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6108B - 一种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6108B
CN109156108B CN201810855303.XA CN201810855303A CN109156108B CN 109156108 B CN109156108 B CN 109156108B CN 201810855303 A CN201810855303 A CN 201810855303A CN 109156108 B CN109156108 B CN 1091561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days
organic
drainage
alkal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553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6108A (zh
Inventor
胡波
潘正红
高琪
叶彬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andscap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andscap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andscaping Inc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andscaping Inc
Priority to CN2018108553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61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6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61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61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61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区域治理整理,将整理后的土地区块间隔开设排水沟,该排水沟呈倒梯形,其排水沟取出的土用于两侧的界梁搭建;在地势低的一侧开设与排水沟垂直设置的排水渠;向界梁搭建好的区域灌水,利用地势进行快速冲洗,区域晾7~10天,深耕2~3次,后浸灌3~5次,浸灌时间3~5天;后晾10~15天,施微生物化肥,铺设薄膜发酵3~5天,揭开薄膜,敞亮发酵10~15天;后施有机综合肥,旋耕1次,在旋耕后的土壤上施有机菌种,旋耕1~2次后铺设薄膜发酵5~7天,回收薄膜;再次整地,铺洒机生物质。本发明利用有机质、有机肥以及微生物进行土质改良,增加土壤的改良续力,可以形成循环改良。

Description

一种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地改良是世界性难题,全球盐碱地面积超过9亿公顷。我国的各类盐碱土地达1亿公顷。盐渍土是我国重要土地资源的一部分,荒地资源中盐渍土占有很大比例。盐碱土包括盐土和碱土两种性质不同的土壤。盐土内含过量水溶性盐分,多属中性盐,呈碱性反应,PH值7至8之间。盐害主要是钠离子浓度过高引起的。
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尽管目前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多种多样,但效果往往不太理想,且成本高、盐碱地改良周期长、见效慢,改良方法不适合推广。且现有的土壤改良大多采用化学改良,通过调节PH值达到改良的方式,利用化学物质容易想成土地结块、土地适用性下降,而利用传统的方式覆盖土壤改良介质不能完全进行改良,或者改良周期提高至8年以上,经济效益明显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区域治理土地至少一分为二,对分好的土地区块进行机械整理,将土地区块整理成漫坡型,其坡度小于3°,有利于水流冲洗;
步骤2):将整理后的土地区块按照4~6米间隔开设排水沟,该排水沟呈倒梯形,其深度为0.8~2米,底部宽度为0.5~0.8米,其排水沟取出的土用于两侧的界梁搭建;
步骤3):在地势低的一侧开设与排水沟垂直设置的排水渠;
步骤4):向界梁搭建好的区域灌水,利用地势进行快速冲洗,循环冲洗3~5次,然后慢浇封地,浸灌一次,浸灌时间12h以上;
步骤5):将步骤4)后的区域晾7~10天,深耕2~3次,再晾3~5天;
步骤6):对步骤5)后浸灌3~5次,每次浸灌时间3~5天;
步骤7):步骤6)后晾10~15天,施微生物化肥,铺设薄膜发酵3~5天,揭开薄膜,敞亮发酵10~15天;
步骤8):步骤7)后施有机综合肥,旋耕1次,在旋耕后的土壤上施有机菌种,旋耕1~2次后铺设薄膜发酵5~7天,回收薄膜;
步骤9)再次整地,将界梁过多的土回填至排水沟,使得排水沟的深度为0.2~0.5米,底部宽度为0.3~0.5米,以及将漫坡型土地整平;
步骤10)铺洒马牛粪、秸秆、杂草、猪羊粪、枯树叶以及烂草组成的腐熟有机生物质,其每亩铺洒量为5~8吨,将人工养殖的蚯蚓均匀施洒在腐熟有机生物质上,其密度为20~35条/m2,再向排水沟内灌水,保持水量不低于0.2米,保持10~15天;
步骤11)步骤10)后种植一季耐碱作物,作物收割后深耕1~2次,取土进行盐碱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呈倒梯形,其上端的宽度不低于1米,排水沟呈漫坡型,其坡度不低于5°。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渠设置在分好的土地区块的中间,其两侧的土地区块呈V型。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化肥采用如下的方法制备:
A)备玉米蛋白粉5000g,加入50~100g蛋白酶,然后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使其成糊状液,发酵3~5h,
B)在上述的糊状液加入至1吨粉碎的牛粪或马粪或两者结合的有机肥中,搅拌均匀;
C)步骤B)后加入改良土壤0.5~0.7吨,混合均匀;
D)步骤C)后加入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菌以及酵母菌搅拌均匀,堆积成尖形土堆状,覆盖秸秆发酵30天。
进一步地,在步骤D)中,所述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菌以及酵母菌按照如下质量添加:
植物乳杆菌30~50g,
粪肠球菌80~150g,
乳酸菌20~40g,
酵母菌150~300g。
进一步地,在步骤8)中,所述有机综合肥为牛粪、马粪、秸秆组成的混合物,该混合物按照每吨加入微生物生长助剂100~300g,氨基酸粉300~500g。
进一步地,在步骤8)中,所述有机菌种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
进一步地,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按照每吨有机综合肥的加入量分别为:
枯草芽孢杆菌30~50g,
地衣芽孢杆菌80~150g,
侧孢芽孢杆菌50~100g,
酵母菌200~300g。
本发明改良传统的造田方式,对区域性改良的地域进行整理,整理成慢坡型,整理后的土地区块按照4~6米间隔开设排水沟,利用速浇方式将表面沉积的盐碱冲洗掉,再通过慢灌、浸灌的方式析出土壤内部的盐碱。
排水沟呈倒梯形,其深度依据盐碱地的盐碱含量最大至2米,底部宽度为0.5~0.8米,由于水浸由地表向地内部渗入,因此倒梯形有利于阶梯性由上至下析出土壤内部的盐碱,相比传统浸灌的方式,此结构效率更高,析出的盐碱更多。
本发明利用有机质、有机肥以及微生物进行土质改良,增加土壤的改良续力,可以形成循环改良。
本发明中采用耐碱微生物进行改良,可以形成改良的循环,增强了土质改良的效率。
本发明适用于大面积土壤改良,对需要改良的土地化成若干份,其步骤实施时可以进行多块联合整治,提高效率。
利用本方法,土壤不会泛盐碱,形成彻底的改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一种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区域治理土地至少一分为二,对分好的土地区块1进行机械整理,将土地区块整理成漫坡型,参照图1中的夹角A,其夹角A小于3°,有利于水流冲洗;
步骤2):将整理后的土地区块按照4~6米间隔开设排水沟2,该排水沟2呈倒梯形,其深度为0.8~2米,底部宽度为0.5~0.8米,其排水沟2取出的土用于两侧的界梁搭建4;在本发明中,排水沟2深度依据盐碱地的盐碱含量最大至2米,底部宽度为0.5~0.8米,由于水浸由地表向地内部渗入,因此倒梯形有利于阶梯性由上至下析出土壤内部的盐碱,相比传统浸灌的方式,此结构效率更高,析出的盐碱更多;所述排水沟2其上端的宽度不低于1米,排水沟2呈漫坡型,其坡度不低于5°,参照图1中的夹角B。
步骤3):在地势低的一侧开设与排水沟垂直设置的排水渠3;
步骤4):向界梁4搭建好的区域灌水,利用地势进行快速冲洗,循环冲洗3~5次,然后慢浇封地,浸灌一次,浸灌时间12h以上,利用速浇方式将表面沉积的盐碱冲洗掉。
步骤5):将步骤4)后的区域晾7~10天,深耕2~3次,再晾3~5天;
步骤6):对步骤5)后浸灌3~5次,每次浸灌时间3~5天,通过慢灌、浸灌的方式析出土壤内部的盐碱;
步骤7):步骤6)后晾10~15天,施微生物化肥,铺设薄膜发酵3~5天,揭开薄膜,敞亮发酵10~15天;本发明利用有机质、有机肥以及微生物进行土质改良,增加土壤的改良续力,可以形成循环改良,所述微生物化肥采用如下的方法制备:A)备玉米蛋白粉5000g,加入50~100g蛋白酶,然后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使其成糊状液,发酵3~5h,B)在上述的糊状液加入至1吨粉碎的牛粪或马粪或两者结合的有机肥中,搅拌均匀;C)步骤B)后加入改良土壤0.5~0.7吨,混合均匀;D)步骤C)后加入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菌以及酵母菌搅拌均匀,堆积成尖形土堆状,覆盖秸秆发酵30天。在步骤D)中,所述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菌以及酵母菌按照如下质量添加:植物乳杆菌30~50g,粪肠球菌80~150g,乳酸菌20~40g,酵母菌150~300g。
步骤8):步骤7)后施有机综合肥,旋耕1次,在旋耕后的土壤上施有机菌种,旋耕1~2次后铺设薄膜发酵5~7天,回收薄膜;本发明中采用耐碱微生物进行改良,可以形成改良的循环,增强了土质改良的效率。在步骤8)中,所述有机综合肥为牛粪、马粪、秸秆组成的混合物,该混合物按照每吨加入微生物生长助剂100~300g,氨基酸粉300~500g。在步骤8)中,所述有机菌种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按照每吨有机综合肥的加入量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30~50g,地衣芽孢杆菌80~150g,侧孢芽孢杆菌50~100g,酵母菌200~300g。
步骤9)再次整地,将界梁过多的土回填至排水沟,使得排水沟的深度为0.2~0.5米,底部宽度为0.3~0.5米,以及将漫坡型土地整平;
步骤10)铺洒马牛粪、秸秆、杂草、猪羊粪、枯树叶以及烂草组成的腐熟有机生物质,其每亩铺洒量为5~8吨,将人工养殖的蚯蚓均匀施洒在腐熟有机生物质上,其密度为20~35条/m2,再向排水沟内灌水,保持水量不低于0.2米,保持10~15天;
步骤11)步骤10)后种植一季耐碱作物,作物收割后深耕1~2次,取土进行盐碱检测。本发明利用种植作物的方式,进行二次改良,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以作物生长需求再次引发微生物、蚯蚓降解、改良的效力。
本发明适用于大面积土壤改良,对需要改良的土地化成若干份,其步骤实施时可以进行多块联合整治,提高效率。利用本方法,土壤不会泛盐碱,形成彻底的改良,改良后的土地不板结,土壤循环能力强。
