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9929B - 使用基于吞吐量性能调谐的可调谐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 Google Patents

使用基于吞吐量性能调谐的可调谐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9929B
CN109219929B CN201780033646.1A CN201780033646A CN109219929B CN 109219929 B CN109219929 B CN 109219929B CN 201780033646 A CN201780033646 A CN 201780033646A CN 109219929 B CN109219929 B CN 1092199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tate
circuitry
data throughput
throughput perform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36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9929A (zh
Inventor
米科·S·科穆拉宁
萨库·拉赫蒂
佩特里·T·莫斯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219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9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9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9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42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tun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执行可调谐天线的调谐的用户设备(UE)的装置可以包括基带电路和射频(RF)电路。基带电路可以确定对UE的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的指示,而可调谐天线处于第一状态。RF电路可以基于对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的指示来针对可调谐天线选择第二状态。第二状态被选择以改善UE的数据流的吞吐量性能。RF电路还可以生成控制信号以将可调谐天线转换到第二状态。

Description

使用基于吞吐量性能调谐的可调谐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电 信号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的领域,包括用户设备对可调谐天线的控制和操作。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从本公开的各种实现方式的附图中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的各种实现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实现方式的实现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电子设备的组件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现方式的实现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电子设备的组件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现方式的天线的特性的曲线图。
图4示出了根据实现方式的由用户设备执行以增强天线的性能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5A示出了根据实现方式的由用户设备执行以确定是否优化发送或接收的性能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5B示出了根据实现方式的由用户设备执行以确定是否优化发送或接收的性能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户设备(UE)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可调谐天线来发送和接收来自网络的信号。UE可以包括任何设备,例如,手持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或与网络进行通信的其他设备。为了提高由可调谐天线所接收和发送的通信的效率,控制系统可以将天线调谐到在由网络用于与UE进行通信的频率处高效地操作的状态。然而,使用多个天线或使用载波聚合的一些UE可能具有处于不同频率的多个数据流。这些数据流的通信效率可能根据特定UE的环境而变化,并且可能基于UE的移动和位置而快速改变。因此,为了高效地调谐天线,UE可以监测数据吞吐量或其他性能特性并调整天线以优化所接收或发送的数据。例如,UE可以确定被发送到网络或从网络发送的信号的一个数据流具有比其他数据流更弱的信号或更低的效率。弱信号对于整体数据吞吐量可能是有害的。因此,UE可以将天线调谐到在信号的弱分量处具有更高效率的新状态。
一些电可调谐天线可以被电调谐到各种操作频率。可调谐天线可能不会以相同的效率覆盖由无线网络使用的所有频带。相反,可调谐天线可以提供动态可选择的窄频带。当被可调谐天线选择时,窄频带可以表现出比使用类似尺寸的宽带或多频带天线可以实现的更高的效率。因此,可以在UE中使用较小可调谐天线,其具有与较大宽带天线相同的性能。
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在发送侧和接收侧使用多个天线。例如,MIMO环境中的UE可以包括多个天线以接收和发送来自基站的多个天线的数据。典型的MIMO系统可以包括两个发送天线和两个接收天线,但其他通信系统可以在通信信道的发送侧和接收侧使用任意数量的天线。在发送器和接收器处使用多个天线使得信号能够通过多个信号路径传播以携带数据。由于多个天线的不同位置,不同的信号路径在接收天线处可能产生不同特性的信号。例如,与其他信号路径相比,一些信号路径可能经历更大的衰减、噪声或干扰。此外,每个信号路径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不同的频率。例如,一个信号可以在第一频率处提供清晰信号,但该频率通过第二信号路径可能经历高水平的干扰。
基于由网络调度的载波来选择可调谐天线的状态可以提供对天线的调谐的初始估计。例如,如果UE正在发送或接收多个流,则可以将天线调谐到使得天线的最高效频率被设置为由网络调度的一个或多个载波的频率的状态。然而,将可调谐天线的状态保持在选定状态而不管吞吐量性能可能不能在动态情况下提供最佳调谐。当UE移动时,特别是在具有导致干扰的许多对象的环境中,各种流的吞吐量可能受到不同的影响。例如,在城市环境中,一些流的吞吐量或信号强度可能更多地受到来自信号的多径传播的干扰的影响。因此,为了改善对可调谐天线的状态的选择,UE可以基于针对UE的吞吐量的测量数据来动态地更新天线的状态。
动态更新天线的状态的益处在利用网络连接上的载波聚合(CA)期间可能特别有用。CA在网络中用于增加带宽,并从而提高数据吞吐量。使用CA,UE可以使用多个载波来与网络进行通信。根据配置,CA可以被称为带内CA或带间CA。在带内CA中,UE使用单个频带内的多个载波来提供额外的带宽。例如,如果频带是60MHz并且可以具有带宽为5MHz、10MHz、15MHz或20MHz的载波,则UE可以通过聚合10MHz和20MHz载波来使用30MHz的带宽。在带间CA中,UE可以以类似的方式聚合载波,但可以使用来自不同频带的载波。因此,由于带间CA中的载波的频率可能比在带内CA期间使用的那些频率相距更远,因此来自对天线进行调谐的性能差异可能是显著的。
当使用CA进行操作时,UE可以基于正被聚合的载波来将可调谐天线设置为某种状态。在不动态更新可调谐天线的状态的情况下,天线将基于预定义的状态来操作,而不管环境中各种载波的性能如何。然而,如果某些载波基于环境而更好或更差地传播,则天线的初始状态可能不是最佳执行状态。因此,可以通过基于各种载波的吞吐量性能调谐天线来实现改善的吞吐量性能。
UE可以使用各种参数或指示符来确定如何调谐天线以提高性能。可以使用的一些参数可以包括所实现的吞吐量(TP)、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最弱MIMO流的RSSI或TP、使用CA中最弱频带和/或信道的RSSI或TP、调制解调器或调制解调器子系统的功耗、由移动无线电设备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提供的数据、基站的最小发送功率请求、针对最弱执行的MIMO流的基站的最小发送功率请求、针对最弱执行的频带或信道的基站的最小发送功率请求、从调制解调器获得的数据、或使设备符合规定要求所需的设备设置(例如,最大允许发送功率)等。UE可以使用不同的参数进行上行链路优化和下行链路优化。例如,UE可以在上行链路优化期间使用来自基站的发送功率请求,并且可以在下行链路优化期间使用RSSI。
UE在信号接收期间可能经历与在信号发送期间不同的信号特性。例如,天线可以以特定频率接收强信号,但该频率处的发送在基站处可能不能被良好地接收。因此,与优化用于接收的可调谐天线相比,优化用于发送的可调谐天线可能导致不同的状态。因此,UE可以确定针对上行链路性能还是下行链路性能来优化一个或多个可调谐天线。在一些实现发方式中,UE可以确定针对下行链路性能进行优化,除非由基站请求的发送功率高于阈值。当发送功率请求超过阈值时,它可以指示天线的发送性能低。因此,UE可以调谐一个或多个天线来改善发送性能从而提高吞吐量或节省功率。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可以基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传输的预期负荷来确定针对上行链路性能还是下行链路性能进行优化。例如,如果UE识别到调度了较大上载或下载,则UE可以针对该数据优化天线的调谐。因此,如果存在大量的预期上行链路数据,则UE可以针对数据的发送来优化调谐。另一方面,如果存在大量的预期下行链路数据,则UE可以针对数据的接收来优化调谐。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可以基于多个因素来针对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进行优化。例如,UE可以基于如上所述的发送功率请求来针对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数据进行优化,直到存在较大预期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负荷。然后,UE可以针对预期负荷进行优化。
以下详细描述参考附图。可以在不同的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解释而非限制的目的,阐述了诸如特定结构、架构、接口、技术等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公开的各个方面的透彻理解。然而,所公开的实现方式的各个方面可以在脱离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示例中实施。在某些情况下,省略了对公知的设备、电路和方法的描述,以免不必要的细节模糊对本公开的描述。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电路”可以指代下列项、作为下列项的一部分或包括下列项: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子电路、处理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群组的)和/或存储器(共享的、专用或群组的)、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述功能的其他合适的硬件组件。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电路可以在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模块中实现,或者与电路相关联的功能可以由这些软件或固件模块来实现。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电路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地可在硬件中操作的逻辑。
