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69300B - 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69300B
CN109269300B CN201810774658.6A CN201810774658A CN109269300B CN 109269300 B CN109269300 B CN 109269300B CN 201810774658 A CN201810774658 A CN 201810774658A CN 109269300 B CN109269300 B CN 1092693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cium carbide
carbide furnace
main body
barrel
bottom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746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69300A (zh
Inventor
邬苇萧
卢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was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was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wasu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Hwasu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7746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693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69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69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69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693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B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GENERAL; OPEN SINTERING OR LIKE APPARATUS
    • F27B17/00Furnaces of a kind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90Carbides
    • C01B32/914Carbides of single elements
    • C01B32/942Calcium carb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7/00Arrangements for using waste heat; Arrangements for using, or disposing of, waste gases
    • F27D17/008Arrangements for using waste heat; Arrangements for using, or disposing of, waste gases cleaning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9/00Arrangements of controll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3/00Charging; Discharging; Manipulation of charge
    • F27D3/16Introducing a fluid jet or current into the char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包括底箱、一氧化碳吸收桶和传送带,所述底箱的前端外侧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出料槽;所述底箱的前端外表面靠近边角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操作面板;所述底箱的上端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电石炉主体;所述电石炉主体的前端面活动安装有炉门;所述电石炉主体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进料斗。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设有进料喷管、空气压缩罐和一氧化碳吸收桶,通过气体压力使得物料均匀喷出,均匀混合,提高电石炉中的反应效率,完全吸收反应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尾气,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更为环保,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石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
背景技术
电石是基本的化工原料,其利用丰富廉价的石灰石、炭材为资源,在电石炉中加热生产出低成本的电石,从而满足PVC等产品对电石的需求,科学的验证下,在30%比例下使用兰炭能够提升电石的发气量;现有的电石炉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电石炉是高能耗、高污染设备,电石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温的含尘尾气,这些尾气处理不当,会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排入大气就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同时对于加热的原料在反应时会出现混合不均的现象,影响反应效率,在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包括底箱、一氧化碳吸收桶和传送带,所述底箱的前端外侧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出料槽;所述底箱的前端外表面靠近边角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操作面板;所述底箱的上端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电石炉主体;所述电石炉主体的前端面活动安装有炉门;所述电石炉主体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进料斗,且电石炉主体另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排气风管;所述一氧化碳吸收桶位于底箱的水平一侧;所述排气风管与一氧化碳吸收桶之间固定安装有桶外接管;所述一氧化碳吸收桶与底箱之间固定安装有集气管;所述一氧化碳吸收桶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氨水吸收室;所述氨水吸收室的内部靠近桶外接管的下端设置有桶内接管;所述桶内接管的下端内侧活动安装有防溢流阀;所述电石炉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电加热反应室;所述电石炉主体的下端内表面靠近电加热反应室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等离子体火炬;所述电石炉主体的内部靠近进料斗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进料喷管,且进料喷管的上端靠近电石炉主体的上端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空气压缩罐;所述电石炉主体的内表面靠近排气风管的一端外侧焊接有加压风机箱;所述电石炉主体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温砖;所述传送带位于底箱的内部靠近电加热反应室的下端两侧。
优选的,所述底箱与电石炉主体的外表面均涂有防锈层;所述出料槽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十五度。
优选的,所述炉门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两组把手;所述进料斗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
