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49163A - 带电接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电接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49163A
CN109149163A CN201811063254.2A CN201811063254A CN109149163A CN 109149163 A CN109149163 A CN 109149163A CN 201811063254 A CN201811063254 A CN 201811063254A CN 109149163 A CN109149163 A CN 109149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binding clip
wiring
clip
internal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632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49163B (zh
Inventor
陈平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0632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491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49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9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49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91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03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 H01R11/05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having different types of direct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01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arrangement of the conductiv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necting lo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3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lamping member acted on by screw or nut
    • H01R4/44Clamping areas on both sides of screw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7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connecting conductors by cl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带电接火装置包括接线夹、连接器和绝缘杆;接线夹可将两条电缆固定于其上并将两条电缆电性连接,连接器可与接线夹在形成非回转连接的同时形成磁吸连接,绝缘杆可与连接器形成转动连接;接线夹将两条电线连接于其上并使得两条电线形成电性连接,绝缘杆可驱动接线夹将电线固定于其上或使得接线夹与电线分离。本带电接火装置在接线拆线时需要的人工较少,通常一人即可单独完成对接线夹的固定以及调节接线夹的夹紧或松开。同时,非回转连接能够使得连接器与接线夹对位,进而使得绝缘杆与接线夹的调节部位实现对位,连接、对位一次性完成,装拆线效率更高,操作更容易。

Description

带电接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电接火作业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带电接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网络和供配电技术、装备的发展,对于供电的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配电往带电作业也越来越重要。
目前,对于在现有供电线路上进行接线,要么是停电进行作业,要么是采用专门的带电作业车进行“等电位”带电接线。停电接线会影响整条线路上其他用户的正常用电,一般只能在线路停电检修时进行,通常难以及时进行,且处理时间长,恢复送电速度慢。采用带电作业车进行“等电位”带电接线的作业成本高,加上带电作业车的配备数量有限,难以满足迅速增长的用户需求,亦无法保证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可靠率指标。
此外,对于小距离三角排列的吊架式线路以及弓子式线路,由于现有带电作业车设备结构的限制,施工作业比较困难,有时由于受地理环境、现场空间或位置的关系限制几乎无法进行作业。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手持式接火装置,普遍存在接线、拆线时,远程拧紧或拧松固定螺栓的难度较高,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一边将电线连接件固定,一边拧固定螺栓,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操作工来完成,同时在拧固定螺栓时,绝缘杆对固定螺栓的对位性较差,远距离操作时,对位难度大,再者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电线连接件时,对于拧固定螺栓的绝缘杆有一定的阻碍,拧动螺栓十分不便。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电接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带电接火工作中接拆线难度大、操作复杂、耗时耗力、接线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带电接火装置,包括接线夹、连接器和绝缘杆;
