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80110B - 预拌湿拌砂浆及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预拌湿拌砂浆及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80110B
CN109180110B CN201811321602.1A CN201811321602A CN109180110B CN 109180110 B CN109180110 B CN 109180110B CN 201811321602 A CN201811321602 A CN 201811321602A CN 109180110 B CN109180110 B CN 1091801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ed
ready
mortar
wet
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216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80110A (zh
Inventor
朱雪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Liangyou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Liangyou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Liangyou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Liangyou New Build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216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801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80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80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80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80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属于预拌砂浆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如下组分,水泥0‑5%、管桩余浆5‑15%、粉煤灰5‑8%、砂60‑75%、碎石粉5‑15%、混凝土外加剂0.1‑0.15%、水5‑10%,其具有可以耐受长时间(≥24h)存储运输、强度高和回缩率低的优势。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预拌湿拌砂浆具有成本低、可施工性好、强度高和回缩率低的优势。

Description

预拌湿拌砂浆及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拌砂浆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预拌砂浆是指由专业化厂家生产的,用于建设工程中的各种砂浆拌合物,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健康环保、质量稳定、节能舒适等优点,许多城市在逐步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并推广使用预拌砂浆。
根据砂浆的生产方式,将预拌砂浆分为湿拌砂浆和干混砂浆两大类。将干态材料混合而成的固态混合物称为干混砂浆,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8264272A公开的一种抹灰型预拌砂浆即为干混砂浆;将加水拌合而成的湿拌拌合物称为湿拌砂浆,如申请公开号为CN1982256A公开的一种预拌保温砂浆及为湿拌砂浆。
由于干混砂浆仅仅是干态材料的混合物,因而其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如下问题:1、拌制干态物料过程中或者在施工现场加水拌制过程中,均容易产生扬尘,不利于环保及劳动保护;2、干混砂浆中各组分粒径、密度等物理性能指标不同,使得在长时间运输过程中干混砂浆中各组分易出现分层离析,破坏砂浆配比;3、施工现场需要加水对干混砂浆拌和后才能使用,而实际施工中易出现加水量偏离预定值,无法实现砂浆的设计配比,不能得到预期效果的砂浆,对砂浆产品造成二次伤害。
湿拌砂浆拌制后即包含全部原料,运送至施工现场后即可施工,使得其在生产制造和施工过程中均能够有效控制扬尘,且无需在加工现场加水拌制,更容易控制砂浆产品性能的均一性,相较于干混砂浆在控制扬尘和维持砂浆产品设计配比方面更具优势。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施工现场往往和砂浆拌制地相距较远,使得如何保证湿拌砂浆在经历长距离的运输后仍能保持良好的施工性,是湿拌砂浆生产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促进剂、缓凝剂等混合外加剂对砂浆中水泥的凝结硬化时间进行调节,以改善砂浆的品质和施工性能。具体而言,水泥从与水接触到完全固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水泥中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4CaO·Al2O3·Fe2O3、CaSO4等组分遇水溶解,并逐渐达到过饱和状态,然后开始水化反应生成水泥水化产物,砂浆固化。水泥中组分溶解于水的过程中水相中Ca2+浓度逐渐增加至峰值,缓凝剂的工作原理即是通过抑制水化反应必需的Ca2+浓度的增加,从而起到延缓水泥固化的作用。如,含有疏水基团的长链硝基磺酸盐、芳香族磺化物等物质能在水泥粒子和水化产物颗粒表面吸附,形成多分子吸附膜层,从而抑制水化反应的进行。又如,羧酸、氨基羧酸等具有强离子络合作用,能与水化反应必需的Ca2+络合形成络合物;无机物中磷酸盐、硼酸盐等,能与Ca2+反应生成难容的钙盐覆盖在水泥粒子表面从而延缓水化反应的进行。但是上述各种缓凝剂的缓凝效果受其种类、用量、混凝土的种类、温度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巨大差异,且缓凝剂的用量和缓凝效果无明确的定量关系,因而基于现有技术单纯使用缓凝剂制备湿拌砂浆,以准确控制湿拌砂浆的凝固、硬化时间比较困难。现有技术中砂浆等水泥系材料中掺加缓凝剂后,其缓凝时效可维持3-10小时不等,不足以满足湿拌砂浆长时间保存运输要求(保存运输时长≥24h)。
除施工性外,砂浆在施工后能够获得的强度以及收缩性能同样是湿拌砂浆生产需要考虑的问题。施工后强度低,使得砂浆的使用受限,应为范围窄;收缩率高,容易在施工后产生开裂、孔洞、渗水等问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掺加增强组分的方式来改善砂浆的强度和抗收缩性能。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3803871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高强度复合水泥砂浆,通过掺加水镁石纤维、聚丙纤维,以用于提高砂浆的抗渗、抗裂、抗冲磨能力;申请公开号为JP2014227330A的日本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水泥浆组合物,其通过掺加直径为5μm-500μm、长度为5μm-5㎜的不锈钢粉、铁粉等金属粉末以期提高砂浆的抗压强度。但是,水镁石纤维、聚丙纤维和金属粉末在密度、粒径等物理指标上和其他砂浆组分之间差异较大,拌制过程中难以拌制均匀,如聚丙烯纤维密度相较于其他砂浆组分密度偏低、容易上浮析出,使得砂浆拌制后难以在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维持稳定状态。同时,金属粉末还存在腐蚀问题,必须要考虑其对砂浆的使用耐久性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耐长时间存储运输,且强度高、收缩率低的湿拌砂浆成为业内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其具有耐长时间运输、强度高、收缩率低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如下组分,
