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1253B -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以及再现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以及再现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1253B
CN109151253B CN201811130978.4A CN201811130978A CN109151253B CN 109151253 B CN109151253 B CN 109151253B CN 201811130978 A CN201811130978 A CN 201811130978A CN 109151253 B CN109151253 B CN 1091512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minance
stream
dynamic range
video
reproduction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309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1253A (zh
Inventor
小塚雅之
西孝启
寺田健吾
远间正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151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1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508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or end-user data
    • H04N21/4518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or end-user data involving characteristics of one or more peripherals, e.g. peripheral type, software version, amount of memory available or display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64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 H04N9/646Circuits for processing colour signals for image enhancement, e.g. vertical detail restoration, cross-colour elimination, contour correction, chrominance trapping fil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90Dynamic range modification of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1/00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11/24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04N21/4318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by altering the content in the rendering process, e.g. blanking, blurring or masking an image reg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5Processing of additional data, e.g. decrypting of additional data, reconstructing software from modules extracted from the transport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04N21/43635HDM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508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or end-user data
    • H04N21/4516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or end-user data involving client characteristics, e.g. Set-Top-Box type, software version or amount of memory availab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14Picture signal circuitry for video frequency region
    • H04N5/20Circuitry for controlling amplitude response
    • H04N5/202Gamma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7Regeneration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73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gamma adjustment, e.g. selecting another gamma curv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6Colour space trans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Pictur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Processing Of Color Television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显示装置、显示方法以及再现显示系统。显示装置基于从影像流取得的再现信号显示影像,影像流具有亮度的动态范围的最大值超过预定亮度值的第一动态范围,显示装置具有在比第一动态范围小的第二动态范围内显示影像的能力,显示装置具备接收部和显示部,接收部接收:(1‑a)通过以不针对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第一影像流的亮度执行亮度转换的方式再现第一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一再现信号、以及(1‑b)通过针对第一影像流的亮度执行亮度转换并再现第一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一再现信号中的一个;或者(2)通过针对未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第二影像流的亮度执行亮度转换并再现的第二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二再现信号。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以及再现显示系统
本申请是2015年9月14日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80005689.X(国际申请号PCT/JP2015/004658),发明名称为“再现方法以及再现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再现方法以及再现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了用于改善能够显示的亮度级的图像信号处理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674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基于从影像流取得的再现信号显示影像,所述影像流具有亮度的动态范围的最大值超过预定亮度值的第一动态范围,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在比所述第一动态范围小的第二动态范围内显示影像的能力,所述显示装置具备接收部和显示部,所述接收部接收:(1-a)通过以不针对基于混合型的OETF即光电传递函数被量化的第一影像流的亮度执行从所述第一动态范围转换为所述第二动态范围的亮度转换的方式再现所述第一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一再现信号、以及(1-b)通过针对所述第一影像流的亮度执行所述亮度转换并再现受到所述亮度转换的所述第一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一再现信号中的一个;或者(2)通过针对未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第二影像流的亮度执行所述亮度转换并再现受到所述亮度转换的所述第二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二再现信号;所述显示部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再现信号显示影像或者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二再现信号显示影像。
