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63921A - 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63921A
CN109263921A CN201811276927.2A CN201811276927A CN109263921A CN 109263921 A CN109263921 A CN 109263921A CN 201811276927 A CN201811276927 A CN 201811276927A CN 109263921 A CN109263921 A CN 109263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rotation axis
right flank
engine
fusel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69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成
李玉龙
王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enfe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enfe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enfe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enfe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692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639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63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6392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22Compound rotorcraft, i.e. aircraft using in flight the features of both aeroplane and rotorcraft
    • B64C27/26Compound rotorcraft, i.e. aircraft using in flight the features of both aeroplane and rotorcraft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fixed w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52Tilting of rotor bodily relative to fusel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31/00Power plant control systems; Arrangement of power plant control systems in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31/00Power plant control systems; Arrangement of power plant control systems in aircraft
    • B64D31/02Initiating means
    • B64D31/04Initiating means actuated person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10Propulsion
    • B64U50/13Propulsion using external fans or propellers
    • B64U50/14Propulsion using external fans or propellers ducted or shroud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101/0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机身、左翼、右翼、尾翼、推力装置、操纵杆、转动轴、飞控装置;左翼和右翼拥有一定迎角;操纵杆连接到转动轴上,转动轴与机身及机翼活连且横向布置机身及机翼内。推力装置均采用发动机带动螺旋桨转动的形式提供推力,发动机通过支撑架与转动轴相连接,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多个发动机均匀布局在机翼的前缘、后缘及翼尖部位;飞控装置与推力装置上的发动机通过电信号相连接;通过推拉操纵杆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在支撑架的作用下带动发动机进行倾转,进而使得发动机所产生的拉力方向发生改变。本发明能够进行垂直升降,飞行过程平稳,适用于物流运输、空中灭火、灾后救援等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
