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4667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4667B
CN109244667B CN201810997420.XA CN201810997420A CN109244667B CN 109244667 B CN109244667 B CN 109244667B CN 201810997420 A CN201810997420 A CN 201810997420A CN 109244667 B CN109244667 B CN 1092446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antenna radiator
antenna
housing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974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4667A (zh
Inventor
曾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974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46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4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4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4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46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5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天线辐射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天线辐射体。所述电子设备中,由于第一天线辐射体、第二天线辐射体设置在不同的壳体上,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互相错开,且距离较远,可以减少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互相干扰,提高天线辐射体传输射频信号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的通信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实现通信、购物、娱乐等各种功能。
电子设备在与基站或其它电子设备通信时,需要通过天线向外界发射上行信号,以及从外界接收下行信号,从而实现与基站或其它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当前,随着电子设备的通信需求以及可支持的通信频段的多样化,电子设备上多天线的设计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通信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天线辐射体;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天线辐射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在第一壳体的第一连接部、第二壳体的第二连接部上均设置天线辐射体,可以通过所述天线辐射体实现电子设备与基站或其它电子设备通信,并且由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第二天线辐射体设置在不同的壳体上,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互相错开,且距离较远,可以减少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第二天线辐射体之间互相干扰,提高天线辐射体传输射频信号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的通信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后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九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十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十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还可以是游戏设备、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汽车、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笔记本、桌面计算设备等。
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转轴30、第一显示屏40、电路板50以及电池60。
其中,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可旋转地连接。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屏、中框、电路板、后盖等结构。
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第二壳体20通过所述转轴30连接。也即,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转轴30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壳体20也与所述转轴30连接。从而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均可以绕所述转轴30旋转。其中,所述转轴30的材质可以包括塑料或金属。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均可以绕设在所述转轴30上。
第一显示屏40可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从而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所述第一显示屏4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所述第一显示屏40包括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所述第一部分41、第二部分42均可以实现显示功能。所述第一部分41与所述第二部分42连接。所述第一部分41与所述第二部分42连接处为柔性屏,也即所述第一部分41与所述第二部分42的连接处可以弯曲。其中,所述连接处可以用于显示信息,也可以不用于显示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屏40可以为柔性屏。
所述第一部分41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上,所述第二部分42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20上。从而,当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绕所述转轴30旋转时,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第二部分42可以同时绕所述转轴30旋转。当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旋转至同一平面时,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第二部分42也位于同一平面,可以达到较大的屏幕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绕所述转轴30旋转时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为内折,其中,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均沿着朝向第一显示屏40的显示面一侧旋转,也即可以旋转至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与第二部分42互相贴合的状态。
继续参考图1,其中电路板50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内部。其中,所述电路板50与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可以呈层叠设置,也即电路板50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下方。
电路板50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电路板50上设置有接地点,以实现电路板50的接地。电路板50上集成有处理器。电路板50上还可以集成有马达、麦克风、扬声器、受话器、耳机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接口)、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陀螺仪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同时,所述第一显示屏4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50。
电池60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20内部。其中,所述电池60与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第二部分42可以呈层叠设置,也即电池60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第二部分42下方。
电池60可以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50,以实现电池60为电子设备100供电。其中,电路板50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60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电子设备100中的各个电子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壳体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一连接部11可以从第一壳体10的侧边向外延伸。例如,可以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在第一壳体10上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转轴30连接。例如,所述第一连接部11可以套设在所述转轴30上,从而所述第一壳体10可以绕所述转轴30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包括第一铰链。例如,可以通过车削、铣削等机械加工方式在第一壳体10上形成第一铰链。第一壳体10通过所述第一铰链与转轴30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设置有第一天线辐射体12。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2用于传输射频信号。其中,传输射频信号可以包括发射射频信号、接收射频信号、同时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从而,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2收发射频信号,以实现与基站或其它电子设备通信。