本申请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方法用于显示装置基于从影像流取得的再现信号显示影像,所述影像流具有亮度的动态范围的最大值超过预定亮度值的第一动态范围,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在比所述第一动态范围小的第二动态范围内显示影像的能力,所述显示方法包括:接收(1-a)通过以不针对基于混合型的OETF即光电传递函数被量化的第一影像流的亮度执行从所述第一动态范围转换为所述第二动态范围的亮度转换的方式再现所述第一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一再现信号、以及(1-b)通过针对所述第一影像流的亮度执行所述亮度转换并再现受到所述亮度转换的所述第一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一再现信号中的一个;或者(2)通过针对未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第二影像流的亮度执行所述亮度转换并再现受到所述亮度转换的所述第二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二再现信号;并且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再现信号显示影像或者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二再现信号显示影像。
本申请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再现显示系统包括:再现装置,再现影像流并输出从被再现的所述影像流取得的再现信号;以及显示装置,基于所述再现信号显示影像,所述影像流具有第一动态范围,在该第一动态范围内亮度的动态范围的最大值超过第二动态范围的最大值,所述再现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决定所述影像流是否基于混合型的OETF即光电传递函数被量化,所述处理器在决定为所述影像流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情况下,输出(1-a)通过以不针对所述影像流的亮度执行从所述第一动态范围转换为所述第二动态范围的亮度转换的方式再现所述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一再现信号、以及(1-b)通过针对所述影像流的亮度执行所述亮度转换从而取得的第一再现信号中的一个,所述处理器在决定为所述影像流不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情况下,输出(2)通过针对所述影像流的亮度执行所述亮度转换从而取得的第二再现信号;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二动态范围内再现影像,而且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部,该显示部基于所述第一再现信号显示影像或者基于所述第二再现信号显示影像。
本申请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再现方法进行影像流的再现,并将通过进行所述再现而得到的再现信号输出至显示装置,所述影像流由亮度的动态范围的最大值超过100nit的第一动态范围构成,所述显示装置是在比所述第一动态范围小的第二动态范围内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所述再现方法对所述影像流是否基于混合型的OETF(光电传递函数)被量化进行判定,在判定为所述影像流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情况下,针对所述影像流的亮度,不进行从所述第一动态范围向所述第二动态范围转换的亮度转换,而输出通过进行所述影像流的再现而得到的第一再现信号,在判定为所述影像流未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情况下,针对所述影像流进行所述亮度转换,并输出通过针对所述影像流进行所述亮度转换以及所述再现而得到的第二再现信号。
此外,本申请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再现装置再现影像流,并将通过再现而得到的再现信号输出至显示装置,所述影像流由亮度的动态范围的最大值超过100nit的第一动态范围构成,所述显示装置是在比所述第一动态范围小的第二动态范围内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所述再现装置具备:处理部,对所述影像流是否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进行判定,(i)在判定为所述影像流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情况下,针对所述影像流的亮度,不进行从所述第一动态范围向所述第二动态范围转换的亮度转换,而输出通过进行所述影像流的再现而得到的第一再现信号,(ii)在判定为所述影像流未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情况下,针对所述影像流进行所述亮度转换,并输出通过针对所述影像流进行所述亮度转换以及所述再现而得到的第二再现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Blu-ray(蓝光,注册商标,以下同样)设备与各种BD及各种显示装置对应地进行的处理内容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用Blu-ray设备对记录有与混合型的EOTF对应的HDR流的BD进行再现时的处理内容的示意图。
图3为用于说明混合型的OETF以及混合型的EOTF的概要的图。
图4为用于对各OETF进行比较的图。
图5为扩大了图4的暗部区域(低亮度区域)的图。
图6A为用于说明向HDRTV以及SDRTV发送/分发使用PQ的OETF对亮度值进行量化而成的HDR流的情况的图。
图6B为用于说明向HDRTV以及SDRTV发送/分发使用混合型的OETF对亮度值进行量化而成的HDR流的情况的图。
图7为用于说明向TV提供来自OTT服务的SDR流以及HDR流的情况的图。
图8为用于说明经由Blu-ray设备或OTT STB向TV提供来自OTT服务的SDR流以及HDR流的情况的图。
图9为用于说明向TV提供来自OTT服务的混合型流的情况的图。
图10为用于说明经由Blu-ray设备或OTT STB向TV提供来自OTT服务的混合型流的情况的图。
图11为用于说明新一代Blu-ray用的HDR的概要的图。
图12为用于说明开放库的HDR技术的一例的图。
图13为用于说明开放库的HDR技术的其他一例的图。
图14为表示对HDR主规范例(Mandatory part:强制部分)进行示出的表格的图。
图15为表示Blu-ray设备与各种BD及各种显示装置对应地进行的处理内容的其他一例的示意图。
图16为表示对我们提出的HDR主规范(Mandatory part:强制部分)进行示出的表格的图。
图17为表示Blu-ray设备与各种BD及各种显示装置对应地进行的处理内容的其他一例的示意图。
图18为用于说明SDRTV中的亮度转换的图表。
图19为用于说明HDRTV中的亮度转换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成为本申请的基础的知识)
关于“背景技术”部分中记载的图像信号处理装置,本发明人发现了以下的课题。
至今,影像的高画质化主要在于像素数的增大,被称作Full HD(FHD:Full HighDefinition:全高清)的1920×1080像素的影像、或2048×1080像素的影像得到普及。近年,以影像的更高画质化为目标,开始导入3840x1920像素、或4096×1920像素这类所谓4K影像。并且进一步探讨与影像的高分辨率化一起进行动态范围、色域的扩大、或帧率的提高等,从而使影像高画质化。
其中,关于动态范围,作为与如下的亮度的动态范围对应的方式,HDR(HighDynamic Range:高动态范围)受到关注,该亮度的动态范围维持以往的影像中的暗部灰度,且为了通过更加贴近现实的明亮度来表现当前的TV(电视)信号中不能表现的镜面反射光等的明亮光而扩大了最大亮度值。具体而言,目前为止的TV信号所对应的动态范围的方式被称作SDR(Standard Dynamic Range:标准动态范围),最大亮度值为100nit,与此相对,设想在HDR中将最大亮度值扩大至1000nit以上。HDR在SMPTE(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Television Engineers:(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ITU-R(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Radiocommunications Sector: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组)等中正在进行标准化。作为HDR的具体的适用领域,设想广播、BD(Blu-ray Disc:蓝光光碟)等。