技术领域
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背景技术
固定翼飞机虽然飞行速度快且航行时间长,但其不能够进行定点悬停;多旋翼飞行器虽然能够在空中进行悬停,但其航行时间短,飞行速度慢。虽然目前也有一些通过多旋翼飞行器和固定翼飞机结合起来的飞机,但它们都有一定的缺陷,在使用固定翼模式飞行时必须停掉多旋翼部分的动力,而这一部分就成为了飞机负担,无形中增加了飞机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其能够进行垂直升降,空中悬停,长时间、长距离巡航。
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包括机身、左翼、右翼、尾翼、推力装置、操纵杆、转动轴、飞控装置;左翼和右翼拥有一定迎角,左翼和右翼对称布置在机身的左右两侧;尾翼布置在机身的后端;操纵杆连接到转动轴上,转动轴与机身、左翼和右翼活连且横向布置机翼的升心上;左翼和右翼上设有副翼及襟翼;推力装置均采用发动机带动螺旋桨转动的形式提供推力,发动机通过支撑架与转动轴相连接,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多个发动机均匀布局在机翼的前缘、后缘及翼尖部位;飞控装置与推力装置上的发动机通过电信号相连接,通过飞控装置控制推力装置上的发动机的转速;通过推拉操纵杆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在支撑架的作用下带动发动机进行倾转,进而使得发动机所产生的拉力方向发生改变。
垂直起降及悬停飞行姿态时,推力装置处在水平位置,推力装置同时为飞机提供向上的升力;从悬停飞行模式到固定翼飞行模式时,加快推力装置上的位于左翼和右翼后方位置的发动机转速,飞机整体向前倾斜飞行;待飞机获得一定的飞行速度后,控制副翼及尾翼偏转来调整飞机保持机身水平,通过推拉操纵杆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得发动机向前倾转,推力装置处于前倾或竖立状态,推力装置为飞机提供前进的拉力,飞机可以全速前进,飞机完全进入固定翼飞行模式,通过控制副翼及尾翼偏转来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从固定翼飞行模式变换到垂直起降及悬停飞行姿态时,通过推拉操纵杆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得发动机反向倾转,使得推力装置处在水平位置,在这过程中控制副翼及尾翼偏转来调整飞机保持机身水平。
优选地,左翼和右翼均包括内翼、外翼、前横梁和后横梁,内翼固定在机身上,内翼和外翼之间通过前横梁和后横梁相固定;前横梁布置在靠近机翼前缘部位;后横梁布置在靠近机翼后缘部位;支撑架固连在转动轴上且位于内翼和外翼之间;从侧面看过去,转动轴所在高度在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支撑架固连在转动轴上,在支撑架进行倾转运动时不会顶到前横梁和后横梁。
优选地,副翼设置在外翼上,襟翼设置在内翼上。
优选地,推力装置设有六组发动机,这六组发动机以类似六旋翼飞行器飞行模式分别布置在靠近左翼前缘、左翼后缘、左翼翼尖、右翼前缘、右翼后缘和右翼翼尖的位置,相邻组别的发动机转向相反。位于左翼前缘和左翼后缘位置的两组发动机通过支撑架连接到转动轴上,位于右翼前缘和右翼后缘位置的两组发动机也通过支撑架连接到转动轴上,位于左翼翼尖位置的一组发动机安装在转动轴的左端,位于右翼翼尖位置的一组发动机安装在转动轴的右端。
优选地,这六组发动机每组两个发动机,每组上的两个发动机转向相同且相邻布置。
优选地,尾翼的活动舵面与舵机相连接,舵机与飞控装置通过电信号相连接,通过控制舵机来带动尾翼的平尾和垂尾运动进而控制飞机的俯仰及转向。
优选地,通过舵机来带动副翼偏转进而控制飞机进行侧向滚转,舵机与飞控装置通过电信号相连接。
飞控装置布置在转动轴上,飞控装置在飞机垂直起降及悬停飞行模式时,飞机以类似六旋翼飞行器一样进行自稳飞行;在飞机以固定翼飞行模式时飞控装置取消自稳,飞控装置控制发动机的转速。
在机身上还设有锁死机构,该锁死机构能将转动轴锁死,避免在驾驶员手放开操纵杆后转动轴自由转动。
发动机采用电机、油机或涵道风扇。
优选地,发动机的倾转角度80-85度之间。
在机身上设有后三点式起落架,通过该起落架飞机还能采用滑行方式在跑道上进行起飞及降落。
本发明的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结合多旋翼装置和固定翼的飞机的优点,能够进行垂直升降,空中悬停,航行时间长,飞行过程平稳,安全系数高,适用于物流运输、空中灭火、灾后救援等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左翼的位置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左翼的位置局部示意图。
