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9113A - 一种盲检测方法、信号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盲检测方法、信号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9113A
CN109219113A CN201710543348.9A CN201710543348A CN109219113A CN 109219113 A CN109219113 A CN 109219113A CN 201710543348 A CN201710543348 A CN 201710543348A CN 109219113 A CN109219113 A CN 1092191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signal
echo signal
network side
synchroniza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433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9113B (zh
Inventor
吴凯
姜大洁
丁昱
秦飞
李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7105433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9113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18/094636 priority patent/WO2019007389A1/zh
Priority to HUE18828695A priority patent/HUE063870T2/hu
Priority to US16/628,886 priority patent/US11368245B2/en
Priority to ES18828695T priority patent/ES2959770T3/es
Priority to PT188286959T priority patent/PT3651505T/pt
Priority to EP18828695.9A priority patent/EP3651505B1/en
Publication of CN1092191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91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91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91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22PN, e.g. Kronecker
    • H04J13/0029Go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55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 H04J13/0059CAZAC [constant-amplitude and zero auto-correlation]
    • H04J13/0062Zadoff-Chu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 H04L5/023Multiplexing of 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3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power saving com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盲检测方法、信号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盲检测方法,用户终端能够避免周期性的对PDCCH进行盲检测,从而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盲检测方法、信号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盲检测方法、信号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5G新空口(New Radio,NR)通信系统逐渐被提上日程。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相比,NR通信系统具有传输速率高、容量大、可靠性高以及覆盖能力强等优点,NR通信系统的应用能够使通信能力提升到全新水平。
目前的NR通信系统在通信过程中,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通常需要周期性地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进行盲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PDCCH信号以及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信号的发送,例如: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空闲状态下,按照预先配置的时间定期检测PDCCH,若检测到PDCCH信号的存在,再确定用户终端接收的寻呼信号是否为属于其自身的寻呼信号;或者在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Receiption,DRX)状态下,终端会非连续性的对PDCCH进行盲检测,若检测到PDCCH信号的存在,再根据PDCCH信号的类型进行后续的操作。由于用户终端每次对PDCCH进行盲检测的功耗较大,而用户终端在PDCCH盲检测中大多无法检测到PDCCH信号的存在,从而使用户终端能耗浪费而导致其能耗高。可见,目前的NR通信系统在通信过程中,存在用户终端能耗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盲检测方法、信号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以解决目前的NR通信系统在通信过程中,存在用户终端能耗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盲检测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
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包括:
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用户接口,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网络接口和所述用户接口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上述盲检测方法中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机和用户接口,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机和所述用户接口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上述信号发送方法中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盲检测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盲检测程序,所盲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盲检测方法的步骤。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号发送程序,所述信号发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发送方法的步骤。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用户终端能够避免周期性的对PDCCH进行盲检测,从而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盲检测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盲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盲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盲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盲检测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用户终端11和网络侧设备12,其中,用户终端11可以是UE(User Equipment),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Device,MID)或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等终端侧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用户终端11的具体类型。另外,上述多个用户终端11可以是包括不同带宽能力的用户终端,例如:包括支持宽带的用户终端,以及支持窄带的用户终端,其中,支持宽带的用户终端可以是支持载波(例如:Pcell或者Scell)的最大带宽频段的用户终端,当然,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不作限定,例如:支持带宽的用户终端还可以是支持预设宽带频段(例如:400MHz或者300MHz)的用户终端。而上述支持窄带的用户终端可以是只能支持载波的最大带宽频段中的部分带宽的用户终端,例如:只支持20MHz或者100MHz的用户终端。
网络侧设备12可以是传输接收点(TRP,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或者可以是基站,基站可以是宏站,如LTE eNB、5G NR NB等;网络侧设备12也可以是接入点(AP,Access Point)。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网络侧设备12的具体类型,用户终端11和网络侧设备12的具体功能将通过以下多个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盲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可以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该唤醒信号用于唤醒用户终端对PDCCH进行盲检测;也可以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睡眠信号,该睡眠信号用于在PDCCH检测时刻,使用户终端保持睡眠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络侧设备在发送指示信号之前,可以将其覆盖的用户终端进行分组,并向同一组的用户终端发送相同的指示信号,若用户终端接收到网络侧设备针对该用户终端所在用户终端组发送的指示信号,用户终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步骤202、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基于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可以是用户终端确定接收的指示信号为网络侧设备针对其或者其所在用户终端组发送的目标信号即确定接收到目标信号时,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用户终端能够避免周期性的对PDCCH进行盲检测,从而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盲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以目标信号为唤醒信号进行举例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可以是用户终端在RRC空闲状态或者DRX状态下,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该唤醒信号用于唤醒用户终端对PDCCH进行盲检测。
其中,上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可以是接收网络侧设备利用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 block)周期性发送的特性,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之外的时刻,或者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之外的带宽发送的唤醒信号。
可选的,上述步骤301可以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发送的唤醒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发送的唤醒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且在所述同步信号块带宽内发送的唤醒信号。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或者对应的带宽发送的,可以有效节省发送和接收唤醒信号占用的资源,提高同步信号块资源的利用率。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发送的唤醒信号,可以是接收网络侧设备在传输的同步信号块的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Signal,PSS)或者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上的资源发送的唤醒信号;或者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的下行控制信道、上行控制信道或者保护间隔占用的OFDM符号上发送的唤醒信号。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发送的唤醒信号的步骤,可以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的唤醒信号;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唤醒信号;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和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的唤醒信号;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的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上发送的唤醒信号;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的空闲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上发送的唤醒信号。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空闲资源可以是同步信号块占用的4个OFDM符号长度以及288个子载波带宽范围内,除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信号以及物理广播信道解调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之外的资源;上述空闲OFDM符号可以是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除下行控制信道、上行控制信道以及保护间隔占用的OFDM符号之外的OFDM符号。通过在上述空闲资源或者空闲OFDM符号内传输唤醒信号,进一步提高同步信号块的资源利用率。
另外,上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的空闲资源的部分资源上发送的唤醒信号,可以是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的空闲资源中预定义或者预配置部分资源给用户终端,并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的部分资源上传输唤醒信号。其中,上述预定义的部分资源,可以是遵循网络侧设备与用户终端预先设定的通信协议的资源;上述预配置的部分资源,可以是网络侧设备预先发送至用户终端的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发送的唤醒信号的步骤,可以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上发送的唤醒信号。通过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上传输唤醒信号,进一步提高同步信号块的资源利用率。
