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38151A - 一种检测装置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装置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38151A CN109238151A CN201810720704.4A CN201810720704A CN109238151A CN 109238151 A CN109238151 A CN 109238151A CN 201810720704 A CN201810720704 A CN 201810720704A CN 109238151 A CN109238151 A CN 1092381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kpiece
- smelting tool
- detection device
- support smelting
- de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11/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 e.g. of sheet material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8—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iamet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属于工件结构尺寸检查技术领域,包括采用扫描装置对位于预设的工件检测位置处的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根据支撑冶具上的至少三个定位点获取支撑冶具的位置,从而确定固定在支撑冶具上的工件所处的精确位置;根据工件的精确位置,控制检测装置移动至预设的工件检测初始位置;本发明采用影像扫描的方式确定支撑冶具的位置,采用此方法能够根据支撑冶具的位置变动自动的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使检测装置总能精准的找到支撑冶具的位置,提高了对工件上预设的检测初始位置的对正精度,进而提高了对工件的检测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结构尺寸检查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计算机硬件工件产品进行检测时,通常需要将被测工件放置在支撑冶具上,然后通过定位滑架将载有工件的冶具移动到检测位置,再采用检测设备对冶具上的工件进行检测。
当需要对并列的多个工件进行检测时,检测设备就需要在多个检测位置之间进行移动,为了使检测设备能够准确的移动到检测位置,检测前需要首先对检测设备进行调试,以确定检测设备的检测位置。
然而,通过预先调试确定的检测位置为固定位置,当放置在冶具上的工件发生小距离位移时,将导致检测设备无法准确的对正工件,影响检测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设备根据预先调试的检测位置进行检测时,当工件发生小距离位移将会导致检测设备无法对正工件,而影响检测效果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矫正检测位置的检测设备移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扫描装置对位于预设的工件检测位置处的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
根据支撑冶具上的至少三个定位点获取支撑冶具的位置,从而确定固定在支撑冶具上的工件所处的精确位置;
根据工件的精确位置,控制检测装置移动至预设的工件检测初始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扫描装置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冶具的对面位置的第二工业照相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扫描装置为滑动设置在连接多个位置的轨道上的第二工业照相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采用扫描装置对位于预设的工件检测位置处的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的步骤,包括:
移动第二工业照相机至能够正对支撑冶具的位置;
采用第二工业照相机对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采用第二工业照相机对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的步骤,包括:
通过第三竖直直线模组进行上下移动,改变位于第三竖直直线模组上的第二工业照相机与支撑冶具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第二工业照相机的焦距。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第二工业照相机至能够正对支撑冶具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移动设置在检测装置上的第二工业照相机至能够正对支撑冶具的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采用第二工业照相机对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的步骤,包括:
移动设置在检测装置上的第二工业照相机对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设置在检测装置上的第二工业照相机对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的步骤,包括:
移动设置在下检测装置上的第二工业照相机对支撑冶具的背面进行影像扫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根据工件的精确位置,控制检测装置移动至预设的工件检测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
移动上检测装置至位于支撑冶具正面的工件检测初始位置;
移动下检测装置至位于支撑冶具背面的工件检测初始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根据支撑冶具上的至少三个定位点获取支撑冶具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支撑冶具上四角位置的四个定位点确定支撑冶具的位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采用影像扫描的方式确定支撑冶具的位置,从而确定支撑冶具上工件的位置,然后根据工件的位置将检测装置移动至工件上预设的检测初始位置,采用此方法能够根据支撑冶具的位置变动自动的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使检测装置总能精准的找到支撑冶具的位置,提高了对工件上预设的检测初始位置的对正精度,进而提高了对工件的检测效果。
2.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将照相机固定设置在与用于放置工件的支撑冶具正相对的位置,在此位置位于照相机扫描区域内的支撑冶具即使有小范围的活动变化,照相机也能够正对支撑冶具进行扫描,从而准确的扫描得到支撑冶具的位置。
3.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将照相机滑动设置在多个预先调试的位置之间的轨道上,通过轨道能够使照相机在多个位置之间进行移动,从而满足对多个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
