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6659B - 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6659B
CN105716659B CN201610166306.3A CN201610166306A CN105716659B CN 105716659 B CN105716659 B CN 105716659B CN 201610166306 A CN201610166306 A CN 201610166306A CN 105716659 B CN105716659 B CN 1057166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ower
electric power
tower structure
displacement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63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16659A (zh
Inventor
陈桂祥
张翼翔
郝杰
周国强
宋振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Tongling Power Supply Co Of Zhong An District Zhong Ming Town Power Supply Station
Tongl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l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l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li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663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166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16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6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16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66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包括监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安全状态评估模块、预警报警模块和仿真显示模块,其中监测模块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包括采集中心站、信号调理器和信号传输装置,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微处理器,预警报警模块包括分析处理器和报警器,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三维GIS仿真平台。本发明将传感器用在电力杆塔结构户外防损预警领域,实现了对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的实时监控,并且能够根据监测数据预测电力杆塔结构的剩余寿命,在全覆盖、全天候监测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Description

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具体涉及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人为损坏、地基沉陷、雨雪冰冻等原因,架设输电线路的电力杆塔结构经常出现倾斜或坍塌,轻者造成输电与地面距离违反国家安全标注,威胁地面人员及设施安全,严重时还会造成输电线路拉断及电力杆塔结构性损坏,造成严重的输电事故。
然而现有的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监测传感器大多数无法根据监测的数据预测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剩余寿命。这一缺陷导致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维护人员需要通过自己的相关经验判断传感器所反馈的数据,降低了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监测的及时性,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当σx(i)<σb时,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会受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d、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不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e、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
f、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监测,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装置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其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不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当σx(i)<σb时,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会受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监测,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装置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时间阶段t=24h,实现了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提高了15%。
实施例2:如图1所示的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其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不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当σx(i)<σb时,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会受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监测,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装置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时间阶段t=28h,实现了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提高了17%。
实施例3:如图1所示的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其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不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当σx(i)<σb时,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会受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监测,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装置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时间阶段t=32h,实现了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提高了18%。
实施例4:如图1所示的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其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不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当σx(i)<σb时,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会受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监测,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装置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时间阶段t=36h,实现了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提高了20%。
实施例5:如图1所示的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其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不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当σx(i)<σb时,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会受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各个模块的构建连接,实现了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便于人员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监测,覆盖广,实时性强;提出了疲劳寿命安全判断公式,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提高了监测装置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平均位移的计算公式,并且对平均位移进行了修正,采用平均位移与位移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了应变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了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利用GIS仿真平台模拟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与用户进行界面交互的效果;时间阶段t=40h,实现了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动态健康的全自动化监测,装置的整体测量精度提高了21%。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

