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9705A - 智能防撞自动升降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智能防撞自动升降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9705A
CN109159705A CN201811270447.5A CN201811270447A CN109159705A CN 109159705 A CN109159705 A CN 109159705A CN 201811270447 A CN201811270447 A CN 201811270447A CN 109159705 A CN109159705 A CN 1091597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end cover
sealing
air cavity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04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Zhixiang Pat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Zhixiang Pat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Zhixiang Pat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Zhixiang Pat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04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97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9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970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撞自动伸缩升降充电桩,所述机体内设有一机体腔,所述机体上还设有一与所述机体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内包括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一与所述机体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内包括有一支撑内筒,所述支撑内筒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二端口内滑动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包括有一排对应连接在所述支撑内筒上的防撞叶片,所述第一端盖上还设有一连接插头,能够利用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的转动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快速收缩,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以及防撞叶片收缩到所述机体腔内,从而进一步的避免了对所述连接插头造成的损坏。

Description

智能防撞自动升降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桩,具体涉及一种防撞自动伸缩升降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在地下实现自动升降,并且能够在撞击后自动收缩的防撞自动伸缩升降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人们交通工具的不断变新,其中在现在的交通工具中,汽车已经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之一,从而能够利用汽车到城市的各个地方,由于汽车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其中在现在的汽车行业中大多都是燃油汽车,由于汽车尾气污染的不断严重,给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其中在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中充电汽车是发展的主流,其中在充电汽车的驾驶过程中都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能够达到驱动汽车前进的目的,其中在现在的充电汽车使用过程中充电桩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从而能够利用充电桩对汽车进行充电,由于充电汽车的不断增加所以公共场所大多都会配备充电桩使充电汽车能够完成正常的充电,从而进一步的促进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虽然能够利用充电桩完成汽车的正常充电,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充电桩是安装在车位的端部,并且将充电桩固定在地面上,当在汽车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就需要把车辆倒入到车位内以后来完成正常的充电,其中在汽车倒入到车位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车辆与充电桩发生碰撞,当车辆撞击在充电桩上以后就会导致充电桩的漏电,当充电桩漏电的过程中就会进一步传输到车辆上,当车辆发生触电后就会给车辆的电器设备造成损伤,并且在触电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车辆电池的爆炸,从而给驾驶人员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2、当在下雨的天气下由于天气的潮湿,充电桩上的连接插头由于潮湿的空气很容易造成雨水的聚集,当人体在对车辆充电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人体导电,从而给人体造成很大的人身伤害。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防撞自动伸缩升降充电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撞自动伸缩升降充电桩,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在所述机体内设置一机体腔,在所述第一端口内设置一摆动的连接板,当汽车在撞击到充电桩的过程中能够首先的撞击到防撞叶片和第一端盖,由于第一端盖与所述防撞叶片都是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管上,从而能够利用防撞叶片和所述第一端盖对汽车的撞击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能够在撞击的瞬间能够利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轮的转动,从而能够能够利用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夹紧所述第一支撑管,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升降,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以及防撞叶片的动作,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防止汽车更加激烈的撞击,进一步减小对充电桩造成的损毁,从而能够避免因充电桩漏电导致的事故发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撞自动伸缩升降充电桩,包括有一