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3347A - 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3347A
CN109193347A CN201811089573.0A CN201811089573A CN109193347A CN 109193347 A CN109193347 A CN 109193347A CN 201811089573 A CN201811089573 A CN 201811089573A CN 109193347 A CN109193347 A CN 109193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fixedly connected
block
wall
spark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895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0895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33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3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334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20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 H01T13/24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having movable electrodes
    • H01T13/26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electrodes or insulation having movable electrodes for adjusting spark gap otherwise than by bending of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3/00Sparking plugs
    • H01T13/56Spark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component parts which are easily assembled or disassembled

Landscapes

  • Spark Plugs (AREA)

Abstract

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使用方法,其使用内燃机用的火花塞,所述内燃机用的火花塞包括机身以及设置所述机身内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且顶部末端伸出所述机身上端的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工作箱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空腔下端的第二空腔,所述工作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齿框,所述工作腔顶端内壁相通设有以所述工作箱为中心的环形口,所述环形口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行星轴,所述行星轴上设有用与所述齿框齿合连接的行星齿轮,所述行星轴上设有位于所述工作箱上端的可换电极装置,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杆;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老化现象位移作为触发源第一时间填补间隙距离。

Description

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家用车,然而保养车子又成了一个新问题。传统的汽油汽车动力是靠火花塞在密闭腔点燃混合油汽膨胀推动活塞带动输出轴。长久以往的车辆启停会使火花塞因为压缩膨胀的气体改变其间隙的距离造成点火性能下降。因此一种能在火花塞间隙发生改变时自动调整的装置成为当今发展的必然趋势,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内燃机用的火花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使用方法,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使用方法,其使用内燃机用的火花塞,所述内燃机用的火花塞包括机身以及设置所述机身内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且顶部末端伸出所述机身上端的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工作箱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空腔下端的第二空腔,所述工作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齿框,所述工作腔顶端内壁相通设有以所述工作箱为中心的环形口,所述环形口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行星轴,所述行星轴上设有用与所述齿框齿合连接的行星齿轮,所述行星轴上设有位于所述工作箱上端的可换电极装置,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主推块,所述第一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转动配合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一空腔顶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伸出所述工作箱上端的细电极,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直齿板,所述直齿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与所述主推块相抵连接的从动块,所述从动块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直齿板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梯形推块,所述第二空腔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苏搜狐直齿板下端的止停块,所述止停块与所述直齿板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空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直齿板右端且前后延伸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用与所述直齿板齿合连接的齿转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齿转轮前端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