所述接线夹可将两条电缆固定于其上并将两条电缆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器可与所述接线夹在形成非回转连接的同时形成磁吸连接,所述绝缘杆可与所述连接器形成转动连接;
所述接线夹将两条电线连接于其上并使得两条电线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绝缘杆可驱动所述接线夹将电线固定于其上或使得所述接线夹与电线分离。
作为对上述的带电接火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接线夹包括上线夹、下线夹和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将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连接并可调节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接合或分离,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接合时形成通孔状的第一接线吊耳和第二接线吊耳,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分离时,所述第一接线吊耳和/或所述第二接线吊耳开启;
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内转子、卡接件和连接件,所述内转子转动地设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中,所述内转子内侧设有连接槽,所述卡接件设于所述内转子上,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
所述绝缘杆通过所述连接槽与所述内转子形成非回转连接,所述连接器本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接线夹形成非回转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接线夹连接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调节件形成非回转连接。
作为对上述的带电接火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磁吸部和定位部,所述磁吸部为磁铁,所述定位部为自所述磁铁上凸起的多个柱体,所述磁吸部与所述接线夹磁吸,所述定位部插入至所述接线夹上。
作为对上述的带电接火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调节件为螺栓,所述上线夹上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配的螺纹孔,所述调节件穿过所述下线夹螺接在螺纹孔上;
所述螺栓的栓头的端部设有调节卡槽,所述调节卡槽呈非回转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调节卡槽相配合。
作为对上述的带电接火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调节卡槽为花键槽。
作为对上述的带电接火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接线吊耳夹设于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之间,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上分别设有接线半吊耳,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接合时,两个所述接线半吊耳围合成所述第二接线吊耳。
作为对上述的带电接火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接线夹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之间且具有将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拉合的弹性力。
作为对上述的带电接火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上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与连接件形成非回转连接。
作为对上述的带电接火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连接槽为花键槽,绝缘杆上设有与所述花键槽相匹配的花键。
作为对上述的带电接火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内转子包括相互连接轴套部和花键部,所述花键槽设于所述花键部上,所述卡接件连接在所述花键部上且朝向所述连接件设置。
作为对上述的带电接火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设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用于控制所述内转子相对所述连接器本体转动或固定。
作为对上述的带电接火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杆、固定座、离合弹性件和离合块,所述离合杆通过所述固定座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离合块转动连接,所述离合杆可联动所述离合块与所述内转子的外壁的抵接或分离,所述离合弹性件设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离合杆之间并通过驱动所述离合杆拉动所述离合块与所述内转子分离。