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一机体腔,所述机体上还设有一与所述机体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内包括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在所述第一端口内摆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一与所述机体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内包括有一支撑内筒,所述支撑内筒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二端口内滑动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包括有一排对应连接在所述支撑内筒上的防撞叶片,所述机体腔包括有一驱动所述支撑内筒升降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第一支撑管,所述支撑内筒内设有一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撑管与所述第一支撑管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支撑管与所述第一端盖相对应连接,所述防撞叶片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管上,所述机体腔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支撑管相对应连通的空气压缩机,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以及与所述防撞叶片在所述第二端口内滑动,所述第一端盖上还设有一连接插头,所述第一端盖连接有一与所述机体相对应的密封压板,所述密封压板上设有一与所述连接插头相对应的密封盖,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一压紧所述密封盖的气压杆,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一控制所述气压杆供气的密封控制装置。
能够利用空气压缩机产生压缩空气后将所述第一支撑管进行充气,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管和所述第二支撑管充气后膨胀,从而能够将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二端盖进行支撑,并且也能够进一步的将所述防撞叶片进行支撑,当在充电的过程中车辆与第一端盖发生碰撞后能够利用所述连接板在所述第一端口内摆动,能够对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防撞叶片发生倾斜摆动,从而能够减小撞击的冲击力,并且能够利用防撞叶片进一步的减小冲击力,从而防止撞击对充电桩造成的损坏,能够利用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的转动,从而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快速收缩,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以及防撞叶片收缩到所述机体腔内,从而进一步的避免了车辆继续动作后对第一端盖和所述防撞叶片造成的撞击,从而进一步防止对连接插头造成的损毁,进一步避免了因充电插头损毁后发生漏电事故,并且也能够在所述密封压板上设置一密封盖,从而能够利用密封盖对充电插头进行保护,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因空气潮湿导致雨水聚集到充电插头上,从而进一步防止漏电问题的发生,从而保证到人体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所设四个端面分别连接有一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机体上,能够利用第一弹簧将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机体上,从而能够在发生撞击的瞬间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压力从而能够实现连接板在所述第一端口内摆动,从而减轻撞击的力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管内分别设有一第一气腔,所述第二支撑管内设有一第二气腔,所述第一支撑管设有四个,且所述第二支撑管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所设的四个端面上,所述第二端盖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气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端盖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气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支撑管内设有一与所述连接插头相对应连接的连接导线。能够对所述第二气腔进行充气,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二支撑管膨胀,并且能够对所述第二气腔进行充气的过程中同时对所述第一气腔进行充气,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支撑管发生膨胀,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二支撑管和所述第一支撑管同时对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以及防撞叶片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起到防撞缓冲的目的,从而进一步的对所述连接插头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口内还包括有设在所述连接板上的连接板凹槽,所述第一支撑管分别在所述连接板凹槽内滑动,所述连接板凹槽内分别设有两排与所述第一支撑管相对应的连接板内腔,所述连接板内腔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弹压轴,所述弹压轴上分别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分别连接有一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分别设有一转动的连接转轮,所述连接板内腔内还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弹压轴的第二弹簧,两侧所述连接转轮夹紧所述所述第一支撑管,能够在所述连接板上设置连接板凹槽,并且所述第一支撑管分别在所述连接板凹槽内滑动,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压力对所述连接转轮进行弹压,从而能够将所述连接转轮压紧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能够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下滑动的过程中能够利用连接转轮对所述第一连接管夹紧后进行支撑,从而防止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脱离出连接板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内筒与所述第二支撑管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管为软橡胶材质构成,所述第二支撑管上连接有一排连接外筒,所述连接外筒呈圆环状设置,且所述连接外筒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外筒凹槽和外筒凸头,所述连接外筒与所述支撑内筒