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75187A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75187A
CN109275187A CN201710580673.2A CN201710580673A CN109275187A CN 109275187 A CN109275187 A CN 109275187A CN 201710580673 A CN201710580673 A CN 201710580673A CN 109275187 A CN109275187 A CN 109275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r
random access
base station
wave beam
time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806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75187B (zh
Inventor
陈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806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7518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5264 priority patent/WO2019015515A1/zh
Priority to US16/632,176 priority patent/US11503644B2/en
Priority to EP18835911.1A priority patent/EP3657695A4/en
Publication of CN109275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5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75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5187B/zh
Priority to US17/964,191 priority patent/US11778669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在预设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上述方案,通过在预设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时间窗口内对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进行监听并接收,实现了多beam的发送方案中对监测多个RAR消息的RAR窗的设计,以此达到终端更快接入网络的目的,从而提高系统的有效性,且多个RAR消息也提高了终端接入网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未来第五代(5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为达到下行链路传输20Gbps,上行链路传输速率10Gbps的目标,高频通信和大规模天线技术将会被引入。高频通信可提供更宽的系统带宽,天线尺寸也可以更小,更加有利于大规模天线在基站和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也称终端)中部署。高频通信存在路径损耗较大、容易受干扰、链路较脆弱的缺点,而大规模天线技术可提供较大天线增益,因此,高频通信与大规模天线的结合使未来5G移动通信系统的必然趋势。
目前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过程分为竞争的随机接入和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分为4步,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1,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Random Access Preamble),即Message1;
步骤12,基站反馈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即Message2;
步骤13,终端向基站发送竞争解决请求,即Message3;
步骤14,终端接收基站的竞争解决结果,即Message4。
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分为2步,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1,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即Message1;
步骤22,基站反馈随机接入响应,即Message2;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21之前,基站会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分配(RAPreamble assignment)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竞争的随机接入和非竞争的随机接入的Message2都是发送RAR,终端在RAR窗口内监听对应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加扰的RAR。
由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存在,终端在同样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发送同样的Preamble的问题,因此,在接收完Message2后还需要再根据在message2里的上行链路授权(UL grant)发送Message3,并且终端会在Message3上携带终端的标识,在Message3发送时同时启动竞争解决定时器(timer)。在竞争解决timer没超时前,如果收到基站发送的Message4,此时表明终端竞争解决成功。基站会在Message4中携带终端标识,终端根据Message4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就可以判断是不是自己的Message4,从而判断是否竞争成功。
在新空口(NR)中由于高频的引入,因此需要引入波束(beam)发送,其中,每个beam可能覆盖一个方向。目前也有方案提出随机接入过程采用多beam发送,这样就可以提高终端的接入成功率,比如如图3所示,Message1采用多beam发送,也就是当终端发送Message1时在多个beam上都发送Message1。
但是现有的多beam的发送方案并没有考虑对多个RA-RNTI的监测的RAR窗的设计,在设计的窗口内是否会收到多个RAR,以及在接收到多个RAR中的UL grant后,终端该如何进行后续的通信行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多beam的发送方案并没有考虑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的条件,UE对应的行为,以及对多个RA-RNTI的监测和对应的RAR窗的设计,在设计的窗口内是否会收到多个RAR,以及在接收到多个UL grant后,终端该如何进行后续的通信行为,造成通信流程不完整,无法保证通信可靠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在预设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接收模块,用于在预设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通过在预设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时间窗口内对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进行监听并接收,实现了多beam的发送方案中对多个RAR消息的监测以及对应的RAR窗的设计,以此达到终端更快接入网络的目的,从而提高系统的有效性,且多个RAR消息也提高了终端接入网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2表示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3表示多波束发送Message1的时域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之一;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之二;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之三;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多beam的发送方案并没有考虑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的条件,UE对应的行为,以及对多个RA-RNTI的监测和对应的RAR窗的设计,在设计的窗口内是否会收到多个RAR,以及在接收到多个UL grant后,终端该如何进行后续的通信行为,造成通信流程不完整,无法保证通信可靠性的问题,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步骤401,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步骤中,终端可以选择在第一波束上随机接入过程失败时或者失败后在第二波束上在重新进行随机接入过程,也可以不考虑第一波束上的随机接入过程,直接在第二波束上进行随机接入过程。
步骤402,在预设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预设的RAR时间窗口内,基站可以只发送一个RAR消息,也可以发送多个RAR消息。
下面分别从步骤401的不同实现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随机接入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如下:
情况一、步骤401的具体实现方式为:若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过期、且终端没有接收到RAR消息,则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在此种情况下,终端选择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条件是: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过期、且终端没有接收到RAR消息,即终端首先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终端会在该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基站反馈的RAR消息,若在该RAR时间窗口过期时,终端仍然未接收到基站反馈的RAR消息,则终端需要选择另一个波束重新发起随机接入过程,重新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具体地,在此种情况下,步骤402的具体实现方式为:终端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RAR消息是经过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RNTI)加扰后,由基站发送给终端的。
在此情况一中,终端在一个波束上未接收到RAR消息,选择新波束进行随机接入,并只在新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接收RAR消息,此种实现方式较为简单,不会增加终端的资源开销。
情况二、步骤401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过期前,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过期前指的是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的时刻为位于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之前的时刻;或者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的时刻为位于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之中的时刻。
在此种情况下,终端选择另一个波束进行随机接入时不会考虑在前一个波束上是否已经随机接入成功,对应的,终端可以停止在前一个波束(即第一波束)上的随机接入过程,也可以不停止在前一个波束上的随机接入过程。
