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4454A - 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4454A
CN107484454A CN201710867632.1A CN201710867632A CN107484454A CN 107484454 A CN107484454 A CN 107484454A CN 201710867632 A CN201710867632 A CN 201710867632A CN 107484454 A CN107484454 A CN 107484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urning
field
fertilizer
stalk
r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676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显龙
刘智蕾
于彩莲
王金峰
张卫建
杨忠良
付金东
王伟
毕诗婷
高强
匡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86763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44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4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44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本发明涉及稻田秸秆还田领域。本发明要解决传统的秸秆还田方法还田效果差,秸秆还田过程中大幅增加了农户的劳动投入,影响插秧质量的技术问题。方法:一、收割,收获时将秸秆均匀抛撒在田间;二、整地埋茬;三、灌水泡田,埋茬平地;四、插秧施肥。通过本发明方法不仅可以在寒地稻田实现秸秆还田,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还可以减轻因秸秆大量焚烧带来的环境负效应,实现稻田节肥、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本发明用于寒地秸秆还田。

Description

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稻田秸秆还田领域。
背景技术
秸秆还田并配合施用化肥是实现水稻持续增产和培肥地力的最有效措施。然而,寒地稻田秸秆还田比例不足10%,秸秆焚烧比较普遍,这是寒地稻田土壤培肥面临的主要问题。寒地稻田秸秆还田难原因如下:第一,秸秆粉碎抛洒后,影响秋春季整地质量,需要多次旋耕或者翻后旋耕,增加作业成本,作用效果差;第二,秸秆还田后,春季水整地过程中,搅浆后秸秆大量漂浮,需要人工打捞秸秆,增加劳动投入。同时,没有覆土而裸露的秸秆,影响插秧,增加补苗成本;第三,稻田水搅浆破坏土壤结构,加重了土壤板结,使土壤肥力下降。综上可见,传统的秸秆还田方法不但秸秆还田效果差,秸秆还田过程中大幅增加了农户的投入,还会影响插秧质量。这已经成为寒地稻田秸秆还田的主要限制因子。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耕作模式,解决寒地稻田秸秆还田难的问题,对于稻田培肥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传统的秸秆还田方法还田效果差,秸秆还田过程中大幅增加了农户的劳动投入,影响插秧质量的技术问题,而提供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
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采用半喂入收割机或全喂入收割机进行收割,秸秆均匀抛撒在田间;
二、当田间含水量达到土壤饱和含水量的45~65%时,采用水稻秸秆旋埋整地机整地,逆时针耕作,抛起土壤将总体积90%以上的秸秆整入土中,耕作深度为15~18cm;
三、第二年春季土壤化冻后,在四月下旬放水泡田,灌水达到花哒水状态,泡田3~5天,然后采用埋茬平地机整地,利用耙片和平地滚将露出的秸秆压入土中,并采用自动调平的液压捞板平整田面,控制田面高低落差为3~5mm;
四、采用水稻插秧施肥机进行插秧施底肥,控制插秧密度为30cm×13.2cm或者30cm×12cm,施肥位置距水稻秧苗4~6cm,施肥深度为4~6cm,施肥同时机械覆土;在插秧完成7~10天,施加蘖肥,幼穗分化期施用穗肥,成熟收获,完成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对寒地稻田秸秆还田难的问题,改进耕作措施,保证秸秆和土壤混合效果,秸秆入土率达90%以上,通过1次整地可以超过“旋耕+翻耕”2次作业效果;秸秆还田后,春季浅水泡田,取消搅浆,直接平地埋茬,平地后直接插秧。一方面解决了稻草还田后秸秆飘浮问题,另一方面取消了水搅浆过程,不但节省了机械投入,还克服了秸秆大量漂浮和搅浆后土壤易板结的问题,保证了插秧质量,真正实现稻田秸秆还田。
本发明秸秆粉碎后,改变过去翻耕或者旋耕(顺时针耕作)的作业方式为反旋埋茬(逆时针旋耕),实现秸秆和土壤有效混合,秸秆入土率可达到90%以上;秸秆还田后,改春季泡田搅浆为泡田平地埋茬,通过压草进一步减少秸秆漂浮,并保证田面的平整度,利于插秧和后期管理。这种平地措施不再大幅度搅浆,保护了土壤团粒结构,有效缓解了土壤板结。通过农机具创新升级,解决了秸秆还田中农机不配套的问题,实现了稻田秸秆机械化还田,保证了插秧质量。
本发明与传统还田模式相比,此秸秆还田技术可有效解决以往还田后秸秆漂浮问题,并省略水搅浆步骤,在不影响插秧质量的同时,节约人工打捞秸秆与搅浆雇工费用,每亩约5~10元。与此同时,配合适宜的栽培措施,在秸秆还田第一年产量不仅不会降低,还会增产约5%。因此,通过此技术不仅可以在寒地稻田实现秸秆还田,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还可以减轻因秸秆大量焚烧带来的环境负效应,实现稻田节肥、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
本发明用于寒地秸秆还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之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采用半喂入收割机或全喂入收割机进行收割,秸秆均匀抛撒在田间;