作为对上述的带电接火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离合杆为折弯杆,一段沿固定座缩动,另一段弯折并延伸至第二接线吊耳的端部。
作为对上述的带电接火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离合机构还包括拔插扭簧,所述拔插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离合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块连接,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设有拔插扭簧座,所述拔插扭簧转动地设于所述拔插扭簧座上。
作为对上述的带电接火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内转子的外壁面上设有与所述离合块卡接的卡槽。
作为对上述的带电接火装置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绝缘杆包括连接轴、杆部和锁紧部,所述杆部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连接轴用于与所述内转子连接,所述锁紧部将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杆部连接。
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本带电接火装置能够通过连接器将绝缘杆与接线夹连接,从而使得绝缘杆与接线夹固定,并在绝缘杆转动时能够调节接线夹将电线夹紧或松开,达到接线、拆线的目的。在接线拆线时需要的人工较少,通常一人即可单独完成对接线夹的固定以及调节接线夹的夹紧或松开。同时,连接器与接线夹形成非回转的磁吸连接,非回转为二者不能转动,磁吸连接为二者不同移动,从而使得连接器与接线夹形成可拆卸连接,磁吸连接是一种无疲劳的可拆卸连接,非回转连接能够使得连接器与接线夹对位,进而使得绝缘杆与接线夹的调节部位实现对位,连接、对位一次性完成,装拆线效率更高,操作更容易。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电接火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电接火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电接火装置的整体结构右视图;
图4为图2的局部剖面(没剖绝缘杆)结构示意图A-A;
图5为图3的局部剖面(没剖绝缘杆)结构示意图B-B;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电接火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标:1-带电接火装置;
10-接线夹;11-上线夹;12-下线夹;13-调节件;131-调节卡槽;14-第一接线吊耳;15-第二接线吊耳;16-导向件;17-连接孔;18-弹性件;
20-连接器;21-连接器本体;22-内转子;221-轴套部;222-花键部;2221-连接槽;2222-卡槽;23-卡接件;24-连接件;241-磁吸部;242-定位部;25-离合机构;251-离合杆;252-固定座;253-离合弹性件;254-离合块;255-拔插扭簧;256-拔插扭簧座;
30-绝缘杆;31-连接轴;32-杆部;33-锁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带电接火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带电接火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带电接火装置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带电接火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带电接火装置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电接火装置1,包括接线夹10、连接器20和绝缘杆30。
其中,接线夹10用于将两条电线固定并使得两条电线形成电性连接,连接其用于将接线夹10和绝缘杆30连接。
连接器20可与接线夹10在形成非回转连接的同时形成磁吸连接,非回转连接使得连接器20与接线夹10在转动方向上固定,磁吸连接使得接线夹10与连接器20之间的连接具有一定的固定力,同时又是一种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接线或拆线时,将连接器20连接绝缘杆30后磁吸连接在接线夹10上,当接线或拆线完毕后,将连接器20连通绝缘杆30在接线夹10上拉离,可知连接器20与绝缘杆30的连接力大于连接器20与接线夹10的磁吸力。磁吸连接,具有大而均匀的连接面,磁吸力较为稳定,不用设置外部的连接部件,可以实现靠接即贴合,同时不受装拆次数的限制,无装拆连接疲劳。
绝缘杆30可与连接器20形成转动连接,绝缘杆30连接在连接器20上时,能够相对连接器20转动。在装拆线时,连接件24和接线夹10不动,绝缘杆30转动,从而驱动接线夹10将电线夹紧使其固定或使得接线夹10打开与电线分离。
实施例1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6,本实施例中,接线夹10包括上线夹11、下线夹12和调节件13。调节件13将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连接并可调节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接合或分离,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接合时形成通孔状的第一接线吊耳14和第二接线吊耳15,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分离时,第一接线吊耳14和第二接线吊耳15开启中至少一个开启,也就是第一接线吊耳14开启,或第二接线吊耳15开启,或第一接线吊耳14和第二接线吊耳15开启。
