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发热组件的机械化自动生产的电子烟发热组件制造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烟发热组件制造装置,包括机座,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的检测棉线是否断线并传送棉线的棉线进线检测机构、用于棉线穿过并将发热丝螺旋绕制后套至棉线上以形成发热组件的主绕线机构、取发热丝的取线机构、将发热丝送至主绕线机构的送线机构、夹持棉线穿过所述主绕线机构的一端和夹持发热丝一端的夹线机构、夹持并拉动发热组件前行的拉线机构、将发热组件从棉线上剪断的剪断机构、将发热组件上发热丝的两端引脚折弯的折弯机构、以及夹持发热组件并送至所述折弯机构的移载机构;
所述棉线进线检测机构和主绕线机构沿棉线送线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取线机构、夹线机构、拉线机构、剪断机构、折弯机构以及移载机构均位于在所述主绕线机构远离所述棉线进线检测机构的一侧;所述送线机构位于所述主绕线机构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棉线进线检测机构包括安装板、在水平方向上间隔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过线轮和第二过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过线轮和第二过线轮之间的过线感应组件、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过线轮相对设置的压线轮;
所述过线感应组件包括感应器、可转动且转动轨迹穿过所述感应器的感应通道的感应片;棉线依次绕过所述第一过线轮和感应片,再从所述第二过线轮和压线轮之间穿过行进至所述取线机构;所述感应片受棉线绕过带动进行转动,所述感应器通过感应所述感应片是否转动来检测所述棉线是否断线。
优选地,所述棉线进线检测机构还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两个进线孔;两个所述进线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过线轮和第二过线轮彼此相背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压线轮通过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转杆、连接在所述转杆和安装板之间的拉簧;所述压线轮固定在所述转杆上,所述拉簧的伸缩方向平行所述压线轮和第二过线轮的中心连线。
优选地,所述主绕线机构包括支座、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座上的旋转轴、可轴向移动穿过所述旋转轴中心通孔且用于棉线穿设其中的支撑管、安装在所述支座上并连接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并可随所述旋转轴转动的滚线组件;
所述支撑管穿过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末端收缩形成一用于发热丝绕制其上的绕线管,棉线穿过所述支撑管伸出所述绕线管;所述滚线组件位于所述绕线管的一侧,夹持并引导发热丝螺旋绕至所述绕线管上。
优选地,所述滚线组件包括固定座、滑座、顶块、滚轮、挡片以及限位片;
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滑座在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可来回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挡片安装在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侧上,所述顶块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滑座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侧,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顶块朝向所述绕线管的一端上并可抵靠所述挡片,所述限位片安装在所述顶块上并位于所述顶块和挡片之间;