在Blu-ray(蓝光)中,在作为EOTF(Electro-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电光传递函数)而使用PQ的EOTF(也称作“PQ曲线”或“SMPTE 2084”)的HDR的方式中,存在接下来示出的课题。另外,关于EOTF留待后述。
首先,由于未建立从HDR向SDR转换的技术的标准方式,因此Blu-ray(蓝光)设备的制造商以各自独立的方式来实现该转换。因此,存在下述的课题,内容制作者在对应于SDR的TV(以下称作“SDRTV”)上,难以确认从HDR转换为SDR后的影像,难以在SDR转换后的影像中包含内容制作者的意图(Director’s Intent:导演的意图)。
为了解决该课题,电影公司有必要事先准备与HDR、SDR这双方对应的影像流,向1个光碟(例如BD)存入双方的影像流,或者,作为1个套装而放入记录有与SDR对应的影像流(以下称作“SDR流”)的BD和记录有与HDR对应的影像流(以下称作“HDR流”)的BD,并进行贩卖。此外,在互联网分发(OTT:Over the Top)的情况下,有必要在网络服务器中准备SDR流以及HDR流这双方。
另一方面,用户有必要意识到想要使用的TV是否是对应于HDR的TV(以下称作“HDRTV”),以及想要再现的BD(或内容、服务等)是否是对应于HDR的BD(OTT的情况下是HDR服务)从而进行选择。即,用户有必要确认自己拥有的TV是否是HDRTV,在目前的SDRTV的情况下,若不选择记录有SDR流的BD或SDR流,则不能进行适当的显示,因此不能对内容进行视听。由此,存在引起用户抱怨的风险。此外,向2个BD分别存入SDR流与HDR流的情况下,SDRTV的用户再现存入有HDR流的BD时,变成褪色的影像,有可能误解为TV或Blu-ray设备损坏。
在Blu-ray中探讨过的仅使用PQ的EOTF的HDR的方式中,存在上述的课题。因此,本发明通过追加以在暗的部分(低亮度区域)与BT.709的γ曲线(对应于SDR的EOTF)具有兼容性的EOTF的技术为基础的EOTF(以下称作“混合型的EOTF”)并使其能够兼用,从而谋求解决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探讨了下述的改善对策。
本申请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再现方法进行影像流的再现,并将通过进行所述再现而得到的再现信号输出至显示装置,所述影像流由亮度的动态范围的最大值超过100nit的第一动态范围构成,所述显示装置是在比所述第一动态范围小的第二动态范围内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所述再现方法对所述影像流是否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进行判定,在判定为所述影像流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情况下,针对所述影像流的亮度,不进行从所述第一动态范围向所述第二动态范围转换的亮度转换,而输出通过进行所述影像流的再现而得到的第一再现信号,在判定为所述影像流未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情况下,针对所述影像流进行所述亮度转换,并输出通过针对所述影像流进行所述亮度转换以及所述再现而得到的第二再现信号。
据此,能够使显示装置适当地显示影像。
此外,例如,所述混合型的OETF也可以是在低亮度区域中与对应于所述第二动态范围的OETF具有兼容性的、与所述第一动态范围对应的OETF。
此外,例如,所述影像流在未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SMPTE2084OETF被量化。
此外,例如,所述影像流也可以包含表示是否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信息。
此外,例如,所述影像流在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包含由Mastering display color volume SEI message(支配显示颜色容量SEI消息,SEI:supplemental enhancement information,补充增强信息)表示的信息、以及对该影像流所示的内容的峰值亮度进行表示的峰值亮度信息,作为静态元数据。
此外,例如,所述内容的峰值亮度也可以是1000nit。
另外,这些整体性或具体性方式既可以通过装置、系统、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装置、系统、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通过执行上述的改善对策,内容制作者(工作室)在制作HDR流时采用混合型的EOTF的逆函数(OETF:Optical-Electro Transfer Function(光电传递函数))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事先确定在SDRTV中的显示内容,因此能够事先确认用SDRTV观看HDR流时的画质。因此,工作室(studio)在确认了使SDRTV显示使用混合型的OETF制作的HDR流时的显示内容好的情况下,使用混合型的OETF即可。
此外,工作室在判断为采用混合型的OETF时的SDRTV上的显示内容不充分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基于使用PQ曲线的HDR的方式的HDR流、与SDR流的组合来提供服务,从而反映内容制作者的意图(Director’s Intent)。
若电影公司满足于使用混合型的OETF而制作的SDRTV的图像的话,则仅准备使用混合型的OETF而制作的HDR流即可,因此无需准备HDR流以及SDR流这双方。此外,这种情况下,用户无需意识到HDRTV、对应于HDR的BD、对应于HDR的OTT服务等再进行选择。
图1为表示Blu-ray设备与各种BD及各种显示装置对应地进行的处理内容的一例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BD(新一代BD)包括第一BD及第二BD,第一BD记录有利用PQ的OETF(也称作“Optical-Electro Transfer Function:电光传递函数”)对影像的亮度值进行量化而成的HDR流,第二BD记录有利用BT.709的OETF对影像的亮度值进行量化而成的SDR流。另外,也可将记录有利用BT.1886的OETF(也称作“γ2.4曲线”)对影像的亮度值进行量化而成的SDR流的BD作为第二BD。
对用Blu-ray设备(新一代Blu-ray设备)再现第一BD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以后,用实线箭头标记与HDR流对应的处理的流程,用虚线的箭头标记与SDR流对应的处理的流程。
在Blu-ray设备通过HDMI(注册商标,以下相同)2.0以后的通信接口连接于HDRTV(HDR Ready TV:支持HDR的电视)的情况下,其中HDRTV对应于与HDR流对应的显示(以下称作“HDR显示”),在第一BD中记录的HDR流通过Blu-ray设备的视频解码器(HDR(SDR)VideoDecoder:HDR(SDR)视频解码器)被解码。通过解码而取得的影像信号经由HDMI被输出至HDRTV。在HDRTV中,对经由HDMI而接收到的影像信号进行HDR颜色映射,并输出至显示面板,从而在显示面板显示影像。
在Blu-ray设备连接于SDRTV的情况下,在第一BD中记录的HDR流通过Blu-ray设备的视频解码器被解码。对通过解码而取得的影像信号,进行从HDR向SDR的颜色映射处理(也称作“亮度转换处理”或“重映射(remap)”),从而转换为SDR的影像信号。转换而得的SDR的影像信号经由HDMI等通信接口被输出至SDRTV。在SDRTV中,在显示面板显示基于经由HDMI接收到的影像信号而生成的影像。
接下来,对用Blu-ray设备再现第二BD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Blu-ray设备通过HDMI2.0以后的通信接口连接于HDRTV的情况下,在第二BD中记录的SDR流通过Blu-ray设备的视频解码器被解码。通过解码取得的影像信号经由HDMI被输出至HDRTV。在HDRTV中,对经由HDMI接收到的影像信号不进行HDR颜色映射地输出至显示面板,由此在显示面板显示影像。另外,被输出至SDRTV的情况下也进行与上述几乎同样的处理。
图2为表示用Blu-ray设备再现记录有利用混合型的OETF而制作的HDR流的BD时的处理内容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此时的BD是记录有利用混合型的OETF对影像的亮度值进行量化而成的HDR流的第三BD。
对通过Blu-ray设备再现第三BD的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在图2以后,用点划线的箭头标记与利用混合型的OETF而制作的HDR流(以下也称作“混合型流”)对应的处理的流程。
在Blu-ray设备通过HDMI2.0以后的通信接口连接于HDRTV的情况下,在第三BD中记录的HDR流通过Blu-ray设备的视频解码器被解码。通过解码取得的影像信号经由HDMI,作为对应于HDR的影像信号被输出至HDRTV。在HDRTV中,对经由HDMI接收到的影像信号进行HDR颜色映射,并输出至显示面板,由此在显示面板显示影像。
