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38092A - 阀门及阀门控制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阀门及阀门控制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38092A
CN109138092A CN201811016232.0A CN201811016232A CN109138092A CN 109138092 A CN109138092 A CN 109138092A CN 201811016232 A CN201811016232 A CN 201811016232A CN 109138092 A CN109138092 A CN 109138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avity
pressure
circulation duct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62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138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3809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5/0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 E03D5/02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mechanically or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also details such as push buttons, levers and pull-card therefor
    • E03D5/024Operated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5/00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 E03D5/02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mechanically or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also details such as push buttons, levers and pull-card therefor
    • E03D5/08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flushing devices, e.g. closed flushing system operated mechanically or hydraulically (or pneumatically) also details such as push buttons, levers and pull-card therefor directly by the foot combined with devices for opening or closing shutters in the bowl outlet and/or with devices for raising or lowering seat and cover and/or for swiveling the bow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阀门及阀门控制装置及其设计方法,阀门包括腔体、第一阀塞6、踏板1、排出管道、流通管道8、液压管道,所述腔体由第一腔体3、第二腔体4、第三腔体5组成,第一阀塞包括腔体部分、伸出部分,上端伸出部分与传导板1连接,第二腔体位于中间,第一腔体连通液压管道,第二腔体连通流通管道,第三腔体连通排出管道,控制阀门闲置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液压管道不连通。

Description

阀门及阀门控制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阀门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生产生活中,对阀门的控制,由于控制条件的局限性,阀门控制比较困难或控制效果不理想,有些工况情况下,方便控制的位置不适合直接安装阀门,安装阀门的位置不适合进行控制,很多情况下纯机械阀门的控制都是通过直接作用力对阀门做功控制的,。
对于通过机械方式控制阀门保持打开或关闭状态的装置,选择性不是很大,尤其是控制便器冲水。
在公开的控制便器冲水技术中,尤其是本申请发明人作为发明人被公开的专利技术中,依靠人的重力通过重力传导板控制便器加水,人离开便器冲水。
在公开技术中,便器盆两侧会安装两踏板,这样通过具有两个踏板控制的便器与现有蹲便器产品适用性不强,而且两个踏板安装也要花费较多的人力。
便器盆两侧安装踏板,在人如厕过程,始终都要通过重力向下压住踏板,不舒适。
公开技术中踏板通常只使用于蹲便器,不适用坐便器。
在男卫生间隔断,经常有人站在隔断内门口小便,小便不冲水现象,非常普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包括阀门和阀门控制装置,本发明控制装置包括本发明阀门。
本发明阀门,通过流通管道与被控制的主阀门腔体连通,同时阀门与压力介质管道、排出管道连通,压力介质通过压力介质管道,进入被控制的主阀门腔体,推动主阀阀塞移动,被来自流通管道压力介质推动的阀塞面积越大,控制阀塞移动的动力就越大,实现通过压力介质的压力,实现对打开和关闭阻力较大的主阀门实现打开和关闭,而且,本发明阀门可以比主阀门小很多,可以通过更小的力及更小的做功控制本发明阀门实现控制主阀门,本发明阀门可以灵活的安装在方便控制的位置,选择性非常大,非常方便。