所述挡片和滚轮之间形成一个供发热丝夹持其中的夹持通道;所述限位片上设有将发热丝通过、限制发热丝沿滚轮轴向移动的U形槽。
优选地,所述主绕线机构还包括连接座、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并可相对连接座来回移动的连接架、以及连接并驱动所述连接架来回移动的电机组件;所述支撑管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随所述连接架的来回移动在所述旋转轴中心通孔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取线机构包括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用于导直发热丝的导直组件、可来回移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用于夹持发热丝前端的发热丝夹持件、可来回移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用于剪断发热丝的发热丝剪断件、分别驱动所述发热丝夹持件和发热丝剪断件开合的驱动装置;
所述发热丝剪断件位于所述发热丝夹持件和导直组件之间,且与所述发热丝夹持件相间隔,间隔的距离与一个发热组件上发热丝的长度一致;
所述发热丝夹持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发热丝剪断件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导直组件包括导直板、安装在所述导直板上的数个导直轮、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位于所述导直板和发热丝剪断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手指气缸和第二手指气缸,所述发热丝夹持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手指气缸的手指部上,所述发热丝剪断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手指气缸的手指部上。
优选地,所述取线机构还包括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手指气缸在所述支架上来回移动的第一驱动气缸,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二手指气缸在所述支架上来回移动的第二驱动气缸。
优选地,所述送线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一滑台气缸、第三手指气缸以及发热丝夹子;
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水平延伸的移动轨道,所述第一滑台气缸配合在所述移动轨道上且可沿所述移动轨道在水平方向上来回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取线机构;所述第三手指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台气缸上,受所述第一滑台气缸驱动可在垂直方向上来回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取线机构;所述发热丝夹子安装在所述第三手指气缸的手指部上,随手指部开合。
优选地,所述送线机构还包括连接并驱动所述第一滑台气缸来回移动的电缸;所述电缸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优选地,所述移动轨道位于所述主绕线机构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夹线机构包括底座、可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四手指气缸、安装在所述第四手指气缸手指部上的发热丝固定夹子、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五手指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五手指气缸手指部上的棉线夹子、连接并驱动所述第四手指气缸在水平方向上来回移动的第三驱动气缸、以及连接并驱动所述第四手指气缸在垂直方向上来回移动的第四驱动气缸。