上述,第一接线吊耳14和第二接线吊耳15分别用于接线,第一接线吊耳14和第二接线吊耳15能够用于接线,并使其固定在第一接线吊耳14中的电线与固定在第二接线吊耳15中的电线形成电性连接,从而完成接线工作。第一接线吊耳14、第二接线吊耳15在开启时能够使得电线在径向穿入或穿出,穿入时实现接线,穿出时实现拆线。
第一接线吊耳14和第二接线吊耳15设于或形成于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之间,调节件13可以看作一种锁紧件,通过调节件13调整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上线夹11与下线夹12将电线夹紧或释放,实现接线或拆线。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线吊耳14和第二接线吊耳15均呈圆筒状,其内孔与电线的线径相匹配,当电线穿入至第一接线吊耳14和第二接线吊耳15时,通过与第一接线吊耳14和第二接线吊耳15接触,电线从而实现与各自所处的接线吊耳形成电性连接,进行形成电线与电线之间的电性连接。可以理解,第一接线吊耳14和第二接线吊耳15的孔形还可以为其他,如方孔、异形孔等通孔。
第一接线吊耳14、第二接线吊耳15的开启指的是,筒状的接线吊耳在轴向的立面上进行分割,呈半筒状,从而使得电线可以在径向上进行穿插。
本接线夹10可通过一个调节件13将上线夹11与下线夹12固定,在接线或拆线时仅需调节一个调节件13即可实现对电线的夹紧或释放,装拆线更加方便和简洁,效率更高。
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之间设有相对调节件13的轴线偏移的导向件16,导向件16与调节件13将上线夹11与下线夹12之间的转动限制,使得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沿着调节件13和导向件16移动,分离、接合方向更加稳定,接合效果更好,同时对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之间的转动进行限制对于调节件13的调节提供条件,使得调节件13在调节上线夹11与下线夹12之间的距离时更加可靠。
调节件13为螺栓,上线夹11上设有与螺栓相配的螺纹孔,调节件13穿过下线夹12螺接在螺纹孔上。调节件13与上线夹11之间形成螺栓、螺母机构,当上线夹11的转动被限制,转动调节件13时,上线夹11会在调节件13上移动,根据调节件13的转动方向,上线夹11改变移动方向。
调节件13除了可以为螺栓,上线夹11上除了可以设有螺纹孔之外,调节件13与上线夹11之间还可以形成滚珠丝杠机构。
第一接线吊耳14夹设于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之间,是一个独立的部件,第一接线吊耳14包括吊耳部和连接部,吊耳部呈圆筒状,连接部为连接在吊耳部的外壁径向上的板体,第一接线吊耳14通过连接部连接在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之间。具体第一接线吊耳14可以通过导向件16连接,导向件16设于下线夹12上,导向件16可与下线夹12一体成型,依次穿过连接部和上线夹11。
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上分别设有接线半吊耳,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接合时,两个接线半吊耳围合成第二接线吊耳15。两个接线半吊耳呈半筒状,接合时能够围合成完整的圆筒。两个接线半吊耳可以为相同的半圆筒,也可以为半径相同但弧度不同的半圆筒,二者的弧度之和为360°。
第一接线吊耳14夹设于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的一端,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两个接线半吊耳,当上线夹11与下线夹12接合形成第二接线吊耳15的同时,将第一接线吊耳14夹紧在二者之间。
在接线时,将需要接入的电线沿第一接线吊耳14的轴向穿入至第一接线吊耳14中,而后将绝缘杆30通过连接器20连接在接线夹10上,此时第二接线吊耳15呈开启状,其开启的间隙应大于电线的线径,将接线夹10通过开启的第二接线吊耳15挂至被接电线上,通过拧紧调节件13将第二接线吊耳15固定在被接电线上。
在拆线时,通过拧松调节件13将第二接线吊耳15开启,使得被接电线与接线夹10分离,将第一接线吊耳14中的电线拆下。
上述,上线夹11、下线夹12和第一接线吊耳14均由导电金属制成,如铁、钢、铜、铝、合金钢、铝合金或铜合金等,从而使得连接于其上的电性形成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上线夹11、下线夹12和第一接线吊耳14由铝合金制成,铝合金具有较好的导电性,且质轻强度高,力学性能优异。
本实施例中,接线夹10所接的电线为无皮线缆,电线表面导电,将电线接入即可实现电性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接线吊耳15中设置穿刺部,可以实现对带有绝缘皮的电缆进行接线。具体为两个接线半吊耳的内侧设有穿刺部,该穿刺部为尖锐的导电针,当电线置入于第二接线吊耳15中后,通过调节件13锁紧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即可将穿刺部刺穿绝缘皮,穿刺部使得线芯和接线夹10形成电性连接。
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上还设有连接孔17,用于与连接器20连接,下文具体说明,连接孔17的数量为多个,在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上同轴的连接孔17看作一个连接孔17,连接孔17为设于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上的通孔。多个连接孔17使得接线夹10与连接器20连接时形成插接式的非回转连接。