底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用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锥齿轮下端且用与所述行星齿轮齿合连接的太阳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太阳齿轮下端的棘轮,所述第二空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梢,所述固定梢上主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棘轮相抵连接的棘爪,所述第二空腔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端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开口向左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对称的斜轨,所述斜轨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空腔前后内壁设有位于所述斜轨上端且相对称的斜凹槽,所述斜凹槽内滚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有用与所述斜轨滚动配合连接的锥滚轮,所述第二空腔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直齿板前后端且相对称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斜轨相抵连接且上下延伸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顶压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一转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梯形推块相抵连接的滚刷,所述第二空腔内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限位块上端且前后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与所述锥滚轮齿合连接的扇形齿板,第二转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与所述滚轮相抵连接的顶卡块;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所述梯形推块与所述滚刷脱离相抵连接,所述斜轨为平行状态使所述锥滚轮置于其最低端,使各个部件处于非工作状态;
然后,火花塞使用一段时间后所述细电极与所述直角侧电极棒之间的间隙变大推动所述主动块,所述主动块通过相抵连接推动所述从动块,所述从动块通过所述直齿板带动所述梯形推块使之与所述滚刷相抵连接,所述滚刷带动所述第一转杆转动夹紧所述斜轨使之成一定夹角,所述锥滚轮用与重力原因会往有滑动同时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扇形齿板,所述扇形齿板通过所属第二转杆转动所述顶卡块,所述顶卡块通过所述滚轮将所述细电极退出的距离顶回,同时所述直齿板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齿转轮,所述齿转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带动所述太阳齿轮,所述太阳齿轮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齿框沿着所述工作腔内壁滑动,同时所述行星齿轮通过所述行星轴转动所述第一等边三角板,所述第一等边三角板通过直角侧电极棒转动所述第二等边三角板同时其转换位置,实现跟换电极;
同时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棘轮,所述棘轮通过与所述棘爪相抵连接,实现单向转动不重复;
最后,弹簧弹性恢复导致所述梯形推块与所述滚刷之间再次脱离连接,所述斜轨上的所述锥滚轮滚回至最底端,各个工作部件复原;
其中,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火花塞使用老化后的位移现象通过机械配合将位移距离填补,同时自身锥滚轮设计实现自动爬坡和回档,设有环绕式自动变更侧电极,在间隙不变的前提下跟换新电极。
可优选地,其中,所述可换电极装置,所述行星轴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等边三角板,所述第一等边三角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直角支杆,所述直角支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等边三角板,所述第一等边三角板上滑动配合连接有位于其三角端且与所述直角支杆中心对称的直角侧电极棒,所述直角侧电极棒与所述第二等边三角板滑动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转动跟换侧电极棒。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的D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E方向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本发明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使用方法,其使用内燃机用的火花塞,所述内燃机用的火花塞包括机身148以及设置所述机身148内的工作腔149,所述工作腔149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且顶部末端伸出所述机身148上端的工作箱100,所述工作箱100内设有第一空腔101,所述工作箱100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空腔101下端的第二空腔151,所述工作腔149内转动配合连接有齿框128,所述工作腔149顶端内壁相通设有以所述工作箱100为中心的环形口146,所述环形口146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行星轴130,所述行星轴130上设有用与所述齿框128齿合连接的行星齿轮129,所述行星轴130上设有位于所述工作箱100上端的可换电极装置,所述第一空腔101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杆137,所述第一滑杆137上端固定连接有主推块150,所述第一滑杆137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36,所述转动杆136上转动配合连接有滚轮135,所述第一空腔101顶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伸出所述工作箱100上端的细电极142,所述第一空腔101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直齿板103,所述直齿板103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与所述主推块150相抵连接的从动块102,所述从动块102与所述第一空腔101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一弹簧104,所述直齿板103