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4950A - 基于语音执行韩文习得方法的系统、学习材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语音执行韩文习得方法的系统、学习材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54950A CN109154950A CN201680083864.1A CN201680083864A CN109154950A CN 109154950 A CN109154950 A CN 109154950A CN 201680083864 A CN201680083864 A CN 201680083864A CN 109154950 A CN109154950 A CN 1091549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pheme
- korean
- sound
- syllable
- presen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10000003254 palat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0214 mout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5181 root of the tong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4209 hai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983 hard palat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01000000615 hard palate cance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584 soft palat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5182 tip of the tong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8331 Pinus X rigitae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1613 Pinus brut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018646 Pinus bru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125929 Trisopterus lusc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0880 Hypertroph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4719 Personality chang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556 ass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704 glott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1 in-depth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19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55 vo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9/00—Teaching not covered by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9B19/06—Foreign languag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6—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with both visual and audible presentation of the material to be studied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08—Speech classification or search
- G10L15/18—Speech classification or search using natural language modelling
- G10L15/183—Speech classification or search using natural language modelling using context dependencies, e.g. language models
- G10L15/187—Phonemic context, e.g. pronunciation rules, phonotactical constraints or phoneme n-gram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6—Speech to tex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韩文语音和设计原则的韩文习得方法和系统使学习者能有效并高效地掌握韩文。根据科学的思考体系,本公开的韩文习得方法制定了韩文嵌套三重构造。其帮助学习者简洁地描绘韩文的基础原则并逐步掌握字母‑发音映射。另外,本公开提供用于执行韩文习得方法的学习材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韩文习得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基于韩文语音和设计原则掌握韩文字母-发音映射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大部分普遍使用的语言,其字母-发音映射都是通过长时间的死记硬背来习得。对于韩文,理解其基本原则帮助学习者有效并高效地习得其字母-发音映射。例如,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2-0114042通过结合“·”、“-”和“|”构成母音(元音)字母。另一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5-0046823通过熟知的设计原则构成一些子音(辅音)字母。又一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2-0139225应用四种基础算术运算来构成韩文字母。然而,他们随意发明字母的设计原则,没有系统综合性的语音,并且留下很大的提升空间。
