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9615A - 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9615A
CN109199615A CN201811228013.9A CN201811228013A CN109199615A CN 109199615 A CN109199615 A CN 109199615A CN 201811228013 A CN201811228013 A CN 201811228013A CN 109199615 A CN109199615 A CN 109199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mitative
alveolar bone
regeneration
middl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80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抗
朱娟芳
赵红宇
张白霞
杜田丰
介艳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2280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96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9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961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03Not used, see subgroups
    • A61C8/0004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 A61C8/0006Periodontal tissue or bone regene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12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e.g. ceramics, surface layer, metal alloy
    • A61C8/0016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e.g. ceramics, surface layer, metal alloy polymeric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18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C8/0028Pins, needles; Head structure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不同材料组成的三层,所述三层分别为最外层、中间层和最内层;最外层呈椭球形,包覆在中间层外面;所述中间层按照牙槽骨层级呈梯度分布在最外层内部,并且中间层各层级能够紧密结合;最内层由中间层中的仿牙本质层围合而成。本发明能够在保证梯度降解的同时,也能保证植入物的坚固程度,且不易被洗出,有效的减少了潜在的炎症反应。

Description

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再生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牙槽骨缺损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咀嚼、发音和进食功能,而且会影响进一步的义齿修复,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口腔种植因其舒适美观、不伤及临牙等诸多优势,被许多患者所推崇,已经成为修复缺牙的最佳治疗方案之一。然而,缺牙区骨质的宽度、高度及骨质密度等因素,均会影响种植体与骨的结合效果,严重制约了口腔种植在临床的广泛开展。因此,对缺牙区的牙槽骨进行再生修复,从而使其高度与宽度均能满足种植的空间需要,可以明显扩大种植的适应症范围,并能提升种植体的远期成活率。
尽管自体骨移植被学者认为是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仍然存在来源有限、供区长期疼痛、二次手术增加感染并发症等不足,并不是最适宜推广的牙槽骨缺损修复技术。因此,制备新型人工骨替代材料已经成为解决牙槽骨骨量不足的重要策略。鉴于此,学者们研制了各种类型的人工骨修复材料,大致可以分为生物惰性类(不锈钢、钛合金等金属;氧化铝、氧化锆等陶瓷类)及生物活性类(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磷酸钙等)。上述人工骨替代材料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效果,但是也存在很多缺点。
现有的牙槽骨再生材料容易被洗出,承重部位应用难以实现功能重建,再生后骨替代物的骨质量与自身不匹配等缺点。而且材料的仿生特性不足,体内降解过程往往难以与牙槽骨的形成达到精准匹配,而且存在潜在的炎症反应。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其形状可用于植入牙槽骨,所述牙槽骨再生材料包括不同材料组成的三层,所述三层分别为最外层、中间层和最内层;最外层呈椭球形,包覆在中间层外面;所述中间层按照牙槽骨层级呈梯度分布在最外层内部,并且中间层各层级能够紧密结合;最内层由中间层中的仿牙本质层围合而成;