Figure GDA0002738045560000021
Figure GDA00027380455600000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管桩余浆为管桩高速离心成型过程中,管桩内壁产生的大量的多余悬浊液,常作为工业废物被处理。但是管桩余浆中含有水泥活化组分,本发明中以其作为预拌湿拌砂浆原料,可全部或部分取代水泥,实现了对废物的再利用,绿色环保,并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申请人意外地发现上述具体掺量的管桩余浆和混凝土外加剂相配合,使得砂浆拌制后能够长时间保存并维持流动性,适用于长时间存储运输(≥24h),且涂覆施工后能在2-3h内固化达到足够的强度,不易出现开裂等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外加剂中为缓凝剂和减水剂的混合物,所述缓凝剂和减水剂的质量比为1:(0.1-0.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凝剂的掺加能够有效减缓水泥和管桩余浆中的水泥活化组分发生水化反应,利于砂浆长时间保持流动性;减水剂利于减少拌制砂浆的用水量,使得砂浆拌制后维持一定的粘稠度,使得管桩砂浆不至于过快发生水化导致砂浆流动性变差。上述配比的缓凝剂和减水剂相配合,对砂浆的缓凝性改善效果显著。
进一步地,所述缓凝剂为葡萄糖酸钠、葡萄糖酸钙或两者的混合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葡萄糖酸钠和葡萄糖酸钙易获取,且均有效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具有良好的缓凝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掺入提高了砂浆的施工性能和早期强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按质量分数计的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1-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为采用增压式流床复合发电方式进行火力发电排出的煤炭燃烧残渣,其内含CaO等水泥活化组分,水化后生成氢氧化钙等膨胀性水化物,增加了砂浆固化后的致密度,使得砂浆固化后内部结构紧密不易出现回缩开裂。同时,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为工业废渣,以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为砂浆原料,不仅降低了砂浆生产成本,也实现了工业废渣的再利用,符合环保发展需求。
进一步地,还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的,
壳聚糖 0.5-1%
聚丙烯酸钠 0.5-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聚糖和聚丙烯酸钠的高分子长链,能在砂浆体系内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状结构,利于保持砂浆体系中固态组分的分散稳定性和调节砂浆粘稠度的作用,减少了砂浆的泌水分层。此外,壳聚糖和聚丙烯酸钠还对水化反应必需的Ca2+具有一定的封锁作用,使得砂浆固化反应减缓,利于维持砂浆保存运输过程中的流动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按重量份计的氢氧化铝1-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具体掺量的氢氧化铝和粉煤灰、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协同作用,对砂浆的碱-骨料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减少了砂浆施工后开裂。氢氧化铝的掺量增加,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效果更佳,但是当氢氧化铝掺量过高时,容易导致砂浆固化后抗压强度急速下降,因而氢氧化铝的掺量以1-1.5%为宜。
本发明的另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采用该种制备方法制备的预拌湿拌砂浆具有耐长时间运输、强度高、收缩率低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配比准备包含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和水的原料;
步骤二、将水、管桩余浆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粉煤灰和水泥,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粉煤灰和管桩余浆作为原料,使得工业副产品被二次利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符合环保要求。同时,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预拌湿拌砂浆,存储时长可达24小时,仍保持良好的可施工性,固化后能获得高强度和极低的收缩率。
进一步地,步骤一的原料中还包括质量百分数含量为1-1.5%的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所述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在步骤二中加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降低了砂浆的生产成本,增加了砂浆的强度和抗回缩性能。
进一步地,步骤一的原料中还包括质量百分数含量为0.5-1%的壳聚糖、0.5-1%的聚丙烯酸钠和1-1.5%的氢氧化铝,所述壳聚糖、聚丙烯酸钠和氢氧化铝均在步骤三中加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加了制得砂浆的可施工性能和抗回缩性能,能够耐长时间运输,施工后不易回缩开裂。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管桩余浆为管桩高速离心成型过程中,管桩内壁产生的大量的多余悬浊液,常作为工业废物被处理。但是管桩余浆中含有水泥活化组分,本发明中以其作为预拌湿拌砂浆原料,可全部或部分取代水泥,实现了对废物的再利用,绿色环保,并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申请人意外地发现上述具体掺量的管桩余浆和混凝土外加剂相配合,使得砂浆拌制后能够长时间保存并维持流动性,适用于长时间存储运输(≥24h),且涂覆施工后能在2-3h内固化达到足够的强度,不易出现开裂等问题。同时,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还掺加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壳聚糖、聚丙烯酸钠和氢氧化铝,进一步增加了砂浆的可施工性能和抗回缩性能,使得砂浆拌制后能够长时间(≥24h)保存运输,施工后不易回缩开裂且强度高。本发明相应公开了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其工艺步骤简单,砂浆拌制过程中无扬尘,实现了对工业副产品的二次利用,绿色环保且降低了砂浆生产成本,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砂浆具有耐长时间存储运输、强度高和收缩率极低的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各实施例及对照例中所用水泥均为符合国标BG175《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标号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管桩余浆为制备高标号离心管桩过滤所得的工业副产品;粉煤灰、黄砂、碎石粉和混凝土外加剂,亦符合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4684《建筑用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等国标相关要求。
