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4615A - 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4615A
CN110214615A CN201910444813.2A CN201910444813A CN110214615A CN 110214615 A CN110214615 A CN 110214615A CN 201910444813 A CN201910444813 A CN 201910444813A CN 110214615 A CN110214615 A CN 110214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
grape
terraced fields
fields
construc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48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川
李效顺
许超
杨松
郑宏刚
张耿杰
杨艳清
蒋明
李博
余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Agricultural Radio And Television School (kunming Farmer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enter)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Agricultural Radio And Television School (kunming Farmer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enter)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Agricultural Radio And Television School (kunming Farmer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enter),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Agricultural Radio And Television School (kunming Farmer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9104448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146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14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46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2Cultivation of hops or v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40Fabaceae, e.g. beans or pe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9/00Root feeders; Injecting fertilisers into the roo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干热河谷区坡度小于25°的坡体上的梯田,上下相邻的两层田面之间采用坡度小于25°的田坎连接;S2,在田面上开挖保水沟并将保水沟的底部修成倒“V”字形斜面,在保水沟的底部铺设引水层,在引水层的上方铺设保水层,在保水层的上方覆盖土壤作为渗水层;S3,在每相邻两行保水沟之间栽种一行芒果树幼苗;S4,8‑9月,在田面上撒播热带牧草;S5,在田坎上搭建葡萄架,在葡萄架的下脚处种植葡萄。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构建方法构建的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可减少田间水分的蒸发量,增加农田生态景观多样性,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芒果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梯田的构建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干热河谷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和生态系统退化区域之一,该区域为高山峡谷地貌,其特点是坡地多、平地少,并且地形封闭、土层浅薄、地质条件不稳定。该区域一年中日均温≥10℃的超过350天,光热资源丰富,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目前,在干热河谷区实施梯田化改造通常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和提升耕地生产力的有效方式。
然而,现有梯田的构建方法不太合理,在梯田的耕种过程中,田间水分蒸发量大,导致农作物干旱缺水、产量较低,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业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干热河谷区坡度小于25°的坡体上的梯田,所述梯田的田面外缘设有田埂,上下相邻的两层田面之间采用坡度小于25°的田坎连接;
