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繁殖系数高、成活率高的木槿繁殖培育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木槿繁殖培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水培生根发梢:选取冬季落叶后的木槿老枝条,将枝条基部切一个45度的切口,同时将底部5cm长的枝条纵向分为2~4份,置于室内水培,水培温度为5~15℃,一周换水1~2次,30天后得到萌发新根新梢的枝条。
B.外植体灭菌:将步骤A中萌发新根新梢的枝条去掉叶片,切割成2~3cm的带芽茎段,放入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灭菌8s,0.1%升汞灭菌8min,无菌水冲洗4~6遍。
C.启动培养:将步骤B中经过灭菌的外植体接种于启动培养基中,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2000~3000LX,培养温度22~25℃,培养14~32天后,开始萌发腋芽。
D.增殖培养:将步骤C中萌发的腋芽切下,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2000~3000LX,培养温度22~25℃,培养42~56天后,分化出丛生芽。
E.生根培养:将步骤D中长至1.5~3cm的丛生芽切割成单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A中培养24小时,然后转接于生根培养基B中,单芽在两个生根培养基中培养时的光照时间均为14h/d,光照强度均为2000~3000LX,培养温度均为22~25℃,5~8天后得到生根木槿苗。
F.炼苗移栽:将经过步骤E得到的生根木槿苗在草炭:珍珠岩体积比=7:3的炼苗基质中进行炼苗移栽。
优选地,以上步骤C中启动培养基的配方为:MS+0.1~0.3mg/L NAA+1.0~1.5mg/L6-BA+30g/L蔗糖+6g/L琼脂,pH调整至6.0±0.2。
优选地,以上步骤C中启动培养基的配方为:MS+0.2mg/L NAA+1.5mg/L 6-BA+30g/L蔗糖+6g/L琼脂,pH调整至6.0。
优选地,以上步骤D中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0.1~0.3mg/L NAA+1.5mg/L 6-BA+30g/L蔗糖+6g/L琼脂,pH调整至6.0±0.2。
优选地,以上步骤D中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0.2mg/L NAA+1.5mg/L 6-BA+30g/L蔗糖+6g/L琼脂,pH调整至6.0。
优选地,以上步骤E中的生根培养基A的配方为:WPM+2mg/L IBA+30g/L蔗糖+6g/L琼脂,生根培养基B的配方为1/2WPM+30g/L蔗糖+6g/L琼脂。
优选地,以上步骤E中的生根培养基A的配方为:WPM+2mg/L IBA+30g/L蔗糖+6g/L琼脂,生根培养基B的配方为WPM+30g/L蔗糖+6g/L琼脂。
优选地,以上步骤F中炼苗移栽时的空气湿度为70%±10%。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以冬季落叶后的木槿老枝进行水培发根发梢后再进行组织培养,与冬季老枝条直接作为外植体培育相比较大幅降低了污染率,与3月份才能采集室外萌发的新枝作为外植体培育相比较提前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拓展了木槿繁殖培育时外植体的采集时间。
2.本发明经过启动培养基得到萌发的腋芽,萌发率为98%;经过增殖培养42~56天后分化出丛生芽,增殖系数为8~10;再将丛生芽切割成单芽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为100%;生根木槿苗进行炼苗移栽,存活率为100%。
3.本发明在生根培养时将单芽先在含有高浓度生长素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后转移到无激素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不仅有效缩短了生根时间,提高了生根率,而且使用无激素的培养基,减少了环境污染。
4.本发明通过对木槿老枝条进行水培、诱导、增殖、生根、移栽,快速获得木槿苗。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污染低,同时提高了木槿的成活率、繁殖系数和生根率,为木槿的快速繁育和大规模工厂化育苗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中所述75%酒精为体积百分数为75%的酒精,所述0.1%升汞为质量百分数为0.1%的升汞。
实施例1