1.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用于对电力杆塔结构的健康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其特征是,包括:
(1)监测模块,包括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进行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各危险部位的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全覆盖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进行监测,同时,网络采用先进的物理信息融合系统,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健康结构的实时感知;所述位移传感器以用于监测危险部位位移变化的工作基点和用于校核工作基点稳定性的全局基准点为基础进行三维空间位移监测,所述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各危险部位、工作基点和全局基准点通过对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所述应变传感器组件包括参数性能及结构完全相同的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所述工作用应变传感器和温度补偿用应变传感器串联后设置于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结构的各个危险部位上;
(2)数据处理模块,其包括采集中心站、对采集中心站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调理放大处理的信号调理器和对信号调理器处理的数据进行传送的信号传输装置;
(3)安全状态评估模块,所述安全状态评估模块包括连接信号传输装置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由信号传输装置传送的位移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两个时间阶段t之间的平均位移差,由于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存在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先要对位移差进行补偿,然后将平均位移差与规定位移差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平均位移差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根据应变传感器组件24h的监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应力幅谱,根据应力幅谱计算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并将所述剩余疲劳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剩余疲劳寿命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a、平均位移w(i)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取0.5h为采样时间间隔,max&min(i+t)为前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max&min(i+2t)为后一时间阶段的位移数据中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之和;
b、设膨胀系数为α,修正后的平均位移为:
<mrow> <msup> <mi>&amp;Delta;s</mi> <mo>&amp;prime;</mo> </msup> <mo>=</mo> <mi>&amp;Delta;</mi> <mi>s</mi> <mo>-</mo> <mfrac> <mrow> <msub> <mi>&amp;alpha;</mi> <mn>1</mn> </msub> <msub> <mi>a</mi> <mn>1</mn> </msub> <mo>+</mo> <msub> <mi>&amp;alpha;</mi> <mn>2</mn> </msub> <msub> <mi>a</mi> <mn>2</mn> </msub> <mo>+</mo> <mo>...</mo> <mo>+</mo> <msub> <mi>&amp;alpha;</mi> <mi>n</mi> </msub> <msub> <mi>a</mi> <mi>n</mi> </msub> </mrow> <mi>n</mi> </mfrac> <mrow> <mo>(</mo> <mi>T</mi> <mo>-</mo> <msub> <mi>T</mi> <mn>0</mn> </msub> <mo>)</mo> </mrow> </mrow>
其中,α1,α2,…,αn为各危险部位的材料温度膨胀系数,a1,a2,…,an为系数,T为选定时间段内平均温度,T0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所在地年平均温度;
c、所述寿命安全评估的判断公式为:
当σx(i)≥σb时,
<mrow> <mi>A</mi> <mo>=</mo> <mfrac> <mn>1</mn> <mrow> <mn>365</mn> <mo>&amp;CenterDot;</mo>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i>i</mi> <mi>n</mi> </munderover> <mo>&amp;lsqb;</mo> <mfrac> <msub> <mi>p</mi> <mi>i</mi> </msub> <msup> <mn>10</mn> <mn>7</mn> </msup> </mfrac> <mo>&amp;CenterDot;</mo> <msup> <mrow> <mo>(</mo> <mfrac> <mrow> <msub> <mi>&amp;sigma;</mi> <mi>x</mi> </msub>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row> <msub> <mi>&amp;sigma;</mi> <mi>b</mi> </msub> </mfrac> <mo>)</mo> </mrow> <mi>k</mi> </msup> <mo>&amp;rsqb;</mo> </mrow> </mfrac> <mo>-</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row>
当σx(i)<σb时,
<mrow> <mi>A</mi> <mo>=</mo> <mfrac> <mn>1</mn> <mrow> <mn>365</mn> <mo>&amp;CenterDot;</mo>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i>i</mi> <mi>n</mi> </munderover> <mo>&amp;lsqb;</mo> <mfrac> <msub> <mi>p</mi> <mi>i</mi> </msub> <msup> <mn>10</mn> <mn>7</mn> </msup> </mfrac> <mo>&amp;CenterDot;</mo> <msup> <mrow> <mo>(</mo> <mfrac> <mrow> <msub> <mi>&amp;sigma;</mi> <mi>x</mi> </msub> <mrow> <mo>(</mo> <mi>i</mi> <mo>)</mo> </mrow> </mrow> <msub> <mi>&amp;sigma;</mi> <mi>b</mi> </msub> </mfrac> <mo>)</mo> </mrow> <mrow> <mi>k</mi> <mo>+</mo> <mn>2</mn> </mrow> </msup> <mo>&amp;rsqb;</mo> </mrow> </mfrac> <mo>-</mo> <msub> <mi>T</mi> <mi>B</mi> </msub> </mrow>
其中,σb为结构疲劳极限,σx为各监测点的热点应力幅,k为疲劳曲线的斜率倒数,pi为在热点应力幅下结构实际经历的应力循环系数,TB为结构设计疲劳寿命,在实际应用中,会受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过载影响,因此是动态变化的,且随着过载使用天数的变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TA为初始结构设计疲劳寿命,dz表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总设计使用天数,dg表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过载使用天数;当A大于0,判定结构寿命处于安全状态,当A小于或等于0时,输出报警信号;
(4)预警报警模块,其包括用于防止误报警的分析处理器、报警器和信息记录数据库,所述分析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报警器;
(5)仿真显示模块,包括与微处理器连接的三维GIS仿真平台,所述三维GIS仿真平台对安全状态评估模块的评估结果进行仿真显示,模拟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健康状况,仿真步骤为:
a、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户外电力杆塔结构的建模后导入GIS平台,分别构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不同构件的模型,在GIS平台上调整各户外电力杆塔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
b、通过不同的形状符号在GIS平台上模拟显示户外电力杆塔结构各危险部位、应变传感器组件和位移传感器;
c、根据安全状态模块评估的结果对不处于安全状态的危险部位用规定的颜色在GIS平台的界面上显示。
CN201610166306.3A 2016-03-22 2016-03-22 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166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6306.3A CN105716659B (zh) 2016-03-22 2016-03-22 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6306.3A CN105716659B (zh) 2016-03-22 2016-03-22 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6659A CN105716659A (zh) 2016-06-29
CN105716659B true CN105716659B (zh) 2018-03-23