在Blu-ray设备连接于SDRTV的情况下,在第三BD中记录的HDR流通过Blu-ray设备的视频解码器被解码。通过解码取得的影像信号经由HDMI,作为对应于SDR的影像信号输出至SDRTV。在SDRTV中,在显示面板显示基于经由HDMI接收到的影像信号而生成的影像。
另外,在Blu-ray设备连接于SDRTV的情况下,也可以对通过解码而取得的影像信号,进行从HDR向SDR的颜色映射处理,从而转换为SDR的影像信号(亮度转换)。转换而成的SDR的影像信号经由HDMI等通信接口,被输出至SDRTV。在SDRTV中,在显示面板显示基于经由HDMI接收到的影像信号而生成的影像。
接下来,利用图3~图6说明混合型的EOTF的概要。
图3为用于说明混合型的OETF以及混合型的EOTF的概要的图。图4为用于对各OETF进行比较的图。图5为扩大了图4的暗部区域(低亮度区域)的图。
首先,对EOTF进行说明。EOTF一般被称作γ曲线,表示亮度值与码值的对应,对亮度值进行量化并转换为码值。即,EOTF是表示亮度值与多个码值的对应关系的关系信息。例如,通过10比特的灰度的码值来表现与SDR对应的影像的亮度值时,至100nit为止的亮度范围内的亮度值被量化,映射到0-1023的1024个的整数值。即,通过基于EOTF进行量化,将至100nit为止的亮度范围的亮度值(与SDR对应的影像的亮度值)转换为作为10比特的码值的SDR信号。在与HDR对应的EOTF(以下称作“HDR的EOTF”)中,能够表现比对应于SDR的EOTF(以下称作“SDR的EOTF”)高的亮度值,例如在图3中,亮度的最大值(峰值亮度)为1000nits。即,HDR的亮度范围包含SDR的全部亮度范围,HDR的峰值亮度大于SDR的峰值亮度。HDR的亮度范围为,从作为SDR的亮度范围的最大值的例如100nit起扩大了最大值至1000nit为止的亮度范围。此外,对于HDR信号也通过例如10比特的灰度来表现。
OETF是EOTF的逆函数。即,若使用EOTF的相反的关系则成为使用OETF,因此在以下,使用OETF对影像的亮度值进行量化,也可以作为同样的意思说成是使用EOTF对影像的亮度值进行量化。
分级(grading,调色)后的影像通过图3的(a)所示的OETF被量化,从而确定与该图像的亮度值对应的码值。基于该码值进行图像编码等,并生成基本码流。此外,在再现时,基于图3的(b)所示的EOTF对基本码流的解码结果进行逆量化,由此还原每个像素的亮度值。另外,在图3的情况下,在生成SDR流时,通过使用BT.1886的OETF进行量化,在再现SDR流时,通过使用BT.1886的EOTF还原亮度值。此外,在生成HDR流时,通过使用混合型的OETF进行量化,在再现HDR流时,通过使用混合型的EOTF还原亮度值。另外,在图3的情况下,对HDR流的生成以及再现,分别使用了混合型的OETF以及混合型的EOTF,但也可以使用PQ的OETF以及PQ的EOTF。
混合型的EOTF例如是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英国广播公司)向ITU-R提出的、对SDRTV具有兼容性的HDR的EOTF。对SDRTV具有兼容性的HDR的EOTF是指如下EOTF:在HDRTV中显示时,能够还原HDR的亮度范围内的影像的亮度值,并且,在SDRTV中显示时,能够还原SDR的亮度范围内的影像的亮度值。
具体而言,在作为混合型的EOTF的逆函数的、混合型的OETF中,暗部区域(低亮度区域)通过与BT.1886相同的特性而量化,高亮度部分(区域)通过较大的量化的步长而量化。并且,在SDRTV中,使高的码值作为BT.1886的码值而逆量化。即,在混合型的HDR流在SDRTV中显示时,高亮度区域被自动重映射为SDR信号的亮度范围。
如图3所示,混合型的OETF在亮度值小于50nit的暗部区域(低亮度区域)中,具有与BT.1886的OETF(SDR的OETF)相同的曲线。即,混合型的OETF与SDR的OETF在暗部区域中,亮度值与码值的关系大致相等。例如,如下式1那样表示混合型的OETF。这是例如记载于下述的文献“White paper of BBC’s EOTF(BBC的EOTF的白皮书)(http://www.bbc.co.uk/rd/publications/whitepaper283)”中。
[数1]
Figure BDA0001813508810000111
另外,式1示出:V在0至ξ的范围内,成为与BT.1886的OETF相同的关系式。
在这里,参照图4以及图5,对PQ的OETF与混合型的OETF进行比较。在图4以及图5中,分别用实线表示BT.1886的OETF作为SDR的OETF,用点划线表示BBC的OETF的Lmax4作为混合型的OETF,用长虚线表示BBC的OETF的Lmax8,用短虚线表示PQ的OETF。另外,BBC的OETF的Lmax4以及Lmax8的不同点在于,为峰值亮度相互不同的曲线,相同点在于,在暗部区域中具有与BT.1886的OETF相同的曲线。
如图4所示,在峰值亮度为1000~1200nit的情况下,PQ的OETF不能使用码值(CV(Code Value))为750以上的区域。但是,关于BBC的OETF,Lmax4以及Lmax8能够使用全部的码值。即,混合型的OETF在亮度范围为0~1000nit的范围内,能够实现更好的画质。
此外,如图5所示,在码值小于400的区域中,BT.1886的OETF与BBC的OETF的Lmax4以及Lmax8为几乎相同的码值。即,混合型的OETF即使在SDRTV中使用时,也能够维持低亮度区域的画质。
图6A为用于说明将使用PQ的OETF对亮度值进行量化而成的HDR流向HDRTV以及SDRTV发送/分发的情况的图。图6B为用于说明,将使用混合型的OETF对亮度值进行量化而成的HDR流向HDRTV以及SDRTV发送/分发的情况的图。
如图6A所示,在生成HDR流时使用PQ的OETF的情况下,在BD的再现时,需要用户根据电视机的种类(即,SDRTV或HDRTV)选择SDR光碟或HDR光碟。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在生成HDR流时使用混合型的OETF的情况下,用户无需知道电视机的种类(即,SDRTV或HDRTV),仅在再现时使用记录有通过混合型的OETF而生成的HDR流(混合型流)的HDR光碟即可。
同样地,在进行影像流的网络分发的所谓OTT服务中,对使用混合型的OETF而量化的混合型流进行分发能够避免用户的混乱。
接下来,对OTT服务进行说明。
图7为用于说明来自OTT服务的SDR流以及HDR流被提供给TV的情况的图。图8为用于说明来自OTT服务的SDR流以及HDR流经由Blu-ray设备或OTT STB(set top box:机顶盒)被提供给TV的情况的图。另外,在图7中,用4K/UHDTV标记SDRTV,用4K/UHDTV+HDR标记HDRTV。此外,在图8中,用4KTV标记SDRTV,用新一代(Next generation)4KTV标记HDRTV。
如图7所示,在OTT服务提供者准备SDR流以及HDR流这2个影像流的情况下,OTT服务提供者对与OTT服务连接的TV是否是HDRTV进行判定,在TV是HDRTV的情况下,仅提供HDR流。此外,也可以在TV是HDRTV的情况下,提供用于供用户对HDR流以及SDR流的某一个进行选择的菜单。在后者的情况下,OTT服务提供者提供用于使菜单显示于HDRTV的程序,由用户选择了HDR流或SDR流时,向该HDRTV提供被选择的影像流。
另一方面,OTT服务提供者在与OTT服务连接的TV是SDRTV的情况下,不提供上述的菜单,而是提供SDR流。由此,OTT服务提供者能够对用户隐藏HDR服务的存在。
由此,用户无需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TV的种类(属性)、内容的种类,便能够欣赏与TV的种类(属性)对应的适当的内容。在图7的情况下,在HDR的静态元数据的处理以外的编码/分发系统中无差别。
接下来,对来自OTT服务的SDR流以及HDR流被提供给TV时进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SDR流由OTT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情况下,SDR流在SDRTV或HDRTV的视频解码器中被解码,并在显示面板显示解码而成的影像。
在HDR流由OTT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情况下,HDR流在HDRTV的视频解码器中被解码。并且,对通过解码而取得的影像信号进行HDR颜色映射,并输出至显示面板,从而在显示面板显示影像。
此外,如图8所示,在来自OTT服务的SDR流以及HDR流经由Blu-ray设备(或OTTSTB)被提供给TV的情况下,Blu-ray设备在OTT服务软件中,经由HDMI取得正连接着的TV的属性(HDRTV/SDRTV),将取得的TV的属性存储于“连接TV的HDR/SDR判定标志”。Blu-ray设备也可以向OTT服务的服务器发送上述标志,从而实现与图7中示出的向TV的直接服务同样的内容选择。
图9为用于说明来自OTT服务的混合型流被提供给TV的情况的图。图10为用于说明来自OTT服务的混合型流经由Blu-ray设备或OTT STB(set top box:机顶盒)被提供给TV的情况的图。
OTT服务提供者在考虑用户想要观看PQ内容(即,通过由PQ的OETF进行量化从而取得的HDR流)的情况下,需要判定与OTT服务连接的TV是否是HDRTV。然而,想要视听的内容为混合型内容(即,通过由混合型的OETF进行量化从而取得的HDR流)时,无需提示HDR以及SDR的区別,或确认成为提供影像流的对象的TV的HDR/SDR属性。即,如图9所示,OTT服务提供者与TV的种类无关地提供混合型流。
其中,在混合型内容的情况下,与通过SDRTV视听相比,通过HDRTV视听也能够视听到更符合内容制作者的意图的内容。因此,也可以在OTT软件模型中安装下述功能:在OTT服务侧识别到SDRTV时,在混合型内容的情况下,也给出“此为HDR内容,用HDRTV观看更佳”等注意提醒的显示。