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分别与所述连接外筒相对应啮合连接,能够将所述支撑内筒套装在所述连接外筒上,从而能在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夹紧所述连接外筒,从而能够在驱动所述支撑内筒升降的过程中进一步带动所述连接外筒升降,并且能够通过所述支撑内筒上所设的外筒凹槽和外筒凸头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利用支撑内筒对连接外筒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压板上设有一与所述连接插头相对应的插头凹槽,所述密封压板上还设有一与所述插头凹槽相对应连通的密封盖凹槽,所述密封盖设在所述密封盖凹槽内,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密封压板通过一铰链相对应转动连接,且所述密封压板上设有一与所述密封盖凹槽相对应连通的第三气腔,所述密封盖所设四个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三气腔相对应连通的卡接槽,所述第三气腔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卡接槽相对应卡接的卡接板,所述第三气腔内还分别包括有一连接在所述密封压板上的第三转轴,所述卡接板分别在所述第三转轴上转动,所述气压杆分别设在所述第三气腔内,且所述气压杆分别与所述卡接板相对应连接,所述密封压板内设置有一个第三连接管,所述气压杆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相对应连通,所述密封压板内还设有一与所述密封控制装置相对应连通的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密封压板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气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对应连接在所述密封控制装置,所述密封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五连接管和所述第四连接管通气,能够通过气压杆通气后从而能够对所述卡接板进行顶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卡接板压紧在所述卡接槽内,从而能够使所述密封盖压紧在所述密封盖凹槽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防止因天气潮湿导致雨水聚集在所述连接插头上,从而进一步防止雨水聚集后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控制装置包括有一设在所述密封压板内的第四气腔,所述密封控制装置还包括有一在所述第四气腔内滑动的连接滑轴以及连接在所述连接滑轴端部的第一磁性板,所述第一磁性板上设有一呈凹形的弹压槽,所述密封控制装置还包括有一设在所述第四气腔内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所述弹压槽内且弹压所述所述第一磁性板,所述密封控制装置还包括有一设在所述连接滑轴内的连接气腔,所述连接滑轴上设有两个与所述连接气腔相对应连通的气孔,所述密封压板上分别设有一与两个所述气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与所述第五连接管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管和所述第二气管上,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磁性板相对应的第二磁性板,所述第二磁性板与所述第一磁性板磁向相反,能够在所述密封压板下降的过程中能够使所述密封压板与所述连接板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磁性板与所述第一磁性板相对应的磁吸后,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连接滑轴的滑动,从而能够在所述连接滑轴滑动后能够通过连接气腔进一步的将所述第四连接管和所述第五连接管相对应的连通,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气压杆的动作,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密封盖压紧在所述密封盖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支撑管相对应的支撑板滑孔,所述第二支撑管在所述支撑板滑孔内滑动,所述支撑板滑孔两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支撑板滑孔相对应连通的支撑板凹槽,两侧所述支撑板凹槽内分别设有两个相对应的滚动轴承,两个所述滚动轴承内分别设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支撑板上还连接有一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轮所设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与所述连接外筒相对应夹紧连接,能够利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从而进一步的驱动所述第一转轮的转动,从而能够达到带动所述支撑内筒升降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叶片呈片状对应连接在所述支撑内筒上,且所述防撞叶片为橡胶材质构成,且所述密封压板上还设有一控制所述电机转动的震动感应器,所述机体腔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相对应连通的储气罐。能够在汽车撞击达到所述密封压板的后能够利用震动传感器进一步驱动所述电机的转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支撑内筒的收缩,从而能够进一步避免车辆继续撞击后对所述连接插头造成的损坏,并且能够利用橡胶材质构成的防撞叶片,从而进一步的提高缓冲能力,避免汽车对连接插头造成的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在所述机体内设置一机体腔,在所述第一端口内设置一摆动的连接板,当汽车在撞击到充电桩的过程中能够首先的撞击到防撞叶片和第一端盖,由于第一端盖与所述防撞叶片都是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管上,从而能够利用防撞叶片和所述第一端盖对汽车的撞击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避免了因车辆的硬性撞击对连接插头造成的损坏,并且能够在撞击的瞬间能够利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轮的转动,从而能够能够利用第一转轮与所述第二转轮夹紧所述第一支撑管,从而能够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支撑管的升降,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以及防撞叶片收缩到所述机体腔内,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防止汽车更加激烈的撞击对连接插头造成的硬性损坏,从而进一步的避免了因连接插头在发生损坏后导致漏电事故的发生,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驾驶人员和车辆的安全,并且能够利用密封盖将所述连接插头进行密封,从而防止因潮湿空气对连接插头造成的雨水聚集,从而进一步避免因雨水聚集后发生漏电事故,从而进一步保证到驾驶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防撞自动伸缩升降充电桩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防撞自动伸缩升降充电桩