第二壳体20包括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二连接部21可以从第二壳体20的侧边向外延伸。其中,可以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在第二壳体20上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二连接部21与转轴30连接。例如,所述第二连接部21可以套设在所述转轴30上,从而所述第二壳体20可以绕所述转轴30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21包括第二铰链。例如,可以通过车削、铣削等机械加工方式在第二壳体20上形成第二铰链。第二壳体20通过所述第二铰链与转轴30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20的第二连接部21、所述第一壳体10的第一连接部11均与所述转轴30连接,从而可以实现所述第二壳体20的第二连接部21通过所述转轴30与所述第一壳体10的第一连接部11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21上设置有第二天线辐射体22。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用于传输射频信号。从而,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收发射频信号,以实现与基站或其它电子设备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壳体10的第一连接部11、第二壳体20的第二连接部21上均设置天线辐射体,可以通过所述天线辐射体实现电子设备与基站或其它电子设备通信,并且由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2、第二天线辐射体22设置在不同的壳体上,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2、第二天线辐射体22之间互相错开,且距离较远,可以减少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2、第二天线辐射体22之间互相干扰,提高天线辐射体传输射频信号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的通信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0包括的第一连接部1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例如,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数量可以为2个、3个、4个等。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11间隔设置。例如,可以在第一壳体10的侧边每间隔一段距离形成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1。
其中,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2。每一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2均用于传输射频信号。从而,所述第一壳体10上可以设置多个第一天线辐射体12。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2收发射频信号,可以提高电子设备100收发射频信号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所述第二壳体20包括的第二连接部2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例如,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数量可以为2个、3个、4个等。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21间隔设置。例如,可以在第二壳体20的侧边每间隔一段距离形成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部21。
其中,每一所述第二连接部21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每一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均用于传输射频信号。从而,所述第二壳体20上可以设置多个第二天线辐射体22。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多个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收发射频信号,可以提高电子设备100收发射频信号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0上的第一连接部11的材质为金属。例如,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材质可以为铝合金、镁合金等材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0可以为金属壳体。
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上设置有第一接地点111和第一馈电点112。其中,所述第一接地点111接地,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部11接地。例如,所述第一接地点111可以连接到电路板50上的接地点,以实现接地。所述第一馈电点112用于馈入射频信号。从而,可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11作为第一天线辐射体1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11传输射频信号。此时,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2包括所述第一连接部11。
当第一壳体1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11时,可以在每一个第一连接部11上均设置第一接地点111和第一馈电点112。从而,可以将每一个第一连接部11作为一个第一天线辐射体12。
将所述第一连接部11作为第一天线辐射体12,可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11实现功能复用,无需单独设置第一天线辐射体12,可以节省电子设备100的布局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4,所述第二壳体20上的第二连接部21的材质为金属。例如,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材质可以为铝合金、镁合金等材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20可以为金属壳体。
所述第二连接部21上设置有第二接地点211和第二馈电点212。其中,所述第二接地点211接地,以实现所述第二连接部21接地。例如,所述第二接地点211可以连接到电路板50上的接地点,以实现接地。所述第二馈电点212用于馈入射频信号。从而,可以将所述第二连接部21作为第二天线辐射体2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21传输射频信号。此时,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包括所述第二连接部21。
当第二壳体2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21时,可以在每一个第二连接部21上均设置第二接地点211和第二馈电点212。从而,可以将每一个第二连接部21作为一个第二天线辐射体22。
将所述第二连接部21作为第二天线辐射体22,可以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21实现功能复用,无需单独设置第二天线辐射体22,可以节省电子设备100的布局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信号源13。所述第一信号源13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源13用于产生第一频率的射频信号,并向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2馈入所述第一频率的射频信号。从而,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2可以向外界传输所述第一频率的射频信号。
例如,所述第一信号源13可以包括高频振荡电路以及与所述高频振荡电路连接的匹配电路。所述高频振荡电路可以通过振荡产生第一频率的射频信号,所述匹配电路可以对所述高频振荡电路产生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频率小于4.2GHz(吉赫兹)。例如,所述第一频率的射频信号可以为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信号。所述第一频率可以包括615MHz(兆赫兹)至4.2GHz。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5,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二信号源23。所述第二信号源23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源23用于产生第二频率的射频信号,并向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馈入所述第二频率的射频信号。从而,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22可以向外界传输所述第二频率的射频信号。
例如,所述第二信号源23可以包括高频振荡电路以及与所述高频振荡电路连接的匹配电路。所述高频振荡电路可以通过振荡产生第二频率的射频信号,所述匹配电路可以对所述高频振荡电路产生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频率大于4.4GHz。例如,所述第二频率的射频信号可以为5G(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信号。所述第二频率可以包括4.4GHz至30GHz。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图6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后视图。其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后盖70。其中,所述后盖70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20上。所述后盖70与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第二部分4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0的相对两侧,例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0的前后两侧。从而,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第二部分42、后盖70可以分别作为所述第二壳体20的前壳和后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盖70还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上。所述后盖70与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0的相对两侧。
所述后盖70可以一体成型。在后盖70的成型过程中,可以在后盖70上形成后置摄像头孔、指纹膜组安装孔等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二显示屏80。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80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0上。所述第二显示屏80与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0的相对两侧,例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0的前后两侧。从而,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第二显示屏80可以分别作为所述第一壳体10的前壳和后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显示屏80还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20上。所述第二显示屏80与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第二部分4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0的相对两侧。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屏80也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80也可以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