另外,在图9的情况下,在HDR的静态元数据的处理以外的编码/分发系统中也无差别。
接下来,说明来自OTT服务的混合型流被提供给TV时进行的处理。
混合型流被由OTT服务提供者提供时,在混合型流被提供给SDRTV的情况下,通过SDRTV的视频解码器被解码。通过解码取得的影像信号作为与SDR对应的影像信号被输出至SDRTV。在SDRTV中,在显示面板显示基于经由HDMI接收到的影像信号而生成的影像。
在向HDRTV提供混合型流的情况下,通过HDRTV的视频解码器被解码。通过解码取得的影像信号被进行HDR颜色映射,并输出至显示面板,由此在显示面板显示影像。
此外,如图10所示,来自OTT服务的混合型流经由Blu-ray设备(或OTT STB)被提供给TV时,Blu-ray设备在OTT服务软件中,经由HDMI取得正连接着的TV的属性(HDRTV/SDRTV),并将取得的TV的属性存储于“连接TV的HDR/SDR判定标志”。然而,Blu-ray设备无需向OTT服务的服务器发送上述标志。因此,也可以判定用户想要观看的内容是混合型流还是PQ流,由此来变更措施。
如上所述,Blu-ray设备等再现装置在正连接着的显示装置是SDRTV的情况下,对输入的影像流是否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进行判定,在判定为该影像流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情况(图2、图6B、图9或图10的情况)下,对于该影像流不进行从HDR向SDR转换的亮度转换,而输出通过进行该影像流的再现而得到的第一再现信号,在判定为该影像流没有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情况(图1、图6A、图7或图8的情况)下,输出通过对该影像流进行亮度转换以及再现而得到的第二再现信号。另外,被输入的影像流既可以是通过读取BD而取得的影像流,也可以是从OTT服务提供者取得的影像流。
由此,不论想要再现的影像流的种类,用户都无需意识到想要再现的影像流是混合型的HDR流还是PQ的HDR流,便能够使TV显示影像流。此外,即使没有意识到想要进行显示的TV的种类是SDRTV或是HDRTV,也能够使TV显示想要再现的影像流。因此,用户能够使显示装置适当地显示影像。
接下来,对新一代Blu-ray用的HDR的概要进行说明。
图11为用于说明新一代Blu-ray用的HDR的概要的图。
通过强制(mandatory)使用开放库(open base)的HDR技术,为了支持4K/UHDTV以及4K/UHD蓝光的HDR功能,无需较大的变更,开发较容易。此外,主要的TV的制造商能够通过使用各自独立的技术来开发HDRTV。
另一方面,作为内容制作者的担忧事项,有HDRTV的HDR画质(图11的箭头1所示的处理的结果)、以及蓝光播放器从HDR向SDR转换后的画质(图11的箭头2所示的处理的结果)。
图12为用于说明开放库的HDR技术的一例的图。
如图12所示,在输出了通过再现BD而取得的HDR流的情况下,作为HDR的画质(高端消费者4K/UHD TV)有峰值亮度约300~500nit(X[nit])的HDR图像1、以及峰值亮度约600~1000nit(Y[nit])的HDR图像2。
图13为用于说明开放库的HDR技术的其他一例的图。
如图13所示,在输出了通过再现BD而取得的HDR流的情况下,作为从HDR向SDR转换后的画质(高端消费者HDTV),有线性库(linear base)和γ库(gamma base)。
图14是表示HDR主规范例(Mandatory part:强制部分)的表格。
如图14所示,在HDR主规范例中,色域(Color space)为YCbCr BT.2020(nonconstant luminance(非恒定亮度))。灰度(Bits)为10bits。EOTF为SMPTE 2084EOTF(10bits)。静态元数据的最大/最小亮度(Max/Min Luminance(static))为Masteringdisplay color volume SEI message of 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高效率影像编码)(MPEG adoption of SMPTE2086carriage:MPEG采用SMPTE2086传输),Title byTitle(按标题)。
作为TV中的HDR颜色映射的实现方法的一例,设为峰值亮度是1000nit,且追加混合型的EOTF作为追加EOTF(装置为必须,光碟为可选项)。由此,在混合型的EOTF的情况下,CP(Contents Provider:内容提供商)无需追加SDR流。
图15为表示Blu-ray设备与各种BD及各种显示装置对应地进行的处理内容的其他一例的示意图。
考虑使用混合型的EOTF用于HDR内容的情况。
在制作内容时,如图15所示,由于在Blu-ray设备中不进行从HDR向SDR的亮度转换,因此无需担心蓝光装置中的、从HDR向SDR转换的画质。但是,对于HDR流还有必要进行颜色空间的转换(从BT.2020向BT.709的转换)。对于4K/UHD流还有必要进行分辨率的向下转换(从4K/UHD向HD的转换)。
在制作内容时,无需为HDR光碟准备SDR流。在制作内容时,即使用户使用SDR TV也能够查看HDR画质。
图16为表示我们提出的HDR主规范(Mandatory part:强制部分)的表格。
如图16所示,在HDR主规范中,色域(Color space)为YCbCr BT.2020(nonconstant luminance:非恒定亮度)。灰度(Bits)为10bits。EOTF为SMPTE 2084EOTF(10bits)以及BBC(Lmax8)。峰值亮度为1000nit(作为其他可选项有4000nit)。静态元数据包括最大/最小亮度(Max/Min Luminance(static)),以及HEVC标准中的Masteringdisplay color volume SEI message(MPEG adoption of SMPTE2086carriage)。静态元数据在标题单位下是固定的。此外,不使用动态元数据。
图17为表示Blu-ray设备与各种BD及各种显示装置对应地进行的处理内容的其他一例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Blu-ray设备也可以通过HDMI连接于HDRTV或SDRTV。
(参考信息)
图18为用于说明在SDRTV中的亮度转换的图表。图18的(a)为表示将HDR流的动态范围转换为峰值亮度是100nit的SDR的转换处理的图。图18的(b)为将HDR流的动态范围转换为峰值亮度是300nit的SDRTV所能够显示的亮度范围的转换处理的图。
SDRTV中有的具有再现超过100峰值亮度的图像的能力(例如,显示器峰值亮度为200~300nit)。因此,在该种SDRTV中,通过利用TV的显示能力,并进行图18的(b)所示的亮度转换而非图18的(a)所示的亮度转换,从而能够再现比BT.709(100nit峰值)更明亮的图像(例如300nit峰值)。即,各SDRTV具有各自独立的图像再现以及强化算法。
具体而言,如图18所示,SDRTV使线性的信号(HDR的亮度值)对应于TV所能够显示的亮度,并进行转换HDR流的动态范围的亮度转换。在该亮度转换中,将HDR的亮度值(输入亮度值)转换为不超过显示器峰值亮度(DPL)的显示器亮度值(输出亮度值)。DPL为SDRTV的峰值亮度(例如300nit)。
在这里,Knee point(曲线拐点)以及Clip point(限幅点)表示对应于EOTF中的码值的亮度值与在显示装置中显示的亮度值的特性发生变化的点。具体而言,Knee point以及Clip point表示:实际显示的亮度值相对于由EOTF示出的影像信号的亮度的增量成为与1对1不同的值的变化点。例如,Knee point是用于确定在EOTF中偏离线性变化的点的信息。此外,Clip point表示显示时亮度值开始被限幅的点。在这里,限幅(clip)是指将某个值以上的输入亮度值转换为相同的输出亮度值。
图19为说明在HDRTV中的亮度转换的图表。图19的(a)为表示将HDR主模块的动态范围转换为峰值亮度是4000nit的HDR的亮度范围的转换处理的图。图19的(b)为表示将HDR主规范的动态范围转换为峰值亮度是例如1000nit的HDRTV所能够显示的亮度范围的转换处理的图。
HDR主规范能够具有比HD主规范(SDR主规范)更巨大的顶部空间(head room)(高亮度区域:例如4000nit等超过100nit的亮度区域)。HDRTV可具有高的显示器峰值亮度(例如1000nit),但HDR主规范的峰值亮度比HDRTV的显示器峰值亮度还要高。HDRTV通过使用HDRTV的能力从而能够再现低于HDR内容(4000nit峰值)的HDR图像(例如1000nit峰值)。各HDRTV具有各自独立的图像再现以及强化算法。
具体而言,如图19所示,HDRTV使线性的信号(HDR主规范的亮度值)对应于TV所能够显示的亮度,来进行转换HDR流的动态范围的亮度转换。在该亮度转换中,将HDR的亮度值(输入亮度值)转换为不超过显示器峰值亮度(DPL)的显示器亮度值(输出亮度值)。DPL为HDRTV的峰值亮度(例如1000nit)。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各构成要素既可以由专用的硬件构成,也可以通过执行适合于各构成要素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CPU或处理器等的程序执行部读取被记录于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中的软件程序并执行来实现。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方式所涉及的显示方法以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申请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申请的主旨,对本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方式、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组合而构建的方式等,也包含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方式的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本申请作为使显示装置能够适当地显示影像的再现方法等是有用的。