可以使用任何适当配置的硬件和/或软件来将本文描述的实现方式实现到系统中。图1示出了针对一个实现方式的UE 100的示例组件的框图。图1所示的框图在对来自网络的下行链路数据进行接收期间进行操作。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 100可以包括至少如图所示耦合在一起的应用电路102、基带电路104、射频(RF)电路106、前端电路108、以及与一个或多个相关联天线112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调谐器110。通过经由天线152进行发送的数据流155从基站150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基站可以是小区塔、无线路由器或用于无线地发送数据的任何其他设备。基站150可以通过无线连接向UE 100提供对一个或多个网络的接入。
在UE 100中,应用电路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处理器。例如,应用电路102可以包括电路,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和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等)的任意组合。处理器可以与存储器/存储装置相耦合和/或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装置,并且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在存储器/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指令以使得各种应用和/或操作系统能够在系统上运行。
基带电路104可以包括电路,例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基带电路1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和/或控制逻辑,以处理从RF电路106的接收信号路径接收的基带信号,并生成用于RF电路106的发送信号路径的基带信号。基带处理电路104可以与应用电路102相接口连接,以生成和处理基带信号并且控制RF电路106的操作。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带电路104可以包括第二代(2G)基带处理器、第三代(3G)基带处理器、第四代(4G)基带处理器、和/或用于其他现有代、在开发中或未来将要开发的代(例如,第五代(5G)、6G等)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基带处理器。基带电路104可以处理支持经由RF电路106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进行通信的各种无线电控制功能。无线电控制功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信号调制/解调、编码/解码、无线电频移等。例如,基带电路104可以向RF电路106提供数据,RF电路106提供关于UE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传输的吞吐量数据120的信息。吞吐量数据120可以用作一个或多个天线112在由天线调谐器110调谐到当前状态时进行操作的性能的指示符。接收期间的吞吐量数据120可以包括或可以基于下列项中的一项或多项:所实现的吞吐量;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最弱流、频带或信道的RSSI或吞吐量;调制解调器或调制解调器系统的功耗;由UE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提供的数据等。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基带电路104的调制/解调电路可以包括快速傅立叶变换(FFT)、预编码、和/或星座映射/解映射功能。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基带电路104的编码/解码电路可以包括卷积、咬尾(tail-biting)卷积、turbo、维特比(Viterbi)和/或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器/解码器功能。调制/解调和编码器/解码器功能的实现方式不限于这些示例,并且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可以包括其他适当的功能。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基带电路104可以包括协议栈的要素,例如,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协议的要素,例如包括物理(PHY)、介质访问控制(MAC)、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和/或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要素。基带电路104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可以被配置为运行协议栈的用于PHY、MAC、RLC、PDCP、和/或RRC层的信令的要素。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基带电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一个或多个)音频DSP可以包括用于压缩/解压缩和回声消除的元件,并且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可以包括其他适当的处理元件。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基带电路的组件可以被适当地组合在单个芯片、单个芯片组中、或者被布置在同一电路板上。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基带电路104和应用电路102的一些或全部组成组件可例如在片上系统(SOC)上被一起实现。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基带电路104可以提供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技术兼容的通信。例如,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基带电路104可以支持与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和/或其他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PAN)的通信。基带电路104被配置为支持多个无线协议的无线电通信的实施例可以被称为多模基带电路。
RF电路106可支持通过非固态介质使用经调制的电磁辐射与无线网络进行通信。在各种实现方式中,RF电路106可以包括开关、滤波器、放大器等以辅助与无线网络的通信。RF电路106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对从前端电路108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并将基带信号提供给基带电路104的电路。RF电路106还可以包括发送信号路径,该发送信号路可以包括对基带电路104所提供的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并将RF输出信号提供给前端电路108以用于传输的电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RF电路106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RF电路106的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混频器电路、放大器电路、以及滤波器电路。RF电路106的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滤波器电路和混频器电路。RF电路106还可以包括合成器电路,该合成器电路用于合成供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使用的频率。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由合成器电路所提供的合成频率来对从前端电路108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RF电路106的放大器电路可以被配置为放大经下变频的信号,以及滤波器电路可以是被配置为从经下变频的信号移除不想要的信号以生成输出基带信号的低通滤波器(LPF)或带通滤波器(BPF)。输出基带信号可被提供给基带电路104以供进一步处理。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输出基带信号可以是零频率基带信号,但这不是必需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可以包括无源混频器,但是实现方式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合成器电路所提供的合成频率对输入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以生成用于前端电路108的RF输出信号。基带信号可以由基带电路104提供,并且可以由RF电路106的滤波器电路滤波。RF电路的滤波器电路可以包括低通滤波器(LPF),但是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以被布置为分别用于正交下变频和/或上变频。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以被布置用于镜像抑制(例如,Hartley镜像抑制)。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可以被布置为分别用于直接下变频和/或直接上变频。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和发送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可以被配置用于超外差操作。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输出基带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可以是模拟基带信号,但实施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在一些替代实现方式中,输出基带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可以是数字基带信号。在这些替代实现方式中,RF电路106可以包括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电路,并且基带电路104可以包括数字基带接口以与RF电路106进行通信。