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连接板凹槽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连接外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密封压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密封控制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机体腔、3第一端口、4连接板、5震动感应器、6第二端口、7第一端盖、8连接插头、9防撞叶片、10支撑内筒、11第二端盖、12第一支撑管、13第一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5连接外筒、16第二支撑管、17支撑板、18支撑板滑孔、19支撑板凹槽、20第二气腔、21空气压缩机、22连接板凹槽、23第一气腔、24第一弹簧、25连接导线、26连接板内腔、27第二弹簧、28弹压轴、29连接转轮、30第一转轴、31外筒凹槽、32外筒凸头、33电机、34第二转轴、35滚动轴承、36第一转轮、37第二转轮、38密封压板、39插头凹槽、40密封盖、41铰链、42第三气腔、43卡接槽、44卡接板、45第三转轴、46气压杆、47第三连接管、48第四连接管、49密封控制装置、50第五连接管、51第四气腔、52连接滑轴、53第一磁性板、54第二弹簧、55连接气腔、56气孔、57第一气管、58第二气管、59第二磁性板、60密封盖凹槽、61弹压槽、62第三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防撞自动伸缩升降充电桩,包括有一机体1,所述机体1内设有一机体腔2,所述机体1上还设有一与所述机体腔2相对应连通的第一端口3,所述第一端口3内包括有一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在所述第一端口3内摆动,所述连接板4上设有一与所述机体腔2相对应连通的第二端口6,所述第二端口6内包括有一支撑内筒10,所述支撑内筒10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二端口6内滑动的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11,所述第一端盖7与所述第二端盖11之间包括有一排对应连接在所述支撑内筒10上的防撞叶片9,所述机体腔2包括有一驱动所述支撑内筒10升降的第一转轮36和第二转轮37,所述第二端盖11上设有第一支撑管12,所述支撑内筒10内设有一第二支撑管16,所述第二支撑管16与所述第一支撑管12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支撑管12与所述第一端盖7相对应连接,所述防撞叶片9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管12上,所述机体腔2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支撑管16相对应连通的空气压缩机21,所述第一端盖7和所述第二端盖11以及与所述防撞叶片9在所述第二端口6内滑动,所述第一端盖7上还设有一连接插头8,所述第一端盖7连接有一与所述机体1相对应的密封压板38,所述密封压板38上设有一与所述连接插头8相对应的密封盖40,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压紧所述密封盖40的气压杆46,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控制所述气压杆46供气的密封控制装置49。
在所述机体1内设有一机体腔2,在所述机体1上还设有一第一端口3,所述第一端口3与所述机体腔2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端口3内包括有一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能够在所述第一端口3内摆动,在所述连接板4上设有一第二端口6,所述第二端口6与所述机体腔2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端口6内包括有一支撑内筒10,所述支撑内筒10在所述第二端口6内上下滑动,所述支撑内筒10上还连接有一第一端盖7和一第二端盖11,所述第一端盖7与所述第二端盖11之间包括有一排防撞叶片9,所述防撞叶片9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支撑内筒10上,所述第一端盖7与所述第二端盖11以及与所述防撞叶片9分别能够在所述第二端口6内滑动,在所述机腔腔2内包括有一驱动所述支撑内筒10升降的第一转轮36和第二转轮37,能够在所述第一转轮36和所述第二转轮37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支撑内筒10的升降,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端盖7和所述第二端盖11以及防撞叶片9在所述第二端口6内上下滑动,在所述支撑内筒10内还设有一第二支撑管16,在所述第二端盖11上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支撑管16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支撑管12,所述第一支撑管12的端部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端盖7上,并且所述防撞叶片9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管12上,所述机体腔2内还设有一空气压缩机21,从而能够利用空气压缩机21产生压缩空气,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二支撑管16充气后膨胀,并且能够同时的使所述第一支撑管12膨胀,能够在所述第二支撑管16膨胀后对所述支撑内筒10进行支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端盖7和所述第二端盖11进行支撑,并且也能够同时的对所述防撞叶片9进行支撑并且能够同时的利用所述第一支撑管12对所述第一端盖7和所述第二端盖11以及防撞叶片9进行支撑,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转轮36和所述第二转轮37带动所述支撑内筒10升降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第一端盖7和所述第二端盖11以及所述防撞叶片9在所述第二端口6内升降,在所述第一端盖7上设有一连接插头8,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一端盖7上升后从而能够利用连接插头8对汽车进行充电,当汽车在倒车的过程能撞击到第一端盖7或者防撞叶片9后,能够利用防撞叶片9进一步的减轻汽车撞击连接插头8的撞击力度,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板4在所述第一端口3内的摆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减轻汽车对连接插头8的撞击力度,并且能够通过第一转轮36和所述第二转轮37的转动进一步带动所述支撑内筒10的收缩,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端盖7和所述防撞叶片9收缩到机体腔2内,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汽车继续动作撞击后对连接插头8造成损伤,从而进一步避免了因连接插头8损伤后漏断导致对车辆造成的损毁和对驾驶人员造成的触电伤害,进一步保证到车辆和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在所述第一端盖7上还设有一密封压板38,从而能在所述第一端盖7下降的过程中能够利用所述密封压板38将所述机体1进行覆盖,并且在所述密封压板38上设有一密封盖40,从而能够利用密封盖40对所述连接插头8进行密封,并且在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气压杆46,从而能够利用气压杆46对所述密封盖40进行进一步的压紧,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增加密封盖40对所述连接插头8的密封力度,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防止因天气潮湿导致的雨水聚集在连接插头8上,从而进一步的避免了因雨水聚集后导致连接插头8发生漏电,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到操作人员的人生安全,并且在所述机体1内还设有一密封控制装置49,从而能够利用密封控制装置49控制所述气压杆46的供气,从而能够在所述密封压板38与所述机体1进行相对应连接后从而能够实现所述密封控制装置49的工作,从而能够实现所述气压杆46的自动工作,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密封盖40进行压紧密封。