二、当田间含水量达到土壤饱和含水量的45~65%时,采用水稻秸秆旋埋整地机整地,逆时针耕作,抛起土壤将总体积90%以上的秸秆整入土中,耕作深度为15~18cm;
三、第二年春季土壤化冻后,在四月下旬放水泡田,灌水达到花哒水状态,泡田3~5天,然后采用埋茬平地机整地,利用耙片和平地滚将露出的秸秆压入土中,并采用自动调平的液压捞板平整田面,控制田面高低落差为3~5mm;
四、采用水稻插秧施肥机进行插秧施底肥,控制插秧密度为30cm×13.2cm或者30cm×12cm,施肥位置距水稻秧苗4~6cm,施肥深度为4~6cm,施肥同时机械覆土;在插秧完成7~10天,施加蘖肥,幼穗分化期施用穗肥,成熟收获,完成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采用半喂入收割机,将秸秆切割成8~12cm的截段。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中采用全喂入收割机,收割时控制茬高25~30cm,余量秸秆粉碎。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氮肥以N计用量为90~120kg/ha、磷肥以P2O5计用量为35~50kg/ha、钾肥以K2O计用量为30~60kg/ha。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氮肥采用尿素和硫酸铵,其中硫酸铵为蘖肥,尿素为底肥和穗肥;磷肥采用钙镁磷肥,用量为200kg/ha,余量为磷酸二铵;钾肥采用氯化钾。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将氮肥分为底肥、蘖肥和穗肥,底肥、蘖肥和穗肥的质量比为6:1:3;磷肥全部做为底肥;钾肥一半做底肥,另一半做穗肥。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水分管理方式为交替灌溉。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施肥位置距水稻秧苗5cm,施肥深度为5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采用半喂入收割机进行收割,将秸秆切割成10cm的截段,均匀抛撒在田间;
二、当田间含水量达到土壤饱和含水量的60%时,采用水稻秸秆旋埋整地机整地,逆时针耕作,抛起土壤将总体积90%以上的秸秆整入土中,耕作深度为18cm;
三、第二年春季土壤化冻后,在四月下旬放水泡田,灌水达到花哒水状态,泡田5天,然后采用埋茬平地机整地,利用耙片和平地滚将露出的秸秆压入土中,并采用自动调平的液压捞板平整田面,控制田面高低落差为3~5mm;
四、采用水稻插秧施肥机进行插秧施底肥,控制插秧密度为30cm×13.2cm,施肥位置距水稻秧苗5cm,施肥深度为5cm,施肥同时机械覆土;在插秧完成10天,施加蘖肥,幼穗分化期施用穗肥,成熟收获,完成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
步骤四中氮肥以N计用量为100kg/ha、磷肥以P2O5计用量为40kg/ha、钾肥以K2O计用量为50kg/ha;氮肥采用尿素和硫酸铵,其中硫酸铵为蘖肥,尿素为底肥和穗肥;磷肥采用钙镁磷肥,用量为200kg/ha,余量为磷酸二铵;钾肥采用氯化钾;
将氮肥分为底肥、蘖肥和穗肥,底肥、蘖肥和穗肥的质量比为6:1:3;磷肥全部做为底肥;钾肥一半做底肥,另一半做穗肥。
本实施例秸秆粉碎后,改变过去翻耕或者旋耕(顺时针耕作)的作业方式为反旋埋茬(逆时针耕作),实现秸秆和土壤有效混合,秸秆入土率可达到90%以上;秸秆还田后,改春季泡田搅浆为泡田平地埋茬,通过压草进一步减少秸秆漂浮,并保证田面的平整度,利于插秧和后期管理。这种平地措施不再大幅度搅浆,保护了土壤团粒结构,有效缓解了土壤板结。通过农机具创新升级,解决了秸秆还田中农机不配套的问题,实现了稻田秸秆机械化还田,保证了插秧质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采用全喂入收割机进行收割,收割时控制茬高25cm,,余量秸秆粉碎均匀抛撒在田间;
二、当田间含水量达到土壤饱和含水量的60%时,采用水稻秸秆旋埋整地机整地,逆时针耕作,抛起土壤将总体积90%以上的秸秆整入土中,耕作深度为18cm;
三、第二年春季土壤化冻后,在四月下旬放水泡田,灌水达到花哒水状态,泡田5天,然后采用埋茬平地机整地,利用耙片和平地滚将露出的秸秆压入土中,并采用自动调平的液压捞板平整田面,控制田面高低落差为3~5mm;
四、采用水稻插秧施肥机进行插秧施底肥,控制插秧密度为30cm×13.2cm,施肥位置距水稻秧苗5cm,施肥深度为5cm,施肥同时机械覆土;在插秧完成10天,施加蘖肥,幼穗分化期施用穗肥,成熟收获,完成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
步骤四中氮肥以N计用量为100kg/ha、磷肥以P2O5计用量为40kg/ha、钾肥以K2O计用量为50kg/ha;氮肥采用尿素和硫酸铵,其中硫酸铵为蘖肥,尿素为底肥和穗肥;磷肥采用钙镁磷肥,用量为200kg/ha,余量为磷酸二铵;钾肥采用氯化钾;
将氮肥分为底肥、蘖肥和穗肥,底肥、蘖肥和穗肥的质量比为6:1:3;磷肥全部做为底肥;钾肥一半做底肥,另一半做穗肥。
本实施例与传统还田模式相比,此秸秆还田技术可有效解决以往还田后秸秆漂浮问题,并省略水搅浆步骤,在不影响插秧质量的同时,节约人工打捞秸秆与搅浆雇工费用,每亩约5~10元。与此同时,配合适宜的栽培措施,在秸秆还田第一年产量不仅不会降低,还会增产约5%。因此,通过此技术不仅可以在寒地稻田实现秸秆还田,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还可以减轻因秸秆大量焚烧带来的环境负效应,实现稻田节肥、高产、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

Claims (8)

1.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采用半喂入收割机或全喂入收割机进行收割,秸秆均匀抛撒在田间;
二、当田间含水量达到土壤饱和含水量的45~65%时,采用水稻秸秆旋埋整地机整地,逆时针耕作,抛起土壤将总体积90%以上的秸秆整入土中,耕作深度为15~18cm;
三、第二年春季土壤化冻后,在四月下旬放水泡田,灌水达到花哒水状态,泡田3~5天,然后采用埋茬平地机整地,利用耙片和平地滚将露出的秸秆压入土中,并采用自动调平的液压捞板平整田面,控制田面高低落差为3~5mm;