在一些双模实现方式中,可以提供单独的无线电IC电路来处理每个频谱的信号,但是实现方式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RF电路106的合成器电路可以是分数N合成器或分数N/N+1合成器,但是实现方式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因为其他类型的频率合成器可能是合适的。例如,RF电路106的合成器电路可以是Δ-Σ合成器、倍频器、或包括具有分频器的锁相环的合成器。合成器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基于频率输入和分频器控制输入来合成供RF电路106的混频器电路使用的输出频率。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由压控振荡器(VCO)提供频率输入,但这不是必需的。可以由基带电路104或应用处理器102根据所需的输出频率来提供分频器控制输入。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基于应用处理器102所指示的信道从查找表确定分频器控制输入(例如,N)。
RF电路106的合成器电路可以包括分频器、延迟锁定环(DLL)、复用器、以及相位累加器。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分频器可以是双模分频器(DMD),并且相位累加器可以是数字相位累加器(DPA)。在一些实现方式中,DMD可被配置为将输入信号除以N或N+1(例如,基于进位输出)以提供分数除法比。在一些示例实现方式中,DLL可以包括一组级联的可调谐的延迟元件、相位检测器、电荷泵、以及D型触发器。在这些实现方式中,延迟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将VCO周期最多分解成Nd个相等的相位分组,其中,Nd是延迟线中的延迟元件的数目。以这种方式,DLL提供负反馈以帮助确保通过延迟线的总延迟是一个VCO周期。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RF电路106的合成器电路可以被配置为生成作为输出频率的载波频率,而在其他实现方式中,输出频率可以是载波频率的倍数(例如,载波频率的两倍、载波频率的四倍)并与正交发生器和分频器电路一起使用,以在载波频率处生成具有多个彼此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输出频率可以是LO频率(fLO)。在一些实现方式中,RF电路106可以包括IQ/极性转换器。
如图1所示,UE可以包括与相应的天线112A和112B对应的单独的RF电路106A和106B。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的RF电路106可以是包括用于耦合到UE的每个天线的单独的发送路径和接收路径的单个电路。然后,RF电路106可以使用一些组件来与多个天线一起使用。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可包括用于相应的天线的单独的RF电路106A和106B,以增加处理速度并减少来自不同信号的噪声或干扰。
RF电路106可以包括控制电路以控制天线调谐器110。例如,RF电路106可以基于从基带电路104接收的吞吐量数据120来生成用于相应的天线调谐器110的控制信号125。RF电路106可以生成控制信号125,使得天线调谐器110使天线112改善UE 100的吞吐量性能。例如,如果天线112A处于使得由UE用于接收的频率或频带弱于由UE使用的其他频率或频带的状态,则控制信号125可以使得天线112A变为在弱频率或频带处更好地接收信号的状态。因此,在由天线调谐器110应用控制信号125之后的天线112的新状态可以基于对现有弱点的改进而提供提高的吞吐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吞吐量数据120可以基于从基站150接收到的信号。例如,基带电路104可以确定一个或多个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吞吐量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例如,基带电路104可以基于从基站150接收到的分组来确定对所实现的吞吐量的测量。较高的吞吐量可以指示较强的信号或具有比较弱的信号更好的信噪比的信号。因此,较弱的信号可能具有较低的所实现的吞吐量。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吞吐量数据120可以基于由UE 100测量的RSSI、UE 100的调制解调器或调制解调器子系统的功耗、或者由UE 100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提供的数据。吞吐量数据120也可以基于单独的数据流。例如,在MIMO系统中,基带电路104可以提供针对从基站150接收到的每个数据流155的吞吐量数据120。因此,可以调谐天线112以改善特定数据流的性能。类似地,当使用载波聚合时,基带电路104可以提供针对用于带内操作的频带内的特定载波、或者针对用于带间操作的不同频带内的特定载波的吞吐量数据。
前端电路108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操作从一个或多个天线112接收到的RF信号、放大接收到的信号、并将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放大版本提供给RF电路106以供进一步处理的电路。前端电路108还可以包括发送信号路径,该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放大RF电路106所提供的用于传输的信号以由一个或多个天线112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传输的电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前端电路108可以包括TX/RX开关,以在发送模式和接收模式操作之间切换。前端电路108可以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和发送信号路径。前端电路108的接收信号路径可以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以放大接收到的RF信号,并且提供经放大的接收到的RF信号作为(例如,到RF电路106的)输出。前端电路108的发送信号路径可以包括用于放大(例如,由RF电路106提供的)输入RF信号的功率放大器(PA)以及用于生成用于(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112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的)后续传输的RF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滤波器。
天线调谐器110可以使得天线112在各种状态之间改变。例如,可调谐天线112可以具有在特定频率下更好地接收和发送的各种状态。一些可调谐天线可能具有几个状态,而其他可调谐天线可能具有数十、几十或数百个状态。与具有预定义状态相反,一些可调谐天线112可以被调谐到频率的频谱内的任何频率。如图1所示,每个天线112可以具有相应的天线调谐器110。图1中的框图示出了由RF电路106生成的用于天线调谐器110的控制信号125,然而,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控制信号125可以由基带电路104或UE 100的另一组件生成。例如,基带电路104可以分析吞吐量数据并确定天线112的可以提高UE的吞吐量的新状态。不是将吞吐量数据120提供给RF电路106,而是基带电路104可以生成控制信号125并将其直接提供给天线调谐器110。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 100可以包括附加元件,例如,存储器/存储装置、显示器、相机、传感器和/或输入/输出(I/O)接口。
图2示出了针对实现方式的在UE 100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期间的UE100的示例组件的框图。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 100可以包括至少如图所示耦合在一起的应用电路102、基带电路104、射频(RF)电路106、前端电路108、以及与一个或多个天线112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调谐器110。例如,图2中的UE可以与图1中所示的设备相同或相似,但是在数据的发送而不是接收期间被示出。因此,这里不包括对类似组件的详细描述。
在发送期间,吞吐量数据120可以包括或可以基于下列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基站的发送功率请求;所实现的吞吐量;最弱流、频带或信道的发送功率请求;UE的功耗;由UE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提供的数据;基于设备设置获得的数据等。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吞吐量数据120可以基于从基站150接收到的信号。例如,基带电路104可以确定一个或多个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吞吐量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例如,基带电路104可以基于被发送到基站150的分组来确定对所实现的吞吐量的测量。较高的吞吐量可以指示较强的信号或具有比较弱的信号更好的信噪比的信号。因此,较弱的信号可能具有较低的所实现的吞吐量。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吞吐量数据120可以基于基站150的发送功率请求。例如,基站150可以向UE 100提供一个或多个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以配置UE 100发送数据的功率。基于针对每个流或载波所配置的功率,UE 100可以确定一个流比其他流更弱。因此,UE 100可以生成控制信号125以调谐天线112来改善较弱载波的性能。因此,可以调谐天线112以改善特定数据流的性能。
图3是示出当可调谐天线被调谐到四个示例状态时正对该可调谐天线的频率和反射系数之间的关系的示例曲线图。图3中的曲线图示出了可调谐天线的四个状态的反射系数曲线A、B、C和D。例如,状态可以对应于图1和图2中的天线112A和112B中的一者或两者的可能的调谐。较低反射系数指示在给定频率下对信号的更高效接收。因此,UE可以将天线调谐到在由网络调度的一个或多个频率处具有低反射系数的状态。例如,如果网络调度UE使用如图3所示的频率F1,则UE可以将天线调谐到状态D,使得天线使用对应于频率F1处的最低反射系数的点310D的频率。这可以提高UE的吞吐量或者降低UE在给定吞吐量下进行接收或发送所需的功率。
如图3所示,天线的每个状态在某些频率处可能具有比其他频率处更好的传输特性。基于针对传输所调度的频率,可以默认将天线设置为其中一个状态。然而,可以基于实际吞吐量性能来改变天线的状态。例如,对于由网络设置的特定频率或频率组,可以将天线设置为图3中的曲线D所示的默认状态。然而,由网络调度的频率可以包括在状态A由天线更高效地发送的一个或多个频率。基于环境因素,一个或多个频率可以被衰减或经历比其他频率更多的干扰。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尽管状态D通常可以提供最高效的传输,但在一些环境中,在状态D中更高效地操作的频率可能比在状态A中更高效地操作的频率经历更大的干扰。UE可以使用吞吐量数据来确定,如果天线被调谐到状态A,则跨多个频率的传输的总效率可能更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可以使用带间载波聚合来操作。例如,对应于图3中的局部最小值310A-310D的频率可以对应于第一频带,而对应于局部最小值320A-320D的频率可以对应于第二频带。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天线的状态可能需要平衡每个频带中的频率的效率。因此,如果在第一频带中主载波频率在状态A更高效地操作,则天线可以默认这种状态。然而,如果基于性能,UE确定在第二频带中使用的第二频率具有低吞吐量,则UE可以改变状态以改善第二频率的性能。例如,第二频带中的频率F2可以在状态D中操作时良好地执行,但在状态A中不能良好地执行。UE可以通过改变天线的状态来响应以提高第二频带中的第二频率F2的效率。