S2,在田面上以4-5m的行距开挖保水沟并将保水沟的底部修成倒“V”字形斜面;
在所述保水沟的底部铺设3-4mm厚的防水卷材作为引水层;
在所述引水层的上方铺设保水剂与土壤的混合物作为保水层;
在所述保水层的上方覆盖土壤作为渗水层,所述渗水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田面的上表面平齐;
S3,在每相邻两行保水沟之间栽种一行芒果树幼苗,所述芒果树幼苗的行距为4-5m、株距为3-4m;
S4,8-9月,在所述田面上撒播热带牧草,所述热带牧草包括甘农3号紫花苜蓿、猎人河紫花苜蓿,所述热带牧草播种完成后以常规方法进行田间管理;
S5,在所述田坎上搭建葡萄架,在所述葡萄架的下脚处种植葡萄。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田埂的纵向截面为梯形,所述田埂的上表面高出所述田面的上表面15-20cm。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2进行前所述田面需进行一次深翻、深耙,以将杂草翻入深层。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水沟宽1-2m、深30-40cm。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卷材为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3中在每相邻两行保水沟之间栽种一行芒果树幼苗的栽种方法包括:
4-6月,在每相邻两行保水沟之间的中部位置处挖一行直径80厘米、深70厘米的种植穴;
在所述种植穴内回填土肥混合物,所述土肥混合物的上表面高出所述田面的上表面2-3cm;
6-8月,选取长势好的芒果树幼苗定植于所述土肥混合物中部,定植深度以根颈平土肥混合物上表面为宜;
芒果树幼苗定植后以常规方法对芒果树幼苗进行田间管理。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土肥混合物包括腐熟农家肥、过磷酸钙和土壤,所述腐熟农家肥包括牛粪和猪粪。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5中在所述田坎上搭建葡萄架的方法包括:
于所述田坎的下脚处挖一条宽25-30cm的种植带,所述种植带沿所述田坎的长度方向设置;
在所述种植带上以2.5m的间距挖一行直径20cm、深30-40cm的固定坑;
选取长2.5-2.6m、直径12-15cm的硬质木材作为所述葡萄架的支柱;
选取长2.5m、直径12-15cm的硬质木材作为所述葡萄架的连接杆;
选取长1-1.5m、直径12cm的硬质木材作为所述葡萄架的挑杆;
在所述支柱的一端涂覆一层沥青,所述支柱上涂覆沥青的部分长30-40cm;
将所述支柱涂覆有沥青的一端竖向埋在所述固定坑内并覆土固定;
采用螺钉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根支柱的上端;采用螺钉将所述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中部,所述挑杆与所述支柱和连接杆均保持垂直。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5中在所述葡萄架的下脚处种植葡萄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支柱两侧的种植带上各挖一个直径15-20cm、深15-20cm的种植坑,在所述种植坑内填入营养土;
选取长势好的葡萄苗扦插到所述种植坑内;
将种植坑内挖出的土壤覆盖于葡萄苗根部,使得葡萄苗位置处的土壤高出周边3-5cm;
葡萄苗扦插完成后以常规方法对葡萄苗进行田间管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芒果树处于幼苗期时,芒果树所占的空间较小,田面裸露出大面积的地表,将芒果树与甘农3号紫花苜蓿和/或猎人河紫花苜蓿套种,可有效起到“以草抑草”作用,减少化学除草剂使用与人工除草次数,充分利用了土地空间,又避免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控制杂草的生长,节省了除草成本;甘农3号紫花苜蓿和/或猎人河紫花苜蓿的种植还可避免阳光直射地表,降低田间温度,从而减少田间的水分蒸发量。
2.将芒果树与甘农3号紫花苜蓿和/或猎人河紫花苜蓿套种,甘农3号紫花苜蓿和猎人河紫花苜蓿均为豆科植物,具有生物固氮的功能,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芒果树的氮肥使用量;收割的甘农3号紫花苜蓿和猎人河紫花苜蓿嫩苗还可以当蔬菜出售,且每年可收割3-4次,提高了种植效益,增加了种植者的收入。
3.本发明在引水层的上方铺设保水剂与土壤的混合物作为保水层,保水层在土壤中形成“微型水库”,吸收施肥、灌溉、降雨的水分,当再次干旱时,吸足水的保水层缓慢释水,使周围的土壤保持潮湿,以供给芒果树根系水分,同时,保水层的设置,提高了土壤的饱和含水量,降低了土壤的饱和导水率,从而减缓了土壤释放水的速度,减少了土壤中水分的渗透和流失,达到了保水的目的。
4.本发明将保水沟的底部修成倒“V”字形斜面,当保水层开始释水时,引水层将水分引向保水沟两侧的芒果树,避免了保水层释放的水分向深层土壤渗透,保水层释放的水分更多地被芒果树利用,田间水资源的利用率更高,从而达到芒果高产的目的。
5.本发明的保水层中的保水剂具有吸收和保蓄水分的作用,因此可将溶于水中的化肥,农药等芒果树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固定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可溶性养分的淋溶损失,达到了节水保肥,提高水肥利用率的作用。
6.本发明在相邻两层田面之间的田坎上种植葡萄,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可提高种植效益,增加种植者的收入。