优选的,所述操作面板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组控制按钮,且操作面板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底箱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操作面板、等离子体火炬、空气压缩罐和加压风机箱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氧化碳吸收桶的上端内侧靠近桶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桶外接管与桶内接管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溢流阀的内部设置有闸板;所述电加热反应室的内表面设置有导热层。
优选的,所述等离子体火炬的内部设置有电弧加热区;所述空气压缩罐的上端外侧设置有空气压缩机。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轮组与输送电机;所述底箱的内部靠近集气管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废气储存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通过设置进料喷管和空气压缩罐,通过气体压力使得物料均匀喷出,均匀混合,提高电石炉中的反应效率,通过设置一氧化碳吸收桶,完全吸收反应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尾气,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更为环保,整个电石炉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一氧化碳吸收桶的内部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电石炉主体的内部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电石炉主体的电路框图。
图中:1、底箱;2、出料槽;3、操作面板;4、电石炉主体;5、炉门;6、进料斗;7、排气风管;8、一氧化碳吸收桶;9、桶外接管;10、集气管;11、氨水吸收室;12、桶内接管;13、防溢流阀;14、电加热反应室;15、等离子体火炬;16、进料喷管;17、空气压缩罐;18、加压风机箱;19、保温砖;20、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4所示,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包括底箱1、一氧化碳吸收桶8和传送带20,底箱1的前端外侧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出料槽2;底箱1的前端外表面靠近边角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操作面板3;底箱1的上端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电石炉主体4;电石炉主体4的前端面活动安装有炉门5;电石炉主体4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进料斗6,且电石炉主体4另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排气风管7;一氧化碳吸收桶8位于底箱1的水平一侧;排气风管7与一氧化碳吸收桶8之间固定安装有桶外接管9;一氧化碳吸收桶8与底箱1之间固定安装有集气管10;一氧化碳吸收桶8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氨水吸收室11;氨水吸收室11的内部靠近桶外接管9的下端设置有桶内接管12;桶内接管12的下端内侧活动安装有防溢流阀13;电石炉主体4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电加热反应室14;电石炉主体4的下端内表面靠近电加热反应室1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等离子体火炬15;电石炉主体4的内部靠近进料斗6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进料喷管16,且进料喷管16的上端靠近电石炉主体4的上端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空气压缩罐17;电石炉主体4的内表面靠近排气风管7的一端外侧焊接有加压风机箱18;电石炉主体4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温砖19;传送带20位于底箱1的内部靠近电加热反应室14的下端两侧;
底箱1与电石炉主体4的外表面均涂有防锈层;出料槽2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十五度;炉门5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两组把手;进料斗6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操作面板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组控制按钮,且操作面板3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的控制方式是由微指令译码产生,它将每一步操作所需的若干位命令以代码形式编写在一条微指令中,若干条微指令组成一段微程序,操作面板3上的按钮通过控制器向执行部件发出的各种控制命令,它构成控制信号的最小单元,按钮与执行部件通过控制线和反馈信息进行联系;底箱1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操作面板3、等离子体火炬15、空气压缩罐17和加压风机箱18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一氧化碳吸收桶8的上端内侧靠近桶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桶外接管9与桶内接管12之间为螺纹连接;防溢流阀13的内部设置有闸板;电加热反应室14的内表面设置有导热层;等离子体火炬15的内部设置有电弧加热区;空气压缩罐17的上端外侧设置有空气压缩机;传送带20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轮组与输送电机;底箱1的内部靠近集气管10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废气储存室。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在使用时,首先将石灰粉以及兰炭微粒依次放入电石炉主体4一侧的进料斗6中,随着进料斗6的滑壁落入到进料喷管16中,然后按下操作面板3上的控制按钮,通过控制器的指令,电力控制空气压缩罐17上的空气压缩机启动,然后空气压缩罐17内部的气体被压缩,再通过进料喷管16喷出,进料喷管16的内部的原料被均匀的喷向电加热反应室14的内部,石灰粉以及兰炭微粒均匀混合,这时再按下控制按钮,通过控制器的指令,电力控制等离子体火炬15内部的电弧产生高温气体,形成热能,对电加热反应室14的内壁进行集中加热,石灰粉和兰炭微粒进行熔融还原反应生成电石,待电石冷却后,通过下方输送机构的输送电机和传动轮组的动力,使传送带20运动,运输电石,并从出料槽2中送出,同时反应产生的尾气中包含一氧化碳、氮气等,这时通过控制器的指令,电力控制加压风机箱18内部的加压风机启动,将所有尾气通过排气风管7吸入,再经过桶外接管9和桶内接管12,尾气进入到一氧化碳吸收桶8内部的氨水吸收室11中,其中一氧化碳被氨水水溶液完全吸收,然后剩余的尾气通过加压,从集气管10进入到底箱1内的废气储存室被收集,等待下一步处理,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箱(1)、一氧化碳吸收桶(8)和传送带(20),所述底箱(1)的前端外侧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出料槽(2);所述底箱(1)的前端外表面靠近边角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操作面板(3);所述底箱(1)的上端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电石炉主体(4);所述电石炉主体(4)的前端面活动安装有炉门(5);所述电石炉主体(4)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进料斗(6),且电石炉主体(4)另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排气风管(7);所述一氧化碳吸收桶(8)位于底箱