例如:可以是接收网络侧设备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288个子载波上发送的唤醒信号;或者可以是接收网络侧设备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288个子载波中的部分子载波上发送的唤醒信号。
可选的,所述步骤301可以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发送的唤醒信号。用户终端可以在其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在该时刻下,用户终端既可以接收唤醒信号,同时可以进行无线管理测量,从而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其中,上述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测量可以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测量、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n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测量以及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测量等。另外,上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发送的唤醒信号,可以是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且在空闲资源或者空闲OFDM符号上发送的唤醒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可以是接收网络侧设备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波束之外的波束上发送的唤醒信号;或者,可选的,所述步骤301可以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目标波束上发送的唤醒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波束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块的波束。通过在网络侧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块的波束上发传输唤醒信号,可以降低网络侧设备发送唤醒信号的资源的占用,以及用户终端接收唤醒信号的资源的占用,从而降低网络侧设备以及用户终端的能耗。
其中,上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目标波束上发送的唤醒信号,可以是网络侧设备在目标波束上且在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传输唤醒信号。
可选的,所述步骤401可以包括: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设备在所述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发送的至少两次唤醒信号中的至少一次唤醒信号;或者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在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的唤醒信号;或者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中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和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的唤醒信号中的至少一次唤醒信号;
其中,所述配置的时隙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的时隙。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在所述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发送的至少两次唤醒信号中的至少一次唤醒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侧在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的唤醒信号;或者所述配置的时隙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的时隙;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中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和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的唤醒信号中的至少一次唤醒信号,可以是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目标波束上发送的唤醒信号。
例如: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为160ms,非连续接收的周期为80ms,则两个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内不存在同步信号块的发送,可以在一次同步信号块集合发送的时隙内,同时发送2次非连续接收的唤醒信号;或者可以在两次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发送时间间隔内定义新的时频资源,并可以使用新定义时频资源发送一唤醒信号,另外使用一同步信号块发送另一唤醒信号,以提高传输唤醒信号的效率,并提高资源利用率。其中,上述至少两次唤醒信号可以使用相同或者不同的信号参数。
步骤302、基于所述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基于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可以是用户终端确定接收的唤醒信号是否为属于其自身或者其所在用户终端组的唤醒信号,若接收的唤醒信号属于其自身或者其所在用户终端组的唤醒信号,则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可选的,所述唤醒信号可以包括目标序列。这样,唤醒信号可以以序列的形式进行传输,从而使用户终端可以准确地通过目标序列来区分接收到的唤醒信号是否属于其自身其所在用户终端组的唤醒信号,提高指示用户终端进行PDCCH盲检测的准确度,从而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目标序列可以是伪噪声序列(Pseudo-noise Sequence,PN序列),包括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M序列)或者码调频(Recombinding Sequence,RS)序列等;也可以是由PN序列派生的序列,包括R.Gold在M序列的基础上提出的Gold序列等;还可以是恒包络零自相关(Constant Amplitude Zero Auto Correlation,CAZAC)序列,包括多项正交序列以及由Zadoff和Chu两人提出ZC序列等。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目标序列可以包括: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或者ZC序列;或者所述目标序列可以包括: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和ZC序列中至少两个序列调制形成的序列;或者所述目标序列可以为小区标识关联的序列。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M序列、Gold序列、ZC序列、或者M序列、Gold序列和ZC序列中至少两个序列调制形成的序列调制形成的序列,或者与小区标识关联的序列传输唤醒信号,从而可以更准确地使用户终端区分接收到的唤醒信号是否属于其自身的唤醒信号,进一步提高指示用户终端进行PDCCH盲检测的准确度,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其中,上述与小区标识关联的序列可以是配置有该小区的小区地址或者虚拟小区地址的序列。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步骤301之前,还可以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生成多项式、初始状态、根序列、循环位移以及接收唤醒信号的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步骤302,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以及所述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本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可以是网络侧设备在给处于RRC空闲状态的用户终端发送寻呼信号之前,或者给处于DRX状态的用户终端发送PDCCH信号之前,在用户终端接收唤醒信号的时间,按预定义的方式即预设网络侧设备与用户终端的通信协议,或者预配置的方式即网络侧设备发送配置消息至用户终端,发送预定义长度的M序列,以给用户终端配置上述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预定义长度可以为31、63或者127个子载波等;网络侧设备发送预定义长度的m序列可以是在同步信号块的辅同步信号所在的OFDM符号上,或者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的空闲OFDM符号上发送上述预定长度的m序列等。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配置信息以及所述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可以是用户在唤醒信号发送时间,基于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配置信息,例如: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生成多项式,初始状态和循环移位,对接收信号进行匹配检测如相干检测或者非相干检测,若匹配成功,则确定接收的唤醒信号中目标序列存在,确定用户终端接收接收的唤醒信号属于其自身或者其所在用户终端组的唤醒信号,从而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提高盲检测效率。
另外,若网络侧设备以序列方式发送目标序列,可以通过各目标序列的生成方式生成序列并进行发送。本发明实施例对Gold序列、m序列、Gold序列和m序列调制形成的生成方式进行说明,由于Gold序列由两个m序列经过亦或运算形成的序列,Gold序列的生成方式可以为
d1(n)=1-2c(n)
,其中:
c(n)=(x1(n+NC)+x2(n+NC))mod2
x1(n+31)=(x1(n+3)+x1(n))mod2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
,其中,M表示Gold序列c(n)的长度;NC=1600;
x1的初始化方式为:x1(0)=1;x1(n)=0,n=1,2,...,30;
x2的初始化方式为:ns表示时隙的编号;表示小区地址或者虚拟小区地址。
而m序列的生成方式为:
d2(n)=1-2x((n+m)modM)
,其中,m表示m序列的循环位移,且该循环位移可以是网络侧设备为每一个用户终端或者每一组用户终端配置的一个循环位移。
故发送由Gold序列和m序列相互调制的序列的生成方式为:
d(n)=d1(n)·d2(n)。
另外,本实施例还对目标序列由3个m序列调制形成的序列的生成方式进行说明,3个m序列调制形成的序列的生成方式为
d(n)=c(n)·d1(n)·d2(n)·d3(n)
。d1(n)生成方式为
d1(n)=1-2x(m)
,其中,
,且0≤n<127;
x(i+7)=(x(i+4)+x(i))mod
,且[x(6) x(5) x(4) x(3) x(2) x(1) x(0)]=[1 1 1 0 1 1 0]。
d2(n)的生成方式如分别为
d2(n)=1-2x0((n+m0)mod127);
,其中,
,且另外,上述
d3(n)的生成方式如分别为
d3(n)=1-2x1((n+m1)mod127)
,其中,
另外,c(n)上述为表示元素为±1加扰序列,且网络侧设备可以为每一用户终端或者每一组用户终端配置一个加扰序列。
可选的,上述步骤301可以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唤醒信号。从而使用户终端可以准确地确定接收到的唤醒信号是否属于其自身的唤醒信号,提高指示用户终端进行PDCCH盲检测的准确度,从而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唤醒信号,可以是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唤醒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唤醒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且在所述同步信号块带宽内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唤醒信号,在此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步骤302可以包括:
若正确译码接收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则确定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其中,所述唤醒信号为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编码和加扰的唤醒信号;或者
若检测到接收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的功率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其中,所述唤醒信号为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幅度调制后的唤醒信号;所述唤醒信号的功率与调制的幅值关联。
其中,网络侧设备在给处于RRC空闲状态的用户终端发送寻呼信号之前,或者给处于DRX状态的用户终端发送PDCCH信号之前,可以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对唤醒信号进行编码以及加扰,当用户终端接收到经过编码和加扰的目标信息时,用户终端对该唤醒信号进行译码,若用户终端可以正确译码该唤醒信号,则用户终端确定接收到属于其自身的唤醒信号,即用户终端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若不能正确译码该唤醒信号,则用户终端确定未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从而提高指示用户终端进行PDCCH盲检测的准确度,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另外,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对唤醒信号进行幅度调制,例如:可以将唤醒信号调制至预设幅值,当用户终端接收到经过幅度调制的目标信息时,用户终端检测接收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的功率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检测到接收端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的功率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从而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其中,上述唤醒信号的功率与唤醒信号的幅值关联,可以是预设功率与幅值的对应关系,根据预设功率与幅值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唤醒信号的幅值关联的唤醒信号的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户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可以是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空闲资源或者空闲OFDM资源上以目标序列、或者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进行编码和加扰或幅度调制的方式发送的唤醒信号;也可以是在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无线管理测量上以目标序列、或者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进行编码和加扰或幅度调制的方式发送的唤醒信号;或者在在目标波束上以目标序列、或者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进行编码和加扰或幅度调制的方式发送的唤醒信号,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所述唤醒信号用于唤醒所述用户终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基于所述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用户终端能够在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再进行盲检测,避免用户终端周期性的对PDCCH进行盲检测,从而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盲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以目标信号为睡眠信号举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睡眠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睡眠信号,可以是用户终端在RRC空闲状态或者DRX状态进行PDCCH检测的时刻,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睡眠信号,用户终端接收到该睡眠信号保持睡眠状态。