韩文的基本原则应以科学的框架简洁地结合,因为笨拙的规则不会方便学习者,反而会让学习者困惑。另外,重要的是其首先用简单的发音和字母构成和练习音节。
发明内容
基于韩文语音和设计原则的韩文习得方法和系统(或装置)使学习者能有效并高效地掌握韩文。根据科学的思考体系,本公开的韩文习得方法制定了韩文嵌套三重构造。其帮助学习者简洁地概括韩文的基本原则并逐步掌握字母-发音映射。另外,本公开提供用于执行韩文习得方法的学习材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发明将使学习者自己能直观地理解并练习韩文的基本原则,无需死记硬背的学习。其语音和图形对称性在韩文习得方面产生协同效应并提高效率。因此,本发明将增强韩国语的四种语言技能。为了讨论,本公开设法使用国际音声记号(国际音标字母)(IPA)作为韩文语音标音。
为了对本公开具体说明,引入了一些语言学术语。
(a)音素:出声语言中区别含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b)字素:书面语言中区别含义的最小图形单位;
(c)音字素:字素和/或音素,或其对应物;
(d)音声音节:出声语言中单词的最小语音单位;以及
(e)图形音节:书面语言中单词的最小图形单位。
在本公开中,名为天地人论(Hundlism)的科学思考体系总结了韩文的调音语音和设计原则,利用其所有实施方式均可以呈现音节或音字素。天地人论包括自然现实和三重过程,如此,一重代表发散过程或派生事物;一重代表收敛过程或基础事物;并且其他重代表结合过程或合成事物。音声音节在时间上具有三重构造,如此,起始音素,如有,为音节段的开音素;中间音素为音节段的连音素(连音);以及最终音素,如有,为音节段的闭音素。图形音节在字面上具有三重构造,如此,起始字素,如有,位于音节块的顶部处;中间字素位于音节块的中间;以及最终字素,如有,位于音节块的底部处。音节的音素和字素可以通过其三重、四重或混合形成过程来组织。
韩文习得系统
根据本公开,所有韩文习得系统均包括呈现天地人论的天地人论部(模块,module)。其可以包括呈现至少一个音节的音节部;与学习者交换视听数据的对话(交互)部;或测试和评价音节或音字素的四种语言技能中至少一种的评价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韩文习得系统可以包括呈现至少一个音字素的音字素部。另一韩文习得系统可以包括呈现至少一个母音音字素的母音部;以及呈现至少一个子音音字素的子音部。其他韩文习得系统可以包括原始(基元)音字素部,其呈现至少一个原始音字素,其中的字素描绘了对应音素的调音器官(发音器官)。它可以包括第二(二级,次生)音字素部,其呈现至少一个第二音字素,其中的字素描绘了对应音素的调音方式。它可以包括第三(三级)音字素部,其呈现派生和合成音字素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的字素表明了对应音素的调音特征。
计算机可读介质
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代码可以实施本公开。计算机可读介质是可以储存数据的任何储存设备,该数据之后计算机系统可以读取。其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磁带、软盘、光学数据储存设备等等。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分布在耦接网络的计算机系统上,使得计算机可读代码以分布方式储存和执行。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用于执行韩文习得方法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呈现天地人论、至少一个音节和至少一个音字素。另一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呈现天地人论、至少一个母音音字素以及至少一个子音音字素。它可以呈现至少一个音节。
韩文学习材料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韩文学习材料包括呈现天地人论的天地人论章节、呈现至少一个音节的音节章节以及呈现至少一个音字素的音字素章节。
附图说明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示,附图中:
图1示出了包括具有音节翼的母音和子音表的韩文翼(wing);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韩文习得系统;
图3示出了用于韩文音节和音字素的四重字母和发音部;
图4-图6示出了音节、音字素和语言评价部(言语评价部)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立体描绘天地人论的圆形和矩形天地人图案;
图8总结了最高水平的字母和发音的三重构造;
图9示出了由其调音特征组成的简单母音和子音空间;
图10根据其调音器官和几何结构总结了母音和子音形成规则;
图11示出了原始母音(基元母音),其字母描绘了其振动调音器官;
图12示出了第二母音(二级母音)的活动腭的相对移动;
图13示出了源自象形母音的附母音(化母音,/i/化母音,附/i/母音)和二重母音(合成母音);
图14-图15示出了象形子音,其字母描绘了其调音器官;
图16示出了以三段爆破强度区分的两种松音;
图17示出了由原始母音和子音构成的原始音节(基元音节);以及
图18示出了原始子音(基元子音)的单音节和双音节名称。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详细描述包含许多特定技术和方法,但这些不应视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作为本公开目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本公开的韩文习得方法和系统内可以由许多其他分支和变化。例如,韩文课程可以简单地呈现根据图1中的韩文翼的字母-发音映射。