最外层采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纤维、陶瓷多孔材料以及生物活性玻璃颗粒混合制成,其中陶瓷多孔材料由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填充,而聚合物纤维包裹上述两者的混合材料;所述陶瓷多孔材料形成可植入材料形状的骨架,可植入材料骨架形状为椭圆柱形状;
中间层为骨移植取代物材料,所述中间层包括仿牙釉质层、仿牙本质层,仿牙釉质层由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组成,仿牙本质层由羟磷灰石、含磷酸钙以及胶原蛋白组成,并且仿牙本质层能够形成一个椭球形中空腔体。
所述最内层由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陶瓷多孔材料选自TCP(磷酸三钙)、HA(羟基磷灰石)、CPC(磷酸钙骨水泥)或者三者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可为由SiO2,Na2O,CaO和P2O5等基本成分组成的硅酸盐玻璃或者锶强化生物活性玻璃。
进一步的,聚合物纤维材料也可由天然聚合物材料替代。
进一步的,在所述牙槽骨再生材料的最外层顶部设置方便植入时固定所述牙槽骨再生材料的凸起,所述凸起形状可为五棱柱、长方体等形状。
进一步的,最内层也可添加生长因子、成骨细胞、成神经细胞以促进牙槽骨生长。
优选地,最外层椭球型的厚度特别是陶瓷多孔材料由上到下依次变薄,这样设置能够使得最内层的降解速度由牙槽骨的最外侧开始依次增高,降低牙槽骨移植后的炎症反应。
优选地,所述中间层的仿牙釉质层、仿牙本质层也是由上到下依次变薄,这样更能与牙槽骨周边组织构成相一致,易于实现功能重建。
优选地,仿牙本质层所含的胶原蛋白优先置于中间层的最内侧。
优选地,最内层由中间层的仿牙本质层内壁组成构架,内部腔体呈椭球形,所属最内层内部腔体中的生长因子以及成骨细胞以及成神经细胞均于植入患者牙槽骨内前注入所述内部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牙槽骨再生材料的底部具有贯穿最外层和中间层的小孔,所述小孔用于将最内层填充材料如生长因子以及成骨细胞以及成神经细胞等注入最内层空腔;所述小孔由最外层中的聚合物纤维所覆盖和填充,同时,保证所述小孔能够易于被尖锐物如针管所捅入,而且在拔出所述尖锐物时由于该聚合物纤维的存在而不易于填充物的自动溢出。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制作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上述牙槽骨再生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中间层:依次制备仿牙釉质层和仿牙本质层,取适量的羟磷灰石、磷酸钙以及胶原蛋白,将胶原蛋白铺设一层于仿牙本质模具上,然后羟磷灰石、磷酸钙混合均匀后覆盖于胶原蛋白上形成仿牙本质层;然后将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混合搅拌后置于仿牙釉质层模具上形成仿牙釉质层;
步骤二、制备最外层:将TCP(磷酸三钙)、HA(羟基磷灰石)、CPC(磷酸钙骨水泥)的混合材料成型为上部开口的椭球型形状,然后采用高温烧结工艺固化后取出,将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填充进入所述陶瓷多孔材料的孔隙内;最后将聚合物纤维覆盖包裹混合后的陶瓷多孔材料和生物活性玻璃颗粒;
步骤三、将制备好的中间层置于最外层的上部开口内,采用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填充中间层与最外层之间的间隙,然后采用与仿牙釉质层相同的材料将最外层的顶层缺口封堵,并在所述顶层上形成凸起,然后等待固结;
步骤四、在底部中央位置钻孔贯穿中间层和最外层,然后采用聚合物纤维填充和覆盖;
步骤五、在临床植入牙槽骨之前将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分别依次注入中间层形成的空腔,形成最内层。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的羟磷灰石、磷酸钙以及胶原蛋白体积比例优选为:3:4:2;步骤一中的所述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的体积比列优选为:2:5。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的所述仿牙本质层形成时间比仿牙釉质层长,优选为30min和20min。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的仿牙本质层和仿牙釉质层模具均采用半椭圆柱扣合方式成型。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的成型为所述椭球型形状的模具也是采用外部开口的椭球型模块。
进一步的,步骤五中在分别注入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后均需要将其均匀分布于内腔体,可采用转动的方式实现。
本发明提出的牙槽骨再生材料及其制作方法,能够在保证梯度降解的同时,也能保证植入物的坚固程度,聚合物纤维的设置保证颗粒或者陶瓷材料等均不易被洗出,生物活性玻璃颗粒是易于同牙结构粘着的组合物,既对牙骨组织又对软组织具有良好键合功能,中间层的设置便于直接植入不用再次处理也能使得骨质量与原生骨匹配,有效的减少了潜在的炎症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牙槽骨再生材料结构图;
图2为牙槽骨再生材料结构的垂直剖面图;