本发明阀门压力介质管道的介质可以和主阀门流通的压力介质相同,也可以不同,压力介质可以是液体、其它、气液混合体、固液混合体。如果本发明阀门压力介质管道的介质可以和主阀门流通的压力介质不同,本发明阀门排出管道的压力介质不与主阀门排出管道连通。
本发明阀门排出管道,和主阀门流出管道连通,在本发明阀门压力管道关闭同时排出管道打开后,流通管道介质压力消失,主阀门流通介质推动阀塞移动,主阀腔体内的来自本发明阀门的压力介质被推回到本发明阀门并进入排出管道,再经排出管道与主阀排出管道连通,避免浪费与污染。为了保证主阀门阀塞正常工作,防止主阀门流出管道的压力介质对本发明阀门流通管道压力介质产生作用力,再次推动主阀门阀塞移动,在本发明阀门与主阀门流出管道连通部分的流通管道安装单向阀27,流通管道压力介质可以单向的流向主阀门流出管道,主阀门流出管道压力介质不能流向本发明阀门流通管道,在本发明阀门和单向阀之间安装压力介质罐26,在主阀门腔体推出的液压介质非常多情况下,压力介质罐可以储存主阀门腔体被推出的大量压力介质。
本发明阀门,同时与排出管道、流通管道、压力管道连通,通过阀塞位置改变,分别实现两种工作状态:第一种,压力管道与流通管道连通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关闭,流通管道压力介质对主阀门阀塞具有作用力;第二种,压力管道与流通管道不连通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压力介质被主阀门阀塞推出,具体包括以下三大类结构:
第一大类结构,包括以下两种结构:
第一种结构,阀门处于闲置状态时,压力管道与流通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压力介质被主阀门阀塞推出;阀门阀塞受力向下移动,压力管道与流通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关闭,流通管道压力介质对主阀门阀塞具有作用力。
第一种结构:一种组合阀门,阀门包括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流通管道,压力关闭阀第三阀塞23受向下压力关闭,压力关闭阀包括第六腔体20、第七腔体21、第三阀塞23、弹簧、压力传导板、流通管道、排出管道,第六腔体第七腔体各与压力关闭阀所述两条管道之一连通,一个腔体连通一条管道,伸出腔体部分的第三阀塞,套装压缩弹簧,压力关闭阀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第三阀塞受压下移,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再连通;压力打开阀第四阀塞受向下力打开,压力打开阀包括第八腔体24、第九腔体25、第四阀塞26、弹簧、压力传导板、流通管道、压力管道,第八腔体、第九腔体各与压力打开阀所述两条管道之一连通,一个腔体连通一条管道,伸出腔体部分的第四阀塞,套装压缩弹簧,压力打开阀静止时,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连通,第四阀塞受压下移,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两流通管道互相连通。
上述第一种结构组合阀门,压力关闭阀的排出管道与压力打开阀的液压管道进行互换,是第二种结构。第二种结构,阀门处于闲置状态时,压力管道与流通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压力介质对主阀门阀塞具有作用力;阀门阀塞受力向下移动,压力管道与流通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压力介质被主阀门阀塞推出。
第二种结构:一种组合阀门,阀门包括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流通管道,压力关闭阀第三阀塞23受向下压力关闭,压力关闭阀包括第六腔体20、第七腔体21、第三阀塞23、压力传导板、流通管道、压力管道,第六腔体第七腔体各与压力关闭阀所述两条管道之一连通,一个腔体连通一条管道,压力关闭阀静止时,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第三阀塞受压下移,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再连通;压力打开阀第四阀塞受向下力打开,压力打开阀包括第八腔体24、第九腔体25、第四阀塞26、弹簧、压力传导板、流通管道、排出管道,第八腔体、第九腔体各与压力打开阀所述两条管道之一连通,一个腔体连通一条管道,伸出腔体部分的第四阀塞,套装压缩弹簧,压力打开阀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第四阀塞受压力下移,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两流通管道互相连通。
上述第二种结构组合阀门,压力关闭阀没有弹簧,阀门通过压力管道压力介质对阀塞向上的作用力,使组合阀门阀塞位于最高位置。
组合阀门的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的流通管道、排出管道,单独一个腔体连通单独一条管道,任何一条管道位于阀门上方腔体或下方腔体使用效果一样,单独一个腔体连通单独一条管道,两个阀门流通管道同时与主阀腔体流通管道连通,控制主阀门工作。
第二大类,包括两种结构复合阀门,每种结构因为排出管道和液压管道位置相反,包含两种相反状态情况:第一情况,复合阀门闲置,被控制的主阀门不受来自复合阀门压力介质作用力,复合阀门第一阀塞受力下移,主阀门受作用力;第二情况,复合阀门闲置,被控制的主阀门受来自复合阀门压力介质作用力,复合阀门第一阀塞受力下移,主阀门不受作用力。
