传输模拟音频信号(R/L),同时通过边带通道(SBU1或SBU2)中的一条来接收来自外部音频源的麦克风信号。
USB DP(DisplayPort)信号是在CC引脚上进行传输的,USB DP有个供应商自定义消息(Vendor Defined Message,VDM)功能,定义了外接设备的ID信息等,主芯片(或CC模块)读到支持USB DP或PCIe的外接设备,电子终端就进入ALT MODE设备模式。
当主芯片(或CC模块)确定外接设备为传输DP信号的设备时,切换复合开关MUX,让Type-C USB3.1信号脚改为传输DP信号。SBU1,SUB2来传输AUX辅助信号。而DP有lane0-3四组差分信号时,USB-C中RX/TX1、RX/TX2也是四组差分信号,便进行完全替代。且在DP协议里的ALT MODE模式,可以USB信号和DP信号这两者信号同时传输,RX1/TX1传输USB数据,RX2/TX2替换为lane0,1两组数据传输,此时可支持到4k。
当DFP的CC模块确定device为PCI Express时,切换MUX,让USB 3.1信号脚改为传输PCIe信号。同样的,PCIe使用RX2/TX2和SBU1、SBU2来传输数据,RX/TX1传输USB数据。
目前,USB-C接口作为一种全新的接口形式,在手机与电脑上迅速普及。但是其在电视终端上甚少采用。经过对协议的分析及USB Type-C接口芯片的了解,可以发现:USB IF标准组织在针对USB Type-C接口进行标准制定时,只考虑了显示器(monitor)应用的情况,并未对电视终端应用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因此,USB-C在电视端的应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见图2,在电脑设备中,具有USB TYPE-C接口的显示器100包括:USB TYPE-C接口110,控制芯片(PP+CD模块)120,复合开关(MUX)130,USB 3.0HUB(集线器)140,USB TYPE-A接口150以及显示屏160。具体而言,在显示器100中,USB TYPE-A接口150作为DPF(主设备)接口使用,而微处理器120的DP ALT MODE下的公告牌(billboard)作为UFP(从设备)接口使用,与USB集线器130输出的DFP接口正好对应,从而整个USB系统工作正常。
参见图3,如果在电视终端200中沿用前述框架结构,则电视终端200包括:USBTYPE-C接口210,控制芯片(即CC+PD模块)220,USB 3.0HUB 230,复合开关240,DP-HDMI模块270和主控SOC芯片280。具体而言,电视终端(也即主控芯片280)是作为USB的主设备,即为DFP接口;同时,USB集线器230的输出也是DFP接口,从而导致SOC芯片280的DFP接口与USB3.0HUB 230的DFP接口相连接的话,直接产生冲突。要解决这种冲突,现有技术只能走在主控芯片280内部对USB接口进行复杂的处理,来适应其与USB 3.0HUB 230的DFP接口的对接,代价极高。
电视终端200与显示器100的区别在于,在显示器100中,如果外接设备为USB设备且传输USB 2.0信号时,该USB 2.0通过TYPE A的D+/D-输入引脚传输至显示器100;当外接设备为ALT MODE设备时,一方面,当传输信号正常且设备间匹配时,音视频信号经由TYPEA接口传输至显示器100中,并在显示屏160中显示图像;另一方面,若信号出现异常或设备间不匹配时,微处理器120中billboard信息可通过USB-C接口的D+/D-引脚输入信号至USB3.0HUB中,进而通过复合开关130传输至显示屏160,在显示屏160上输出异常显示消息。
而在电视终端200中,由于外接设备是从USB-C接口接入,因此当外接设备为USB设备时,USB 2.0信号需要通过USB-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来传输至电视终端的SOC芯片;当外接设备为ALT MODE设备(例如,电脑、笔记本、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时,由于电视终端需要将PD模块中的billboard信息通过USB-C接口反馈至ALT MODE设备,且该billboard信息又需要通过USB-C接口中的USB D+/D-信号引脚传输至ALT MODE设备。但是,由于USB-C接口接入外接设备时可使用的USB D+/D-信号引脚有仅有一对,且USB 2.0信号和billboard信息的数据传输功能不能同时复用到该USB D+/D-信号引脚上;因此,若USBD+/D-信号引脚与SOC芯片中可供USB D+/D-输入的引脚电连接,则外接ALT MODE设备时,不能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功能;若USB D+/D-信号引脚与PD模块中可供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则外接设备为传输USB2.0的USB设备时,不能实现USB 2.0信号的传输功能。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电路300,如图4所示,该信号输入电路300包括:控制芯片(CC+PD模块)310,用于根据识别USB TYPE-C(以下简称USB-C)接口320接入设备类型,控制USB-C接口320接口中D+/D-输入端子与SOC芯片330的连接端子之间电连接,以及USB-C接口320中D+/D-输入端子和控制芯片310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电连接,其两者电连接通路中仅选通任一通路电导通。
USB-C接口是指,采用USB Type-C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的接口。该USB-C接口可以与设置有USB-C接口的设备(包括USB设备:用于传输USB协议信号的终端设备,如:U盘、硬盘等;ALT MODE设备:用于传输音视频信号的终端设备,如笔记本、手机、PAD等)对插,从而形成USB或ALT MODE通信连接。
控制芯片310是指,USB-C协议中的配置通道(Configuration Channel,CC模块)和/或电源传输通道(Power Delivery,PD模块)。该控制芯片310可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为配置通道(即CC模块),或者设置为电源传输通道(即PD模块),也可以设置为配置通道和电源传输通道的整体(即CC+PD模块)。
进一步的,控制芯片310支持USB-C协议规范中CC(Channel Configuration)沟通和PD(POWER DELIVERY)协议,一方面通过CC通道,对外部设备的正反插进行适配、确认外部设备类型及获得ALT MODE设备的电源传输信息PD;另一方面对外进行CC信号与SBU信号的沟通,其配备billboard功能,通过控制芯片310中连接端子与USB-C接口320中USB D+/D-信号引脚点电连接,用于在外接ALT MODE设备时,使控制芯片310反馈billboard信息给该外接ALT MODE设备。
SOC芯片310是指片上系统(System on a chip),用于对音视频信号进行处理的芯片,可以实现数据的发送与接收。SOC芯片310具有USB DFP接口,用于实现USB3.0/USB2.0的信号传输功能;同时,其还可以接收音视频数据信号,如HDMI信号、DP信号等。举例而言,SOC芯片310可包括IIC(集成电路总线)主机模块,用于实现IIC控制和固件升级;USB 3.0 DFP接口,用于实现USB 3.0 DFP功能;USB 2.0 DFP接口,用于实现USB 2.0 DFP功能;以及HDMISINK模块,用于实现HDMI SINK(即HDMI协议中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TMDS的接收端)功能。
进一步的,该USB 3.0 DFP接口和该USB2.0 DFP接口可具体合成一个DFP接口,用于兼顾USB 3.0和USB 2.0信号的传输(如图4所示);同样,该USB 3.0 DFP接口和该USB2.0DFP接口也可具体分为两个接口,用于分别实现USB 3.0 DFP功能和USB 2.0 DFP功能(如图7所示)。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芯片310识别外接设备类型方式。具体如下:控制芯片310通过CC通道与USB-C的CC引脚进行通讯,进而识别USB-C外接设备类型。具体的,控制芯片310中预存有开关模式与外接设备类型信息的映射关系,当USB-C接口320接入外接设备时,通过识别该外接设备的设备信息(例如设备ID信息),从而与控制芯片310中预存的模式类型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控制USB-C接口320中D+/D-输入端子与SOC芯片330的连接端子电连接,或者控制USB-C接口320中D+/D-输入端子与控制芯片310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电连接。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控制芯片310识别外接设备类型的方式。具体如下:默认情况下,控制芯片310识别外接设备类型具体为USB设备,当其通过USB-C的CC信号引脚进行CC通讯后,若该CC引脚传输的设备类型信号中包含对应的VDM信息,则控制芯片识别外接设备为ALT MODE设备。
示例性的,当接入设备为ALT MODE设备时,设备的VDM信息示例如下:
00:RESERVED;01:UFP_D-capable;10:DFP_D-capable;11:Both UFP_D和DFP_D-capable。具体的,当CC通讯获得的VDM信息为01时,判断接入ALT MODE设备为UFP设备,其可以向其他设备传输数据信号,当获取VDM信息为10时,判断接入ALTMODE设备为DFP设备,其接收其他设备传输的数据信号,当获取的VDM信息为11时,判断接入的设备既可以作为UFP设备,又可以作为DFP设备,即其既能向其他设备传输数据,又可以接收其他设备传输的数据信号。
进一步的,如图4所述,信号输入电路300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USB-C接口320具有USB D+/D-信号引脚,用于输入USB 2.0信号,对应的,该SOC芯片提供可供该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用于接收从外部设备传输的USB 2.0信号。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控制芯片310对USB-C接口320的D+/D-端子的控制,既可以通过软件方式控制该USB D+/D-端子在不同模式下与SOC芯片或控制芯片的连接端子电连接,同时也可以通过选择开关器件选通控制该USB D+/D-端子在不同模式下与SOC芯片或控制芯片的连接端子电连接。
具体的,当控制芯片具体通过选择开关器件实现控制时,信号输入电路300还包括选择开关器件340,如图4所示,该选择开关器件340控制USB D+/D-信号引脚与控制芯片310中一路控制信号C1输出引脚电连接;其输入引脚与USB-C接口320中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任一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SOC芯片330中可供USB D+/D-输入的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控制芯片310中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给出选择开关器件340的一种具体示例,如图5所示,示例性的,选取TS3USB3031RMGR芯片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选择开关器件340。该芯片的D+/D-引脚与USB-C接口中USB D+/D-输入信号引脚电连接,USB 2+/USB2-与SOC芯片中DFP接口连接,用于实现USB 2.0信号传输功能;USB 1+/USB1-与控制芯片(或CC模块)中交互billboard信息的功能模块连接,用于实现USB 3.0信号传输功能;SEL1、SEL2为控制引脚,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芯片(或CC模块)连接。
具体的,当接入USB设备时,控制芯片(或CC模块)通过控制引脚SEL0为低电平,SEL1为高电平,进而选择开关器件切换USB D+/D-端子与SOC芯片DFP接口电连接;当接入ALT MODE设备时,控制芯片(或CC模块)通过控制引脚SEL0为低电平,SEL1为低电平,进而选择开关器件切换USB D+/D-端子与控制芯片(或CC模块)中交互billboard信息的功能模块电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仅仅是给出选择开关器件的一种具体形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具备相同或类似功能的芯片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选择开关器件。