7.本发明在相邻两层田面之间的田坎上搭建葡萄架,葡萄在葡萄架上攀附生长形成遮阴棚,既可以起到挡风遮阳、降低田间温度、减少田间水分蒸发的作用,还可以提高干热河谷区梯田的生态景观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所述构建方法构建的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田面;11、田埂;2、田坎;21、种植带;3、保水沟;31、引水层;32、保水层;33、渗水层;4、种植穴;41、土肥混合物;5、葡萄架;51、支柱;52、连接杆;53、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干热河谷区坡度小于25°的坡体上的梯田,所述梯田的田面1外缘设有田埂11,上下相邻的两层田面1之间采用坡度小于25°的田坎2连接;
S2,在田面1上以4-5m的行距开挖保水沟3并将保水沟3的底部修成倒“V”字形斜面;具体来说,所述倒“V”字形斜面的两个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15°;
在保水沟3的底部铺设3-4mm厚的防水卷材作为引水层31;
在引水层31的上方铺设保水剂与土壤的混合物作为保水层32;
在保水层32的上方覆盖土壤作为渗水层33,渗水层33的上表面与田面1的上表面平齐;
S3,在每相邻两行保水沟3之间栽种一行芒果树幼苗,芒果树幼苗的行距为4-5m、株距为3-4m;
S4,8-9月,在田面1上撒播热带牧草,热带牧草包括甘农3号紫花苜蓿和/或猎人河紫花苜蓿,热带牧草播种完成后以常规方法进行田间管理;
S5,在田坎2上搭建葡萄架5,在葡萄架5的下脚处种植葡萄。
优选地,每亩田面1撒播甘农3号紫花苜蓿和/或猎人河紫花苜蓿2kg。
优选地,所述田埂11的纵向截面为梯形,所述田埂11的上表面高出所述田面1的上表面15-20cm。
优选地,步骤S2进行前所述田面1需进行一次深翻、深耙,以将杂草翻入深层。
优选地,所述保水沟3宽1-2m、深30-40cm。
优选地,所述防水卷材为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优选地,所述保水剂选用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酸铵的其中一种。
具体地,步骤S3中在每相邻两行保水沟3之间栽种一行芒果树幼苗的栽种方法包括:
4-6月,在每相邻两行保水沟3之间的中部位置处挖一行直径80厘米、深70厘米的种植穴4;
在所述种植穴4内回填土肥混合物41,所述土肥混合物41的上表面高出所述田面1的上表面2-3cm;
6-8月,选取长势好的芒果树幼苗定植于所述土肥混合物41中部,定植深度以根颈平土肥混合物41上表面为宜;
芒果树幼苗定植后以常规方法对芒果树幼苗进行田间管理。
优选地,每一种植穴4内的土肥混合物41均包括腐熟农家肥20-30kg、过磷酸钙1kg、其余为土壤,以质量份计,所述腐熟农家肥包括牛粪15份、猪粪20份。
具体地,步骤S5中在所述田坎2上搭建葡萄架5的方法包括:
于所述田坎2的下脚处挖一条宽25-30cm的种植带21,所述种植带21沿田坎2的长度方向设置;
在种植带21上以2.5m的间距挖一行直径20cm、深30-40cm的固定坑;
选取长2.5-2.6m、直径12-15cm的硬质木材作为葡萄架5的支柱51;
选取长2.5m、直径12-15cm的硬质木材作为葡萄架5的连接杆52;
选取长1-1.5m、直径12cm的硬质木材作为葡萄架5的挑杆53;
在支柱51的一端涂覆一层沥青,支柱51上涂覆沥青的部分长30-40cm;
将支柱51涂覆有沥青的一端竖向埋在固定坑内并覆土固定;
采用螺钉将连接杆5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根支柱51的上端;
采用螺钉将挑杆53的一端连接于连接杆52中部,所述挑杆53与所述支柱51和连接杆52均保持垂直。
具体地,步骤S5中在所述葡萄架5的下脚处种植葡萄的方法包括:
在支柱51两侧的种植带21上各挖一个直径15-20cm、深15-20cm的种植坑,在种植坑内填入营养土;
选取长势好的葡萄苗扦插到种植坑内;
将种植坑内挖出的土壤覆盖于葡萄苗根部,使得葡萄苗位置处的土壤高出周边3-5cm;
葡萄苗扦插完成后以常规方法对葡萄苗进行田间管理。
对比例:
一种干热河谷区梯田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干热河谷区坡度小于25°的坡体上的梯田,所述梯田的田面外缘设有田埂,上下相邻的两层田面之间采用坡度小于25°的田坎连接;
以常规方法在所述梯田上种植芒果树幼苗,所述芒果树幼苗的行距为4-5m、株距为3-4m;
以常规方法对所述芒果树幼苗进行田间管理。
待芒果成熟后,取实施例和对比例梯田的田面30cm深处的土壤各100g测量其含水量,甘农3号紫花苜蓿和猎人河紫花苜蓿以一年收三茬,单价0.25元/kg计算,芒果以单价18元/kg计算,葡萄以单价30元/kg计算,统计实施例和对比例的试验效果,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中数据可知,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构建方法构建的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可降低田间的水分蒸发量,田间土壤含水量高,特别适用于干热河谷区的坡耕地整治,同时,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构建方法构建的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还可以显著提高芒果的产量,经济效益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干热河谷区坡度小于25°的坡体上的梯田,所述梯田的田面外缘设有田埂,上下相邻的两层田面之间采用坡度小于25°的田坎连接;