例如,当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绕所述转轴30旋转至闭合状态,也即旋转至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与第二部分42互相贴合时,所述第二显示屏80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0的显示屏。此时,所述第一显示屏40可以保持熄屏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绕所述转轴30旋转的第二种方式为外折。其中,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均沿着背离第一显示屏40的显示面一侧旋转,也即可以旋转至所述后盖70与所述第二显示屏80互相贴合的状态。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内部均可以设置有中框结构。其中,中框结构用于为所述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内部的电子元件提供支撑作用。
例如,所述第一壳体10中的电路板50以及其它电子元件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内部的中框结构上。所述第二壳体20中的电池60以及其它电子元件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20内部的中框结构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包括显示区域411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411的非显示区域412。其中,显示区域411用于实现所述第一部分41的显示功能,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非显示区域412可以用于设置功能组件。非显示区域412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区域411上部和下部的区域。或者,非显示区域412可以环绕显示区域411设置。此外,非显示区域412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边框。也即,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非显示区域412可以包括与所述显示区域411处于同一平面的部分,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边框。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0内设置有第三天线辐射体90。所述第三天线辐射体90在所述第一显示屏4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部分41的非显示区域4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天线辐射体9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多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可以间隔设置。每一个所述第三天线辐射体90的规格(例如长度、宽度、材质等)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第三天线辐射体90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例如可以包括铝合金、镁合金等。
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三天线辐射体90均用于收发射频信号。也即,每一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可以用于发射射频信号,也可以用于接收射频信号,或者也可以用于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所述多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以及上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2、第二天线辐射体22可以组成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天线,以提高电子设备100收发射频信号的效率和稳定性。
其中,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的所述非显示区域412下方可以预留净空区域,所述净空区域内不设置接地面,或者所述净空区域内仅设置与天线相关的元件。从而,所述多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可以通过所述净空区域向外辐射射频信号,或者从外界接收射频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壳体10内设置第三天线辐射体90,并且第三天线辐射体90在所述第一显示屏4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部分41的非显示区域412时,可以增大天线辐射体的净空区域,提高天线辐射体收发射频信号时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多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在所述第一显示屏4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部分41的非显示区域412时,意为所述多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设置在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上或者设置在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下方。其中,第三天线辐射体90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的正面或背面,也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下方。例如,第三天线辐射体90可以贴设在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的背面;第三天线辐射体90还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下方的电路板50上;或者,第三天线辐射体90还可以设置在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下方的中框结构上;或者,第三天线辐射体90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后盖70的内侧面。只需要所述多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在所述第一显示屏4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域412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与所述第二部分42为一体结构,且所述第一部分4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42。所述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41D、第三侧边41A、第二侧边41B、第四侧边41C。其中,所述第三侧边41A、第四侧边41C均与第二侧边41B连接。所述第三侧边41A、第四侧边41C可以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二侧边41B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与所述转轴30相对的端部。也即,所述第一部分41包括与所述第二部分42相连的第一侧边41D,与所述第一侧边41D相对的第二侧边41B,及与所述第二侧边41B相邻的第三侧边41A及第四侧边41C,所述第三侧边41A与所述第四侧边41C相对设置。
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的所述非显示区域412包括第一区域412A、第二区域412B、第三区域412C。其中,所述第一区域412A、第二区域412B、第三区域412C依次连接。也即,此时所述非显示区域412环绕所述显示区域411。所述第一区域412A位于所述第三侧边41A,所述第二区域412B位于所述第二侧边41B,所述第三区域412C位于所述第四侧边41C。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412A、第二区域412B、第三区域412C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的所述第三侧边41A与所述第四侧边41C相对设置。其中,相对设置即为所述第三侧边41A与所述第四侧边41C位于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的两个相对的端部。所述第二侧边41B与所述第三侧边41A、第四侧边41C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侧边41A的宽度d1、所述第四侧边41C的宽度d3均小于所述第二侧边41B的宽度d2。也即,所述第三侧边41A、第二侧边41B、第四侧边41C中,第二侧边41B的宽度较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区域412A、第三区域412C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所述第二区域412B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也即,所述第二区域412B设置的天线辐射体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区域412A设置的天线辐射体的数量,也大于所述第三区域412C设置的天线辐射体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九种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的所述非显示区域412设置的所述第三天线辐射体90的数量为8个。所述8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彼此间隔设置。所述8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的规格(例如长度、宽度、材质等)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8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以及上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2、第二天线辐射体22可以组成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天线,其中同时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的天线辐射体可以有多个。
其中,所述非显示区域412的第一区域412A、第三区域412C均设置有2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所述第二区域412B设置有4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十种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的所述非显示区域412设置的所述第三天线辐射体90的数量为12个。所述12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彼此间隔设置。所述12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的规格(例如长度、宽度、材质等)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12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以及上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2、第二天线辐射体22可以组成MIMO天线,其中同时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的天线辐射体可以有多个。