图3为牙槽骨再生材料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4为牙槽骨再生材料最外层结构;
图5为牙槽骨再生材料中间层结构;
图6为牙槽骨再生材料的制作步骤。
在图1-5中:1最外层、2中间层、3最内层、4小孔、5凸起、6聚合物纤维、7陶瓷多孔材料、8仿牙釉质层、9仿牙本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仅仅示出解决本发明的主要技术问题的关键技术手段,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之一为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其形状可用于植入牙槽骨,所述牙槽骨再生材料包括不同材料组成的三层,所述三层分别为最外层1、中间层2和最内层3;最外层1呈椭球形,包覆在中间层2外面;所述中间层2按照牙槽骨层级呈梯度分布在最外层1内部,并且中间层2各层级能够紧密结合;最内层3由中间层2中的仿牙本质层9围合而成;
最外层1采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纤维6、陶瓷多孔材料7以及生物活性玻璃颗粒混合制成,其中陶瓷多孔材料7由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填充,而聚合物纤维6包裹上述两者的混合材料;所述陶瓷多孔材料7形成可植入材料形状的骨架,可植入材料骨架形状为椭圆柱形状;
中间层2为骨移植取代物材料,所述中间层2包括仿牙釉质层8、仿牙本质层9,仿牙釉质层8由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组成,仿牙本质层9由羟磷灰石、含磷酸钙以及胶原蛋白组成,并且仿牙本质层9能够形成一个弧形中空腔体。
最内层3则设生长因子以及成骨细胞以及成神经细胞,最内层3由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混合而成。
根据优选地实施方案,陶瓷多孔材料7选自TCP(磷酸三钙)、HA(羟基磷灰石)、CPC(磷酸钙骨水泥)或者三者的混合物;
根据优选地实施方案,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可为由SiO2,Na2O,CaO和P2O5等基本成分组成的硅酸盐玻璃或者锶强化生物活性玻璃;
根据优选地实施方案,聚合物纤维6材料也可由天然聚合物材料替代。
根据优选地实施方案,在所述牙槽骨再生材料的最外层1顶部设置方便植入时固定所述牙槽骨再生材料的凸起5,所述凸起5形状可为五棱柱、长方体等形状;
根据优选地实施方案,最外层1椭球型的厚度特别是陶瓷多孔材料7由上到下依次变薄,这样设置能够使得最内层3的降解速度由牙槽骨的最外侧开始依次增高,降低牙槽骨移植后的炎症反应。
根据优选地实施方案,所述中间层2的仿牙釉质层8、仿牙本质层9也是由上到下依次变薄,这样更能与牙槽骨周边组织构成相一致,易于实现功能重建。
优选地,仿牙本质层9所含的胶原蛋白优先置于中间层2的最内侧。
优选地,最内层3由中间层2的仿牙本质层9内壁组成构架,内部腔体呈椭球形,所属最内层3内部腔体中的生长因子以及成骨细胞以及成神经细胞均于植入患者牙槽骨内前注入所述内部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牙槽骨再生材料的底部具有贯穿最外层1和中间层2的小孔4,所述小孔4用于将最内层3填充材料如生长因子以及成骨细胞以及成神经细胞等注入最内层3空腔;所述小孔由最外层1中的聚合物纤维6所覆盖和填充,同时,保证所述小孔4能够易于被尖锐物如针管所捅入,而且在拔出所述尖锐物时由于该聚合物纤维6的存在而不易于填充物的自动溢出。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制作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上述牙槽骨再生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中间层2:依次制备仿牙釉质层8和仿牙本质层9,取适量的羟磷灰石、磷酸钙以及胶原蛋白,将胶原蛋白铺设一层于仿牙本质模具上,然后羟磷灰石、磷酸钙混合均匀后覆盖于胶原蛋白上形成仿牙本质层9;然后将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混合搅拌后置于仿牙釉质层8模具上形成仿牙釉质层8;
步骤二、制备最外层1:将TCP(磷酸三钙)、HA(羟基磷灰石)、CPC(磷酸钙骨水泥)的混合材料成型为上部开口的椭球型形状,然后采用高温烧结工艺固化后取出,将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填充进入所述陶瓷多孔材料7的孔隙内;最后将聚合物纤维6覆盖包裹混合后的陶瓷多孔材料7和生物活性玻璃颗粒;
步骤三、将制备好的中间层2置于最外层1的上部开口内,采用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填充中间层2与最外层1之间的间隙,然后采用与仿牙釉质层8相同的材料将最外层1的顶层缺口封堵,并在所述顶层上形成凸起5,然后等待固结;
步骤四、在底部中央位置钻孔贯穿中间层2和最外层1形成小孔4,然后采用聚合物纤维6填充和覆盖;
步骤五、在临床植入牙槽骨之前将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未分化间充质细胞通过小孔4分别依次注入中间层2形成的空腔,形成最内层3。
优选地,步骤一中所述的羟磷灰石、磷酸钙以及胶原蛋白体积比例优选为:
3:4:2;步骤一中的所述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的体积比列优选为:2:5;
优选地,步骤一中的所述仿牙本质层9形成时间比仿牙釉质层8长,优选为30min和20min.