实施例1-6:
实施例1-6均涉及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其以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和水为原料,原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如下表所示:
表1.实施例1-6中各组分含量表
组分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水泥/% 0 1 2 3 4 5
管桩余浆/% 15 8 11 9 5.5 5
粉煤灰/% 7 6.9 7 8 5 5
黄砂/% 60 60 60.87 65.38 75 74.9
碎石粉/% 7.85 15 11 7.5 5 5
混凝土外加剂/% 0.15 0.1 0.13 0.12 0.11 0.1
水/% 10 9 8 7 5.39 5
其中,混凝土外加剂为缓凝剂和减水剂的混合物;缓凝剂可以选用葡萄糖酸钠、葡萄糖酸钙或两者的混合物;减水剂选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实施例1-6所用混凝土外加剂的具体组成如下表所示:
表2.实施例1-6中所用混凝土外加剂的组成表
Figure GDA0002738045560000061
其中,实施例1和实施例6中所用缓凝剂均为葡萄糖酸钠和葡糖酸钙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7-9:
实施例7-9均涉及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其以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和水为原料,原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如下表所示:
表3.实施例7-9中各组分含量表
组分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
水泥/% 2 2 2
管桩余浆/% 11 11 11
粉煤灰/% 7 7 7
黄砂/% 60.87 60.87 60.87
碎石粉/% 10 9.8 9.5
混凝土外加剂/% 0.13 0.13 0.13
水/% 8 8 8
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 1 1.2 1.5
其中,混凝土外加剂均由葡萄糖酸钠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5混合而成。
实施例10-12:
实施例10-12均涉及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其以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壳聚糖、聚丙烯酸钠和水为原料,原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如下表所示:
表4.实施例10-12中各组分含量表
Figure GDA0002738045560000062
Figure GDA0002738045560000071
其中,混凝土外加剂均由葡萄糖酸钠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5混合而成。
实施例13-15:
实施例13-15均涉及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其以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壳聚糖、聚丙烯酸钠、氢氧化铝和水为原料;对照例同样涉及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其以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壳聚糖、聚丙烯酸钠、氢氧化铝和水为原料。实施例13-15及对照例原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含量如下表所示:
表5.实施例13-15及对照例中各组分含量表
组分 实施例13 实施例14 实施例15 对照例
水泥/% 2 2 2 2
管桩余浆/% 11 11 11 11
粉煤灰/% 5.5 5.5 5.5 5.5
黄砂/% 60.87 60.87 60.87 60.87
碎石粉/% 8.8 8.6 8.3 8.2
混凝土外加剂/% 0.13 0.13 0.13 0.13
水/% 8 8 8 8
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 1.2 1.2 1.2 1.2
壳聚糖/% 0.8 0.8 0.8 0.8
聚丙烯酸钠/% 0.7 0.7 0.7 0.7
氢氧化铝/% 1 1.2 1.5 1.6
其中,混凝土外加剂均由葡萄糖酸钠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5混合而成。
实施例16: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1的配比,用于电子计量称准确称取准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和水;
步骤二、将管桩余浆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凝土外加剂由缓凝剂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5混合而成,其中缓凝剂由葡萄糖酸钠和葡萄糖酸钙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和粉煤灰,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实施例17: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2的配比,用于电子计量称准确称取准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和水;
步骤二、将水、管桩余浆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凝土外加剂由葡萄糖酸钙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2混合而成;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粉煤灰和水泥,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实施例18: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3的配比,用于电子计量称准确称取准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和水;
步骤二、将水、管桩余浆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凝土外加剂由葡萄糖酸钠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5混合而成;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粉煤灰和水泥,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实施例19: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4的配比,用于电子计量称准确称取准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和水;