进一步的,选择开关器件340的一种切换过程具体是,控制芯片310检测USB-C接口320的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USB-C接口320接入USB设备时,通过控制信号C1控制选择开关器件340,选通USB-C接口320中USB D+/D-端子与SOC芯片330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当USB-C接口320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通过控制信号C1控制选择开关器件340,选通所述USB-C接口320中USB D+/D-端子与控制芯片310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
选择开关器件340的另一种切换过程具体是,默认情况下,保持选择开关器件340与控制芯片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断开,而保持选择开关器件340与SOC芯片330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当检测到USB-C接口320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通过控制信号C1控制选择开关器件340,断开其与SOC芯片330的连接端子,同时使其与与控制芯片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电导通。
进一步的,信号输入电路300中,SOC芯片330还包括:可供USB SSTX/RX信号输入的引脚,以及可供音视频格式输入的引脚;其中,该可供USB SSTX/RX信号输入的引脚作为SOC芯片330的USB 3.0 DFP接口中的功能性引脚,用于USB 3.0设备传输USB 3.0信号;而该可供音视频格式输入的引脚作为SOC芯片330中音视频模块的功能性引脚,用于ALTMODE设备传输音视频信号。
进一步的,信号输入电路300还包括:复合开关芯片350(图4中MUX模块),复合开关芯片350包括有两路高速差分对信号输入引脚,其分别与USB-C接口320的信号引脚USBTX1/2和RX1/2连接,可用于传输ALT MODE设备输入的DP信号或者USB 3.0信号。
同时,复合开关芯片350的控制引脚与控制芯片310中另一路控制信号C2输出引脚电连接,任一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所述USB SSTX/RX信号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音视频格式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具体的,控制芯片310检测USB-C接口320的接入设备类型,当外接设备为USB设备时,控制芯片310通过控制信号C2控制复合开关芯片350,选通USB-C接口320中一路高速差分对传输USB 3.0信号,如选通高速差分对TX1/RX1、或者选通高速差分对TX2/RX2将USB3.0信号经由复合开关芯片350传输至SOC芯片330的USB 3.0 DFP接口;当外接设备为ALTMODE设备时,选通USB-C接口320中至少一路高速差分对传输音视频信号,如选通高速差分对TX1/RX1和/或高速差分对TX2/RX2将音视频信号传输至SOC芯片330的音视频端子模块。
示例性的,如图6a~6c所示,为USB-C协议中提供的USB-C接口中高速差分对的选通方式。示例性的,选取PS8742芯片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复合开关芯片350。该芯片的两路高速差分对引脚TX1/RX1和TX2/RX2分别与USB-C接口连接,该芯片的SSTX/SSRX引脚与USB设备连接,用于在接入USB设备时,传输USB 3.0信号;该芯片的ML0~ML3引脚与DP SINK模块连接,用于接入ALT MODE设备时,传输DP信号。
具体的,如图6a的模式一和模式二,当接入USB设备时,模式一中,对应的,复合开关芯片PS8742的TX1/RX1引脚输入USB-C接口传入的信号,并从SSTX/SSRX引脚传输至USBDevice(USB设备);模式二中,复合开关芯片PS8742的TX2/RX2引脚输入USB-C接口传入的信号,并从SSTX/SSRX引脚传输至DP SINK模块。
如图6b~6c,这四种模式分别对应,接入ALT MODE设备时,复合开关芯片PS8742的TX1/RX1和TX2/RX2引脚与ML0~ML3的电导通关系,音视频信号(如DP信号)从TX1/RX1、TX2/RX2引脚传输至芯片PS8742中,再从ML0~ML3引脚传出至音视频模块(DP SINK模块)。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仅仅是给出复合开关芯片的一种具体形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具备相同或类似功能的芯片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复合开关芯片,同样,附图中DP SINK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演变为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模块,如HDMISINK模块等,此处不做过多的赘述。
通常情况下,当外接设备为ALT MODE设备时,其输入信号为DP信号,但是目前SOC芯片基本上都智能作为HDMI信号的接收端,其并不具有接收DP信号的能力。因此,如图7所示,该信号输入电路还包括DP-HDMI模块,用于在外接设备为只能传输DP信号的ALT MODE设备,同时SOC芯片只能作为HDMI信号的接收端时,将该DP信号转换为HDMI信号,并传输至该SOC芯片中。
具体的,信号输入电路300包括DP-HDMI模块360,其中,DP-HDMI模块360的HPD端子与控制芯片310电连接,用于判断并确认USB-C接口320接入的外接设备与DP-HDMI模块360的连通状态,DP-HDMI模块360的输入端与复合开关芯片350连接,用于在外接设备为ALTMODE设备时,根据复合开关芯片350选通,DP-HDMI模块360的输出引脚与SOC芯片330中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DP-HDMI模块360还通过信号线IIC2(Inter IC BUS)与SOC芯片330电连接,通过IIC2获取接收端HDMI Sink的EDID(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扩展显示标识数据)等信息,并通过信号线HDMI HPD建立HDMI HPD连接。在建立连接后,DP-HDMI模块360通过信号线HDMI向接收端HDMI SINK模块发送转换后的HDMI数据,供SOC芯片330显示使用。
进一步的,控制芯片310与USB-C接口320还通过交互CC信号确定USB-C接口320外接设备的供电状态。在USB-C接口320外接的ALT MODE设备需要供电时,控制芯片310将该电子终端设备设置为电源PD Source以向视频接口设备DP供电。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芯片310设置电子终端设备为视频接口设备DP供电,可以延长外接ALT MODE设备的使用时间。
控制芯片310还通过信号线C3与SOC芯片330连接,用于两者之间数据交互,还可以作为与SOC芯片330连接的其他通讯接口为控制芯片310中软件升级及控制使用。需要说明的是,信号线C3可以根据具体场景选择保留或者删除,本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信号输入电路的工作流程具体如下:
一、USB-C接口320外接设备为USB设备
图8是外接设备为USB设备时信号输入电路的信号导通示意图。为方便理解,图8所示信号输入电路实施例中将部分未参与本次工作流程的信号线和模块隐藏(具体的,USB设备模式下,信号线C1、控制芯片和选择开关器件之间的USB D+/D-通讯隐藏)。可理解的是,根据具体场景,部分信号线和模块可以再参与到本次流程。
参见图8,当有设备接入USB-C接口320时,控制芯片310通过CC通道与USB-C接口320的CC引脚进行CC信号交互,以获取接入设备的类型,确定该设备为USB设备。控制芯片310通过信号线C1,控制选通选择开关器件340与SOC芯片330的DFP接口电导通,或者控制芯片310禁止向选择开关器件340发送状态切换信号,此时选择开关器件340保护默认状态,维持USB-C接口320和SOC芯片330导通状态,保证USB 2.0的正常工作。
当该USB设备为USB 2.0设备时,UFP设备中的数据依次经过USB-C接口320、信号线USB D+/D-、选择开关器件340、信号线USB D+/D-到达SOC芯片330的USB 2.0 DFP接口。类似的,SOC芯片330中的数据也可依次经过信号线USB D+/D-、选择开关器件340、信号线USB D+/D-到达USB-C接口320,最后传输并存储在USB 2.0设备中。
同时,控制芯片310根据USB设备的正反插状态,通过信号线C2向复用开关芯片350发送控制信息,选择一路高速差分对TX1/RX1或者TX2/RX2。即控制芯片310根据USB-C协议,控制复用开关芯片350进行切换,保证SOC芯片330中DFP接口与USB-C接口320连通,保证USB3.0接口的正常连接。
在USB设备为USB 3.0设备时,USB设备中的数据依次经过USB-C接口320、信号线TX1(或者TX2)、复合开关芯片350、信号线USB SS RX到达SOC芯片330的USB 3.0 DFP接口。反之,SOC芯片330的数据依次经过USB 3.0 DFP接口、信号线USB SS TX、复合开关芯片350、信号线RX1(或者TX2)到达USB-C接口320,最后存储在USB 3.0设备中。
二、USB-C接口320外接的设备为ALT MODE设备
图9是外接设备为ALT MODE设备时电视终端的信号导通示意图。为方便理解,图9所示电视终端实施例中将部分未参与本次工作流程的信号线和模块隐藏。可理解的是,根据具体场景,部分信号线和模块可以再参与到本次流程。
参见图9,当有设备插入USB-C接口320时,控制芯片310通过CC通道交互CC信号,以获取该设备的类型,确定该设备为ALT MODE设备。控制芯片310通信信号线C1,控制选择开关器件340与控制芯片310中billboard模块电导通,具体的,与控制芯片310中基板Billboard的UFP端口连接。
控制芯片310根据UFP设备的正反插状态,通过信号线C2向复用开关芯片350发送控制信息,选择差分对TX1/RX1或者TX2/RX2。即控制芯片310根据USB-C协议,控制复用开关芯片350进行切换,保证SOC芯片330中DFP端口与USB-C接口连通,保证USB3.0接口的正常连接。
DP-HDMI模块360通过IIC2与SOC芯片330接收端HDMI SINK交互,获取接收端HDMISINK的EDID等信息,并通过信号线HDMI HPD建立HDMI HPD连接。
DP-HDMI模块360通过信号线AUX与控制芯片310交互控制信息,通过信号线DP HPD交互HPD连接状态。控制芯片310通过CC通道经过USB-C接口320向ALT MODE设备发送DP-HDMI模块360的HPD连接状态,通过信号线SBU发送DP-HDMI模块360的控制信息。
可见,经过上述流程后,ALT MODE设备中的数据可以依次通过信号线TX1/RX1(或者TX2/RX2)、复用开关芯片350、信号线DP、DP-HDMI模块360、信号线HDMI到达SOC芯片330中的接收端HDMI SINK。
