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9129A - 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69129A
CN109169129A CN201811062954.XA CN201811062954A CN109169129A CN 109169129 A CN109169129 A CN 109169129A CN 201811062954 A CN201811062954 A CN 201811062954A CN 109169129 A CN109169129 A CN 109169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enix
tree peony
soil
yanbian
red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629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69129B (zh
Inventor
张静
李向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uoh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Guan Zho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Guan Zhou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Guan Zho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629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691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69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9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69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91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60Flowers; Ornamental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的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地、整地、播种栽植、栽培管理的步骤。油用牡丹在种植生长过程中对土壤、水分、温度、肥料及其种植后管理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本发明通过对凤丹油用牡丹种植土壤、肥料科学的控制调配及油用牡丹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凤丹油用牡丹在延边地区的成活率和产量,为凤丹油用牡丹在延边地区的正常生长提供了保障,同时为油用牡丹在中国东北地区栽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Description

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用牡丹是一种中国特有的多年生灌木,30-50年不换茬,被称为“铁杆庄稼”。油用牡丹具备突出的“三高一低”的特点:高产出(盛产期可达300公斤及以上)、高含油率(籽含油率20-22%及以上)、高品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达到92%,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相对均衡)、低成本(牡丹适合荒山绿化造林、林下种植、不与良田争面积)。油用牡丹具有较高的经济附加价值,牡丹籽、花、根等可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如牡丹籽油、牡丹花茶、牡丹化妆品、牡丹保健品等,可创造更高效益。
2011年牡丹籽油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国家开始将油用牡丹列为重点发展树种之一,全国也掀起了油用牡丹发展的浪潮,多个省、市相继制定了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也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油用牡丹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优质高产木本油料作物将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对改善中国食用油超过60%依赖进口的格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因此,增加油用牡丹的推广面积,提高产量,尤其像没有油用牡丹种植历史的延边地区等东北其他地区,使其适应人们的需求发展的要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凤丹油用牡丹,为“安徽省铜陵县凤凰山所产牡丹”之简称,又名铜陵牡丹、铜陵凤丹油用。凤丹油用牡丹适种范围较为广阔,苗木资源相对丰富,利于大规模推广种植。