4.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在对多个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时,需要将照相机首先移动至扫描位置,在此位置支撑冶具位于照相机的扫描区域,进而使照相机能够完成对支撑冶具的扫描后精确定位。
5.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将照相机设置在检测装置上,使照相机随着检测装置上的移动装置进行各个扫描位置之间的移动,避免了对照相机单独设置移动装置,精简了设备整体结构。
6.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所述照相机通过第三竖直直线模组与检测装置连接,通过第三竖直直线模组的动作进行照相机焦距的调节,提高了对工件影像扫描的清晰度,进而提高了对工件位置判断的准确性。
7.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将照相机通过第三竖直直线模组与检测装置连接后,在移动照相机至扫描位置的步骤中,可以通过驱动第三竖直直线模组调整照相机对支撑冶具的焦距,从而得到更为清晰的图像,提高对支撑冶具位置的判断速度和精准度。
8.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对工件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包括上检测装置和下检测装置,照相机与下检测装置连接从下方对支撑冶具的背面进行影像扫描。
9.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在照相机进行完工件位置的确定后,上检测装置和下检测装置根据工件位置依次移动至预设的工件检测初始位置,即可开始对工件的结构尺寸进行检测。
10.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在支撑冶具上设置有四个定位点,能够更加快捷的确定支撑冶具的中心点,从而根据支撑冶具的中心点位置确定工件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支撑冶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避位孔冶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定位滑架连接支撑冶具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定位滑架的俯视图。
图7为定位滑架的仰视图。
图8为主滑动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侧滑动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检测工位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左视图。
图12为图10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0的仰视图。
图14为工件结构尺寸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主视图。
图16为图14的俯视图。
图17为上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侧面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下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箱式检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冶具;2、工件容置槽;3、避位检测孔;4、避位孔冶具;5、定位柱连接槽;6、工件定位柱;7、抽真空进气口;8、抽真空出气口;9、背光透过孔;10、避位定位孔;11、卡具滑动槽;12、LED光源;13、光源线固定板;14、固定连接凸台;15、电源线容置槽;16、定位滑架;17、滑动主板;18、主滑动卡具;19、侧滑动卡具;20、第一推抵执行块;21、推抵固定块;22、推抵滑动柱;23、弹性缓冲件;24、推抵限位块;25、气动驱动装置;26、水平滑动面;27、竖直推动面;28、固定台面;29、液压驱动杆;30、第一滑台模组;31、缓冲液压缸;32、顶杆;33、工件结构尺寸检测装置;34、第一滑板;35、第一龙门滑台;36、第一竖直直线模组;37、线激光器;38、第一点激光器;39、第一工业照相机;40、第二竖直直线模组;41、第二点激光器;42、第二滑板;43、安装板座;44、第二龙门滑台;45、第三竖直直线模组;46、第三点激光器;47、第二工业照相机;48、电气柜;49、支腿;50、防护罩;51、显示屏;52、计算机处理器;53、键盘;54、鼠标;55、操作板;56、启动按钮;57、急停按钮;58、复位旋钮;59、第二推抵执行块;60、第二滑台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冶具1,用于在对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底部的梁板进行检测时,支撑在梁板的下方对梁板进行固定连接,如图1~4所示,支撑冶具1包括工件容置槽2,避位检测孔3,避位孔冶具4,定位柱连接槽5,工件定位柱6,抽真空进气口7,抽真空出气口8,背光透过孔9,避位定位孔10,卡具滑动槽11,LED光源12,光源线固定板13,固定连接凸台14。
所述工件容置槽2位于支撑冶具1的正面,工件容置槽2与被检测工件的外形相匹配,能够将工件的背面平放在工件容置槽2内。
所述避位检测孔3为穿过工件容置槽2底部形成的通孔,从避位检测孔3处能够露出工件背面的需要被检测的位置,第二工业照相机47能够通过避位检测孔3穿过支撑冶具1对工件的背面进行检测,其他可见光线同样能够通过避位检测孔3穿过支撑冶具1对工件的背面进行照射;所述避位检测孔3的纵截面为底部大、顶部小的梯形结构,并在梯形面上涂抹有常规的白色反光材料,通过梯形面的反光能够使透过避位检测孔3露出的工件背面更好的被照亮,提高第二工业照相机47对工件背面的检测效果。
所述避位孔冶具4为插入避位检测孔3的一个模具,在避位孔冶具4的内部具有纵截面为梯形的通孔,避位孔冶具4的外壁结构可以设置为便于加工的矩形结构,这样,就可以将避位检测孔3设置为普通的矩形孔,采用将避位孔冶具4插入避位检测孔3的方式进行组合后,同样实现便于光线从冶具背面向上照射,同时还能够降低对支撑冶具1的加工难度。
所述定位柱连接槽5位于工件容置槽2的周围,用于将具有一定弹性的工件定位柱6通过旋拧竖直连接到工件的周围,工件定位柱6的部分嵌入到工件容置槽2的内部,将工件放入工件容置槽2时尽量使工件的四周紧贴着工件定位柱6的侧壁,从而实现对工件进行粗定位。
所述抽真空进气口7位于工件容置槽2内,并被工件的背面覆盖住,在进行抽真空时,使抽真空进气口7能够对工件进行吸附;所述抽真空出气口8与所述抽真空进气口7同位于支撑冶具1的正面上,其中抽真空出气口8远离工件容置槽2,抽真空出气口8通过支撑冶具1内的横向通道与抽真空进气口7连通,进行抽真空时,空气从抽真空进气口7通过横向通道流向抽真空出气口8,然后通过抽真空出气口8将抽取的空气排出至外界,从而使抽真空进气口7处产生对工件的吸附力,将工件的背面紧贴在支撑冶具1上。
所述横向通道的设置方式为从所述支撑冶具1的侧壁进行水平向内打孔将所述抽真空出气口8和所述抽真空进气口7导通后,再将支撑冶具1侧壁上的打孔位置进行密封,即将支撑冶具1侧面形成的开口堵死。
所述背光透过孔9为穿过支撑冶具1形成的通孔,其位于工件轮廓的四角位置,用于使光线穿过支撑冶具1对工件的轮廓进行照射,便于对工件轮廓进行检测。
所述避位定位孔10具有四个,分别位于工件容置槽2内的四角位置,避位定位孔10为穿过工件容置槽2底部形成的通孔,从支撑冶具1下方向上对避位定位孔10进行影像扫描,根据四个避位定位孔10的位置能够对支撑冶具1进行定位,从而确定支撑冶具1上工件的位置,便于后续根据工件的位置将检测装置移动至检测起始位置,所述检测起始位置为预设的对工件进行检测开始的位置。
所述卡具滑动槽11具有三个,分别设在工件容置槽2的左右两侧和前侧位置,并且卡具滑动槽11的部分嵌入到工件容置槽2内部,在卡具滑动槽11的对侧还设置有相应的工件定位柱6,以对工件形成抵挡;当工件放入到工件容置槽2后,采用滑动卡具沿卡具滑动槽11滑动,并推动工件朝向滑动卡具对侧的工件定位柱6移动,当工件抵住工件定位柱6后,便到形成了对工件的水平方向的固定,使工件在支撑冶具1上能够更精准的到达预定的检测位置。