一种木槿繁殖培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水培生根发梢:选取冬季木槿落叶后的老枝条,将枝条基部切一个45度的切口,同时将底部5cm长的枝条纵向分为4份,置于室内水培,水培温度5~15℃,一周换水1次,30天后得到萌发新根新梢的枝条。
B.外植体灭菌:将步骤A中萌发新根新梢的枝条去掉叶片,切割成2~3cm的带芽茎段,放入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灭菌8s,0.1%升汞灭菌8min,无菌水冲洗5遍。
C.启动培养:将步骤B中经过灭菌的外植体接种于启动培养基中,启动培养基为MS+0.2mg/L NAA+1.5mg/L 6-BA+30g/L蔗糖+6g/L琼脂,pH调整至6.0。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2500LX,培养温度24℃,培养14天后,开始萌发腋芽,萌发率为98%。
D.增殖培养:将步骤C中长至1~2cm的腋芽切下,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0.2mg/L NAA+1.5mg/L 6-BA+30g/L蔗糖+6g/L琼脂,pH调整至6.0。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2500LX,培养温度24℃,培养42天后分化出丛生芽,增殖系数为9.4。
E.生根培养:将步骤D中长至2cm的丛生芽切割成单芽,接种于配方为WPM+2.0mg/LIBA+30g/L蔗糖+6g/L琼脂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24小时,然后转接于1/2WPM+30g/L蔗糖+6g/L琼脂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单芽在两个生根培养基中培养时的光照均为时间14h/d,光照强度均为2500LX,培养温度均为24℃,5天后得到生根木槿苗,生根率100%。
F.炼苗移栽:将经过步骤E得到的木槿生根苗移栽到含有草炭7L、珍珠岩3L的混合基质中,基质保持湿润,炼苗移栽时的空气湿度为70%,移栽成活率为100%。
本实施例中,木槿水培前将老枝条底部5cm纵向分为4份的情况如图1;木槿水培后萌发新梢的情况如图2;木槿外植体在启动培养基中萌发腋芽的情况如图3;木槿腋芽在增殖培养过程中分化丛生芽的情况如图4;木槿单芽在生根培养基中生根的情况如图5;木槿生根苗炼苗移栽后生长的情况如图6;木槿苗移栽一年后木槿开花的情况如图7。
实施例2
一种木槿繁殖培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水培生根发梢:选取冬季木槿落叶后的老枝条,将枝条基部切一个45度的切口,同时将底部5cm长的枝条纵向分为2份,置于室内水培,水培温度5~15℃,一周换水1次,30天后得到萌发新根新梢的枝条。
B.外植体处理:将步骤A中萌发新根新梢的枝条去掉叶片,切割成2~3cm的带芽茎段,放入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灭菌8s,0.1%升汞灭菌8min,无菌水冲洗4遍。
C.启动培养:将步骤B中经过灭菌的外植体接种于启动培养基中,启动培养基为MS+0.1mg/L NAA+1.5mg/L 6-BA+30g/L蔗糖+6g/L琼脂,pH调整至5.8。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2000LX,培养温度22℃,培养19天后,开始萌发腋芽,萌发率为80%。
D.增殖培养:将步骤C中长至1~2cm的腋芽切下,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0.1mg/L NAA+1.5mg/L 6-BA+30g/L蔗糖+6g/L琼脂,pH调整至5.8。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2000LX,培养温度22℃,培养49天后,分化出丛生芽,增殖系数为8.8。
E.生根培养:将步骤D中长至2.5cm的丛生芽切割成单芽,接种于配方为WPM+2.0mg/L IBA+30g/L蔗糖+6g/L琼脂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24小时,然后转接于WPM+30g/L蔗糖+6g/L琼脂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单芽在两个生根培养基中培养时的光照时间均为14h,光照强度均为2000LX,培养温度均为22℃,8天后得到生根木槿苗,生根率为83%。
F.炼苗移栽:将经过步骤E得到的木槿生根苗移栽到含有草炭7L、珍珠岩3L的混合基质中,基质保持湿润,炼苗移栽时的空气湿度为60%,移栽成活率为97%。
实施例3