可选的,上述步骤401可以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发送的睡眠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发送的睡眠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且在所述同步信号块带宽内发送的睡眠信号。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或者对应的带宽发送的,可以有效节省发送和接收睡眠信号占用的资源,提高同步信号块资源的利用率。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发送的睡眠信号的步骤,可以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的睡眠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睡眠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和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的睡眠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的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上发送的睡眠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的空闲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上发送的睡眠信号。通过在上述空闲资源或者空闲OFDM符号内传输睡眠信号,进一步提高同步信号块的资源利用率。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发送的睡眠信号的步骤,可以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上发送的睡眠信号。通过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上传输睡眠信号,进一步提高同步信号块的资源利用率。
其中,所述空闲资源为所述同步信号块除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信号以及物理广播信道解调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之外的资源;所述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为所述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除下行控制信道、上行控制信道以及保护间隔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之外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可选的,所述步骤401可以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发送的睡眠信号。用户终端可以在其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睡眠信号,避免用户终端在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资源被占用,从而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其中,上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发送的睡眠信号,可以是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且在空闲资源或者空闲OFDM符号上发送的睡眠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睡眠信号,可以是接收网络侧设备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波束之外的波束上发送的睡眠信号;或者,可选的,所述步骤401可以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目标波束上发送的睡眠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波束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块的波束。通过在目标波束上发送睡眠信号,可以降低传输睡眠信号占用的资源,进一步提高网络侧设备和用户终端的资源利用率。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目标波束上发送的睡眠信号,可以是网络侧设备在目标波束上且在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传输睡眠信号。
可选的,所述步骤401可以包括: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设备在所述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发送的至少两次睡眠信号中的至少一次睡眠信号;或者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在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的睡眠信号;或者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中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和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的睡眠信号中的至少一次睡眠信号;
其中,所述配置的时隙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的时隙。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在所述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发送的至少两次睡眠信号中的至少一次睡眠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侧在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的睡眠信号;或者所述配置的时隙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的时隙;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中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和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的睡眠信号中的至少一次睡眠信号,可以是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目标波束上发送的睡眠信号。
步骤402、基于所述睡眠信号,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基于睡眠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可以是用户终端确定接收的睡眠信号是否为属于其自身或者其所在用户终端组的睡眠信号,若接收的睡眠信号属于其自身或者其所在用户终端组的睡眠信号,则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睡眠信号可以包括目标序列。这样,睡眠信号可以以序列的形式进行传输,从而使用户终端可以准确地通过目标序列来区分接收到的睡眠信号是否属于其自身其所在用户终端组的睡眠信号,提高指示用户终端进行PDCCH盲检测的准确度,从而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目标序列可以包括: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或者ZC序列;或者所述目标序列可以包括: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和ZC序列中至少两个序列调制形成的序列;或者所述目标序列可以为小区标识关联的序列。进一步避免用户终端周期性的对PDCCH进行盲检测,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步骤401之前,还可以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生成多项式、初始状态、根序列、循环位移以及接收目标信号的时间中的至少一项;所述步骤402可以包括:基于所述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睡眠信号,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从而可以快速且准确地确定是否接收到的睡眠信号是否属于其自身其所在用户终端组的睡眠信号,提高盲检测效率以及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可选的,上述步骤401可以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睡眠信号。从而使用户终端可以准确地确定接收到的睡眠信号是否属于其自身的睡眠信号,避免用户终端周期性的对PDCCH进行盲检测度,从而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睡眠信号,可以是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睡眠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睡眠信号;或者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且在所述同步信号块带宽内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睡眠信号,在此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睡眠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的步骤,可以包括:
若正确译码接收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睡眠信号,则确定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睡眠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睡眠信号为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编码和加扰的睡眠信号;或者
若检测到接收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睡眠信号的功率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睡眠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睡眠信号为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幅度调制后的睡眠信号;所述睡眠信号的功率与调制的幅值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户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睡眠信号,可以是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空闲资源或者空闲OFDM资源上以目标序列、或者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进行编码和加扰或幅度调制的方式发送的睡眠信号;也可以是在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无线管理测量上以目标序列、或者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进行编码和加扰或幅度调制的方式发送的睡眠信号;或者在在目标波束上以目标序列、或者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进行编码和加扰或幅度调制的方式发送的睡眠信号,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睡眠信号;基于所述睡眠信号,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用户终端能够避免周期性的对PDCCH进行盲检测,从而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请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用户终端能够避免周期性的对PDCCH进行盲检测,从而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请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以目标信号为唤醒信号进行举例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以唤醒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可选的,所述唤醒信号可以包括目标序列。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目标序列可以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或者ZC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可以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和ZC序列中至少两个序列调制形成的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可以为小区标识关联的序列。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步骤601之前,还可以包括:
向用户终端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生成多项式、初始状态、根序列、循环位移以及接收唤醒信号的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步骤601,可以包括:
在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
可选的,所述步骤601,可以包括:
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且在所述同步信号块带宽内,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的步骤,可以包括:
在同步信号块包括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和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的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上,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的空闲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