基于特定流、频率或频带的性能,UE可以动态地更新天线调谐状态以改善最弱的执行流的性能。下面进一步讨论确定如何更新天线的方法。尽管图3中示出了四个状态的反射系数曲线,但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能存在更少或额外的状态。此外,在图3中示出了针对单个天线的反射系数,然而,如本文所讨论的,UE可以具有多个独立可调谐的天线,它们具有不同反射系数曲线。UE可以调谐每个天线以提高上行链路数据和下行链路数据的总吞吐量。
图4是示出调谐天线以优化数据的吞吐量的示例方法400的流程图。方法400可以由如参考图1和图2所描述的UE执行。例如,方法400可以由UE执行以针对上行链路数据或下行链路数据的吞吐量进行优化。随着UE测量或接收到指示吞吐量性能的新数据,可以连续地执行方法400。在一些实现方案中,方法400可以以预定间隔或响应于确定所实现的吞吐量低于阈值来执行。
在框410中开始,UE的基带电路确定对UE的吞吐量性能的指示。例如,在上行链路传输期间,UE可以接收基站针对各种数据流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流的发送功率请求。在MIMO系统中,UE可以接收针对提供多个传输路径的各个天线的发送功率请求。在载波聚合场景中,UE可以接收针对一个或多个载波或一个或多个频带的发送功率请求。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还可以确定对UE内的吞吐量性能的指示。例如,UE可以测量传输期间的功耗、所实现的吞吐量、设备设置、或提供对数据流的质量的指示的其他标准。例如,如果调制解调器的组件的功耗较高,则可以指示与该组件相关联的流的传输处于较高功率。因此,功耗可以指示流的吞吐量性能较低。
在数据流的下行链路接收期间,对吞吐量性能的指示可能是类似的。例如,UE可以基于所实现的吞吐量或调制解调器或其他系统的功耗来确定对吞吐量性能的指示。此外,UE可以确定由天线接收的每个流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如果存在多个载波,则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可以包括针对多个数据流中的每个流或每个载波的吞吐量性能指示。
如上面参考图1和图2所讨论的,可以在UE的基带电路处确定吞吐量性能的指示。然后可以将该指示提供给控制天线的调谐的RF电路。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除了基带电路之外或代替基带电路,UE的其他组件可以确定对吞吐量性能的一个或多个指示。例如,在一些实现方式中,RF电路可以确定对吞吐量性能的指示而无需从基带电路接收吞吐量数据。
在框420中,UE的RF电路基于对UE的吞吐量性能的指示来确定可调谐天线具有最弱吞吐量性能的数据流。例如,在对数据的下行链路接收期间,UE可以确定具有最低RSSI的数据流具有最弱吞吐量性能。作为另一示例,在上行链路传输或下行链路传输期间,UE可以确定最弱数据流是具有最低所实现的吞吐量的流。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使用参数的组合来确定具有最弱吞吐量性能的数据流。例如,基站所请求的发送功率可以与所实现的吞吐量结合使用以确定最弱数据流。所请求的发送功率可以指示由基站接收的信号的强度,但所实现的吞吐量的附加信息可以指示是否存在限制一个或多个数据流的性能的实质噪声或其他干扰。在各种实现方式中,可以使用发送参数或接收参数的任何组合来确定最弱数据流。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的其他组件可以确定具有最弱吞吐量性能的数据流。
在框430中,UE的RF电路为可调谐天线选择新状态以优化天线,从而改善具有最弱吞吐量性能的数据流的性能。可调谐天线的新状态可以基于在对应于最弱数据流的频率处改善天线的反射系数。天线的新状态可以基于存储在UE处的一组数据,其包含天线的每个状态与针对该状态所优化的频率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的RF电路可以基于所接收的吞吐量数据或在UE处确定的吞吐量数据来确定天线的新状态。例如,RF电路可以确定最弱数据流并确定与该数据流相关联的频率。然后,RF电路可以访问所存储的具有相应优化频率的一组天线状态,并选择改善与最弱数据流相关联的频率的性能的状态。在一些在实现方式中,UE的其他组件可以为可调谐天线选择新状态。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耦合到UE的多个可调谐天线中的每个天线可以被调谐到同一状态以改善数据流的性能。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例如当UE在MIMO环境中操作时,可以调谐具有最弱数据流的天线以改善性能,而可以不对另一天线进行调谐。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调谐MIMO系统中的每个天线以改善针对该特定天线的最弱数据流的性能。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例如在载波聚合期间,可以针对每个天线单独地执行方法400以改善各个天线的最弱流。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调谐多个天线以改善最弱流的性能,使得跨这些天线作为整体对最弱流的频率进行优化。
在框440中,UE的RF电路生成控制信号以将可调谐天线转换到所选择的新状态。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存在多个天线的情况下,可以针对各个天线生成控制信号。如上面参考图1和图2所讨论的,还可以由UE的各个组件来针对各个天线生成控制信号。然后可以将控制信号应用于天线调谐器,使得天线调谐器将天线的传输特性改变为新状态。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除RF电路之外的UE的组件可以生成控制信号以将可调谐天线转变到所选择的新状态。在完成方法400之后,UE可以连续地重复该方法以在变化的环境中优化数据传输。
图4描述了用于对天线进行动态调谐以优化吞吐量性能的方法400。然而,在一些环境中,上行链路通信和下行链路通信期间的吞吐量性能可能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所调度的通信时间或频率可能不同,或者传输路径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不同影响。因此,UE可以确定针对上行链路性能还是下行链路性能进行优化。图5A和图5B描绘了用于确定针对上行链路性能还是下行链路性能进行优化的两种示例方法。
图5A是示出根据实现方式的确定针对上行链路传输还是下行链路传输来优化可调谐天线的性能的方法500的流程图。在框510中开始,UE接收对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发送功率的指示。例如,UE可以从基站接收针对一个或多个数据流的指示功率发送等级的发送功率请求。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可以基于UE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调制解调器或调制解调器的组件)的功耗来确定发送功率。
在框520中,UE确定发送功率是否高于阈值。可以将阈值设置为指示基站未清楚地接收到信号的等级。例如,UE可以将阈值设置为基于发送器的最大功率等级的发送功率。例如,LTE系统中的UE可以具有大约23dBm的最大输出功率。阈值发送功率可以被设置为低于最大发送功率10-15dB,例如,在8-13dBm的范围内。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设置其他阈值。例如,可以相对于最大输出功率将阈值设置为不同等级,或者基于不同设备的不同最大输出功率设置阈值。
如果UE确定发送功率处于或高于阈值,则该方法可以继续到框530并基于发送数据、上行链路数据或发送信号的吞吐量来优化天线调谐器。例如,UE可以执行如上参考图1中所示的UE所描述的操作以及上面的方法400的操作。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可以响应于确定发送功率处于阈值基于接收数据的吞吐量来优化天线调谐器,而不是基于发送数据的吞吐量进行优化。
如果UE确定发送功率不高于阈值,则该方法可以继续到框540并基于接收数据、下行链路数据或接收信号的吞吐量来优化天线调谐器。例如,UE可以执行如上参考图1中所示的UE所描述的操作以及上面的方法400的操作。
图5B是示出根据实现方式的确定针对上行链路传输还是下行链路传输来优化可调谐天线的性能的方法550的流程图。从框560中开始,UE接收对重数据(heavy data)传输负荷的指示。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重数据传输负荷可以是大于100MB的包(package)。在一些实施例中,被认为是重传递负荷的包的大小可以是不同的。此外,对于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重传输负荷的大小可能不同。该指示可以用于到UE的下载或到网络的上载。例如,该指示可以基于UE处排队的数据或者基于对网络的上行链路数据授权请求中的信息元素。
在框570中,UE确定传输负荷是上行链路传输还是下行链路传输。如果UE确定传输是针对下行链路负荷,则该方法可以继续到框580,其中,UE基于接收数据的吞吐量来优化天线调谐器。如果UE确定传输是针对上行链路负荷,则该方法可以继续到框590,其中,UE基于发送数据的吞吐量来优化天线调谐器。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可以继续针对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来优化可调谐天线,直到完成重数据传输。在一些实现方式中,UE可以继续评估上行链路流量和下行链路流量的数据传输负荷,并更新UE针对上行链路流量还是下行链路流量来优化可调谐天线。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方法5A和5B可以被结合使用以优化天线调谐器。例如,UE可以根据图5A中的方法500来基于发送功率确定针对经优化的上行链路流量还是下行链路流量来进行调谐,直到UE识别到对重数据传输负荷的指示为止,此时,基于图5B中的方法550做出确定。
尽管本公开描述了许多实现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对其的许多修改和变化。所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落入本公开的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修改和变化。
以下示例涉及本公开的进一步的实现方式。
示例1是一种执行可调谐天线的调谐的用户设备(UE)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带电路,确定对UE的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的指示,其中,可调谐天线处于第一状态;以及射频(RF)电路,耦合到基带电路,该RF电路:基于对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的指示来为可调谐天线选择新状态,其中,新状态被选择以改善UE的数据的吞吐量性能;并且生成控制信号以将可调谐天线转换到新状态。
在示例2中,在示例1的装置中,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包括第一载波的第一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和第二载波的第二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并且其中,为了选择新状态,处理设备选择在与第一载波相关联的第一频率处或者在与第二载波相关联的第二频率处具有更好性能的状态。