在所述机座上,所述发热丝固定夹子位于所述棉线夹子和主绕线机构之间。
优选地,所述拉线机构包括拉线支架、安装在所述拉线支架上并可在靠近和远离所述主绕线机构的方向上来回移动的滑座、安装在所述滑座上的第六手指气缸、安装在所述第六手指气缸手指部上的棉线夹持件、以及连接并驱动所述滑座来回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棉线夹持件朝向所述主绕线机构。
优选地,所述剪断机构包括剪断支架、可来回移动安装在所述剪断支架上的剪断手指气缸、安装在所述剪断手指气缸的手指部上的剪刀、以及连接并驱动所述剪断手指气缸来回移动的驱动件。
优选地,包括移载支架、在所述折弯机构和拉线机构之间可来回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移载支架上的第二滑台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台气缸上的第七手指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七手指气缸上的用于夹持发热组件的第一夹子;
所述第二滑台气缸驱动所述第七手指气缸在垂直方向上来回移动。
优选地,所述移载机构还包括在水平方向上间隔相对设置在所述移载支架上的两个传动轮、绕覆在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的同步带、连接并驱动一所述传动轮转动的电机;
所述第二滑台气缸连接所述同步带,随所述同步带的传动而相对所述移载支架在水平方向上来回移动。
优选地,所述移载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台气缸上的第八手指气缸、安装在所述第八手指气缸上的用于夹持引脚折弯后的发热组件的第二夹子;
所述第八手指气缸与所述第七手指气缸在水平上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折弯机构包括折弯底座、设置在所述折弯底座上的用于定位发热组件的定位座、设置在所述折弯底座上的分别用于定位发热组件两个引脚的两个定位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分别用于折弯两个所述引脚的折弯件;
所述定位座上设有放置所述发热组件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相对两侧设有分别供引脚抵靠其侧面上的定位柱;两个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定位座的相对两侧,相对所述定位座可相向移动抵接在对应引脚的一侧,限制所述引脚移动;两个所述折弯件位于所述定位座的相对两侧,相对所述定位座可相向移动,沿着所述定位柱将所述引脚折弯;
所述定位件和折弯件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折弯机构还包括分别连接并驱动两个所述定位件移动的定位气缸、分别连接并驱动两个所述折弯件移动的折弯气缸。
优选地,所述折弯机构还包括用于将发热组件从所述定位槽内顶起的顶杆、顶杆气缸;
所述顶杆设置在所述定位槽下方并可上下移动,所述顶杆气缸连接并驱动所述顶杆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电子烟发热组件制造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座上的上棉线机构,所述上棉线机构位于所述棉线进线检测机构的前端,将棉线放线送至所述棉线进线检测机构。
优选地,所述上棉线机构包括支架、棉线卷筒、第一夹轮和第二夹轮、手拉件以及转动感应组件;
所述第一夹轮和第二夹轮分别设置在所述棉线卷筒相对两端上;所述第一夹轮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转动感应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夹轮并可随所述第一夹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手拉件连接所述第二夹轮并可移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机座上各机构的相互配合,完成发热丝螺旋绕制以及装配到棉线上,实现了电子烟发热组件的机械化自动生产,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及产品合格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烟发热组件制造装置,包括机座10,安装在机座10上的棉线进线检测机构20、主绕线机构30、取线机构40、送线机构50、夹线机构60、拉线机构70、剪断机构80、折弯机构90以及移载机构100。