第一结构:一种复合阀门,阀门包括腔体、第一阀塞6、第二传导板1、排出管道、流通管道8、压力管道,所述腔体由第一腔体3、第二腔体4、第三腔体5组成,第一阀塞包括腔体部分、伸出部分,上端伸出部分与第二传导板1连接,第二腔体位于中间,第一腔体连通压力管道,第二腔体连通流通管道,第三腔体连通排出管道,控制阀门闲置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连通,控制阀门第一阀塞被压下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或者,第一腔体连通排出管道,第二腔体连通流通管道,第三腔体连通压力管道,控制阀门闲置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控制阀门第一阀塞被压下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连通。
本发明控制阀门通过流通管道与主阀门腔体流通管道连通。
第二结构:一种复合阀门,阀门包括腔体、第五阀塞36、第三传导板31、排出管道、流通管道8、压力管道,所述腔体由第一腔体33、第二腔体34、第三腔体35组成,第五阀塞包括腔体部分、伸出部分,上端伸出部分与第三传导板31连接,第二腔体位于中间,第一腔体连通压力管道,第二腔体连通流通管道,第三腔体连通排出管道,控制阀门闲置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控制阀门第五阀塞被压下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连通;或者,第一腔体连通排出管道,第二腔体连通流通管道,第三腔体连通压力管道,控制阀门闲置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连通,控制阀门第五阀塞被压下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
本发明控制阀门通过流通管道与主阀门腔体流通管道连通。
第二大类的复合阀门,本质就是将压力关闭阀和压力打开阀组合到一起。第二种情况的复合阀门,包括两种结构的第一阀塞。
第三大类:
一种旋转复合阀门,包括腔体37、旋转阀塞30、排出管道9、流通管道8、压力管道7,所述腔体连通排出管道、压力管道、流通管道,旋转阀塞包括通孔,通孔一端连通压力管道时,通孔另一端连通流通管道,通孔一端连通排出管道时,通孔另一端连通流通管道。腔体连通的流通管道,可以是两条,也可以是一个弧度较大的长条连通口与一条流通管道连通。腔体连通的流通管道可以是一条,旋转阀塞通孔具有弧度较大的长条连通口,旋转阀塞通孔与排出管道或压力管道连通的同时,通孔始终与所述一条流通管道连通。
本发明上述三种情况的阀门控制的主阀门,包括主阀腔体、第二阀塞,流通管道8、主阀密封41,主阀门流通管道与本发明控制阀门流通管道是连通的同一管道,第二阀塞包括大直径部分40、小直径部分、阀门封堵杆42,小直径部分穿过主阀密封,大直径部分与所在腔体是配合活塞缸筒结构,大直径部分截面积大于封堵部分截面积。
主阀门腔体包括通孔或管道,通孔或管道位于第二阀塞大直径部分向主阀密封移动至最大距离时,大直径部分与主阀密封之间的腔体。腔体设置通孔或管道,保证在腔体活塞和主阀密封出现泄漏后,泄漏的液压介质从通孔或管道排出,不影响主阀门阀塞移动,不影响主阀门使用。
在第二阀塞大直径部分与主阀密封之间的第二阀塞小直径部分,安装压缩弹簧,增加主阀门第二阀塞回复力。本发明排出管道与主阀门流出管道连通。
当压力介质作用于大直径部分时,主阀门阀门封堵部分29受到相同压力的压力介质压力,大直径部分所受压力大于阀门封堵部分受到相同压力与弹簧弹力及摩擦力三力之和,第二阀塞被流通管道压力介质推动,阀门状态改变。
本发明控制阀门连接压力管道介质及其压力,与主阀门经过的压力介质及其压力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满足大直径部分所受压力大于阀门封堵部分受到相同压力与弹簧弹力及摩擦力三力之和即可。
使用所述组合阀门、复合阀门的便器,便器阀门排出管道与便器冲水管道连通,所述流通管道安装单向阀、储水罐。
上述第一种组合阀门设计方法是,阀门包括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流通管道,压力关闭阀和压力打开阀流通管道互相连通,压力关闭阀包括第六腔体、第七腔体、第三阀塞、弹簧、压力传导板、流通管道、排出管道,第六腔体、第七腔体各与一条所述压力关闭阀管道连通,一个腔体连通一条管道,伸出腔体部分的第三阀塞,套装压缩弹簧,压力关闭阀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当第三阀塞受压下移,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再连通;压力打开阀包括第八腔体、第九腔体、第四阀塞、弹簧、压力传导板、流通管道、压力管道,第八腔体、第九腔体各与压力打开阀一条所述管道连通,伸出打开阀的的第四阀塞,套装压缩弹簧,压力打开阀静止时,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连通,第四阀塞受压下移,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
上述第二种复合阀门设计方法是,阀门包括腔体、第一阀塞6、踏板1、排出管道9、流通管道8、压力管道7,所述腔体由第一腔体3、第二腔体4、第三腔体5组成,第二腔体位于中间,第一腔体连通排出管道或压力管道,第二腔体连通流通管道,第三腔体连通压力管道或排出管道,第一阀塞包括腔体内部分、伸出部分,上端伸出部分与传导板1连接,控制阀门闲置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连通,控制阀门第一阀塞被压下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本发明控制阀门通过流通管道与主阀门腔体流通管道连通。
