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5167A - 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5167A
CN109245167A CN201811268060.6A CN201811268060A CN109245167A CN 109245167 A CN109245167 A CN 109245167A CN 201811268060 A CN201811268060 A CN 201811268060A CN 109245167 A CN109245167 A CN 109245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reference value
connected inverter
lcl typ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680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5167B (zh
Inventor
马兴
徐瑞林
陈涛
朱小军
付昂
董光德
杨爽
廖铮
陈民铀
朱晟毅
蒋望
肖强
赵小娟
方辉
王瑞妙
向红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26806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51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5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5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5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5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它包括:建立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公共连接点PCC点电压与电网电压以及电网阻抗关系,将电网阻抗的影响用PCC电压表示;根据给定并网电流is的参考值和LCL型并网逆变器侧电流iL的参考值,采用间接方法计算电容电压uc的参考值ucref,然后利用电容电压uc与公共连接点PCC点电压upcc的关系式计算得到upccref;求解最优H∞控制律参数;利用得到的参考值以及控制律参数,计算占空比的数值,得到控制量的值。本发明能够使得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在电网阻抗大范围变化时,依然能够保持并网逆变器稳定抑制LCL滤波器的谐振并且保证并网电流质量最优。

Description

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并网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适用于弱电网的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方法,共有两大类,一类结合电压前馈控制方法与多谐振(或准谐振)控制方法,在电压前馈通道上增加特殊滤波器如谐振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然而,这一类方法不能完全消除电压前馈引入的并网电流正反馈通道带来的影响。当电网阻抗较大时,并网电流质量较差,甚至会失去稳定。另一类方案,采用在线检测的方法,通过向电网注入间谐波计算电网阻抗的值,然后利用该电网阻抗的值消除电网阻抗中电感分量造成的并网电流正反馈的影响,并且根据电网阻抗的检测值整定电流控制器的控制参数。然而该控制方案较为复杂需要分别整定各个谐振(或准谐振)控制器的控制参数,测量过程中需要向电网注入间谐波有可能影响并网电流的电能质量,并且当多个逆变器并联运行时电网阻抗测量值的物理意义不明。因此,在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还缺少简单可行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能够在弱电网下实现LCL型并网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抑制、输出电流的稳定和良好的电流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它包括有:
S1:选取LCL型并网逆变器侧电流iL、并网电流is和电容电压uc为系统的状态变量,建立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数学模型;
S2:利用公共连接点PCC点电压与电网电压以及电网阻抗关系,将电网阻抗的影响用PCC电压表示;
S3:给定并网电流is的参考值isref,并令LCL型并网逆变器侧电流iL的参考值为isref
S4:根据给定并网电流is的参考值和LCL型并网逆变器侧电流iL的参考值,采用间接方法计算电容电压uc的参考值ucref,然后利用电容电压uc与公共连接点PCC点电压upcc的关系式计算得到upccref
S5:求解最优H∞控制律参数;
S6:利用步骤S3、S4和S5中得到的参考值以及控制律参数,计算占空比的数值,得到控制量的值。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的数学模型建立过程如下:
式中,x1=iL-iLref,x2=is-isref,x3=uc-ucref是系统的状态变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有:
S21:根据PCC点电压与电网电压与电网阻抗的关系式:
S22:代入式(1)中消除电网阻抗Ls造成的参数摄动,可得:
S23:选取观测向量z=x,将数学模型转化为H∞控制模型标准形式:
其中,状态向量x=[x1 x2 x3]T是x的一阶微分;C=diag[1 1 1]T
为控制向量;
w=[0 upcc -upccrenf 0]T为干扰向量;
干扰矩阵为B10=diag[1 1 1]T,控制矩阵为B20=diag[1 1 1]T,状态矩阵为
A′=Z1 -1A0,B2′=Z1 -1B20,B1′=Z1 -1B10,Z1=diag[L1L2C]T,Z1 -1是Z1的逆矩阵。
进一步,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有:
参考值ucref计算环节的特征方程为:
Ts4+(ωcT+1)s3cs2+akps+aki=0 (5);
式中,系数a=kpwmωc/(Ls+L2),ωc=2πfc是LPF的转折角频率;
根据劳斯判据则有:
可以得到upccref的参考值,如下式所示:
进一步,所述步骤S5中求解最优H∞控制律参数具体如下:
定义变量n:n=[P X Q Z11 Z12 Z22 Y γ],并定义系数l=[03*211],其中03*21是维数为3*21的全0矩阵;
将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律问题转化为以下等价LMI问题:
minlTn;
Π22=-2α2P+τZ22-Q;
式中,γ代表干扰抑制度,最优控制律为:
u(t)=Kx(t-T)=YP-1x(t-T) (8);
采用MATLAB中mincx函数离线进行求解,从而得到最优控制律参数矩阵K。
进一步,所述步骤S6还包括有:
根据式(8)可知,通过下式计算占空比p: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本发明将弱电网中LCL型并网逆变器的公共连接点PCC点电压作为一个待求的量,通过公共连接点PCC点电压来表示电网阻抗对并网逆变器的影响,消除了并网逆变器模型中各参数矩阵中的参数摄动,使得系统转化为一个确定性系统,解决了电网阻抗变化会造成系统摄动的问题。得到的确定性系统各参数矩阵的值与电网阻抗的变化无关,因此在无需对电网阻抗进行在线测量的情况下实现了对电网阻抗大范围变化的自适应性。针对电网阻抗对状态变量参考值以及公共连接点PCC点电压参考值的影响,本发明提出了间接计算方法获取参考值ucref和upccref,从而解决了常规H∞控制在电网阻抗变化时,控制输出不能自适应调整的问题。最后利用MATLAB中的LMI工具箱,采用最优H∞控制理论求解最优控制律,消除了系统稳定性与并网电流质量设计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路拓扑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控制框图。
图4位参考值ucref的计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它包括有:
S1:选取LCL型并网逆变器侧电流iL、并网电流is和电容电压uc为系统的状态变量,建立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数学模型;
如图2的电路拓扑所示,步骤S1中的数学模型建立过程如下:
式中,x1=iL-iLref,x2=is-isref,x3=uc-ucref是系统的状态变量。
S2:在模型中,利用公共连接点PCC点电压与电网电压以及电网阻抗关系,将电网阻抗的影响用PCC电压表示;
步骤S2具体包括有:
S21:根据PCC点电压与电网电压与电网阻抗的关系式:
S22:代入式(1)中消除电网阻抗Ls造成的参数摄动,可得:
S23:选取观测向量z=x,将数学模型转化为H∞控制模型标准形式:
其中,状态向量x=[x1 x2 x3]T是x的一阶微分;C=diag[1 1 1]T
为控制向量;
w=[0 upcc-upccrenf 0]T为干扰向量;
干扰矩阵为B10=diag[1 1 1]T,控制矩阵为B20=diag[1 1 1]T,状态矩阵为
A′=Z1 -1A0,B2′=Z1 -1B20,B1′=Z1 -1B10,Z1=diag[L1L2C]T,Z1 -1是Z1的逆矩阵。
S3:给定并网电流is的参考值isref,并令LCL型并网逆变器侧电流iL的参考值也为isref以简化控制复杂度,即令iLref=isref
S4:根据给定并网电流is的参考值和LCL型并网逆变器侧电流iL的参考值,采用间接方法计算电容电压uc的参考值ucref,然后利用电容电压uc与公共连接点PCC点电压upcc的关系式计算得到upccref
如图4所示,图中给出了参考值ucref计算方法的框图,其中LPF代表一阶低通滤波器(low-pass filter,LPF),截止频率fc为100Hz。控制器采用了PI控制器。一阶惯性环节1/(Ts+1)代表系统的延时,其系数kpwm代表PWM环节的放大系数。is1是is经过LPF的输出。
步骤S4具体包括有:
参考值ucref计算环节的特征方程为:
Ts4+(ωcT+1)s3cs2+akps+aki=0 (5);
由劳斯判据可以证明系统的稳定性并给出控制参数的设计规律。式(5)所示特征方程的劳斯表如下所示:
式中,系数a=kpwmωc/(Ls+L2),ωc=2πfc是LPF的转折角频率;
根据劳斯判据则有:
因此只要kp、ki满足式(5)的要求,则如图所示系统就能够稳定,通过这一间接方法就能得到参考值ucref
根据式(2),可以得到upccref的参考值,如下式所示:
S5:采用离线方式,在MATLAB中,利用LMI工具箱求解最优H∞控制律参数;
步骤S5中求解最优H∞控制律参数具体如下:
定义变量n:n=[P X Q Z11 Z12 Z22 Y γ],并定义系数l=[03*21 1],其中03*21是维数为3*21的全0矩阵;
将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律问题转化为以下等价LMI问题:
minlTn;
Π22=-2α2P+τZ22-Q;
式中,γ代表干扰抑制度,最优控制律为:
u(t)=Kx(t-T)=YP-1x(t-T) (8);
采用MATLAB中mincx函数离线进行求解,从而得到最优控制律参数矩阵K。
S6:利用步骤S3、S4和S5中得到的参考值以及控制律参数,计算占空比的数值,得到控制量的值。
步骤S6还包括有:
根据式(8)可知,通过下式计算占空比p: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利用状态变量全反馈来实现对LCL滤波器谐振的抑制,采用间接方法计算状态变量的参考值,实现对电网阻抗大范围变化的自适应性,消除电压前馈引入的并网电流正反馈的影响,采用最优H∞控制理论设计最优控制律实现最优的并网电流质量。该控制方法能够在弱电网下实现LCL型并网逆变器LCL滤波器的谐振抑制、输出电流的稳定和良好的电流质量。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法简单有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S1:选取LCL型并网逆变器侧电流iL、并网电流is和电容电压uc为系统的状态变量,建立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的数学模型;
S2:利用公共连接点PCC点电压与电网电压以及电网阻抗关系,将电网阻抗的影响用PCC电压表示;
S3:给定并网电流is的参考值isref,并令LCL型并网逆变器侧电流iL的参考值为isref
S4:根据给定并网电流is的参考值和LCL型并网逆变器侧电流iL的参考值,采用间接方法计算电容电压uc的参考值ucref,然后利用电容电压uc与公共连接点PCC点电压upcc的关系式计算得到upccref
S5:求解最优H∞控制律参数;
S6:利用步骤S3、S4和S5中得到的参考值以及控制律参数,计算占空比的数值,得到控制量的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数学模型建立过程如下:
式中,x1=iL-iLref,x2=is-isref,x3=uc-ucref是系统的状态变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有:
S21:根据PCC点电压与电网电压与电网阻抗的关系式:
S22:代入式(1)中消除电网阻抗Ls造成的参数摄动,可得:
S23:选取观测向量z=x,将数学模型转化为H∞控制模型标准形式:
其中,状态向量x=[x1 x2 x3]T是x的一阶微分;C=diag[1 1 1]T
为控制向量;
w=[0 upcc-upccrenf 0]T为干扰向量;
干扰矩阵为B10=diag[1 1 1]T,控制矩阵为B20=diag[1 1 1]T,状态矩阵为
A′=Z1 -1A0,B2′=Z1 -1B20,B1′=Z1 -1B10,Z1=diag[L1 L2 C]T,Z1 -1是Z1的逆矩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有:
参考值ucref计算环节的特征方程为:
Ts4+(ωcT+1)s3cs2+akps+aki=0 (5);
式中,系数a=kpwmωc/(Ls+L2),ωc=2πfc是LPF的转折角频率;
根据劳斯判据则有:
可以得到upccref的参考值,如下式所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求解最优H∞控制律参数具体如下:
定义变量n:n=[P X Q Z11 Z12 Z22 Y γ],并定义系数l=[03*211],其中03*21是维数为3*21的全0矩阵;
将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律问题转化为以下等价LMI问题:
min lTn;
Π22=-2α2P+τZ22-Q;
式中,γ代表干扰抑制度,最优控制律为:
u(t)=Kx(t-T)=YP-1x(t-T) (8);
采用MATLAB中mincx函数离线进行求解,从而得到最优控制律参数矩阵K。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还包括有:
根据式(8)可知,通过下式计算占空比p:
CN201811268060.6A 2018-10-29 2018-10-29 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245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8060.6A CN109245167B (zh) 2018-10-29 2018-10-29 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8060.6A CN109245167B (zh) 2018-10-29 2018-10-29 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5167A true CN109245167A (zh) 2019-01-18
CN109245167B CN109245167B (zh) 2022-03-08

Family

ID=65078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68060.6A Active CN109245167B (zh) 2018-10-29 2018-10-29 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516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1413A (zh) * 2019-02-28 2019-06-21 湖南大学 三相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10266045A (zh) * 2019-06-30 2019-09-20 东北电力大学 光伏发电系统lcl-t模块的降阶方法
CN110445357A (zh) * 2019-08-27 2019-11-12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并网逆变器谐波电流抑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86814A (zh) * 2022-12-20 2023-04-18 淮阴工学院 一种基于并网条件下复合锁相环参数优化方法
CN117013594A (zh) * 2023-06-26 2023-11-07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微电网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CN115986814B (zh) * 2022-12-20 2024-06-11 淮阴工学院 一种基于并网条件下复合锁相环参数优化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2135A (zh) * 2014-03-10 2014-05-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提高lcl型并网逆变器对弱电网适应能力的控制方法
CN106300354A (zh) * 2016-09-21 2017-01-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并网变流器自适应电网电压前馈补偿方法
US9692320B2 (en) * 2015-06-19 2017-06-27 Sparq Systems Inc. Adaptive control method for grid-connected inverters used with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CN107026477A (zh) * 2017-05-26 2017-08-08 合肥工业大学 弱电网下具有电网电压前馈滞后补偿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CN107479386A (zh) * 2017-09-19 2017-12-15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弱电网的并网逆变器改进h∞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2135A (zh) * 2014-03-10 2014-05-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提高lcl型并网逆变器对弱电网适应能力的控制方法