图中,1-机身,2-左翼,21-内翼,22-外翼,23-前横梁,24-后横梁,25-副翼,26-襟翼,3-右翼,4-尾翼,5-推力装置,51-电机,52-螺旋桨,6-操纵杆,7-转动轴,8-支撑架,9-飞控装置,10-锁死机构,11-起落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包括机身1、左翼2、右翼3、尾翼4、推力装置5、操纵杆6、转动轴7、飞控装置9;左翼2和右翼3拥有一定迎角,左翼2和右翼3对称布置在机身1的左右两侧;尾翼4布置在机身1的后端;操纵杆6连接到转动轴7上,转动轴7与机身1、左翼2和右翼3活连且横向布置在左翼2及右翼3的升心上。左翼2和右翼3上均设有副翼25及襟翼26;推力装置5均采用电机51带动螺旋桨52转动的形式提供推力,电机51通过支撑架8与转动轴7相连接,安装在支撑架8上的多个电机51均匀布局在机翼的前缘、后缘及翼尖部位;飞控装置9与推力装置5上的电机51通过电信号相连接,通过飞控装置9控制推力装置5上的电机51的转速;通过推拉操纵杆6带动转动轴7转动,转动轴7在支撑架8的作用下带动电机51进行倾转,进而使得电机51所产生的拉力方向发生改变。
左翼2和右翼3均包括内翼21、外翼22、前横梁23和后横梁24,内翼21固定在机身1上,内翼21和外翼22之间通过前横梁23和后横梁24相固定;前横梁23布置在靠近机翼前缘部位;后横梁24布置在靠近机翼后缘部位;
支撑架8固连在转动轴7上且位于内翼21和外翼22之间;
从侧面看过去,转动轴7所在高度在前横梁23和后横梁24之间,支撑架8固连在转动轴7上,在支撑架8进行倾转运动时不会顶到前横梁23和后横梁24。
副翼25设置在外翼22上,襟翼26设置在内翼21上。
推力装置5设有六组电机51,这六组电机51以类似六旋翼飞行器飞行模式分别布置在靠近左翼2前缘、左翼2后缘、左翼2翼尖、右翼3前缘、右翼3后缘和右翼3翼尖的位置,相邻组别的电机51转向相反。这六组电机51每组两个电机51,每组上的两个电机51转向相同且相邻布置。位于左翼2前缘和左翼2后缘位置的两组电机51通过支撑架8连接到转动轴7上,位于右翼3前缘和右翼3后缘位置的两组电机51也通过支撑架8连接到转动轴7上,位于左翼2翼尖位置的一组电机51安装在转动轴7的左端,位于右翼3翼尖位置的一组电机51安装在转动轴7的右端。位于左翼2后缘和右翼3后缘的两个电机51布置在副翼25和襟翼26的上方。
尾翼4的活动舵面与舵机相连接,舵机与飞控装置9通过电信号相连接,通过控制舵机来带动尾翼4的平尾和垂尾运动进而控制飞机的俯仰及转向。
通过舵机来带动副翼25偏转进而控制飞机进行侧向滚转,舵机与飞控装置9通过电信号相连接。
飞控装置9布置在转动轴7上,飞控装置9在飞机垂直起降及悬停飞行模式时,飞机以类似六旋翼飞行器一样进行自稳飞行;在飞机以固定翼飞行模式时飞控装置9取消自稳,飞控装置9控制电机51的转速。
在机身1下方还设有锁死机构10,该锁死机构10能将转动轴7锁死,避免在驾驶员手放开操纵杆6后转动轴7自由转动。
电机51的倾转角度80-85度之间。
在机身1上设有后三点式起落架11,通过该起落架11飞机还能采用滑行方式在跑道上进行起飞及降落。
垂直起降及悬停飞行姿态时,推力装置5处在水平位置,推力装置5同时为飞机提供向上的升力;从悬停飞行模式到固定翼飞行模式时,加快推力装置5上的位于左翼2和右翼3后方位置的电机51转速,飞机整体向前倾斜飞行;待飞机获得一定的飞行速度后,控制副翼25及尾翼4偏转来调整飞机保持机身1水平,通过推拉操纵杆6带动转动轴7转动使得电机51向前倾转,推力装置5处于前倾或竖立状态,推力装置5为飞机提供前进的拉力,飞机可以全速前进,飞机完全进入固定翼飞行模式,通过控制副翼25及尾翼4偏转来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从固定翼飞行模式变换到垂直起降及悬停飞行姿态时,通过推拉操纵杆6带动转动轴7转动使得电机51反向倾转,使得推力装置5处在水平位置,在这过程中控制副翼25及尾翼4偏转来调整飞机保持机身1水平。
实施例二: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包括机身1、左翼2、右翼3、尾翼4、推力装置5、操纵杆6、转动轴7、飞控装置9;左翼2和右翼3拥有一定迎角,左翼2和右翼3对称布置在机身1的左右两侧;尾翼4布置在机身1的后端;操纵杆6连接到转动轴7上,转动轴7与机身1、左翼2和右翼3活连且横向布置在左翼2和右翼3的升心上。左翼2和右翼3上均设有副翼25及襟翼26;推力装置5均采用电机51带动螺旋桨52转动的形式提供推力,电机51通过支撑架8与转动轴7相连接,安装在支撑架8上的多个电机51均匀布局在机翼的前缘、后缘及翼尖部位;飞控装置9与推力装置5上的电机51通过电信号相连接,通过飞控装置9控制推力装置5上的电机51的转速;通过推拉操纵杆6带动转动轴7转动,转动轴7在支撑架8的作用下带动电机51进行倾转,进而使得电机51所产生的拉力方向发生改变。
左翼2和右翼3均包括内翼21、外翼22、前横梁23和后横梁24,内翼21固定在机身1上,内翼21和外翼22之间通过前横梁23和后横梁24相固定;前横梁23布置在靠近机翼前缘部位;后横梁24布置在靠近机翼后缘部位;支撑架8固连在转动轴7上且位于内翼21和外翼22之间;从侧面看过去,转动轴7所在高度在前横梁23和后横梁24之间,支撑架8固连在转动轴7上,在支撑架8进行倾转运动时不会顶到前横梁23和后横梁24。
副翼25设置在外翼22上,襟翼26设置在内翼21上。