所述LED光源12连接在支撑冶具1的背面,并位于靠近背光透过孔9的地方,采用LED光源12对工件的背面进行照射,能够将工件背面照亮,便于对工件进行检测。
所述光源固定板压紧在支撑冶具1背面的电源线容置槽15处,将连接LED光源12的电源线固定在电源线容置槽15内,防止电源线对激光检测形成干扰。
所述固定连接凸台14突出支撑冶具1的两侧,用于将支撑冶具1固定在滑动主板17上,使支撑冶具1能随着滑动主板17进行移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避位定位孔10可以设置除了包括四组以外的其他常规数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避位定位孔10可以省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避位孔冶具4内的梯形面上的反光材料可以采用除了包括白色反光漆以外的其他常规材料。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避位孔冶具4内的梯形面上的反光材料可以省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避位检测孔3的横向截面可以采用除了多边形结构以为的其他常规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避位孔冶具4可以省略,或者直接将避位检测孔3设置为纵向截面为底部大、顶部小的梯形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避位检测孔3内的梯形面上的反光材料可以采用除了包括白色反光漆以外的其他常规材料。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避位检测孔3内的梯形面上的反光材料可以省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避位检测孔3的纵向截面可以采用除了纵向截面为底部大、顶部小的梯形结构以外的其他常规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支撑冶具1背面的电源线容置槽15可以省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支撑冶具1背面的光源线固定板13可以省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光源可以采用除了LED光源12以外的其他常规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背光透过孔9处设置的光源可以省略,或者所述光源可以是除了朝向支撑冶具1以外的其他方向设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背光透过孔9可以省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工件定位柱6可以采用除了具有弹性以外的其他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定位柱连接槽5可以省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工件容置槽2可以省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横向通道可以采用除了由盲孔或通孔端部设置密封装置以外的其他常规结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滑架16,用于连接和移动支撑冶具1,并与支撑冶具1配合用于共同固定被检测工件,防止在定位滑架16移动时工件发生移位,如图5~9所示,定位滑架16包括:滑动主板17、主滑动卡具18和侧滑动卡具19。
所述滑动主板17具有容纳支撑冶具1的凹槽,在凹槽的两侧设有用于与支撑冶具1进行固定连接的螺栓孔,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后能够将支撑冶具1固定在滑动主板17的凹槽内;在滑动主板17的两边底部位置设有用于与第一滑台模组30连接的连接孔,将第一滑台模组30的滑台块固定在滑动主板17上后,能够使滑动主板17沿着第一滑台模组30预设的轨道进行滑动。
所述主滑动卡具18连接在滑动主板17的用于容纳支撑冶具1的凹槽前侧,并且主滑动卡具18与支撑冶具1前侧上的卡具滑动槽11相对,使主滑动卡具18能够沿着卡具滑动槽11进行朝向支撑冶具1方向的纵向滑动,最终抵住支撑冶具1上的工件,使工件在纵向方向上进行固定,提高工件抵达预设的检测位置的精度;所述主滑动卡具18包括:第一推抵执行块20,推抵固定块21,推抵滑动柱22,弹性缓冲件23,推抵限位块24,气动驱动装置25;所述第一推抵执行块20具有沿卡具滑动槽11的底面进行滑动的水平滑动面26,还具有用于推抵工件的竖直推动面27;所述推抵滑动柱22的一端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推抵执行块20的位于竖直推动面27相背的另一面上,所述推抵滑动柱22的另一端穿过推抵固定块21上的通孔后连接在推抵限位块24上;所述弹性缓冲件23套在推抵滑动柱22上并位于第一推抵执行块20和推抵固定块21之间,所述弹性缓冲件23的一端抵住第一推抵执行块20,另一端抵住推抵动力块;在将工件放置在支撑冶具1的工件容置槽2内时,需要手动或者气动移动第一推抵执行块20向弹性缓冲件23施加压力,使第一推抵执行块20与推抵固定块21之间的距离缩小,然后将工件放置在工件容置槽2内后,放开第一推抵执行块20,在弹性缓冲件23的作用下推动第一推抵执行块20抵压工件,将工件水平固定在支撑冶具1上,并随支撑冶具1更精确的移动到检测位置;采用弹性缓冲件23作为驱动能够防止对工件产生过大推力,保证工件的安全。所述气动驱动装置25与推抵固定块21相对固定设置,执行端作用在推抵限位块24上,用于气动推动第一推抵执行块20朝向弹性缓冲件23施加压力。
所述侧滑动卡具19连接在滑动主板17的用于容纳支撑冶具1的凹槽侧边,并且与支撑冶具1侧边上的卡具滑动槽11相对,所述侧滑动卡具19在第二滑台模组60的支撑下能够沿着支撑冶具1侧边上的卡具滑动槽11进行滑动,从而抵住工件朝向对侧的工件定位柱6进行横向移动,对工件在横向方向上进行固定,使工件更精确的抵达测量位置,所述侧滑动卡具19的结构可以与所述主滑动卡具18的结构相同,并且可以省略弹性缓冲件23,直接采用气动装置驱动进行移动,在省略弹性缓冲件23时,将侧滑动卡具19上用于推动工件的第二推抵执行块59设置在第二滑台模组60的滑动块上,通过气动装置驱动第二推抵执行块59进行移动。
使用方法
将支撑冶具1插入定位滑架16的凹槽处,并通过支撑冶具1两侧的固定连接凸台14与定位滑架16的凹槽通过螺丝连接,这样将支撑冶具1与定位滑架16形成一个组合,用于放置被检测的工件产品。
将定位滑架16滑动至工件的更换位置,启动侧滑动卡具19上的气动装置,使第二推抵执行块59在第二滑台模组60上滑动至远离工件的位置;启动主滑动卡具18的气动驱动装置25,使第一推抵执行块20克服弹簧弹性缓冲件23的阻力,移动至远离工件的位置;这样便可将工件放置在支撑冶具1的工件容置槽2内,并在放置工件时将工件尽量贴靠工件定位柱6设置。
然后,启动侧滑动卡具19上的气动装置使第二推抵执行块59在第二滑台模组60上朝向工件滑动,将工件另一端更紧密的抵住工件定位柱6,使工件在横向的左右方向完成固定和定位;取消主滑动卡具18上的气动驱动装置25的作用,使第一推抵执行块20在弹簧弹性缓冲件23的作用下朝向工件滑动,将工件另一端更紧密的抵住工件定位柱6,使工件在竖向的前后方向完成固定和定位;这样在运行定位滑架16时,能够避免工件产生任何的轻微晃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滑动主板17上用于与第一滑台模组30连接的连接孔可以位于除了两侧底部以为的其他常规位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滑动主板17上用于与第一滑台模组30连接的连接孔可以省略,或采用其他常规结构进行与第一滑台模组30的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滑动主板17上用于容纳支撑冶具1的凹槽可以省略,或采用其他常规结构与支撑冶具1进行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侧滑动卡具19可以采用除了包括第二推抵执行块59、第二滑台模组60和气动装置以为的其他常规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主滑动卡具18的气动驱动装置25可以省略,或采用其他常规驱动结构进行第一推抵执行块20的移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主滑动卡具18可以采用除了包括第一推抵执行块20、推抵固定块21、推抵限位块24、推抵滑动柱22和弹性缓冲件23以外的其他常规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工件定位柱6的侧壁可以采用不具有弹性的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支撑冶具1上的定位柱连接槽5可以省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支撑冶具1上的卡具滑动槽11可以省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工位台,用于将工件设置在上面,然后将工件移动至检测位置,使工件在检测工作台上进行检测,如图10~13所示,检测工位台包括:定位滑架16,固定台面28,液压驱动杆29,第一滑台模组30。