步骤二、将水、管桩余浆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凝土外加剂由葡萄糖酸钙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3混合而成;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粉煤灰和水泥,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实施例20: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5的配比,用于电子计量称准确称取准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和水;
步骤二、将水、管桩余浆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凝土外加剂由葡萄糖酸钠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4混合而成;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粉煤灰和水泥,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实施例21: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6的配比,用于电子计量称准确称取准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和水;
步骤二、将水、管桩余浆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凝土外加剂由缓凝剂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1混合而成,其中缓凝剂由葡萄糖酸钠和葡萄糖酸钙按质量比1:1混合而成;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粉煤灰和水泥,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实施例22: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7的配比,用于电子计量称准确称取准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和水;
步骤二、将水、管桩余浆、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凝土外加剂由葡萄糖酸钠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5混合而成;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粉煤灰和水泥,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实施例23: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8的配比,用于电子计量称准确称取准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和水;
步骤二、将水、管桩余浆、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凝土外加剂由葡萄糖酸钠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5混合而成;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粉煤灰和水泥,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实施例24: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9的配比,用于电子计量称准确称取准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和水;
步骤二、将水、管桩余浆、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凝土外加剂由葡萄糖酸钠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5混合而成;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粉煤灰和水泥,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实施例25: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10的配比,用于电子计量称准确称取准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壳聚糖、聚丙烯酸钠和水;
步骤二、将水、管桩余浆、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凝土外加剂由葡萄糖酸钠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5混合而成;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粉煤灰、水泥、壳聚糖和聚丙烯酸钠,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实施例26: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11的配比,用于电子计量称准确称取准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壳聚糖、聚丙烯酸钠和水;
步骤二、将水、管桩余浆、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凝土外加剂由葡萄糖酸钠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5混合而成;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粉煤灰、水泥、壳聚糖和聚丙烯酸钠,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实施例27: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12的配比,用于电子计量称准确称取准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壳聚糖、聚丙烯酸钠和水;
步骤二、将水、管桩余浆、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凝土外加剂由葡萄糖酸钠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5混合而成;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粉煤灰、水泥、壳聚糖和聚丙烯酸钠,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实施例28: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13的配比,用于电子计量称准确称取准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壳聚糖、聚丙烯酸钠、氢氧化铝和水;
