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9231A - 吸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9231A
CN109199231A CN201710531019.2A CN201710531019A CN109199231A CN 109199231 A CN109199231 A CN 109199231A CN 201710531019 A CN201710531019 A CN 201710531019A CN 109199231 A CN109199231 A CN 109199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outlet
exhaust apparatus
shell
dust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10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99231B (zh
Inventor
林春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310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92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9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9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9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9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06Dust remov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Electric Suction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尘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具有隔板,隔板将机体内部分隔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除尘筒,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除尘筒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风机组件,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内,风机组件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其中,隔板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第一出口通过第一连通孔与第二进口相连通,从第二出口排出的气体经过第二连通孔再经过机体与除尘筒之间的间隙排出到外界。该吸尘装置将吸入的气流经过除尘筒除尘后通过风机组件的第二出口将其从机体与除尘筒之间的间隙排出至机体外。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延长气流的排出通道,有效地降低了该吸尘装置的除尘噪音,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吸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室内清洁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洁地面、地毯、家具、窗帘以及窄边细角中的灰尘。吸尘器是利用电动机驱动风机高速旋转而产生负压进行除尘工作的。
实际生活中,吸尘器已成为广大家庭主要使用的清洁电器之一,但在使用的过程中,现有技术的吸尘器均存在噪音大的问题,容易对家庭环境产生污染、损坏使用者的身心健康,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除尘器噪音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吸尘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具有隔板,隔板将机体内部分隔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除尘筒,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除尘筒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风机组件,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内,风机组件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其中,隔板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第一出口通过第一连通孔与第二进口相连通,从第二出口排出的气体经过第二连通孔再经过机体与除尘筒之间的间隙排出到外界。
进一步地,隔板上还开设有连通第一进口与外界连通的第三连通孔。
进一步地,风机组件包括壳体,第二进口开设于壳体的顶部,第二出口开设于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风机组件还包括:风机部,设置于壳体内,风机部的吸气口与第二进口对应,风机部的出气口与第二出口对应;防振垫圈,设置于风机部的顶部与壳体的内壁之间;防振套,设置于风机部的底部与壳体的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风机组件还包括:扰流筋,设置于壳体的内壁上并位于吸气口的上游处。
进一步地,吸尘装置还包括:第一吸音棉,第一吸音棉设置于壳体内并位于第二进口处。
进一步地,壳体的底部与机体的底部之间形成连通第二出口与第二连通孔的连通通道,吸尘装置还包括第二吸音棉和第三吸音棉,第二吸音棉设置于连通通道内,第三吸音棉位于第二出口与第二吸音棉之间。
进一步地,壳体与隔板相连接,壳体的外壁与机体的内壁之间具有距离。
进一步地,除尘筒包括:筒体,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三连通孔相对应的第一进口,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出口;滤芯,滤芯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滤芯的第一端与筒体的顶部相连接,滤芯的第二端延伸至筒体内,滤芯的筒壁上设置有过滤孔,经过滤孔过滤后的气流通过第一出口排出至风机组件内。