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空腔151内的梯形推块110,所述第二空腔151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苏搜狐直齿板103下端的止停块123,所述止停块123与所述直齿板103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二弹簧122,所述第二空腔151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直齿板103右端且前后延伸的第一传动轴120,所述第一传动轴120上设有用与所述直齿板103齿合连接的齿转轮118,所述第一传动轴120上设有位于所述齿转轮118前端的第一锥齿轮119,所述第二空腔151底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传动轴131,所述第二传动轴131上设有用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19齿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121,所述第二传动轴131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锥齿轮121下端且用与所述行星齿轮129齿合连接的太阳齿轮124,所述第二传动轴131上设有位于所述太阳齿轮124下端的棘轮126,所述第二空151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梢127,所述固定梢127上主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棘轮126相抵连接的棘爪125,所述第二空腔151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20上端的限位块117,所述限位块117上设有开口向左的限位槽147,所述限位槽147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三传动轴144,所述第三传动轴144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对称的斜轨146,所述斜轨146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三弹簧145,所述第二空腔151前后内壁设有位于所述斜轨146上端且相对称的斜凹槽133,所述斜凹槽133内滚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驱动轴132,所述驱动轴132上设有用与所述斜轨146滚动配合连接的锥滚轮115,所述第二空腔151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直齿板103前后端且相对称的第一转轴114,所述第一转轴114转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斜轨146相抵连接且上下延伸的第一转杆113,所述第一转杆113与所述第二空腔151之间顶压连接有第四弹簧143,所述第一转杆113上端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固定杆111,所述固定杆111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梯形推块110相抵连接的滚刷112,所述第二空腔151内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限位块117上端且前后延伸的第二转轴109,所述第二转轴109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转杆108,所述第二转杆108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与所述锥滚轮115齿合连接的扇形齿板134,第二转杆134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与所述滚轮135相抵连接的顶卡块107。
有益地,所述可换电极装置,所述行星轴130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等边三角板138,所述第一等边三角板138上端固定连接有直角支杆140,所述直角支杆14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等边三角板141,所述第一等边三角板138上滑动配合连接有位于其三角端且与所述直角支杆140中心对称的直角侧电极棒139,所述直角侧电极棒139与所述第二等边三角板141滑动配合连接,从而实现转动跟换侧电极棒。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所述梯形推块110与所述滚刷112脱离相抵连接,所述斜轨116为平行状态使所述锥滚轮115置于其最低端,使各个部件处于非工作状态;
然后,当火花塞使用一段时间后所述细电极142与所述直角侧电极棒139之间的间隙变大推动所述主动块150,所述主动块150通过相抵连接推动所述从动块102,所述从动块102通过所述直齿板103带动所述梯形推块110使之与所述滚刷112相抵连接,所述滚刷112带动所述第一转杆113转动夹紧所述斜轨116使之成一定夹角,所述锥滚轮115用与重力原因会往有滑动同时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扇形齿板134,所述扇形齿板134通过所属第二转杆108转动所述顶卡块107,所述顶卡块107通过所述滚轮135将所述细电极142退出的距离顶回,同时所述直齿板103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齿转轮118,所述齿转轮118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120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119,所述第一锥齿轮119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21,所述第二锥齿轮121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131带动所述太阳齿轮124,所述太阳齿轮124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行星齿轮129,所述行星齿轮129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齿框128沿着所述工作腔149内壁滑动,同时所述行星齿轮129通过所述行星轴130转动所述第一等边三角板138,所述第一等边三角板138通过直角侧电极棒139转动所述第二等边三角板141同时其转换位置,实现跟换电极;
同时所述第二传动轴131上设有棘轮126,所述棘轮126通过与所述棘爪125相抵连接,实现单向转动不重复;
最后,弹簧弹性恢复导致所述梯形推块110与所述滚刷112之间再次脱离连接,所述斜轨116上的所述锥滚轮115滚回至最底端,各个工作部件复原;
其中,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火花塞使用老化后的位移现象通过机械配合将位移距离填补,同时自身锥滚轮设计实现自动爬坡和回档,设有环绕式自动变更侧电极,在间隙不变的前提下跟换新电极。
通过以上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工作模式做出各种改变。

