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7450A - 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7450A
CN109197450A CN201811244185.5A CN201811244185A CN109197450A CN 109197450 A CN109197450 A CN 109197450A CN 201811244185 A CN201811244185 A CN 201811244185A CN 109197450 A CN109197450 A CN 109197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year
rice straw
soil
st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441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文军
孟英
张俊
来永才
彭显龙
杨忠良
王晓燕
王金峰
唐傲
刘海英
张喜娟
刘智蕾
冷春旭
刘猷红
谢树鹏
赵璞
王立志
李艳欣
董德建
何静丽
赵海滨
谢婷婷
李佳锐
于洋
姜树坤
夏天舒
孙兵
李坤
马瑞
陈磊
刘媛媛
王秀君
谭巍巍
李波
任洋
姜辉
刘凯
刘琦
董擎辉
关宪任
王红蕾
高世伟
门龙楠
罗春华
李玉明
潘薇
杨帆
程晓娟
李娜
孙福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112441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74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7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74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涉及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年水稻收获,将水稻秸秆全部抛洒地面后翻耕;2)第二年5月中上旬在所述翻耕后的土地上进行无驱动打浆和插秧;3)第二年水稻收获,将水稻秸秆全部抛洒地面后旋耕;4)第三年5月中上旬在所述旋耕后的土地上进行无驱动打浆和插秧。本发明所述方法实现了水稻秸秆的全量还田,相比于对比例,0~30cm深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5.1~8.7%,碱解氮含量增加0.6~2.7%;综合温室效应降低8.1~8.7%,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0~6.5%。

Description

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中国,是我国、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早稻和中、晚稻。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粒)去壳后称大米、香米、稻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我国的依存度更高,有65%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线和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产区,其丰欠盈缺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但是在我国的东北稻区,一直存在着耕层肥力减退、水稻秸秆还田困难、温室气体排放高、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目前并没有一种可协调耕层肥力、秸秆还田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稻田轮耕模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可减少水稻秸秆大量焚烧,实现水稻秸秆全量机械还田,稻田减排增效,改善土壤耕层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年水稻收获,将水稻秸秆全部抛洒地面后翻耕;2)第二年5月中上旬在所述翻耕后的土地上进行无驱动打浆和插秧;3)第二年水稻收获,将水稻秸秆全部抛洒地面后旋耕;4)第三年5月中上旬在所述旋耕后的土地上进行无驱动打浆和插秧。
优选的,步骤1)所述水稻秸秆为粉碎后的水稻秸秆,所述粉碎后的水稻秸秆长度为8~12cm。
优选的,步骤1)所述翻耕的深度为18~25cm。
优选的,步骤2)所述打浆后包括沉实,所述沉实的时间为4~6d。
优选的,步骤3)所述水稻秸秆为粉碎后的水稻秸秆,所述粉碎后的水稻秸秆长度为8~12cm。
优选的,步骤3)所述旋耕的深度为10~20cm。
优选的,步骤4)所述插秧前包括沉实,所述沉实的时间为4~6d。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将水稻适时收获、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秋整地作业和第二年春天无驱动打浆等作业流程有机结合起来。本发明采用秋翻耕+秋旋耕的轮作模式不仅使水稻秸秆能够全量还田,且可构建水稻合理的耕层,使耕层土壤肥力有所提高。本发明所述方法可降低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增加水稻产量及环境效益。本发明采用无驱动打浆机打浆,可大大减少打浆时水稻秸秆的漂浮量,而增加大颗粒的团聚体组分和秧苗的返青速率。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案,使0~30cm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5.1~8.7%,碱解氮含量增加0.6~2.7%;综合温室效应降低8.1~8.7%,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0~6.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年水稻收获,将水稻秸秆全部抛洒地面后翻耕;2)第二年5月中上旬在所述翻耕后的土地上进行无驱动打浆和插秧;3)第二年水稻收获,将水稻秸秆全部抛洒地面后旋耕;4)第三年5月中上旬在所述旋耕后的土地上进行无驱动打浆和插秧。