目前现有的油用牡丹栽植技术较为粗放、单一,大多数采用传统的观赏牡丹栽植技术和中药材牡丹栽培技术,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标准,也没有较为科学合理的油用牡丹栽植技术和方法,尤其缺乏东北地区凤丹油用牡丹的栽植技术。凤丹油用牡丹主要适种于我国北纬23-42°范围内,延边地处吉林省东南部,介于北纬41°-44°左右。凤丹油用牡丹一般极限耐受零下25℃,而延边地区极端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23-34℃。油用牡丹适宜种植的可利用土层深度在60cm以上,延边地区存在大面积的土层深度在50cm以下。从凤丹生长的基本气候环境来看,延边地区并不是一个非常适合种植的区域,且寒冷的天气会成为制约凤丹油用牡丹正常生长的关键因素,即使可以通过建造大棚、给枝干包裹一层防寒材料等虽可以解决寒冷天气对凤丹生存生长造成的影响,但这种措施成本过高,并不适合凤丹油用牡丹在延边地区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另外目前也并无确切资料记载东北地区尤其是延边地区有种植凤丹油用牡丹甚至牡丹的历史,这也让凤丹油用牡丹在延边种植充满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凤丹油用牡丹在延边地区如何实现规模化种植,解决种植中的存活、正常生长、高产等问题,是凤丹油用牡丹栽培技术需要攻克的新的难题。通常很多企业使用化肥或农家肥进行整地,之后直接播种或移栽种植,种植前期调研规划的不周全、肥料、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后期管理的粗放(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可有可无),最终造成土壤、环境污染,凤丹产量和品质降低,种植户经济效益减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的规模化栽培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凤丹油用牡丹栽培方法不能满足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规模化、科学合理栽植需求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科学、生态的管理方式及低成本的防寒措施,可大面积推广复制的一种凤丹栽培方法来保证凤丹油用牡丹在延边地区的正常存活和生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选择向阳、土层厚60cm以上的斜坡地;
B、整地:7月中旬至8月中旬对斜坡地施基肥后进行深翻改良、旋耕后暴晒;
C、播种栽植:在8月中旬至9月底在斜坡地上进行牡丹种子播种或种植移栽的凤丹油用牡丹苗;
D、栽培管理:包括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整枝修检的步骤。
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斜坡地的坡度小于15度;所述斜坡地的土壤pH值为6.5~8,土壤含盐量为0.3%以下;所述斜坡地的土质为沙质土壤。
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基肥包括固体菌肥和液体菌剂;所述施肥量为:固体菌肥2.25-4.5吨每公顷、液体菌剂150-600L每公顷。
优选地,所述固体菌肥中,有效活菌数≥10亿/g、有机质≥70%;有效活菌菌种为地衣芽孢杆菌、绿色木霉菌,康宁木霉菌,其数量比例为1:1:1;
所述液体菌剂a中,有效活菌数≥3亿/ml;有效活菌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其数量比例为1:1。
优选地,步骤C中,所述牡丹种子为凤丹油用牡丹种子,在播种前,还包括将牡丹种子在40-50℃温水中浸种24-48小时,或在常温凉水中浸种3-7天的步骤;所述牡丹种子的播种量为每公顷1000kg-2000kg。
优选地,步骤C中,所述牡丹苗为2-3年非重茬地凤丹实生苗,在移栽前,还包括将牡丹苗修剪后用稀释后的液体菌剂b浸泡根部的步骤;
所述移栽前,还包括对斜坡地进行起垄、挖栽植穴的步骤;所述移栽量为每公顷用苗4.2-5.25万株。
优选地,所述垄间距为40-70cm,栽植穴的深度为20-30cm、穴宽10-15cm,栽植穴的间距为35-60cm。
优选地,所述稀释后的液体菌剂b浸泡根部采用的稀释倍数为20-50倍,浸泡时间为8-16min;
所述液体菌剂b中,有效菌数≥5亿/ml;有效活菌菌种为胶冻样芽孢杆菌、JT原型复合菌种,其数量比例为1:0.5。
优选地,步骤C中,所述移栽的步骤包括:将牡丹苗放入挖好的栽植穴中央,使苗木根部和土壤充分接触,让根系舒展,填土踩实后陪土到刚覆盖苗木顶端;且移栽后浇灌充足的定根水,浇完定根水后对苗木周围土壤出现裂缝时覆虚土,减少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同时防止土壤板结。若是遇到温度过低时期可在浇完定根水后覆盖一层草帘子,有利凤丹牡丹防寒越冬。
优选地,步骤D中,所述追肥量为每年追肥2-3次,所述肥料包括液体菌剂a和固体菌肥,所述液体菌剂a的施肥时间为春分前后,施肥量为每公顷150-300L;所述固体菌肥的施肥时间为入冬前,施肥量为每公顷1.2-2.7吨;
所述病虫害防治采用在每年的花芽前、花前、花后喷施液体菌剂a,喷施量为每年2-4次,每次喷施75-300L每公顷;
所述整枝修剪方法包括:S1、在栽植后的3-5年内每株牡丹留3个主枝、每个主枝留3各侧枝;S2、在牡丹苗移植后的3年内摘掉花蕾和残花,不留花或少留花;S3、在入冬前剪掉弱枝、病枝、枯枝、残叶。
优选地,步骤D中,所述栽培管理还包括在移栽后的2-5年内,每年入冬前对牡丹苗进行培土操作。
优选地,步骤D中,所述除草包括在开花前进行深锄,深度为3-5cm;开花后进行浅锄,深度1-3cm。所述除草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不采用除草剂。除草结束后及时将杂草清除基地并集中处理,另外除草的同时要把上一年培土越冬所覆盖的土壤去除掉2-5cm,露出枝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整地前对土壤进行检测分析,改良土壤,科学施肥,避免肥料的不合理使用。
2、通过对种植地的气候环境的分析,提出凤丹油用牡丹在延边地区种植时间、种植操作,有利于凤丹牡丹在延边地区的种植存活。
3、施肥使用环保的有机的菌剂类产品,提高凤丹苗的抗逆性,帮助其顺利越冬。
4、种植管理种菌剂的大量使用,减少化肥使用对土壤的破坏。