所述固定台面28上设有用于连接定位滑架16的第一滑台模组30,在第一滑台模组30上定位滑架16能够进行滑动,从而使固定在定位滑架16上的工件移动至检测位置;所述定位滑架16在固定台面28上具有并列的两组,两组所述定位滑架16具有单独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在进行检测时,一组定位滑架16上可以进行工件检测,另一组定位滑架16可以进行工件的更换,使检测装置总是处于工作状态,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
所述液压驱动杆29固定在固定台面28的背面,其执行端与定位滑架16连接,其伸缩方向与第一滑台模组30的方向相同,并且在两组定位滑架16上分别设有一组液压驱动杆29,用于分别对两组定位滑架16进行驱动。
所述第一滑台模组30位于固定台面28与定位滑架16之间,其直线导轨连接在固定台面28上,滑台块连接在定位滑架16上,在液压驱动杆29的驱动下,所述定位滑架16沿着第一滑台模组30的轨道在固定台面28上进行滑动,使工件在被更换位置和被检测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所述液压驱动杆29进行伸出时,推动定位滑架16移动到工件的被更换位置,在此位置,液压驱动杆29的顶端与固定台面28上设置的缓冲结构接触;所述缓冲结构为缓冲液压缸31,其顶杆32朝向液压驱动杆29的顶端,用于阻挡液压驱动杆29过渡伸出。
工作方法
在定位滑架16位于工件的更换位置时,将工件设置在定位滑架16上,启动液压驱动杆29使定位滑架16沿着第一滑台模组30在固定台面28上滑动,从而带动工件移动至检测位置,使检测装置对工件进行检测。
然后操作另一组定位滑架16移动至相对应的工件更换位置,将另一待检测工件放置在定位滑架16上,启动液压驱动杆29使定位滑架16沿着第一滑台模组30在固定台面28上滑动,从而带动第二件工件移动至检测位置;当检测装置对第一件工件进行检测完毕后,进行移动至第二件工件的检测位置,便能够对第二件工件进行检测,实现连续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缓冲结构可以采用除了包括缓冲液压缸31以外的其他常规缓冲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缓冲结构可以省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可以采用除了将液压驱动杆29的执行端穿过固定台面28后与定位滑架16连接以外的其他常规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液压驱动杆29的固定端可以连接在固定台面28上的除了背面以外的其他位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液压驱动杆29可以采用除了将固定端连接在固定台面28上和将执行端连接在定位滑架16上以外的其他常规连接方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驱动定位滑架16进行滑动的驱动装置可以采用除了液压驱动杆29以外的其他常规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在每组定位滑架16的底部设置的第一滑台模组30可以有除了两个以外的其他数量设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在每组定位滑架16的底部设置的第一滑台模组30可以仅有一个。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第一滑台模组30可以省略,所述定位滑架16可以采用其他常规结构在所述固定台面28上进行移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件结构尺寸检测装置33,用于对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底部的梁板进行轮廓度、孔位孔径、垂直度、厚度和绝缘胶检测点高度的检测,如图14~19所示,工件结构尺寸检测装置33包括:检测工位台,上检测装置,侧面检测装置,下检测装置。
所述上检测装置位于检测工位台的上方,并通过第一滑板34连接在第一龙门滑台35上,用于对工件的正面进行检测;所述上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竖直直线模组36、线激光器37、第一点激光器38、第一工业照相机39;所述第一竖直直线模组36通过第一滑板34连接在第一龙门滑台35的横梁上,第一滑板34在第一龙门滑台35的带动下能够沿着横梁进行左右移动;所述线激光器37和所述第一工业照相机39均设置在第一竖直直线模组36的滑动块上,在第一竖直直线模组36的带动下能够朝向被检测工件的正面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从而调整线激光器37和第一工业照相机39与被检测工件之间的距离,使被检查工件位于线激光器37的检测范围,使第一工业照相机39的焦距能够调整到最佳状态;所述第一点激光器38设置在第一滑板34上,朝向被检测工件的正面进行距离检测。
所述侧面检测装置设置在检测工位台的侧面,用于对被检测工件侧面的垂直度进行检测,侧面检测装置包括:第二竖直直线模组40、第二点激光器41;所述第二竖直直线模组40通过第二滑板42连接在第一龙门滑台35的横梁上,第二滑板42在第一龙门滑台35的带动下能够沿着横梁进行左右移动,并且第二滑板42与第一滑板34连接,使侧面检测装置和上检测装置能够同步的进行左右移动,便于对侧面检测装置和上检测装置的移动进行控制;所述第二点激光器41连接在第二竖直直线模组40的滑动块上,在第二竖直直线模组40的带动下,朝向被检测工件的侧面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
所述下检测装置位于检测工位台的下方,并连接在安装板座43上的第二龙门滑台44上,用于对工件的背面进行检测;下检测装置包括:第三竖直直线模组45、第三点激光器46、第二工业照相机47;所述第三竖直直线模组45通过第三滑板连接在第二龙门滑台44的横梁上,第三滑板在第二龙门滑台44的带动下能够沿着横梁进行左右移动;所述第三点激光器46设置在第三滑板上,朝向被检测工件的背面进行距离检测;所述第二工业照相机47设置在第三竖直直线模组45的滑动块上,在第三竖直直线模组45的带动下朝向被检测工件的背面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从而将第二工业照相机47的焦距调整到最佳状态。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检测工位台可以设置为两组以外的其他数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检测工位台可以仅设置一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第三点激光器46可以省略,或采用其他常规结构确定工件背面所处的水平高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第二工业照相机47和第三竖直直线模组45可以省略,或采用其他常规结构进行确定用于放置工件的支撑冶具1的位置信息。