1、终端停止在前一个波束上的随机接入过程
在此种情形下,步骤402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停止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基站发送的RAR消息,并在最后一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波束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与最后一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波束对应的RAR消息。
当终端停止在前一个波束上的随机接入过程时,终端便不需要再监听基站反馈的针对前一个波束对应的RAR消息,终端只需监听基站反馈的针对最后一次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的波束对应的RAR消息,此种方式在换波束进行随机接入过程时,不考虑前一个波束上随机接入过程的状态,避免了终端在同一时刻需要监听过多的RAR消息。
2、终端不停止在前一个波束上的随机接入过程
在此种情形下,步骤402可以采用如下的一种方式实现:
A、在预设RAR时间窗口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经多个RA-RNTI加扰的多个RAR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种情况下,终端接收的多个RAR消息均被视为有效的RAR消息。
B、在预设RAR时间窗口监听基站发送的经多个RA-RNTI加扰的多个RAR消息,在接收基站发送的一个RAR消息后,停止接收RAR消息;
在此种情况下,终端在预设RAR时间窗口监听基站发送的经多个RA-RNTI加扰的多个RAR消息,在接收到一个RAR消息后,便不会再监听接收其他的RAR消息,例如,当终端在预设RAR时间窗口内将接收的第一个RAR消息作为有效的RAR消息,则在该预设RAR时间窗口内,终端便不会在监听基站发送的其他RAR消息。
C、在预设RAR时间窗口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经多个RA-RNTI加扰的多个RAR消息,且确定最后接收的一个RAR消息为有效的RAR消息。
在此种情况下,终端依然会接收多个RAR消息,但是只将最后接收的一个RAR消息作为有效的RAR消息,其他的RAR消息均作丢弃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RAR时间窗口可以为第一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波束对应的RAR时间窗口;该预设RAR时间窗口可以为多个,即每个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波束对应的RAR时间窗口;该预设RAR时间窗口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且当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为一个时,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为第一次发送前导码的波束对应RAR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和/或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为最后一次发送前导码的波束对应RAR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终端会根据具体的通信场景进行上述实现方式的选择,以保证所采用的方式满足通信需求。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本发明实施例的随机接入方法,还应包括:
发送至少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第三消息指的是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竞争解决请求消息,即Message3。
针对上述不同的情况,发送的第三消息的个数也会相应有所不同,具体为:
1、当终端只接收到一个RAR消息或只确定一个RAR消息为有效RAR消息时,则发送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消息需要在RAR消息中上行授权指示的资源位置进行发送。
2、当终端接收到多个RAR消息时,则终端发送至少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当发送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时,终端选择一个RAR消息对应的上行授权;当发送多个第三消息给基站时,终端在每个RAR消息中上行授权指示的资源位置,均发送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在此种情况下,终端会针对每个RAR消息均会发送一个第三消息,以提升随机接入的成功率以及缩短随机接入的延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预设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时间窗口内对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进行监听并接收,实现了多beam的发送方案中对多个RAR消息的监测以及对应的RAR窗的设计,以此达到终端更快接入网络的目的,从而提高系统的有效性,且多个RAR消息也提高了终端接入网络的可靠性。
如图5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501,用于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接收模块502,用于在预设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501用于:
若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过期、且终端没有接收到RAR消息,则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具体地,所述接收模块502用于:
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501用于:
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过期前,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发送模块501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时,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503,用于停止在第一波束上的随机接入过程;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502用于:停止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基站发送的RAR消息,并在最后一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波束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与最后一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波束对应的RAR消息。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发送模块501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时,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504,用于不停止在第一波束上的随机接入过程;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预设RAR时间窗口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多个RAR消息;或者
在预设RAR时间窗口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一个RAR消息后,停止接收RAR消息;或者
在预设RAR时间窗口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多个RAR消息,且确定最后接收的一个RAR消息为有效的RAR消息。
具体地,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为一个或者多个;
当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为一个时,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为第一次发送前导码的波束对应RAR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和/或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为最后一次发送前导码的波束对应RAR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505,用于发送至少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
具体地,所述第二发送模块505用于:
当终端只接收到一个RAR消息或只确定一个RAR消息为有效RAR消息时,发送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
具体地,所述第二发送模块505用于:
当终端接收到多个RAR消息时,发送至少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实施例是与上述应用于终端侧的随机接入方法相对应的终端,上述实施例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终端实施例中,也能达到与其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应用于终端侧的随机接入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应用于终端侧的随机接入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下面结合该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随机接入方法的应用实体。
如图8所示的终端8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存储器8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804和用户接口803。终端8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8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8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8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8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805。
其中,用户接口8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 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8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8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8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8021和应用程序8022。