Claims (4)

1.一种显示装置,基于从影像流取得的再现信号显示影像,
所述影像流具有亮度的动态范围的最大值超过预定亮度值的第一动态范围,
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在比所述第一动态范围小的第二动态范围内显示影像的能力,
所述显示装置具备接收部和显示部,
所述接收部接收:
(1-a)通过针对基于混合型的OETF即光电传递函数被量化的第一影像流的亮度以不执行从所述第一动态范围转换为所述第二动态范围的亮度转换的方式再现所述第一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一再现信号、以及(1-b)通过针对所述第一影像流的亮度执行所述亮度转换并再现受到所述亮度转换的所述第一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一再现信号中的一个;或者
(2)通过针对未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第二影像流的亮度执行所述亮度转换并再现受到所述亮度转换的所述第二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二再现信号;
所述显示部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再现信号显示影像或者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二再现信号显示影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预定亮度值为100nit。
3.一种显示方法,用于显示装置基于从影像流取得的再现信号显示影像,
所述影像流具有亮度的动态范围的最大值超过预定亮度值的第一动态范围,
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在比所述第一动态范围小的第二动态范围内显示影像的能力,
所述显示方法包括:
接收(1-a)通过针对基于混合型的OETF即光电传递函数被量化的第一影像流的亮度以不执行从所述第一动态范围转换为所述第二动态范围的亮度转换的方式再现所述第一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一再现信号、以及(1-b)通过针对所述第一影像流的亮度执行所述亮度转换并再现受到所述亮度转换的所述第一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一再现信号中的一个;或者
(2)通过针对未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第二影像流的亮度执行所述亮度转换并再现受到所述亮度转换的所述第二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二再现信号;并且
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再现信号显示影像或者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二再现信号显示影像。
4.一种再现显示系统,包括:
再现装置,再现影像流并输出从被再现的所述影像流取得的再现信号;以及
显示装置,基于所述再现信号显示影像,
所述影像流具有第一动态范围,在该第一动态范围内亮度的动态范围的最大值超过第二动态范围的最大值,
所述再现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决定所述影像流是否基于混合型的OETF即光电传递函数被量化,
所述处理器在决定为所述影像流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情况下,输出(1-a)通过针对所述影像流的亮度以不执行从所述第一动态范围转换为所述第二动态范围的亮度转换的方式再现所述影像流从而取得的第一再现信号、以及(1-b)通过针对所述影像流的亮度执行所述亮度转换从而取得的第一再现信号中的一个,
所述处理器在决定为所述影像流不基于混合型的OETF被量化的情况下,输出(2)通过针对所述影像流的亮度执行所述亮度转换从而取得的第二再现信号;
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第二动态范围内再现影像,而且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部,该显示部基于所述第一再现信号显示影像或者基于所述第二再现信号显示影像。
CN201811130978.4A 2014-09-22 2015-09-14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以及再现显示系统 Active CN1091512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2053508P 2014-09-22 2014-09-22
US62/053,508 2014-09-22
JP2015-164095 2015-08-21
JP2015164095 2015-08-21
CN201580005689.XA CN105934939B (zh) 2014-09-22 2015-09-14 再现方法以及再现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5689.XA Division CN105934939B (zh) 2014-09-22 2015-09-14 再现方法以及再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253A CN109151253A (zh) 2019-01-04
CN109151253B true CN109151253B (zh) 2020-12-18

Family

ID=5558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5689.XA Active CN105934939B (zh) 2014-09-22 2015-09-14 再现方法以及再现装置
CN201811130978.4A Active CN109151253B (zh) 2014-09-22 2015-09-14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以及再现显示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5689.XA Active CN105934939B (zh) 2014-09-22 2015-09-14 再现方法以及再现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4) US9794539B2 (zh)
EP (1) EP3223530A4 (zh)
JP (4) JP5995129B2 (zh)
CN (2) CN105934939B (zh)
MX (1) MX360781B (zh)
WO (1) WO20160470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08361A (ja) * 2013-06-24 2015-01-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再生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995129B2 (ja) 2014-09-22 2016-09-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再生方法および再生装置
EP3010231A1 (en) * 2014-10-17 2016-04-20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for color mapping a video signal based on color mapping data and method of encoding a video signal and color mapping data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s
ES2963690T3 (es) * 2014-12-03 2024-04-01 Panasonic Ip Man Co Ltd Dispositivo de generación de datos
WO2016132976A1 (ja) * 2015-02-17 2016-08-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US10349127B2 (en) * 2015-06-01 2019-07-09 Disney Enterprises, Inc. Methods for creating and distributing art-directable continuous dynamic range video