表1为8个月后作物收割后土壤检测的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改良之前,土壤的PH值9.4~11.2,总含盐量为1.5~2.6。改良后降低为正常值。
Figure GDA0003271996120000061
在8个月检测中,我们发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超过40%,含氮18.9%,含磷2.3%,含钾0.56%,微生物每克土含量超过2200万个,每平方存活蚯蚓350条以上。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区域治理土地至少一分为二,对分好的土地区块进行机械整理,将土地区块整理成漫坡型,其坡度小于3°,有利于水流冲洗;
步骤2):将整理后的土地区块按照4~6米间隔开设排水沟,该排水沟呈倒梯形,其深度为0.8~2米,底部宽度为0.5~0.8米,其排水沟取出的土用于两侧的界梁搭建;
步骤3):在地势低的一侧开设与排水沟垂直设置的排水渠;
步骤4):向界梁搭建好的区域灌水,利用地势进行快速冲洗,循环冲洗3~5次,然后慢浇封地,浸灌一次,浸灌时间12h以上;
步骤5):将步骤4)后的区域晾7~10天,深耕2~3次,再晾3~5天;
步骤6):对步骤5)后浸灌3~5次,每次浸灌时间3~5天;
步骤7):步骤6)后晾10~15天,施微生物化肥,铺设薄膜发酵3~5天,揭开薄膜,敞亮发酵10~15天;
步骤8):步骤7)后施有机综合肥,旋耕1次,在旋耕后的土壤上施有机菌种,旋耕1~2次后铺设薄膜发酵5~7天,回收薄膜;
步骤9)再次整地,将界梁过多的土回填至排水沟,使得排水沟的深度为0.2~0.5米,底部宽度为0.3~0.5米,以及将漫坡型土地整平;
步骤10)铺洒马牛粪、秸秆、杂草、猪羊粪、枯树叶以及烂草组成的腐熟有机生物质,其每亩铺洒量为5~8吨,将人工养殖的蚯蚓均匀施洒在腐熟有机生物质上,其密度为20~35条/m2,再向排水沟内灌水,保持水量不低于0.2米,保持10~15天;
步骤11)步骤10)后种植一季耐碱作物,作物收割后深耕1~2次,取土进行盐碱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呈倒梯形,其上端的宽度不低于1米,排水沟呈漫坡型,其坡度不低于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设置在分好的土地区块的中间,其两侧的土地区块呈V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化肥采用如下的方法制备:
A)备玉米蛋白粉5000g,加入50~100g蛋白酶,然后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使其成糊状液,发酵3~5h,
B)在上述的糊状液加入至1吨粉碎的牛粪或马粪或两者结合的有机肥中,搅拌均匀;
C)步骤B)后加入改良土壤0.5~0.7吨,混合均匀;
D)步骤C)后加入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菌以及酵母菌搅拌均匀,堆积成尖形土堆状,覆盖秸秆发酵30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所述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菌以及酵母菌按照如下质量添加:
植物乳杆菌30~50g,
粪肠球菌80~150g,
乳酸菌20~40g,
酵母菌150~300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8)中,所述有机综合肥为牛粪、马粪、秸秆组成的混合物,该混合物按照每吨加入微生物生长助剂100~300g,氨基酸粉300~500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8)中,所述有机菌种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按照每吨有机综合肥的加入量分别为:
枯草芽孢杆菌30~50g,
地衣芽孢杆菌80~150g,
侧孢芽孢杆菌50~100g,
酵母菌200~300g。
CN201810855303.XA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 Active CN1091561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55303.XA CN109156108B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55303.XA CN109156108B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6108A CN109156108A (zh) 2019-01-08
CN109156108B true CN109156108B (zh) 2022-09-09

Family

ID=64898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55303.XA Active CN109156108B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561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8710B (zh) * 2019-07-25 2021-03-1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一株侧孢芽孢杆菌及在制备抗病耐盐碱功能微生物制剂中的应用