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板4上所设四个端面分别连接有一第一弹簧24,所述第一弹簧24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机体1上,能够在所述连接板4所设的四个端面上分别连接一第一弹簧24,并且所述第一弹簧24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机体1上,从而能在所述第一端盖7与所述第二端盖11以及与所述防撞叶片9发生碰撞后能够进一步的带动所述连接板4的晃动,从而能利用第一弹簧24将所述连接板4对应连接在所述机体1上,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一弹簧24的弹压力从而进一步带动所述连接板4的摆动。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管12内分别设有一第一气腔23,所述第二支撑管16内设有一第二气腔20,所述第一支撑管12设有四个,且所述第二支撑管16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端盖7和所述第二端盖11所设的四个端面上,所述第二端盖11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气腔23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连接管13,所述第二端盖11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气腔20相对应连通的第二连接管14,所述第一连接管13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管14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支撑管12内设有一与所述连接插头8相对应连接的连接导线25,在所述第二支撑管16内设有一第二气腔20,所述第一支撑管12设有四个并且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端盖7和所述第二端盖11所设的四个端面上,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一支撑管12将所述第一端盖7和所述第二端盖11进行相对应的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管12内分别设有一第一气腔23,在所述第二端盖11内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气腔20相对应连通的第二连接管14,在所述第二端盖11内还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气腔23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连接管13,所述第一连接管13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管14进行相对因的连通,从而能够在所述第二气腔20充气后能够同时的对所述第一气腔23进行充气,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一支撑管12和所述第二支撑管16对所述第一端盖7和所述第二端盖11以及防撞叶片9进行支撑,并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管12内所设的连接导线25对所述连接插头8进行过供电。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端口6内还包括有设在所述连接板4上的连接板凹槽22,所述第一支撑管12分别在所述连接板凹槽22内滑动,所述连接板凹槽22内分别设有两排与所述第一支撑管12相对应的连接板内腔26,所述连接板内腔26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弹压轴28,所述弹压轴28上分别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分别连接有一第一转轴30,所述第一转轴30上分别设有一转动的连接转轮29,所述连接板内腔26内还分别设有一弹压所述弹压轴28的第二弹簧27,两侧所述连接转轮29夹紧所述所述第一支撑管12,在所述第二端口6内包括有一设在所述连接板4上的连接板凹槽22,所连接板凹槽22设有四个,在所述连接板凹槽22内分别设有一两排与所述第一支撑管12相对应的连接板内腔26,在所述连接板内腔26内分别设有一滑动的弹压轴28,在所述弹压轴28上分别设有一凹槽,在所述凹槽内分别设有一连接在所述弹压轴28上的第一转轴30,在所述第一转轴30上分别设有一转动的连接转轮29,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二弹簧27对所述弹压轴28进行弹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所述连接转轮29进行弹压,从而能够将两侧所述连接转轮29压紧在所述第一支撑管12上,能够在所述第一端盖7和所述第二端盖11以及所述防撞叶片9在所述第二端口6内滑动的过程中能够使所述第一支撑管12分别在两侧所述连接转轮29上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到所述第一端盖7和所述第二端盖11以及所述防撞叶片9能够在所述第二端口6内顺畅的滑动,同时能够在所述第一端盖7和所述第二端盖11以及所述防撞叶片9在发生碰撞后使所述连接板4在所述第一端口3内摆动,从而能够利用所述连接转轮29对所述第一支撑管12进行支撑,从而保证到所述第一端盖7和所述第二端盖11以及所述防撞叶片9的正常滑动。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支撑内筒10与所述第二支撑管16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管12为软橡胶材质构成,所述第二支撑管16上连接有一排连接外筒15,所述连接外筒15呈圆环状设置,且所述连接外筒15的两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外筒凹槽31和外筒凸头32,所述连接外筒15与所述支撑内筒10相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转轮36与所述第二转轮37分别与所述连接外筒15相对应啮合连接,所述支撑内筒10与所述第二支撑管16为橡胶材质构成,从而能利用橡胶材质构成所述第二支撑管16和所述第一支撑管12,从而能够在充气后发生膨胀,并且能够将所述支撑内筒10为橡胶材质,从而能够在车辆撞击的过程中能够利用橡胶材质构成的支撑内筒10从而发生弯曲变形,从而进一步的避免了因支撑内筒10为硬质材料构成在发生撞击的过程中导致的硬性撞击发生变形,并且在所述支撑内筒10上设有一排连接外筒15,在所述连接外筒15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外筒凹槽31和外筒凸头32,从而能够两个相邻的连接外筒15利用外筒凸头32与所述外筒凹槽31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在所述支撑内筒10发生变形后,所述连接外筒15随之发生变形,并且能够利用第一转轮36与所述第二转轮37与所述连接外筒15进行相对应的啮合连接,从而进一步的带动所述支撑内筒10的升降。