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下检测装置可以省略,或采用其他常规结构进行工件背面结构的检测。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第二滑板42与第一滑板34可以不进行连接而采用单独控制。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侧面检测装置可以省略,或采用其他常规结构进行侧面垂直度的检测。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第一点激光器38可以省略,或采用其他常规结构进行工件正面水平高度的检测。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第一工业照相机39可以省略,或采用其他常规结构进行工件正面轮廓度的检测。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件结构检测方法,适于对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底部的梁板进行轮廓度、孔位孔径、垂直度、厚度和绝缘胶高度的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放置工件,将工件放置在支撑冶具1的工件容置槽2内,并使工件侧壁贴住工件容置槽2周围的工件定位柱6。
竖向固定工件,启动连接抽真空出气口8的抽真空装置,从支撑冶具1上的抽真空出气口8处向外抽空气,从而使抽真空进气口7处对工件形成吸附,将工件的背面吸附在支撑冶具1的工件容置槽2内。
水平固定工件,用定位滑架16上的主滑动卡具18和侧滑动卡具19分别朝向工件移动,使工件的与主滑动卡具18和侧滑动卡具19相对的另一侧更紧密的抵住工件定位柱6,主滑动卡具18和侧滑动卡具19与工件定位柱6共同夹紧工件,从而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对工件形成固定。
移动工件至检测位置,启动液压驱动杆29对定位滑架16进行拉动,使定位滑架16在固定台面28上滑动,从而带动工件移动到检测位置。
移动下检测装置进入检测位置,将下检测装置通过第二龙门滑台44移动至工件背面的检测位置。
确定工件位置,采用第二工业照相机47从支撑冶具1的背面进行影像扫描,取得支撑冶具1背面上的四个避位定位孔10位置,通过计算机程序运算判断支撑冶具1的位置,从而确定工件的位置,其中通过四个定位孔确定支撑冶具1位置的运算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用进行创造性劳动便可以获得的技术,同根据扫描三点确定二维码位置的运算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将检测装置移动至检测起始位置,根据工件的位置,通过第一龙门滑台35对上检测装置和侧面检测装置进行移动,使线激光器37、第一点激光器38、第一工业照相机39和第二点激光器41中的任一设备对正工件正面预设的检测起始位置,通过第二龙门滑台44对下检测装置进行移动,使第三点激光器46对正工件背面预设的检测起始位置,所述检测起始位置为根据工件结构通过计算机预先设定的对工件进行检测的开始位置。
扫描工件正面形貌,通过第一龙门滑台35对上检测装置进行移动,使线激光器37对正工件正面的检测起始位置,根据预设轨迹移动线激光器37对工件的正面进行线激光扫描,并记录测得数据和位移距离,然后根据现有的技术将扫描结果合成为3D数据,测得工件正面的形貌,从而得到工件正面的孔位孔径和绝缘胶高度数据。
检测工件背面距离,在第一龙门滑台35移动的同时,可以通过第二龙门滑台44对下检测装置进行移动,使第三点激光器46对正工件背面的检测起始位置,根据预设轨迹移动第三点激光器46,使第三点激光器46穿过支撑冶具1背面的避位检测孔3对工件背面进行距离检测,检测期间可以打开支撑冶具1背面的LED光源12。
检测工件正面距离,当线激光器37检测完成后,通过第一龙门滑台35移动调整第一点激光器38的位置,使第一点激光器38对正工件正面的检测起始位置,然后根据预设轨迹移动第一点激光器38,对工件的正面进行距离检测,再通过和第三点激光器46的检测数据结合,计算得到工件的厚度。
检测工件轮廓度,当第一点激光器38检测完成后,通过第一龙门滑台35移动调整第一工业照相机39的位置,使第一工业照相机39对正工件正面的检测起始位置,然后根据预设轨迹移动第一工业照相机39,对工件的正面进行轮廓度检测,得到工件的轮廓度。
检查工件侧面垂直度,当第一工业照相机39检测完成后,通过第一龙门滑台35移动调整第二点激光器41的位置,使第二点激光器41对正工件侧面的检测起始位置,然后根据预设轨迹移动第二点激光器41,对工件的侧米进行垂直度检测,得到工件的垂直度。
其中,进行上述扫描工件正面形貌、检测工件正面距离、检测工件轮廓度和检查工件侧面垂直度的步骤,不分先后,可以任意顺序进行依次检测。
之所以进行确定工件检测起始位置的原因为:当采用一组检测装置对并列的多组定位滑架16上的工件进行检测时,需要检测装置在多组工件之间进行移动,为了更加精确的获取工件的位置,从而需要根据工件的位置对检测装置进行重新定位,采用这种并列设置定位滑架16的方式,能够对多个工件进行检测,使检测装置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不影响对检测完成的工件的更换,提高了检测效率。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可根据支撑冶具1上除了以四角位置的四个定位点以外的其他常规方式确定支撑冶具1的位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在确定了工件的精确位置后,可以进行移动除了包括上检测装置和下检测装置以外的其他常规装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采用第二工业照相机47对支撑冶具1进行影像扫描时,可以采用除了扫描支撑冶具1背面以外的其他常规方式进行支撑冶具1位置的确定。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移动第二工业照相机47正对支撑冶具1时,可以采用将第二工业照相机47设置在其他常规装置上进行移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采用第二工业照相机47对支撑冶具1进行影像扫描时,可以将第二工业照相机47设置在除了包括检测装置以外的其他装置上,通过移动连接第二工业照相机47的其他常规装置进行支撑冶具1的影像扫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与第二工业照相机47连接的第三竖直直线模组45可以省略,或采用其他常规结构进行第二工业照相机47与支撑冶具1之间距离的调整。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在采用第二工业照相机47通过移动后到达预设位置对支撑冶具1进行检测的步骤中,第二工业照相机47所到达的位置可以是除了位于支撑冶具1的正对面以外的其他能够对支撑冶具1进行影像获取的位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第二工业照相机47可以采用固定方式设置,对进入第二工业照相机47获取影像的区域内的支撑冶具1进行影像获取。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对支撑冶具1进行位置检测的扫描装置可以采用除了包括第二工业照相机47以外的其他常规装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对支撑冶具1进行移动的驱动装置可以采用除了包括液压驱动杆29以外的其他常规驱动方式进行。