本实施例中若ALT MODE设备连接出现异常,则将异常信息由控制芯片310中Billboard模块,通过信号线USB D+/D-发送给ALT MODE设备,并在该ALT MODE设备上显示对应的异常信息,以提醒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1提供的信号输入电路的具体工作流程,为方便描述,简化SOC芯片330中仅包括支持HDMI信号的HDMI SINK模块,同时ALT MODE输入信号为DP信号;对于其他类似的场景,可参考该具体工作流程作一定的调整,是否需要设置DP-HDMI模块360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本实施例1在此处不做过多的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终端,根据外接设备类型选通USB D+/D-端子与SOC芯片或控制芯片电连接,以解决电视终端应用USB-C接口中存在的USB 2.0/3.0信号与billboard信息交互不能同时兼容的问题。具体的,该电子设备终端中,控制芯片通过CC通道与USB-C接口的CC信号引脚进行通讯,进而识别外接设备类型,当USB-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为USB模式设备时,选通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电连接;当USB-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为ALT MODE模式设备时,选通USB D+/D-端子与控制芯片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电连接,进而实现USB 2.0/3.0信号与billboard信息交互的兼容性问题。
控制芯片包括CC模块和PD模块,CC模块与PD模块可分开设置(即CC模块+PD模块),也可合成为一个芯片(即CC+PD模块)。
具体的,如图10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信号输入电路400包括:CC模块410,用于检测USB-C接口420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USB-C接口420接入USB设备时,选通USB-C接口420中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当USB-C接口420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选通USB-C接口420中USB D+/D-端子与PD模块430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
本方案中,CC模块410可看作是CC物理通道,其与USB-C接口420中CC引脚电连接,可与USB-C接口420进行CC通讯,通过CC通道,对外部设备的正反插进行适配、确认外部设备类型及获得ALT MODE设备的电源传输信息PD。
PD模块430用于支持PD协议,并配备有billboard功能模块,与与USB-C接口420中USB D+/D-信号引脚点电连接,用于在外接设备为ALT MODE设备时,反馈billboard信息给该外接ALT MODE设备。
进一步的,通过选择开关器件实现控制时,信号输入电路400还包括选择开关器件440,如图10所示,该选择开关器件440控制USB D+/D-信号引脚与CC模块410中一路控制信号C1输出引脚电连接;其输入引脚与USB-C接口420中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任一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SOC芯片450中可供USB D+/D-输入的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PD模块430中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选择开关器件440的切换过程具体是,CC模块410检测USB-C接口420的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USB-C接口420接入USB设备时,通过控制信号C1控制选择开关器件440,选通USB-C接口420中USB D+/D-端子与SOC芯片450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当USB-C接口420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通过控制信号C1控制选择开关器件440,选通所述USB-C接口420中USB D+/D-端子与PD模块430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
在本实施例的信号输入电路400中,SOC芯片450还包括:可供USB SSTX/RX信号输入的引脚,以及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引脚;其中,该可供USB SSTX/RX信号输入的引脚作为SOC芯片450的USB 3.0DFP接口中的功能性引脚,用于USB 3.0设备传输USB 3.0信号;而该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引脚作为SOC芯片450中HDMI SINK模块的功能性引脚,用于ALT MODE设备传输HDMI信号。
进一步的,信号输入电路400中,还包括:复合开关芯片460(图6中MUX模块),复合开关芯片460包括有两路高速差分对信号输入引脚,与USB-C接口420的信号引脚USB TX1/2和RX1/2连接;可用于传输ALT MODE设备输入的DP信号或者USB 3.0信号。
同时,复合开关芯片460的控制引脚与CC模块410中另一路控制信号C2输出引脚电连接,任一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SOC芯片450中可供USB SSTX/RX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SOC芯片450中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引脚电连接。
具体的,CC模块410检测USB-C接口420的接入设备类型,当外接设备为USB设备时,CC模块410通过控制信号C2控制复合开关芯片460,选通USB-C接口420中一路高速差分对进行数据传输USB 3.0信号,如选通高速差分对TX1/RX1、或者选通高速差分对TX2/RX2将USB3.0信号经由复合开关芯片460传输至SOC芯片450的USB 3.0DFP接口;当外接设备为ALTMODE设备时,选通USB-C接口420中至少一路高速差分对传输音视频信号,如选通高速差分对TX1/RX1和/或高速差分对TX2/RX2将音视频信号传输至SOC芯片330的HDMI SINK模块。
通常情况下,当外接设备为ALT MODE设备时,其输入信号为DP信号,而SOC芯片450中HDMI SINK模块并不具备接收该DP信号的能力。因此,信号输入电路400还需要包括DP-HDMI模块,用于在外接设备传输的是DP信号时,将该DP信号转换为HDMI信号,并传输至该SOC芯片450中。
具体的,信号输入电路400包括DP-HDMI模块470,其中,DP-HDMI模块470的HPD端子与CC模块410电连接,用于判断并确认USB-C接口420接入的外接设备与DP-HDMI模块460的连通状态,DP-HDMI模块470的输入端与复合开关芯片460连接,用于在外接设备为ALT MODE设备时,根据复合开关芯片460选通,DP-HDMI模块470的输出引脚与SOC芯片450中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CC模块410与USB-C接口320还通过交互CC信号确定USB-C接口320外接设备的供电状态。在USB-C接口320外接的ALT MODE设备需要供电时,CC模块410将该电子终端设备设置为电源PD Source以向视频接口设备DP供电。本实施例中,通过CC模块410设置电子终端设备为视频接口设备DP供电,可以延长视频接口设备DP的使用时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终端,通过在现有的硬件框架结构中,根据外接设备类型选通USB D+/D-端子与SOC芯片或PD模块电连接,以解决电视终端应用USB-C接口中存在的USB 2.0/3.0信号与billboard信息交互不能同时兼容的问题。具体的,该电子设备终端中,CC模块通过CC通道与USB-C接口的CC信号引脚进行通讯,进而识别外接设备类型,当USB-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为USB模式设备时,选通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电连接;当USB-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为ALT MODE模式设备时,选通USB D+/D-端子与PD模块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电连接,进而实现USB 2.0/3.0信号与billboard信息交互的兼容性问题。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2还提供一种通过USB TYPE-C接口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的电子终端设备,如图11所示,电子终端设备500包括显示屏510和信号输入电路520,其中,显示屏510被配置为显示画面,信号输入电路520还包括SOC芯片521,控制芯片522(CC+PD),USB-C接口523,其中USB-C接口523用于接入外部设备,控制芯片522用于控制使外部设备通过USB-C接口523与SOC芯片521完成数据交互,实现将外部设备的信号传输至SOC芯片521中,进而SOC芯片521驱动显示屏510显示画面。
具体的,当外部设备为USB设备时,控制芯片522控制USB 2.0/USB 3.0信号通过USB-C接口521传输至SOC芯片521,进而驱动显示屏510显示相关信息;当外部设备为ALTMODE设备时,控制芯片522控制音视频信号通过USB-C接口521传输至SOC芯片521,进而驱动显示屏510显示相关画面;当外部设备为ALT MODE设备,且需要传输billboard信息时,控制芯片522控制USB D+/D-端子与SOC芯片521电导通,实现billboard信息传输至SOC芯片521,并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关billboard信息,用于提醒用户异常。
进一步的,信号输入电路520可采用上述实施例1中任一信号输入电路,相应的,外部设备与SOC芯片521的数据传输过程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1中对应的数据传输过程,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实施例3
本申请实施例3还提供一种电视终端,如图12所示,该电视终端600包括:显示屏610、信号输入电路620及供电电路630,其中,显示屏610被配置显示画面,供电电路630被配置为设备提供电力,以及信号输入电路620被配置为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信号输入电路620还包括SOC芯片621,控制芯片622(CC+PD),USB-C接口623,其中USB-C接口623用于接入外部设备,控制芯片622用于控制使外部设备通过USB-C接口623与SOC芯片621完成数据交互,实现将外部设备的信号传输至SOC芯片621中,进而SOC芯片621驱动显示屏610显示画面。
具体的,当外部设备为USB设备时,控制芯片622控制USB 2.0/USB 3.0信号通过USB-C接口621传输至SOC芯片621,进而驱动显示屏610显示相关信息;当外部设备为ALTMODE设备时,控制芯片622控制音视频信号通过USB-C接口621传输至SOC芯片621,进而驱动显示屏610显示相关画面;当外部设备为ALT MODE设备,且需要传输billboard信息时,控制芯片622控制USB D+/D-端子与SOC芯片621电导通,实现billboard信息传输至SOC芯片621,并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关billboard信息,用于提醒用户异常。
进一步的,信号输入电路620可采用上述实施例1中任一信号输入电路,相应的,外部设备与SOC芯片621的数据传输过程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1中对应的数据传输过程,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实施例4
本申请实施例4还提供一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的外部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方法,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610,识别USB TYPE-C接口接入信号类型
具体的,控制芯片通过CC通道与USB-C接口的CC引脚进行信号交互,进而获得外接设备的身份信息(例如VDM信息、ID信息等),根据该信息判断接入的外接设备类型,不同设备类型对应不同的接入信号类型。