如图6所示,所述密封压板38上设有一与所述连接插头8相对应的插头凹槽39,所述密封压板38上还设有一与所述插头凹槽39相对应连通的密封盖凹槽60,所述密封盖40设在所述密封盖凹槽60内,所述密封盖40与所述密封压板38通过一铰链41相对应转动连接,且所述密封压板38上设有一与所述密封盖凹槽60相对应连通的第三气腔42,所述密封盖40所设四个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三气腔42相对应连通的卡接槽43,所述第三气腔42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卡接槽43相对应卡接的卡接板44,所述第三气腔42内还分别包括有一连接在所述密封压板38上的第三转轴45,所述卡接板44分别在所述第三转轴45上转动,所述气压杆46分别设在所述第三气腔42内,且所述气压杆46分别与所述卡接板44相对应连接,所述密封压板38内设置有一个第三连接管47,所述气压杆46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管47相对应连通,所述密封压板38内还设有一与所述密封控制装置49相对应连通的第四连接管48,所述第四连接管48与所述第三连接管47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端盖7与所述密封压板38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气腔20相对应连通的第五连接管50,所述第五连接管50对应连接在所述密封控制装置49,所述密封控制装置49控制所述第五连接管50和所述第四连接管48通气,在所述密封压板38上设有一与所述连接插头8相对应的插头凹槽39,在所述密封压板38上还设有一密封盖凹槽60,所述密封盖凹槽60与所述插头凹槽39相连通,所述密封盖40设在所述密封盖凹槽60内,并且所述密封盖40与所述密封压板38通过一铰链41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使所述密封盖40在所述铰链41上转动,从而能够使所述密封盖40密封在所述密封盖凹槽60内,并且在所述密封压板38上设有一与所述密封盖凹槽60相对应连通的第三气腔42,所述第三气腔42设有四个,并且在所述密封盖40四个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三气腔42相对应连通的卡接槽43,在所述第三气腔42内分别设有一卡接板44,所述卡接板44上设有卡接头,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卡接板44所设的卡接头卡接在所述卡接槽43内,在所述第三气腔42内还分别设有一第三转轴45,从而能够使所述卡接板44在所述第三转轴45上转动,所述气压杆46设在所述第三气腔42内,并且所述气压杆46分别与所述卡接板44相对应连接,从而能利用所述气压杆46顶压所述卡接板44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推动所述卡接板44的动作,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利用所述卡接板44卡接在所述卡接槽43内,从而能够利用所述卡接板44对所述密封盖40进行压紧,从而进一步防止了因天气潮湿后使雨水灌入到连接插头8内,从而进一步防止了漏电问题的发生,并且通过所述密封控制装置49进一步控制所述第五连接管50和所述第四连接管48的通气,从而进一步的能够通过密封控制装置49控制所述气压杆46的动作。
如图7所示,所述密封控制装置49包括有一设在所述密封压板38内的第四气腔51,所述密封控制装置49还包括有一在所述第四气腔51内滑动的连接滑轴52以及连接在所述连接滑轴52端部的第一磁性板53,所述第一磁性板53上设有一呈凹形的弹压槽61,所述密封控制装置49还包括有一设在所述第四气腔51内的第二弹簧54,所述第二弹簧54设置所述弹压槽61内且弹压所述所述第一磁性板53,所述密封控制装置49还包括有一设在所述连接滑轴52内的连接气腔55,所述连接滑轴52上设有两个与所述连接气腔55相对应连通的气孔56,所述密封压板38上分别设有一与两个所述气孔56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气管57和第二气管58,所述第四连接管48与所述第五连接管50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管57和所述第二气管58上,所述连接板4上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磁性板53相对应的第二磁性板59,所述第二磁性板59与所述第一磁性板53磁向相反, 所述密封控制装置49包括有一设在所述密封压板38内的第四气腔51,在所述第四气腔51内设有一滑动的连接滑轴52,在所述连接滑轴52的端部连接有一第一磁性板53,在所述第一磁性板53上设有一呈凹形的弹压槽61,在所述弹压槽61内设有一第二弹簧54,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二弹簧54对所述第一磁性板53进行弹压,在所述连接滑轴52内设有一连接气腔55,在所述连接滑轴5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与所述连接气腔55相对应连通的气孔56,在所述密封压板38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气孔56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气管57和第二气管58,在所述连接板4上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磁性板53相对应的第二磁性板59,从而能够在所述密封压板38与所述连接板4相对应连接后从而能够利用所述第二磁性板59与所述第一磁性板53进行相对应的磁吸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拉动所述连接滑轴52的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一气管57和所述第二气管58进行相对应的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气腔55将所述第一气管57和所述第二气管58进行相对应的连通,从而进一步的使所述第五连接管50内的压缩空气输送到第四连接管48内,从而进一步的流通到所述第三连接管47内,从而能够同时的控制四个所述气压杆46的同步动作,从而能够达到压紧所述密封盖40的目的,并且能够在所述密封压板38升起后能够利用所述第二弹簧54对所述第一磁性板53进行弹压,从而能够使所述连接滑轴52上所述的气孔56与所述第一气管57和所述第二气管58错位,从而防止所述第一气管57和所述第二气管58的通气。
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板17上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支撑管16相对应的支撑板滑孔18,所述第二支撑管16在所述支撑板滑孔18内滑动,所述支撑板滑孔18两侧分别设有一与所述支撑板滑孔18相对应连通的支撑板凹槽19,两侧所述支撑板凹槽19内分别设有两个相对应的滚动轴承35,两个所述滚动轴承35内分别设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34,所述第一转轮36与所述第二转轮37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34上,所述支撑板17上还连接有一电机33,所述电机33驱动所述第一转轮36所设第二转轴34转动,所述第一转轮36与所述第二转轮37与所述连接外筒15相对应夹紧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7上设有一支撑板滑孔18,所述第二支撑管16能够在所述支撑板滑孔18内滑动,在所述支撑板滑孔18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板凹槽19,所述支撑板凹槽19与所述支撑板滑孔18相对应连通,在所述支撑板凹槽19内分别设有两个相对应的滚动轴承35,在两个所述滚动轴承35内设有一第二转轴34,所述第一转轮36与所述第二转轮37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二转轴34上,并且能够利用所述电机33驱动管所述第二转轴34的转动,从而进一步的驱动所述第二转轴34的转动,能够利用所述第一转轮36与所述第二转轮37与所述连接外筒15夹紧连接,从而进一步的驱动所述连接外筒15的滑动,从而进一步的驱动所述支撑内筒10的升降,能够利用连接外筒15对所述支撑内筒10进行支撑。