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在进行将工件水平固定在支撑冶具1上时,可以采用除了用滑动卡具卡住工件周围以外的其他常规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在进行将工件背面紧贴在支撑冶具1上时,可以采用除了用真空吸附以外的其他常规方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在进行工件轮廓度检测时,所述工件背面的光源可以省略或不进行启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进行工件正面轮廓度的检测时,可以采用除了包括用第一工业照相机39进行扫描以外的其他常规方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在进行工件侧面垂直度的检测时,可以采用除了包括用第二点激光器41进行检测以外的其他常规方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在进行工件厚度的检测时,可以采用除了包括用第一点激光器38和第三点激光器46进行测量以外的其他常规检测方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在进行工件正面形貌检测时,可以采用除了用线激光器37进行扫描以外的其他常规方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在进行精确确定工件的位置时,可以采用除了包括用影像扫描以外的其他常规方式,或者省略对工件位置的精确确定。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箱式检测设备,用于对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底部的梁板进行检测,如图20所示,检测设备包括:工件结构尺寸检测装置33、电气柜48、支腿49、防护罩50、显示屏51、计算机处理器52、键盘53、鼠标54。
所述电气柜48的内部用于容纳电气设备,其底部设置有支腿49将设备支起在地面上,电气柜48顶部覆盖有安装板座43用于将工件结构尺寸检测装置33设置在上面。
所述防护罩50罩设在工件结构尺寸检测装置33的上方,防护罩50的底部与电气柜48连接,防护罩50的前面设有便于人员操作的检测窗口。
所述显示屏51悬吊设置在防护罩50上的检测窗口处,便于人员对检测内容进行监视,并且显示屏51凹陷在检测窗口的内部,使检测设备整体仍处于规则的形状,不存在显示屏51产生的凸起。
所述键盘53和鼠标54放置在操作板55上,所述操作板55以悬臂形式从防护罩50的前面检测窗口处向防护罩50的外侧伸出。
所述防护罩50的前面在两立柱上设有启动按钮56、急停按钮57和复位旋钮58。
使用方法
启动设置在防护罩50后部的计算机处理器52进行开机,将操作板55的连接端扣在防护罩50的检测窗口下方,使操作板55以悬臂形式从检测窗口处向防护罩50的外侧伸出,将键盘53和鼠标54连接计算机处理器52后放置在操作板55上。
启动悬吊在防护罩50的检测窗口处的显示屏51,操作鼠标54和键盘53开启检测软件,通过显示屏51显示检测数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计算机处理器52可以设置在除了防护罩50顶部的内部位置以外的其他位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电气柜48的底部的支腿49可以省略,或可以采用其他常规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启动按钮56、急停按钮57和复位旋钮58可以设置在除了防护罩50上检测窗口两侧以外的其他位置。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操作板55可以采用除了包括矩形梁和矩形槽以为的其他常规连接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操作板55可以采用除了可拆卸以外的其他常规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操作板55可以省略,或可以采用其他常规结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输入装置可以包括除了键盘53和鼠标54以外的其他常规设备。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输入装置可以省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替换方式,所述显示屏51可以采用除了凹陷在检测窗口内以外的其他常规设置方式。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扫描装置对位于预设的工件检测位置处的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
根据支撑冶具上的至少三个定位点获取支撑冶具的位置,从而确定固定在支撑冶具上的工件所处的精确位置;
根据工件的精确位置,控制检测装置移动至预设的工件检测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装置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冶具的对面位置的第二工业照相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装置为滑动设置在连接多个位置的轨道上的第二工业照相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扫描装置对位于预设的工件检测位置处的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的步骤,包括:
移动第二工业照相机至能够正对支撑冶具的位置;
采用第二工业照相机对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第二工业照相机对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的步骤,包括:
通过第三竖直直线模组进行上下移动,改变位于第三竖直直线模组上的第二工业照相机与支撑冶具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第二工业照相机的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第二工业照相机至能够正对支撑冶具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移动设置在检测装置上的第二工业照相机至能够正对支撑冶具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第二工业照相机对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的步骤,包括:
移动设置在检测装置上的第二工业照相机对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置在检测装置上的第二工业照相机对支撑冶具进行影像扫描的步骤,包括:
移动设置在下检测装置上的第二工业照相机对支撑冶具的背面进行影像扫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工件的精确位置,控制检测装置移动至预设的工件检测初始位置的步骤,包括:
移动上检测装置至位于支撑冶具正面的工件检测初始位置;
移动下检测装置至位于支撑冶具背面的工件检测初始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支撑冶具上的至少三个定位点获取支撑冶具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支撑冶具上四角位置的四个定位点确定支撑冶具的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20704.4A CN109238151B (zh) | 2018-06-29 | 2018-06-29 | 一种检测装置定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20704.4A CN109238151B (zh) | 2018-06-29 | 2018-06-29 | 一种检测装置定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38151A true CN109238151A (zh) | 2019-01-18 |
CN109238151B CN109238151B (zh) | 2020-06-05 |
Family