步骤二、将水、管桩余浆、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凝土外加剂由葡萄糖酸钠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5混合而成;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粉煤灰、水泥、壳聚糖、聚丙烯酸钠和氢氧化铝,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实施例29: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14的配比,用于电子计量称准确称取准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壳聚糖、聚丙烯酸钠、氢氧化铝和水;
步骤二、将水、管桩余浆、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凝土外加剂由葡萄糖酸钠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5混合而成;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粉煤灰、水泥、壳聚糖、聚丙烯酸钠和氢氧化铝,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实施例30:
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实施例15的配比,用于电子计量称准确称取准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壳聚糖、聚丙烯酸钠、氢氧化铝和水;
步骤二、将水、管桩余浆、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凝土外加剂由葡萄糖酸钠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按质量比1:0.5混合而成;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粉煤灰、水泥、壳聚糖、聚丙烯酸钠和氢氧化铝,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性能测试
A、分别取实施例1-6、实施例10-12的预拌湿拌砂浆作为样品,每一实施例的砂浆取等量的三份,参照GB/T25181-2010《预拌砂浆》和JGJ/T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测定并记录稠度1(α1)。然后,将取得的样品分别置于同样容积的容器内密封保存10h、24h、30h,开封观察砂浆有无泌水分层,并测定保存24h的砂浆样品稠度2(α2)。通过稠度1(α1)和稠度2(α2)计算砂浆的保存24h前后稠度损失率(ρ)。稠度损失率(ρ)的计算方法为:
ρ=(α12)/α1*100%
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6.砂浆保存性能及稠度变化试验结果表
Figure GDA0002738045560000121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预拌湿拌砂浆或采用本发明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制备的砂浆能够保存长可达24h而不出现泌水分层现象,24h内稠度损失维持在25%左右,甚至更低,远低于国标的30%,即本发明预拌湿拌砂浆或采用本发明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制备的砂浆长时间存储运输后仍然具有良好的可施工性。同时,通过上表数据可知,砂浆配方中掺加壳聚糖和聚丙烯酸钠后,对砂浆中水泥活性成分的水化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使得在存储过程中砂浆的稠度损失率更小,施工性能更佳。且,申请人砂浆的实际生产施工过程中发明,本发明预拌湿拌砂浆或采用本发明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制备的砂浆涂覆到墙面后,均能在2-3h完全固化并达到足够的强度,满足施工要求。
B、分别以实施例1-15和对照例的砂浆作为样品,参照GB/T25181-2010《预拌砂浆》和JGJ/T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分别测定各试样的保水率、28d抗压强度和28d收缩率。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7.砂浆保水率、28d抗压强度和28d收缩率试验结果表
Figure GDA0002738045560000122
Figure GDA0002738045560000131
由上表试验数据可知,本发明预拌湿拌砂浆或采用本发明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制备的砂浆的保水率均高于94%,高于国标的88%;28d抗压强度达到41M以上,高于国标的30MPa,且砂浆配方中掺加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后对砂浆的抗压强度具有进一步提升作用;28d收缩率也均低于国标的0.20%,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和氢氧化铝的掺入使得砂浆的收缩率明显下降,两者同时掺加对砂浆抗收缩性能的提升更加显著。此外,通过实施例13-15和对照例的试验数据对比可知,氢氧化铝的插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碱-骨料反应,从而降低的砂浆收缩率,并且随着氢氧化铝掺量增加降低收缩率的效果更佳。但是,当氢氧化铝的掺量超过一定值后,对砂浆收缩率进一步下降无促进作用,因而氢氧化铝的掺量以1-1.5%最为适宜。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其特征在于: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的如下组分,
水泥 0-5%
管桩余浆 5-15%
粉煤灰 5-8%
砂 60-75%
碎石粉 5-15%
混凝土外加剂 0.1-0.15%
水 5-10%;
所述混凝土外加剂中为缓凝剂和减水剂的混合物,所述缓凝剂和减水剂的质量比为1:(0.1-0.5);所述缓凝剂为葡萄糖酸钠、葡萄糖酸钙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质量分数计的,
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 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的,
壳聚糖 0.5-1%
聚丙烯酸钠 0.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重量份计的,
氢氧化铝 1-1.5%。
5.权利要求1所述预拌湿拌砂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配比准备包含水泥、管桩余浆、粉煤灰、黄砂、碎石粉、混凝土外加剂和水的原料;
步骤二、将水、管桩余浆和混凝土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步骤三、依次加入黄砂、碎石粉、粉煤灰和水泥,继续搅拌至原料混合均匀即得预拌湿拌砂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的原料中还包括质量百分数含量为1-1.5%的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所述增压流化床燃烧灰渣在步骤二中加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的原料中还包括质量百分数含量为0.5-1%的壳聚糖、0.5-1%的聚丙烯酸钠和1-1.5%的氢氧化铝,所述壳聚糖、聚丙烯酸钠和氢氧化铝均在步骤三中加入。