本发明阀门控制装置,使阀门阀塞在来自控制装置的固定压力下始终保持打开或关闭,用在便器产品,可以实现控制水箱的加水和冲水。
本发明阀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缸筒54或第二缸筒79、第一轴杆50、第一挂钩51、拉伸弹簧52、压力管道54,所述第一缸筒固定安装,包括第一活塞55、第一拉杆60、第一压缩弹簧56,第一缸筒腔体与压力管道53连通,第一活塞55与第一缸筒腔体底部之间安装第一压缩弹簧56,压力管道与第一压缩弹簧分别位于第一活塞两侧;所述第二缸筒固定安装,包括第二活塞76、第二拉杆74、第二压缩弹簧75,第二缸筒腔体与压力管道53连通,第二拉杆外套装第二压缩弹簧75,压力管道与第二压缩弹簧位于第二活塞两侧;第一拉杆末端或第二拉杆末端与第一挂钩之间安装拉伸弹簧52,第一轴杆有一凸出结构和第一挂钩配合形成挂钩组,第一挂钩和支架57铰接,所述压力管道与上述本发明阀门流通管道8连通。
本发明阀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缸筒54或第二缸筒79、第二轴杆50、第二挂钩80、第三挂钩81、拉伸弹簧52、压力管道54,所述第一缸筒固定安装,包括第一活塞55、第一拉杆60、第一压缩弹簧56,第一缸筒腔体与压力管道53连通,第一活塞55与第一缸筒腔体底部之间安装第一压缩弹簧56,压力管道与第一压缩弹簧分别位于第一活塞两侧;所述第二缸筒固定安装,包括第二活塞76、第二拉杆74、第二压缩弹簧75,第二缸筒腔体与压力管道53连通,第二拉杆外套装第二压缩弹簧75,压力管道与第二压缩弹簧位于第二活塞两侧;第一拉杆末端或第二拉杆末端与第一挂钩之间安装拉伸弹簧52,第二挂钩铰接安装在第二轴杆上,第三挂钩配合形成挂钩组,第三挂钩固定安装,所述压力管道与上述本发明阀门流通管道8连通。
压力管道安装单向流量调节阀61,单向流量调节阀实现介质进入第一缸筒或第二缸筒单向流量调节阀通道小速度慢而流出第一缸筒或第二缸筒单向流量调节阀通道大流速快。
本发明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缸筒或第二缸筒、第一轴杆或第二轴杆,由于不同轴杆,装置包括不同转动挂钩,共有四种不同结构,根据缸筒位于挂钩铰接点上边或上边不同,共有八种不同情况。本发明所有结构设计方法都是相同工作原理。
一种阀门控制装置设计方法,装置包括轴杆、挂钩、传导板、压力管道、第一缸筒或第二缸筒、拉伸弹簧,还包括上述本发明阀门,
所述轴杆上设置凸出结构,与挂钩形成挂钩组,挂钩铰接在固定位置,或者轴杆上不设置凸出结构,安装由两个挂钩组成的单独挂钩组,挂钩组其中一个铰接在轴杆上,另一个固定安装;
所述第一缸筒固定安装,包括第一活塞55、第一拉杆60、第一压缩弹簧56,第一缸筒腔体与压力管道53连通,第一活塞55与第一缸筒底部之间安装第一压缩弹簧56,压力管道与第一压缩弹簧分别位于第一活塞两侧,压力管道安装流量调节阀61,第一拉杆末端与第一挂钩之间安装拉伸弹簧52;
或者第二缸筒固定安装,包括第二活塞76、第二拉杆74、第二压缩弹簧75,第二缸筒腔体与压力管道53连通,第二拉杆外套装第二压缩弹簧75,压力管道与第二压缩弹簧位于第二活塞两侧,压力管道安装流量调节阀61,第二拉杆末端与第一挂钩之间安装拉伸弹簧52;压力管道与上述本发明阀门流通管道连通,所述轴杆上端与传导板固定连接。
为了使轴杆移动更稳定,轴杆下端安装在轴套58内。
本发明阀门控制装置,
在轴杆下降挂好拉钩后,在刚刚挂好后的几秒钟,如果因为特殊情况轴杆突然下降,缸筒拉杆还没有缩回很多,挂钩和缸筒之间拉钩还没有被拉伸,拉钩不会脱落,这样不会影响轴杆下降对阀门的控制,实现控制装置控制效果更稳定,更主要的是,控制装置下降被拉钩固定后,可以实现阀门被持久控制而不需要一直有作用力在轴杆或与轴杆固定连接的压力传导板上。
本发明阀门控制装置用在洗手间情况下,在隔断内或隔断外安装一踏板,与轴杆固定连接,适用各种蹲便器,坐便器,比两个踏板的装置安装简单、成本低,使用过程只要踩踏两次或通过踩踏多次实现轴杆下降一次上升一次就完成,比两个踏板始终踩踏在脚下更舒适,而且,进入男卫生间隔断小便,进出踩踏过踏板后,便器自动冲水,减少小便不冲水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静止状态压力打开阀结构简图
图2是静止状态压力关闭阀结构简图
图3是静止状态复合阀门第一结构简图
图4是静止状态复合阀门第二结构简图
图5是旋转阀门结构简图
图6是静止状态主阀门结构简图
图7是本发明阀门排出管道与主阀门流出管道连接结构简图
图8是阀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缸筒、第一轴杆状态结构简图
图9是阀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缸筒、第一轴杆的脱钩状态结构简图
图10是阀门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缸筒、第二轴杆脱钩状态结构简图
图11是阀门控制装置包括第二缸筒、第一轴杆的脱钩状态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压力介质是自来水、压力管道是自来水管道,便器主阀门是便器水箱冲水为例介绍本发明。
本发明阀门,第一情况:一种组合阀门,阀门包括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流通管道,压力关闭阀第三阀塞23受向下压力关闭,压力关闭阀包括第六腔体20、第七腔体21、第三阀塞23、弹簧、压力传导板、流通管道、排出管道,第六腔体第七腔体各与压力关闭阀所述两条管道之一连通,一个腔体连通一条管道,伸出腔体部分的第三阀塞,套装压缩弹簧,压力关闭阀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第三阀塞受压下移,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再连通;压力打开阀第四阀塞受向下力打开,压力打开阀包括第八腔体24、第九腔体25、第四阀塞26、弹簧、压力传导板、流通管道、液压管道,第八腔体、第九腔体各与压力打开阀所述两条管道之一连通,一个腔体连通一条管道,伸出腔体部分的第四阀塞,套装压缩弹簧,压力打开阀静止时,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连通,第四阀塞受压下移,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流通管道互相连通。