WO2017040237A1 (en) 2015-08-28 2017-03-09 Arris Enterprises Llc Color volume transforms in coding of high dynamic range and wide color gamut sequences
JP6869969B2 (ja) 2015-09-21 2021-05-12 ドルビー ラボラトリーズ ライセンシング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およ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の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正面に光を生成するための方法
WO2017051808A1 (ja) 2015-09-25 2017-03-30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放送受信装置
CN108028958B (zh) 2015-09-25 2021-09-03 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广播接收装置
US9741103B2 (en) * 2016-01-21 2017-08-22 Astral Imag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image content for enabling high dynamic range (UHD) output thereof and computer-readable program product comprising UHD content created using same
US9754363B2 (en) * 2016-01-21 2017-09-05 Astral Imag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image content for enabling high dynamic range (UHD) output thereof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omprising UHD content created using same
JP6234501B2 (ja) * 2016-03-16 2017-11-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表示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6700908B2 (ja) 2016-03-30 2020-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WO2018003667A1 (ja) * 2016-06-28 2018-01-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2340082B1 (ko) * 2016-09-20 2021-12-15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영상 신호 처리 장치, 영상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영상 신호 처리 시스템
KR102554379B1 (ko) * 2016-10-31 2023-07-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하이 다이나믹 레인지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영상 처리 모듈과 그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
JP6768475B2 (ja) * 2016-12-01 2020-10-14 日本放送協会 映像信号変換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映像表示装置
US10410568B2 (en) 2017-06-04 2019-09-10 Apple Inc. Long-term history of display intensities
CN109691115B (zh) * 2017-07-14 2022-02-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影像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方法
JP7046661B2 (ja) * 2018-03-15 2022-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0917583B2 (en) * 2018-04-27 2021-02-09 Apple Inc. Standard and high dynamic range displa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 dynamic range displays
JP7100493B2 (ja) * 2018-05-16 2022-07-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880491B2 (en) * 2018-09-15 2020-12-2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controller for converting dynamic range image data
CN109327734B (zh) * 2018-11-27 2020-11-13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测光的hdr视频下变换到sdr视频的方法
US11468546B1 (en) 2021-11-29 2022-10-11 Unity Technologies Sf Increasing dynamic range of a virtual production display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97060A3 (en) * 2010-02-04 2011-11-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generation and rendering
WO2013046095A1 (en) * 2011-09-27 2013-04-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range transforming of images
CN103400342A (zh) * 2013-07-04 2013-11-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混合色阶映射及压缩系数的高动态范围图像重构方法
CN103916611A (zh) * 2012-12-28 2014-07-09 辉达公司 实现用于高动态范围图像的图像处理管线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76570B2 (ja) * 1997-08-18 2006-05-17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処理方法
US8218625B2 (en) * 2004-04-23 2012-07-10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Encoding, decoding and representing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s
JP2009521840A (ja) * 2005-12-21 2009-06-04 トムソン ライセンシング 色空間における制限されたカラーパレット
JP5145017B2 (ja) 2006-12-05 2013-02-13 日本放送協会 画像信号処理装置
WO2008085150A1 (en) * 2006-12-21 2008-07-17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color grading for displays
WO2009002316A1 (en) * 2007-06-27 2008-12-31 Thomson Lic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or correction between displays with and without average picture dependency
US8330768B2 (en) * 2007-07-27 2012-12-11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ndering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s for standard dynamic range display
