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41794B - 一种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41794B
CN109141794B CN201811168818.9A CN201811168818A CN109141794B CN 109141794 B CN109141794 B CN 109141794B CN 201811168818 A CN201811168818 A CN 201811168818A CN 109141794 B CN109141794 B CN 1091417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citation
impeller
brake
rotating
rotary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88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41794A (zh
Inventor
王维民
李维博
张旭龙
张登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11688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417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41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17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417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417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7/00Vibration-testing of structures; Shock-testing of struc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及系统,涉及旋转叶片激振测试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动激振装置的喷气室旋转起来具有较高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检测机构和气动激励机构;驱动机构上设置有安装位,安装位用于安装旋转叶片,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转叶片转动;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旋转叶片的激振情况;气动激励机构包括激励叶轮组件和制动器,制动器设置于激励叶轮组件上,旋转叶片转动产生的气流驱动激励叶轮组件转动,制动器用于控制激励叶轮组件的转速。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进行旋转叶片的异步激振试验时,无需使用高压、体积大、存在安全隐患的喷气室,且结构简单,使用时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旋转叶片激振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旋转机械是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的一类重要设备,旋转叶片是旋转机械的关键部件,旋转叶片的性能对旋转机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疲劳是旋转叶片的主要故障模式,由振动引起的疲劳是疲劳的主要失效机制,因此对旋转叶片疲劳的研究一般从振动入手。
旋转叶片的工况比较复杂,影响叶片振动的因素较多,包括转速、压力、温度等,难以建立较为可靠的数学模型来分析振动情况,因此一般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研究旋转叶片的振动情况。
目前常见的旋转叶片激振方式有定子激振、电磁激振、气动激振。其中,定子激振方式存在激振不稳定的缺点,不适用于高转速的实验环境;电磁激振方式的激振力由电磁激振器产生,激振力较小;气动激振方式接近真实工况模拟,但是目前气动激振装置中,异步激振时,气动激振装置外部设置有可旋转的喷气室,喷气室体积较大,且气室气压较高,旋转起来具有较高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动激振装置的喷气室旋转起来具有较高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检测机构和气动激励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用于安装旋转叶片,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叶片转动;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旋转叶片的激振情况;
所述气动激励机构包括激励叶轮组件和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设置于所述激励叶轮组件上,所述旋转叶片转动产生的气流驱动所述激励叶轮组件转动,所述制动器用于控制所述激励叶轮组件的转速。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器包括液压油管、活塞、制动盘、制动钳和制动钳支座,所述制动盘设置于所述激励叶轮组件的一端,所述制动钳设置于所述制动钳支座上,所述制动盘的下部设置于所述制动钳的钳口内,所述活塞连接于所述制动钳的一端,所述制动钳内设置有液压油腔,所述液压油腔与所述活塞相连接,所述液压油管与所述液压油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激励机构还包括成对双联角接触轴承、轴承座和轴承压盖,所述成对双联角接触轴承设置于所述激励叶轮组件上,所述激励叶轮组件通过所述成对双联角接触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压盖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与制动器相对的一侧上,所述轴承压盖上设置有速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激励叶轮组件包括激励叶轮、激励叶轮轴和激励叶轮护罩,所述激励叶轮轴设置于所述激励叶轮的中心上,所述激励叶轮护罩套设于所述激励叶轮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激励叶轮的外周设置有迷宫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旋转叶片保护罩、护罩支架、支座和护罩支架压盖;所述护罩支架设置于所述支座上,所述护罩支架与所述旋转叶片之间设置有所述旋转叶片保护罩,所述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护罩支架上,所述护罩支架压盖设置于所述护罩支架的外周上。