本发明所述东北稻田轮耕方法,以三年为一个周期,第一年水稻收获,将水稻秸秆全部抛洒地面后翻耕。本发明所述第一年水稻收获的时期优选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本发明所述收获优选采用机械收获,所述机械优选为联合收割机。本发明所述水稻秸秆优选为粉碎后的水稻秸秆,所述粉碎后的水稻秸秆长度优选为8~12cm,更优选为9~11cm,最优选为10cm。本发明优选将所述粉碎后的水稻秸秆均匀的抛洒于地面后翻耕。本发明所述翻耕的深度优选为18~25cm,更优选为19~22cm,最优选为20cm。本发明所述翻耕可将所述水稻秸秆全部埋入土壤中。
第二年5月中上旬,本发明在所述翻耕后的土地上进行无驱动打浆和插秧。本发明所述无驱动打浆优选利用无驱动打浆机进行,本发明在进行所述无驱动打浆时优选不安装刀片,安装圆盘切刀,打浆时通过旋转的圆盘切刀将水稻秸秆压入土壤中,水稻秸秆不容易漂浮。本发明在所述打浆后优选包括沉实,所述沉实的时间优选为4~6d,更优选为5d。本发明所述沉实可以起到更有利于水稻插秧后扎根返青的作用。本发明在所述沉实后开始插秧,本发明对所述插秧的方法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插秧方法即可。本发明在所述插秧后还包括秧田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管理,本发明对所述秧田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管理并没有特殊限定,优选按照本领域的常规高产技术进行管理即可。
第二年水稻收获,本发明将水稻秸秆全部抛洒地面后旋耕。本发明所述第二年水稻收获的时期优选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本发明所述收获优选采用机械收获,所述机械优选为联合收割机。本发明所述水稻秸秆优选为粉碎后的水稻秸秆,所述粉碎后的水稻秸秆长度优选为8~12cm,更优选为9~11cm,最优选为10cm。本发明优选将所述粉碎后的水稻秸秆均匀的抛洒于地面后旋耕。本发明所述旋耕的深度优选为10~20cm,更优选为13~18cm,最优选为15cm。本发明所述旋耕可将所述水稻秸秆全部埋入土壤。
第三年5月中上旬,本发明在所述旋耕后的土地上进行无驱动打浆和插秧。本发明所述无驱动打浆优选利用无驱动打浆机进行,本发明在进行所述无驱动打浆时优选不安装刀片,安装圆盘切刀,打浆时通过旋转的圆盘切刀将水稻秸秆压入土壤中,水稻秸秆不容易漂浮。本发明在所述打浆后优选包括沉实,所述沉实的时间优选为4~6d,更优选为5d。本发明在所述沉实后开始插秧,本发明对所述插秧的方法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插秧方法即可。本发明在所述插秧后还包括秧田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管理,本发明对所述秧田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管理并没有特殊限定,优选按照本领域的常规高产技术进行管理即可。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东北稻田轮耕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2016年10月5日,在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采用联合收割机适时收获,并将水稻秸秆粉碎为10cm大小,均匀的抛洒于地面,采用秋翻耕的方式将水稻秸秆埋入土壤中,翻耕深度为18~20cm。
2017年5月10日,在同一地区采用无驱动打浆机进行打浆,打浆后沉实5天,开始插秧,秧田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按照常规高产技术进行管理。
2017年10月4日,在同一地区采用联合收割机适时收获,并将水稻秸秆粉碎为10cm大小,均匀的抛洒于地面,采用秋旋耕的方式将水稻秸秆埋入土壤中,翻耕深度为10~15cm。
2018年5月11日,在同一地区采用无驱动打浆机进行打浆,打浆后沉实5天,开始插秧,秧田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按照常规高产技术进行管理。
经一个周期后,测定0~30cm深土壤理化特性、温室效应及氮肥利用效率:碱解氮含量为77.3mg/kg,有效磷含量为24.2mg/kg,综合温室效应为7616kgCO2-eq hm-2,氮肥偏生产力为47.02kg/kg。
对比例1
除每年收获后,水稻秸秆不还田,且在第二年春季进行翻耕外,其余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经三年后,测定0~30cm深土壤理化特性、温室效应及氮肥利用效率:碱解氮含量为76.9mg/kg,有效磷含量为23.0mg/kg,综合温室效应为8287kgCO2-eq hm-2,氮肥偏生产力为46.10kg/kg。
对比例2
除每年收获后即水稻秸秆还田,但在第二年春季进行翻耕外,其余操作均与实施例1相同。
经三年后,测定0~30cm深土壤理化特性、温室效应及氮肥利用效率:碱解氮含量为75.3mg/kg,有效磷含量为22.3mg/kg,综合温室效应8342kgCO2-eq hm-2,氮肥偏生产力44.17kg/kg。
综上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实现了水稻秸秆的全量还田,相比于对比例,0~30cm深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5.1~8.7%,碱解氮含量增加0.6~2.7%;综合温室效应降低8.1~8.7%,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0~6.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年水稻收获,将水稻秸秆全部抛洒地面后翻耕;
2)第二年5月中上旬在所述翻耕后的土地上进行无驱动打浆和插秧;
3)第二年水稻收获,将水稻秸秆全部抛洒地面后旋耕;