CN113632612A (zh) * 2021-09-10 2021-11-12 西安秦衡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高效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CN114451091A (zh) * 2022-01-12 2022-05-10 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生物肥料改良盐碱土壤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7593A (zh) * 2017-10-24 2018-02-09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中度盐碱地土壤生态深度改良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512171C2 (ru) * 2010-01-11 2014-04-10 Любовь Андреевна Иванова Способ 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й рекультивации техногенно-нарушенных земель
CN104160810B (zh) * 2014-09-03 2016-09-0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 一种盐碱地中药材的播种方法
CN104919931A (zh) * 2015-06-15 2015-09-23 刘长生 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
CN104885611B (zh) * 2015-06-19 2017-01-18 青岛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改良土壤盐碱性的方法
CN105052289B (zh) * 2015-08-14 2017-03-29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盐碱稻田洗盐排盐方法
CN105766123A (zh) * 2016-03-30 2016-07-20 天津市福森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
CN106342436A (zh) * 2016-08-30 2017-01-25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次生盐碱地盐分上行表聚的方法
CN106717236A (zh) * 2017-01-06 2017-05-31 滨州学院 一种滨海地区盐碱地农田林网综合构建体系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7593A (zh) * 2017-10-24 2018-02-09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中度盐碱地土壤生态深度改良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6108A (zh) 2019-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3106A (zh) 一种生物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CN109156108B (zh) 一种土壤盐碱地综合治理方法
CN103238388A (zh) 一种对新建蓝莓园进行科学土壤管理方法
CN109156110B (zh) 一种利用虫草发酵液改良盐碱土的方法
CN104521647A (zh) 水稻栽培方法
CN104969749A (zh) 在生态混凝土边坡上快速种植狗牙根的方法
CN109168391A (zh) 一种铁尾矿土壤化的方法
CN104509360A (zh) 一种提高盐碱地耐盐油菜成活率的方法
CN112889606A (zh) 一种适用于吉林西部地区的水稻秸秆全量直接还田耕种方法
CN109328514A (zh) 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及其应用
CN106034437B (zh) 采用蚯蚓和木醋液综合修复重度盐碱地的方法及应用
CN111527816A (zh) 盐碱地脱盐方法
CN104876724A (zh) 一种盐碱地改良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14615A (zh) 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
RU2483510C1 (ru) Способ мелиоративной подготовки дренируемой минеральной почвы под посев козлятника восточного
CN107484537B (zh) 紫玉淮山高产培植方法
CN113545194A (zh) 埋秸改良中重度盐碱地的方法
CN106478263B (zh) 一种盐碱地玉米种植方法
CN101669425A (zh) 一种防控温室果菜连作土壤障害的栽培方法
CN106665084A (zh) 一种油茶林下套种黄秋葵的方法
CN105935023A (zh) 一种采用含蛭石的营养土对含硫酸盐的沙质土进行原土绿化的方法
CN109673470A (zh) 蔬果栽培基质和其制备方法及蔬果栽培方法
CN106664866B (zh) 一种贫瘠土地的改良方法
CN110622642A (zh) 一种专业用于修复板结土壤的方法
CN112292954B (zh) 一种虫菌砂立体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8

Address after: 310000 8th floor, office building, 226 Kaixuan Road, Jiangg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LANDSCAPING Inc.

Address before: 310022 Room 203, No. 40, fengqiqiao Hexia, Xiache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PUTIAN LANDSCAPE &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