在示例3中,在示例1的装置中,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包括从第一基站天线接收到的第一流的第一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和从第二基站天线接收到的第二流的第二性能指示符,并且其中,为了选择新状态,处理设备选择在与第一流相关联的第一数据路径处或者与第二流相关联的第二数据路径处具有更好性能的状态。
在示例4中,在示例1的装置中,RF电路还:确定UE的发送功率高于阈值;并且响应于确定发送功率高于阈值,基于发送吞吐量来优化可调谐天线。
在示例5中,在示例1的装置中,基带电路还:确定UE将执行大于阈值的数据传输;并且向RF电路提供指示以针对与数据传输的方向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来优化天线调谐器。
在示例6中,示例1的装置还包括:耦合到可调谐天线的前端电路,以及第二可调谐天线,其中,可调谐天线和第二可调谐天线从多个基站天线接收信号。
在示例7中,在示例1的装置中,处理设备还将控制信号应用于天线调谐器,其中,天线调谐器响应于处理控制信号而将天线设置为新状态。
示例8是一种执行可调谐天线的调谐的用户设备(UE)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天线调谐器,耦合到可调谐天线,天线调谐器基于控制信号来调谐可调谐天线;以及射频(RF)电路,耦合到天线调谐器,该RF电路:确定UE的发送功率;并且生成控制信号,其中,RF电路生成控制信号以:响应于确定发送功率高于阈值,调谐天线以优化发送数据;或者响应于确定发送功率低于阈值,调谐天线以优化接收数据。
在示例9中,在示例8的装置中,为了确定UE的发送功率,RF电路处理从基站接收到的发送功率请求或者接收对UE的调制解调器的组件的功耗的指示。
在示例10中,示例8的装置,还包括:基带电路,耦合到RF电路,基带电路确定对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的指示,其中,可调谐天线处于第一状态;并且其中,RF电路还至少部分地基于对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的指示来生成控制信号。
在示例11中,在示例8的装置中,对吞吐量性能的指示包括所实现的吞吐量、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或响应的功耗、或发送功率请求。
在示例12中,在示例8的装置中,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包括第一载波的第一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和第二载波的第二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并且其中,为了选择新状态,处理设备选择在与第一载波相关联的第一频率处或在与第二载波相关联的第二频率处具有更好性能的状态。
在示例13中,在示例8的装置中,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与单个载波频带中的频率相关联。
在示例14中,在示例8的装置中,第一载波处于第一频带中并且第二载波处于第二频带中。
在示例15中,在示例8的装置中,RF电路还生成控制信号以响应于确定发送功率处于阈值来调谐天线以优化发送数据。
示例16是一种适于执行多个可调谐天线的调谐的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基带电路:确定对用户设备(UE)的第一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的第一指示,其中,可调谐天线处于第一状态;并且确定对UE的第二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的第二指示,其中,可调谐天线处于第二状态;以及射频(RF)电路:基于对吞吐量性能的第一指示为第一可调谐天线选择新的第一状态;并且基于对吞吐量性能的第二指示选择第二可调谐调天线的新的第二状态。
在示例17中,在示例16的UE中,为了为第一可调谐天线选择新的第一状态,RF电路还:识别第一可调谐天线的多个载波中的最弱载波;确定与多个载波中的最弱载波相关联的频率;并且基于与多个载波中的最弱载波相关联的频率选择新的第一状态,其中,新的第一状态在与最弱载波相关联的频率处具有比第一状态更低的反射系数。
在示例18中,在示例16的UE中,对吞吐量性能的第一指示包括上行链路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和下行链路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并且其中,RF电路还:确定UE的发送功率高于阈值;并且响应于确定发送功率高于阈值,基于上行链路吞吐量性能指示符来优化天线调谐器。
在示例19中,在示例16的UE中,对吞吐量性能的第一指示包括上行链路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和下行链路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并且RF电路还:识别大于传输阈值的上行链路传输负荷;并且响应于识别上行链路传输负荷,基于上行链路吞吐量性能来优化第一天线调谐器。
在示例20中,在示例16的UE中,对吞吐量性能的第一指示包括所实现的吞吐量、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功耗或发送功率请求。
在示例21中,在示例16的UE中,新的第一状态针对第一频带中的第一载波优化第一天线,并且新的第二状态针对第二频带中的第二载波优化第二天线。
示例22是一种方法,包括:由用户设备(UE)的基带电路确定对UE的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的指示,其中,可调谐天线处于第一状态;由耦合到基带电路的射频(RF)电路基于对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的指示来为可调谐天线选择第二状态以改善UE的数据流的吞吐量性能;以及生成控制信号以将可调谐天线转换到第二状态。
在示例23中,在示例22的方法中,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包括第一载波的第一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和第二载波的第二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并且选择第二状态还包括选择在与第一载波相关联的第一频率处或者在与第二载波相关联的第二频率处具有更好性能的状态。
在示例24中,在示例22的方法中,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包括从第一基站天线接收到的第一流的第一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和从第二基站天线接收到的第二流的第二性能指示符,并且选择第二状态还包括选择在与第一流相关联的第一数据路径处或者与第二流相关联的第二数据路径处具有更好性能的状态。
在示例25中,示例22的方法还包括:确定UE的发送功率高于阈值;并且响应于确定发送功率高于阈值,基于发送吞吐量来优化可调谐天线。
在示例26中,示例22的方法还包括:确定UE将执行大于阈值的数据传输;并且向RF电路提供指示以针对与数据传输的方向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来优化天线调谐器。
在示例27中,示例22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可调谐天线从多个基站天线接收多个信号。
在示例28中,示例22的方法还包括将控制信号应用于天线调谐器,其中,天线调谐器响应于处理控制信号而将天线设置为第二状态。
示例29是一种装置,包括:用于确定对用户设备(UE)的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的指示的装置,其中,可调谐天线处于第一状态;用于基于对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的指示来为可调谐天线选择第二状态以改善UE的数据流的吞吐量性能的装置;以及用于生成控制信号以将可调谐天线转换到第二状态的装置。
在示例30中,示例29的装置还包括用于确定UE的发送功率高于阈值的装置;以及用于响应于确定发送功率高于阈值,基于发送吞吐量来优化可调谐天线的装置。
在示例31中,示例29的装置还包括用于确定UE响应于确定UE将执行大于阈值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而针对上行链路传输来优化天线调谐器的装置。
在示例32中,示例29的装置还包括用于确定UE响应于确定UE将执行大于阈值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而针对下行链路传输来优化天线调谐器的装置。
在示例33中,示例29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从多个基站天线接收多个信号的装置。
在示例34中,示例29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控制信号应用于天线调谐器的装置,其中,天线调谐器响应于处理控制信号而将天线设置为第二状态。
示例35是一种方法,包括:由耦合到天线调谐器的射频(RF)电路确定用户设备(UE)的发送功率;并且生成用于天线调谐器的控制信号,其中,该控制信号用于:响应于确定发送功率高于阈值而调谐耦合到天线调谐器的可调谐天线以优化发送数据;或者响应于确定发送功率低于阈值而调谐可调谐天线以优化接收数据。
在示例36中,在示例35的方法中,确定UE的发送功率包括处理从基站接收到的发送功率请求或者接收对UE的调制解调器的组件的功耗的指示。
在示例37中,示例35的方法还包括:通过耦合到RF电路的基带电路确定对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的指示,其中,可调谐天线处于第一状态;并且其中,至少部分地基于对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的指示来生成控制信号。
在示例38中,在示例37的方法中,对吞吐量性能的指示包括所实现的吞吐量、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或响应的功耗、或发送功率请求。
在示例39中,示例37的方法,还包括:选择在与第一载波相关联的第一频率处或在与第二载波相关联的第二频率处具有更好性能的第二状态,其中,可调谐天线的吞吐量性能包括第一载波的第一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和第二载波的第二吞吐量性能指示符。
在示例40中,在示例39的方法中,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与单个载波频带中的频率相关联。
在示例41中,在示例39的方法中,第一载波处于第一频带并且第二载波处于第二频带。
在示例42中,示例35的方法还包括生成控制信号以响应于确定发送功率处于阈值来调谐天线以优化发送数据。
示例43是一种设备,包括执行如示例35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装置。
示例44是包括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装置,所述机器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设备执行如示例35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在本文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例如,特定类型的处理器和系统配置、特定硬件结构、特定架构和微架构细节、特定寄存器配置、特定指令类型、特定系统组件、特点测量/高度、特定处理器流水线阶段和操作等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的透彻理解。然而,将明显是,不需要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施本公开。在其他实例中,公知的组件或方法,例如,特定的和替代的处理器架构、用于所描述的算法的特定逻辑电路/代码、特定固件代码、特定互连操作、特定逻辑配置、特定制造技术和材料、特定编译器实现方式、代码中的算法的特定表达、特定断电和门控技术/逻辑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其他特定操作细节,未被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