其中,棉线进线检测机构20和主绕线机构30沿棉线送线方向依次排布,取线机构40、夹线机构60、拉线机构70、剪断机构80、移载机构100以及折弯机构90均位于在主绕线机构30远离棉线进线检测机构20的一侧;送线机构50位于主绕线机构30的上方。
棉线进线检测机构20接收棉线来料,检测棉线是否断线,并将棉线传送至主绕线机构30。主绕线机构30用于棉线穿过并将发热丝螺旋绕制后套至棉线上以形成发热组件。取线机构40用于从发热丝来料上剪取发热丝,剪取的发热丝可在棉线上绕制形成一个螺旋状发热丝。送线机构50用于将取线机构40剪取的发热丝送至主绕线机构30。夹线机构60用于夹持棉线穿过主绕线机构30的一端和夹持发热丝的一端。拉线机构70用于夹持并拉动发热组件前行。剪断机构80用于将发热组件从棉线上剪断。折弯机构90用于将发热组件上发热丝的两端引脚折弯。移载机构100用于夹持发热组件并送至折弯机构进行引脚折弯,还可将引脚折弯后的发热组件送至收料盒。
机座10作为整个制造装置的支撑结构,各个机构通过相互配合关系布置在该机座10上。
结合图2、图3,棉线进线检测机构20可供棉线穿过,检测穿过的棉线是否断线,可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系统或者根据检测结果发出警报。棉线进线检测机构20可包括安装板23、在水平方向上间隔相对设置在安装板23上的第一过线轮21和第二过线轮22、设置在第一过线轮21和第二过线轮22之间的过线感应组件、在垂直方向上与第二过线轮22相对设置的压线轮24。过线感应组件包括感应器(如光电开关)25、可转动且转动轨迹穿过感应器25的感应通道的感应片26,感应片26供棉线绕过,可随棉线的行进而转动,因此通过感应器25检测感应片26是否转动来判断棉线是否断线。感应片26上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通孔。
棉线穿过棉线进线检测机构20时,棉线依次绕过第一过线轮21和感应片26,再从第二过线轮22和压线轮24之间穿过行进至取线机构40。感应片26受棉线绕过带动进行转动,感应器25通过检测感应片26是否转动来检测棉线是否断线。当棉线断线时,感应片26不会被棉线带动转动,感应器25所检测到的感应片26未转动,从而发出棉线断线对应的信号。
棉线进线检测机构20还包括相对设置在安装板23上的两个进线孔231、232。两个进线孔231、232分别位于第一过线轮21和第二过线轮22彼此相背的一侧。棉线先穿过一个进线孔231后再到达第一过线轮21,最后从第二过线轮22和压线轮24之间通过后再从另一进线孔232穿出,行进到下一个机构。
压线轮24外周设有橡胶圈,增大与棉线的摩擦力,助于传送棉线。
另外,压线轮24在安装板23上并非固定,其可活动从而调节在第二压线轮22上的压紧力。本实施例中,压线轮24通过弹性组件设置在安装板23上。弹性组件包括转杆27和拉簧28,转杆27以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安装板23上,拉簧28连接在转杆27的另一端和安装板21之间,并且拉簧28的伸缩方向平行压线轮24和第二过线轮22的中心连线。压线轮24固定在转杆27上,可受拉簧28的拉力压紧在第二过线轮22上。
结合图1、图4,主绕线机构30上主要完成发热丝的绕制形成螺旋状发热丝,并装配到棉线上与所在棉线形成发热组件。主绕线机构30可包括支座31、可转动安装在支座31上的旋转轴32、可轴向移动穿过旋转轴32中心通孔且用于棉线穿设其中的支撑管33、安装在支座31上并连接驱动旋转轴32转动的驱动装置34、以及设置在旋转轴32上并可随旋转轴32转动的滚线组件35。
主绕线机构30通过支座31固定在机座10上。旋转轴32在驱动装置34的带动下可相对支座31进行转动(圆周转动)。驱动装置34包括电机等。支撑管33轴向穿过旋转轴32的中心通孔,悬空在旋转轴32的中心,不会随旋转轴32转动。支撑管33的一端朝向棉线进线检测机构20,一端穿过位于旋转轴32背向棉线进线检测机构20的一侧,棉线穿过棉线进线检测机构20后,从支撑管33的一端穿入其中,伸出支撑管33的另一端。