优选地,步骤一中的仿牙本质层9和仿牙釉质层8模具均采用半椭圆柱扣合方式成型;
优选地,步骤二中的成型为所述椭球型形状的模具也是采用外部开口的椭球型模块;
优选地,步骤五中在分别注入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后均需要将其均匀分布于内腔体,可采用转动或者喷射注入的方式实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包括不同材料组成的三层,所述三层分别为最外层、中间层和最内层;其特征在于:
最外层呈椭球形,包覆所述中间层;
所述中间层按照牙槽骨层级呈梯度分布在最外层内部,并且中间层各层级紧密结合;
最内层由中间层中的仿牙本质层围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槽骨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外层采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纤维、陶瓷多孔材料以及生物活性玻璃颗粒混合制成,其中所述陶瓷多孔材料中的孔隙由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填充,而聚合物纤维包裹上述两者;所述陶瓷多孔材料形成可植入材料形状的骨架,可植入材料骨架为椭圆柱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牙槽骨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各层级包括仿牙釉质层和仿牙本质层,所述仿牙釉质层由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组成,所述仿牙本质层由羟磷灰石、含磷酸钙以及胶原蛋白组成,并且仿牙本质层能够形成一个中空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牙槽骨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内层由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未分化间充质细胞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槽骨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多孔材料为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磷酸钙骨水泥或者上述三者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2任一项所述的牙槽骨再生材料,其特征在于:生物活性玻璃颗粒为由SiO2,Na2O,CaO和P2O5组成的硅酸盐玻璃或者锶强化生物活性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牙槽骨再生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中间层:依次制备仿牙釉质层和仿牙本质层,取适量的羟磷灰石、磷酸钙以及胶原蛋白,将胶原蛋白铺设一层于仿牙本质模具上,然后将羟磷灰石、含磷酸钙混合均匀后覆盖于胶原蛋白上形成仿牙本质层;然后将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混合搅拌后置于仿牙釉质层模具上形成仿牙釉质层;
步骤二、制备最外层:将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磷酸钙骨水泥的混合材料成型为上部开口的椭球型形状,然后采用高温烧结工艺固化后取出,将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填充进入所述陶瓷多孔材料的孔隙内,最后将聚合物纤维覆盖包裹混合后的陶瓷多孔材料和生物活性玻璃颗粒;
步骤三、将制备好的中间层置于最外层的上部开口内,采用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填充中间层与最外层之间的间隙,然后采用与仿牙釉质层相同的材料将最外层的顶层缺口封堵,并在所述顶层上形成凸起,等待固结;
步骤四、在底部中央位置钻孔贯穿中间层和最外层,然后采用聚合物纤维填充和覆盖;
步骤五、在临床植入牙槽骨之前将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分别依次注入中间层形成的空腔,形成最内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在分别注入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和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后均需要将其均匀分布于内腔体。
CN201811228013.9A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Withdrawn CN1091996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8013.9A CN109199615A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28013.9A CN109199615A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9615A true CN109199615A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81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8013.9A Withdrawn CN109199615A (zh) 2018-10-22 2018-10-22 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961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4939A (zh) * 2019-07-15 2019-10-08 四川大学 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掺锶磷酸钙陶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19443A (zh) * 2020-03-27 2020-07-17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一种牙槽骨塑形装置
CN112675361A (zh) * 2020-12-28 2021-04-20 浙江大学 一种区域功能特异性临床牙周缺损修复模块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4939A (zh) * 2019-07-15 2019-10-08 四川大学 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掺锶磷酸钙陶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4939B (zh) * 2019-07-15 2020-07-31 四川大学 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掺锶磷酸钙陶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19443A (zh) * 2020-03-27 2020-07-17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一种牙槽骨塑形装置
CN112675361A (zh) * 2020-12-28 2021-04-20 浙江大学 一种区域功能特异性临床牙周缺损修复模块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99615A (zh) 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JP4215595B2 (ja) インプラント固定部材およびインプラント複合材
CN107456607A (zh) 一种双功能化的新型“sandwich”结构的引导牙周组织再生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10922A (zh) 一种用于3d生物打印的牙周生物模块及构建方法及应用
CN107412851A (zh) 一种复合细胞的预血管化大块生物骨支架构建方法
Goswami Biomimetic dentistry
CN112791239B (zh) 一种超仿生软硬组织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5250040A (zh) 缓冲型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种植牙
CN104274861A (zh) 一种牙髓牙本质再生的可注射组织工程构建方法
CN209450694U (zh) 一种牙槽骨再生材料
Khurshid et al. Introduction to dental biomaterials and their advances
CN109289092A (zh) 一种医用牙槽骨再生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19133250U (zh) 一种基于类骨器官的3d生物打印类骨组织工程支架
CN107280789A (zh) 一种牙种植体
US20220287922A1 (en) Dentin regenerative cell culture
CN102188287A (zh) 生物无机骨水泥复合人工牙床与人工牙(根)系列制作和牙种植
Grawish et a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of dental pulp stem cells in regenerating dental, periodontal and oral-related structures
CN208624780U (zh) 一种组织再生材料制备使用工具盒
CN1304063C (zh) 一种原位自固化生物活性材料、制备及应用
CN104523341B (zh) 具有牙周生物活性的即刻种植牙的制造方法
CN208911047U (zh) 一种人造骨
CN111671533B (zh) 一种具有促成骨、抗炎作用的组装式根型牙种植体及其制作方法
CN109758242A (zh) 一种精确种植牙开窗式取模方法
CN105105861B (zh) 一种生物工程牙的穿龈系统
RU2778353C2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ногокомпонентного остеогенного трансплантата при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м устранении врождённых и приобретённых дефектов кости челюсте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