5、使用本发明的固体菌剂(有效菌数≥10亿/g),可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量,增加土壤疏松度,调节土壤PH。
6、病虫害防治采用更环保的菌剂类产品、有机类产品,可有效减少传统农药的使用,降低农残。
7、通过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可有效提高凤丹牡丹苗的移栽成活率,种苗的出苗率。
8、通过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可有效提高凤丹牡丹苗的抗逆性及抗病虫害的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选地
选向阳、土层深厚(60cm以上)、肥沃、疏松、通透性好、坡度15°以下缓斜坡地,土壤pH值中性到微酸性、微碱性(pH6.5~8),土壤含盐量要在0.3%以下。土质以沙质壤土为佳,质地粘重、板结、盐碱、低洼积水的地块不宜栽植,种植前需做好土壤改良工作。
二、整地
一般选择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进行整地,整地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对需要改良的土壤进行土壤改良,去除杂草,科学施基肥,深翻、旋耕后暴晒。每公顷使用固体菌肥(有效活菌数≥10亿/g、有机质≥70%;有效活菌菌种为1:1:1的地衣芽孢杆菌、绿色木霉菌,康宁木霉菌)2.25吨,液体菌剂a(有效菌数≥3亿/ml;有效活菌菌种为1:1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340L。低洼地区、雨水多的地区应做好防涝排水措施。
三、种源选择
种子选用当年新采的种子凤丹牡丹种子,颗粒饱满。
四、种源处理
凤丹种子播种前要通过浸泡使其种皮软化,用40-50摄氏度的温水浸种24-48小时,或用常温凉水浸种3-7天,去除杂质、霉变种子,然后将种子沥水放置阴凉处、阴干备用。
五、播种
在8月中旬至9月底进行凤丹油用牡丹的播种。
在整地后的土壤上按照每公顷1800kg播种量进行上述种子的机械播种,对遗漏在土壤表面的种子进行覆土处理。
六、科学管理
除草:苗圃地需要人工除草,禁除草剂的使用。移栽苗木地可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开花前需深锄,深度可达3~5cm;开花后要浅锄,深度控制在1~3cm。除草结束后及时将杂草清除基地并集中处理。
追肥:凤丹油用牡丹播种后第2年开始进行追肥,每年追肥2-3次。春分前后,每公顷施用液体菌剂a 150L。入冬前,每公顷施用固体菌肥2.7吨。
病虫害防治:凤丹油用牡丹播种后第2年开始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每年2-4次。一般在花芽前、花前、花后喷液体菌剂a 75L每公顷防治病虫害。
在播种长成2-3年生牡丹苗后进行移栽。移栽前剪去病残根、折断的根(若苗木根部修剪部分超过40%或者茎部顶芽部分严重损伤,则弃去),部分苗木还需要进行平茬处理,将分级修剪好的苗木捆好,用稀释50倍的液体菌剂b(有效活菌数≥5亿/ml,有效活菌菌种为1:0.5的胶冻样芽孢杆菌、JT原型复合菌种)根部浸泡8-16min,捞出沥干后移栽。移栽前对土地进行起垄,株距50cm,每公顷用苗4.2万株,且在地块的边缘处避免种植。若是后期除草、施肥、授粉采用机械化操作需适当调整种植间距。挖穴20-30cm,穴宽10-15cm,将苗木放入栽植穴中央,使苗木根部和土壤充分接触,让根系舒展,填土踩实后陪土到刚覆盖苗木顶端,栽植后及时浇灌充足的定根水,浇完定根水后对苗木周围土壤出现裂缝覆虚土,减少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同时防止土壤板结。若是遇到温度过低时期可在浇完定根水后覆盖一层草帘子,有利凤丹牡丹防寒越冬。
整枝修剪:油用牡丹修剪应遵循“三枝九鼎”原则,即移栽凤丹苗后3~5年内每株留3个主枝,每个主枝留3个侧枝。对于刚移栽的凤丹苗在2-3年内摘掉花蕾和部分开花生牡丹的残花,不留花或少留花,减少养分消耗;入冬前,剪掉弱枝、病枝、枯枝、残叶,并及时清除集中深埋。
培土越冬:播种长成凤丹苗后的2-5年内,每年入冬前仍要对凤丹牡丹苗进行培土操作,遇到极寒天气仍需要覆盖草帘,以保障凤丹苗的顺利越冬度寒。
采收:对正常生长的结果的凤丹牡丹进行采收。
实施例2
一、选地
选向阳、土层深厚(60cm以上)、肥沃、疏松、通透性好、坡度15°以下缓斜坡地,土壤pH值中性到微酸性、微碱性(pH6.5~8),土壤含盐量要在0.3%以下。土质以沙质壤土为佳,质地粘重、板结、盐碱、低洼积水的地块不宜栽植,种植前需做好土壤改良工作。
二、整地
一般选择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进行整地,整地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对需要改良的土壤进行土壤改良,去除杂草,科学施基肥,深翻、旋耕后暴晒。每公顷使用固体菌肥(有效活菌数≥10亿/g、有机质≥70%;有效活菌菌种为1:1:1的地衣芽孢杆菌、绿色木霉菌,康宁木霉菌)3吨,液体菌剂a(有效菌数≥3亿/ml;有效活菌菌种为1:1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150L。低洼地区、雨水多的地区应做好防涝排水措施。
三、种源选择
种子选用当年新采的种子凤丹牡丹种子,颗粒饱满。
四、种源处理
凤丹种子播种前要通过浸泡使其种皮软化,用40-50摄氏度的温水浸种24-48小时,或用常温凉水浸种3-7天,去除杂质、霉变种子,然后将种子沥水放置阴凉处、阴干备用。
五、播种栽植
在8月中旬至9月底进行凤丹油用牡丹的播种。
在整地后的土壤上按照每公顷1200kg播种量进行上述种子的机械播种,对遗漏在土壤表面的种子进行覆土处理。
六、科学管理
除草:苗圃地需要人工除草,禁除草剂的使用。移栽苗木地可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开花前需深锄,深度可达3~5cm;开花后要浅锄,深度控制在1~3cm。除草结束后及时将杂草清除基地并集中处理。
追肥:凤丹油用牡丹播种后第2年开始进行追肥,每年追肥2-3次。春分前后,每公顷施用液体菌剂a 300L。入冬前,每公顷施用固体菌肥2吨。