ID=65071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20704.4A Active CN109238151B (zh) | 2018-06-29 | 2018-06-29 | 一种检测装置定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38151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57758A (zh) * | 2019-10-22 | 2020-01-07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盖板工件检测设备 |
CN110940287A (zh) * | 2019-10-22 | 2020-03-31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工件尺寸结构检测设备 |
CN111102925A (zh) * | 2019-12-31 | 2020-05-05 | 苏州浩智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检测协作机器人 |
Citation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554086A1 (de) * | 1975-12-02 | 1977-06-16 | Ibm Deutschland | Verfahren zur analyse und/oder zur ortsbestimmung von kanten |
US5778548A (en) * | 1995-05-16 | 1998-07-14 | Dea-Brown & Sharpe S.P.A. | View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noncontacting measurements |
JPH11351840A (ja) * | 1998-06-09 | 1999-12-24 | Mitsutoyo Corp | 非接触三次元測定方法 |
EP1196020A3 (en) * | 2000-10-05 | 2003-01-02 |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 Method of detecting position of printed-wiring board |
EP1228952A3 (en) * | 2001-01-31 | 2003-06-04 | Nissan Motor Co., Ltd. | Locating unit, vehicle body assembly machine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for |
CN200944047Y (zh) * | 2006-09-01 | 2007-09-05 | 上海量具刃具厂 | 具有传感结构的影像测量仪 |
US20090015833A1 (en) * | 2007-07-11 | 2009-01-15 | Vistec Semiconductor Systems Gmbh |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in an optical cd measurement system |
CN201653373U (zh) * | 2010-03-29 | 2010-11-24 |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三轴非接触式影像测量系统 |
CN102853767A (zh) * | 2012-10-10 | 2013-01-02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激光检测装置 |
CN102980514A (zh) * | 2012-11-13 | 2013-03-20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i/o孔检测机台 |
CN103064085A (zh) * | 2012-12-20 | 2013-04-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 |
CN103895023A (zh) * | 2014-04-04 | 2014-07-02 | 中国民航大学 | 一种基于编码方位装置的机械臂末端跟踪测量系统及方法 |
CN106066333A (zh) * | 2016-08-04 | 2016-11-02 | 西南交通大学 | 曲面零件表面轮廓损伤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
US20170028496A1 (en) * | 2015-07-31 | 2017-02-02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Brazing assembly for roof laser-brazing system |
CN106643550A (zh) * | 2016-11-30 | 2017-05-10 | 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数字全息扫描的三维形貌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CN106679528A (zh) * | 2016-11-26 | 2017-05-17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工件变形检具 |
CN206430698U (zh) * | 2016-11-17 | 2017-08-22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非接触式光学测量装置 |
CN107121093A (zh) * | 2017-06-13 | 2017-09-01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主动视觉的齿轮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CN206514808U (zh) * | 2017-02-13 | 2017-09-22 | 东莞市维鸿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三坐标影像一体机 |
CN107389316A (zh) * | 2017-07-19 | 2017-11-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测试装置和显示面板测试方法 |
CN206695753U (zh) * | 2017-03-17 | 2017-12-01 | 勤多宝检测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光学测量仪 |
-
2018
- 2018-06-29 CN CN201810720704.4A patent/CN1092381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554086A1 (de) * | 1975-12-02 | 1977-06-16 | Ibm Deutschland | Verfahren zur analyse und/oder zur ortsbestimmung von kanten |
US5778548A (en) * | 1995-05-16 | 1998-07-14 | Dea-Brown & Sharpe S.P.A. | View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noncontacting measurements |
JPH11351840A (ja) * | 1998-06-09 | 1999-12-24 | Mitsutoyo Corp | 非接触三次元測定方法 |
EP1196020A3 (en) * | 2000-10-05 | 2003-01-02 |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 Method of detecting position of printed-wiring board |