其中,操作系统8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8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8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8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802上并可在处理器8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具体地,可以是应用程序8022中的计算机控制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在预设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801中,或者由处理器801实现。处理器8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02,处理器801读取存储器8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具体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下述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若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过期、且终端没有接收到RAR消息,则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可选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
可选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过期前,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可选地,当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时,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停止在第一波束上的随机接入过程;停止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基站发送的RAR消息,并在最后一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波束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与最后一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波束对应的RAR消息。
可选地,当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时,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不停止在第一波束上的随机接入过程;在预设RAR时间窗口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多个RAR消息;或者
在预设RAR时间窗口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一个RAR消息后,停止接收RAR消息;或者
在预设RAR时间窗口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多个RAR消息,且确定最后接收的一个RAR消息为有效的RAR消息。
具体地,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为一个或者多个;
当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为一个时,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为第一次发送前导码的波束对应RAR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和/或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为最后一次发送前导码的波束对应RAR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
可选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发送至少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
可选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当终端只接收到一个RAR消息或只确定一个RAR消息为有效RAR消息时,发送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
可选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当终端接收到多个RAR消息时,发送至少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
终端8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通过在预设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时间窗口内对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进行监听并接收,实现了多beam的发送方案中对多个RAR消息的监测以及对应的RAR窗的设计,以此达到终端更快接入网络的目的,从而提高系统的有效性,且多个RAR消息也提高了终端接入网络的可靠性。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在预设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的步骤,包括:
若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过期、且终端没有接收到RAR消息,则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的步骤,包括:
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过期前,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时,所述随机接入方法还包括:停止在第一波束上的随机接入过程;
其中,所述在预设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的步骤,包括:
停止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基站发送的RAR消息,并在最后一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波束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与最后一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波束对应的RAR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时,所述随机接入方法还包括:不停止在第一波束上的随机接入过程;
其中,所述在预设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RAR时间窗口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多个RAR消息;或者
在预设RAR时间窗口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一个RAR消息后,停止接收RAR消息;或者
在预设RAR时间窗口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多个RAR消息,且确定最后接收的一个RAR消息为有效的RAR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为一个或者多个;
当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为一个时,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为第一次发送前导码的波束对应RAR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和/或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为最后一次发送前导码的波束对应RAR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预设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发送至少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至少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的步骤,包括:
当终端只接收到一个RAR消息或只确定一个RAR消息为有效RAR消息时,发送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至少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的步骤,包括:
当终端接收到多个RAR消息时,发送至少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之后,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接收模块,用于在预设的随机接入响应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
若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过期、且终端没有接收到RAR消息,则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用于:
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至少一个RAR消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
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过期前,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时,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停止在第一波束上的随机接入过程;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停止在第一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基站发送的RAR消息,并在最后一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波束对应的RAR时间窗口内,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与最后一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二波束对应的RAR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在第二波束上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给基站时,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不停止在第一波束上的随机接入过程;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预设RAR时间窗口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多个RAR消息;或者
在预设RAR时间窗口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一个RAR消息后,停止接收RAR消息;或者
在预设RAR时间窗口监听并接收基站发送的多个RAR消息,且确定最后接收的一个RAR消息为有效的RAR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为一个或者多个;
当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为一个时,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为第一次发送前导码的波束对应RAR时间窗口的起始时刻,和/或所述预设RAR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为最后一次发送前导码的波束对应RAR时间窗口的结束时刻。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至少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
当终端只接收到一个RAR消息或只确定一个RAR消息为有效RAR消息时,发送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
当终端接收到多个RAR消息时,发送至少一个第三消息给基站。