病虫害防治:凤丹油用牡丹播种后第2年开始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每年2-4次。一般在花芽前、花前、花后喷液体菌剂a 300L每公顷防治病虫害。
在播种长成2-3年生牡丹苗后进行移栽。移栽前剪去病残根、折断的根(若苗木根部修剪部分超过40%或者茎部顶芽部分严重损伤,则弃去),部分苗木还需要进行平茬处理,将分级修剪好的苗木捆好,用稀释50倍的液体菌剂b(有效活菌数≥5亿/ml,有效活菌菌种为1:0.5的胶冻样芽孢杆菌、JT原型复合菌种)根部浸泡8-16min,捞出沥干后移栽。移栽前对土地进行起垄,株距50cm,每公顷用苗4.2万株,且在地块的边缘处避免种植。若是后期除草、施肥、授粉采用机械化操作需适当调整种植间距。挖穴20-30cm,穴宽10-15cm,将苗木放入栽植穴中央,使苗木根部和土壤充分接触,让根系舒展,填土踩实后陪土到刚覆盖苗木顶端,栽植后及时浇灌充足的定根水,浇完定根水后对苗木周围土壤出现裂缝覆虚土,减少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同时防止土壤板结。若是遇到温度过低时期可在浇完定根水后覆盖一层草帘子,有利凤丹牡丹防寒越冬。
整枝修剪:油用牡丹修剪应遵循“三枝九鼎”原则,即移栽后3~5年内每株留3个主枝,每个主枝留3个侧枝。对于刚移栽的凤丹苗前2-3年内摘掉花蕾和部分开花生牡丹的残花,不留花或少留花,减少养分消耗;入冬前,剪掉弱枝、病枝、枯枝、残叶,并及时清除集中深埋。
培土越冬:移栽后的2-5年内,每年入冬前仍要对凤丹牡丹苗进行培土操作,遇到极寒天气仍需要覆盖草帘,以保障凤丹苗的顺利越冬度寒。
采收:对正常生长的结果的凤丹牡丹进行采收。
实施例3
一、选地
选向阳、土层深厚(60cm以上)、肥沃、疏松、通透性好、坡度15°以下缓斜坡地,土壤pH值中性到微酸性、微碱性(pH6.5~8),土壤含盐量要在0.3%以下。土质以沙质壤土为佳,质地粘重、板结、盐碱、低洼积水的地块不宜栽植,种植前需做好土壤改良工作。
二、整地
一般选择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进行整地,整地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对需要改良的土壤进行土壤改良,去除杂草,科学施基肥,深翻、旋耕后暴晒。每公顷使用固体菌肥(有效活菌数≥10亿/g、有机质≥70%;有效活菌菌种为1:1:1的地衣芽孢杆菌、绿色木霉菌,康宁木霉菌)4.5吨,液体菌剂a(有效菌数≥3亿/ml;有效活菌菌种为1:1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600L。低洼地区、雨水多的地区应做好防涝排水措施。
三、种源选择
苗木选择2年非重茬地凤丹实生苗。
四、种源处理
对2年生凤丹苗进行分级处理,去除病苗、弱苗,分级后的苗木进行划区域定植。移栽前剪去病残根、折断的根(若苗木根部修剪部分超过40%或者茎部顶芽部分严重损伤,则弃去),部分苗木还需要进行平茬处理,将分级修剪好的苗木捆好,用稀释20倍的液体菌剂b(有效活菌数≥3亿/ml,有效活菌菌种为1:0.5的胶冻样芽孢杆菌、JT原型复合菌)根部浸泡8-16min,捞出沥干后移栽。
五、栽植
在8月中旬至9月底进行凤丹油用牡丹的移栽种植。
对于移栽苗,移栽前对上述整地完成的土地进行起垄,株距50cm,每公顷用苗5.25万株,且在地块的边缘处避免种植。若是后期除草、施肥、授粉采用机械化操作需适当调整种植间距。挖穴20-30cm,穴宽10-15cm,将苗木放入栽植穴中央,使苗木根部和土壤充分接触,让根系舒展,填土踩实后陪土到刚覆盖苗木顶端,栽植后及时浇灌充足的定根水,浇完定根水后对苗木周围土壤出现裂缝覆虚土,减少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同时防止土壤板结。若是遇到温度过低时期可在浇完定根水后覆盖一层草帘子,有利凤丹牡丹防寒越冬。
六、科学管理
除草:苗圃地需要人工除草,禁除草剂的使用。移栽苗木地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开花前需深锄,深度可达3~5cm;开花后要浅锄,深度控制在1~3cm。除草结束后及时将杂草清除基地并集中处理。
追肥:凤丹油用牡丹栽植后第二年开始进行追肥,每年追肥2-3次。春分前后,每公顷施用液体菌剂a 200L。入冬前,每公顷施用固体菌肥1.2吨。
病虫害防治:凤丹油用牡丹种植后第二年开始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每年2-4次。一般在花芽前、花前、花后喷液体菌剂a 150L每公顷防治病虫害。
整枝修剪:油用牡丹修剪应遵循“三枝九鼎”原则,即栽植后3~5年内每株留3个主枝,每个主枝留3个侧枝。对于刚移栽的凤丹苗前2-3年内摘掉花蕾和部分开花生牡丹的残花,不留花或少留花,减少养分消耗;入冬前,剪掉弱枝、病枝、枯枝、残叶,并及时清除集中深埋。
培土越冬:移栽后的2-5年内,每年入冬前仍要对凤丹牡丹苗进行培土操作,遇到极寒天气仍需要覆盖草帘,以保障凤丹苗的顺利越冬度寒。
采收:对正常生长的结果的凤丹牡丹进行采收。
实施例4
一、选地
选向阳、土层深厚(60cm以上)、肥沃、疏松、通透性好、坡度15°以下缓斜坡地,土壤pH值中性到微酸性、微碱性(pH6.5~8),土壤含盐量要在0.3%以下。土质以沙质壤土为佳,质地粘重、板结、盐碱、低洼积水的地块不宜栽植,种植前需做好土壤改良工作。
二、整地
一般选择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进行整地,整地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对需要改良的土壤进行土壤改良,去除杂草,科学施基肥,深翻、旋耕后暴晒。每公顷使用固体菌肥(有效活菌数≥10亿/g、有机质≥70%;有效活菌菌种为1:1:1的地衣芽孢杆菌、绿色木霉菌,康宁木霉菌)4吨,液体菌剂a(有效菌数≥3亿/ml;有效活菌菌种为1:1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400L。低洼地区、雨水多的地区应做好防涝排水措施。
三、种源选择
苗木选择3年非重茬地凤丹实生苗。
四、种源处理