EP1228952A3 (en) * | 2001-01-31 | 2003-06-04 | Nissan Motor Co., Ltd. | Locating unit, vehicle body assembly machine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for |
CN200944047Y (zh) * | 2006-09-01 | 2007-09-05 | 上海量具刃具厂 | 具有传感结构的影像测量仪 |
US20090015833A1 (en) * | 2007-07-11 | 2009-01-15 | Vistec Semiconductor Systems Gmbh |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in an optical cd measurement system |
CN201653373U (zh) * | 2010-03-29 | 2010-11-24 |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三轴非接触式影像测量系统 |
CN102853767A (zh) * | 2012-10-10 | 2013-01-02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激光检测装置 |
CN102980514A (zh) * | 2012-11-13 | 2013-03-20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i/o孔检测机台 |
CN103064085A (zh) * | 2012-12-20 | 2013-04-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 |
CN103895023A (zh) * | 2014-04-04 | 2014-07-02 | 中国民航大学 | 一种基于编码方位装置的机械臂末端跟踪测量系统及方法 |
US20170028496A1 (en) * | 2015-07-31 | 2017-02-02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Brazing assembly for roof laser-brazing system |
CN106066333A (zh) * | 2016-08-04 | 2016-11-02 | 西南交通大学 | 曲面零件表面轮廓损伤分析装置及其方法 |
CN206430698U (zh) * | 2016-11-17 | 2017-08-22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非接触式光学测量装置 |
CN106679528A (zh) * | 2016-11-26 | 2017-05-17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工件变形检具 |
CN106643550A (zh) * | 2016-11-30 | 2017-05-10 | 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数字全息扫描的三维形貌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CN206514808U (zh) * | 2017-02-13 | 2017-09-22 | 东莞市维鸿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三坐标影像一体机 |
CN206695753U (zh) * | 2017-03-17 | 2017-12-01 | 勤多宝检测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光学测量仪 |
CN107121093A (zh) * | 2017-06-13 | 2017-09-01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主动视觉的齿轮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CN107389316A (zh) * | 2017-07-19 | 2017-11-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测试装置和显示面板测试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PETRA URBANOVÁA等: "《Using drone-mounted cameras for on-site body documentation: 3D mapping and active survey》",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 |
赵韩等: "《基于CAD 的三坐标测量机检测规划系统的开发》", 《仪器仪表学报》 * |
郝颖明等: "《机械臂定位外科手术辅助导航系统》", 《仪器仪表学报》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57758A (zh) * | 2019-10-22 | 2020-01-07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盖板工件检测设备 |
CN110940287A (zh) * | 2019-10-22 | 2020-03-31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工件尺寸结构检测设备 |
CN111102925A (zh) * | 2019-12-31 | 2020-05-05 | 苏州浩智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检测协作机器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38151B (zh) | 2020-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55547A (zh) | 一种工件结构尺寸检测装置 | |
CN109238151A (zh) | 一种检测装置定位方法 | |
CN105279951A (zh) | 一种红外遥控器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 |
CN109212282B (zh) | 一种全自动探针检测台及其探针定位模组 | |
CN208579742U (zh) | 一种工件结构尺寸检测装置 | |
CN108489394A (zh) | 一种大尺寸薄板金属工件几何质量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 |
CN208620995U (zh) | 一种带定位功能的高度差检测机 | |
CN108871193A (zh) | 一种工件结构检测方法 | |
CN106123778A (zh) | 一种电梯导轨自动检测筛选设备 | |
CN205642299U (zh) | 全自动键盘按键测高机 | |
CN208296762U (zh) | 一种用于放置工件的支撑冶具 | |
CN208296780U (zh) | 一种支撑冶具 | |
CN208720927U (zh) | 一种定位滑架 | |
CN208296767U (zh) | 一种箱式检测设备 | |
CN108692695A (zh) | 全方位检测的刮刀检测设备 | |
CN106000903A (zh) | 一种用于检测织布机布铗刀口缝隙的非接触式检测系统及方法 | |
CN208672678U (zh) | 一种检测工位台 | |
CN104930941B (zh) | 一种卡尺半自动检定系统 | |
CN109813729A (zh) | 一种支撑物检测及结果指示装置 | |
CN109059710A (zh) | 一种定位滑架 | |
CN108759675A (zh) | 一种用于放置工件的支撑冶具 | |
CN209416274U (zh) | 一种电池内部尺寸测量装置 | |
CN108645352A (zh) | 一种支撑冶具 | |
CN206160988U (zh) | 曲轴多截面直径测量装置 | |
CN110006401A (zh) | 一种活塞环槽壁倾斜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