2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随机接入方法的步骤。
CN201710580673.2A 2017-07-17 2017-07-17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2751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0673.2A CN109275187B (zh) 2017-07-17 2017-07-17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18/095264 WO2019015515A1 (zh) 2017-07-17 2018-07-11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6/632,176 US11503644B2 (en) 2017-07-17 2018-07-11 Random access method,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P18835911.1A EP3657695A4 (en) 2017-07-17 2018-07-11 RANDOM ACCESS METHOD,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7/964,191 US11778669B2 (en) 2017-07-17 2022-10-12 Random access method,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80673.2A CN109275187B (zh) 2017-07-17 2017-07-17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5187A true CN109275187A (zh) 2019-01-25
CN109275187B CN109275187B (zh) 2021-01-08

Family

ID=65015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80673.2A Active CN109275187B (zh) 2017-07-17 2017-07-17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503644B2 (zh)
EP (1) EP3657695A4 (zh)
CN (1) CN109275187B (zh)
WO (1) WO2019015515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8795A (zh) * 2019-02-14 2019-09-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18549A (zh) * 2019-04-11 2020-10-2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0222926A1 (en) * 2019-04-30 2020-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random access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3068272A (zh) * 2021-03-20 2021-07-02 几维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增强随机接入的终端设备及接入网设备
CN113630898A (zh) * 2021-06-16 2021-11-09 北京邮电大学 无线数据监听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WO2022056853A1 (en) * 2020-09-18 2022-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mproved monitoring for random access
WO2024087655A1 (zh) * 2022-10-27 2024-05-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接入波束进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和ue及基站
CN113630898B (zh) * 2021-06-16 2024-06-07 北京邮电大学 无线数据监听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51498A1 (en) * 2018-11-12 2020-05-1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User equipment involved in cell re-selec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9357A (zh) * 2013-03-15 2016-03-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lte中采用波束成形来实现改善的随机接入规程
WO2016086144A1 (en) * 2014-11-26 2016-06-0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nitial access in high frequency wireless systems
WO2016195346A1 (ko) * 2015-06-02 2016-1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랜덤 액세스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6358216A (zh) * 2015-07-17 2017-01-2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波束随机接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14841B1 (ko) * 2007-08-10 2015-04-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효율적인 랜덤 액세스 재시도를 수행하는 방법
WO2009128642A2 (en) * 2008-04-14 2009-10-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KR101238564B1 (ko) * 2008-10-15 2013-03-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2883459B (zh) * 2011-07-12 2016-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响应的接收和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系统
US8395985B2 (en) * 2011-07-25 2013-03-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Time alignment in multicarrier OFDM network
RU2602818C2 (ru) * 2011-10-10 2016-11-20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ема службы широковещательной многоадрес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мультимедиа в системе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US9814075B2 (en) * 2012-05-09 2017-1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plurality of carrier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DK3185615T3 (en) * 2012-10-05 2019-03-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coverage of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s (MTC)
US9451639B2 (en) * 2013-07-10 2016-09-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 for a random access process
CN106912109B (zh) * 2013-08-08 2020-04-24 苹果公司 用于覆盖有限设备的覆盖扩展水平
US9258747B2 (en) * 2013-09-17 2016-02-09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fast handover failure recovery in 3GPP LTE network
US9775134B2 (en) * 2013-09-20 2017-09-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s of broadcast channels
US9572171B2 (en) * 2013-10-31 2017-02-14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fficient device-to-device channel contention
EP2869489B1 (en) * 2013-10-31 2018-09-12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coverage enhanc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94961B2 (en) * 2013-10-31 2017-10-17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061304B1 (en) * 2013-11-14 2018-08-01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method
JP6380413B2 (ja) * 2014-01-30 2018-08-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Machine−to−machine(M2M)端末、基地局、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982306B1 (ko) * 2014-03-21 2019-05-24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랜덤 액세스 응답 방법, 기지국, 및 단말기
WO2016025899A1 (en) * 2014-08-15 2016-02-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 Inc. Supporting random access and paging procedures for reduced capability wtrus in an lte system
WO2016048045A1 (en) * 2014-09-23 2016-03-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usable downlink subframes for low cost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611646B (zh) * 2014-11-07 2021-11-02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JP6920061B2 (ja) * 2015-01-08 2021-08-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7925605B (zh) * 2015-09-10 2021-01-15 苹果公司 针对5g rat中的基于波束的无小区操作的随机接入过程
EP4164316A1 (en) * 2015-09-25 2023-04-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providing ul grants including time domain configuration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and network nodes