接线夹10还包括弹性件18,弹性件18设于上线夹11与下线夹12之间且具有将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拉合的弹性力。弹性件18可以为弹簧,具体可以为盘形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连接,当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分离时,弹簧受到拉伸,产生将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拉合的拉力。
本实施例中,调节件13自下线夹12穿入,调节件13为螺栓,螺栓的栓头在下线夹12的表面中露出,螺栓的栓头的端部设有调节卡槽131,调节卡槽131呈非回转状,调节卡槽131用于与施力部件进行卡合,从而使得施力部件带动螺栓一同转动。螺栓为沉头螺栓,下线夹12上对应地设有沉头槽,从而使得螺栓在下线夹12上不凸起,嵌入至下线夹12中,具有更好的防松效果,螺栓长期紧固不松动。
调节卡槽131的可以为一字形、十字形、花字形、内六角、内四角等卡槽,本实施例中,调节卡槽131为花键槽,花键槽具有更大的接合面,能够形成更好的卡合效果以及更牢靠的卡合力。
本实施例中,连接器20包括连接器本体21、内转子22、卡接件23和连接件24。内转子22转动地设于连接器本体21中,内转子22内侧设有连接槽2221,绝缘杆30通过连接槽2221与内转子22形成非回转连接,卡接件23设于内转子22上,连接件24设于连接器本体21上,连接器本体21通过连接件24与接线夹10形成非回转连接。
连接器20通过连接件24与接线夹10连接,连接器本体21与接线夹10之间为非回转连接,由于内转子22相对连接器本体21可转动,因而内转子22与接线夹10形成可转动连接,绝缘杆30通过连接在内转子22的连接槽2221中,从而能够带动内转子22转动,内转子22上设有卡接件23,从而使得绝缘杆30能够带动卡接件23一同转动。卡接件23能够与调节件13卡合,从而使得绝缘杆30能够驱动调节件13转动,进而使得上线夹11和下线夹12将电线夹紧或释放。
卡接件23与调节件13上的调节卡槽131相配,本实施例中为与花键槽相配合的花键。当连接器20连接至接线夹10时,卡接件23与调节件13卡合,从而使得连接器20与接线夹10的连接、卡接件23与调节件13的卡合一次性完成,操作更便捷,效率更高。
连接件24包括磁吸部241和定位部242,磁吸部241为磁铁,定位部242为自磁铁上凸起的多个柱体,磁吸部241与接线夹10磁吸,定位部242插入至接线夹10上。定位部242与接线夹10上的连接孔17的位置和尺寸相匹配,为穿入连接孔17中的柱体,连接件24通过定位部242与接线夹10插接,并限制接线夹10与连接器20之间的转动。磁吸部241设于连接器本体21的上端,与下线夹12的下表面相贴合,从而实现吸合。定位柱的为圆柱,磁吸部241的磁吸面为平面,定位柱的轴线垂直于磁吸部241表面。连接器20通过连接件24与接线夹10连接时,自由度为0,可以通过拉拔连接器20,当拉力大于磁吸力时可以实现连接器20与接线夹10的分离。
内转子22上的连接槽2221为花键槽,绝缘杆30上设有与花键槽相匹配的花键。内转子22内侧设有花键槽,用于与绝缘杆30连接,端部设有卡接件23,用于与接线夹10的调节件13卡合。卡接件23可以与内转子22一体成型。
内转子22包括相互连接轴31轴套部221和花键部222,花键槽设于花键部222上,卡接件23连接在花键部222上且朝向连接件24设置。轴套部221呈筒状,花键部222一端设有卡接件23,另一端设有轴套部221,花键部222可以与轴套部221一体成型。这种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减少键槽的加工,保证连接器本体21内孔的形位精度和粗糙度,同时通过轴套部221与绝缘杆30连接端形成较好的配合,对绝缘杆30形成良好的连接支撑。
连接器本体21中设有阶梯孔,内转子22自大孔向小孔安装,花键部222抵接在阶梯孔的抬肩上,卡接件23延伸至小孔中,自连接器本体21中伸出,可与调节件13的调节卡槽131卡合。大孔中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中嵌设有卡簧挡片,内转子22与连接器本体21之间设有轴承(图中未示出),从而与连接器本体21之间形成平滑顺畅的转动连接,具有较小的转动阻力。抬肩和卡簧挡片将内转子22和轴承固定与连接器本体21中,轴承的外圈与连接器本体21的内孔相配,轴承的内圈与轴套部221的外径相配。轴承可以连接在轴套部221,将花键部222自端部露出,使得花键部222可以与下文提到的离合结构离合。
连接器20还包括离合机构25,离合机构25设于连接器本体21上,用于控制内转子22相对连接器本体21转动或固定。通过离合结构调节内转子22相对连接器20的转动,也就是调节绝缘杆30相对接线夹10的转动。在调整接线夹10在电线上的位置时,使得绝缘杆30相对接线夹10位置固定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在对位、调位时将绝缘杆30和连接器20之间的相互转动固定,在拧动调节件13时将绝缘杆30和连接器20之间的转动固定。
离合机构25包括离合杆251、固定座252、离合弹性件253和离合块254。离合杆251通过固定座252可移动地连接在连接器本体21上,其移动方向可以为沿着或平行于内转子22的轴向,离合杆251与离合块254转动连接,且离合杆251能够拉动离合块254与内转子22的外壁抵接、分离,固定座252与离合杆251之间设有离合弹性件253,离合弹性件253驱动离合杆251拉动离合块254与内转子22分离。
离合块254与内转子22抵接时,限制内转子22的转动,使得内转子22与连接器本体21之间固定,离合块254与内转子22分离时,内转子22可转动。
本实施例中,离合杆251呈杆状,具体为折弯杆,一段通过固定座252可伸缩地连接在连接器本体21上,另一段延伸至第二接线吊耳15处。离合弹性件253为弹簧,弹簧一端与固定座252连接,另一段与离合杆251连接,从而使得离合杆251可以相对固定座252伸缩。伸缩连接在固定座252的离合杆251的一段的端部与离合块254形成转动连接,通过离合杆251端部的移动,从而拉动离合块254移动,使得离合块254与内转子22离合。
离合弹性件253在初始状态时,驱动离合杆251向上移动,也就是朝向接线夹10移动,离合杆251驱动离合块254向连接器本体21内移动与内转子22的外壁抵接,使得连接器本体21与内转子22固定。离合杆251为直角折弯杆,一边在内转子22的轴向上,另一边在内转子22的径向上。离合杆251在内转子22轴向上的一边延伸至第二接线吊耳15的端部,且位于下线夹12上的接线半吊耳一侧。