便器水箱冲水控制阀门,就是上述主阀门第二阀塞大直径部分所在腔体,通过流通管道与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流通管道连通。
便器静止时,主阀门关闭、压力关闭阀打开、压力打开阀关闭。
压力关闭阀闲置时打开,第六腔体20与排出管道连通,第七腔体21与流通管道连通,第三阀塞23处于最高位置状态,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
压力打开阀闲置时关闭,第八腔体24与自来水管道(压力管道)连通,第九腔体25与流通管道连通,第四阀塞26处于最高位置状态,第八腔体24内壁与第四阀塞26轴向交叉,互相密封,自来水管道与流通管道阻断。
便器使用时,压力关闭阀状态改变,第三阀塞受压下移,第七腔体内壁与第三阀塞23轴向交叉,互相密封,第七腔体内壁与第三阀塞形成密封,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再连通;同时压力打开阀状态改变,第四阀塞受压下移,第四阀塞上部直径比下端小,第八腔体24内壁与第四阀塞上部交叉,不再相互密封,自来水管道与流通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自来水管道连通,自来水通过流通管道进入水箱控制阀门第二阀塞所在腔体,推动第二阀塞移动,主阀门状态改变,便器水箱开始加水。
当便器停止使用,人离开后,压力打开阀关闭,压力关闭阀打开,压力关闭阀与主阀门间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所述连通管道水不再具有压力势能,这样主阀门具有压力的流通介质推动主阀第二阀塞移动,主阀门状态改变,水箱实现冲水。
如前文所述,本发明组合阀门可以比便器水箱阀门小很多,可以通过更小的力控制本发明阀门实现控制便器水箱阀门,本发明阀门可以灵活的安装在方便控制的位置,选择性非常大,非常方便。
第二大类,包括两种结构复合阀门,每种结构因为排出管道和液压管道位置相反,包含两种相反状态情况:第一情况,复合阀门闲置,被控制的主阀门不受来自复合阀门压力介质作用力,复合阀门第一阀塞受力下移,主阀门受作用力;第二情况,复合阀门闲置,被控制的主阀门受来自复合阀门压力介质作用力,复合阀门第一阀塞受力下移,主阀门不受作用力。
第一结构:一种复合阀门,阀门包括腔体、第一阀塞6、踏板1、排出管道、流通管道8、液压管道,所述腔体由第一腔体3、第二腔体4、第三腔体5组成,第二腔体位于中间,第一腔体连通液压管道,第二腔体连通流通管道,第三腔体连通排出管道,第一阀塞包括腔体部分、伸出部分,上端伸出部分与传导板1连接,控制阀门闲置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液压管道不连通,控制阀门第一阀塞被压下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液压管道连通;或者,第一腔体连通排出管道,第二腔体连通流通管道,第三腔体连通液压管道,第一阀塞包括腔体部分、伸出部分,上端伸出部分与传导板1连接,控制阀门闲置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液压管道连通,控制阀门第一阀塞被压下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液压管道不连通。
本发明控制阀门通过流通管道与主阀门腔体流通管道连通。
第一种结构的复合阀门,位于腔体的第一阀塞6上部分直径比下部分直径小,复合阀门闲置时,第一阀塞6被弹簧向上顶起位于最高位置,第一阀塞6下部分与第一腔体3、第二腔体4之间的内壁可以形成密封,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液压管道不连通;
复合阀门受压力第一阀塞向下移动,第一阀塞到达最低位置,第一阀塞6下部分与第二腔体4、第三腔体之间的内壁可以形成密封,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液压管道连通。
第二结构:一种复合阀门,阀门包括腔体、第五阀塞36、第三传导板31、排出管道、流通管道8、液压管道,所述腔体由第一腔体33、第二腔体34、第三腔体35组成,第五阀塞包括腔体部分、伸出部分,上端伸出部分与第三传导板31连接,第二腔体位于中间,第一腔体连通液压管道,第二腔体连通流通管道,第三腔体连通排出管道,控制阀门闲置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液压管道连通,控制阀门第五阀塞被压下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液压管道不连通;或者,第一腔体连通排出管道,第二腔体连通流通管道,第三腔体连通液压管道,控制阀门闲置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液压管道不连通,控制阀门第五阀塞被压下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液压管道连通。
第二种结构的复合阀门,位于腔体的第五阀塞36中间部分比两端直径小,腔体内第一阀塞大直径部分与第二腔体内壁具有密封结构,复合阀门闲置时,第五阀塞36被弹簧向上顶起位于最高位置,第五阀塞36下部分与第二腔体34下部分内壁形成密封,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液压管道不连通;