US9692320B2 (en) * 2015-06-19 2017-06-27 Sparq Systems Inc. Adaptive control method for grid-connected inverters used with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CN106300354A (zh) * 2016-09-21 2017-01-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并网变流器自适应电网电压前馈补偿方法
CN107026477A (zh) * 2017-05-26 2017-08-08 合肥工业大学 弱电网下具有电网电压前馈滞后补偿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CN107479386A (zh) * 2017-09-19 2017-12-15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弱电网的并网逆变器改进h∞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兴 等: "提高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电流质量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电网技术》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1413A (zh) * 2019-02-28 2019-06-21 湖南大学 三相并网逆变器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10266045A (zh) * 2019-06-30 2019-09-20 东北电力大学 光伏发电系统lcl-t模块的降阶方法
CN110266045B (zh) * 2019-06-30 2022-07-01 东北电力大学 光伏发电系统lcl-t模块的降阶方法
CN110445357A (zh) * 2019-08-27 2019-11-12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并网逆变器谐波电流抑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86814A (zh) * 2022-12-20 2023-04-18 淮阴工学院 一种基于并网条件下复合锁相环参数优化方法
CN115986814B (zh) * 2022-12-20 2024-06-11 淮阴工学院 一种基于并网条件下复合锁相环参数优化方法
CN117013594A (zh) * 2023-06-26 2023-11-07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微电网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5167B (zh)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5167A (zh) 提高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控制方法
CN108334679B (zh) 有源电力滤波器全局滑模控制方法
CN104716668B (zh) 提高lcl型并网逆变器对电网适应性的前馈控制方法
CN104836232A (zh) 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频率宽范围自适应重复控制方法
CN113629984B (zh) 一种基于双环电流控制策略的三相lcl型sapf参数设计方法
CN108039706A (zh) 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抗饱和频率自适应谐振控制方法
CN104410074A (zh) 一种基于pi自适应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复合控制方法
CN110266044B (zh) 一种基于储能变流器的微电网并网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103970B (zh) 一种并网变流器间谐波振荡抑制方法及装置
US20190348840A1 (en) Control of grid connected converter
Nejad et al. Study of an hybrid current controller suitable for DC–DC or DC–AC applications
CN105425039A (zh) 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谐波检测方法
CN110336279B (zh) 基于并网变换器的电力系统振荡自适应抑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0460054B (zh) 一种三相电流源型并网逆变器数字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参数及反馈阻尼系数的设计方法
CN110034562B (zh) 一种静止同步补偿器与发电机励磁鲁棒协调的控制方法
CN110134004B (zh) 一种基于电力弹簧电路结构的pi控制参数整定方法
CN113346551B (zh) 一种并网变换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059547A (zh) 一种pwm中的死区补偿方法和装置
Wei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DC-DC buck converter with nonlinear adaptive control
CN116191425A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谐波补偿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725908B (zh) 一种基于变流器极限传输功率的并网静态稳定性评估方法
CN110768272B (zh) 一种statcom与发电机励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CN109066782B (zh) 一种含无锁相环动态阻尼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法
CN114899875A (zh) 一种构网型并网逆变器
CN104993485B (zh) 一种并联混合型有源滤波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