对3年生凤丹苗进行分级处理,去除病苗、弱苗,分级后的苗木进行划区域定植。移栽前剪去病残根、折断的根(若苗木根部修剪部分超过40%或者茎部顶芽部分严重损伤,则弃去),部分苗木还需要进行平茬处理,将分级修剪好的苗木捆好,用稀释50倍的液体菌剂b(有效活菌数≥5亿/ml,有效活菌菌种为1:0.5的胶冻样芽孢杆菌、JT原型复合菌)根部浸泡8-16min,捞出沥干后移栽。
五、栽植
在8月中旬至9月底进行凤丹油用牡丹的移栽种植。
对于移栽苗,移栽前对上述整地完成的土地进行起垄,株距50cm,每公顷用苗4.2万株,且在地块的边缘处避免种植。若是后期除草、施肥、授粉采用机械化操作需适当调整种植间距。挖穴20-30cm,穴宽10-15cm,将苗木放入栽植穴中央,使苗木根部和土壤充分接触,让根系舒展,填土踩实后陪土到刚覆盖苗木顶端,栽植后及时浇灌充足的定根水,浇完定根水后对苗木周围土壤出现裂缝覆虚土,减少水分蒸发,起到保墒作用,同时防止土壤板结。若是遇到温度过低时期可在浇完定根水后覆盖一层草帘子,有利凤丹牡丹防寒越冬。
六、科学管理
除草:苗圃地需要人工除草,禁除草剂的使用。移栽苗木地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开花前需深锄,深度可达3~5cm;开花后要浅锄,深度控制在1~3cm。除草结束后及时将杂草清除基地并集中处理。
追肥:凤丹油用牡丹栽植后第二年开始进行追肥,每年追肥2-3次。春分前后,每公顷施用液体菌剂a 200L。入冬前,每公顷施用固体菌肥2吨。
病虫害防治:凤丹油用牡丹种植后第二年开始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每年2-4次。一般在花芽前、花前、花后喷液体菌剂a 200L每公顷防治病虫害。
整枝修剪:油用牡丹修剪应遵循“三枝九鼎”原则,即栽植后3~5年内每株留3个主枝,每个主枝留3个侧枝。对于刚移栽的凤丹苗前2-3年内摘掉花蕾和部分开花生牡丹的残花,不留花或少留花,减少养分消耗;入冬前,剪掉弱枝、病枝、枯枝、残叶,并及时清除集中深埋。
培土越冬:移栽后的2-5年内,每年入冬前仍要对凤丹牡丹苗进行培土操作,遇到极寒天气仍需要覆盖草帘,以保障凤丹苗的顺利越冬度寒。
采收:对正常生长的结果的凤丹牡丹进行采收。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栽培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中,采用的固体菌肥的有效活菌菌种为1:1:1的巨大芽孢杆菌、绿色木霉菌,康宁木霉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栽培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中,采用的固体菌肥的有效活菌菌种为3:1:1的地衣芽孢杆菌、绿色木霉菌,康宁木霉菌。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栽培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中,采用的固体菌肥的有效活菌菌种为1:2:1的地衣芽孢杆菌、绿色木霉菌、康宁木霉菌。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栽培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中,采用的液体菌剂a的有效活菌菌种为1:3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
对比例5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栽培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中,采用的液体菌剂a的有效活菌菌种为1:1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
对比例6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栽培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中,采用的液体菌剂b的有效活菌菌种为JT原型复合菌种。
对比例7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栽培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中,采用的液体菌剂b的有效活菌菌种为2:0.5的胶冻样芽孢杆菌、JT原型复合菌种。
对比例8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栽培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中,不进行在花芽前、花前、花后喷液体菌剂a 150L每公顷防治病虫害的步骤。
对比例9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栽培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中,在花芽前、花前、花后喷液体菌剂c(有效菌数≥3亿/ml;有效活菌菌种为1:1的侧孢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150L每公顷防治病虫害。
对比例10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3的栽培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对比例中,不进行培土越冬的步骤。
效果验证:
采用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栽培方法在延边地区进行凤丹油用牡丹的种植,对种苗出苗率、移栽成活率、结果量、果重以及含油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本发明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选择向阳、土层厚60cm以上的斜坡地;
B、整地:7月中旬至8月中旬对斜坡地施基肥后进行深翻改良、旋耕后暴晒;