韩文习得系统
本公开的韩文习得系统通过可操作地将图2中的韩文部100、对话部800和评价部900连接起来可以呈现具有普遍对话的个性化韩文课程。为了更好的内容和风格,其可以练习并测试学习者的音节和音字素的四种语言技能,以评价其表现以及韩文课程的教育效果。连接到互联网,其可以共享并处理各种数据和资源,以增强其性能和可靠性。其可以将各种语言学和教育材料用于韩文习得。其可以使用互联网上的视听资源使韩文课程个性化。其可以建立教育专家知识资料(数据库),用于进一步的分析和教育指导(建议)。其可以使用具有高计算能力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来处理和分析资料中的大数据。
韩文部
本公开将天地人论部200、音节部300和音字素部400可操作地连接起来的韩文部100可以向学习者呈现个性化的韩文课程,从基础原则到字母-发音映射。其可以改变韩文课程的内容、风格和水平,以适应学习者的偏好和学习曲线。根据学习者的表现,其可以培养教育环境以促进积极学习并最大化韩文课程对学习者的教育效果。天地人论部200可以呈现天地人论并用世界上的其他过程和现实来例示音声产生过程和书写系统。分别呈现音节和音字素的音节部300和音字素部400可以共享按其双重、三重或四重构造分类的子部。韩文部100中的子部可以呈现简洁独立的课程,具有步进式说明,并指导向后或向前的步骤,以考虑学习者的学习曲线并最大化其对学习者的教育效果。
按照音节的三重构造,音节部300可以将所有音字素分类为起始音字素、中间音字素和最终音字素。按照三重音字素形成过程,音素部500可以将所有音素分类为基础音素、派生音素和合成音素,而字素部600可以将所有字素分类为象形字素、派生字素和合成字素。对于四重形成过程,其可以将其第一类别再分为原始(基元)类别和第二(二级,次生)类别,并且因此构成图3中的十二个部。例如,象形中间字素部可以包括原始中间字素部624和第二中间字素部644。三重和四重混合形成过程限定了音素和字素二者的混合形成过程。
音节部
本公开的音节部300可以以包括起始、中间和最终音字素的三重语音和图形原则来呈现并练习音节。在图4中,其可以将音声音节部310和图形音节部320可操作地连接起来,以双向映射音声和图形音节并练习学习者的四种语言技能。首先,学习者或评价部900可以选择音节及其水平(s301)。如果学习者想学习音节中的音字素,则执行音字素部400(s302)。针对选择的音节,选择性或交替地执行音声音节部310或图形音节部320(s303)。其可以在学习者练习音节的四种语言技能时评价学习者的表现(s304)。其还可以在学习者自测音节的四种语言技能时评价其教育效果(s305)。最后,学习者可以根据来自评价部900的教育指导而重复以进行可能的进一步学习(s306)。
本公开的音声音节部310可以以其三重调音语音呈现音声音节,如图4右上所示。首先,其针对音声音节和水平准备教育内容(s311)。其呈现音声音节的起始、中间和最终发音(s312)。其呈现将起始、中间和最终发音无缝协调的音声音节(s313)。在图4右下,本公开的图形音节部320同样地以其三重设计原则来呈现图形音节。
音字素部
本公开的音字素部400可以按其语音和设计原则以发声断面图或3D渲染来呈现并练习音字素。在图5中,可以双向呈现音字素,并评价学习者的四种语言技能。首先,学习者或评价部900可以选择音字素及其水平(s401)。针对音字素,选择性或交替地执行音素部500或字素部600(s402)。可以在学习者练习其四种语言技能时评价学习者的表现(s403)。可以在学习者在自测其四种语言技能时评价教育效果(s404)。最后,学习者可以根据教育指导而重复以进行进一步学习(s405)。
本公开的音素部500可以以其调音语音呈现音素,如图5右上所示。首先,其针对音素和水平准备教育内容(s501)。音素的语音调音(s502)用语音值呈现(s503)。在图5右下,本公开的字素部600同样地以其设计原则和字母形成来呈现字素。
评价部
本公开的可操作地将语言评价部910、分析部930和指导部(建议部)940连接起来的评价部900可以从基础到深入分析来对学习者和韩文课程进行评价。根据可用的对话设备,可以配置评价方法,拉平深入分析,估计其教育效果,并向学习者提供相应的教育指导。可以设置用于四种语言技能测试的问题,并在多个方面评价学习者答案的各种错误及其概率。除了基础分析,分析部930可以用个人或其他用户的综合资料对学习者的学习曲线和韩文课程的教育效果进行精细地分析。除了分析评价,指导部940可以根据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的教育指导向学习者提供定制化的指导。
本公开的将发音评价部920和字母评价部950可操作地连接起来的语言评价部910可以测试并评价音字素和音节的四种语言技能,如图6所示。首先,学习者或评价部900可以选择发音、字母及其水平(s911)。针对选择的发音和字母,选择性或交替地执行发音评价部920或字母评价部950(s912)。最后,评价学习者的整体的四种语言技能(s913)。
本公开的字母评价部950可以评价字素和图形音节的书面语言技能,如图6右侧所示。首先,针对训练(或测试)来准备字母及其水平(s951)。针对选择的字母,选择性或交替地进行读(s953)或书写(s954)训练(或测试)。最后,评价字母的整体书写语言技能(s955)。发音评价部920同样地评价出声语言的听说技能。两个部均可以计算答案的定量距离和置信度用于深入分析。
对话部
本公开的可操作地将语言处理部810、表示部830和资料部840连接起来的对话部800可以利用所有可用的资源来在学习者与韩文习得系统之间处理及交换各种数据,以培养用户友好的对话。它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偏好和教育指导来处理并输出来自韩文习得系统的视听数据和信息。反过来,它可以收集并处理学习者的反应以支持对话式韩文课程。表示部830可以操纵、配置并表示所有视觉信息。资料部840可以储存系统的所有教育数据和信息以及对话历史。
包括音声处理部820和映像处理部850的语言处理部810可以生成并处理韩文习得系统中的输入和输出的所有数据。它可以收集来自学习者的视听数据以使其输入方法多样化并评价其表现,这是通过音声和映像识别来进行的。这样,可以应对音声和映像识别的概率性模糊,并对权衡各种可能的多个方面。映像处理部850可以实时压缩和恢复大量映像和视频数据,以节约资料中的储存空间。
韩文习得方法
