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4272B - 一种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4272B
CN109244272B CN201811278322.7A CN201811278322A CN109244272B CN 109244272 B CN109244272 B CN 109244272B CN 201811278322 A CN201811278322 A CN 201811278322A CN 109244272 B CN109244272 B CN 1092442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bregion
layer
terminal devi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83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4272A (zh
Inventor
林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83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42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4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4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4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42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3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显示模组(100)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100)的内侧的补光模组(200),所述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层(110),所述显示层(110)包括依次分布的阳极层(111)、发光层(112)和阴极层(113),所述阳极层(111)开设有避让孔(111a),所述补光模组(200)与所述避让孔(111a)相对设置,所述补光模组(200)与所述避让孔(111a)之间设置有配光灯罩(300)。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终端设备存在屏占比较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的发展,终端设备在集成越来越多功能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目前,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随着拍照功能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采用红外成像来辅助正常拍照,进而实现人脸识别功能。
采用结构光、飞行时间测距法(Time of flight,TOF)等人脸识别技术虽然安全性较高,但是同样面临着成本较高等问题;采用2D人脸识别技术需要借助RGB摄像头实现。为了提升在低照度环境下的解锁成功率,终端设备额外设置有红外摄像头和红外补光灯,红外补光灯能够为红外摄像头的拍摄实施补光。此种情况下,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上需要为红外摄像头和红外补光灯开孔。开孔不但影响终端设备的外观,而且还导致终端设备的屏占比较小。
另外,目前的红外补光灯通过配光灯罩实现光线的出射,经过配光灯罩的光线形成的补光区域的补光角度为固定角度,此种补光区域无法匹配不同距离处的人脸识别。举例而言,对于在较小距离内(例如≤35cm)的红外识别而言,补光角度较大就能够完成红外识别,对于较大距离内(例如大于35cm),则需要补光灯的补光较大,而导致照射在人脸的光照功率密度较小,最终会导致解锁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终端设备,以解决目前的终端设备存在屏占比较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显示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内侧的补光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层,所述显示层包括依次分布的阳极层、发光层和阴极层,所述阳极层开设有避让孔,所述补光模组与所述避让孔相对设置,所述补光模组与所述避让孔之间设置有配光灯罩。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终端设备中,通过对显示层的结构进行改进,将阳极层部分挖空,从而在阳极层上形成避让孔,进而使得显示模组的光透过率增大,补光模组发光的光线经过配光灯罩配光之后,从而能够从避让孔入射,进而穿过显示模组,最终实现补光。上述阳极层上的避让孔开设不会影响显示层的显示,无需在显示模组上开设专用的补光灯开孔,因此能够解决终端设备的屏占比较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补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补光模组在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补光模组在另一种工作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显示模组、110-显示层、111-阳极层、111a-避让孔、111b-挖空区域、 112-发光层、112a-蓝色发光单元、112b-绿色发光单元、112c-红色发光单元、113-阴极层、114-封装层、115-偏光片。
200-补光模组、210-第一补光灯、220-第二补光灯、230-控制器。
300-配光灯罩、310-第一子区域、311-第一锯齿面、312-第一球面区、320- 第二子区域、330-第三子区域、331-第三锯齿面、332-第二球面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5,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所公开的终端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显示模组100和设置在显示模组100的内侧的补光模组200。
补光模组200用于为终端设备的红外拍摄进行补光,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层110,显示层110包括依次分布的阳极层111、发光层112和阴极层113,发光层112通常由发光单元阵列形成。发光层112设置在阳极层111和阴极层 113之间。发光层112与阳极层111和阴极层113电连接,进而形成回路,最终实现发光层112的发光。阴极层113之外通常依次设置有封装层114和偏光片115。
在工作的过程中,成阵列分布的发光单元开启,进而实现发光层112的发光。阳极层111开设有避让孔111a,补光模组200与避让孔111a相对设置,避让孔111a的开设使得阳极层111的部分被挖走,进而能使得与避让孔111a 相对设置的发光单元不发光(处于断路状态而不发光),但是发光层112仍然可以通过其他发光单元来实现其发光功能。
本实施例中,阳极层111开设有避让孔111a,而补光模组200与避让孔111a 相对设置,补光模组200与避让孔111a之间设置有配光灯罩300,补光模组 200发出的光线经过配光灯罩300配光后,从避让孔111a入射而穿过显示模组 100,最终射出到终端设备之外。