其中,支撑管33穿过旋转轴32的一端末端收缩形成一绕线管36,用于发热丝绕制其上,先绕制形成螺旋状再套至棉线上。棉线穿过支撑管33伸出绕线管36,支撑管33相对旋转轴32轴向移动后可使绕制形成的螺旋状发热丝从绕线管36上落至棉线上。
对应支撑管33,主绕线机构30还包括连接座37、连接架38以及电机组件39。连接架38设置在连接座37上并可相对连接座37来回移动,电机组件39连接并驱动连接架38在连接座37上来回移动的。支撑管33安装在连接架38上,随连接架38的来回移动在旋转轴32中心通孔轴向移动。电机组件39包括电机及丝杆等件,丝杆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将圆周转动转化为直线移动,实现支撑管33相对旋转轴32的轴向移动。
滚线组件35在旋转轴32背向棉线进线检测机构20的表面上,且滚线组件35在旋转轴32上位于绕线管36的一侧,夹持并引导发热丝螺旋绕至绕线管36上。在旋转轴32转动时,滚线组件35随着旋转轴32绕着支撑管32的圆周转动,从而可将夹持的发热丝以螺旋方式绕制在绕线管36上。
在发热丝绕制时,支撑管33可较小距离移动使发热丝得以沿绕线管36轴向方向螺旋绕制其上;在完成绕制后,支撑管33可较大距离移动驱使发热丝从绕线管36上脱落至棉线上。
具体地,如图4-图6所示,滚线组件35可包括固定座351、滑座352、顶块353、滚轮354、挡片355以及限位片356。固定座351固定安装在旋转轴32上;滑座352安装在固定座351上,并可在旋转轴32的轴向方向上上来回滑动;顶块353通过转轴安装在滑座352远离旋转轴32的一侧;挡片355安装在固定座351远离旋转轴32的一侧上,抵挡顶块353;滚轮354设置在顶块353朝向绕线管36的一端上并可抵靠挡片355,限位片356安装在顶块353上并位于顶块353和挡片355之间。
挡片355和滚轮354之间形成一个供发热丝夹持其中的夹持通道;限位片356上设有U形槽357,发热丝在夹持通道内穿过U形槽357,由U形槽357限制发热丝沿滚轮354的轴向移动。
结合图1、图7,取线机构40接收发热丝上料,并从中剪取出一段直线发热丝,以作为一个发热组件的螺旋状发热丝。该取线结构40可包括支架41、安装在支架41上的导直组件42、可来回移动地安装在支架41上的发热丝夹持件43和发热丝剪断件44、分别驱动发热丝夹持件43和发热丝剪断件44开合的驱动装置。
导直组件42用于导直发热丝,将放卷出来的发热丝导直。发热丝夹持件43用于夹持发热丝前端,并在夹持发热丝前端后移动拉动发热丝前行。发热丝剪断件44用于剪断发热丝,位于发热丝夹持件43和导直组件42之间,在发热丝夹持件43夹持发热丝前端后动作将发热丝剪断,形成一段夹持在发热丝夹持件43和发热丝剪断件44之间的直线发热丝。
具体地,导直组件42包括导直板421、安装在导直板421上的数个导直轮422以及安装在支架41上的导向管423。数个导直轮422相互错开设置,其间形成一个供发热丝绕过的通道,该通道与导向管423连通,并且数个导直轮422的错开设置,使得发热丝沿着通道先以S形走线后再直线走线穿进导向管423。导向管423位于导直板421和发热丝剪断件44之间。
发热丝剪断件44与发热丝夹持件43相间隔,间隔的距离与一个发热组件上发热丝的长度一致,使得发热丝剪断件44剪断后,夹持在其与发热丝夹持件43的发热丝的长度符合一个发热组件上发热丝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发热丝夹持件43的移动方向与发热丝剪断件44的移动方向相垂直。发热丝夹持件43夹持并可带动发热丝沿发热丝轴向移动,发热丝剪断件44以垂直发热丝轴向的方向移动,对发热丝进行剪断。
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手指气缸451和第二手指气缸452,发热丝夹持件43安装在第一手指气缸451的手指部上,随手指部开合;发热丝剪断件44安装在第二手指气缸452的手指部上,随手指部开合。
进一步地,取线机构40还包括连接并驱动第一手指气缸451在支架41上来回移动的第一驱动气缸46,连接并驱动第二手指气缸452在支架41上来回移动的第二驱动气缸47。第一驱动气缸46驱动第一手指气缸451移动时也驱动其上的发热丝夹持件43移动,第二驱动气缸47驱动第二手指气缸452移动时也驱动其上的发热丝剪断件44移动。根据各气缸在支架41上的安装位置,第一驱动气缸46可采用笔形气缸,占用空间小。