作为根据本公开的韩文习得的最佳模式,母音和子音根据包括书写系统的设计和发音的基础语音的天地人论按照其形成过程的顺序交替呈现:(a)原始母音,(b)原始子音(起始和最终),(c)第二母音,(d)第二子音,(e)附母音;(f)派生子音,(g)二重母音和(h)紧子音(硬子音)。一旦详细呈现原始最终的,其余的最终的可以简单地跟随其初始的,只是用相反的调音和语音值。出于教育目的,第二母音的前母音(前化母音,前/i/化母音)可以在后母音(后化母音,后/i/化母音)之前呈现。
天地人理论
本公开的天地人(Hundli)理论或天地人论科学地将韩文的调音语音和设计原则浓缩为自然现实和三重过程。天地人论设想并包括自然的两个方面,即,存在和变化,并包含其三重构造,即,基础、派生和合成事物,以及形成、发展和解构过程。由韩语中的(Hun)、(D1)和(I/i/)创造的三音节合成词Hun·dl·i(天地人)被创造出来用于作为整体描绘世界的普遍动态。首先,韩语中的是一些派生词的词根,意为大、天或一。其中,天是发散过程或派生事物的象征。其次,意为平地,收敛过程或基础事物的象征。再次,意为人或物,和谐生活的物的象征,表示天(Hun)和地(Dl)的结合或平衡。天地人论表征了世界的整体、双重和三重方面,因为一个物质设想并包括其两种相反的性质。
本公开的天地人图案可以使天地人论的关键概念形象化并加强理解。图7中作为过程或现实其立体地描绘了来自一个物质的两个对立面的和谐动态。图7a的圆形天地人图案用颜色1和3在两种性质之间划分出界线,足以显示颜色2背景中的原始物质(基元物质)。朝向右上的上升部分、朝向左下的下降部分以及之间的结合部分分别代表“天”(Hun)、“地”(Dl)和“人”(I)。天地人图案使世界的有形二元性及其和谐的结合形象化。圆形天地人图案的天和地部分在字面上定义其方向性规约。天地人图案在形状和颜色方面的许多分支中,图7b示出了矩形的一个图案,并且可以选择三种颜色表示其象征,即,红、蓝和黄。在字面上概括天、地和人的辨别性特征的最简单的几何象征分别包括几何基元(点、横线和竖线)和基础形状(圆形、方形和三角形)。
在其过程和现实二元含义上,本公开的天地人论对韩文的调音语音和设计原则之间的双重或三重对称性有全新的见解,如图8所示。首先,字面上的图形音节的三重构造根据图8a和图8b中天地人论的处理方面在时间上反映出音声音节的三重构造。其次,天地人论的实质方面表示了图8c和图8d的音字素形成过程的三重对称性。再次,第一两个三重原则的所有组合构成图8e和图8f的九组音字素,其通过其三重形成过程可以组成音素部500和字素部600。
三重音节
本公开的天地人论将音声音节的三重构造模型化,其中发音随着时间形成、持续并消逝。特别地,图8a中天地人图案以开音素、连音素和闭音素沿下降时间轴概括了音声音节或段的三重构造。音声发音就像自来水的声音;由声道中的调音器官切换的气流产生音声发音,就像由水管上的水龙头控制的流动水产生自来水声音。三种类型的自来水声音包括(a)当水龙头打开时的开音素(或开音),(b)当自来水流动时的连音素,以及(c)当水龙头关闭时的闭音素(或闭音)。同样地,声道中的调音器官天生就可以产生开音素、连音素或闭音素。在一些上下文中,开音素、连音素和闭音素分别称为起始音素、中间音素和最终音素。
天地人理论和图案可以在时间上的音声音节和字面上的图形音节之间来回转换三重构造,如图8a和图8b所示。图8b中的图形音节将初始(<○)、中间和最终(○>)字素分别竖向放置在音节块的顶部、中间和底部。此处“○”和分别表示任意子音和母音。尖括号,即“<”和“>”,分别对应天和地,通过“○”的左上标和下标区分开音素和闭音素。图形音节的这种模板在IPA中称为或在韩文中我们根据语音谐音简单地将其读作“wing”,其没有左上标和下标。注意,分别具有“-”、“|”和二者的肥大、长身、巨大母音放置在“<○”的底部、右侧及底部和右侧。图形音节中初始和中间字素是必不可少的,而音声音节中只有中间音素是必不可少的。在图形音节中,如果开音素不发音,则在“<○”处放置而如果闭音素不发音则省略“○>”。
三重音字素
天地人理论和图案可以在韩文形成过程中包括嵌套双重和三重构造,以加强韩文课程的学习效果,便于在分类的音字素中重复使用。对于母音和子音二者,图8d中从象形到派生到合成的字素形成过程仿效图8c中从基础到派生到合成的音素形成过程。现给出一些变型:(a)映射到派生字母的前母音在和谐中是二重母音,以及(b)映射到各自竝书的紧音(硬音)是派生音。通常来说,音字素和音节的调音和图形复杂性同样是彼此成比例的。
在音素形成过程中,本公开的调音特征使得能通过语音调音和值有效再现音素空间。很明显,合成音素通过组成一个以上的简单音素来限定,本公开将其分类为基础和派生音素。韩文母音和子音的简单音素空间通过图9的调音特征来构建。首先,母音高度、嘴唇形状和舌根高度贯穿简单母音空间,简单母音空间在图9a中的正面是具有前两者的子空间。其次,调音的位置和方式三段爆破强度和二段紧张度贯穿简单子音空间,简单子音空间在9b的斜视图中的侧面是具有前两者的子空间。然而,外行人难以像语言学家一样根据辨别性特征重现完整的母音空间。可替代地,本公开的调音特征包括振动调音器官、腭移动和舌根上升,这些有效再现母音空间,损失很少。
图10简洁地总结了从调音器官到原始字素(基元字素)到韩文形成过程的母音和子音的字素学习里程碑。韩文基元和形成过程的直观对称性和有序变化加强对基本原则的理解。图10b和图10e中按天地人图案放置的母音和子音基元仿效图10a和图10d一左一右发声断面图中的调音器官,并分别为其在图10c和图10f中的形成过程奠定基石。根据右发声断面图中嘴部的宇观类比,天、地和人分别作为原始母音的调音特征对应半圆形腭、舌面和上升的舌根。根据左发声断面图中竖向对准的口腔道的另一宇观类比,天、地和人分别作为原始子音的调音特征对应于呼气的喉咙、嘴唇的气室以及尖锐的牙齿。
本公开的韩文形成过程针对图10c的母音和图10f的子音制定了象形、派生和合成字素。此处实心圆(或扩大的点)和空心圆分别表示任意母音和子音的字素。图10b和图10e中的天均变成图10c和图10f中地上的象形基础,以开始韩文形成过程。首先,母音象形符(●)通过对其加点或竖线变成附母音字母,合成母音字母结合两个字素要注意,作为/i/的图形音节告诉我们是附母音。中的点和竖线分别告诉我们前母音和后母音的字母设计。其次,子音象形符通过对其加笔画变成派生字母并且合成子音字母结合两个字素例如,通过爆破强度表示的第二派生字,松音(软音)的各自竝书表示紧音(硬音)。
本公开的韩文习得方法提出首先掌握较简单的母音,因为简单的母音本身是完整的音节,并且一经习得就可以与子音组成新的音节。对于初学者,就语音调音而言,音节简单且稳定,加强初学者的学习曲线以及对初学者的教育效果。几个原始音字素对于初学者有足够的辨别性和平衡性,可以从初期用三重对应音节和合成音节练习各种音声和图形的音节。然而,初学者可以根据韩文形成过程有效掌握其余的音字素。