四、采用水稻插秧施肥机进行插秧施底肥,控制插秧密度为30cm×13.2cm或者30cm×12cm,施肥位置距水稻秧苗4~6cm,施肥深度为4~6cm,施肥同时机械覆土;在插秧完成7~10天,施加蘖肥,幼穗分化期施用穗肥,成熟收获,完成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用半喂入收割机,将秸秆切割成8~12cm的截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用全喂入收割机,收割时控制茬高25~30cm,余量秸秆粉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氮肥以N计用量为90~120kg/ha、磷肥以P2O5计用量为35~50kg/ha、钾肥以K2O计用量为30~60kg/h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氮肥采用尿素和硫酸铵,其中硫酸铵为蘖肥,尿素为底肥和穗肥;磷肥采用钙镁磷肥,用量为200kg/ha,余量为磷酸二铵;钾肥采用氯化钾。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将氮肥分为底肥、蘖肥和穗肥,底肥、蘖肥和穗肥的质量比为6:1:3;磷肥全部做为底肥;钾肥一半做底肥,另一半做穗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水分管理方式为交替灌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施肥位置距水稻秧苗5cm,施肥深度为5cm。
CN201710867632.1A 2017-09-22 2017-09-22 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 Pending CN1074844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7632.1A CN107484454A (zh) 2017-09-22 2017-09-22 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67632.1A CN107484454A (zh) 2017-09-22 2017-09-22 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4454A true CN107484454A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52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7632.1A Pending CN107484454A (zh) 2017-09-22 2017-09-22 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4454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8585A (zh) * 2018-06-26 2018-11-02 孔庆洲 寒地水田秋整地新方法
CN108834790A (zh) * 2018-04-27 2018-11-20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一种抗旱保优的水稻栽培方法
CN109197450A (zh) * 2018-10-24 2019-01-15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
CN109302963A (zh) * 2018-11-28 2019-02-05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CN109526294A (zh) * 2018-11-29 2019-03-29 徐浩 一种玉米秸秆回收处理方法
CN111296026A (zh) * 2020-03-28 2020-06-19 长江大学 一种秸秆还田下的水稻专用底肥及其施肥方法
CN112889606A (zh) * 2021-01-29 2021-06-0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适用于吉林西部地区的水稻秸秆全量直接还田耕种方法
CN114128433A (zh) * 2021-12-02 2022-03-04 松原市宁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稻秆全量还田与田间管理集成方法
CN114287193A (zh) * 2022-01-14 2022-04-08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北方寒地的秸秆还田方法
CN115004896A (zh) * 2022-06-06 2022-09-06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保护性耕作方式降低稻田氨挥发的方法
CN115336513A (zh) * 2022-07-14 2022-11-15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水稻秸秆秋季湿耙还田培肥丰产栽培方法
CN117957967A (zh) * 2024-04-01 2024-05-03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苏打盐碱稻田化冻水搅浆春耕整地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8451A (zh) * 2013-10-21 2014-01-22 东北农业大学 寒地稻田高效机械化追肥方法
CN103651028A (zh) * 2013-11-29 2014-03-26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水稻优化稀植与覆盖秸秆的节水节肥调控方法
CN104145556A (zh) * 2014-08-14 2014-11-1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白土土壤的改良方法
CN106068857A (zh) * 2016-06-14 2016-11-09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寒地水稻施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8451A (zh) * 2013-10-21 2014-01-22 东北农业大学 寒地稻田高效机械化追肥方法