结合图1、图8,送线机构50包括支撑架51、第一滑台气缸52、第三手指气缸53以及发热丝夹子54。支撑架51上设有水平延伸的移动轨道55,第一滑台气缸52配合在移动轨道55上,可沿移动轨道55在水平方向上来回移动,靠近或远离取线机构40。第三手指气缸53安装在第一滑台气缸52上,受第一滑台气缸52驱动可在垂直方向上来回移动,靠近或远离取线机构40。发热丝夹子54安装在第三手指气缸53的手指部上,随手指部开合。
送线机构50还包括连接并驱动第一滑台气缸52来回移动的电缸56;电缸56可安装在支撑架51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支撑架51的两根支撑柱511相对位于主绕线机构30的两侧,横梁512连接在两根支撑柱511之间并位于主绕线机构30的上方,移动轨道55设置在横梁512上且位于主绕线机构30的上方。
送线机构50工作时,电缸56启动,驱动第一滑台气缸52及其上的第三手指气缸53和发热丝夹子54移动至取线机构40的正上方,第一滑台气缸52启动驱动第三手指气缸53向下移动带动发热丝夹子54靠近取线机构40上发热丝剪断件44和发热丝夹持件43之间的发热丝,并将发热丝夹紧。夹紧发热丝后,取线机构40的发热丝剪断件44动作将发热丝剪断,发热丝夹持件43张开放开发热丝,此时剪断的发热丝只被发热丝夹子54夹持。第一滑台气缸52动作带动第三手指气缸53及发热丝夹子54向上运动,电缸56动作带动第一滑台气缸52及第三手指气缸53、发热丝夹子54水平移动远离取线机构40,而向主绕线机构30靠近。
结合图1、图9,在机座10上,夹线机构60位于主绕线机构30背向棉线进线检测机构20的一侧,用于夹持棉线穿过主绕线机构30的一端,定位棉线,方便发热丝螺旋绕制后套至棉线上。夹线机构60还用于夹持送线机构50送至主绕线机构30的发热丝的一端,发热丝的另一端可被主绕线机构30上的滚线组件35夹持,通过滚线组件35随旋转轴32转动将发热丝绕制绕线管36上。
夹线机构60可包括固定在机座10上的底座61、第四手指气缸62、发热丝固定夹子63、第五手指气缸64、棉线夹子65、第三驱动气缸66以及第四驱动气缸67。
其中,发热丝固定夹子63安装在第四手指气缸62手指部的上,随手指部开合而可夹放发热丝。第四手指气缸62可移动安装在底座61上;第三驱动气缸66连接并驱动第四手指气缸62相对底座61在水平方向上来回移动,第四驱动气缸67连接并驱动第四手指气缸62相对底座61在垂直方向上来回移动。通过第三驱动气缸66和第四驱动气缸67的运动,可驱使发热丝固定夹子63移动至主绕线机构30的绕线管36一侧,夹持发热丝。
第五手指气缸64安装在底座61上,棉线夹子65安装在第五手指气缸64手指部上,随手指部开合而可夹放棉线。
在机座10上,发热丝固定夹子63位于棉线夹子65和主绕线机构30之间,从而棉线夹子65夹持棉线伸出绕线管36的一端,发热丝固定夹子63对应在绕线管36一侧以夹持发热丝。根据发热丝固定夹子63和棉线夹子65的位置,在底座61上,第五手指气缸64可通过支撑件撑高在第四手指气缸62的上方且位于第四手指气缸62背向主绕线机构30的一侧,第三驱动气缸66安装在底座61上并可通过推板连接第四手指气缸62,第四驱动气缸67在底座61上位于第四手指气缸62下方连接第四手指气缸62。
发热丝螺旋绕制后,从绕线管36上脱离套至棉线上,与所在棉线形成发热组件。拉线机构70用于夹持并拉动该形成的发热组件,使其远离绕线管36,方便将发热组件从棉线上剪断且便于下一个发热组件的绕制。
结合图1、图10,拉线机构70可包括拉线支架71、滑座72、第六手指气缸73、棉线夹持件74以及驱动组件75。滑座72安装在拉线支架71上并可在靠近和远离主绕线机构30的方向上来回移动,驱动组件75连接并驱动滑座72在拉线支架71上来回移动。棉线夹持件74安装在第六手指气缸73的手指部上,随手指部开合而夹放棉线。第六手指气缸73安装在滑座72上,随滑座72移动。在拉线支架71上,棉线夹持件74朝向主绕线机构30,以便夹持棉线。
其中,驱动组件75可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转轴连接的连杆或丝杆,连杆或丝杆与滑座连接,将电机的圆周转动转化为直线运动驱动滑座72在拉线支架71上来回移动。
拉线机构70工作时,驱动组件75动作驱使滑座72移动,带动第六手指气缸73及棉线夹持件74靠近主绕线机构30,棉线夹持件74对准夹持棉线。然后驱动组件75动作驱使滑座72移动,带动第六手指气缸73及棉线夹持件74向远离主绕线机构30的方向移动,此时棉线夹持件74也将夹持的棉线拉行,带动棉线继续前进从绕线管36拉出。