CN201811321602.1A 2018-11-07 2018-11-07 预拌湿拌砂浆及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1801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1602.1A CN109180110B (zh) 2018-11-07 2018-11-07 预拌湿拌砂浆及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21602.1A CN109180110B (zh) 2018-11-07 2018-11-07 预拌湿拌砂浆及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0110A CN109180110A (zh) 2019-01-11
CN109180110B true CN109180110B (zh) 2020-12-22

Family

ID=64942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21602.1A Active CN109180110B (zh) 2018-11-07 2018-11-07 预拌湿拌砂浆及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801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9592A (zh) * 2020-11-02 2021-01-29 南通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一种富水地层用抗水分散型同步注浆材料
CN116969702B (zh) * 2023-07-31 2024-04-26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管桩厂利用co2制备多功能胶材的方法、系统及管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22893A1 (fr) * 2007-10-29 2009-05-01 Nd Secret Soc Par Actions Simp Composition formant en melange avec de l'eau une pate pour la realisation d'un revetement decoratif sur un support et outils utilises a cette fin
WO2013048236A1 (en) * 2011-09-26 2013-04-04 Stichting Deltares Process design for solidifying sludge
JP6205843B2 (ja) * 2013-05-24 2017-10-04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高強度セメントペースト組成物及び高強度セメントペースト硬化体の製造方法
CN103641403A (zh) * 2013-12-09 2014-03-19 湘阴县顽石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约资源的再生水泥混凝土
CN103803871A (zh) * 2013-12-20 2014-05-21 安徽省美域节能环保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高强度复合水泥砂浆及其制法
CN103803902A (zh) * 2013-12-25 2014-05-21 邱寒冰 建筑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4045308B (zh) * 2014-06-20 2016-08-17 马鞍山宏泰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混凝土管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37375B (zh) * 2016-12-07 2020-03-31 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及使用其的一种预拌透水混凝土
CN108264272A (zh) * 2016-12-30 2018-07-10 天津泓泉混凝土搅拌有限公司 一种抹灰型预拌砂浆
CN106927739B (zh) * 2017-04-11 2019-06-21 广西南宁嘉泰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泵送性能的人工砂混凝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80110A (zh) 2019-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96943B (zh) 一种抗渗高强型无碱液体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JP4810584B2 (ja) 新鮮なコンクリートまたは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を修飾する方法
KR101619288B1 (ko) 방수 및 방청용 시멘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1072366B (zh) 一种既可止明水又可加固结构的无机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08068A (zh) 一种胶凝材料、混凝土预制件及混凝土预制件的制备方法
CN109336443B (zh) 一种混凝土用强效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08328977B (zh) 一种混凝土修补材料
CN109180110B (zh) 预拌湿拌砂浆及预拌湿拌砂浆制备方法
CN103342522A (zh) 抗裂混凝土
CN111410489A (zh) 一种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1840B (zh) 一种复合式密实剂
KR102261404B1 (ko) 시멘트계 바닥 시공용 고강도 모르타르 조성물.
Mijowska et al. The effect of nanomaterials on thermal resistance of cement-based composites exposed to elevated temperature
CN115073117B (zh) 矿用低温超高结晶水速凝充填支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81271A (zh) 超高性能混凝土专用复合抗裂剂
CN107117845B (zh) 一种抑制混凝土碱硅酸反应的方法
CN113173728B (zh) 抗骨料碱活性反应的无碱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21702A (zh) 一种钢铁渣粉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GB2563904A (en) Non-calcined cementitious compositions, non-calcined concrete compositions, non-calcined concre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thereof
CN105481313A (zh) 施工及力学性能持续稳定的湿拌砂浆
CN112341012A (zh) 一种基于碱激发胶凝材料和硅酸盐水泥的新型混合碱性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80915B (zh)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30759B (zh) 一种适用于油井固井的孔隙疏水的氯氧镁水泥体系的制备方法
CN113264741B (zh) 一种耐900℃高温c80水泥基微膨胀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KR102525169B1 (ko) 시멘트 강도 강화제 및 그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