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激励机构还包括激励叶轮护罩,所述激励叶轮护罩外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旋转叶片保护罩外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变频电机和齿轮箱,所述变频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箱连接,所述安装位设置于所述齿轮箱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数据采集控制机构,所述数据采集控制机构分别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制动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述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申请所述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用于对旋转叶片进行激振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旋转叶片的激振情况;旋转叶片安装于驱动机构的安装位上,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叶片转动,旋转叶片产生气流,气流驱动激励叶轮组件转动,通过制动器可以改变激励叶轮组件的转速,从而产生变化的流场,使得旋转叶片试验状况接近于处于不同气流冲击的实际工况。
本申请提供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来进行旋转叶片的异步激振试验时,无需使用高压、体积大、存在安全隐患的喷气室,且结构简单,使用时安全可靠。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旋转叶片激振测试系统,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动激振装置的喷气室旋转起来具有较高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旋转叶片激振测试系统,所述旋转叶片激振测试系统内安装有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
所述旋转叶片激振测试系统与上述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中制动器与制动盘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中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中气动激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中旋转叶片保护罩和激励叶轮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中旋转叶片保护罩和激励叶轮护罩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中迷宫密封的放大图。
图中:1-气动激励机构;2-旋转叶片;3-制动器;4-液压油管;5-活塞;6-制动盘;7-制动钳;8-制动钳支座;9-密封圈;10-橡胶垫;11-弹性卡件;12-固定部;13-成对双联角接触轴承;14-轴承座;15-轴承压盖;16-锁轴键;17-锁紧螺母;18-制动器支座;19-激励叶轮;20-激励叶轮轴;21-旋转叶片保护罩;22-护罩支架;23-护罩支架压盖;24-支座;25-激励叶轮护罩;26-变频电机;27-齿轮箱;28-齿轮箱输出轴;29-铸铁底座;30-迷宫密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叶片2激振测试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检测机构和气动激励机构1;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安装位,安装位用于安装旋转叶片2,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转叶片2转动;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旋转叶片2的激振情况;气动激励机构1包括激励叶轮19组件和制动器3,制动器3设置于激励叶轮19组件上,旋转叶片2转动产生的气流驱动激励叶轮19组件转动,制动器3用于控制激励叶轮19组件的转速。
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叶片2激振测试装置用于对旋转叶片2进行激振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旋转叶片2的激振情况;旋转叶片2安装于驱动机构的安装位上,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叶片2转动,旋转叶片2产生气流,气流驱动激励叶轮19组件转动,通过制动器3可以改变激励叶轮19组件的转速,从而产生变化的流场,使得旋转叶片2试验状况接近于处于不同气流冲击的实际工况。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旋转叶片2激振测试装置来进行旋转叶片2的异步激振试验时,无需使用高压、体积大、存在安全隐患的喷气室,且激振原理更加接近真实工况,结构简单,使用时安全可靠。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制动器3包括液压油管4、活塞5、制动盘6、制动钳7和制动钳支座8,激励叶轮19组件的一端设置有花键,制动盘6通过花键设置于激励叶轮19组件上,且由锁紧螺母17固定,即制动盘6与激励叶轮19组件之间不会相互转动,制动钳7设置于制动钳支座8上,制动盘6的下部设置于制动钳7的钳口内,活塞5连接于制动钳7的一端,制动钳7内设置有液压油腔,液压油腔与活塞5相连接,液压油管4与液压油腔连通。
优选地,制动器3还包括制动器支座18,制动钳支座8设置于制动器支座18上。
如图3所示,具体地,制动钳7包括液压部与固定部12,制动钳7的钳口位于液压部与固定部12之间,液压部的底部连接于固定部12的底部,液压部内设置有活塞5腔和液压油腔,活塞5腔与液压油腔连通,活塞5设置于活塞5腔内,活塞5腔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弹性卡件11,活塞5与弹性卡件11相连接,活塞5的外周上设置有密封圈9,防止液压油泄露,液压油腔与液压油管4连通,液压油管4的一端连接有液压油泵。