CN103651028A (zh) * 2013-11-29 2014-03-26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水稻优化稀植与覆盖秸秆的节水节肥调控方法
CN104145556A (zh) * 2014-08-14 2014-11-1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一种白土土壤的改良方法
CN106068857A (zh) * 2016-06-14 2016-11-09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寒地水稻施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邹德堂等: "寒地水稻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研究", 《农机化研究》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4790A (zh) * 2018-04-27 2018-11-20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一种抗旱保优的水稻栽培方法
CN108718585A (zh) * 2018-06-26 2018-11-02 孔庆洲 寒地水田秋整地新方法
CN109197450A (zh) * 2018-10-24 2019-01-15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一种东北稻田轮耕方法
CN109302963A (zh) * 2018-11-28 2019-02-05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CN109526294A (zh) * 2018-11-29 2019-03-29 徐浩 一种玉米秸秆回收处理方法
CN111296026A (zh) * 2020-03-28 2020-06-19 长江大学 一种秸秆还田下的水稻专用底肥及其施肥方法
CN112889606A (zh) * 2021-01-29 2021-06-0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适用于吉林西部地区的水稻秸秆全量直接还田耕种方法
CN114128433A (zh) * 2021-12-02 2022-03-04 松原市宁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稻秆全量还田与田间管理集成方法
CN114287193A (zh) * 2022-01-14 2022-04-08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北方寒地的秸秆还田方法
CN115004896A (zh) * 2022-06-06 2022-09-06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保护性耕作方式降低稻田氨挥发的方法
CN115336513A (zh) * 2022-07-14 2022-11-15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水稻秸秆秋季湿耙还田培肥丰产栽培方法
CN117957967A (zh) * 2024-04-01 2024-05-03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苏打盐碱稻田化冻水搅浆春耕整地方法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4454A (zh) 寒地稻田秸秆优化还田方法
de Wit A physical theory on placement of fertilizers
CN105723905B (zh) 一种配合小麦-玉米轮作周年秸秆全还田的钾肥施用方法
CN101699961B (zh) 小麦玉米两熟作物秸秆全还田条件下一体化施肥法
CN105111021B (zh) 兼具改土与肥效功能的滨海盐碱地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73259B (zh) 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造林地盐碱化土壤改良方法
CN103031130B (zh) 中度碱化土壤改良剂及其加工方法
CN101828477A (zh) 盐碱地草坪种植方法
CN103013529A (zh) 土壤改良剂及其加工方法
CN109819746A (zh) 一种重度盐碱地节水控肥生态治理与增效利用方法
CN105453882B (zh) 一种黄河三角洲轻中度盐碱地冬小麦控盐增产方法
Amer et al. Impact of some soil amendments on properties and productivity of salt affected soils at Kafr El-Sheikh Governorate
CN108718641A (zh) 一种优质稻氮肥施肥方法
CN109392346B (zh) 一种综合改良苏打盐碱土的方法
US20210188731A1 (en) One-Off Fertilization Method Suitable for Winter Wheat in Areas with Less Rainfall in Spring
CN108184359A (zh) 一种在重度污染盐碱地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
CN105875001A (zh) 水稻保蘖增穗高产用肥技术
CN104892310A (zh) 一种沙化土地改良剂及其应用
CN103013530A (zh) 土壤改良剂的应用
CN107124929A (zh) 一种上覆中改下隔的中度和重度盐碱化土壤控盐的方法
CN114128433A (zh) 一种稻秆全量还田与田间管理集成方法
CN107840761B (zh) 一种盐碱地改良剂及使用该改良剂改良土地后种植水稻的方法
CN105075628A (zh) 一种盐碱地上栽培苹果的方法
RU2297128C1 (ru) Способ мелиорации солонцовых почв в условиях орошения
CN109717026A (zh) 一种盐碱地种植玉米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