S2,在田面上以4-5m的行距开挖保水沟并将保水沟的底部修成倒“V”字形斜面;
在所述保水沟的底部铺设3-4mm厚的防水卷材作为引水层;
在所述引水层的上方铺设保水剂与土壤的混合物作为保水层;
在所述保水层的上方覆盖土壤作为渗水层,所述渗水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田面的上表面平齐;
S3,在每相邻两行保水沟之间栽种一行芒果树幼苗,所述芒果树幼苗的行距为4-5m、株距为3-4m;
S4,8-9月,在所述田面上撒播热带牧草,所述热带牧草包括甘农3号紫花苜蓿、猎人河紫花苜蓿,所述热带牧草播种完成后以常规方法进行田间管理;
S5,在所述田坎上搭建葡萄架,在所述葡萄架的下脚处种植葡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田埂的纵向截面为梯形,所述田埂的上表面高出所述田面的上表面15-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进行前所述田面需进行一次深翻、深耙,以将杂草翻入深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沟宽1-2m、深30-4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为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在每相邻两行保水沟之间栽种一行芒果树幼苗的栽种方法包括:
4-6月,在每相邻两行保水沟之间的中部位置处挖一行直径80厘米、深70厘米的种植穴;
在所述种植穴内回填土肥混合物,所述土肥混合物的上表面高出所述田面的上表面2-3cm;
6-8月,选取长势好的芒果树幼苗定植于所述土肥混合物中部,定植深度以根颈平土肥混合物上表面为宜;
芒果树幼苗定植后以常规方法对芒果树幼苗进行田间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肥混合物包括腐熟农家肥、过磷酸钙和土壤,所述腐熟农家肥包括牛粪和猪粪。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在所述田坎上搭建葡萄架的方法包括:
于所述田坎的下脚处挖一条宽25-30cm的种植带,所述种植带沿所述田坎的长度方向设置;
在所述种植带上以2.5m的间距挖一行直径20cm、深30-40cm的固定坑;
选取长2.5-2.6m、直径12-15cm的硬质木材作为所述葡萄架的支柱;
选取长2.5m、直径12-15cm的硬质木材作为所述葡萄架的连接杆;
选取长1-1.5m、直径12cm的硬质木材作为所述葡萄架的挑杆;
在所述支柱的一端涂覆一层沥青,所述支柱上涂覆沥青的部分长30-40cm;
将所述支柱涂覆有沥青的一端竖向埋在所述固定坑内并覆土固定;
采用螺钉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根支柱的上端;采用螺钉将所述挑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杆中部,所述挑杆与所述支柱和连接杆均保持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在所述葡萄架的下脚处种植葡萄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支柱两侧的种植带上各挖一个直径15-20cm、深15-20cm的种植坑,在所述种植坑内填入营养土;
选取长势好的葡萄苗扦插到所述种植坑内;
将种植坑内挖出的土壤覆盖于葡萄苗根部,使得葡萄苗位置处的土壤高出周边3-5cm;
葡萄苗扦插完成后以常规方法对葡萄苗进行田间管理。
CN201910444813.2A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 Pending CN1102146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4813.2A CN110214615A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4813.2A CN110214615A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4615A true CN110214615A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18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4813.2A Pending CN110214615A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1461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3417A (zh) * 2019-09-12 2019-12-20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基于岩棉材料的山核桃林地生态景观营造方法
CN111557157A (zh) * 2020-05-19 2020-08-21 刘丽媛 一种吐鲁番葡萄简易水肥一体化施肥枪栽培方法
CN112293189A (zh) * 2020-11-18 2021-02-02 遵义市翡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魔芋种植方法
CN115119695A (zh) * 2022-07-14 2022-09-3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一种干热河谷果蔬错季种植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646467U (zh) * 2017-01-22 2017-11-17 河海大学 坡地径渗流生态集蓄灌溉系统