接线时,当第二接线吊耳15中穿入电线时,将离合杆251下压,离合杆251驱动离合块254向连接器本体21外移动与内转子22的外壁分离。此时,可以通过绝缘杆30带动内转子22转动,内转子22带动卡接件23转动,卡接件23带动调节件13转动,使得第二接线吊耳15将电线夹紧,完成接线。通过绝缘杆30拉拔连接器20,连接器20与接线器分离,将接线夹10保留在电线上,将连接器20和绝缘杆30一同取下。
拆线时,将连接器20连接在接线夹10上时,电线推顶离合杆251,离合杆251带动离合块254与内转子22的外壁分离。此时,可以通过绝缘杆30带动内转子22转动,内转子22带动卡接件23转动,卡接件23带动调节件13转动,使得第二接线吊耳15将电线夹紧。此时,可以通过绝缘杆30带动内转子22转动,内转子22带动卡接件23转动,卡接件23带动调节件13转动,使得第二接线吊耳15开启。电线自第二接线吊耳15穿出,接线夹10与电线分离,内转子22与连接器本体21再次锁定,绝缘杆30和连接器20将接线夹10曲线,完成拆线。
内转子22的外壁面上设有与离合块254卡接的卡槽2222,从而使得离合块254与内转子22的外壁抵接时,能够与内转子22的外壁形成可靠的卡合。内转子22的外壁环向上设有连续的多个卡槽2222,可以为花键槽,离合块254呈块状且其宽度不大于一个槽的槽宽,进而使得离合块254能够可靠地卡接在内转子22的外壁上。
离合机构25还包括拔插扭簧255,拔插扭簧255的一端与离合杆251连接,另一端与离合块254连接,连接器本体21上设有拔插扭簧座256,拔插扭簧255转动地设于拔插扭簧座256上。离合杆251通过拔插扭簧255与离合块254形成转动连接。
拔插扭簧255的两端延伸处连接端,两个连接端垂直分布,分别插入至垂直设置的离合杆251和离合块254。离合块254在连接器本体21上可移动地设置,通过离合杆251的移动,可以驱动离合块254在连接器本体21中伸缩。
拔插扭簧座256设置在连接器本体21上,呈轴状,拔插扭簧255转动地套设于拔插扭簧座256上。离合杆251移动时,带动拔插扭簧255转动,拔插扭簧255在转动时,联动离合块254移动。
绝缘杆30通过连接槽2221与内转子22形成非回转连接。绝缘杆30包括连接轴31、杆部32和锁紧部33,杆部32由绝缘材料制成,连接轴31用于与内转子22连接,锁紧部33将连接轴31与杆部32连接。
为保证连接强度,以及使用强度,连接器20的部件采用金属支撑,如由钢或铝合金支撑,连接轴31采用金属支撑,保证能够提供足够的卡接锁定力,保证力学强度。连接轴31呈筒状,其外部设有花键,与内转子22上的连接槽2221相配合,当连接轴31插入至内转子22中时,与内转子22形成了过盈配合,连接轴31与内转子22固定,二者的接合力大于连接件24与接线夹10之间的磁吸力,从而保证连接轴31与内转子22不会轻易松脱,在将连接器20与接线夹10分离时,连接轴31与内转子22不会分离。
可以理解,连接轴31还可以看作为连接器20的一部分,可以始终连接在内转子22上,通过装拆锁紧部33实现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杆部32的装拆。
锁紧部33可以为快速锁紧扣,呈环状,开口环的两端连接在偏心轮上,通过转动偏心轮实现开口环开口的调整,进而调节环状的锁紧部33的内径,实现通过一次旋转偏心轮快速将杆部32锁紧在连接轴31上。
可以理解,锁紧部33还可以为管箍,管箍是一种标准件,具有多种规格和型号,通过旋转螺丝实现对管箍内径的调节,实现杆部32与连接轴31的锁紧。
杆部32与连接轴31的连接部位,连接轴31与杆部32连接部位,也就是二者的端部设有转动限位结构,锁紧部33上对应地设有限位结构,在锁紧部33锁紧在连接轴31与杆部32之间时,连接轴31、杆部32相对锁紧部33不能转动。
限位结构可以通过设置限位凸台和凹槽实现,如可以设置滚花结构,在锁紧的同时,增大连接轴31、杆部32与锁紧部33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二者之间的相对转动,能够将杆部32的转动可靠的传递至内转子22上。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带电接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夹、连接器和绝缘杆;
所述接线夹可将两条电缆固定于其上并将两条电缆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器可与所述接线夹在形成非回转连接的同时形成磁吸连接,所述绝缘杆可与所述连接器形成转动连接;
所述接线夹将两条电线连接于其上并使得两条电线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绝缘杆可驱动所述接线夹将电线固定于其上或使得所述接线夹与电线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接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夹包括上线夹、下线夹和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将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连接并可调节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接合或分离,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接合时形成通孔状的第一接线吊耳和第二接线吊耳,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分离时,所述第一接线吊耳和/或所述第二接线吊耳开启;
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内转子、卡接件和连接件,所述内转子转动地设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中,所述内转子内侧设有连接槽,所述卡接件设于所述内转子上,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