C、播种栽植:在8月中旬至9月底,在斜坡地上进行牡丹种子播种或种植移栽的牡丹苗;
D、栽培管理:包括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整枝修检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斜坡地的坡度小于15度;所述斜坡地的土壤pH值为6.5~8,土壤含盐量为0.3%以下;所述斜坡地的土质为沙质土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基肥包括固体菌肥和液体菌剂a;所述施肥量为:固体菌肥2.25-4.5吨每公顷、液体菌剂a150-600L每公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菌肥中,有效活菌数≥10亿/g、有机质≥70%;有效活菌菌种为地衣芽孢杆菌、绿色木霉菌,康宁木霉菌,其数量比例为1:1:1;
所述液体菌剂a中,有效活菌数≥3亿/ml;有效活菌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其数量比例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牡丹种子为凤丹油用牡丹种子,在播种前,还包括将牡丹种子在40-50℃温水中浸种24-48小时,或在常温凉水中浸种3-7天的步骤;所述牡丹种子的播种量为每公顷1000kg-2000k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牡丹苗为2-3年非重茬地凤丹实生苗,在移栽前,还包括将牡丹苗修剪后用稀释后的液体菌剂b浸泡根部的步骤;
所述移栽前,还包括对斜坡地进行起垄、挖栽植穴的步骤;所述移栽量为每公顷用苗4.2-5.25万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后的液体菌剂b浸泡根部采用的稀释倍数为20-50倍,浸泡时间为8-16min;
所述液体菌剂b中,有效活菌数≥5亿/ml;有效活菌菌种为胶冻样芽孢杆菌、JT原型复合菌种,其数量比例为1: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追肥量为每年追肥2-3次,所述肥料包括液体菌剂a和固体菌肥,所述液体菌剂a的施肥时间为春分前后,施肥量为每公顷150-300L;所述固体菌肥的施肥时间为入冬前,施肥量为每公顷1.2-2.7吨;
所述病虫害防治采用在每年的花芽前、花前、花后喷施液体菌剂a,喷施量为每年2-4次,每次喷施75-300L每公顷;
所述整枝修剪方法包括:S1、在栽植后的3-5年内每株牡丹留3个主枝、每个主枝留3各侧枝;S2、在牡丹苗移植后的3年内摘掉花蕾和残花,不留花或少留花;S3、在入冬前剪掉弱枝、病枝、枯枝、残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栽培管理还包括在移栽后的2-5年内,每年入冬前对牡丹苗进行培土操作。
CN201811062954.XA 2018-09-12 2018-09-12 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的栽培方法 Active CN1091691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2954.XA CN109169129B (zh) 2018-09-12 2018-09-12 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2954.XA CN109169129B (zh) 2018-09-12 2018-09-12 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9129A true CN109169129A (zh) 2019-01-11
CN109169129B CN109169129B (zh) 2021-06-08

Family

ID=64910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62954.XA Active CN109169129B (zh) 2018-09-12 2018-09-12 延边地区凤丹油用牡丹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69129B (zh)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2604A (zh) * 2013-07-10 2013-10-09 湖南泰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防菌素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92191A (zh) * 2014-06-04 2014-08-20 山东富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生物菌肥
CN104221680A (zh) * 2014-09-16 2014-12-24 郎溪庆林生态特色农业观光园有限公司 一种药用牡丹的种植方法
CN104744166A (zh) * 2015-03-26 2015-07-01 王振学 一种中药型土壤微生物重茬剂及制备流程
CN105052444A (zh) * 2015-07-17 2015-11-18 甘肃中川牡丹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寒冷地区油用牡丹的栽植方法
CN105123224A (zh) * 2015-09-02 2015-12-09 临沂真源观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用牡丹高产栽培方法
CN105408468A (zh) * 2013-03-15 2016-03-16 斯波根生物技术公司 植物促生细菌和使用方法
CN105875646A (zh) * 2016-04-21 2016-08-24 浙江宜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有机植保配方及其使用方法