阳极层111部分挖空,进而形成避让孔111a,能够提高显示模组100的光透过率,而且基本不影响显示模组100的外观。此种情况下,补光模组200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显示模组100实现补光,而且无需在显示模组100上开物理孔。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中,通过对显示层110的结构进行改进,将阳极层111部分挖空,从而在阳极层111上形成避让孔111a,进而使得显示模组100的光透过率增大,补光模组200发光的光线经过配光灯罩300配光之后,从而能够从避让孔111a入射,进而穿过显示模组100,最终实现补光。上述阳极层111上避让孔111a的开设不会影响显示层110的显示,无需在显示模组 100上开设专用的补光灯开孔,因此能够解决终端设备的屏占比较小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发光层112由密集阵列分布的发光单元形成,阳极层111 部分区域被挖空会造成与该挖空区域的部分发光单元不发光,对发光层112的整体发光影响较小。通常,阵列分布的发光单元包括红色发光单元112c、绿色发光单元112b和蓝色发光单元112a,红色发光单元112c、绿色发光单元112b 和蓝色发光单元112a分别发出红光、绿光和蓝光能够合成各种颜色的光线,此为现有技术,在此则不再赘述。具体的设计过程中,红色发光单元112c、绿色发光单元112b和蓝色发光单元112a可以采用多种分布方式。在阳极层111 部分被挖空的前提下,与避让孔111a相邻的发光单元的颜色可以相互借用,来形成相应的颜色,此种情况下,避让孔边缘的区域的发光单元会共享自己所不具备的颜色的发光单元,进而达到配光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阳极层111上可以开设有至少两个相互隔离的挖空区域111b,至少两个挖空区域111b构成避让孔111a,从而使得避让孔111a几乎不影响显示层110显示的影响。
如上文所述,发光层112由阵列分布的发光单元构成。避让孔111a可以由多个间隔设置的挖空区域111b构成。阳极层111上每一个挖空区域111b可以对应阵列分布的发光单元中至少一排发光单元或至少一列发光单元。阳极层 111上的挖空区域111b对应的发光单元无法发光,未被挖的阳极层111的部分区域所对应的发光单元可发光。当挖空区域111b成排或列时,发光层112中一排发光单元发光相邻的另一排发光单元不发光,避让孔111a对应的显示层上的区域的分辨率会有所下降,但仍能正常发光,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避让孔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补光模组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补光灯和控制器230。配光灯罩300包括与至少两个补光灯一一对应的配光区域,进而为相对应的闪光灯实施配光。本实施例中,不同的配光区域能够形成不同视场角的补光区域,进而能够适应不同距离内的识别拍摄实施补光。控制器230与至少两个补光灯相连,控制器230用于控制至少两个补光灯中的一个开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补光模组通常只能选择一个补光灯开启,该补光灯通过相应的配光区域补光后形成补光区域。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补光模组形成的补光区域的补光角度可调,进而能够匹配不同距离处的人脸识别。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补光灯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补光灯可以分别为第一补光灯210和第二补光灯220。
在补光模组包括第一补光灯210和第二补光灯220的前提下,配光灯罩300 可以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子区域310、第二子区域320和第三子区域330。第一补光灯与所述第一子区域310相对设置,第二补光灯220与第三子区域330 相对设置,第一子区域310与第二子区域320形成为第一补光灯210配光的第一配光区域,第一补光灯210发出的光线能够投射到第一配光区域。第二子区域320与第三子区域330形成为第二补光灯220配光的第二配光区域。第二补光灯220发出的光线能够投射到第二配光区域。第一配光区域和第二配光区域均包括第二子区域,达到共用第二子区域320的目的。
本实施中,配光灯罩300的出光面通常为平面,如光面设置有纹路,配光灯罩300能够使得光线在一定程度上汇聚,进而形成光线较为集中的补光区域。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区域310的入光面可以包括第一锯齿面311和第一球面区312。当然,第一球面区312可以由平面替代。第二子区域320的入光面可以为第二锯齿面。第一球面区312位于第一锯齿面311与锯齿面之间。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第一锯齿面311的锯齿深度A1、锯齿宽度B1 及锯齿表面倾斜度。
同理,第三子区域330的入光面可以包括第三锯齿面331和第二球面区 332,第二球面区332位于第三锯齿面331与第二锯齿面之间。第二球面区332 可以由平面替代。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第三锯齿面131的锯齿深度 A2、锯齿宽度B2以及锯齿表面倾斜度。
优选的方案中,第一锯齿面311的锯齿纹路可以与第二锯齿面的锯齿纹路形状相同,或者,第二锯齿面的锯齿纹路与第三锯齿面131的锯齿纹路形状相同。此种情况下,配光灯罩300的入光面可以具有两种锯齿面型,这无疑能降低配光灯罩300的制造难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补光灯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 灯,LED灯具有发光效率高、节能环保、发热量低等优点。当然,补光灯还可以为其它种类,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闪光灯的具体种类。
如上文所述,上文所述的补光模组200包括至少两个补光灯,相应的,配光灯罩300包括与补光灯一一对应的配光区域。为了方便控制,优选的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器 230相连,控制器230根据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至少两个补光灯中的一个开启。此种情况下,在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参数指导下,控制器230可以选择相应的补光灯。具体的,当人脸距离较近时,则控制器230控制能够通过相应的配光区域后形成较大的补光角度的补光灯开启,当人脸距离较远时,则控制器230控制能够通过相应配光区域后形成较小的补光角度的补光灯开启。