复合阀门受压力第五阀塞向下移动,第五阀塞到达最低位置,第五阀塞下部分与第二腔体下部分内壁不在互相密封,第五阀塞上部分与第二腔体上部分内壁形成密封,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液压管道连通。
上述第一种结构复合阀门,排出管道与液压管道位置互换的复合阀门,取消弹簧2,复合阀门通过压力管道压力介质对阀塞向上的作用力,使复合阀门阀塞位于最高位置。
第二大类复合阀门,本质就是将压力关闭阀和压力打开阀组合到一起。
现以装置包括第一轴杆与第一缸筒或第二缸筒为例,介绍本发明装置工作过程。
本发明阀门控制装置,第一轴杆与被控制阀门阀杆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在闲置状态下,第一轴杆与第一拉钩是脱钩状态,第一挂钩靠近轴杆的外端面,靠在第一轴杆凸出结构外端面上,第一活塞拉杆与第一拉钩之间拉伸弹簧处于自然收缩的闲置状态,第一轴杆受力下降带动阀门阀杆下降,使阀门状态发生改变,被控制阀门阀杆具有向上回复力并且具有带动本发明轴杆向上回复力,装置第一轴杆下降距离满足轴杆凸出结构上端到达与之相挂部分第一挂钩下端以下,这样第一挂钩在重力作用下向第一轴杆方向倾斜,与凸出结构相挂,第一轴杆受向下作用力消失后,受到向上回复力,因为第一轴杆凸出结构被第一拉钩挂住不能回复到静止状态位置,装置处于工作状态,被控制装置控制的所有阀门,都开始工作,本发明阀门流通管道的压力介质,通过压力管道53,进入第一缸筒或第二缸筒,推动活塞拉杆移动,第一拉杆或第二拉杆与第一挂钩之间拉伸弹簧被拉伸,由于第一挂钩受到第一轴杆向上回复力,第一挂钩与第一轴杆凸出结构接触面存在摩擦力,被拉伸的弹簧不能拉动第一挂钩脱钩,当第一轴杆再次受力下降,第一挂钩与第一轴杆凸出结构相挂接触面分离,拉伸弹簧马上拉动拉钩远离凸出结构,第一挂钩脱钩,第一轴杆受力消失后,向上回复到静止时位置,第一轴杆回到静止位置后,上述阀门控制的主阀腔体内液压介质从排出管道排出,同时第一缸筒或第二缸筒内的液压介质也在弹簧推力作用下,由压力管道、流通管道、排出管道排出,拉伸弹簧52也回到自然收缩状态,第一挂钩不受弹簧拉力,又倒向了第一轴杆凸出结构,第一轴杆再次受向下压力后,装置重复上述过程。

Claims (10)

1.一种组合阀门,阀门包括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流通管道,压力关闭阀第三阀塞23受向下压力关闭,压力关闭阀包括第六腔体20、第七腔体21、第三阀塞23、弹簧、压力传导板、流通管道、排出管道,第六腔体第七腔体各与压力关闭阀所述两条管道之一连通,一个腔体连通一条管道,伸出腔体部分的第三阀塞,套装压缩弹簧,压力关闭阀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第三阀塞受压下移,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再连通;压力打开阀第四阀塞受向下力打开,压力打开阀包括第八腔体24、第九腔体25、第四阀塞26、弹簧、压力传导板、流通管道、压力管道,第八腔体、第九腔体各与压力打开阀所述两条管道之一连通,一个腔体连通一条管道,伸出腔体部分的第四阀塞,套装压缩弹簧,压力打开阀静止时,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连通,第四阀塞受压下移,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两流通管道互相连通。
2.一种组合阀门,阀门包括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流通管道,压力关闭阀第三阀塞23受向下压力关闭,压力关闭阀包括第六腔体20、第七腔体21、第三阀塞23、压力传导板、流通管道、压力管道,第六腔体第七腔体各与压力关闭阀所述两条管道之一连通,一个腔体连通一条管道,压力关闭阀静止时,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第三阀塞受压下移,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再连通;压力打开阀第四阀塞受向下力打开,压力打开阀包括第八腔体24、第九腔体25、第四阀塞26、弹簧、压力传导板、流通管道、排出管道,第八腔体、第九腔体各与压力打开阀所述两条管道之一连通,一个腔体连通一条管道,伸出腔体部分的第四阀塞,套装压缩弹簧,压力打开阀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第四阀塞受压力下移,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两流通管道互相连通。
3.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组合阀门的主阀门,阀门包括主阀腔体、第二阀塞,其特征是主阀门还包括流通管道、主阀密封,流通管道与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流通管道连通,第二阀塞包括大直径部分和小直径部分,小直径部分穿过主阀密封,大直径部分与所在腔体是配合活塞缸筒结构。
4.一种复合阀门,其特征是阀门包括腔体、第一阀塞6、第二传导板1、排出管道、流通管道8、压力管道,所述腔体由第一腔体3、第二腔体4、第三腔体5组成,第一阀塞包括腔体部分、伸出部分,上端伸出部分与第二传导板1连接,第二腔体位于中间,第一腔体连通压力管道,第二腔体连通流通管道,第三腔体连通排出管道,控制阀门闲置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连通,控制阀门第一阀塞被压下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或者,第一腔体连通排出管道,第二腔体连通流通管道,第三腔体连通压力管道,控制阀门闲置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控制阀门第一阀塞被压下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连通。