推力装置5设有六组电机51,这六组电机51以类似六旋翼飞行器飞行模式分别布置在靠近左翼2前缘、左翼2后缘、左翼2翼尖、右翼3前缘、右翼3后缘和右翼3翼尖的位置,相邻组别的电机51转向相反。这六组电机51每组两个电机51,每组上的两个电机51转向相同且相邻布置。位于左翼2前缘和左翼2后缘位置的两组电机51通过支撑架8连接到转动轴7上,位于右翼3前缘和右翼3后缘位置的两组电机51也通过支撑架8连接到转动轴7上,位于左翼2翼尖位置的一组电机51安装在转动轴7的左端,位于右翼3翼尖位置的一组电机51安装在转动轴7的右端。位于左翼2翼尖和右翼3翼尖位置的电机51采用上下两层螺旋桨52。位于左翼2后缘和右翼3后缘的两个电机51布置在副翼25和襟翼26的上方。
尾翼4的活动舵面与舵机相连接,舵机与飞控装置9通过电信号相连接,通过控制舵机来带动尾翼4的平尾和垂尾运动进而控制飞机的俯仰及转向。
通过舵机来带动副翼25偏转进而控制飞机进行侧向滚转,舵机与飞控装置9通过电信号相连接。
飞控装置9布置在转动轴7上,飞控装置9在飞机垂直起降及悬停飞行模式时,飞机以类似六旋翼飞行器一样进行自稳飞行;在飞机以固定翼飞行模式时飞控装置9取消自稳,飞控装置9控制电机51的转速。
在机身1下方还设有锁死机构10,该锁死机构10能将转动轴7锁死,避免在驾驶员手放开操纵杆6后转动轴7自由转动。
电机51的倾转角度80-85度之间。
在机身1上设有后三点式起落架11,通过该起落架11飞机还能采用滑行方式在跑道上进行起飞及降落。
垂直起降及悬停飞行姿态时,推力装置5处在水平位置,推力装置5同时为飞机提供向上的升力;从悬停飞行模式到固定翼飞行模式时,加快推力装置5上的位于左翼2和右翼3后方位置的电机51转速,飞机整体向前倾斜飞行;待飞机获得一定的飞行速度后,控制副翼25及尾翼4偏转来调整飞机保持机身1水平,通过推拉操纵杆6带动转动轴7转动使得电机51向前倾转,推力装置5处于前倾或竖立状态,推力装置5为飞机提供前进的拉力,飞机可以全速前进,飞机完全进入固定翼飞行模式,通过控制副翼25及尾翼4偏转来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从固定翼飞行模式变换到垂直起降及悬停飞行姿态时,通过推拉操纵杆6带动转动轴7转动使得电机51反向倾转,使得推力装置5处在水平位置,在这过程中控制副翼25及尾翼4偏转来调整飞机保持机身1水平。

Claims (10)

1.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左翼(2)、右翼(3)、尾翼(4)、推力装置(5)、操纵杆(6)、转动轴(7)、飞控装置(9);左翼(2)和右翼(3)拥有一定迎角,左翼(2)和右翼(3)对称布置在机身(1)的左右两侧;尾翼(4)布置在机身(1)的后端;操纵杆(6)连接到转动轴(7)上,转动轴(7)与机身(1)、左翼(2)和右翼(3)活连且横向布置在左翼(2)和右翼(3)的升心上;左翼(2)和右翼(3)上设有副翼(25)及襟翼(26);推力装置(5)均采用发动机带动螺旋桨(52)转动的形式提供推力,发动机通过支撑架(8)与转动轴(7)相连接,安装在支撑架(8)上的多个发动机均匀布局在机翼的前缘、后缘及翼尖部位;飞控装置(9)布置在转动轴(7)上,飞控装置(9)与推力装置(5)上的发动机通过电信号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左翼(2)和右翼(3)均包括内翼(21)、外翼(22)、前横梁(23)和后横梁(24),内翼(21)固定在机身(1)上,内翼(21)和外翼(22)之间通过前横梁(23)和后横梁(24)相固定;前横梁(23)布置在靠近机翼前缘部位;后横梁(24)布置在靠近机翼后缘部位;支撑架(8)固连在转动轴(7)上且位于内翼(21)和外翼(22)之间;从侧面看过去,转动轴(7)所在高度在前横梁(23)和后横梁(24)之间,支撑架(8)固连在转动轴(7)上,在支撑架(8)进行倾转运动时不会顶到前横梁(23)和后横梁(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副翼(25)设置在外翼(22)上,襟翼(26)设置在内翼(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推力装置(5)设有六组发动机,这六组发动机以类似六旋翼飞行器飞行模式分别布置在靠近左翼(2)前缘、左翼(2)后缘、左翼(2)翼尖、右翼(3)前缘、右翼(3)后缘和右翼(3)翼尖的位置,相邻组别的发动机转向相反;位于左翼(2)前缘和左翼(2)后缘位置的两组发动机通过支撑架(8)连接到转动轴(7)上,位于右翼(3)前缘和右翼(3)后缘位置的两组发动机也通过支撑架(8)连接到转动轴(7)上,位于左翼(2)翼尖位置的一组发动机安装在转动轴(7)的左端,位于右翼(3)翼尖位置的一组发动机安装在转动轴(7)的右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这六组发动机每组两个发动机,每组上的两个发动机转向相同且相邻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左翼(2)翼尖和右翼(3)翼尖位置的电机(51)采用上下两层螺旋桨(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发动机采用电机(51)、油机或涵道风扇。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机身(1)上还设有锁死机构(1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发动机的倾转角度80-85度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机身(1)上设有后三点式起落架(11)。