图1中本公开的韩文翼根据韩文形成过程将重要字母简洁地整理为母音和子音表。如固定翼一样,其示出了三种不同的图形音节形式,韩文名称在机身处,并且在两翼立体展开多维音素空间。子音表前的母音表强调其在音节中的重要性。所有音字素在多维空间中的线性排序可以遵循其形成过程。字母名称告诉我们其语音值和音节组成。起始和最终字素以分别在其前后结合“-”代表的开音节和闭音节来命名。同时具有开音素和闭音素的子音名称为具有其字素名称的双音节词。另外,通过将连续的两个相同母音进行音韵收缩可以将双音节名称缩短为单音节名称。IPA可以代替图1中的字母名称。
母音音字素
对于本公开的原始母音,图11中几何基元概括了其发音(即/Λ/、和/i/)的振动调音器官。首先,当在颌的中间高度处发/Λ/音时,图11a中点(·)表征振动腭。其次,当在颌最小高度处发音时,图11b中横线(-)表征振动舌头的舌面。再次,当在颌的最小高度处发/i/音时,图11c中竖线(|)表征上升的舌根的振动敞开侧。它们形成图9a中所有发散、收敛和附母音的三重结构。按照圆形天地人图案或沿右发声断面图列出,它们概括了上述讨论并加强对音字素对称性的理解。
对于本公开的第二母音,其字母在图12中用几何基元的组合也概括了其发音(即升音出气音/ɑ/、降音/u/和进气音)的语音质量及其活动腭的对应移动。图9a中其语音调音在母音高度和嘴唇形状上彼此差别甚大。要注意,当我们用非圆的嘴唇发/ɑ/和时,软腭轻微振动。噘唇发和/u/增加口腔道前侧的气压,并使硬腭相对剧烈地振动。假设腭平面的轴线与腭中心处的下颌水平对准。在腭平面中,当我们如图12b张开嘴部时,软腭向前移动,而硬腭向上移动,如图12a所示。相反,当我们如图12d闭合嘴部时,它们如图12c朝相反方向移动。在右发声断面图中,代表/ɑ/的指示软腭向前或向右移动,并且因此对于活动颚,在参考竖线(|)后侧放置点(·)。代表的指示活动颚向后移动。同样地,代表的和代表/u/的分别通过在横线(-)上方和下方的点指示硬腭向上和向下移动。以/Λ/为基础的第二母音与其活动颚的相对移动形成腭母音交叉。在图13a的上半部分中,按两种语音质量排列象形母音:语音重量(或感觉)和流动。
本公开的附母音字母在其基础字母上加点或竖线。取决于“|”的出现,有两种类型的附(化,附/i/,/i/化,iotation):前(前化,前/i/化,pre-iotation)(在发音前面出现)和后(后化,后/i/化,post-iotation)(在字母“|”后面出现)。图11c中升起的舌根将除了“|”以外的所有象形母音转为其后母音,通过在其基础字母的右侧加“|”来表示这些字母,如图13a所示。例如,代表的和代表/e/的分别是和的后母音(post-iotized vowel)。有时,巨大的后母音即和分别双母音化为/we/和/wi/。简单母音的前母音(pre-iotized vowel)是其以/j/起音的腭音,通过在其基础字母已有点的旁边加点来表示其字母,如图13b所示。例如,代表/jɑ/的和代表的分别是和的前变形。
在本公开中,二重母音形成巨大母音,因为其发音在母音和谐中形成复杂母音,即,重肥大母音开头,后面紧跟轻长身母音,如图13c所示。例如,代表/wa/的是和的合成,通过释放噘唇快速发并张开嘴部发因为其调音足够靠近,与图9a的语音流动相同。因此,发音效率和调音简练解释了唇起音和腭起音方面的母音和谐,减少调音移动。
子音音字素
对于本公开的原始起始音,基础形状概括了其发音即/m/和/s/的调音器官。图10d中,圆形、方形和三角形表征圆形喉咙、方形嘴唇和尖锐牙齿。尽管图14a或图11b中我们先入为主不发音,但放松喉部产生柔和气流在不张紧的情况下发出该调音限定气流切换的参考状态,其中,开调音结束,并且闭调音开始。例如,从图14b的闭嘴唇调音到参考点的开嘴唇通过使空气即刻流过嘴唇发出其开音素,即,/m/。利用舌尖,张开牙齿从图14c到发出开音素/s/。
在本公开中,起始音素反向调音——如可能——限定了再使用起始字素的最终音字素。这对于本公开的三个原始最终音同样适用。首先,从图14a到图14b调音的闭唇通过使空气流过鼻道产生鼻音,即,闭音素/m/。其次,牙齿可以与舌尖一起将口腔道闭合,产生闭音素[d]。再次,喉咙无法闭合声道,使得闭音素不可行。
本公开的原始子音可以最好地展现所有松音(松子音)及其音韵性质。首先,代表所有开子音的源音和标音基础。其次,可以代表两种不同的子音,更具体地是鼻子音,其具有取决于其第一派生音的闭音素。再次,可以代表自身没有闭音素的两种不同子音。
对于本公开的第二子音,其字母概括了当发它们的音即/n/、/l/和/η/时的舌头形状。通过方形的部分或改动,图15中 和分别表征立起的舌尖、弯曲的舌体和升起的舌根。其开调音和闭调音与相同。特别地,和是具有与类似的音韵性质的鼻音,因为它们书写相似。要注意,用较多笔画夸大了弯曲曲线,将其与其他的区分开来,因为其松派生音不在韩国语中使用。将舌头作为整体进行宇观类比,其自由舌尖、舌根和灵活的舌体分别对应于天、地和人。综上所述,按天地人图案或沿左发声断面图列出的相应原始和第二子音概括了上述讨论并加强理解。
同部位派生音的子音字母在其基础字母上增加一笔或两笔笔画,取决于其爆破强度。图16a中,根据三段爆破强度,连续音、障碍音和激音子音按天地人图案完成其三重发声气流。例如,代表/d/的和代表/t/的分别在代表/n/的和代表/d/的上增加横笔画增强爆破。代表/g/的和代表/k/的也分别对代表/η/的和代表/g/的增加横笔画。要注意,创造性地将笔画分为两笔并将其放在顶部,如喇叭一般。也将两个笔画分别分为两笔并放在旁,如双翼一般。
并非同部位派生音的所有闭子音都能在语音上区分开,而是完全按照本公开的原则。首先,图16b中激音鼻子音(和)的闭调音快速将其发声减小并消除与其障碍音(和)的辨别语音特征。其次,如和其闭派生音也是如此。图16将覆在矩形天地人图案上面可以告诉我们本公开的所有松音。
本公开的各自竝书通过将基础字母并排放置展现了所有紧子音。与松音相比,紧音是通过在发声过程的任何时间使声门张紧发出的高音调。例如,表示的紧音,即在本公开的所有可能紧音字素中,目前韩语拼写中有效的只有五个:和虽然韩国语中不允许有复杂子音发音,但出于词素音位拼写,非各自子音竝书放在最终位置处。
要注意,本公开的解决了“|”、和中缺少的拼图,其中是旧字母,其唯一的闭音素是/η/。升起的舌根的两侧可以产生书写相似的开音素连音素“|”和闭音素 的开音素与其附近调音器官的的开音素相近。认为和的闭音素是相同的,并且其开音素也相同。最初,可以将附加在下面,以区分与“|”的书写,并按照象形原则考虑和的语音相似性。由于韩语拼写中开音素变成或废除,没有闭音素,以其语音和图形相似性代替了
韩文音节示例
只要习得新的音字素,将音字素与原始母音或子音结合的开音节和闭音节就可以作为示例,增强音节组成的学习效果。例如,图17中三个原始母音和子音的所有组合构成本公开的原始音节。图18示出了原始子音名称。IPA并不完全与韩文一致,因为其可以不一样地表示一些字母,如可以呈现其他音节以练习四种语言技能。
附图标记
100:韩文部 200:天地人论部