当需要调节激励叶轮19组件的转速时,启动液压油泵,使得液压油通过液压油管4进入到液压油腔内,由于液压油腔与活塞5腔连通,液压油进入到活塞5腔内。由于制动盘6的下部设置于制动钳7的钳口内,制动钳7的钳口的两侧分别为活塞5和固定部12。如图3所示,随着液压油逐渐进入到活塞5腔,活塞5腔内的液压油挤压活塞5向靠近固定部12方向移动,使得活塞5将制动盘6压向固定部12,进而使得活塞5和固定部12分别与制动盘6相接触。同时,活塞5与固定部12均会对制动盘6产生压力,使得活塞5与固定部12适当的夹住制动盘6,即通过液压油泵调节液压油进入到活塞5腔的油量,使得活塞5与固定部12对制动盘6产生的不同的压力。举例来说,当活塞5腔内的液压油的油量增加时,活塞5与固定部12分别对制动盘6的压力增加,当活塞5腔内的液压油的油量减小时,活塞5与固定部12分别对制动盘6的压力减小。由于制动盘6设置于激励叶轮19组件上,活塞5与固定部12适当的夹住制动盘6,进而调节激励叶轮19的转速。
由于活塞5腔与活塞5之间连接有弹性卡件11,因此当活塞5在液压油的压力下由初始位置向靠近固定部12方向移动时,弹性卡件11在活塞5的拉动下发生形变且蓄力;当液压油泵关闭后,液压油流回液压油管4,从而对于活塞5的推力逐渐减小,弹性卡件11在弹力的作用下逐渐恢复原状,与此同时,活塞5在弹性卡件11的拉动下向背离固定部12的方向移动,最终回到初始位置,即活塞5完全回到活塞5腔内。
可选地,弹性卡件11的个数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置。当弹性卡件11的数量为多个时,优选地,多个弹性卡件11延活塞5腔的外边缘均匀设置。
优选地,活塞5与制动盘6的接触面、固定部12与制动盘6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橡胶垫10,用于增大活塞5与制动盘6之间,固定部12与制动盘6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可以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减小制动盘6的震动,并减少活塞5与制动盘6接触时产生的噪音。
本实施例中,气动激励机构1还包括成对双联角接触轴承13、轴承座14、和轴承压盖15,成对双联角接触轴承13设置于激励叶轮19组件上,激励叶轮19组件通过成对双联角接触轴承13设置于轴承座14上,双联角接触轴承与轴承座14为激励叶轮19组件提供双向轴向力,轴承压盖15设置于轴承座14与制动器3相对的一侧上,轴承压盖15上设置有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激励叶轮19组件的转速。
可选地,轴承压盖15上还可设置有锁轴键16,轴承压盖15为环形结构,轴承压盖15上对应设置有两个键槽,激励叶轮19组件上设置有限位孔,锁轴键16穿过限位孔,且锁轴键16的两端分别位于轴承压盖15上的键槽内,锁轴键16与轴承压盖1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也就是说,气动激励机构1上通过安装锁轴键16可限制激励叶轮19组件的转动,当旋转叶片2转动时,激励叶轮19组件不随其转动,可模拟同步激振情况。
优选地,成对双联角接触轴承13与轴承座14可设置于激励叶轮19组件的中部,激励叶轮19组件的另一端安装有制动盘6以及锁紧螺母17,通过调节制动盘6以及锁紧螺母17的质量可平衡激励叶轮19组件的激励叶轮19侧较大的偏心不平衡量,增加激励叶轮19旋转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激励叶轮19组件包括激励叶轮19、激励叶轮轴20和激励叶轮护罩25,激励叶轮轴20设置于激励叶轮19的中心,激励叶轮轴20随着激励叶轮19一起转动,激励叶轮护罩25套设于激励叶轮19的外部,具体地,成对双联角接触轴承13、制动盘6以及锁紧螺母17均设置于激励叶轮轴20上。
进一步地,激励叶轮19的外周设置有迷宫密封结构30,使得激励叶轮19与激励叶轮19护之间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旋转叶片保护罩21、护罩支架22、支座24和护罩支架压盖23;护罩支架22设置于支座24上,护罩支架22与旋转叶片2之间设置有旋转叶片保护罩21,检测机构设置于护罩支架22上,护罩支架压盖23设置于护罩支架22的外周上。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变频电机26和齿轮箱27,变频电机26的输出轴与齿轮箱27连接,安装位设置于齿轮箱输出轴28上,用于安装旋转叶片2,将待测试的旋转叶片2安装于齿轮箱输出轴28上,齿轮箱输出轴28带动旋转叶片2转动。
齿轮箱27不仅可以调节变频电机26的转速,而且还可以对变频电机26进行过载保护,防止变频电机26损坏。
可选地,检测机构包括信号传感装置,用于采集旋转叶片2的测试数据以及变频电机和激励叶轮的转速等实验所需参数。
具体地,信号传感装置包括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等,可根据实际工况,具体选择使用相应的传感器
进一步地,气动激励机构1还包括激励叶轮护罩25,激励叶轮护罩25与旋转叶片保护罩21同轴设置且相互连接,从而使得旋转叶片保护罩21围成的区域与激励叶轮护罩25围成的区域连通,具体地,激励叶轮护罩25与旋转叶片保护罩21可通过辅助连接件连通,例如,激励叶轮护罩25外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旋转叶片保护罩21外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接,从而使得激励叶轮护罩25与旋转叶片保护罩21连接。
气动激励机构还包括进气筒,在实验激振力不足的情况,进气筒与激励叶轮护罩25背离旋转叶片保护罩21的一侧连接,可通过进气筒的一端向激励叶轮19喷射高压气体,使得旋转叶片2获得更强的激振力。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还包括数据采集控制机构,数据采集控制机构分别连接驱动机构、制动器3、检测机构以及气动激励机构1内的传感器,通过所采集旋转叶片2振动和激励叶轮19转速信息进行反馈调节,实现对驱动机构和制动器3的调节和控制。
数据采集控制机构包括计算机和控制器,控制器内输入的程序为现有的程序,检测机构与气动激励机构1内的传感器将采集所有测试数据,包括温度、速度、振动、应变等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送给数据采集控制机构,数据采集控制机构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而调节旋转叶片2的振动频率,控制器可以控制变频电转速以及通过控制制动器3,进而调节激励叶轮19的转速,改变旋转叶片2激振力的频率。
本实施例中,变频电机26驱动旋转叶片2高速运转时,由于现有的旋转叶片2地倾角的存在会使得旋转叶片2外侧产生轴向气压,现有的激励叶轮19的叶片也存在倾角,旋转叶片2高速旋转产生的气流通过激励叶轮19时会使得激励叶轮19旋转,而通过激励叶轮19的气流又会对旋转叶片2产生激励。旋转叶片2高速旋转时产生轴向气压较大,随着激励叶轮19的转速的增大,可以通过制动器3控制激励叶轮19的转速,进而使得激振力产生变化。在所需激振力较大,自然吸气无法满足要求时,可向激励叶轮19喷射高压气体来增大激振力。同时可以通过气动激励机构1的激励叶轮轴20上插设锁轴键16,通过锁轴键16可限制激励叶轮19的转动,可用来模拟同步激振情况。
