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42428A - 一种动车轨道强度智能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车轨道强度智能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42428A
CN109142428A CN201810333408.9A CN201810333408A CN109142428A CN 109142428 A CN109142428 A CN 109142428A CN 201810333408 A CN201810333408 A CN 201810333408A CN 109142428 A CN109142428 A CN 109142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intelligent
displacement
car track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334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权奥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33340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424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42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24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16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rmal coefficient of expans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车轨道强度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感应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本发明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动车轨道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覆盖广,实时性强,便于工作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动车轨道强度智能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动车轨道强度智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的动车轨道大多数无法根据传感器监测的数据预测其自身的剩余寿命。这一缺陷降低了对动车轨道稳定性监测的及时性,使维护人员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整维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车轨道强度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感应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
(1)智能感应模块,包括通讯单元、强度感应单元和位移感应单元;
a.通讯单元接轨道管理系统,对动车轨道结构的感应信号进行实时传输;
b.强度感应单元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强度感应装置,强度感应装置串联后设置于动车轨道的敏感部位上,构成与动车轨道的敏感部位一一对应的智能感应点;
c.位移感应单元以用于感应敏感部位的位移变化参照位点和用于校核参照位点稳固程度的整体对照点为基础进行空间位移监测,动车轨道的敏感部位、参照位点和整体对照点通过对动车轨道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
(2)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信号采集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和信号传输单元;信号采集单元对智能感应模块感应到的信号进行集成处理;信号转换单元对信号采集单元收集到的信号进行数据化转换;信号传输单元对信号转换单元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
(3)数据处理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单元的控制单元;
a.控制单元利用信号传输单元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第i个智能感应点在两个采样时间间隔t之间的平均位移d,计算公式如公式一所示:
公式一:
其中,t为采样时间间隔,为正实数,一般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d为平均位移,Zi,t为第i个智能感应点在前一采样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数据的平均值,Zi,2t为第i个智能感应点在后一采样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数据的平均值,i和n为正整数,且i≤n;
b.由于动车轨道存在热胀冷缩现象,要对平均位移d进行补偿,补偿后的平均位移d'通过公式二计算:
公式二:
其中,d'为补偿后的平均位移,βi为第i个智能感应点轨道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为大于0并小于1的正实数,i和n为正整数,且i≤n;
c.将智能感应点平均位移与规定位移范围进行比较,判断平均位移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智能感应点强度感应单元的智能感应点智能感应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强度幅度,根据智能感应点强度幅度计算动车轨道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判断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判断公式如公式三所示:
公式三:
其中,η为强度极限,ηi为第i个智能感应点,由强度感应单元感应的强度幅度,i和n为正整数,且i≤n,ki为第i个智能感应点轨道材料的的疲劳系数,为大于0并小于1的正实数,A代表所车轨道总设计使用天数,Z代表动车轨道实际使用天数,G表示动车轨道过载使用天数;当S大于0,判定结构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S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4)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与控制单元连接的MCGS人机交互平台,MCGS人机交互平台对数据处理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处理,模拟动车轨道的健康状况;利用 ANSYS软件进行动车轨道的建模后,导入MCGS人机交互平台,分别构建动车轨道不同路段的模型,在MCGS人机交互平台上调整各动车轨道构件的空间位置;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MCGS人机交互平台上模拟显示动车轨道敏感部位、强度感应单元和位移感应单元;根据数据处理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路段用规定的颜色在MCGS人机交互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本发明的有益成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车轨道强度智能检测系统,实现了动车轨道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能实现同样功能的产品属于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之内。具体方法如下:
实施例1:一种动车轨道强度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感应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
(1)智能感应模块,包括通讯单元、强度感应单元和位移感应单元;.通讯单元接轨道管理系统,对动车轨道结构的感应信号进行实时传输;强度感应单元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强度感应装置,强度感应装置串联后设置于动车轨道的敏感部位上,构成与动车轨道的敏感部位一一对应的智能感应点;.位移感应单元以用于感应敏感部位的位移变化参照位点和用于校核参照位点稳固程度的整体对照点为基础进行空间位移监测,动车轨道的敏感部位、参照位点和整体对照点通过对动车轨道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
(2)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信号采集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和信号传输单元;信号采集单元对智能感应模块感应到的信号进行集成处理;信号转换单元对信号采集单元收集到的信号进行数据化转换;信号传输单元对信号转换单元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
(3)数据处理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单元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利用信号传输单元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第i个智能感应点在两个采样时间间隔t 之间的平均位移d;由于动车轨道存在热胀冷缩现象,要对平均位移d进行补偿,补偿后的平均位移d';将智能感应点平均位移与规定位移范围进行比较,判断平均位移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智能感应点强度感应单元的智能感应点智能感应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强度幅度,根据智能感应点强度幅度计算动车轨道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判断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4)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与控制单元连接的MCGS人机交互平台,MCGS 人机交互平台对数据处理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处理,模拟动车轨道的健康状况;利用ANSYS软件进行动车轨道的建模后,导入MCGS人机交互平台,分别构建动车轨道不同路段的模型,在MCGS人机交互平台上调整各动车轨道构件的空间位置;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MCGS人机交互平台上模拟显示动车轨道敏感部位、强度感应单元和位移感应单元;根据数据处理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路段用规定的颜色在MCGS人机交互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在此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系统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感应装置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测量精度,进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 MCGS人机交互平台平台模拟动车轨道本体的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动车轨道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经过试验测试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提高了15%。

Claims (1)

1.一种动车轨道强度智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感应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
(1)所述智能感应模块,包括通讯单元、强度感应单元和位移感应单元;
a.所述通讯单元接轨道管理系统,对所述动车轨道结构的感应信号进行实时传输;
b.所述强度感应单元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强度感应装置,所述强度感应装置串联后设置于所述动车轨道的敏感部位上,构成与所述动车轨道的敏感部位一一对应的智能感应点;
c.所述位移感应单元以用于感应所述敏感部位的位移变化参照位点和用于校核参照位点稳固程度的整体对照点为基础进行空间位移监测,所述所述动车轨道的所述敏感部位、参照位点和整体对照点通过对所述动车轨道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
(2)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信号采集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和信号传输单元;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对所述智能感应模块感应到的信号进行集成处理;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对所述信号采集单元收集到的信号进行数据化转换;所述信号传输单元对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
(3)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单元的控制单元;
a.所述控制单元利用所述信号传输单元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所述智能感应点在两个采样时间间隔t之间的平均位移d,计算公式如公式一所示:
公式一:
其中,t为采样时间间隔,为正实数,一般取0.5h为所述采样时间间隔,d为平均位移,为第i个所述智能感应点在前一采样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数据的平均值,为第i个所述智能感应点在后一采样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数据的平均值,i和n为正整数,且i≤n;
b.由于所述动车轨道存在热胀冷缩现象,要对所述平均位移d进行补偿,补偿后的平均位移d'通过公式二计算:
公式二:
其中,d'为补偿后的平均位移,βi为第i个所述智能感应点轨道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为大于0并小于1的正实数,i和n为正整数,且i≤n;
c.将智能感应点平均位移与规定位移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智能感应点强度感应单元的智能感应点智能感应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强度幅度,根据智能感应点强度幅度计算所述动车轨道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判断公式如公式三所示:
公式三:
其中,η为强度极限,ηi为第i个智能感应点,由所述强度感应单元感应的强度幅度,ki为第i个智能感应点轨道材料的的疲劳系数,为大于0并小于1的正实数,i和n为正整数,且i≤n,A代表所述动车轨道总设计使用天数,Z代表所述动车轨道实际使用天数,G表示所述动车轨道过载使用天数;当S大于0,判定结构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S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4)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的MCGS人机交互平台,所述MCGS人机交互平台对数据处理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处理,模拟所述动车轨道的健康状况;利用所述ANSYS软件进行所述动车轨道的建模后,导入所述MCGS人机交互平台,分别构建所述动车轨道不同路段的模型,在所述MCGS人机交互平台上调整各所述动车轨道构件的空间位置;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所述MCGS人机交互平台上模拟显示所述动车轨道所述敏感部位、所述强度感应单元和所述位移感应单元;根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所述路段,用规定的颜色在所述MCGS人机交互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CN201810333408.9A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动车轨道强度智能检测系统 Pending CN1091424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3408.9A CN109142428A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动车轨道强度智能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33408.9A CN109142428A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动车轨道强度智能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2428A true CN109142428A (zh) 2019-01-04

Family

ID=64801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33408.9A Pending CN109142428A (zh) 2018-04-13 2018-04-13 一种动车轨道强度智能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4242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7831A (zh) * 2021-05-19 2021-07-23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轨健康追踪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30542A (ja) * 2000-05-22 2001-11-30 Toshiba Corp ガスタービンコーティング部品の疲労寿命評価方法および疲労寿命評価装置
CN101509855A (zh) * 2009-03-17 2009-08-19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高温管道损伤及寿命的在线预测方法
CN105628104A (zh) * 2016-03-22 2016-06-01 韦醒妃 可自动化监测自身疲劳寿命的火电站
CN105868842A (zh) * 2016-03-22 2016-08-17 韦醒妃 一种可实时预测自身寿命的智能变电站
CN107144428A (zh) * 2017-03-17 2017-09-08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故障诊断的轨道交通车辆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CN107525725A (zh) * 2017-07-14 2017-12-2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用铝合金的疲劳寿命检测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30542A (ja) * 2000-05-22 2001-11-30 Toshiba Corp ガスタービンコーティング部品の疲労寿命評価方法および疲労寿命評価装置
CN101509855A (zh) * 2009-03-17 2009-08-19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高温管道损伤及寿命的在线预测方法
CN105628104A (zh) * 2016-03-22 2016-06-01 韦醒妃 可自动化监测自身疲劳寿命的火电站
CN105868842A (zh) * 2016-03-22 2016-08-17 韦醒妃 一种可实时预测自身寿命的智能变电站
CN107144428A (zh) * 2017-03-17 2017-09-08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故障诊断的轨道交通车辆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CN107525725A (zh) * 2017-07-14 2017-12-2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用铝合金的疲劳寿命检测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亮 等: "高速铁路钢轨剩余疲劳寿命预测研究", 《机械强度》 *
尚守平 等: "《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 (上册) 第六届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会议论文集》", 30 September 2002, 湖南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7831A (zh) * 2021-05-19 2021-07-23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轨健康追踪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1661B (zh) 一种桥梁动态健康实时监测装置
CN105807685B (zh) 一种智能监测型幕墙系统
CN105783856B (zh) 可实时预测自身寿命的建筑物坡屋面梁
CN109492792A (zh) 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小波神经网络输电线路覆冰预测的方法
CN104573980A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弧垂实时评估及预警方法
CN102735459A (zh) 温度变化索力监测的问题索支座广义位移递进式识别方法
CN106790604B (zh) 一种高精度的大坝安全远程监测系统
CN103926484B (zh) 基于线路弧垂实时测量的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方法
CN105787820B (zh) 具有实时监测功能的轻钢龙骨隔墙结构
CN102706605A (zh) 温度变化应变监测的问题索支座广义位移递进式识别方法
CN109142428A (zh) 一种动车轨道强度智能检测系统
CN205375932U (zh)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仿真模拟智能表
CN206991082U (zh) 燃气调压器在线安全预警智能分析系统
CN20408556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神经网络的热舒适度指标测量装置
CN105894706A (zh) 一种森林火灾预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05716659B (zh) 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
CN102706674A (zh) 温度变化索力监测的受损索支座广义位移递进式识别方法
CN102706391A (zh) 温度变化时混合监测的问题索和支座平移递进式识别方法
CN105841662B (zh) 可实时监测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02706668A (zh) 温度变化混合监测的受损索支座广义位移递进式识别方法
CN105841663B (zh) 一种可实时预测自身寿命的智能水电站
CN102706629A (zh) 温度变化空间坐标监测问题索支座广义位移递进识别方法
CN102706601A (zh) 温度变化角度监测问题索和支座广义位移递进式识别方法
CN207249455U (zh) 一种基于能量守恒的能源平衡网络监测系统
CN202102610U (zh) 人防工程防护设施操控仿真训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