US10278160B2 (en) * 2016-02-26 2019-04-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beam-formed system
CN107734667A (zh) * 2016-08-12 2018-02-23 夏普株式会社 执行随机接入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11116006B2 (en) * 2016-12-16 2021-09-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parameter selection for random access initial message transmission and retransmission
US10681727B2 (en) * 2016-12-19 2020-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parameter selection during random access message transmission and retransmission
US20200154326A1 (en) * 2017-03-22 2020-05-14 Idac Holdings, Inc. Delayed handover execu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based on a trigger condition
US11197323B2 (en) * 2017-06-26 2021-12-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preamble transmission using beamforming
CN109413756B (zh) * 2017-08-18 2020-11-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9357A (zh) * 2013-03-15 2016-03-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lte中采用波束成形来实现改善的随机接入规程
WO2016086144A1 (en) * 2014-11-26 2016-06-0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nitial access in high frequency wireless systems
WO2016195346A1 (ko) * 2015-06-02 2016-1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랜덤 액세스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6358216A (zh) * 2015-07-17 2017-01-2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波束随机接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Further details on NR 4-step RA Procedure", 《3GPP TSG RAN WG1 NR AD-HOC#2 R1-1710035》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 "Discussion o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NR", 《3GPP TSG RAN WG1 NR AD-HOC MEETING R1-1700548》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 "NR 4-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7694》 *
INTEL CORPORATION: "4-step PRACH procedures", 《3GPP TSG RAN WG1 NR ADHOC #2 R1-1710513》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8795B (zh) * 2019-02-14 2023-05-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164058A1 (zh) * 2019-02-14 2020-08-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68795A (zh) * 2019-02-14 2019-09-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963233B2 (en) 2019-02-14 2024-04-1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 random access message, and a storage medium
CN111818549A (zh) * 2019-04-11 2020-10-2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0222926A1 (en) * 2019-04-30 2020-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random access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3728719A (zh) * 2019-04-30 2021-11-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促成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11350459B2 (en) 2019-04-30 2022-05-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random access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22056853A1 (en) * 2020-09-18 2022-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mproved monitoring for random access
CN113068272A (zh) * 2021-03-20 2021-07-02 几维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增强随机接入的终端设备及接入网设备
CN113630898A (zh) * 2021-06-16 2021-11-09 北京邮电大学 无线数据监听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630898B (zh) * 2021-06-16 2024-06-07 北京邮电大学 无线数据监听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WO2024087655A1 (zh) * 2022-10-27 2024-05-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接入波束进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和ue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36713A1 (en) 2020-07-23
EP3657695A4 (en) 2020-07-15
US11778669B2 (en) 2023-10-03
US11503644B2 (en) 2022-11-15
WO2019015515A1 (zh) 2019-01-24
CN109275187B (zh) 2021-01-08
EP3657695A1 (en) 2020-05-27
US20230034065A1 (en) 2023-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5187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6823197B2 (ja)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バックオフ後の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および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バックオフを示す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641666B2 (e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426781B2 (en) Information exchang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2D communication
JP561488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プロセス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0022607B (zh)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151902A (zh)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前导码重传计数的方法及终端
KR102470254B1 (ko) 시간 도메인 자원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기기
EP3439407A1 (en)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09392150B (zh)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167180A (zh) 一种传输方法和设备
JP200826360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プロセス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200825288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プロセスを処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837758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9151980A (zh)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前导码发送功率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939216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US20210058978A1 (en) Method, device,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and carrier for random access
CN109548147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2017236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with listen-before-talk detec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10139384A (zh) 上行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429355A (zh) 一种随机接入的处理方法、用户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20394764A1 (en) Transmission collision resol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KR20220049019A (ko) 전송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WO2021052368A1 (zh) 一种终端切换控制方法、基站、存储介质
JP7488471B2 (ja) 通信装置、第2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