300:音节部 310:音声音节部 320:图形音节部
400:音字素部 500:音素部 600:字素部
800:对话部 810:语言处理部 820:音声处理部
830:表示部 840:资料部 850:映像处理部
900:评价部 910:语言评价部 920:发音评价部
930:分析部 940:指导部 950:字母评价部。
Claims (18)
1.一种韩文习得系统,包括:
天地人论部,所述天地人论部呈现科学思考体系,所述科学思考体系总结了韩文的调音语音和设计原则;以及
音节部,所述音节部根据所述科学思考体系利用调音语音及其设计原则来呈现至少一个音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韩文习得系统,还包括:
呈现至少一个原始音字素的原始音字素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原始音字素中的每个均包括原始字素和原始音素,并且所述原始字素描绘了所述原始音素的调音器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韩文习得系统,还包括:
呈现至少一个第二音字素的第二音字素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音字素中的每个均包括第二字素和第二音素,并且所述第二字素描绘了所述第二音素的调音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韩文习得系统,还包括:
呈现至少一个第三音字素的第三音字素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音字素中的每个均包括第三字素和第三音素,并且所述第三字素表明了所述第三音素的调音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韩文习得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音节的至少一个音素和至少一个字素按照其三重、四重或混合形成过程来组织。
6.一种韩文习得系统,包括:
天地人论部,所述天地人论部呈现科学思考体系,所述科学思考体系总结了韩文的调音语音和设计原则;
母音部,所述母音部根据所述科学思考体系利用调音语音及其设计原则来呈现至少一个母音音字素;以及
子音部,所述子音部根据所述科学思考体系利用调音语音及其设计原则来呈现至少一个子音音字素。
7.一种韩文习得系统,包括:
天地人论部,所述天地人论部呈现科学思考体系,所述科学思考体系总结了韩文的调音语音和设计原则;以及
音字素部,所述音字素部根据所述科学思考体系利用调音语音及其设计原则来呈现至少一个音字素。
8.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韩文习得系统,还包括:
对话部,所述对话部与学习者交换视听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韩文习得系统,还包括:
评价部,所述评价部测试并评价音节或音字素的四种语言技能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韩文习得系统,其中,所述科学思考体系包括自然现实和三重过程,使得
所述科学思考体系的天代表发散过程或派生事物;
所述科学思考体系的地代表收敛过程或基础事物;以及
所述科学思考体系的人代表结合过程或合成事物。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韩文习得系统,还包括:
音节部,所述音节部根据所述科学思考体系利用调音语音及其设计原则呈现至少一个音节。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韩文习得系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音节中的每个均具有时间上的三重语音构造,使得
起始音素,如有,为音节段的开音素;
中间音素为所述音节段的连音素;以及
最终音素,如有,为所述音节段的闭音素。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韩文习得系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音节中的每个均具有字面上的三重图形构造,使得
起始字素,如有,放置在音节块的顶部;
中间字素放置在所述音节块的中间;以及
最终字素,如有,放置在所述音节块的底部。
14.一种储存了执行韩文习得方法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韩文习得方法包括:
呈现总结了韩文的调音语音和设计原则的科学思考体系;
根据所述科学思考体系利用调音语音及其设计原则来呈现至少一个音节;以及
根据所述科学思考体系利用调音语音及其设计原则来呈现至少一个音字素。
15.一种储存了执行韩文习得方法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韩文习得方法包括:
呈现总结了韩文的调音语音和设计原则的科学思考体系;
根据所述科学思考体系利用调音语音及其设计原则来呈现至少一个母音音字素;以及
根据所述科学思考体系利用调音语音及其设计原则来呈现至少一个子音音字素。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
根据所述科学思考体系利用调音语音及其设计原则来呈现至少一个音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音节中的每个均具有字面上的三重图形构造,使得
起始字素,如有,放置在音节块的顶部;
中间字素放置在所述音节块的中间;以及
最终字素,如有,放置在所述音节块的底部。
18.一种韩文学习材料,包括:
天地人论章节,所述天地人论章节呈现科学思考体系,所述科学思考体系总结了韩文的调音语音和设计原则;
音节章节,所述音节章节根据所述科学思考体系利用调音语音及其设计原则来呈现至少一个音节;以及
音字素章节,所述音字素章节根据所述科学思考体系利用附带调音语音及其设计原则来呈现至少一个音字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US2016/023597 WO2017164849A1 (en) | 2016-03-22 | 2016-03-22 | System, learning material,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executing hangul acquisition method based on phonetics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54950A true CN109154950A (zh) | 2019-01-04 |