进一步地,滤芯的第二端设置有止挡部,止挡部包括: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滤芯的底部相连接并沿滤芯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第一端与第一挡板相连接,第二挡板的第二端朝向筒体的底部延伸,第二挡板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收缩地延伸。
进一步地,第二挡板为多个,多个第二挡板间隔地设置,各第二挡板内侧边与滤芯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除尘筒还包括:第三挡板,第三挡板设置于筒体的底部,第三挡板将筒体的底部分隔成第一收集区域和第二收集区域,第三挡板上设置有连通第一收集区域和第二收集区域的连通孔。
进一步地,第三挡板的至少一端的外轮廓线与筒体的内壁的型线形成V字形过流口。
进一步地,第三挡板的顶部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为多个,多个凸起结构沿第三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容纳腔开设于机体的前部,第二容纳腔开设于机体的后部,吸尘装置还包括:吸尘管,吸尘管设置于机体的前部并位于第一容纳腔的底部,第一进口通过第三连通孔与吸尘管相连通,吸尘管用于与外界连通,除尘筒位于吸尘管的进口端与隔板之间。
进一步地,风机组件还包括:降噪部,降噪部设置于壳体的底部上,降噪部为开设于壳体的底部上的盲孔,盲孔为多个,多个盲孔间隔地设置于底部上。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机体内设置隔板,隔板将机体分隔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并将除尘筒和风机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该吸尘装置将吸入的气流经过除尘筒除尘后通过风机组件的第二出口将其从机体与除尘筒之间的间隙排出至机体外。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延长气流的排出通道,有效地降低了该吸尘装置的除尘噪音,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吸尘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吸尘装置吸尘时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机体;11、第一容纳腔;12、第二容纳腔;13、隔板;131、第一连通孔;132、第二连通孔;133、第三连通孔;
20、除尘筒;21、第一进口;22、第一出口;23、筒体;24、滤芯;25、止挡部;251、第一挡板;252、第二挡板;26、第三挡板;261、连通孔;262、凸起结构;
30、风机组件;31、壳体;311、第二进口;312、第二出口;32、风机部;33、防振垫圈;34、防振套;35、扰流筋;
41、第一吸音棉;42、第二吸音棉;43、第三吸音棉;
50、吸尘管;
60、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尘装置。
具体地,该吸尘装置包括机体10、除尘筒20和风机组件30。机体10具有隔板13,隔板13将机体10内部分隔成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除尘筒20设置于第一容纳腔11内,除尘筒20具有第一进口21和第一出口22。风机组件30设置于第二容纳腔12内,风机组件30具有第二进口311和第二出口312;其中,隔板13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131和第二连通孔132,第一出口22通过第一连通孔131与第二进口311相连通,从第二出口312排出的气体经过第二连通孔132再经过机体10与除尘筒20之间的间隙排出到外界。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机体10内设置隔板,隔板将机体10分隔成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并将除尘筒20和风机组件30分别设置于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内。该吸尘装置将吸入的气流经过除尘筒20除尘后通过风机组件30的第二出口将其从机体与除尘筒之间的间隙排出至机体10外。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延长气流的排出通道,有效地降低了该吸尘装置的除尘噪音,有效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所示,隔板13上还开设有连通第一进口21与外界连通的第三连通孔133。这样设置使得将从风机组件30排出的气流实现从机体10的前部出风,同时该气流通过机体10与除尘筒20之间形成的间隙排出至机体10外,该间隙能够对气流起到一定的消能作用,有效地减弱了排出气流与外界空气的冲击力,从而降低了吸尘装置的噪音。
其中,风机组件30包括壳体31。第二进口311开设于壳体31的顶部,第二出口312开设于壳体31的底部。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延长气流的排出通道的长度。
进一步地,风机组件30还包括风机部32、防振垫圈33和防振套34。风机部32设置于壳体31内,风机部32的吸气口与第二进口311对应,风机部32的出气口与第二出口312对应。防振垫圈33设置于风机部32的顶部与壳体31的内壁之间。防振套34设置于风机部32的底部与壳体31的内壁之间。这样设置能够有效的降低风机部32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为了防止风机组件30在工作时,在壳体31的吸气口处的气流产生涡流或啸叫的噪音,在壳体31的内壁上并位于吸气口的上游处设置了扰流筋35。
为了进一步地降低风机组件30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吸尘装置还设置了第一吸音棉41、第二吸音棉42和第三吸音棉43。其中,壳体31的底部与机体10的底部之间形成连通第二出口312与第二连通孔132的连通通道。第一吸音棉41设置于壳体31内并位于第二进口311处。第二吸音棉42设置于连通通道内,第三吸音棉43位于第二出口312与第二吸音棉42之间。