CN201811276927.2A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 Withdrawn CN1092639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6927.2A CN109263921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6927.2A CN109263921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63921A true CN109263921A (zh) 2019-01-25

Family

ID=65195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6927.2A Withdrawn CN109263921A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639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6491A (zh) * 2021-03-10 2021-06-0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侧杆操纵装置及操控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6491A (zh) * 2021-03-10 2021-06-0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侧杆操纵装置及操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39951B1 (en) Rotating wing assemblies for tailsitter aircraft
CN106828915B (zh) 一种倾转螺旋桨可垂直起降的高速飞行器的控制方法
EP2435306B1 (en) Air vehicle
US20140158815A1 (en) Zero Transition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US8702031B2 (en) VTOL twin fuselage amphibious aircraft with tilt-center wing, engine and rotor
US20140124613A1 (en)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with tiltrotor power for use on land and in air
CN110683044A (zh) 飞行器
CN106143895B (zh) 推力式倾转旋翼飞机
KR20090057504A (ko) 가변형 회전익을 이용한 수직이착륙기
KR20090054027A (ko) 가변형 회전익을 이용한 수직이착륙기
US20170113795A1 (en) Quad Rotor Aircraft With Fixed Wing And Variable Tail Surfaces
WO2014172719A2 (en) A transition arrangement for an aircraft
CN115298092A (zh) 具有推进式螺旋桨的飞行器
GB2504369A (en) Aircraft wing with reciprocating outer aerofoil sections
RU2017143420A (ru) Беспилотны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вертикального взлета и посадки
CN106828919A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尾座式共轴反桨无尾布局飞行器
CN109250101A (zh) 一种四轴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
CN109263921A (zh) 一种多轴固定翼飞行器
CN109250100A (zh) 一种倾转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
CN109263967A (zh) 一种三栖垂直升降飞机
KR20210047277A (ko) 테일 시터
CN207607645U (zh) 复合翼飞行器
CN216443785U (zh) 一种后推可倾转垂直起降复合翼飞行器
CN109263954A (zh) 一种三层翼垂直起降飞机
CN114194385A (zh) 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