Family
ID=59899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83864.1A Pending CN109154950A (zh) | 2016-03-22 | 2016-03-22 | 基于语音执行韩文习得方法的系统、学习材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027061A1 (zh) |
JP (1) | JP2019512746A (zh) |
KR (1) | KR20190003500A (zh) |
CN (1) | CN109154950A (zh) |
WO (1) | WO2017164849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93831A (zh) * | 2020-03-13 | 2021-09-14 | 开曼商阿普力特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至少双音素的语音输入操作方法及电脑程序产品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078327B1 (ko) * | 2017-11-21 | 2020-02-17 | 김현신 | 한글 학습 장치 및 한글 학습 방법 |
KR102112955B1 (ko) | 2019-08-19 | 2020-05-19 | 송제욱 | 반복 학습효과를 가진 한글 학습용 교재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0488A (zh) * | 2007-10-16 | 2008-03-12 | 曾银平 | 子母韩文输入法 |
WO2010053248A2 (ko) * | 2008-11-04 | 2010-05-14 | 넷플라이주식회사 | 중국어 발음 교육전용의 한글표기 방법과 그 입력장치 |
WO2012061588A2 (en) * | 2010-11-04 | 2012-05-10 | Legendum Pro Vita, Ll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cribing or transliterating to an iconophonological orthography |
CN103425260A (zh) * | 2013-06-18 | 2013-12-04 | 吴礼明 | 复式五元音数字键盘韩文输入法 |
WO2016010306A1 (ko) * | 2014-07-18 | 2016-01-21 | 김성광 | 음소보다 더 세분화된 구성단위 또는 다양한 게임을 활용한 언어 학습 시스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72874B2 (en) * | 2004-11-22 | 2012-09-25 | Bravobrava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sting language learning |
US20070250307A1 (en) * | 2006-03-03 | 2007-10-25 | Iq Technology Inc. |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thereof for language learning and displaying possible terms |
US8977535B2 (en) * | 2011-04-06 | 2015-03-10 | Pierre-Henry DE BRUYN | Transliterating methods between character-based and phonetic symbol-based writing systems |
-
2016
- 2016-03-22 CN CN201680083864.1A patent/CN109154950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3-22 WO PCT/US2016/023597 patent/WO201716484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3-22 JP JP2018550415A patent/JP2019512746A/ja active Pending
- 2016-03-22 KR KR1020187030252A patent/KR20190003500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8
- 2018-09-21 US US16/138,506 patent/US2019002706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0488A (zh) * | 2007-10-16 | 2008-03-12 | 曾银平 | 子母韩文输入法 |
WO2010053248A2 (ko) * | 2008-11-04 | 2010-05-14 | 넷플라이주식회사 | 중국어 발음 교육전용의 한글표기 방법과 그 입력장치 |
CN102439648A (zh) * | 2008-11-04 | 2012-05-02 | Netfly株式会社 | 汉语发音教育专用韩国语标记方法和输入装置 |
WO2012061588A2 (en) * | 2010-11-04 | 2012-05-10 | Legendum Pro Vita, Ll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cribing or transliterating to an iconophonological orthography |
CN103425260A (zh) * | 2013-06-18 | 2013-12-04 | 吴礼明 | 复式五元音数字键盘韩文输入法 |