优选地,壳体31与隔板13相连接,壳体31的外壁与机体10的内壁之间具有距离。这样设置使得壳体31的外壁与机体10的内壁之间能够形成一道半环形或是环形的消音通道,能够避免从壳体31中传出的噪音直接作用于机体10上,即将外壁与机体10的内壁之间设置成具有距离的形式,能够增加从壳体31中传出的噪音传播距离,使得从壳体31中传出的噪音传送并作用于机体10的本体前,将噪音的声能减弱,当经减弱的噪音作用于机体10的本体时,机体10的本体再一次对噪音进行消能作用,这样设置能够起到有效降低风机组件30的噪音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除尘筒20包括筒体23和滤芯24。筒体23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三连通孔133相对应的第一进口21,筒体2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出口22。滤芯24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滤芯24的第一端与筒体23的顶部相连接,滤芯24的第二端延伸至筒体23内,滤芯24的筒壁上设置有过滤孔,经过滤孔过滤后的气流通过第一出口22排出至风机组件30内。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对吸入除尘筒20内部的气流进行除尘的作用,增加了该除尘装置的实用性。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该除尘筒20的除尘效率,滤芯24的第二端设置有止挡部25。其中,止挡部25包括第一挡板251和第二挡板252。第一挡板251与滤芯24的底部相连接并沿滤芯24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第二挡板252的第一端与第一挡板251相连接,第二挡板252的第二端朝向筒体23的底部延伸,第二挡板25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收缩地延伸。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避免被过滤并沉积在除尘筒20的底部的灰尘在气流的带动下出现扬起,使得扬起的灰尘在筒体23内部打转,造成除尘效率低的问题。
其中,为了减弱进入筒体23内部的气流对被过滤并沉积在筒体23底部的灰尘的影响,将第二挡板252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挡板252间隔地设置,各第二挡板252内侧边与滤芯24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地减弱进入筒体23内部的气流对被过滤并沉积在筒体23底部的灰尘的影响,同时避免筒体23内部灰尘在筒体内出现打转的情况,除尘筒20还设置了第三挡板26。第三挡板26设置于筒体23的底部,第三挡板26将筒体23的底部分隔成第一收集区域和第二收集区域。第三挡板26上设置有连通第一收集区域和第二收集区域的连通孔261。这样设置能够使得第一收集区域和第二收集区域的气流能够保持连通状态,而设置第一挡板251、第二挡板252和第三挡板26能够起到止挡灰尘或是其他污染物的移动速度,甚至可以起到将撞击在第一挡板251、第二挡板252和第三挡板26上的灰尘或是其他污染物止挡并掉落至筒体23的底部。
其中,第三挡板26的至少一端的外轮廓线与筒体23的内壁的型线形成V字形过流口。这样设置能够保证位于筒体23的底部处的气流能够保持流通,采用V字形过流口能够保证在该处的气流的流速不会很大,即这样设置能够避免位于第三挡板26的其中一侧的收集区域内由于气流过流面积不足或是气流流速过大而造成灰尘在其中一个收集区域内打转的情况。
为了避免筒体23的底部的灰尘不被气流带动而扬起,在第三挡板26的顶部设置有凸起结构262。其中,凸起结构262为多个,多个凸起结构262沿第三挡板26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这样设置能够增大筒体23的底部气流的流动阻力,即有效地降低了气流的流速,从而避免了筒体23的底部的灰尘出现扬起造成该除尘装置除尘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本申请的除尘装置,能够有效地提高了除尘的效率,增加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和图2所示,除尘筒20还包括过滤网60过滤网60设置于第一出口22处。吸尘装置还包括吸尘管50。吸尘管50的第一端设置于第一容纳腔11的底部并与外界相连通,吸尘管50的第二端与第三连通孔133相连通。壳体31的底部设置有降噪凹部,降噪凹部为多个,多个降噪凹部呈蜂窝状结构布置。风机组件30通过吸尘管50将外界气流吸入至除尘筒20除尘后(图2中a、b所示),经除尘后的气流依次通过第一连通孔131、第二进口311、第二出口312、第三连通孔133以及间隙排出至机体10外(图2中c、d、e、f所示)。优选地,除尘筒20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容纳腔11内。这样设置能够方便对除尘筒20的清洗和更换,增加了该除尘装置的实用性。
吸尘装置的主要噪音之一源自于马达振动所产生的噪音,现有技术中吸尘装置的机体的排风通道多为在机体后部,即位于机体的两侧或后部以及上部出风的方式。在本申请中,通过在隔板上设置了与外界连通的出风口实现了在机体的前置出风的方式,从而延长了排气通道,使声能在排气通道内被消耗从而降低气流的速度,使排出气流与空气的冲击力减弱,从而降低该除尘装置的噪音。具体地,通过吸尘管50吸入的气流通过除尘筒20的第一进口进入筒体23内,气流经滤芯24过滤后通过第一出口22排出并经过滤网60过滤后,通过第二进口311进入壳体31内。在进入壳体31前,气流线经过第一吸音棉41降噪,降噪后的气流从第二出口312处排出一侧经过第二吸音棉42、第三吸音棉43降噪后通过第二连通孔132排出至机体10与除尘筒20之间形成的间隙内,继而排出至外界。值得注意的是,在图1和图2中,位于过滤网60的上方为具有一定空间的出气腔结构,该出气腔结构通过第一连通孔131与壳体31相连通。优选地,风机部32包括马达和风叶。
优选地,第一连通孔131位于第二连通孔132的上方,第三连通孔133位于第二连通孔132的上方,且位于第一连通孔131下方。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第一容纳腔11开设于机体10的前部,第二容纳腔12开设于机体10的后部,吸尘装置还包括吸尘管50。吸尘管50设置于机体10的前部并位于第一容纳腔11的底部,第一进口21通过第三连通孔133与吸尘管50相连通,吸尘管50用于与外界连通,除尘筒20位于吸尘管50的进口端与隔板13之间。这样设置能够使得该吸尘器从吸气侧将经过滤后的气体排出,避免了直接将经过滤后的气体从机体的远离吸气侧的后部排出造成排出气体噪音大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地降低该吸尘器的噪音,该风机组件30还包括降噪部。降噪部设置于壳体31的底部上,降噪部为开设于壳体31的底部上的盲孔,盲孔为多个,多个盲孔间隔地设置于底部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10),所述机体(10)具有隔板(13),所述隔板(13)将所述机体(10)内部分隔成第一容纳腔(11)和第二容纳腔(12);
除尘筒(20),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内,所述除尘筒(20)具有第一进口(21)和第一出口(22);