本实施例中,在机座10上,拉线机构70位于夹线机构60背向主绕线机构30的一侧,其中棉线夹持件74也位于棉线夹子65背向主绕线机构30的一侧,棉线先通过棉线夹子65再到棉线夹持件74。
结合图1和图11,剪断机构80用于将发热组件从棉线上剪断,形成一个独立的发热组件以便下料。剪断机构80可包括剪断支架81、可来回移动安装在剪断支架81上的剪断手指气缸82、安装在剪断手指气缸82的手指部上的剪刀83、以及连接并驱动剪断手指气缸82来回移动的驱动件84。
在机座10上,剪断手指气缸82可受驱动件84的驱动在靠近和远离棉线的方向上来回移动。剪刀83随剪断手指气缸82的手指部开合,剪断棉线。驱动件84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电机结合丝杆等件。
剪刀83可以直接安装在剪断手指气缸82的手指部上,也可以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剪断手指气缸82的手指部上。
具体地,在机座10上,根据棉线的送线方向,夹线机构60和剪断机构80位于棉线送线方向的相对两侧。剪刀83位于拉线机构70的棉线夹持件74和夹线机构60的棉线夹子65之间。在棉线夹持件74夹持并拉行棉线后,剪刀83再动作将棉线剪断,从而从棉线上剪断的发热组件一被棉线夹持件74夹持。
发热组件从棉线上剪断下来后通过移载机构100送至折弯机构90,对发热组件上发热丝的两端引线进行折弯处理。
如图1和图12所示,移载机构90可包括移载支架91、可来回移动地安装在移载支架91上的第二滑台气缸92、安装在第二滑台气缸92上的第七手指气缸93、安装在第七手指气缸93上的第一夹子94。第一夹子94随第七手指气缸93的手指部开合,用于夹持发热组件。
第二滑台气缸92相对移载支架91可在折弯机构100和拉线机构70之间来回移动,带动第七手指气缸92及其上的第一夹子94移动至绕制完成的发热组件的上方,第一夹子94可被带动移动至拉线机构70的棉线夹持件74和夹线机构60的棉线夹子65之间,以夹持从棉线上剪断下的发热组件。第二滑台气缸92驱动第七手指气缸93在垂直方向上来回移动,从而可动作驱使第七手指气缸93及其上的第一夹子94向下运动靠近发热组件,通过第一夹子94夹持发热组件(第一夹子94主要夹持发热组件上的螺旋状发热丝)。
移载机构90还包括在水平方向上间隔相对设置在移载支架91上的两个传动轮95、绕覆在两个传动轮95之间的同步带96、连接并驱动一传动轮95转动的电机97。第二滑台气缸92连接同步带96,随同步带96的传动而相对移载支架91在水平方向上来回移动。移动第二滑台气缸92时,电机97启动,带动一传动轮95转动,进而带动同步带96和另一传动轮95转动,同步带96在两个传动轮95之间转动带动其上连接的第二滑台气缸92在两个传动轮95之间来回移动。
可以理解地,第二滑台气缸92也可通过气缸或电机等其他驱动装置驱动移动。
进一步地,移载机构90还可包括安装在第二滑台气缸92上的第八手指气缸98、安装在第八手指气缸98上的第二夹子99。第二夹子99随第八手指气缸98的手指部开合,用于夹持引脚折弯后的发热组件,再通过第八手指气缸98和第二滑台气缸92的移动可将引脚折弯后的发热组件带离折弯机构100,进一步可带到收料盒。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八手指气缸98与第七手指气缸93通过一安装板安装在第二滑台气缸92上,两者在水平上间隔设置。此外,第八手指气缸98位于第七手指气缸93远离主绕线机构30的一侧。
如图13、图14所示,折弯机构100用于将发热组件上发热丝的两端引脚折弯,将发热丝的两个引脚向相反方向弯折。折弯机构100可包括折弯底座101、设置在折弯底座101上的用于定位发热组件的定位座102、设置在折弯底座101上的分别用于定位发热组件两个引脚的两个定位件103、设置在折弯底座101上的分别用于折弯两个引脚的折弯件104。
其中,定位座101上设有用于放置发热组件的定位槽105,定位槽105相对两侧设有分别供引脚抵靠其侧面上的定位柱106。移载机构90将发热组件送至定位槽105内,发热组件上发热丝的两个引脚分别伸出定位槽105且位于对应的定位柱106的一侧。
两个定位件103可相对折弯底座101和定位座102在相向靠近和相背远离的方向上来回移动。两个定位件103分别位于定位座102的相对两侧,相对定位座102可相向移动抵接在对应引脚的一侧,将引脚抵紧在定位件103和定位柱106之间,限制在折弯过程中引脚移动。