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可穿戴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终端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显示模组(100)以及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100)的内侧的补光模组(200),所述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层(110),所述显示层(110)包括依次分布的阳极层(111)、发光层(112)和阴极层(113),所述阳极层(111)开设有避让孔(111a),所述补光模组(200)与所述避让孔(111a)相对设置,所述补光模组(200)与所述避让孔(111a)之间设置有配光灯罩(300);其中,所述阳极层(111)开设有避让孔(111a),具体为:所述阳极层(111)开设有至少两个相互隔离的挖空区域(111b),至少两个所述挖空区域(111b)构成所述避让孔(111a);所述挖空区域(111b)对应所述发光层(112)的至少一排发光单元或一列发光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模组(200)包括至少两个补光灯和控制器(230),所述配光灯罩(300)包括与至少两个所述补光灯一一对应的配光区域,所述控制器(230)与至少两个所述补光灯相连,所述控制器(230)用于控制至少两个所述补光灯中的一个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补光灯分别为第一补光灯(210)和第二补光灯(2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光灯罩(300)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子区域(310)、第二子区域(320)和第三子区域(330),所述第一补光灯(210)与所述第一子区域(310)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补光灯(220)与第三子区域(33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子区域(310)与所述第二子区域(320)形成为所述第一补光灯(210)配光的第一配光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320)与所述第三子区域(330)形成为所述第二补光灯(220)配光的第二配光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区域(310)的入光面包括第一锯齿面(311)和第一球面区(312),所述第二子区域(320)的入光面为第二锯齿面,所述第一球面区(312)位于所述第一锯齿面(311)与所述第二锯齿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区域(330)的入光面包括第三锯齿面(331)和第二球面区(332),所述第二球面区(332)位于所述第三锯齿面(331)与所述第二锯齿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锯齿面(311)的锯齿纹路与所述第二锯齿面的锯齿纹路形状相同;或者,所述第二锯齿面的锯齿纹路与所述第三锯齿面(331)的锯齿纹路形状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为LED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230)相连,所述控制器(230)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至少两个所述补光灯中的一个开启。
CN201811278322.7A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终端设备 Active CN1092442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8322.7A CN109244272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8322.7A CN109244272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4272A CN109244272A (zh) 2019-01-18
CN109244272B true CN109244272B (zh) 2021-01-08

Family

ID=65079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8322.7A Active CN109244272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427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805574U (zh) * 2017-03-31 2017-12-26 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设备
CN107316885B (zh) * 2017-06-30 2020-09-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7682598B (zh) * 2017-09-28 2019-10-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菲涅尔透镜、摄像头补光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062524B (zh) * 2017-12-13 2022-05-20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8598115A (zh) * 2018-04-24 2018-09-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4272A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9354B (zh)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030174501A1 (en) LED symbol signal
WO2015090115A1 (zh) 有闪光灯的电子产品保护套
WO2022161435A1 (zh) 显示屏、显示屏的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18209173U (zh) 灯具
CN111029333B (zh) 一种提升显示效果的led灯珠及led显示屏
CN109244272B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09309795B (zh) 电子设备
CN111969123B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19119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349822A (zh) Led器件和背光模组
JP2018170156A (ja) 光環境演出システム
EP3690311A1 (en) Lighting device
US20020181232A1 (en) LED symbol signal
CN211683493U (zh) 一种适应3d打印切片成像进行匹配发光的点阵光源
CN207162252U (zh) 投光灯及其控制器、显示系统
US6869203B2 (en) LED symbol signal
CN115342310A (zh) 灯具
CN107305902A (zh) Led、led模块和led的或led模块的制造方法及应用
CN211264844U (zh) 微led显示屏、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
CN109902626B (zh) 终端设备
CN111969124A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640380A (zh) 交互车灯、汽车车灯及汽车
CN111146258A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219392437U (zh) 摄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