5.一种复合阀门,其特征是阀门包括腔体、第五阀塞36、第三传导板31、排出管道、流通管道8、压力管道,所述腔体由第一腔体33、第二腔体34、第三腔体35组成,第五阀塞包括腔体部分、伸出部分,上端伸出部分与第三传导板31连接,第二腔体位于中间,第一腔体连通压力管道,第二腔体连通流通管道,第三腔体连通排出管道,控制阀门闲置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控制阀门第五阀塞被压下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连通;或者,第一腔体连通排出管道,第二腔体连通流通管道,第三腔体连通压力管道,控制阀门闲置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连通,控制阀门第五阀塞被压下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复合阀门的主阀门,阀门包括主阀腔体、第二阀塞,其特征是主阀门还包括流通管道、主阀密封,所述流通管道与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流通管道连通,第二阀塞包括大直径部分和小直径部分,小直径部分穿过主阀密封,大直径部分与所在主阀腔体是配合活塞缸筒结构。
7.一种旋转复合阀门,其特征是阀门包括腔体、旋转阀塞、排出管道、流通管道、压力管道,所述腔体连通排出管道、压力管道、流通管道,旋转阀塞包括通孔,通孔一端连通压力管道时,另一端连通流通管道,通孔一端连通排出管道时,另一端连通流通管道。
8.一种组合阀门设计方法,其特征是阀门包括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流通管道,压力关闭阀第三阀塞23受向下压力关闭,压力关闭阀包括第六腔体20、第七腔体21、第三阀塞23、弹簧、压力传导板、流通管道、排出管道,第六腔体第七腔体各与压力关闭阀所述两条管道之一连通,一个腔体连通一条管道,伸出腔体部分的第三阀塞,套装压缩弹簧,压力关闭阀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第三阀塞受压下移,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再连通;压力打开阀第四阀塞受向下力打开,压力打开阀包括第八腔体24、第九腔体25、第四阀塞26、弹簧、压力传导板、流通管道、压力管道,第八腔体、第九腔体各与压力打开阀所述两条管道之一连通,一个腔体连通一条管道,伸出腔体部分的第四阀塞,套装压缩弹簧,压力打开阀静止时,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连通,第四阀塞受压下移,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压力关闭阀、压力打开阀两流通管道互相连通。
9.一种复合阀门设计方法,其特征是阀门包括腔体、第一阀塞6、第二传导板1、排出管道、流通管道8、压力管道,所述腔体由第一腔体3、第二腔体4、第三腔体5组成,第一阀塞包括腔体部分、伸出部分,上端伸出部分与第二传导板 1连接,第二腔体位于中间,第一腔体连通压力管道,第二腔体连通流通管道,第三腔体连通排出管道,控制阀门闲置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连通,控制阀门第一阀塞被压下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或者,第一腔体连通排出管道,第二腔体连通流通管道,第三腔体连通压力管道,控制阀门闲置静止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不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连通,控制阀门第一阀塞被压下时,流通管道与排出管道连通,流通管道与压力管道不连通。
10.一种阀门控制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是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阀门,装置还包括一轴杆、挂钩组、传导板、压力管道、第一缸筒或第二缸筒、拉伸弹簧,
所述轴杆上设置凸出结构,与挂钩形成挂钩组,挂钩铰接在固定位置,或者轴杆上不设置凸出结构,安装由两个挂钩组成的单独挂钩组,挂钩组其中一个铰接在轴杆上,另一个固定安装;
所述第一缸筒固定安装,包括第一活塞55、第一拉杆60、第一压缩弹簧56,第一缸筒腔体与压力管道53连通,第一活塞55与第一缸筒底部之间安装第一压缩弹簧56,压力管道与第一压缩弹簧分别位于第一活塞两侧,第一拉杆末端与第一挂钩之间安装拉伸弹簧52,或者第二缸筒固定安装,包括第二活塞76、第二拉杆74、第二压缩弹簧75,第二缸筒腔体与压力管道53连通,第二拉杆外套装第二压缩弹簧75,压力管道与第二压缩弹簧位于第二活塞两侧,第二拉杆末端与第一挂钩之间安装拉伸弹簧52;
压力管道与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阀门流通管道连通,所述轴杆上端与传导板固定连接,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阀门阀塞压力传导板与轴杆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
CN201811016232.0A 2018-08-17 2018-09-02 阀门及阀门控制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Withdrawn CN1091380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79346 2018-08-17