示例性的,也可以在控制芯片中预存有切换模式与接入设备类型信息(如VDM信息、ID信息)的映射关系,当接入不同模式的外接设备时,可通过从读取设备类型信息,并与映射关系进行匹配判断接入设备类型。当然,需要注意的是,USB-C接口接入信号类型的识别方式还有其他多种,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步骤S620,控制USB-C接口中D+/D-输入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电连接,以及USB-C接口中D+/D-输入端子和控制芯片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电连接,其两者电连接通路中仅有任一通路电导通。
进一步的,当识别出USB TYPE-C接入USB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输入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当识别USBTYPE-C接入ALTMODE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输入端子与控制芯片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保持默认情况下,控制芯片控制USB D+/D-输入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当识别USB TYPE-C接入ALT MODE协议信号类型时,再通过控制信号选通USB D+/D-输入端子与控制芯片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电导通。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芯片对USB-C接口的D+/D-端子的控制,既可以通过软件方式控制该USB D+/D-端子在不同模式下与SOC芯片或控制芯片的连接端子电连接,同时也可以通过增加选择开关器件,进而控制该选择开关器件选通该USB D+/D-端子在不同模式下与SOC芯片或控制芯片的连接端子电连接。
进一步的,当识别USB TYPE-C接入ALT MODE协议信号类型时,可暂时不选通USB D+/D-端子与控制芯片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电导通,而是在满足一定的判断条件时,选通该USB D+/D-端子与控制芯片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电导通。
示例性的,当识别USB TYPE-C接入ALT MODE协议信号类型时,判断外接设备的身份信息(VDM信息、ID信息)是否与控制芯片中预存的身份信息相匹配,若信息不匹配,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控制芯片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
示例性的,当识别USB TYPE-C接入ALT MODE协议信号类型时,还可通过判断在阈值时间T内,该电子终端设备或显示设备(比如电视终端)是否成功切换至ALTMODE模式,若未成功切换至该ALT MODE模式,则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输入端子与控制芯片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
需要注意的是,选通与控制芯片中连接端子的判断条件还可有其他多种形式,此处不做过多的赘述。
步骤S630,复合开关芯片接收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并根据该控制信号,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SOC芯片中可供所述USB SSTX/RX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SOC芯片中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引脚电连接。
具体的,控制芯片检测USB-C接口的接入设备类型,当外接设备为USB设备时,控制芯片通过控制信号控制复合开关芯片(即开关MUX),选通USB-C接口中一路高速差分对传输USB 3.0信号,如选通高速差分对TX1/RX1、或者选通高速差分对TX2/RX2将USB 3.0信号经由复合开关芯片传输至SOC芯片的USB 3.0DFP接口;当外接设备为ALT MODE设备时,选通USB-C接口中至少一路高速差分对传输音视频信号,如选通高速差分对TX1/RX1和/或高速差分对TX2/RX2将音视频信号传输至SOC芯片的音视频模块。
本申请提供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输入方法,控制芯片通过检测接入信号类型,进而在接入USB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在接入ALT MODE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D+/D-端子与控制芯片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从而实现了USB 2.0/USB 3.0信号的传输及billboard信息的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5中提供又一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的外部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方法,包括:
步骤S710,检测USB TYPE-C接口接入信号类型;
具体的,CC模块通过CC通道与USB-C接口的CC引脚进行信号交互,进而获得外接设备的身份信息(例如VDM信息、ID信息等),根据该信息判断接入的外接设备信号类型。
示例性的,也可以在CC模块中预存有切换模式与接入设备类型信息(如VDM信息、ID信息)的映射关系,当接入不同模式的外接设备时,可通过从读取设备类型信息,并与映射关系进行匹配判断接入设备类型。当然,需要注意的是,USB-C接口接入信号类型的识别方式还有其他多种,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步骤S720,当识别出USB TYPE-C接入USB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使USB外部设备可与SOC芯片通过USB D+/D-端子数据传输;
具体的,该USB-C接口包括USB D+/D-信号引脚,该SOC芯片包括可供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当外接设备为USB模式的设备时(基于USB协议传输信号的终端设备,如U盘、硬盘等设备),CC模块基于CC通信作出识别,并控制选通USB D+/D-信号引脚与SOC芯片中可供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电导通,从而使外接设备可与SOC芯片通过该USB D+/D-端子进行数据交互,如传输USB 2.0信号等。
步骤S730,当识别USB TYPE-C接入ALT MODE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PD模块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使ALT MODE外部设备可与PD模块通过USB D+/D-端子交互billboard信息。
具体的,该PD模块包括可供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当外接设备为ALT MODE模式的设备时(基于非USB协议、主要用于传输音视频信号的终端设备,如电脑、笔记本、手机、PAD等设备),CC模块基于CC通信作出判断识别,并控制选通USB D+/D-信号引脚与PD模块中可供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电导通,从而使外接设备可与PD模块通过该USB D+/D-端子进行billboard的信息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输入方法,通过CC模块检测接入信号类型,进而在接入USB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在接入ALT MODE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PD模块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从而实现了USB 2.0/USB 3.0信号的传输及billboard信息的交互。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其中各个芯片或者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信号输入电路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过USB TYPE-C接口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的电子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控制芯片,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CC引脚电连接,有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引脚;
选择开关器件,其控制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中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其输入引脚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USB D+/D-信号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所述SOC芯片,包括可供USB SS TX/RX信号输入的引脚,以及可供HDMI格式信号输入的引脚;
复合开关芯片,有两路高速差分对信号输入引脚,与USB TYPE-C接口USB TX1/2和RX1/2连接;
其中,所述复合开关芯片的控制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另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所述复合开关芯片中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所述USB SSTX/RX信号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HDMI格式信号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中连接端子与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以使所述控制芯片可发送billboard信息给所述外部设备;
DP-HDMI模块,分别与所述复合开关芯片、SOC芯片相连,用于将PD信号转换为HDMI信号。
2.一种通过USB TYPE-C接口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的电子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芯片,用于根据识别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控制所述USB TYPE-C接口中D+/D-信号输入引脚与SOC芯片之间电连接,以及所述USB TYPE-C接口中D+/D-输入端子和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所述控制芯片之间电连接,同一时刻其两者电连接中仅选通任一通路电导通;
选择开关器件,其控制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中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 ;其输入引脚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