风机组件(30),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2)内,所述风机组件(30)具有第二进口(311)和第二出口(312);
其中,所述隔板(13)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131)和第二连通孔(132),所述第一出口(22)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孔(131)与所述第二进口(311)相连通,从所述第二出口(312)排出的气体经过所述第二连通孔(132)再经过所述机体(10)与所述除尘筒(20)之间的间隙排出到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3)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进口(21)与外界连通的第三连通孔(13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0)包括壳体(31),所述第二进口(311)开设于所述壳体(31)的顶部,所述第二出口(312)开设于所述壳体(3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0)还包括:
风机部(32),设置于所述壳体(31)内,所述风机部(32)的吸气口与所述第二进口(311)对应,所述风机部(32)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出口(312)对应;
防振垫圈(33),设置于所述风机部(32)的顶部与所述壳体(31)的内壁之间;
防振套(34),设置于所述风机部(32)的底部与所述壳体(31)的内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0)还包括:
扰流筋(35),设置于所述壳体(31)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吸气口的上游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装置还包括:
第一吸音棉(41),所述第一吸音棉(41)设置于所述壳体(31)内并位于所述第二进口(311)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的底部与所述机体(10)的底部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二出口(312)与所述第二连通孔(132)的连通通道,所述吸尘装置还包括第二吸音棉(42)和第三吸音棉(43),所述第二吸音棉(42)设置于所述连通通道内,所述第三吸音棉(43)位于所述第二出口(312)与所述第二吸音棉(4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与所述隔板(13)相连接,所述壳体(31)的外壁与所述机体(10)的内壁之间具有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筒(20)包括:
筒体(23),所述筒体(23)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连通孔(133)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进口(21),所述筒体(23)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出口(22);
滤芯(24),所述滤芯(24)为中空的筒状结构,所述滤芯(24)的第一端与所述筒体(23)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滤芯(24)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筒体(23)内,所述滤芯(24)的筒壁上设置有过滤孔,经所述过滤孔过滤后的气流通过所述第一出口(22)排出至所述风机组件(3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24)的第二端设置有止挡部(25),所述止挡部(25)包括:
第一挡板(251),所述第一挡板(251)与所述滤芯(24)的底部相连接并沿所述滤芯(24)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
第二挡板(252),所述第二挡板(25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251)相连接,所述第二挡板(252)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筒体(23)的底部延伸,所述第二挡板(25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收缩地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25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挡板(252)间隔地设置,各所述第二挡板(252)内侧边与所述滤芯(24)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筒(20)还包括:
第三挡板(26),所述第三挡板(26)设置于所述筒体(23)的底部,所述第三挡板(26)将所述筒体(23)的底部分隔成第一收集区域和第二收集区域,所述第三挡板(26)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收集区域和所述第二收集区域的连通孔(26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板(26)的至少一端的外轮廓线与所述筒体(23)的内壁的型线形成V字形过流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板(26)的顶部设置有凸起结构(262),所述凸起结构(262)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结构(262)沿所述第三挡板(26)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开设于所述机体(10)的前部,所述第二容纳腔(12)开设于所述机体(10)的后部,所述吸尘装置还包括:
吸尘管(50),所述吸尘管(50)设置于所述机体(10)的前部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的底部,所述第一进口(21)通过所述第三连通孔(133)与所述吸尘管(50)相连通,所述吸尘管(50)用于与外界连通,所述除尘筒(20)位于所述吸尘管(50)的进口端与所述隔板(13)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30)还包括:
降噪部,所述降噪部设置于所述壳体(31)的底部上,所述降噪部为开设于所述壳体(31)的底部上的盲孔,所述盲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盲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底部上。
CN201710531019.2A 2017-06-30 2017-06-30 吸尘装置 Active CN1091992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1019.2A CN109199231B (zh) 2017-06-30 2017-06-30 吸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1019.2A CN109199231B (zh) 2017-06-30 2017-06-30 吸尘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9231A true CN109199231A (zh) 2019-01-15
CN109199231B CN109199231B (zh) 2024-01-23

Family

ID=64993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1019.2A Active CN109199231B (zh) 2017-06-30 2017-06-30 吸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923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8669A (zh) * 2005-12-05 2006-06-21 苏州金莱克清洁器具有限公司 吸尘器的除尘装置
US7065826B1 (en) * 2003-01-21 2006-06-27 Euro Pro Operating, Llc Cyclonic bagless vacuum cleaner with slotted baffle
CN202136273U (zh) * 2011-06-17 2012-02-08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迷宫式风道的吸尘器
CN104042167A (zh) * 2013-03-14 2014-09-17 株式会社东芝 电吸尘器
CN204091885U (zh) * 2014-07-31 2015-01-14 余姚市海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吸尘器
KR20160087676A (ko) * 2015-01-14 2016-07-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 청소기용 집진장치
CN207627251U (zh) * 2017-06-30 2018-07-2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吸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5826B1 (en) * 2003-01-21 2006-06-27 Euro Pro Operating, Llc Cyclonic bagless vacuum cleaner with slotted baffle
CN1788669A (zh) * 2005-12-05 2006-06-21 苏州金莱克清洁器具有限公司 吸尘器的除尘装置
CN202136273U (zh) * 2011-06-17 2012-02-08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迷宫式风道的吸尘器
CN104042167A (zh) * 2013-03-14 2014-09-17 株式会社东芝 电吸尘器
CN204091885U (zh) * 2014-07-31 2015-01-14 余姚市海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吸尘器
KR20160087676A (ko) * 2015-01-14 2016-07-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 청소기용 집진장치
CN207627251U (zh) * 2017-06-30 2018-07-2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吸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9231B (zh) 202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68109B (zh) 一种应用有降噪叶轮的吸油烟机
RU2323674C1 (ru) Пылесос и способ уменьшения шума, создаваемого им
CN206207518U (zh) 一种降噪叶轮及应用有该叶轮的吸油烟机
CN206176503U (zh) 一种降噪吸油烟机
CN207627251U (zh) 吸尘装置
CN106196405A (zh) 新风净化机
CN206207517U (zh) 一种降噪叶轮及应用有该叶轮的吸油烟机
WO2017092424A1 (zh) 一种过滤装置及除尘设备
CN207622095U (zh) 动态过滤网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风机和吸油烟机
CN109199231A (zh) 吸尘装置
CN102082480A (zh) 电机罩
CN110771587B (zh) 一种灭蚊方法及装置
CN102090871A (zh) 旋风分离器
CN105311916A (zh) 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过滤装置的除尘设备
CN205895706U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消声器
CN105032841B (zh) 用于清理有害粉尘的高压气流手
CN205145903U (zh) 一种过滤装置及除尘设备
CN205145904U (zh) 过滤装置及具有该过滤装置的除尘设备
JP2015014381A (ja) エアシャワー装置
CN209026893U (zh) 一种高效除油烟的环保型吸油烟机
CN207627261U (zh) 电机组件及具有其的除尘装置
CN202100460U (zh) 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CN207555700U (zh) 过滤式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吸油烟机
JP2015158300A (ja) 空気清浄機
CN105311917B (zh) 一种过滤装置及除尘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