所有测试数据,包括温度、速度、振动、应变,通过检测机构以及气动激励机构1内的速度传感器传输到数据采集控制机构上,实验中对于旋转叶片2振动的情况,通过数据采集控制机构可以反馈调整变频电机26的转速并通过控制制动器3来改变激励叶轮19的转速,进而对旋转叶片2的激振力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叶片2激振测试装置还包括铸铁底座29,驱动机机构、支座24以及气动激励机构1均设置于铸铁底座29上。
制作旋转叶片2的步骤:
1、确定实验中旋转叶片2的预设工况,包括叶片转速、倾角;
2、若旋转叶片2较大,则需通过对实际叶片进行模拟,加工旋转叶片2:
(1)确定旋转叶片2几何尺寸参数:结合实际叶片和实验腔体几何空间,确定旋转叶片2与实际叶片各相关参数相似比,旋转叶片2设计为直板叶片,旋转叶片2几何尺寸参数的相似关系为:
λa=am/ap
λb=bm/bp
λh=hm/hp
λ=λa=λb=λh=λx=λy
其中,λa为叶片长度相似比,am为旋转叶片2长度,ap为实际叶片长度,λb为叶片宽度相似比,bm为旋转叶片2宽度,bp为实际叶片宽度,λh为叶片厚度相似比,hm为旋转叶片2厚度,hp为为实际叶片厚度,λx为叶片上任一点的x轴坐标的相似比,λy为叶片上任一点的y轴坐标的相似比;
(2)确定旋转叶片2叶根半径:旋转叶片2安装处叶根半径的相似关系为:
λR=Rm/Rp
其中,λR为叶根半径相似比,Rm为旋转叶片2叶根半径,Rp为实际叶片叶根半径;
由于旋转叶片2为直板叶片,故旋转叶片2的扭转角θm=0°;
(3)确定旋转叶片2材料:根据现有理论,当动力学相似旋转叶片2与实际叶片的材料相同时,完全几何相似的动力学相似模型满足强度要求。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旋转叶片2激振测试系统,包括上述旋转叶片2激振测试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旋转叶片2激振测试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叶片2激振测试装置,因而具有旋转叶片2激振测试装置具有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检测机构和气动激励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用于安装旋转叶片,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叶片转动;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旋转叶片的激振情况;
所述气动激励机构包括激励叶轮组件和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设置于所述激励叶轮组件上,所述旋转叶片转动产生的气流驱动所述激励叶轮组件转动,所述制动器用于控制所述激励叶轮组件的转速;
所述制动器包括液压油管、活塞、制动盘、制动钳和制动钳支座,所述制动盘设置于所述激励叶轮组件的一端,所述制动钳设置于所述制动钳支座上,所述制动盘的下部设置于所述制动钳的钳口内,所述活塞连接于所述制动钳的一端,所述制动钳内设置有液压油腔,所述液压油腔与所述活塞相连接,所述液压油管与所述液压油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激励机构还包括成对双联角接触轴承、轴承座和轴承压盖,所述成对双联角接触轴承设置于所述激励叶轮组件上,所述激励叶轮组件通过所述成对双联角接触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压盖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与制动器相对的一侧上,所述轴承压盖上设置有速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叶轮组件包括激励叶轮、激励叶轮轴和激励叶轮护罩,所述激励叶轮轴设置于所述激励叶轮的中心上,所述激励叶轮护罩套设于所述激励叶轮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叶轮的外周设置有迷宫密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叶片保护罩、护罩支架、支座和护罩支架压盖;所述护罩支架设置于所述支座上,所述护罩支架与所述旋转叶片之间设置有所述旋转叶片保护罩,所述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护罩支架上,所述护罩支架压盖设置于所述护罩支架的外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激励机构还包括激励叶轮护罩和进气筒,所述激励叶轮护罩外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旋转叶片保护罩外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在实验激振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进气筒向所述激励叶轮吹入高压气流,增大激振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变频电机和齿轮箱,所述变频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箱连接,所述安装位设置于所述齿轮箱的输出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采集控制机构,所述数据采集控制机构分别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制动器。
9.一种旋转叶片激振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
CN201811168818.9A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91417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8818.9A CN109141794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8818.9A CN109141794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1794A CN109141794A (zh) 2019-01-04
CN109141794B true CN109141794B (zh) 2020-05-19

Family