任一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USB D+/D-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SOC芯片,有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控制芯片,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CC引脚电连接,有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引脚;
所述SOC芯片,包括可供USB SS TX/RX信号输入的引脚,以及HDMI格式信号输入的引脚;
复合开关芯片,有两路高速差分对信号输入引脚,与USB TYPE-C接口USB TX1/2和RX1/2连接;
其中,所述复合开关芯片的控制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另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所述复合开关芯片的任一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所述USB SS TX/RX信号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HDMI格式信号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DP-HDMI模块,分别与所述复合开关芯片、SOC芯片相连,用于将PD信号转换为HDMI信号。
3.一种通过USB TYPE-C接口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的电子终端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CC模块,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CC引脚电连接;
PD模块,有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引脚;
选择开关器件,其控制引脚与所述CC模块中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其输入引脚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
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USB D+/D-信号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PD模块中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所述SOC芯片,包括可供USB SS TX/RX信号输入的引脚,以及可供HDMI格式信号输入的引脚;
复合开关芯片,有两路高速差分对信号输入引脚,与USB TYPE-C接口USB TX1/2和RX1/2连接;
其中,所述复合开关芯片的控制引脚与所述CC模块中另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所述复合开关芯片的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USB SS TX/RX信号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HDMI格式信号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所述PD模块配备billboard功能,通过所述PD模块的连接端子与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使所述PD模块可反馈billboard信息给所述外部设备;
DP-HDMI模块,分别与所述复合开关芯片、SOC芯片相连,用于将PD信号转换为HDMI信号。
4.一种通过USB TYPE-C接口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的电子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控制芯片,用于检测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USB TYPE-C接入USB 协议类型设备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SOC芯片中可供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当USB TYPE-C接入ALT MODE协议类型设备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信号引脚电连接;
所述SOC芯片,包括:可供USB SS TX/RX信号输入的引脚,以及可供HDMI格式信号输入的引脚;
复合开关芯片,有两路高速差分对信号输入引脚,与USB TYPE-C接口USB TX1/2和RX1/2连接;
其中,所述复合开关芯片的控制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另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所述复合开关芯片的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所述USB SSTX/RX信号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所述HDMI格式信号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DP-HDMI模块,所述DP-HDMI模块的HPD端子与CC模块连接,用于判断外接设备与DP-HDMI模块的连通状态,且所述另一路与所述DP-HDMI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DP-HDMI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5. 一种电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
显示屏被配置显示画面;
供电电路被配置为设备提供电力,以及信号输入电路被配置为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
其中,所述信号输入电路,包括: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SOC芯片,有可供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控制芯片,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CC引脚电连接,有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引脚;选择开关器件,其控制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中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 ;其输入引脚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USB D+/D-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所述SOC芯片,包括可供USB SS TX/RX信号输入的引脚,以及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引脚;
复合开关芯片,有两路高速差分对信号输入引脚,与USB TYPE-C接口USB TX1/2和RX1/2连接;
其中,所述复合开关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入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另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所述复合开关芯片中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所述USB SS TX/RX信号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配备billboard功能,通过所述控制芯片中连接端子与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使所述控制芯片可与所述外部设备交互billboard信息;
DP-HDMI模块,所述DP-HDMI模块的HPD端子与CC模块连接,用于判断外接设备与DP-HDMI模块的连通状态,且所述另一路与所述DP-HDMI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DP-HDMI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6.一种电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被配置显示画面;
供电电路被配置为设备提供电力;
以及信号输入电路被配置为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
其中,所述信号输入电路,包括: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SOC芯片,有可供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控制芯片,用于检测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USB TYPE-C接入USB 设备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SOC芯片中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电连接;当USB TYPE-C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与控制芯片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信号引脚电连接;
所述SOC芯片,包括:
可供USB SS TX/RX信号输入的引脚,以及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引脚;
复合开关芯片,有两路高速差分对信号输入引脚,与USB TYPE-C接口USB TX1/2和RX1/2连接;
其中,所述复合开关芯片的控制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另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所述复合开关芯片中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所述USB SSTX/RX信号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所述电视终端还包括DP-HDMI模块,所述DP-HDMI模块的HPD端子与CC模块连接,用于判断外接设备与DP-HDMI模块的连通状态,且所述另一路与所述DP-HDMI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DP-HDMI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7.一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电路, 其特征在于,包括:
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控制芯片,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CC引脚电连接,有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引脚;
选择开关器件,其控制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中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 ;