用于编程逻辑以执行本公开的实现方式的指令可以存储在系统中的存储器内,例如,DRAM、缓存、闪存或其他存储装置。此外,指令可以通过网络或通过其他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分发。因此,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发送信息的任何机制,但不限于软盘、光盘、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磁光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卡或光卡、闪存、或在经由电、光、声或其他形式的传播信号(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等)来通过互联网传输信息中使用的有形机器可读存储装置。因此,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适合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发送电子指令或信息的任何类型的有形机器可读介质。
如本文使用的模块指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的任何组合。作为示例,模块包括与非暂态介质相关联的硬件(例如,微控制器)以存储适于由微控制器执行的代码。因此,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对模块的引用是指硬件,其被特别地被配置为识别和/或执行要保持在非暂态介质上的代码。此外,在另一实现方式中,模块的使用是指包括代码的非暂态介质,其被特别适配于由微控制器执行以执行预定操作。并且可以推断,在又一实现方式中,术语模块(在该示例中)可以指微控制器和非暂态介质的组合。通常被示为单独的模块边界通常变化并且可能重叠。例如,第一和第二模块可以共享硬件、软件、固件或其组合,同时可能保留一些独立的硬件、软件或固件。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对术语逻辑的使用包括硬件,例如,晶体管、寄存器或其他硬件,如可编程逻辑器件。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对短语“被配置为”的使用是指布置、组合、制造、提供销售、导入和/或设计装置、硬件、逻辑或元件以执行指定的或确定的任务。在该示例中,如果装置或其元件被设计、耦合和/或互连为执行所指定的任务,则未进行操作的装置或其元件仍“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所指定的任务。作为纯粹说明性的示例,逻辑门可以在操作期间提供0或1。但“被配置为”向时钟提供使能信号的逻辑门不包括可提供1或0的每个可能的逻辑门。相反,逻辑门以某种方式被耦合,使得在操作期间1或0被输出以启用时钟。再次注意,对术语“被配置为”的使用不需要操作,而是着重于装置、硬件和/或元件的潜在状态,其中,处于潜在状态,装置、硬件和/或元件被设计为在装置、硬件和/或元件运行时执行特定任务。
此外,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对短语“用于”、“能够”和/或“可操作来”的使用是指以这样的方式设计的一些装置、逻辑、硬件和/或元件使得能够使用指定方式使用该装置、逻辑、硬件和/或元件。注意,如上所述,在一个实现方式中,对用于、能够、或可操作来的使用指的是装置、逻辑、硬件和/或元件的潜在状态,其中,装置、逻辑、硬件和/或元件未进行操作,但以这样的方式被设计成能够以特定方式使用装置。
上述方法、硬件、软件、固件或代码的实现方式可以通过存储在机器可访问、机器可读、计算机可访问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可由处理元件执行的指令或代码来实现。非暂态机器可访问/可读介质包括以机器(例如,计算机或电子系统)可读的形式提供(即存储和/或发送)信息的任何机制。例如,非暂态机器可访问介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例如静态RAM(SRAM)或动态RAM(DRAM);ROM;磁性或光学存储介质;闪存设备;电储存设备;光存储设备;声学存储设备;用于保持从暂态(传播)信号(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接收到的信息的其他形式的存储设备;以及区别于可从其接收信息的非暂态介质的非暂态机器可访问/可读介质。
用于编程逻辑以执行本公开的实现方式的指令可以存储在系统中的存储器内,例如,DRAM、缓存、闪存或其他存储装置。此外,指令可以通过网络或通过其他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分发。因此,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发送信息的任何机制,但不限于软盘、光盘、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磁光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卡或光卡、闪存、或在经由电、光、声或其他形式的传播信号(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等)来通过互联网传输信息中使用的有形机器可读存储装置。因此,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适合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发送电子指令或信息的任何类型的有形机器可读介质。
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现方式”或“实现方式”的引用意味着结合该实现方式所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现中方式。因此,短语“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或“在实现方式中”或者“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整个说明书中的各个地方出现不一定都指代同一实现方式。此外,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中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
在前面的说明书中,已经参考具体的示例性实现方式给出了详细描述。然而,将明显的是,可以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而不脱离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公开的更广泛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视为说明性意义而非限制性意义。此外,对实现方式和其他示例性语言的上述使用不一定指代同一实现方式或同一示例而是可以指代不同的和独特的实现方式,也有可能是同一实现方式。
关于对计算机存储器内的数据位的操作的算法和符号表示呈现详细描述的一些部分。这些算法描述和表示是数据处理领域的技术人员用来将他们工作的实质最高效地传达给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的手段。算法在这里并且通常被认为是产生期望结果的自相容操作序列。这些操作是需要针对物理量进行物理操纵的操作。通常,尽管不是必须的,这些量采用能够被存储、传输、组合、比较和以其他方式操纵的电信号或磁信号的形式。主要出于通用的原因,已经证明将这些信号称为位、值、元素、符号、字符、项、数字等有时是方便的。本文描述的块可以是硬件、软件、固件或其组合。
然而,应记住,所有这些和类似术语都应与适当的物理量相关联,并且仅是应用于这些量的方便标签。除非如从上面的讨论中明显地另外明确说明,否则应当理解,在整个说明书中,利用诸如“选择”、“接收”、“确定”、“生成”、“优化”、“关联”、“获取”、“识别”、“执行”、“请求”、“通信”等之类的术语的讨论是指计算系统或类似的电子计算设备的动作和过程,其将表示为计算系统的寄存器和存储器内的物理(例如,电子)量的数据操纵和变换为类似地表示为计算系统存储器或寄存器或其他这类信息存储、传输或显示设备内的物理量的其他数据。
词语“示例”或“示例性”在本文中用于表示用作示例、实例或说明。本文中被描述为“示例”或“示例性”的任何方面或设计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方面或设计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相反,使用词语“示例”或“示例性”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旨在表示包含性的“或”而非排他性的“或”。也就是说,除非另有说明或从上下文中清楚,否者“X包括A或B”旨在表示任何自然包含性排列。也就是说,如果X包括A;X包括B;或者X包括A和B二者,则在任何前述情况下满足“X包括A或B”。此外,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冠词“一”和“一个”通常应理解为表示“一个或多个”,除非另有说明或从上下文中明确指出单数形式。此外,除非如此描述,否则通篇对术语“实现”或“一个实现”或“实现方式”或“一个实现方式”的使用并不旨在表示同一实现或实现方式。因此,如本文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指用于区分不同元件的标签,并且不一定是根据它们的数字标记而具有序数含义。

Claims (25)

1.一种执行可调谐天线的调谐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基带电路,所述基带电路确定对所述UE的可调谐天线的针对一个或多个流中的每个流的数据吞吐量性能的指示,其中,所述可调谐天线处于第一状态;以及
射频RF电路,所述RF电路耦合到所述基带电路,所述RF电路:
基于对所述可调谐天线的数据吞吐量性能的指示来针对所述可调谐天线选择第二状态以改善所述UE的数据流的数据吞吐量性能;并
生成控制信号以将所述可调谐天线转换到所述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调谐天线的数据吞吐量性能包括第一载波的第一数据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和第二载波的第二数据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并且其中,为了选择所述第二状态,所述RF电路选择在与所述第一载波相关联的第一频率处或者在与所述第二载波相关联的第二频率处具有更好性能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调谐天线的数据吞吐量性能包括从第一基站天线接收到的第一流的第一数据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和从第二基站天线接收到的第二流的第二性能指示符,并且其中,为了选择所述第二状态,所述RF电路选择在与所述第一流相关联的第一数据路径处或者在与所述第二流相关联的第二数据路径处具有更好性能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RF电路还:
确定所述UE的发送功率高于阈值;并且
响应于确定所述发送功率高于所述阈值,基于发送数据吞吐量来优化所述可调谐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基带电路还:
确定所述UE将执行大于阈值的数据传输;并且
向所述RF电路提供指示以针对与所述数据传输的方向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来优化天线调谐器。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RF电路还将所述控制信号应用于天线调谐器,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响应于处理所述控制信号而将所述可调谐天线设置为所述第二状态。
7.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的装置,包括:
天线调谐器,所述天线调谐器耦合到可调谐天线,所述天线调谐器基于控制信号来调谐所述可调谐天线;以及
射频RF电路,所述RF电路耦合到所述天线调谐器,所述RF电路:
确定UE的发送功率;并且
生成所述控制信号,其中,所述RF电路生成所述控制信号以:
响应于确定所述发送功率高于阈值,调谐所述可调谐天线以优化发送数据;或者
响应于确定所述发送功率低于所述阈值,调谐所述可调谐天线以优化接收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基带电路,所述基带电路耦合到所述RF电路,所述基带电路确定对所述可调谐天线的数据吞吐量性能的指示,其中,所述可调谐天线处于第一状态;并且
其中,所述RF电路还至少部分地基于对所述可调谐天线的数据吞吐量性能的指示来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对数据吞吐量性能的所述指示包括所实现的数据吞吐量、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或响应的功耗、或发送功率请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调谐天线的数据吞吐量性能包括第一载波的第一数据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和第二载波的第二数据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并且其中,所述RF电路选择在与所述第一载波相关联的第一频率处或在与所述第二载波相关联的第二频率处具有更好性能的状态。
11.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包括:
基带电路,所述基带电路:
确定对所述UE的第一可调谐天线的针对一个或多个流中的每个流的数据吞吐量性能的第一指示,其中,所述第一可调谐天线处于第一状态;并且
确定对所述UE的第二可调谐天线的针对一个或多个流中的每个流的数据吞吐量性能的第二指示,其中,所述第二可调谐天线处于第二状态;以及
射频RF电路,所述RF电路:
基于对数据吞吐量性能的所述第一指示针对所述第一可调谐天线选择第三状态;并且
基于对数据吞吐量性能的所述第二指示选择所述第二可调谐天线的第四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为了针对所述第一可调谐天线选择所述第三状态,所述RF电路还:
识别所述第一可调谐天线的多个载波中的最弱载波;
确定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最弱载波相关联的频率;并且
基于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最弱载波相关联的频率选择所述第三状态,其中,所述第三状态在与所述最弱载波相关联的频率处具有比所述第一状态更低的反射系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对数据吞吐量性能的所述第一指示包括上行链路数据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和下行链路数据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并且其中,所述RF电路还:
确定所述UE的发送功率高于阈值;并且
响应于确定所述发送功率高于所述阈值,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吞吐量性能指示符来优化天线调谐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对数据吞吐量性能的所述第一指示包括上行链路数据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和下行链路数据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并且其中,所述RF电路还:
识别大于传输阈值的上行链路传输负荷;并且
响应于识别所述上行链路传输负荷,基于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吞吐量性能来优化第一天线调谐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对数据吞吐量性能的所述第一指示包括所实现的数据吞吐量、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功耗或发送功率请求。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所述第三状态针对第一频带中的第一载波优化第一天线,并且所述第四状态针对第二频带中的第二载波优化第二天线。
17.一种由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执行的方法,包括:
由所述UE的基带电路确定对所述UE的可调谐天线的针对一个或多个流中的每个流的数据吞吐量性能的指示,其中,所述可调谐天线处于第一状态;
由耦合到所述基带电路的射频RF电路基于对所述可调谐天线的数据吞吐量性能的所述指示来针对所述可调谐天线选择第二状态以改善所述UE的数据流的数据吞吐量性能;以及
生成控制信号以将所述可调谐天线转换到所述第二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调谐天线的数据吞吐量性能包括第一载波的第一数据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和第二载波的第二数据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并且其中,选择所述第二状态还包括选择在与所述第一载波相关联的第一频率处或者在与所述第二载波相关联的第二频率处具有更好性能的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调谐天线的数据吞吐量性能包括从第一基站天线接收到的第一流的第一数据吞吐量性能指示符和从第二基站天线接收到的第二流的第二性能指示符,并且其中,选择所述第二状态还包括选择在与所述第一流相关联的第一数据路径处或者在与所述第二流相关联的第二数据路径处具有更好性能的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UE的发送功率高于阈值;并且
响应于确定所述发送功率高于所述阈值,基于发送数据吞吐量来优化所述可调谐天线。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UE将执行大于阈值的数据传输;以及
向所述RF电路提供指示以针对与所述数据传输的方向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来优化天线调谐器。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可调谐天线从多个基站天线接收多个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控制信号应用于天线调谐器,其中,所述天线调谐器响应于处理所述控制信号而将所述可调谐天线设置为所述第二状态。
24.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至23中任意项所述的方法的部件。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7至23中任意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80033646.1A 2016-06-28 2017-05-26 使用基于吞吐量性能调谐的可调谐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Active CN1092199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195,859 2016-06-28
US15/195,859 US10819033B2 (en) 2016-06-28 2016-06-28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dio signals with tunable antennas tuned based on throughput performance
PCT/US2017/034817 WO2018004910A1 (en) 2016-06-28 2017-05-26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dio signals with tunable antennas tuned based on throughput performan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9929A CN109219929A (zh) 2019-01-15
CN109219929B true CN109219929B (zh) 2021-11-26

Family

ID=60677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3646.1A Active CN109219929B (zh) 2016-06-28 2017-05-26 使用基于吞吐量性能调谐的可调谐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19033B2 (zh)
CN (1) CN109219929B (zh)
DE (1) DE112017003243T5 (zh)
WO (1) WO20180049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121967A1 (de) * 2015-12-16 2017-06-22 Intel IP Corporation Kommunikationsendgerät und Verfahren zum Auswählen einer Übertragungsantenne
US10338118B1 (en) * 2018-04-12 2019-07-02 Aurora Insight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characterizing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KR102448058B1 (ko) * 2016-09-08 2022-09-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Rf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US11051284B2 (en) * 2016-12-07 2021-06-29 Intel IP Corporation Trigger frames for range estim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KR102563838B1 (ko) * 2017-01-23 2023-08-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통신 신호 수신 경로 결정 방법