ID=64810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8818.9A Active CN109141794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417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7664A (zh) * 2021-05-08 2021-08-1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气体激励载荷施加装置
CN114264445B (zh) * 2021-11-26 2024-01-26 中电科芜湖通用航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颤振试飞激励装置及方法
CN114942119B (zh) * 2022-04-21 2023-10-03 北京理工大学 高温高速旋转叶轮机械瞬态流场测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90840A (zh) * 1969-05-24 1972-09-27
CN100491947C (zh) * 2005-06-30 2009-05-27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旋转机械气流激振模拟与振动测试装置
CN101122541B (zh) * 2007-08-03 2010-08-25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汽轮机叶片振动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03630314A (zh) * 2013-11-25 2014-03-12 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叶片高在线气流激励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6370369B (zh) * 2016-08-16 2019-02-0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高频气体激励试验器
CN108444665B (zh) * 2018-03-16 2020-12-25 北京化工大学 旋转叶片激振系统及旋转叶片振动测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41794A (zh) 2019-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1794B (zh) 一种旋转叶片激振测试装置及系统
CN109185387B (zh) 弹性支承主动液压减振装置及其转子试验台
CN108593229B (zh) 整体叶轮叶片振动测量装置与测量方法
Soto et al. Experimental rotordynamic coefficient results for (a) a labyrinth seal with and without shunt injection and (b) a honeycomb seal
JP6005181B2 (ja) 圧縮機におけるポンプサージングの防止方法
WO2017154492A1 (ja) 振動計測装置、振動計測システム及び振動計測方法
Muszynska et al. Rotor active “anti-swirl” control
EP2702295B1 (en) An integral method for vibration compensation and misalignment prevention in rotor dynamic systems
CN112352106A (zh) 带有振动传感器的压缩机
WO2020046138A9 (en) Combined system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such
Yang et al. 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rotor system with an initial bow and coupling faults of imbalance-rub during whirling motion
US1052704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bending mode frequencies
Xu et al. Investigation of an axial fan—blade stress and vibration due to aerodynamic pressure field and centrifugal effects
CA2962702C (en) Rotating machine and installation for converting energy comprising such a machine
Moreland et al. Measured Static and Rotor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Smooth-Stator/Grooved-Rotor Liquid Annular Seal
Li et al. Evaluation Of Centrifugal Compressor Stability Margin And Investigation Of Antiswirl Mechanism.
KR102381421B1 (ko) 압축 장치 시험 시스템
KR20160117162A (ko) 밸런스 검사 장치
Ivanovich et al. Study of impeller design parameters effect on the axial thrust of a centrifugal electric pump assembly
JP5332241B2 (ja) 回転機械支持装置
Baba et al. TL06-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and Mechanical Reliability for High Pressure CO2 Integrally Geared Compressor
Senthilkumar et al. Fault diagnosis of centrifugal pump and vibration control using shape memory alloy based ATDVA
Kumar Vibration signature analysis of 4 jaw flexible coupling considering misalignment in two planes
Arihara et al. The experimental rotordynamic st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using magnetic excitation system for an integrally geared compressor
CN214096580U (zh) 气阀寿命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