其输入引脚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USB D+/D-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所述SOC芯片,包括可供USB SS TX/RX信号输入的引脚,以及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引脚;
复合开关芯片,有两路高速差分对信号输入引脚,与USB TYPE-C接口USB TX1/2和RX1/2连接;其中,所述复合开关芯片的控制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另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所述复合开关芯片中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所述USBSS TX/RX信号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配备billboard功能,通过所述控制芯片中连接端子与USB D+/D-信号引脚电连接,使所述控制芯片可反馈billboard信息给外部设备;
DP-HDMI模块,分别与所述复合开关芯片、SOC芯片相连,用于将PD信号转换为HDMI信号。
8.一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电路, 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用于根据识别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控制所述USB TYPE-C接口中D+/D-输入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电连接,以及所述USBTYPE-C接口中D+/D-输入端子和所述控制芯片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电连接,同一时刻其两者电连接通路中仅选通任一通路电导通;选择开关器件,其控制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中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 ;其输入引脚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D+/D-信号引脚电连接;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USB D+/D-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SOC芯片,有可供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控制芯片,与所述USB TYPE-C接口中CC引脚电连接,有可供USB D+/D-信号连接的引脚;所述SOC芯片,包括:可供USB SS TX/RX信号输入的引脚,以及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引脚;复合开关芯片,有两路高速差分对信号输入引脚,与USB TYPE-C接口USB TX1/2和RX1/2连接;其中,所述复合开关芯片的控制引脚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另一路控制信号输出引脚电连接,所述复合开关芯片中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USB SS TX/RX信号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DP-HDMI模块,分别与所述复合开关芯片、SOC芯片相连,用于将PD信号转换为HDMI信号。
9.一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的外部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方法,包括:检测USB TYPE-C接入信号类型,控制所述USB TYPE-C接口中D+/D-输入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电连接,以及所述USB TYPE-C接口中D+/D-输入端子和控制芯片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电连接,使同一时刻其两者电连接通路中仅选通任一通路电导通;复合开关芯片接收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可选通的两路输出引脚中,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所述USB SS TX/RX信号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另一路与所述SOC芯片中可供HDMI格式输入的所述引脚电连接;当识别出USBTYPE-C接入USB 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当识别USB TYPE-C接入ALT MODE 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所述USB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当识别USB TYPE-C接入ALT MODE 协议信号类型时,判断外接设备的VDM信息是否与所述控制芯片中预存的VDM信息相匹配,若信息不匹配,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所述控制芯片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DP-HDMI模块,分别与所述复合开关芯片、SOC芯片相连,用于将PD信号转换为HDMI信号。
10.一种可兼容USB和ALT MODE的外部设备数据输入且可实现billboard信息交互的信号输入方法,包括:检测USB TYPE-C接口接入信号类型;当识别出USB TYPE-C接入USB 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使USB外部设备可与SOC芯片通过USB D+/D-端子数据传输;当识别USB TYPE-C接入ALTMODE 协议信号类型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PD模块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使ALT MODE外部设备可与所述PD模块通过USBD+/D-端子交互billboard信息;当识别出USB TYPE-C接入USB 协议信号类型时,复合开关芯片选通USB TYPE-C接口中一路高速差分对信号引脚与SOC的USB信号连接端子电导通,使USB外部设备可与SOC芯片通过USB SS TX/RX端子数据传输;当识别USB TYPE-C接入ALTMODE 协议信号类型时,复合开关芯片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至少一路高速差分对信号引脚与SOC的HDMI信号连接端子电导通,使ALT MODE外部设备与SOC芯片通过可供HDMI信号传输的端子传输音视频数据。
CN201810079012.6A 2017-07-20 2018-01-26 电子终端设备、电视终端、信号输入电路及方法 Active CN1092868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96527 WO2019015681A1 (zh) 2017-07-20 2018-07-20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P18835936.8A EP3657778B1 (en) 2017-07-20 2018-07-20 Termina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16/747,296 US11232057B2 (en) 2017-07-20 2020-01-20 Termina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8183.5A CN107277416A (zh) 2017-07-20 2017-07-20 电视终端及控制方法
CN2017105981835 2017-07-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6838A CN109286838A (zh) 2019-01-29
CN109286838B true CN109286838B (zh) 2021-08-31

Family

ID=60078970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98183.5A Pending CN107277416A (zh) 2017-07-20 2017-07-20 电视终端及控制方法
CN201810077737.1A Withdrawn CN108235129A (zh) 2017-07-20 2018-01-26 一种电视机usb-c接口连接外部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视机
CN201810078871.3A Active CN109286771B (zh) 2017-07-20 2018-01-26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1810076150.9A Active CN109286770B (zh) 2017-07-20 2018-01-26 具有USB Type-C接口的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
CN201810077730.XA Pending CN108337463A (zh) 2017-07-20 2018-01-26 一种电视机及其usb-c接口连接外部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1810078504.3A Active CN108259803B (zh) 2017-07-20 2018-01-26 电子终端设备、电视终端、信号输入电路及方法
CN201810076750.5A Active CN109286764B (zh) 2017-07-20 2018-01-26 具有usb type-c接口的电视机
CN201810079012.6A Active CN109286838B (zh) 2017-07-20 2018-01-26 电子终端设备、电视终端、信号输入电路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98183.5A Pending CN107277416A (zh) 2017-07-20 2017-07-20 电视终端及控制方法
CN201810077737.1A Withdrawn CN108235129A (zh) 2017-07-20 2018-01-26 一种电视机usb-c接口连接外部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视机
CN201810078871.3A Active CN109286771B (zh) 2017-07-20 2018-01-26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1810076150.9A Active CN109286770B (zh) 2017-07-20 2018-01-26 具有USB Type-C接口的终端设备和数据通信方法
CN201810077730.XA Pending CN108337463A (zh) 2017-07-20 2018-01-26 一种电视机及其usb-c接口连接外部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1810078504.3A Active CN108259803B (zh) 2017-07-20 2018-01-26 电子终端设备、电视终端、信号输入电路及方法
CN201810076750.5A Active CN109286764B (zh) 2017-07-20 2018-01-26 具有usb type-c接口的电视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3657778B1 (zh)