CN201810937934 2018-08-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38092A true CN109138092A (zh) 2019-01-04

Family

ID=64826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6232.0A Withdrawn CN109138092A (zh) 2018-08-17 2018-09-02 阀门及阀门控制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3809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71938A1 (ja) * 2020-02-28 2021-09-02 Toto株式会社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水洗便器装置
JP2021134621A (ja) * 2020-02-28 2021-09-13 Toto株式会社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水洗便器装置
JP2021134623A (ja) * 2020-02-28 2021-09-13 Toto株式会社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水洗便器装置
JP2021134620A (ja) * 2020-02-28 2021-09-13 Toto株式会社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水洗便器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71938A1 (ja) * 2020-02-28 2021-09-02 Toto株式会社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水洗便器装置
JP2021134621A (ja) * 2020-02-28 2021-09-13 Toto株式会社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水洗便器装置
JP2021134623A (ja) * 2020-02-28 2021-09-13 Toto株式会社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水洗便器装置
JP2021134620A (ja) * 2020-02-28 2021-09-13 Toto株式会社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水洗便器装置
JP7341400B2 (ja) 2020-02-28 2023-09-11 Toto株式会社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水洗便器装置
JP7341399B2 (ja) 2020-02-28 2023-09-11 Toto株式会社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水洗便器装置
JP7350231B2 (ja) 2020-02-28 2023-09-26 Toto株式会社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水洗便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8092A (zh) 阀门及阀门控制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CN1100954C (zh) 平衡浮子控制阀装置
CN110337518B (zh) 一种便器水箱及水箱活塞拉杆、液压控制阀门
US7296758B2 (en) Automatic lift faucet
EP0361553A3 (en) Gravel packing tool
WO2017173866A1 (zh) 阀门及阀门结构装置
CA2654614A1 (en) Water box toilet sensing flushing system
CN202040371U (zh) 集中控制停水自闭智能水阀
CN102285505A (zh) 一种排出油罐底部水的全自动可调式控制器
CN108104223A (zh) 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及阀门
CN206468615U (zh) 一种单轨吊制动油缸用的液压快排阀
CN202170112U (zh) 一种排出油罐底部水的全自动可调式控制器
US8671968B2 (en) Device for pressure testing of pipes
US2496465A (en) Automatic primer
US2126140A (en) Primer valve for floor drains
CN205877202U (zh) 一种用于抽水马桶自动冲水装置的液压缸
CN201513569U (zh) 大通径常开液控截止阀
CN109505335A (zh) 一种排水阀
CN109235582A (zh) 一种释压装置及设计方法
CN206338417U (zh) 一种多级控制结构的节流截止阀
CN215113155U (zh) 具有下水阀控制装置的水箱
KR102462673B1 (ko) 초절수형 자폐식 변기용 밸브
US1801304A (en) Well-pump lubricator
US2299074A (en) Control valve
JPS6023583Y2 (ja) 貯槽排出通路の開閉弁の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