US8098931B2 (en) * 2008-12-09 2012-01-17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Method for adaptively selecting filters to interpolate video data
BRPI1009443B1 (pt) * 2009-03-13 2021-08-24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Método de geração de parâmetros de mapeamento de tons inverso, método de compactação de dados de vídeo e método para geração de um fluxo de bits de saída a partir de um fluxo de bits de entrada
TWI479898B (zh) * 2010-08-25 2015-04-01 Dolby Lab Licensing Corp 擴展影像動態範圍
EP4375982A2 (en) * 2011-05-10 2024-05-2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signal generation and processing
CN103597812B (zh) * 2011-06-14 2017-11-21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高动态范围视频的图形处理设备及方法
ES2835379T3 (es) * 2011-12-06 2021-06-22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 Dispositivo y método para mejorar el intercambio de datos de imágenes basado en no linealidad de luminancia perceptual a través de diferentes capacidades de visualización
WO2014043005A1 (en) * 2012-09-12 2014-03-20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Display management for images with enhanced dynamic range
PL2941872T3 (pl) * 2013-01-02 2019-03-29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Kompatybilne wstecznie kodowanie dla sygnałów wideo o ultra wysokiej rozdzielczości z rozszerzonym zakresem dynamicznym
EP3011741B1 (en) * 2013-06-17 2018-03-07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Adaptive reshaping for layered coding of enhanced dynamic range signals
JP6351313B2 (ja) * 2013-07-11 2018-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符号化装置、画像復号装置、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6528683B2 (ja) * 2013-07-12 2019-06-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再生方法
JP6202330B2 (ja) * 2013-10-15 2017-09-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復号装置および復号方法、並びに符号化装置および符号化方法
KR102156608B1 (ko) * 2014-02-07 2020-09-16 소니 주식회사 수신 장치, 표시 장치 및 수신 방법
US10271054B2 (en) * 2014-02-25 2019-04-23 Apple, Inc. Display-side adaptive video processing
JP5995129B2 (ja) 2014-09-22 2016-09-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再生方法および再生装置
WO2016063475A1 (ja) 2014-10-24 2016-04-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信方法および再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97060A3 (en) * 2010-02-04 2011-11-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generation and rendering
WO2013046095A1 (en) * 2011-09-27 2013-04-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range transforming of images
CN103827956A (zh) * 2011-09-27 2014-05-28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的动态范围变换的装置和方法
CN103916611A (zh) * 2012-12-28 2014-07-09 辉达公司 实现用于高动态范围图像的图像处理管线的系统和方法
CN103400342A (zh) * 2013-07-04 2013-11-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混合色阶映射及压缩系数的高动态范围图像重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95129B2 (ja) 2016-09-21
US10306197B2 (en) 2019-05-28
US9794539B2 (en) 2017-10-17
US20190238814A1 (en) 2019-08-01
MX360781B (es) 2018-11-16
EP3223530A1 (en) 2017-09-27
MX2017000431A (es) 2017-05-01
CN105934939B (zh) 2018-10-19
JP2017041880A (ja) 2017-02-23
JP6124039B2 (ja) 2017-05-10
JP6057269B1 (ja) 2017-01-11
JP2017063485A (ja) 2017-03-30
US20170272719A1 (en) 2017-09-21
CN109151253A (zh) 2019-01-04
US10484657B2 (en) 2019-11-19
CN105934939A (zh) 2016-09-07
US20160344990A1 (en) 2016-11-24
EP3223530A4 (en) 2018-01-10
JPWO2016047085A1 (ja) 2017-04-27
JP6583740B2 (ja) 2019-10-02
US10708560B2 (en) 2020-07-07
US20200045281A1 (en) 2020-02-06
WO2016047085A1 (ja) 2016-03-31
JP2017143548A (ja) 2017-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1253B (zh) 显示装置、显示方法以及再现显示系统
CN110489073B (zh) 变换方法及变换装置
CN105981396B (zh) 传输方法及再现装置
CN110278345B (zh) 变换方法、变换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EP3163888A1 (en) Data reproduction method and reproduction device
WO2016063475A1 (ja) 送信方法および再生装置
JP6731627B2 (ja) 再生装置で実行される方法、及び再生装置
WO2016063474A1 (ja) 再生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伝送方法
JP2017220690A (ja) 再生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伝送方法
JP6751901B2 (ja) 輝度変換方法、輝度変換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JP2019213215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バ装置および配信方法
JP6643669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JP2017220689A (ja) 送信方法および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