CN (8) CN10727741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15681A1 (zh) * 2017-07-20 2019-01-2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1036670B2 (en) 2017-10-31 2021-06-15 Huawei Technolgie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USB Type-C interface, control method, and readable storage
CN108810448A (zh) * 2018-03-19 2018-11-1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外围装置和会议工具
CN111480152B (zh) * 2018-07-31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及接口
CN109739787B (zh) * 2018-12-17 2020-12-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主板、显卡、电子设备和数据传输方法
TWI707236B (zh) * 2019-05-31 2020-10-1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模式切換系統及應用其之模式切換方法
CN110636235B (zh) * 2019-09-06 2022-02-0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切换usb接口的方法
CN112511186B (zh) * 2019-09-16 2022-08-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677602B (zh) * 2019-09-30 2022-10-25 重庆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的通道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US11176074B2 (en) * 2019-10-22 2021-11-16 Via Labs, Inc. Chip and interface conversion device
CN111147929B (zh) * 2019-12-10 2023-04-18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1177035B (zh) * 2019-12-23 2024-01-16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外设处理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955623A (zh) * 2019-12-25 2020-04-03 顾荣华 一种具有USB Type C接口的显示器
CN113161825B (zh) * 2020-01-07 2023-05-02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缆线、控制器与其控制方法
CN111324561B (zh) * 2020-02-19 2021-07-16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SB Type C扩展坞
CN111339006A (zh) * 2020-02-24 2020-06-26 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sb调试口复用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NL2025755B1 (en) * 2020-06-04 2022-01-2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mode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3778921B (zh) * 2020-06-10 2023-06-23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usb数据线切换控制电路和方法
TWI763001B (zh) * 2020-06-17 2022-05-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可傳輸複數組資料流之訊號傳輸裝置
CN111783374A (zh) * 2020-06-30 2020-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和终端
CN111885403B (zh) * 2020-07-06 2022-03-29 深圳市宝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双信号的无线传屏方法及无线传屏器
CN111817385B (zh) * 2020-07-14 2022-04-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器、数据线和充电设备
CN111817380B (zh) * 2020-07-14 2023-0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器、数据线、充电设备和电子设备
CN111817382B (zh) * 2020-07-14 2022-02-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器、数据线和充电设备
CN111949594B (zh) * 2020-08-18 2022-10-28 上海乐今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个usb接口的移动终端及实现方法
CN112181873A (zh) * 2020-09-25 2021-01-05 紫光恒越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芯片上接口工作状态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2486350B (zh) * 2020-11-26 2022-06-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触摸屏的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TWI754477B (zh) * 2020-12-01 2022-02-01 創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Usb訊號傳輸裝置、usb纜線及其操作方法
CN112565633B (zh) * 2020-12-08 2022-10-21 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系统及其视频接收盒
CN112545557A (zh) * 2020-12-18 2021-03-26 无锡祥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探头扩展电路系统
CN112838635A (zh) * 2021-01-06 2021-05-25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电路与智能设备
CN114827511A (zh) * 2021-01-18 2022-07-29 深圳市松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HDMI接口的显示设备及Type接口兼容HDMI的方法
CN113206681B (zh) * 2021-04-26 2022-07-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
CN113032322B (zh) * 2021-05-28 2021-10-01 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目标区域内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489312B (zh) * 2021-06-29 2022-08-30 百富计算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Pd供电电路及pos机
CN113438546B (zh) * 2021-07-06 2024-02-13 深圳市绘王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视频信号扩展接口
CN114036093A (zh) * 2021-10-11 2022-02-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转接子板
CN113783902B (zh) * 2021-11-16 2022-01-21 成都新西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不同设备间通讯的通讯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14374781B (zh) * 2021-12-27 2023-12-29 杭州海康汽车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记录仪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14442984A (zh) * 2022-01-29 2022-05-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CN115483746B (zh) * 2022-10-31 2023-03-24 深圳市百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存储充电宝及其控制电路
CN115856573B (zh) * 2022-11-30 2023-10-03 珠海英集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量产测试的pd协议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CN117251404B (zh) * 2023-11-17 2024-0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1421A (zh) * 2015-12-29 2016-04-13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ype-C接口的无电源线电视
CN105630726A (zh) * 2016-01-29 2016-06-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复用usb端口的双通道移动终端
CN106021150A (zh) * 2016-04-29 2016-10-1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Type-C接口设备、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EP3089165A1 (en) * 2015-04-30 2016-1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dapter device, and video data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CN106340780A (zh) * 2016-09-21 2017-01-18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6003090U (zh) * 2016-07-29 2017-03-08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器实现USB Type‑c接口功能的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19041U (zh) * 2010-12-02 2011-08-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外设共用接口的终端设备
KR20120061711A (ko) * 2010-12-03 2012-06-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컴퓨팅 시스템