一种木槿繁殖培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水培生根发梢:选取冬季木槿落叶后的老枝条,将枝条基部切一个45度的切口,同时将底部5cm长的枝条纵向分为4份,置于室内水培,水培温度5~15℃,一周换水2次,30天后得到萌发新根新梢的枝条。
B.外植体灭菌:将步骤A中萌发新根新梢的枝条去掉叶片,切割成2~3cm的带芽茎段,放入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灭菌8s,0.1%升汞灭菌8min,无菌水冲洗6遍。
C.启动培养:将步骤B中经过灭菌的外植体接种于启动培养基中,启动培养基为MS+0.3mg/L NAA+1.0mg/L 6-BA+30g/L蔗糖+6g/L琼脂,pH调整至6.2。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3000LX,培养温度25℃,培养32天后,开始萌发腋芽,萌发率为70%。
D.增殖培养:将步骤C中长至1~2cm的腋芽切下,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0.3mg/L NAA+1.5mg/L 6-BA+30g/L蔗糖+6g/L琼脂,pH调整至6.2。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3000LX,培养温度25℃,培养56天后,分化出丛生芽,增殖系数为7.6。
E.生根培养:将步骤D中长至2.5cm的丛生芽切割成单芽,接种于配方为WPM+2.0mg/L IBA+30g/L蔗糖+6g/L琼脂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3000LX,培养温度25℃,9天后得到生根木槿苗,生根率为80%。
F.炼苗移栽:将经过步骤E得到的木槿生根苗移栽到含有草炭7L、珍珠岩3L的混合基质中,炼苗移栽时的空气湿度为80%,移栽成活率为98%。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将经过生根培养基的生根木槿苗再次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中,培养50天后,分化出丛生芽,增殖系数为8.4。
实施例5不同外植体经过消毒灭菌后的污染率比较
分别将冬季落叶后的木槿老枝条、实施例1中经过水培后的带芽茎段和3月份室外木槿萌发的新枝作为外植体,放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和0.1%升汞进行灭菌,无菌水冲洗6遍,再接种于启动培养基中观察,启动培养基配方为MS+0.2mg/L NAA+1.5mg/L 6-BA+30g/L蔗糖+6g/L琼脂,pH调整至6.0,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2500LX,培养温度24℃。每个启动培养基接种30个外植体,具体处理及培养结果如表1,并在30天后统计并记录污染率和死亡率。
表1不同外植体的灭菌处理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最佳灭菌处理为用75%酒精灭菌8s,0.1%升汞灭菌8min,此时采用水培后新枝作为外植体的污染率为6.7%,死亡率为0%,比采用冬枝和3月份采集的室外新枝做外植体的污染率和死亡率更低。
实施例6启动培养基中不同组分对不定芽生长的影响
水培生根发梢:选取冬季落叶后的木槿老枝条,将枝条基部切一个45度的切口,同时将底部5cm长的枝条纵向分为4份,置于室内水培,水培温度5~15℃,一周换水2次,30天后得到萌发新根新梢的枝条。
外植体灭菌:将萌发新根新梢的枝条去掉叶片,切割成2~3cm的带芽茎段,放入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灭菌8s,0.1%升汞灭菌8min,无菌水冲洗6遍。
启动培养:将经过灭菌的外植体接种于不同处理的启动培养基中,每个处理接种30个外植体,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2500LX,培养温度24℃,pH调整至6.0。具体处理方法及培养结果见表2。表2中每个启动培养基中都加入了30g/L蔗糖和6g/L琼脂,观察启动培养过程的情况,并在45天后统计并记录腋芽萌发率和腋芽高度。
表2启动培养基中不同组分对腋芽生长的影响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启动培养基为MS+0.2mg/L NAA+1.5mg/L 6-BA后,外植体开始分化的时间为14天,萌发率为98%,株高为3cm,比只使用基本培养基或加入其他浓度激素的培养基时的培养效果好,所以此培养基为最佳启动培养基。
实施例7增殖培养基中不同组分对丛生芽生长的影响。
水培生根发梢:选取冬季落叶后的木槿老枝条,将枝条基部切一个45度的切口,同时将底部5cm长的枝条纵向分为4份,置于室内水培,水培温度5~15℃,一周换水2次,30天后得到萌发新根新梢的枝条。