Claims (2)

1.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使用方法,其使用内燃机用的火花塞,所述内燃机用的火花塞包括机身以及设置所述机身内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且顶部末端伸出所述机身上端的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工作箱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空腔下端的第二空腔,所述工作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齿框,所述工作腔顶端内壁相通设有以所述工作箱为中心的环形口,所述环形口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行星轴,所述行星轴上设有用与所述齿框齿合连接的行星齿轮,所述行星轴上设有位于所述工作箱上端的可换电极装置,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主推块,所述第一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转动配合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一空腔顶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伸出所述工作箱上端的细电极,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直齿板,所述直齿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与所述主推块相抵连接的从动块,所述从动块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直齿板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梯形推块,所述第二空腔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苏搜狐直齿板下端的止停块,所述止停块与所述直齿板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空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直齿板右端且前后延伸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用与所述直齿板齿合连接的齿转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齿转轮前端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底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用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齿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锥齿轮下端且用与所述行星齿轮齿合连接的太阳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位于所述太阳齿轮下端的棘轮,所述第二空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梢,所述固定梢上主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棘轮相抵连接的棘爪,所述第二空腔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端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开口向左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对称的斜轨,所述斜轨之间顶压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空腔前后内壁设有位于所述斜轨上端且相对称的斜凹槽,所述斜凹槽内滚动配合连接有前后延伸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有用与所述斜轨滚动配合连接的锥滚轮,所述第二空腔左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直齿板前后端且相对称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斜轨相抵连接且上下延伸的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与所述第二空腔之间顶压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一转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左右延伸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用与所述梯形推块相抵连接的滚刷,所述第二空腔内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限位块上端且前后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与所述锥滚轮齿合连接的扇形齿板,第二转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与所述滚轮相抵连接的顶卡块;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所述梯形推块与所述滚刷脱离相抵连接,所述斜轨为平行状态使所述锥滚轮置于其最低端,使各个部件处于非工作状态;
然后,火花塞使用一段时间后所述细电极与所述直角侧电极棒之间的间隙变大推动所述主动块,所述主动块通过相抵连接推动所述从动块,所述从动块通过所述直齿板带动所述梯形推块使之与所述滚刷相抵连接,所述滚刷带动所述第一转杆转动夹紧所述斜轨使之成一定夹角,所述锥滚轮用与重力原因会往有滑动同时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扇形齿板,所述扇形齿板通过所属第二转杆转动所述顶卡块,所述顶卡块通过所述滚轮将所述细电极退出的距离顶回,同时所述直齿板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齿转轮,所述齿转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带动所述太阳齿轮,所述太阳齿轮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通过齿合连接带动所述齿框沿着所述工作腔内壁滑动,同时所述行星齿轮通过所述行星轴转动所述第一等边三角板,所述第一等边三角板通过直角侧电极棒转动所述第二等边三角板同时其转换位置,实现跟换电极;
同时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棘轮,所述棘轮通过与所述棘爪相抵连接,实现单向转动不重复;
最后,弹簧弹性恢复导致所述梯形推块与所述滚刷之间再次脱离连接,所述斜轨上的所述锥滚轮滚回至最底端,各个工作部件复原;
其中,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火花塞使用老化后的位移现象通过机械配合将位移距离填补,同时自身锥滚轮设计实现自动爬坡和回档,设有环绕式自动变更侧电极,在间隙不变的前提下跟换新电极。
2.如权利要求1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使用方法,所述可换电极装置,所述行星轴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等边三角板,所述第一等边三角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直角支杆,所述直角支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等边三角板,所述第一等边三角板上滑动配合连接有位于其三角端且与所述直角支杆中心对称的直角侧电极棒,所述直角侧电极棒与所述第二等边三角板滑动配合连接。
CN201811089573.0A 2018-09-18 2018-09-18 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091933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9573.0A CN109193347A (zh) 2018-09-18 2018-09-18 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9573.0A CN109193347A (zh) 2018-09-18 2018-09-18 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3347A true CN109193347A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08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89573.0A Withdrawn CN109193347A (zh) 2018-09-18 2018-09-18 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33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3990A1 (zh) * 2019-07-11 2021-01-14 宿州市鑫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03990A1 (zh) * 2019-07-11 2021-01-14 宿州市鑫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4678B (zh) 无避让式定轨道立体车库
CN107366879A (zh) 一种自动调节太阳能路灯
CN109193347A (zh) 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使用方法
CN107364345A (zh) 一种控制方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CN206708810U (zh) 多功能组合灯具
CN108607442B (zh) 一种试剂混匀式试剂盒
CN103818227B (zh) 摩托车发动机油电混合动力
CN207230407U (zh) 一种自动调节太阳能路灯
CN110293833A (zh) 一种混合动力装置
CN109273929A (zh) 一种计算机终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256680A (zh) 内燃机用的火花塞
CN106015495A (zh)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CN109442006A (zh) 一种新型变速系统
CN109330403A (zh) 一种烧烤架加碳装置
CN206155155U (zh) 微型电动车驱动后桥
CN108660936A (zh) 一种高效的桥梁深基坑施工方法
CN114368304A (zh) 一种安全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3962976U (zh) 电动车变速箱无离合器同步器且实现滑行换挡倒挡的装置
CN108857348A (zh) 一种安全的火花塞
CN203431059U (zh) 节能竞技赛车使用的离合器
CN202441836U (zh) 车辆起动机及其驱动齿轮
CN206141323U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切换装置
CN109273930A (zh) 一种计算机终端装置
CN203901776U (zh) 一种自走式蜂窝煤批量生产机
CN108327502A (zh)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组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