WO2013131228A1 (zh) * 2012-03-05 2013-09-12 Rong Weihua 一种实现串口通信的数字电视及系统
KR20140028383A (ko) * 2012-08-28 2014-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2711843B1 (en) * 2012-09-21 2016-04-06 Nxp B.V. DisplayPort over USB mechanical interface
CN103888829B (zh) * 2014-03-27 2018-03-23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通usb端口的方法和设备
US9558144B2 (en) * 2014-09-26 2017-01-31 Intel Corporation Serial bus electrical termination control
US9652351B2 (en) * 2014-12-23 2017-05-16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to detect charger and remote host for type-C connector
KR20160092671A (ko) * 2015-01-28 2016-08-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력 관리 방법
US10268815B2 (en) * 2015-06-26 2019-04-23 Intel Corporation Authentication of a multiple protocol connection
CN106292973B (zh) * 2015-06-29 2020-01-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系统及传输线
CN205139907U (zh) * 2015-08-05 2016-04-06 东莞铭基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USB Type-C数据线
CN106445858B (zh) * 2015-08-13 2020-06-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5138365B (zh) * 2015-08-21 2019-01-08 硅谷数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接口转换器的升级方法和装置
CN205017486U (zh) * 2015-09-15 2016-02-03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模块电视
KR102476581B1 (ko) * 2015-10-02 2022-12-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적응적 전력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US9959239B2 (en) * 2015-10-16 2018-05-01 Dell Products L.P. Secondary data 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661342B2 (ja) * 2015-11-26 2020-03-11 Dynabook株式会社 ポート接続回路、ポート接続制御方法、電子機器
CN106844252B (zh) * 2015-12-07 2020-03-24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Usb转换电路与信号转换及传输方法
CN205265858U (zh) * 2015-12-24 2016-05-25 浙江大学自贡创新中心 一种配置usb接口转接器的电视机
US10289584B2 (en) * 2016-01-06 2019-05-14 Toshiba Client Solutions CO., LTD. Using a standard USB Type-C connector to communicate both USB 3.x and displayport data
CN105703185B (zh) * 2016-02-18 2018-03-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转接头
CN105867874A (zh) * 2016-03-25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
CN205644533U (zh) * 2016-04-11 2016-10-12 惠州市德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SB Type-c接口的多功能扩展装置
CN205844970U (zh) * 2016-04-25 2016-12-28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USB Type‑C接口的显示终端和显示系统
CN105867593B (zh) * 2016-05-17 2018-11-13 深圳慧能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SB Type-C接口电路及其控制装置
CN205680089U (zh) * 2016-05-27 2016-11-09 深圳市昂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sb type‑c接口的信号处理电路
CN106060633A (zh) * 2016-05-31 2016-10-2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源的图像预览方法及电视终端
CN105915898B (zh) * 2016-06-07 2018-06-1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机的串口调试装置及其系统
CN106201951B (zh) * 2016-07-19 2019-03-1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USB Type-C接口的终端设备、外接设备及供电系统
CN106815160A (zh) * 2016-12-09 2017-06-09 硅谷数模半导体(北京)有限公司 布告板实现方法及布告板实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89165A1 (en) * 2015-04-30 2016-1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dapter device, and video data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CN105491421A (zh) * 2015-12-29 2016-04-13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ype-C接口的无电源线电视
CN105630726A (zh) * 2016-01-29 2016-06-0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复用usb端口的双通道移动终端
CN106021150A (zh) * 2016-04-29 2016-10-1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Type-C接口设备、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206003090U (zh) * 2016-07-29 2017-03-08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器实现USB Type‑c接口功能的电路
CN106340780A (zh) * 2016-09-21 2017-01-18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6771A (zh) 2019-01-29
EP3657778A4 (en) 2021-04-14
EP3657778A1 (en) 2020-05-27
CN108235129A (zh) 2018-06-29
CN109286771B (zh) 2020-12-04
CN109286764A (zh) 2019-01-29
CN107277416A (zh) 2017-10-20
CN108259803B (zh) 2021-02-02
CN108337463A (zh) 2018-07-27
CN109286764B (zh) 2020-11-20
EP3657778B1 (en) 2023-09-27
CN109286770B (zh) 2021-07-27
CN108259803A (zh) 2018-07-06
CN109286770A (zh) 2019-01-29
CN109286838A (zh) 2019-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6838B (zh) 电子终端设备、电视终端、信号输入电路及方法
US11232057B2 (en) Termina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8666826B (zh) 一种转接头、终端设备和转接头系统
US8151018B2 (en) Dual-mode data transfer of uncompressed multimedia contents or data communications
US9280506B1 (en) Transfer of uncompressed multimedia contents or data communications
EP2375340B1 (en) Apparatus interoperable with backward compatible optical USB device
WO201609962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PCIe PROTOCOL VIA USB PORT
EP2659549B1 (en) Adaptive interconnection scheme for multimedia devices
JP2011166720A (ja) 複数バージョンのusbと互換性があるマザーボード及び関連方法
US9197340B2 (en) Connector and interface circuit for simultaneous content streaming and user data from handheld devices
US9148001B1 (en) Intelligent cable mechanism
CA3152209C (en) Connector, and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using connector
US20190064899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able
CN111064243A (zh) 移动电源及为外设设备供电的方法
CN107506322B (zh) 实现USB设备检测的Type-C适配器、通道控制方法
CN213151196U (zh) 一种信号转接器
CN111886585A (zh) 终端设备、调试卡及调试方法
CN212659070U (zh) 一种转接器
CN210691253U (zh) 移动电源以及供电和通信系统
CN219997567U (zh) 一种支持多主机连接的Type-C拓展坞及其系统
CN117498105B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连接部件
TWI651615B (zh) 實現USB設備檢測的Type-C轉接器、通道控制方法
CN118132486A (zh) 一种用于嵌入式设备的多功能实现系统
CN116053867A (zh) 一种通信连接器及装置
CN117791249A (zh) 一种多功能转接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Applicant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Applicant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