Family

ID=56158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630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16659B (zh) 2016-03-22 2016-03-22 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166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9118B (zh) * 2018-05-08 2021-05-2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输电杆塔结构防风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643679A (zh) * 2018-05-18 2018-10-12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防止电力杆塔倒塔的应力补偿装置
CN110570628B (zh) * 2019-09-18 2021-07-23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分析系统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4461A (zh) * 2008-06-11 2009-01-14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应力幅法疲劳强度预测方法
CN103150422A (zh) * 2013-01-31 2013-06-12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桥梁结构监测预警方法
CN103293014A (zh) * 2013-05-17 2013-09-11 东南大学 一种桥梁疲劳损伤状态与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
CN104833536A (zh) * 2014-02-12 2015-08-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结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CN103645065B (zh) * 2013-12-25 2016-02-03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风机基础全时程耦合疲劳分析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94717A (ja) * 2013-11-13 2015-05-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疲労寿命予測装置、熱疲労寿命予測方法、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4461A (zh) * 2008-06-11 2009-01-14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应力幅法疲劳强度预测方法
CN103150422A (zh) * 2013-01-31 2013-06-12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桥梁结构监测预警方法
CN103293014A (zh) * 2013-05-17 2013-09-11 东南大学 一种桥梁疲劳损伤状态与剩余寿命的评估方法
CN103645065B (zh) * 2013-12-25 2016-02-03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风机基础全时程耦合疲劳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4833536A (zh) * 2014-02-12 2015-08-12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的结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6659A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7685B (zh) 一种智能监测型幕墙系统
CN105783856B (zh) 可实时预测自身寿命的建筑物坡屋面梁
KR102042616B1 (ko) IoT 기반 도심지 건설현장 상시 안전관리 시스템
CN105716659B (zh) 电力杆塔户外防损预警系统
CN102678178A (zh) 一种隧道联络通道冻结施工安全预警分析仪及其工作方法
CN104266686A (zh)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无线监测方法及装置
CN204142505U (zh) 公路桥梁监测预警系统
CN11390038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钢结构远程健康监测平台及应用方法
CN107843285A (zh) 一种输电塔线的风致动力效应远程监测系统及应用
CN105756082A (zh) 可实时监测的生态挡土墙
CN102946069A (zh) 特高压输电线路三维可视化智能监控系统
CN110608716A (zh) 一种基于slam的变电站检修安全距离监控方法
CN112880732B (zh) 一种电网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系统
CN113503912A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土建设施健康状态实时监控系统
CN104535346A (zh) 一种混凝土重力危坝的抗滑稳定性检测方法
JP7174204B2 (ja) 遠隔状態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方法
CN102692902B (zh)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传感数据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5841985B (zh) 一种智能监测型输电电路高塔结构
CN107290047B (zh) 一种拟合次声台站风噪声-风速的方法
KR20070099713A (ko) 이동통신용 철탑의 위험감지와 태풍 예보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5868842A (zh) 一种可实时预测自身寿命的智能变电站
CN110361578B (zh) 计及土壤分层的单相线路短接杆塔人身安全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05841738B (zh) 水道、河道两侧边坡实时监测防护系统
CN105651224A (zh) 坝后设弃渣场的土石坝坝体实时监测系统
CN105628104B (zh) 可自动化监测自身疲劳寿命的火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03

Address after: 510640 Guangdong City, Tianhe District Province, No. five, road, public education building, unit 371-1, unit 2401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Gulou road Zhenhai District 315200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No. 32

Applicant before: Wei Xingf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Guixi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Yixiang

Inventor after: Hao Jie

Inventor after: Zhou Guoqiang

Inventor after: Song Zhenzhong

Inventor before: Wei Xingfe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211

Address after: Wu Song Zhen Yi An District nanhu road 244000 Anhui city of Tongling province No. 58

Applicant after: TONGLING YIAN POWER SUPPLY COMPANY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Address before: 510640 Guangdong City, Tianhe District Province, No. five, road, public education building, unit 371-1, unit 2401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09

Address after: 244100 No. 58 nanhu road, 5 Song Town, Yi An District, Tongling, Anhui

Co-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Tongling power supply company of Zhong An District, Zhong Ming town power supply station

Patentee after: TONGLING YIAN POWER SUPPLY COMPANY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Address before: 244000 No. 58 nanhu road, 5 Song Town, Yi An District, Tongling, Anhui

Patentee before: TONGLING YIAN POWER SUPPLY COMPANY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