WO2016010306A1 (ko) * | 2014-07-18 | 2016-01-21 | 김성광 | 음소보다 더 세분화된 구성단위 또는 다양한 게임을 활용한 언어 학습 시스템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丁斓斓: "浅谈韩国语音教材开发――以非专业学习者为对象", 《科技视界》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93831A (zh) * | 2020-03-13 | 2021-09-14 | 开曼商阿普力特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至少双音素的语音输入操作方法及电脑程序产品 |
CN113393831B (zh) * | 2020-03-13 | 2023-12-26 | 开曼商阿普力特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至少双音素的语音输入操作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90003500A (ko) | 2019-01-09 |
WO2017164849A1 (en) | 2017-09-28 |
US20190027061A1 (en) | 2019-01-24 |
JP2019512746A (ja) | 2019-05-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estermann et al. | Practical phonetics for students of African languages | |
US7877259B2 (en) | Prosodic speech text codes and their use in computerized speech systems | |
RU2690863C1 (ru) |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компьютеризированного обучения музыкальному языку | |
KR20150076127A (ko) | 이종 언어 비교 발음 지원 발음 학습 지원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의 발음 학습 지원 방법 | |
CN105390133A (zh) | 藏语ttvs系统的实现方法 | |
US20130191115A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cribing or Transliterating to an Iconphonological Orthography | |
KR20140071070A (ko) | 음소기호를 이용한 외국어 발음 학습방법 및 학습장치 | |
Basuki | The use of drilling method in teaching phonetic transcription and word stress of pronunciation class | |
CN107041159B (zh) | 发音助手 | |
CN109154950A (zh) | 基于语音执行韩文习得方法的系统、学习材料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Demenko et al. | The use of speech technology in foreign language pronunciation training | |
CN108091185A (zh) | 基于音节拼读的单词学习系统及其单词学习方法 | |
US20130098225A1 (en) | Method of improving vocal performance with embouchure functions | |
JP2006126498A (ja) | 英語の発音の学習を支援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英語発音学習支援方法、英語発音学習支援装置、英語発音学習支援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
JP2003162291A (ja) | 語学学習装置 | |
KR20160001332A (ko) | 영어 연음 학습 시스템 및 그의 방법 | |
Lezhenin et al. | Study intonation: Mobile environment for prosody teaching | |
Pyshkin et al. | Multimodal modeling of the mora-timed rhythm of Japanes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omputer-assisted pronunciation training | |
KR20150075502A (ko) | 발음 학습 지원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의 발음 학습 지원 방법 | |
AU2012100262B4 (en) | Speech visualisation tool | |
KR101841324B1 (ko) | 한글교육블록 및 이를 제작하기 위한 한글교육보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한글교육세트 | |
Kadirova | Reading rules of English vowels in four types of stressed syllables | |
Xu |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eaching Korean students Chinese tones: Taking Korean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an Example | |
Neiriz | The Phonetics 3D | |
Li | Diction for Mandarin/Chinese Singers: A Methodology to Achieve Resonant Tone and Vowel Unification in Western Choral Music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