CN108668690A (zh) * 2018-05-08 2018-10-19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干热河谷地区保水防蒸发梯田结构
CN108834462A (zh) * 2018-06-29 2018-11-2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防治干热河谷冲沟发育区水土流失的植被配置方法
CN208266847U (zh) * 2018-06-04 2018-12-21 内蒙古和盛生态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适用于黄土地区的沟壑区快速修复结构
CN109744062A (zh) * 2017-11-02 2019-05-1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一种干热河谷葡萄园套种紫花苜蓿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646467U (zh) * 2017-01-22 2017-11-17 河海大学 坡地径渗流生态集蓄灌溉系统
CN109744062A (zh) * 2017-11-02 2019-05-1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一种干热河谷葡萄园套种紫花苜蓿的方法
CN108668690A (zh) * 2018-05-08 2018-10-19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干热河谷地区保水防蒸发梯田结构
CN208266847U (zh) * 2018-06-04 2018-12-21 内蒙古和盛生态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适用于黄土地区的沟壑区快速修复结构
CN108834462A (zh) * 2018-06-29 2018-11-2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一种防治干热河谷冲沟发育区水土流失的植被配置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3417A (zh) * 2019-09-12 2019-12-20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基于岩棉材料的山核桃林地生态景观营造方法
CN110583417B (zh) * 2019-09-12 2022-04-19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基于岩棉材料的山核桃林地生态景观营造方法
CN111557157A (zh) * 2020-05-19 2020-08-21 刘丽媛 一种吐鲁番葡萄简易水肥一体化施肥枪栽培方法
CN112293189A (zh) * 2020-11-18 2021-02-02 遵义市翡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魔芋种植方法
CN115119695A (zh) * 2022-07-14 2022-09-3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一种干热河谷果蔬错季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9817B (zh) 一种鱼腥草的保护性栽培方法
CN110214615A (zh) 一种干热河谷区生态隔离带梯田的构建方法
CN103749224B (zh) 基于双季稻的三熟制冬作生态厢沟栽培方法
CN103733931B (zh) 草土分层构建利用稻作方法
CN106211846B (zh) 盐地碱蓬-苜蓿-玉米梯次种植治理淤泥质滨海滩涂的方法
CN103563639A (zh) 一种马铃薯专用栽培方法
CN103749228B (zh) 基于双季稻的三熟制晚稻生态厢沟直播栽培方法
CN105393783A (zh) 广西甘蔗的地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CN103210783A (zh) 山药的种植方法
CN105010068A (zh) 一种果树速成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03749226B (zh) 基于双季稻的三熟制早稻生态厢沟直播栽培方法
CN102379197A (zh) 一种千年桐大面积育苗方法
CN104737768A (zh) 一种芋头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3749227B (zh) 基于双季稻的三熟制早稻生态厢沟移栽栽培方法
CN105706690A (zh) 云南冬季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种植方法
CN105210770B (zh) 风沙前沿荒漠区梭梭仿生态造林方法
CN105638344A (zh) 一种盐粳13号栽培方法
CN104255104B (zh) 草原粉垄聚水丰草耕作方法
CN106305275A (zh) 一种油茶的栽培方法
CN108094099A (zh) 莲藕高产栽培方法
CN102487714A (zh) 一种旱地甘薯栽培方法
CN109757237A (zh) 柱状果树整形修剪装置及其修剪方法
CN1122439C (zh) 一种全程地膜覆盖栽培水稻的方法
CN109348752B (zh) 旱地底层粉垄碎土贮水丰产保护性耕作方法
CN104686158B (zh) 一种山坡林地改良高产套种富硒油茶树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