两个折弯件104可相对折弯底座101和定位座102在相向靠近和相背远离的方向上来回移动。两个折弯件104位于定位座102的相对两侧,相对定位座102可相向移动,沿着定位柱106将引脚折弯。
定位件103和折弯件104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两个定位件103不同于定位柱106,位于定位槽105另外相对两侧,从而可移动靠近引脚并抵接引脚。两个折弯件104也位于定位槽105另外的相对两侧,通过相向移动靠近引脚并将引脚伸出定位柱106的端部折弯在定位柱106侧面上,形成弯折的引脚;两个引脚的折弯方向相反。
对应地,折弯机构100还包括分别连接并驱动两个定位件103移动的定位气缸107、分别连接并驱动两个折弯件104移动的折弯气缸108。定位气缸107和折弯气缸108分别可对应定位件103和折弯件104安装在折弯底座101上,并进一步可分别通过连接座等组件连接定位件103和折弯件104。
进一步地,折弯机构100还可包括用于将发热组件从定位槽105内顶起的顶杆109以及连接顶杆109的顶杆气缸1091。顶杆气缸1091对应顶杆109可安装在折弯底座101的下方。
顶杆109设置在定位槽105下方并可上下移动,顶杆气缸1091驱动顶杆109上下移动,从而可驱动顶杆109向上移动,顶起发热组件,使发热组件脱离定位槽105及定位柱106的限位,方便移载机构90夹取发热组件。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电子烟发热组件制造装置还可包括安装在机座10上的上棉线机构110。上棉线机构110位于棉线进线检测机构20的前端,将棉线放线送至棉线进线检测机构20,为整个发热组件的制造提供棉线。
本实施例中,上棉线机构110包括支架111、棉线卷筒112、第一夹轮113和第二夹轮114、手拉件115以及转动感应组件。棉线卷筒112通过第一夹轮113、第二夹轮114以及手拉件115支撑在支架111上,并可相对支架111旋转,以放出棉线。第一夹轮113和第二夹轮114分别设置在棉线卷筒112相对两端上,不需固定在棉线卷筒112上,方便更换棉线卷筒112。第一夹轮113可转动安装在支架111上,转动感应组件连接第一夹轮113并可随第一夹轮113转动安装在支架111上,用于检测棉线卷筒112是否转动,从而可判断棉线是否断线。手拉件115连接第二夹轮114并可移动安装在支架111上,用于带动第二夹轮115移动以取放棉线卷筒112。
其中,手拉件115的轴部上设有抵接在第二夹轮114和支架111之间的弹簧116,提供弹簧力,通过手拉件115作用于第二夹轮114上,和第一夹轮113配合将棉线卷筒112夹紧在支架111上。取放棉线卷筒112时,拉动手拉件115,压缩弹簧116,带动第二夹轮114离开棉线卷筒112,解除对棉线卷筒112的夹紧,此时即可取下棉线卷筒112。
转动感应组件可包括连接第一夹轮113并可随第一夹轮113转动的感应片117,与感应片117配合设置的光电开关118;通过光电开关118检测感应片117是否在转动状态,进而得出棉线卷筒112是否转动,以此判断棉线是否断线。
此外,本发明的电子烟发热组件制造装置还可根据需要包括发热丝上线机构,将发热丝卷筒放线,放出的发热丝送至取线机构40。
参考图1、图2,本发明的电子烟发热组件制造装置,在制造发热组件时,棉线从上棉线机构110上放出,经过棉线进线检测机构20并穿过主绕线机构30,从绕线管36伸出后可被夹线机构60的棉线夹子65夹紧。取线机构40上通过导直后的发热丝前端被发热丝夹持件43夹紧,送线机构50通过其发热丝夹子54夹紧发热丝,在取线机构40的发热丝剪断件44剪断发热丝后,送线机构50将其夹紧的发热丝送至主绕线机构30,放置在滚线组件35和夹线机构60的发热丝固定夹子63之间。主绕线机构30动作,驱使旋转轴32转动,滚线组件35随旋转轴32转动并引导发热丝螺旋绕制在绕线管36上。
发热丝绕制形成螺旋状后,通过支撑管33动作使其落至绕线管36前端伸出的棉线上。拉线机构70的棉线夹持件74移动至棉线处并夹持棉线,夹线机构60的棉线夹子65放开棉线,拉线机构70动作将夹持的棉线拉出,使带有螺旋状发热丝的棉线部分进入棉线夹子65和棉线夹持件74之间,然后棉线夹子65再夹持棉线。剪断机构80动作时驱使剪刀83移动至棉线夹子65和棉线夹持件74之间并靠近棉线夹子65,剪刀83动作将棉线剪断,从而将带有螺旋状发热丝的棉线部分(即发热组件)从棉线上分开。
移载机构90动作将发热组件夹持并送至折弯机构100以进行引脚折弯处理,完成后再将发热组件送至收料盒,从而全自动化完成发热组件的制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