外植体灭菌:将萌发新根新梢的枝条去掉叶片,切割成2~3cm的带芽茎段,放入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灭菌8s,0.1%升汞灭菌8min,无菌水冲洗6遍。
启动培养:将经过灭菌的外植体接种于启动培养基中,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2500LX,培养温度24℃,培养14天后,开始萌发腋芽,萌发率为98%。启动培养基配方为MS+0.2mg/L NAA+1.5mg/L 6-BA+30g/L蔗糖+6g/L琼脂,pH调整至6.0。
增殖培养:将长至1~2cm的腋芽切下,转接到不同处理的增殖培养基中,每个处理接种30个腋芽,光照时间14h/d,pH调整至6.0,光照强度2500LX,培养温度24℃,具体处理方法及培养结果见表3。表3中每个增殖培养基中都加入了30g/L蔗糖和6g/L琼脂,观察增殖培养过程的情况,并在100天后统计并记录丛生芽的增殖系数和株高。
表3增殖培养基中不同组分对丛生芽生长的影响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木槿腋芽在MS基本培养基中加入0.2mg/L NAA和1.5mg/L 6-BA时,分化时间为42天,增殖系数为9.4,株高3cm,比在加入其他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的培养效果更好,所以此培养基是木槿腋芽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
实施例8生根培养基中不同组分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水培生根发梢:选取冬季木槿落叶后的老枝条,将枝条基部切一个45度的切口,同时将底部5cm长的枝条纵向分为4份,置于室内水培,水培温度5~15℃,一周换水2次,30天后得到萌发新根新梢的枝条。
外植体灭菌:将萌发新根新梢的枝条去掉叶片,切割成2~3cm的带芽茎段,放入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灭菌8s,0.1%升汞灭菌8min,无菌水冲洗6遍。
启动培养:将经过灭菌的外植体接种于启动培养基中,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2500LX,培养温度24℃,培养14天后,开始萌发腋芽,萌发率为98%。启动培养基配方为MS+0.2mg/L NAA+1.5mg/L 6-BA+30g/L蔗糖+6g/L琼脂,pH调整至6.0。
增殖培养:将长至1~2cm的腋芽切下,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pH调整至6.0,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2500LX,培养温度24℃,培养42~56天后,分化出丛生芽,增殖系数为9.4,株高3cm。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0.2mg/L NAA+1.5mg/L 6-BA+30g/L蔗糖+6g/L琼脂。
生根培养:将长至3cm的丛生芽切割成单芽,接种于不同处理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观察,每个处理接种30个单芽,光照时间14h/d,光照强度2500LX,培养温度24℃,具体处理及培养结果见表4。表4中每个生根培养基中都加入了30g/L蔗糖和6g/L琼脂,观察木槿单芽的生根情况,并在30天后统计并记录生根率。
表4生根培养基中不同组分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处理 |
数量(个) |
发根时间(d) |
生根率(%) |
1/2MS |
30 |
15 |
70 |
1/2WPM |
30 |
10 |
73 |
WPM |
30 |
13 |
70 |
WPM+2.0mg/L IBA |
30 |
9 |
80 |
WPM+20mg/L IBA |
30 |
27 |
10 |
WPM+2.0mg/L IBA转1/2WPM |
30 |
5 |
100 |
WPM+2.0mg/L IBA转WPM |
30 |
8 |
83 |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单芽在配方为WPM+2.0mg/L IBA+30g/L蔗糖+6g/L琼脂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24小时,然后转接到配方为1/2WPM+30g/L蔗糖+6g/L琼脂的生根培养基上继续培养,5天后即得到生根木槿苗,生根率为100%,此处理方法相比于在其他生根培养基上的生根效果更好,因此为生根培养基的最优处理方法。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