其中,所述非显示区域412的第一区域412A、第三区域412C均设置有3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所述第二区域412B设置有6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十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显示屏40的第一部分41的所述非显示区域412设置的所述第三天线辐射体90的数量为16个。所述16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彼此间隔设置。所述16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的规格(例如长度、宽度、材质等)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16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以及上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2、第二天线辐射体22可以组成MIMO天线,其中同时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的天线辐射体可以有多个。
其中,所述非显示区域412的第一区域412A、第三区域412C均设置有4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所述第二区域412B设置有8个第三天线辐射体90。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100上设置的第三天线辐射体90的数量越多,电子设备100收发射频信号时可以支持的频段就越多,电子设备100上同时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的天线辐射体的数量也越多,同时电子设备100的通信稳定性也就越高。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天线辐射体;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天线辐射体;
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为柔性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包括第一部分以及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部分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和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均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材质为金属,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接地点和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一接地点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铰链。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信号源,所述第一信号源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源用于向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馈入第一频率的射频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小于4.2GH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材质为金属,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接地点和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二接地点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铰链。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信号源,所述第二信号源与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源用于向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馈入第二频率的射频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频率大于4.4GHz。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第一部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第二部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两侧。
CN201810997420.XA 2018-08-29 2018-08-29 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2446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97420.XA CN109244667B (zh) 2018-08-29 2018-08-29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97420.XA CN109244667B (zh) 2018-08-29 2018-08-29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4667A CN109244667A (zh) 2019-01-18
CN109244667B true CN109244667B (zh) 2021-08-31

Family

ID=65068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97420.XA Active CN109244667B (zh) 2018-08-29 2018-08-29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46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8495B (zh) * 2019-05-31 2022-1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821063A (zh) * 2020-12-31 2021-05-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379A (zh) * 2008-01-04 2010-12-08 苹果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天线和天线载体结构
CN104866011A (zh) * 2014-02-20 2015-08-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335412U (zh) * 2016-01-07 2016-06-22 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复合天线
CN107104281A (zh) * 2017-03-13 2017-08-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7863603A (zh) * 2017-10-31 2018-03-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接地组件、天线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7022B2 (en) * 2002-06-19 2004-02-24 Motorola, Inc. Antenna element incorporated in hinge mechanism
KR100641140B1 (ko) * 2004-03-17 2006-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다이버시티 안테나 설치구조
JP5121649B2 (ja) * 2008-09-26 2013-01-16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装置
KR20100084757A (ko) * 2009-01-19 2010-07-28 주식회사 모비텍 커플링을 이용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접지면 연결구조
JP2012253711A (ja) * 2011-06-07 2012-12-20 Panasonic Corp 携帯無線機
CN104798250B (zh) * 2012-11-13 2018-07-0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
KR102396992B1 (ko) * 2015-12-07 2022-05-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553887B1 (ko) * 2016-06-01 2023-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CN108008767B (zh) * 2017-11-30 2021-03-1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379A (zh) * 2008-01-04 2010-12-08 苹果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天线和天线载体结构
CN104866011A (zh) * 2014-02-20 2015-08-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335412U (zh) * 2016-01-07 2016-06-22 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复合天线
CN107104281A (zh) * 2017-03-13 2017-08-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07863603A (zh) * 2017-10-31 2018-03-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接地组件、天线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4667A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6876B (zh) 电子设备
CN109167151B (zh) 电子设备
CN210805993U (zh) 天线辐射体及电子设备
CN112018495B (zh) 电子设备
CN109244675B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216865B (zh) 电子设备
CN108923119A (zh) 电子设备
CN109244674B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676557B (zh) 电子设备
CN108281766A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167169B (zh) 电子设备
CN108712536A (zh) 电子设备
CN109167150B (zh) 电子设备
CN108965523A (zh) 电子设备
CN109244667B (zh) 电子设备
CN112768904B (zh) 天线辐射体、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167152B (zh) 电子设备
CN109167854B (zh) 电子设备
CN208522831U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103624B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875963A (zh) 电子设备
CN109216866B (zh) 电子设备
WO2020001186A1 (zh) 电子设备
CN108965516B (zh) 电子设备
CN108923113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