KR102423049B1 (ko) * 2018-02-23 2022-07-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튜닝(tuning)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10715238B2 (en) 2018-09-28 2020-07-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Outcome based receiver beam tuning
US11647459B2 (en) * 2019-02-11 2023-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control and signaling for power circuitry configuration
DE112020006538T5 (de) * 2020-01-16 2022-11-17 Qorvo Us, Inc. Multimoden-antennenanpassgerätschaltung und zugehörige vorrichtung
CN111355500B (zh) * 2020-02-13 2021-11-23 芯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调整输出功率的方法
CN113497643B (zh) * 2020-04-02 2022-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调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11641042B (zh) * 2020-06-22 2022-01-28 广东虹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间隔离度优化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728863B2 (en) 2021-09-14 2023-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election techniques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23043559A1 (en) * 2021-09-14 2023-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election techniques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3150A (zh) * 2009-08-21 2012-12-12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载波激活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71804B2 (en) * 2006-09-05 2010-03-02 Apple Inc. Tunable antennas for handheld devices
US9559756B2 (en) * 2007-08-20 2017-01-31 Ethertronics, Inc. Antenna system optimized for SISO and MIMO operation
CN102299761B (zh) * 2010-06-25 2016-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天线技术的amc调整方法和基站
US8947302B2 (en) * 2010-11-05 2015-02-03 Apple Inc. Antenna system with antenna swapping and antenna tuning
US8831532B2 (en) * 2012-02-27 2014-09-09 Apple Inc. Transmit antenna selection in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US9112266B2 (en) * 2012-12-06 2015-08-1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ultiband monopole antenna built into decorative trim of a mobile device
JP6294002B2 (ja) * 2013-02-08 2018-03-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距離推定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
US9300332B2 (en) * 2013-12-02 2016-03-29 Broadcom Corporation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ntenna tuner updates that minimizes adverse effects on transmit and receive channels
US9554359B2 (en) * 2014-02-07 2017-01-24 Apple Inc. Dynamic antenna tuner setting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s
US9750020B2 (en) 2014-03-27 2017-08-29 Intel Corporation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tunable antennas
US9572130B2 (en) * 2014-12-18 2017-02-14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data stream to an evolved node B
US10218052B2 (en) * 2015-05-12 2019-02-26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tunable hybrid antennas
US10244519B2 (en) * 2015-12-21 2019-03-26 Intel IP Corporation Intra-subframe dynamic reception diversity
US10270174B2 (en) * 2017-07-25 2019-04-23 Apple Inc. Millimeter wave antennas having cross-shaped resonating element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3150A (zh) * 2009-08-21 2012-12-12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载波激活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7003243T5 (de) 2019-03-28
US10819033B2 (en) 2020-10-27
CN109219929A (zh) 2019-01-15
US20170373398A1 (en) 2017-12-28
WO2018004910A1 (en) 2018-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9929B (zh) 使用基于吞吐量性能调谐的可调谐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US1164750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information and CSI report
US20200274595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Reporting Beam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
CN114640433B (zh) 基于每个分量载波的增强的测量间隙配置的信令
CN107852220B (zh) 用于5g系统的接收波束指示
US105113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US10602496B2 (en) Channel quality index (CQI) reporting fo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s schemes
US20200036555A1 (en) DM-RS GROUPING AND CSI REPORTING FOR CoMP
US10779360B2 (en) Control signaling for fifth generatio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xCSI-RS)
US9100973B2 (en) Antenna selection for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radio interfaces
US20180132124A1 (en) Measurement gap enhancement for incmon (increased number of carriers for monitoring)
WO2017142574A1 (en) FIFTH GENERATION (5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xUCI) REPORT
US10849002B2 (en) License assisted access measurement
US11075688B2 (en) In-band full duplex relay to enhance uplink performance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WO2017171746A1 (en) Reference signal an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for joint scheduler in full-duplex cellular systems
WO2017101062A1 (en) Method of load balancing in 5g cellular networks
WO2017105408A1 (en) Ue categorization and band selection strategy for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in full-duplex system
CN109155705B (zh) 用于对编码块进行组合和解码的设备
WO2017111807A1 (en)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full- duplex cellular networks
CN109196811B (zh) 用于物理上行链路请求信道设计的系统和方法
US20240056159A1 (en) Optimizing spectral efficiency in a 5g massive mimo split architecture
WO2017146730A1 (en)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changing device coverage class for clean slate narrowband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cs nb-ciot)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9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INTEL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