如图1所示,所述防撞叶片9呈片状对应连接在所述支撑内筒10上,且所述防撞叶片9为橡胶材质构成,且所述密封压板38上还设有一控制所述电机33转动的震动感应器5,所述机体腔2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空气压缩机21相对应连通的储气罐,能够将所述防撞叶片9设置呈片状,从而能够在撞击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增加缓冲力度,并且能够通过震动传感器5控制所述电机33的转动,从而能够在发生撞击的过程中进一步驱动所述电机33的转动,从而进一步带动所述第一端盖7和所述第二端盖11以及防撞叶片9收缩到机体腔2内,从而对所述连接插头8进行防护。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防撞自动伸缩升降充电桩,包括有一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设有一机体腔,所述机体上还设有一与所述机体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内包括有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在所述第一端口内摆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一与所述机体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内包括有一支撑内筒,所述支撑内筒上连接有一在所述第二端口内滑动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包括有一排对应连接在所述支撑内筒上的防撞叶片,所述机体腔包括有一驱动所述支撑内筒升降的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第一支撑管,所述支撑内筒内设有一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撑管与所述第一支撑管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支撑管与所述第一端盖相对应连接,所述防撞叶片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管上,所述机体腔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支撑管相对应连通的空气压缩机,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以及与所述防撞叶片在所述第二端口内滑动,所述第一端盖上还设有一连接插头,所述第一端盖连接有一与所述机体相对应的密封压板,所述密封压板上设有一与所述连接插头相对应的密封盖,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一压紧所述密封盖的气压杆,所述机体内还设有一控制所述气压杆供气的密封控制装置;
所述第一支撑管内分别设有一第一气腔,所述第二支撑管内设有一第二气腔,所述第一支撑管设有四个,且所述第二支撑管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所设的四个端面上,所述第二端盖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气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端盖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气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支撑管内设有一与所述连接插头相对应连接的连接导线;
所述密封压板上设有一与所述连接插头相对应的插头凹槽,所述密封压板上还设有一与所述插头凹槽相对应连通的密封盖凹槽,所述密封盖设在所述密封盖凹槽内,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密封压板通过一铰链相对应转动连接,且所述密封压板上设有一与所述密封盖凹槽相对应连通的第三气腔,所述密封盖所设四个端面上分别设有一与所述第三气腔相对应连通的卡接槽,所述第三气腔内分别设有一与所述卡接槽相对应卡接的卡接板,所述第三气腔内还分别包括有一连接在所述密封压板上的第三转轴,所述卡接板分别在所述第三转轴上转动,所述气压杆分别设在所述第三气腔内,且所述气压杆分别与所述卡接板相对应连接,所述密封压板内设置有一个第三连接管,所述气压杆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相对应连通,所述密封压板内还设有一与所述密封控制装置相对应连通的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密封压板内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二气腔相对应连通的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对应连接在所述密封控制装置,所述密封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五连接管和所述第四连接管通气;
所述密封控制装置包括有一设在所述密封压板内的第四气腔,所述密封控制装置还包括有一在所述第四气腔内滑动的连接滑轴以及连接在所述连接滑轴端部的第一磁性板,所述第一磁性板上设有一呈凹形的弹压槽,所述密封控制装置还包括有一设在所述第四气腔内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所述弹压槽内且弹压所述所述第一磁性板,所述密封控制装置还包括有一设在所述连接滑轴内的连接气腔,所述连接滑轴上设有两个与所述连接气腔相对应连通的气孔,所述密封压板上分别设有一与两个所述气孔相对应连通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与所述第五连接管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管和所述第二气管上,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磁性板相对应的第二磁性板,所述第二磁性板与所述第一磁性板磁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撞自动伸缩升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设四个端面分别连接有一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机体上。
CN201811270447.5A 2016-10-13 2016-10-13 智能防撞自动升降充电桩 Withdrawn CN1091597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0447.5A CN109159705A (zh) 2016-10-13 2016-10-13 智能防撞自动升降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95266.6A CN106627195B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防撞自动伸缩升降充电桩