其中,所述空闲资源为所述同步信号块除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信号以及物理广播信道解调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之外的资源;所述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为所述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除下行控制信道、上行控制信道以及保护间隔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之外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的步骤,可以包括:
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上,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
可选的,所述步骤601,可以包括:
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
可选的,所述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包括:
对唤醒信号进行编码和加扰,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经过编码和加扰的唤醒信号;或者
对唤醒信号进行幅度调制,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幅度调制后的唤醒信号。
可选的,所述步骤601,可以包括: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所述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向用户终端发送至少两次唤醒信号;或者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时隙,并在配置的时隙上发送唤醒信号;或者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时隙,并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和配置的时隙上发送唤醒信号。
可选的,所述步骤601,可以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目标波束上发送的唤醒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波束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块的波束。
本实施例中,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多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且均可以实现能够实现唤醒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使用户终端避免周期性的对PDCCH进行盲检测,从而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请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以目标信号为睡眠信号进行举例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睡眠信号,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睡眠信号可以包括目标序列。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目标序列可以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或者ZC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可以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和ZC序列中至少两个序列调制形成的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可以为小区标识关联的序列。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步骤701之前,还可以包括:
向用户终端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生成多项式、初始状态、根序列、循环位移以及接收睡眠信号的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步骤701,可以包括:
在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
可选的,所述步骤701,可以包括:
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且在所述同步信号块带宽内,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的步骤,可以包括:
在同步信号块包括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和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的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的空闲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
其中,所述空闲资源为所述同步信号块除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信号以及物理广播信道解调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之外的资源;所述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为所述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除下行控制信道、上行控制信道以及保护间隔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之外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的步骤,可以包括:
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
可选的,所述步骤701,可以包括:
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
可选的,所述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包括:
对睡眠信号进行编码和加扰,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经过编码和加扰的睡眠信号;或者
对睡眠信号进行幅度调制,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幅度调制后的睡眠信号。
可选的,所述步骤701,可以包括: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所述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向用户终端发送至少两次睡眠信号;或者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时隙,并在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睡眠信号;或者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时隙,并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和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睡眠信号。
可选的,所述步骤701,可以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目标波束上发送的睡眠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波束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块的波束。
本实施例中,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多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且均可以实现能够实现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睡眠信号,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使用户终端避免周期性的对PDCCH进行盲检测,从而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参见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步骤802、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
步骤803、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避免用户终端周期性的对PDCCH进行盲检测,从而降低用户终端的能耗。
请参见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图,如图9所示,用户终端90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
处理模块902,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目标信号为唤醒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902,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可选的,所述目标信号为睡眠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902,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睡眠信号,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目标信号包括目标序列。
可选的,所述目标序列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或者ZC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和ZC序列中至少两个序列调制形成的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为小区标识关联的序列。
可选的,如图10所示,所述用户终端90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903,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生成多项式、初始状态、根序列、循环位移以及接收目标信号的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处理模块902具体用于以及所述目标信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且在所述同步信号块带宽内发送的目标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和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的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上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的空闲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上发送的目标信号;
其中,所述空闲资源为所述同步信号块除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信号以及物理广播信道解调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之外的资源;所述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为所述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除下行控制信道、上行控制信道以及保护间隔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之外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上发送的目标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目标信号。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902,具体用于若正确译码接收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则确定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目标信号为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编码和加扰的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902,具体用于若检测到接收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的功率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目标信号为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幅度调制后的目标信号;所述目标信号的功率与调制的幅值关联。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设备在所述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发送的至少两次目标信号中的至少一次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在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中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和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的目标信号中的至少一次目标信号;
其中,所述配置的时隙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的时隙。
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块901,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目标波束上发送的目标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波束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块的波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用户终端900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用户终端9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发明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如图11所示,网络侧设备1100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1101,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以唤醒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睡眠信号,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目标信号包括目标序列。
可选的,所述目标序列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或者ZC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和ZC序列中至少两个序列调制形成的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为小区标识关联的序列。