CN105993526A (zh) * 2016-06-03 2016-10-12 临沂真源观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欧杂种榛与油用牡丹的套种方法
CN106069132A (zh) * 2016-07-04 2016-11-09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油用牡丹的高产培育方法
CN106068972A (zh) * 2016-06-01 2016-11-09 镇雄县益雄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牡丹套种黄精的种植方法
CN106116883A (zh) * 2016-06-27 2016-11-16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牡丹灌根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
CN106508567A (zh) * 2016-10-27 2017-03-22 广西兴业县至珍生态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青枣的种植方法
CN106831213A (zh) * 2017-04-20 2017-06-13 贵州茗香茶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无农药残留、抗病效果优良的肥料
CN107285918A (zh) * 2017-08-10 2017-10-24 英丽华 一种生物混合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84508A (zh) * 2017-07-26 2017-12-19 山东卓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优质凤丹的种植方法
CN107698385A (zh) * 2017-09-12 2018-02-16 南京百世维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栽培基质及其改造盐碱地、种植黑果枸杞的方法
CN108083920A (zh) * 2017-12-29 2018-05-29 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01667A (zh) * 2018-02-07 2018-06-01 天津市宝坻区高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油用牡丹基肥肥料
CN108395324A (zh) * 2018-04-11 2018-08-14 绵阳董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496677A (zh) * 2018-03-26 2018-09-07 甘肃长元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斑牡丹的育苗与移栽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8468A (zh) * 2013-03-15 2016-03-16 斯波根生物技术公司 植物促生细菌和使用方法
CN103342604A (zh) * 2013-07-10 2013-10-09 湖南泰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防菌素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92191A (zh) * 2014-06-04 2014-08-20 山东富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生物菌肥
CN104221680A (zh) * 2014-09-16 2014-12-24 郎溪庆林生态特色农业观光园有限公司 一种药用牡丹的种植方法
CN104744166A (zh) * 2015-03-26 2015-07-01 王振学 一种中药型土壤微生物重茬剂及制备流程
CN105052444A (zh) * 2015-07-17 2015-11-18 甘肃中川牡丹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寒冷地区油用牡丹的栽植方法
CN105123224A (zh) * 2015-09-02 2015-12-09 临沂真源观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用牡丹高产栽培方法
CN105875646A (zh) * 2016-04-21 2016-08-24 浙江宜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生物有机植保配方及其使用方法
CN106068972A (zh) * 2016-06-01 2016-11-09 镇雄县益雄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牡丹套种黄精的种植方法
CN105993526A (zh) * 2016-06-03 2016-10-12 临沂真源观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欧杂种榛与油用牡丹的套种方法
CN106116883A (zh) * 2016-06-27 2016-11-16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牡丹灌根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
CN106069132A (zh) * 2016-07-04 2016-11-09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油用牡丹的高产培育方法
CN106508567A (zh) * 2016-10-27 2017-03-22 广西兴业县至珍生态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青枣的种植方法