CN201811270447.5A CN109159705A (zh) 2016-10-13 2016-10-13 智能防撞自动升降充电桩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95266.6A Division CN106627195B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防撞自动伸缩升降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9705A true CN109159705A (zh) 2019-01-08

Family

ID=5885672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0448.XA Withdrawn CN109159706A (zh) 2016-10-13 2016-10-13 防撞自动伸缩充电桩
CN201610895266.6A Active CN106627195B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防撞自动伸缩升降充电桩
CN201811270447.5A Withdrawn CN109159705A (zh) 2016-10-13 2016-10-13 智能防撞自动升降充电桩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0448.XA Withdrawn CN109159706A (zh) 2016-10-13 2016-10-13 防撞自动伸缩充电桩
CN201610895266.6A Active CN106627195B (zh) 2016-10-13 2016-10-13 一种防撞自动伸缩升降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915970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9706A (zh) * 2016-10-13 2019-01-08 青岛智享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防撞自动伸缩充电桩
CN109204027B (zh) * 2018-09-17 2021-06-01 山东梁山欧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26816A (ja) * 2009-03-23 2010-10-07 Nitto Electric Works Ltd 充電装置
KR20110073726A (ko) * 2009-12-24 2011-06-30 한국과학기술원 비접촉 자기 유도 충전 방식의 전기자동차용 집전장치의 승강장치
DE102011003436A1 (de) * 2011-02-01 2012-08-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Ladestation zum drahtgebundenen Aufladen eines Elektrofahrzeugs
US9130359B2 (en) * 2012-03-06 2015-09-08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Energy absorbing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JP5902602B2 (ja) * 2012-12-13 2016-04-1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ロック装置
DE102014001030B3 (de) * 2014-01-25 2015-04-16 Audi Ag Fahrzeug, Stromversorg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chützen eines fahrzeugseitigen Stromkreises vor Blitzschäden
CN105667323A (zh) * 2014-11-22 2016-06-15 西安博昱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充电桩
CN204452092U (zh) * 2015-01-28 2015-07-08 蔡乌力吉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多功能机器人
CN105305566A (zh) * 2015-11-30 2016-02-03 苏州中远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两个充电接口的升降式交流充电桩
CN205573659U (zh) * 2016-02-29 2016-09-14 衢州汇亮电力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5622270U (zh) * 2016-04-25 2016-10-05 安徽和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有限公司 立体停车式充电站
CN205595472U (zh) * 2016-05-10 2016-09-21 广州长昇智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充电桩充电功能的对接装置
CN109159706A (zh) * 2016-10-13 2019-01-08 青岛智享专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防撞自动伸缩充电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27195B (zh) 2019-03-08
CN109159706A (zh) 2019-01-08
CN106627195A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7195B (zh) 一种防撞自动伸缩升降充电桩
CN104734291B (zh) 巡检机器人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CN107444186A (zh) 一种防撞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7241473U (zh) 一种防撞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06972294B (zh) 一种高压绝缘架空地线短接装置
CN210395194U (zh) 一种新型道路路肩防护装置
CN106695877A (zh) 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的挂靠机械臂
CN108891281A (zh) 一种多功能的储能充电桩
CN211641889U (zh) 一种升降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07732832B (zh) 一种电力太阳能供电电线杆电线防撞装置
CN204687866U (zh) 一种电动车及电动车充电系统
CN208245929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气断机
CN107776413A (zh) 一种新型电动三轮车太阳能供电设备
CN20732862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防水充电口盖板
CN109398104A (zh) 一种自发电驱动式交通工具
CN108189686A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新能源充电柱
CN107097738B (zh) 具有折叠式太阳能板的乘用车车顶盖
CN209805758U (zh) 一种用于汽车顶篷的太阳能电池板
CN111823907A (zh) 一种新型的新能源充电枪
CN201493508U (zh) 充电式电钻
CN206437458U (zh) 冰冻堵漏工具
CN106340930B (zh) 一种多端口电瓶垂直充电装置
CN206506044U (zh) 一种电力驱动的便携式电力施工接地装置
CN206060034U (zh) 一种高压线保护装置
CN218505674U (zh) 一种小区用充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