所述绝缘杆通过所述连接槽与所述内转子形成非回转连接,所述连接器本体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接线夹形成非回转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接线夹连接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调节件形成非回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接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磁吸部和定位部,所述磁吸部为磁铁,所述定位部为自所述磁铁上凸起的多个柱体,所述磁吸部与所述接线夹磁吸,所述定位部插入至所述接线夹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接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螺栓,所述上线夹上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配的螺纹孔,所述调节件穿过所述下线夹螺接在螺纹孔上;
所述螺栓的栓头的端部设有调节卡槽,所述调节卡槽呈非回转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调节卡槽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接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吊耳夹设于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之间,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上分别设有接线半吊耳,所述上线夹和所述下线夹接合时,两个所述接线半吊耳围合成所述第二接线吊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接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设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用于控制所述内转子相对所述连接器本体转动或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电接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杆、固定座、离合弹性件和离合块,所述离合杆通过所述固定座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离合块转动连接,所述离合杆可联动所述离合块与所述内转子的外壁的抵接或分离,所述离合弹性件设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离合杆之间并通过驱动所述离合杆拉动所述离合块与所述内转子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电接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杆为折弯杆,一段沿固定座缩动,另一段弯折并延伸至第二接线吊耳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接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还包括拔插扭簧,所述拔插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离合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块连接,所述连接器本体上设有拔插扭簧座,所述拔插扭簧转动地设于所述拔插扭簧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接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杆包括连接轴、杆部和锁紧部,所述杆部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连接轴用于与所述内转子连接,所述锁紧部将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杆部连接。
CN201811063254.2A 2018-09-12 2018-09-12 带电接火装置 Active CN1091491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3254.2A CN109149163B (zh) 2018-09-12 2018-09-12 带电接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3254.2A CN109149163B (zh) 2018-09-12 2018-09-12 带电接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9163A true CN109149163A (zh) 2019-01-04
CN109149163B CN109149163B (zh) 2023-08-25

Family

ID=64824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63254.2A Active CN109149163B (zh) 2018-09-12 2018-09-12 带电接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4916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1144A (zh) * 2022-03-16 2022-06-03 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绕组引线电缆与接线螺栓焊接固定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49446A1 (en) * 2000-08-08 2002-04-25 Harkey Haynes Louis Orthopaedic rod/plate locking mechanisms and surgical methods