可选的,如图12所示,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1102,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生成多项式、初始状态、根序列、循环位移以及接收目标信号的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且在所述同步信号块带宽内,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在同步信号块包括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和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在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的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在同步信号块的空闲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其中,所述空闲资源为所述同步信号块除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信号以及物理广播信道解调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之外的资源;所述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为所述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除下行控制信道、上行控制信道以及保护间隔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之外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对目标信号进行编码和加扰,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经过编码和加扰的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对目标信号进行幅度调制,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幅度调制后的目标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所述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向用户终端发送至少两次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时隙,并在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时隙,并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和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目标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01,具体用于在目标波束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波束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块的波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网络侧设备1100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网络侧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网络侧设备11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图。如图13所示,用户终端13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304和用户接口1303。用户终端13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3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3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3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3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305。
其中,用户接口13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 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3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13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3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13021和应用程序13022。
其中,操作系统13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13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3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3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的,可以是应用程序13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1301用于: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
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301中,或者由处理器1301实现。处理器13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3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3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302,处理器1301读取存储器13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的,所述目标信号为唤醒信号;
所述处理器1301执行的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目标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可选的,所述目标信号为睡眠信号;
所述处理器1301执行的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目标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睡眠信号,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目标信号包括目标序列。
可选的,所述目标序列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或者ZC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和ZC序列中至少两个序列调制形成的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为小区标识关联的序列。
可选的,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的步骤之前,所述处理器1301还用于: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生成多项式、初始状态、根序列、循环位移以及接收目标信号的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处理器1301执行的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目标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信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301执行的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发送的目标信号。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301执行的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且在所述同步信号块带宽内发送的目标信号。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301执行的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发送的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和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的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上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的空闲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上发送的目标信号;
其中,所述空闲资源为所述同步信号块除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信号以及物理广播信道解调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之外的资源;所述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为所述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除下行控制信道、上行控制信道以及保护间隔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之外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301执行的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发送的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上发送的目标信号。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301执行的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目标信号。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301执行的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正确译码接收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则确定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目标信号为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编码和加扰的目标信号;或者
若检测到接收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的功率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目标信号为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幅度调制后的目标信号;所述目标信号的功率与调制的幅值关联。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301执行的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设备在所述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发送的至少两次目标信号中的至少一次目标信号;或者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在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中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和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的目标信号中的至少一次目标信号;
其中,所述配置的时隙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的时隙。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1301执行的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目标波束上发送的目标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波束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块的波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用户终端1300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用户终端13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4,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图。如图14所示,该网络侧设备1400包括:处理器1401、收发机1402、存储器1403、用户接口1404和总线接口,其中:
处理器1401,用于读取存储器1403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其中,收发机1402,用于在处理器1401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所述收发机1402包括至少两个天线端口。
在图14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4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4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4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4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4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403可以存储处理器14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401执行的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的步骤,包括:
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以唤醒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可选的,处理器1401执行的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的步骤,包括:
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睡眠信号,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可选的,所述目标信号包括目标序列。
可选的,所述目标序列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或者ZC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和ZC序列中至少两个序列调制形成的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为小区标识关联的序列。
可选的,所述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的步骤之前,所述处理器1401执行的还用于:
向用户终端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生成多项式、初始状态、根序列、循环位移以及接收目标信号的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处理器1401执行的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可选的,处理器1401执行的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且在所述同步信号块带宽内,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可选的,处理器1401执行的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同步信号块包括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和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的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的空闲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其中,所述空闲资源为所述同步信号块除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信号以及物理广播信道解调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之外的资源;所述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为所述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除下行控制信道、上行控制信道以及保护间隔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之外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可选的,处理器1401执行的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可选的,处理器1401执行的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可选的,处理器1401执行的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包括:
对目标信号进行编码和加扰,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经过编码和加扰的目标信号;或者
对目标信号进行幅度调制,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幅度调制后的目标信号。
可选的,处理器1401执行的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所述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向用户终端发送至少两次目标信号;或者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时隙,并在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时隙,并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和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目标信号。
可选的,处理器1401执行的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目标波束上发送的目标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波束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块的波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网络侧设备1400可以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网络侧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方法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网络侧设备14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盲检测程序,所述盲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盲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盲检测程序,所述盲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侧的盲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1)

1.一种盲检测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
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号为唤醒信号;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目标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号为睡眠信号;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目标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睡眠信号,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号包括目标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序列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或者ZC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和ZC序列中至少两个序列调制形成的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为小区标识关联的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生成多项式、初始状态、根序列、循环位移以及接收目标信号的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信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发送的目标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且在所述同步信号块带宽内发送的目标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发送的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和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的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上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的空闲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上发送的目标信号;
其中,所述空闲资源为所述同步信号块除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信号以及物理广播信道解调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之外的资源;所述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为所述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除下行控制信道、上行控制信道以及保护间隔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之外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发送的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上发送的目标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目标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正确译码接收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则确定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目标信号为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编码和加扰的目标信号;或者
若检测到接收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的功率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目标信号为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幅度调制后的目标信号;所述目标信号的功率与调制的幅值关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设备在所述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发送的至少两次目标信号中的至少一次目标信号;或者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在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中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和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的目标信号中的至少一次目标信号;
其中,所述配置的时隙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的时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目标波束上发送的目标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波束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块的波束。
15.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的步骤,包括:
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以唤醒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的步骤,包括:
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睡眠信号,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号包括目标序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序列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或者ZC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和ZC序列中至少两个序列调制形成的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为小区标识关联的序列。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向用户终端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生成多项式、初始状态、根序列、循环位移以及接收目标信号的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且在所述同步信号块带宽内,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同步信号块包括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和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的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在同步信号块的空闲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其中,所述空闲资源为所述同步信号块除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信号以及物理广播信道解调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之外的资源;所述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为所述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除下行控制信道、上行控制信道以及保护间隔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之外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包括:
对目标信号进行编码和加扰,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经过编码和加扰的目标信号;或者
对目标信号进行幅度调制,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幅度调制后的目标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所述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向用户终端发送至少两次目标信号;或者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时隙,并在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时隙,并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和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目标信号。
2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的步骤,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目标波束上发送的目标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波束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块的波束。
29.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号为唤醒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号为睡眠信号;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睡眠信号,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号包括目标序列。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序列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或者ZC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和ZC序列中至少两个序列调制形成的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为小区标识关联的序列。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生成多项式、初始状态、根序列、循环位移以及接收目标信号的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以及所述目标信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
36.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且在所述同步信号块带宽内发送的目标信号。
37.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和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的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上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同步信号块的空闲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上发送的目标信号;
其中,所述空闲资源为所述同步信号块除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信号以及物理广播信道解调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之外的资源;所述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为所述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除下行控制信道、上行控制信道以及保护间隔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之外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上发送的目标信号。