4)第三年5月中上旬在所述旋耕后的土地上进行无驱动打浆和插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水稻秸秆为粉碎后的水稻秸秆,所述粉碎后的水稻秸秆长度为8~1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翻耕的深度为18~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打浆后包括沉实,所述沉实的时间为4~6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水稻秸秆为粉碎后的水稻秸秆,所述粉碎后的水稻秸秆长度为8~1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旋耕的深度为10~2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插秧前包括沉实,所述沉实的时间为4~6d。
CN201811244185.5A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 Pending CN1091974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4185.5A CN109197450A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44185.5A CN109197450A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7450A true CN109197450A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97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44185.5A Pending CN109197450A (zh) 2018-10-24 2018-10-24 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74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3440A (zh) * 2019-03-04 2019-04-26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一种北方一熟稻区水稻栽培方法
CN114793801A (zh) * 2022-06-07 2022-07-29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9810A (zh) * 2015-12-02 2016-03-0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小麦水稻两熟秸秆全量还田的轮耕种植方法
CN107148880A (zh) * 2017-05-23 2017-09-12 张晓峰 一种高钙有机大米的种植方法
CN107484454A (zh) * 2017-09-22 2017-12-19 东北农业大学 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9810A (zh) * 2015-12-02 2016-03-0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小麦水稻两熟秸秆全量还田的轮耕种植方法
CN107148880A (zh) * 2017-05-23 2017-09-12 张晓峰 一种高钙有机大米的种植方法
CN107484454A (zh) * 2017-09-22 2017-12-19 东北农业大学 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3440A (zh) * 2019-03-04 2019-04-26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一种北方一熟稻区水稻栽培方法
CN114793801A (zh) * 2022-06-07 2022-07-29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5717B (zh) 一种大棚秋黄瓜栽培方法
CN102461407B (zh)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套种玉米的种植方法
CN102498898B (zh) 远缘嫁接诱变小麦高产栽培方法
CN103975718A (zh) 一种大棚辣椒春早熟栽培方法
CN103477849A (zh) 一种稻麦两熟区秸秆全量还田与稻麦播栽立苗方法
CN105248115A (zh) 一种玉米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3348852A (zh) 一种早春大棚辣椒栽培方法
CN109220060A (zh) 一种黄精种子育苗方法
CN103960020A (zh) 一种莲藕三季栽培技术
CN103385099A (zh) 党参覆膜穴孔覆盖高效育苗方法
CN103563612A (zh) 一种白术的种植方法
CN105359810A (zh) 小麦水稻两熟秸秆全量还田的轮耕种植方法
CN102132657A (zh) 甜叶菊育苗技术
CN109258349A (zh) 一种高粱的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CN105191646A (zh) 一种苦瓜的种植方法
CN105409540A (zh) 一种白及的块茎繁殖方法
CN104255243A (zh) 大蒜、辣椒一年两种五收有机栽培方法
CN109197450A (zh) 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
CN105900627A (zh) 一种莲藕套种豆瓣菜、晚稻高效栽培方法
CN108718960A (zh) 一种适用于江苏地区秸秆全量还田稻茬麦一播全苗的方法
CN103931403A (zh) 一种草莓露天培育方法
CN103609275B (zh) 一麦两茬小麦栽培方法
CN103371048A (zh) 一种绿色无公害叶用萝卜的栽培方法
CN109644814A (zh) 一种仿生态铁皮石斛种植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42162A (zh) 一种鲜食玉米一年两熟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