KR200389587Y1 (ko) * 2005-04-18 2005-07-14 이성복 체결지그가 구비된 와이어 콘넥타 조립구조
EP1655809A1 (en) * 2004-11-04 2006-05-10 Tyco Electronics France SAS A cable clamp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813057U (zh) * 2010-08-17 2011-04-27 北京市电力公司 跨径线夹的装卡装置
CN202695736U (zh) * 2012-06-29 2013-01-23 武汉里得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线夹安装装置
US20140060927A1 (en) * 2012-08-30 2014-03-06 Avc Industrial Corp. Hook-thread component and wiring element fastening device having the hook-thread component
CN203800364U (zh) * 2014-04-30 2014-08-27 国家电网公司 用于装设或拆除高压设备接地线用的接地枪
CN107275906A (zh) * 2017-07-17 2017-10-20 谭加新 一种万向螺旋压紧式接地线操作杆
KR20180038818A (ko) * 2016-10-07 2018-04-17 주식회사 평일 활선작업기구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49446A1 (en) * 2000-08-08 2002-04-25 Harkey Haynes Louis Orthopaedic rod/plate locking mechanisms and surgical methods
EP1655809A1 (en) * 2004-11-04 2006-05-10 Tyco Electronics France SAS A cable clamp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200389587Y1 (ko) * 2005-04-18 2005-07-14 이성복 체결지그가 구비된 와이어 콘넥타 조립구조
CN201813057U (zh) * 2010-08-17 2011-04-27 北京市电力公司 跨径线夹的装卡装置
CN202695736U (zh) * 2012-06-29 2013-01-23 武汉里得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线夹安装装置
US20140060927A1 (en) * 2012-08-30 2014-03-06 Avc Industrial Corp. Hook-thread component and wiring element fastening device having the hook-thread component
CN203800364U (zh) * 2014-04-30 2014-08-27 国家电网公司 用于装设或拆除高压设备接地线用的接地枪
KR20180038818A (ko) * 2016-10-07 2018-04-17 주식회사 평일 활선작업기구
CN107275906A (zh) * 2017-07-17 2017-10-20 谭加新 一种万向螺旋压紧式接地线操作杆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晚成,何孟: "10kV配电线路搭火线夹的设计与应用", 《技术应用》, pages 1 - 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1144A (zh) * 2022-03-16 2022-06-03 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绕组引线电缆与接线螺栓焊接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9163B (zh) 2023-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08386U (zh) 带电接火连接器及带电接火装置
CN101593955B (zh) 旋转式接地线夹
CN208674408U (zh) 带电接火装置
CN208674406U (zh) 带电接线夹及带电接火装置
CN109149163A (zh) 带电接火装置
CN108963888A (zh) 带电剥线装置
CN208347459U (zh) 一种带换向和离合复位的手柄
CN104518388B (zh) 一种用于旋转部件和静态部件之间的连接转换装置
CN201388017Y (zh) 旋转式接地线夹
CN106786121B (zh) 线夹安装工具
CN210838752U (zh) 电力线夹
CN209545388U (zh) 一种新能源电机的旋变调试固定轴装置
CN214512326U (zh) 一种易装配伸缩式后备保护绳
CN207116740U (zh) 高压接地棒
CN209029792U (zh) 线夹安装工具
CN208107604U (zh) 一种具有自由吸管的手控式变电设备高压等电位布油枪
CN208284886U (zh) 一种用于更换跌落式熔断器的绝缘抱杆装置
CN112490030A (zh) 一种折叠式操作杆
CN2528121Y (zh) 电缆短路接地线线夹
CN218534417U (zh) 一种自动拧紧枪可伸缩套筒
CN214204147U (zh) 一种卡合式连接线组件
CN211655568U (zh) 可带电更换220kV耐张串金具工器具
CN209458902U (zh) 灯具用旋转导电机构
CN216741117U (zh) 一种外置式铰链及机柜
CN208637631U (zh) 线夹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