(1)的水平一侧;所述排气风管(7)与一氧化碳吸收桶(8)之间固定安装有桶外接管(9);所述一氧化碳吸收桶(8)与底箱(1)之间固定安装有集气管(10);所述一氧化碳吸收桶(8)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氨水吸收室(11);所述氨水吸收室(11)的内部靠近桶外接管(9)的下端设置有桶内接管(12);所述桶内接管(12)的下端内侧活动安装有防溢流阀(13);所述电石炉主体(4)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电加热反应室(14);所述电石炉主体(4)的下端内表面靠近电加热反应室(1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等离子体火炬(15);所述电石炉主体(4)的内部靠近进料斗(6)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进料喷管(16),且进料喷管(16)的上端靠近电石炉主体(4)的上端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空气压缩罐(17);所述电石炉主体(4)的内表面靠近排气风管(7)的一端外侧焊接有加压风机箱(18);所述电石炉主体(4)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温砖(19);所述传送带(20)位于底箱(1)的内部靠近电加热反应室(14)的下端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与电石炉主体(4)的外表面均涂有防锈层;所述出料槽(2)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十五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5)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两组把手;所述进料斗(6)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组控制按钮,且操作面板(3)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底箱(1)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操作面板(3)、等离子体火炬(15)、空气压缩罐(17)和加压风机箱(18)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氧化碳吸收桶(8)的上端内侧靠近桶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桶外接管(9)与桶内接管(12)之间为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流阀(13)的内部设置有闸板;所述电加热反应室(14)的内表面设置有导热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火炬(15)的内部设置有电弧加热区;所述空气压缩罐(17)的上端外侧设置有空气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0)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轮组与输送电机;所述底箱(1)的内部靠近集气管(10)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废气储存室。
CN201810774658.6A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 Active CN1092693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4658.6A CN109269300B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74658.6A CN109269300B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69300A CN109269300A (zh) 2019-01-25
CN109269300B true CN109269300B (zh) 2020-01-24

Family

ID=65148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74658.6A Active CN109269300B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693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8851A (zh) * 2020-09-09 2021-04-13 宣城鸿海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电子封装窑炉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90997T1 (de) * 1989-06-10 1991-08-29 September 27 Research Inst Ofen fuer die kalziumkarbidherstellung nach dem sauerstoffwaermeverfahren
JP2997259B1 (ja) * 1998-12-07 2000-01-11 クオリテック スチー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還元鉄または鉄カーバイド製造用散気管式多室分割型流動層炉
DE102011077172A1 (de) * 2011-06-08 2012-12-13 Areva Np Gmbh Mikrowellenofen
CN205760406U (zh) * 2016-05-31 2016-12-07 安徽威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石炉的尾气回收利用装置
CN206736168U (zh) * 2016-12-29 2017-12-12 江苏河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兰炭生产装置
CN206872434U (zh) * 2017-04-26 2018-01-12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石生产装置
CN107174940A (zh) * 2017-07-13 2017-09-19 衡阳屹顺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电石炉尾气回收利用装置
CN107955634A (zh) * 2017-11-29 2018-04-24 王峰 一种兰炭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69300A (zh) 2019-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5036B (zh) 一种蓄热式石灰回转窑
CN110396592B (zh) 以锂矿石自燃为热源焙烧制锂盐的方法及焙烧装置
CN103496702B (zh) 一种电热法和氧热法联产电石的生产装置
CN109269300B (zh) 一种低污染高质量兰炭电石炉
CN202092456U (zh) 一种混空轻烃燃气辊道窑
CN203163467U (zh) 回转窑上料中红土矿干燥窑系统
CN104567370A (zh) 一种微波双螺旋管式炉和利用该微波双螺旋管式炉与矿热炉联合制备锰铁合金的方法
CN101749931A (zh) 冶炼熔炉
CN102674716B (zh) 一种粉状料循环煅烧分解工艺
CN204359083U (zh) 一种废气循环供热砖块干燥装置
CN108439407A (zh) 一种氧热法生产电石的装置
CN204039066U (zh) 一种尾气循环利用的电石炉
CN104016597B (zh) 一种隔焰煅烧石灰窑
CN114438272B (zh) 一种铁矿石回转窑高温直接还原物料冷却的隔氧方法
CN205561542U (zh) 一种新型工业微波还原焙烧装置
CN205773374U (zh) 节能环保型二硫化碳气化反应炉
CN210625340U (zh) 一种新型汽窑还原窑炉
CN204373389U (zh) 一种微波双螺旋管式炉
CN203559101U (zh) 一种微波焙烧设备
CN102649626A (zh) 一种粉状料循环煅烧系统
CN103468931A (zh) 一种微波焙烧设备
CN208635547U (zh) 全金属结构还原快装冶金设备
CN202829612U (zh) 封闭式新型功能型轻质碳酸钙生产系统
CN207688661U (zh) 一种分解炉节能进气装置
CN202442583U (zh) 一种锰锌铁氧体烧结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