39.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目标信号。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正确译码接收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则确定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目标信号为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编码和加扰的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检测到接收的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的功率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接收到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目标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其中,所述目标信号为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幅度调制后的目标信号;所述目标信号的功率与调制的幅值关联。
4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设备在所述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发送的至少两次目标信号中的至少一次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在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的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中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和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的目标信号中的至少一次目标信号;
其中,所述配置的时隙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的时隙。
4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目标波束上发送的目标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波束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块的波束。
43.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或者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唤醒信号,以唤醒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唤醒信号,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睡眠信号,以使所述用户终端基于所述睡眠信号,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时刻保持睡眠状态。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号包括目标序列。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序列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或者ZC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包括:
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序列和ZC序列中至少两个序列调制形成的序列;或者
所述目标序列为小区标识关联的序列。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生成多项式、初始状态、根序列、循环位移以及接收目标信号的时间中的至少一项。
49.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50.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带宽内,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同步信号块对应的时刻,且在所述同步信号块带宽内,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同步信号块包括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同步信号块包括主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和辅同步信号所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的空闲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的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同步信号块的空闲资源的全部或者部分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其中,所述空闲资源为所述同步信号块除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信号以及物理广播信道解调参考信号占用的资源之外的资源;所述空闲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为所述同步信号块所在时隙除下行控制信道、上行控制信道以及保护间隔占用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之外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传输同步信号块的部分或者全部子载波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53.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对目标信号进行编码和加扰,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经过编码和加扰的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对目标信号进行幅度调制,在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幅度调制后的目标信号。
5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所述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向用户终端发送至少两次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时隙,并在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目标信号;或者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若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大于所述用户终端的非连续接收的周期,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间隔内配置时隙,并在相邻两个同步信号块集合中的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块集合的周期内和配置的时隙上发送目标信号。
5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目标波束上向用户终端发送目标信号,其中,所述目标波束为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块的波束。
57.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用户接口,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网络接口和所述用户接口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盲检测方法中的步骤。
58.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机和用户接口,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机和所述用户接口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5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中的步骤。
59.一种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9至42中任一项所述用户终端和如权利要求43至56中任一项所述网络侧设备,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57所述用户终端和如权利要求58所述网络侧设备。
6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盲检测程序,所述盲检测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盲检测方法的步骤。
6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号发送程序,所述信号发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的步骤。
CN201710543348.9A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盲检测方法、信号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92191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43348.9A CN109219113B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盲检测方法、信号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HUE18828695A HUE063870T2 (hu) 2017-07-05 2018-07-05 Vakészlelõ eljárás, jelküldési eljárás, vonatkozó eszköz és rendszer
US16/628,886 US11368245B2 (en) 2017-07-05 2018-07-05 Blind detection metho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relevant devices and system
ES18828695T ES2959770T3 (es) 2017-07-05 2018-07-05 Método de detección ciega, método para enviar señales, dispositivo relevante y sistema
PCT/CN2018/094636 WO2019007389A1 (zh) 2017-07-05 2018-07-05 盲检测方法、信号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PT188286959T PT3651505T (pt) 2017-07-05 2018-07-05 Método de deteção às cegas, método para enviar sinal, dispositivo e sistema relevantes
EP18828695.9A EP3651505B1 (en) 2017-07-05 2018-07-05 Blind detection method, method for sending signal, relevant device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43348.9A CN109219113B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盲检测方法、信号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9113A true CN109219113A (zh) 2019-01-15
CN109219113B CN109219113B (zh) 2020-07-17

Family

ID=64950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43348.9A Active CN109219113B (zh) 2017-07-05 2017-07-05 一种盲检测方法、信号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368245B2 (zh)
EP (1) EP3651505B1 (zh)
CN (1) CN109219113B (zh)
ES (1) ES2959770T3 (zh)
HU (1) HUE063870T2 (zh)
PT (1) PT3651505T (zh)
WO (1) WO2019007389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6840A (zh) * 2017-09-28 2019-04-0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或接收唤醒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78090A (zh) * 2019-01-31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信号的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1586804A (zh) * 2019-02-15 2020-08-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0200004A1 (zh) * 2019-04-02 2020-10-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69924A (zh) * 2019-04-02 2020-10-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0221346A1 (zh) * 2019-04-30 2020-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WO2020224552A1 (zh) * 2019-05-03 2020-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唤醒终端设备的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2087790A (zh) * 2019-06-14 2020-12-1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应用于物联网的控制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398578A (zh) * 2019-08-15 2021-02-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2584468A (zh) * 2019-09-27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1088024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097300A (zh) * 2019-05-03 2022-02-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遗漏的唤醒信号的无线装置自主过程
WO2023020505A1 (zh) * 2021-08-20 2023-02-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处理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9003995T5 (de) * 2018-08-09 2021-04-29 Lg Electronics Inc. Verfahren zum übertragen und empfangen eines signals in einem drahtlos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vorrichtung dafür
