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6657A - 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86657A
CN109286657A CN201810920282.5A CN201810920282A CN109286657A CN 109286657 A CN109286657 A CN 109286657A CN 201810920282 A CN201810920282 A CN 201810920282A CN 109286657 A CN109286657 A CN 109286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research
development
resourc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202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宇飞
柳先辉
杨凯
赵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9202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866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86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66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73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87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cross-functional networking aspects
    • H04L67/1089Hierarchical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模型通过网络连接将科学仪器、技术培训、研发基地、科技文献等供应方整合到研发服务资源池中,资源池向整个制造产业链提供协作服务,研发服务资源池包括研发协同服务系统、专业技术培训系统、研发基地建设系统、人才信息查询系统、科技文献检索系统、科技综合咨询系统、科学仪器共享系统等七大系统。最后,本发明公开了研发协同服务模型中研发服务资源池各系统协同机制。

Description

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研发协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
背景技术
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已成为各国抢占战略制高点、增强和保持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基本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也逐步重视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科技基础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部门、地方都积极开展了相关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和成效。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未提出与本发明相类似的概念和思想,相关的研究就多侧重于信息的共享。美国科技门户是一个综合性的科技资源数据共享平台,是美国政府科技信息网和科技信息资源库的统一访问入口,提供大量美国政府的权威科学信息和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共享信息。他们采用了独特的搜索和导航检索技术,集成了1700多万科技网站信息,实现了12个主题及175个子主题导航,可以搜索30个深层数据库,以及5000多万科技网页信息,为美国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致力于推动上海市科技资源公共服务,负责全面推进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具体建设与管理。研发平台汇集了各类加盟机构1412家,其中包括国家级研发基地63家、国家级检测中心3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1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7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88家,加盟30万元以上大型科学仪器数量达到9349台(套)。平台网站累计访问量5.77亿人次,注册用户70.5万人,其中包括近3万多家上海科技企业,目前平台网站Alexa全球排名稳定在6万位左右,在全国同类科技平台网站中位居首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仪器、机构、人才、信息等重点科技资源要素碎片化、资源服务局部化以及服务类型单一化的问题,提出研发协同服务技术,整合科技资源,协同研发服务流程上下游机构,集聚区域优势资源,建立了一个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针对科研过程中多组织、多阶段、多活动的复杂特性,提出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建立一种多系统协同服务的模式。科技研发往往是涉及到多个组织、多个阶段和多项活动的复杂过程,中间存在着对多种资源和能力的需求,而这些需求通常相互关联,难以分割,需要研发服务平台进行有机联合,而联合过程实际是平台子系统背后各个资源和服务提供主体的互动和协作,形成各个资源和服务提供方基于网络的协作机制。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模型通过网络连接将科学仪器、技术培训、研发基地、科技文献等供应方整合到研发服务资源池中,资源池向整个制造产业链提供协作服务。研发服务资源池包括:
1、研发协同服务系统,提供包括项目协同、科技金融赞助等协同服务;
2、专业技术培训系统,提供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
3、研发基地建设系统,服务于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管理;
4、人才信息查询系统,提供专家匹配、专家比对、专家分析等服务;
5、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实现科技文献信息共建共享;
6、科技综合咨询系统,提供研发生产过程的咨询服务。
7、科学仪器共享系统,提供仪器检索、仪器租用、仪器检测等服务。
本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技术核心:一是各个资源和服务提供方的整合技术,二是资源池各子系统协同机制。资源池中的子系统由不同组织与机构共建并提供服务,因此需要对各方资源与服务进行统一整合。同时,为了给研发活动中资源和服务需求方提供整体化解决方案,也需要资源池中的各子系统进行协同。
(三)有益效果
1、本发明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模型对科学仪器、技术培训、研发基地、科技文献等供应方进行整合,建立含多个系统的研发服务资源池,实现共享与协同。
2、本发明为制造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提供协作服务,覆盖了整个研发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各个资源和服务提供主体信息协同示意图。
图3是研发服务资源池各子系统服务关系示意图。
图4是研发服务资源池各子系统间虚拟团队协同机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框架结构示意图,模型通过网络将科学仪器、技术培训、研发基地、科技文献等供应方整合到研发服务资源池中,然后向整个制造产业链提供协作服务。其中研发服务资源池包括研发协同服务系统、专业技术培训系统、研发基地建设系统、人才信息查询系统、科技文献检索系统、科技综合咨询系统、科学仪器共享系统等。本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技术核心:各个资源和服务提供方的整合技术与资源池各子系统协同机制。
本发明研究了对各个资源和服务提供方的整合技术。资源池中的子系统由不同组织与机构共建并提供服务,本模型将各组织和机构的现有平台和资源数据分别整合到资源池的七个子系统中。
如图2所示,图2是各个资源和服务提供主体信息协同示意图。本发明通过广域网实现各个异构的平台和资源的整合、大量基础信息的共享与一致性维护。由于研发任务的随机性、不同任务协同性和信息分布性,在进行整合时,要求能够满足根据一个具体的协同研发任务来组织系统结构。本发明采用以层次结构为基础、局部可以动态组织(局部允许出现环)的模型作为各个异构的资源和服务提供主体信息协同逻辑上的基础架构模型。每个站点可作为成员加入到高层站点中,也可作为超级站点管理下层成员。在每个节点保存了自己关注的站点信息和其它站点的注册信息。每个超级站点与其直接管理的站点构成一个自治管理域。
资源与服务提供主体之间以注册的方式,部署成一个以树型结构为基础的可动态调节的拓扑结构,此结构的形成过程通过订阅/发布机制完成:
1)成员节点(“订阅服务器”)向其它任一个节点发送请求;
2)被请求节点记录成员节点的地址和验证信息,并生成信息转换表,指定相应消息处理代理,并授权允许成员节点访问;
3)被请求节点成为超级节点(“发布服务器”);
4)成员节点接到注册响应消息,完成注册。
为组织多个资源和服务提供主体间协同性业务逻辑,采用注册/发布机制来组织其逻辑结构,形成一个以发起对象为根节点的树状层次拓扑图。多个资源与服务主体间在自治域内进行的通信和信息协同过程是:
1)信息在“发布服务器”上被处理完成后,该服务器生成“提交发布”任务,用主动协同的方式,将信息以消息的形式送至“订阅服务器”;
2)“订阅服务器”接收到消息后,送入消息队列;
3)“订阅服务器”根据加权算法取出消息,取出消息后调用消息处理器处理相应的消息,同时检查是否有订阅该消息的其他订阅者;
4)“订阅服务器”生成一个“转发消息”任务,使更新消息发布到次一级“订阅服务器”,从而实现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信息共享。
本模型建立了子系统间的协同机制,为研发活动中资源和服务需求方提供整体化的解决方案。研发活动的综合性要求研发服务资源池中各子系统之间实现协同。对于某个阶段的所有资源和服务需求信息,用户只需向研发服务资源池中提交一次,而所有研发资源和服务提供方能够协同提供服务。
如图3所示,图3是研发服务资源池各子系统服务关系示意图。用户通过访问研发服务资源池门户网站获得服务,包括咨询问答、人才查询、培训认证、基地查询、文献检索、仪器共享等普通服务和协同服务。普通服务涉及到研发服务资源池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系统,需要子系统间进行协同,而协同服务需要研发服务资源池中所有七个子系统协同提供服务。
如图4所示,图4是研发服务资源池各子系统间虚拟团队协同机制示意图。用户只要向平台一次提出某个阶段的资源或服务请求,所有相关子系统能够以合适的方式将相应的资源提供者组织起来,以虚拟服务团队的形式为用户协同地提供服务。虚拟团队建立的步骤为:
1)需求接受和识别:平台门户接受用户提交的需求后对需求进行识别、分解。查询资源目录,在研发服务资源池中检索所需的资源。
2)流程方案选择与确定:对于结构化需求,用户直接提出服务流程,或在知识库中匹配合适的服务流程。对于非结构化需求,用户和提供方协商确定服务流程,知识库提供备选方案。
3)资源使用方案选择与确定:根据流程方案确定资源的使用需求。结合资源池中资源分布情况,对资源使用方案进行选择和协商确定
4)虚拟团队形成:根据需求、资源和服务提供主体状态、资源可用信息和其他信息,生成资源使用方案、虚拟服务团队名录及服务程序。
由多个拥有资源或服务能力的组织协同起来,以虚拟团队的形式为需求方组织提供协同服务,使多个组织的资源及服务跨越组织边界实现共享。最后,通过建立团队控制机制、成员协调机制、内部互动机制、要素整合机制以及现状反馈机制来保证虚拟团队的正常运行。

Claims (7)

1.一种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其特征在于,模型通过网络连接将科学仪器、技术培训、研发基地、科技文献等供应方整合到研发服务资源池中,资源池向整个制造产业链提供协作服务;所述研发服务资源池包括:
1)、研发协同服务系统,提供包括项目协同、科技金融赞助等协同服务;
2)、专业技术培训系统,提供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
3)、研发基地建设系统,服务于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管理;
4)、人才信息查询系统,提供专家匹配、专家比对、专家分析等服务;
5)、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实现科技文献信息共建共享;
6)、科技综合咨询系统,提供研发生产过程的咨询服务;
7)、科学仪器共享系统,提供仪器检索、仪器租用、仪器检测等服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其特征在于,通过广域网实现各个异构的平台和资源的整合;在进行整合时,采用以层次结构为基础、局部可以动态组织(局部允许出现环)的模型作为各个异构的资源和服务提供主体信息协同逻辑上的基础架构模型;每个站点可作为成员加入到高层站点中,也可作为超级站点管理下层成员;在每个节点保存了自己关注的站点信息和其它站点的注册信息;每个超级站点与其直接管理的站点构成一个自治管理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其特征在于,资源与服务提供主体之间以注册的方式,部署成一个以树型结构为基础的可动态调节的拓扑结构,此结构的形成过程通过订阅/发布机制完成:
1)成员节点(“订阅服务器”)向其它任一个节点发送请求;
2)被请求节点记录成员节点的地址和验证信息,并生成信息转换表,指定相应消息处理代理,并授权允许成员节点访问;
3)被请求节点成为超级节点(“发布服务器”);
4)成员节点接到注册响应消息,完成注册;
为组织多个资源和服务提供主体间协同性业务逻辑,采用注册/发布机制来组织其逻辑结构,形成一个以发起对象为根节点的树状层次拓扑图。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其特征在于,多个资源与服务主体间在自治域内进行的通信和信息协同过程是:
1)信息在“发布服务器”上被处理完成后,该服务器生成“提交发布”任务,用主动协同的方式,将信息以消息的形式送至“订阅服务器”;
2)“订阅服务器”接收到消息后,送入消息队列;
3)“订阅服务器”根据加权算法取出消息,取出消息后调用消息处理器处理相应的消息,同时检查是否有订阅该消息的其他订阅者;
4)“订阅服务器”生成一个“转发消息”任务,使更新消息发布到次一级“订阅服务器”,从而实现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信息共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其特征在于,用户通过访问研发服务资源池门户网站获得服务,包括咨询问答、人才查询、培训认证、基地查询、文献检索、仪器共享等普通服务和协同服务;普通服务涉及到研发服务资源池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系统,需要子系统间进行协同,而协同服务需要研发服务资源池中所有七个子系统协同提供服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其特征在于,研发服务资源池各子系统间虚拟团队协同机制;
用户只要向平台一次提出某个阶段的资源或服务请求,所有相关子系统能够以合适的方式将相应的资源提供者组织起来,以虚拟服务团队的形式为用户协同地提供服务;虚拟团队建立的步骤为:
1)需求接受和识别:平台门户接受用户提交的需求后对需求进行识别、分解;查询资源目录,在研发服务资源池中检索所需的资源;
2)流程方案选择与确定:对于结构化需求,用户直接提出服务流程,或在知识库中匹配合适的服务流程;对于非结构化需求,用户和提供方协商确定服务流程,知识库提供备选方案;
3)资源使用方案选择与确定:根据流程方案确定资源的使用需求;结合资源池中资源分布情况,对资源使用方案进行选择和协商确定;
4)虚拟团队形成:根据需求、资源和服务提供主体状态、资源可用信息和其他信息,生成资源使用方案、虚拟服务团队名录及服务程序;
由多个拥有资源或服务能力的组织协同起来,以虚拟团队的形式为需求方组织提供协同服务,使多个组织的资源及服务跨越组织边界实现共享。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其特征在于,最后,通过建立团队控制机制、成员协调机制、内部互动机制、要素整合机制以及现状反馈机制来保证虚拟团队的正常运行。
CN201810920282.5A 2018-08-14 2018-08-14 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 Pending CN1092866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0282.5A CN109286657A (zh) 2018-08-14 2018-08-14 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0282.5A CN109286657A (zh) 2018-08-14 2018-08-14 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6657A true CN109286657A (zh) 2019-01-29

Family

ID=65183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20282.5A Pending CN109286657A (zh) 2018-08-14 2018-08-14 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866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1871A (zh) * 2023-05-04 2023-07-14 予唯智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智慧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4666A (zh) * 2017-11-02 2018-04-20 浙江大学 一种电机云设计平台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4666A (zh) * 2017-11-02 2018-04-20 浙江大学 一种电机云设计平台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吉久明等: "建立基于知识集成的资源和服务整合与协同机制――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整改设计 ",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