CN106831213A (zh) * 2017-04-20 2017-06-13 贵州茗香茶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无农药残留、抗病效果优良的肥料
CN107484508A (zh) * 2017-07-26 2017-12-19 山东卓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优质凤丹的种植方法
CN107285918A (zh) * 2017-08-10 2017-10-24 英丽华 一种生物混合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698385A (zh) * 2017-09-12 2018-02-16 南京百世维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栽培基质及其改造盐碱地、种植黑果枸杞的方法
CN108083920A (zh) * 2017-12-29 2018-05-29 大工(青岛)新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01667A (zh) * 2018-02-07 2018-06-01 天津市宝坻区高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油用牡丹基肥肥料
CN108496677A (zh) * 2018-03-26 2018-09-07 甘肃长元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紫斑牡丹的育苗与移栽方法
CN108395324A (zh) * 2018-04-11 2018-08-14 绵阳董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ENGTIAN89..: "JT菌种", 《道客巴巴,HTTPS://WWW.DOC88.COM/P-1146935475131.HTML》 *
李志明: "油用牡丹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 *
杨光照: "油用牡丹播种育苗技术", 《现代园艺》 *
邓娇娇等: "辽宁地区紫斑牡丹的育苗和栽培技术", 《辽宁林业科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9129B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40514B (zh) 一种旱藕增产提高淀粉含量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2939880B (zh) 一种黑李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3283450B (zh) 一种金花茶芽苗砧嫁接的繁殖方法
CN101040584A (zh) 一种三叶木通的人工规范化栽培及持续利用方法
CN101803518B (zh) 一种昆明山海棠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05613024A (zh) 一种春夏茬西瓜、水稻、荸荠有机栽培轮作方法
CN103283454B (zh) 一种丘陵山区樱花的栽培方法
CN106212188B (zh) 一种优质高产的叶用银杏栽培方法
CN109220465A (zh) 一种花椒树的栽培及修剪方法
CN105766298A (zh) 一种夏秋季西瓜与菜用蚕豆、水稻、荸荠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CN102132655A (zh) 威灵仙的种植方法
CN104322264A (zh) 一种菊花的无公害种植方法
CN105075625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的种植及其养护方法
CN105432290A (zh) 一种牡丹花种子繁育方法
CN105613025A (zh) 一种春夏季甜瓜、水稻、荸荠有机栽培轮作方法
CN105013808A (zh) 一种利用桑树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9006220A (zh) 适用于伴矿景天大面积种植的方法
CN101595800B (zh) Uc157普通f1品种美国芦笋的栽培方法
CN104054502B (zh) 一种辣椒的生态栽培方法
CN108496677A (zh) 一种紫斑牡丹的育苗与移栽方法
CN107484611A (zh) 一种鲜食桃栽植方法
CN111357574A (zh) 箭叶淫羊藿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7018843A (zh) 一种利用两段法培育单主干塔形澳洲坚果观赏绿化苗的方法
CN110278822A (zh) 一种在高海拔地区栽培桃树的方法
CN109644766A (zh) 一种平原地桃树一垄双沟顺行v形密植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3

Address after: 201306 building C, No. 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New Area,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Guohu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33204 site of original brick factory, tianqiaoling Town, Wangqing County, Yanbian Kore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LIN GUANZHOU BIO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