CN110536379A (zh) * 2018-08-10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唤醒信号发送方法、检测方法、相关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831027B (zh) * 2018-08-10 2022-08-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436102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11436093B (zh) * 2019-01-11 2021-10-1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信号的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9891948B (zh) * 2019-01-30 2022-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检测下行传输、传输配置信息和下行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184140A1 (zh) * 2020-03-14 2021-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20369365A1 (en) * 2021-05-11 2022-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random access channel occasions
US20220400439A1 (en) * 2021-06-09 2022-12-15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ide channel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data flows
US20230284143A1 (en) * 2022-03-03 2023-09-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arly indication of network power saving mod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0653A (zh) * 2012-01-05 2013-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086173A1 (en) * 2012-09-26 2014-03-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for operation in long-term evolution systems
CN102612849B (zh) * 2009-04-27 2015-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发射与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US20160149660A1 (en) * 2013-06-13 2016-05-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535330A (zh) * 2015-09-11 2017-03-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3717B (zh) 2010-02-26 2013-01-02 大唐联诚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Td-scdma语音信号的盲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2932950B (zh) 2011-08-09 2016-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辅小区上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CA2887219C (en) * 2012-10-10 2018-11-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EP3313010B1 (en) 2013-01-25 2019-09-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initial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050756B2 (en) * 2014-04-09 2018-08-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6628365B2 (ja) 2014-04-28 2020-01-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0070478B2 (en) * 2015-01-22 2018-09-04 Intel IP Corpor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PDCCH monitor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3890670A (zh) * 2017-02-03 2022-01-04 Idac控股公司 广播信道传输和解调
EP3603259B1 (en) * 2017-03-20 2021-05-26 Convida Wireless, LLC Scheduling and control in new radio using preemption indication
CN108668367B (zh) * 2017-04-01 2020-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KR102424043B1 (ko) * 2017-05-04 2022-07-22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동기화 시그널링을 포함하는 웨이크 업 신호를 송신하기 위한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들
US10841876B2 (en) * 2017-05-15 2020-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Wake-up signal (WUS) and wake-up receiver (WUR)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2849B (zh) * 2009-04-27 2015-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发射与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00653A (zh) * 2012-01-05 2013-07-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非连续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086173A1 (en) * 2012-09-26 2014-03-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for operation in long-term evolution systems
US20160149660A1 (en) * 2013-06-13 2016-05-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535330A (zh) * 2015-09-11 2017-03-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6840A (zh) * 2017-09-28 2019-04-0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或接收唤醒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78090A (zh) * 2019-01-31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信号的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20156432A1 (zh) * 2019-01-31 2020-08-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示信号的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1278090B (zh) * 2019-01-31 2021-07-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信号的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1586804A (zh) * 2019-02-15 2020-08-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586804B (zh) * 2019-02-15 2022-12-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69924B (zh) * 2019-04-02 2023-08-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69924A (zh) * 2019-04-02 2020-10-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0200004A1 (zh) * 2019-04-02 2020-10-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设备
TWI809261B (zh) * 2019-04-02 2023-07-21 大陸商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信號傳輸方法、網路設備、終端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WO2020221346A1 (zh) * 2019-04-30 2020-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US11445568B2 (en) 2019-04-30 2022-09-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WO2020224552A1 (zh) * 2019-05-03 2020-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唤醒终端设备的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4097300B (zh) * 2019-05-03 2024-04-3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遗漏的唤醒信号的无线装置自主过程
CN114097300A (zh) * 2019-05-03 2022-02-2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遗漏的唤醒信号的无线装置自主过程
CN112087790A (zh) * 2019-06-14 2020-12-1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应用于物联网的控制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249059A1 (zh) * 2019-06-14 2020-12-17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应用于物联网的控制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398578A (zh) * 2019-08-15 2021-02-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2398578B (zh) * 2019-08-15 2022-04-2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2584468A (zh) * 2019-09-27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1088024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3020505A1 (zh) * 2021-08-20 2023-02-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处理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51505A1 (en) 2020-05-13
EP3651505A4 (en) 2020-07-15
ES2959770T3 (es) 2024-02-28
US20210367707A1 (en) 2021-11-25
WO2019007389A1 (zh) 2019-01-10
EP3651505B1 (en) 2023-09-20
PT3651505T (pt) 2023-10-23
US11368245B2 (en) 2022-06-21
CN109219113B (zh) 2020-07-17
HUE063870T2 (hu) 2024-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9113A (zh) 一种盲检测方法、信号发送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11630801B (zh) 唤醒信号的序列设计和再同步序列
WO2019233369A1 (zh) 节能状态转换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9511132B (zh) 信息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869893B1 (en)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systems
US11917544B2 (en) Energy-saving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557812B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BR112020006388A2 (pt)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e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ões
CN110892770B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944341B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08111287B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30032957A1 (en) Power optimizations for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txop) monitoring
CN109495925B (zh) 信息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45212A (zh) 一种用于确定寻呼的方法和装置
JP7418447B2 (ja) ユーザ機器、基地局及び方法
JP2022188241A (ja) 集積回路
WO2023185587A1 (zh) 一种唤醒设备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43609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0831122A (zh) 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731580A (zh) 检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方法以及装置
WO2019096169A1 (zh) 指示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50346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284620A1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JP6734353B2 (ja) 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
CN110492969B (zh)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