李晓娴等: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子系统间协同机制研究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
王翔宇: "基于自治域的异构信息协同机制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1871A (zh) * 2023-05-04 2023-07-14 予唯智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智慧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6431871B (zh) * 2023-05-04 2023-12-19 予唯智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智慧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ng et al. Situational awareness system in the smart campus
CN108230206A (zh) 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监管系统和方法
CN103390037B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万人协同标绘方法
JP2019517170A (ja) スマートシティシステムに適用可能なスマート家庭用エネルギーのモノ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システム
CN105184624A (zh) 二手房屋交易信息系统
CN106056492A (zh) 一种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管理解决的方法
CN112162959B (zh) 一种医疗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Gao et al. Understanding rural resettlement paths under the increasing versus decreasing balance land use policy in China
Anindra et al. Smart city implementation modelling in Indonesia with integration platform approach
Górski et al. Blockchain-based renewable energy exchange management system
Miao et al. The trials of China’s technoburbia: the case of the Future Sci-tech City Corridor in Hangzhou
Qun et al. The design of individual knowledge sharing platform based on blog for onlin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CN110188913A (zh) 一种装修订单分配算法
CN104166581B (zh) 一种面向增量制造设备的虚拟化方法
CN109286657A (zh) 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
Zhao The performativity of the state in China’s land transformation: a case study of Dahongmen, Beijing
Park Competitiveness of East Asian science cities: discourse on their status as global or local innovative clusters
Hui et al. Spatial governance and the rise of post-politics in Hong Kong
CN107731297A (zh) 一种互联网分级教育管理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Qin et al.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data sharing framework based on big data technology
Na et al. Hotel information platfor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Gupta et al. The Intelligent Smart City Deployment Vi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oftware Networking
Wei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otel Room Management System
Xiaoyan et 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platform of integrated community based on the WEB
Dutta et al. Development of State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SSDI): Indian Experie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