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20719B - 信息推送方法、信息展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推送方法、信息展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20719B
CN109120719B CN201811143315.6A CN201811143315A CN109120719B CN 109120719 B CN109120719 B CN 109120719B CN 201811143315 A CN201811143315 A CN 201811143315A CN 109120719 B CN109120719 B CN 109120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ser
user characteristic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publis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33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20719A (zh
Inventor
刘齐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433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07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20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0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20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0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51Targeted advertisements
    • G06Q30/0259Target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store lo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51Targeted advertisements
    • G06Q30/0261Target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user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5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goods or merchandise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推送、信息展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移动互联网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在服务器侧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并根据该相似度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根据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确定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从各个待推送信息中筛选出目标信息;并向第一终端推送该目标信息,本申请基于多个相似用户特征信息中选择的目标信息更加具有对比性,选择推送的目标信息更加全面,提高了目标信息推送的质量。

Description

信息推送方法、信息展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互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推送方法、信息展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网络信息往往带来“信息迷向”。如何满足用户特定信息的个性化环境,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主动推荐给用户成为了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向用户推送信息,往往根据用户浏览器以及其他应用程序的浏览记录等,生成用户画像,再选择与该用户画像相匹配的应用程序信息以及网页信息等,将这些信息推送给对应的用户,达到个性化推送信息的服务效果。
基于上述相关技术推送的信息,根据个体用户画像选择推送的信息没有对比性,导致推送的信息并不全面,造成推荐的信息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推送方法、信息展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推送方法,所述方法由服务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所述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从所述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从各个待推送信息中筛选出目标信息;
向所述第一终端推送所述目标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展示方法,所述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数据确定进入的POI,并根据所述进入的POI的特征信息生成或者更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展示第一信息后,根据对所述第一信息的操作行为生成或者更新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推送的目标信息;
展示所述目标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推送装置,用于服务器中,所述装置包括:
特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相似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
特征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所述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从所述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
目标信息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从各个待推送信息中筛选出目标信息;
目标信息推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推送所述目标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展示装置,用于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特征信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数据确定进入的POI,并根据所述进入的POI的特征信息生成或者更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展示第一信息后,根据对所述第一信息的操作行为生成或者更新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特征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目标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推送的目标信息;
目标信息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目标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推送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信息展示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推送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信息展示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在服务器侧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并根据该相似度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根据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确定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从各个待推送信息中筛选出目标信息;并向第一终端推送该目标信息,基于多个相似用户特征信息中选择的目标信息更加具有对比性,选择推送的目标信息更加全面,提高了目标信息推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画像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信息推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信息推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信息推送及信息展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信息推送及信息展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用户操作终端界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终端收集用户对第一商户信息操作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签体系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展示第二商户信息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展示第二商户信息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展示第二商户信息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推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展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智能终端对商户信息的推送场景中,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些名词进行简单介绍。
用户画像(User Profile):用户画像又称用户角色(Persona),作为一种勾画目标用户、联系用户诉求与设计方向的有效工具,用户画像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户画像可以抽象出一个用户的信息全貌,可以看作应用大数据的基本。
用户画像的微观示例:用户画像可以由标签集合构成的,比如,用户画像可以是标签体系所构成的特征空间中的向量特征。其中,标签体系可以是一个层级目录,其每一级都是对空间的一个划分,如一级目录,其是对整个用户画像所构成的特征空间的一个划分,其从具体业务出发,将用户画像的特征空间划分为人口属性,资产特征,营销特征,兴趣爱好,购物偏好,需求特征等。其中,每一个一级特征又可以细分为二级标签、三级标签以及四级标签等等。
比如,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画像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个丰富的用户画像可以通过获取到用户的常去POI、常听歌曲、常浏览的网站、常去餐厅以及业余爱好等生成,通过用户画像可以对该用户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容易确定该用户感兴趣的商户或者其它信息。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一个POI可以是一栋房子、一个入口、一个邮筒、一个公交站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OI可以是指商户的实体店铺或者摊位等。
在日常生活中,智能终端中的很多应用程序都会向用户推送该应用程序关联的信息,以提高宣传力度,寻找更多的客户;而用户通常也有自身的需求,比如,不同的用户想要获得的信息可能并不相同,或者,同一个用户在不同的年龄段或者不同的时间段内,想要获得的信息也可能不同。而智能终端中的很多应用程序,具有向用户推送该用户想要获得的信息的功能,以使得用户更加容易得到想要了解的信息,在这种信息推送方式中,最核心的就是对用户画像的建立以及使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立用户画像,并基于建立的用户画像向用户的终端推送商户信息的方案。
BSSID(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基本服务区标识):其格式和MAC地址一样,是48位的地址格式。一般来说,BSSID就是所处的无线接入点的MAC地址。
其中,MAC(即Medium/Media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是数据链路层的一部分。MAC地址是记录在NetworkInterfaceCard(即网卡,简称NIC)里的,它也叫硬件地址,是由48位(即bit,一字节为8位,即1byte=8bits)16进制的数字组成。其中0-23位叫做组织唯一标志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简称OUI),是识别LAN(局域网)节点的标识(在有些抓包工具抓包的时候会将前三个字节映射成某种组织名称的字符,也可以选择不显示这种映射)。24-47位是由厂家自己分配。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信息推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服务器220以及若干个终端240。
服务器220是一台服务器,或者由若干台服务器,或者是一个虚拟化平台,或者是一个云计算服务中心。
终端240可以是具有场景服务应用程序以及显示功能的终端设备,比如,终端可以是手机、智能眼镜、智能手表、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等。
终端240与服务器220之间通过通信网络相连,两者之间的信息发送与接收可以通过网络协议来实现,比如轮询、长轮询以及长连接等。
其中,轮询是客户端定时向服务器发送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异步JavaScript和可扩展标记语言)请求,服务器接到请求后马上返回响应信息,并关闭连接。
长轮询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Ajax请求,服务器接到请求后保持住连接,直到有新消息才返回响应信息,并关闭连接;客户端处理完响应信息后再向服务器发送新的请求。
长连接是在页面中嵌入一个隐藏的jframe(窗口),将这个隐藏的iframe的src属性设置为对一个长连接的请求或者采用XRH(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HttpRequest,可扩展标记语言HTTP请求)请求,服务器端就能源源不断地往客户端输入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220以及终端240可以采用上述协议中的一种进行信息的接收与发送,服务器220可以将商户信息发送给终端240,由终端240中的场景服务应用根据收到的商户信息在终端240中进行显示。
可选的,该系统还可以包括管理设备(图2未示出),该管理设备与服务器240之间通过通信网络相连。
可选的,上述通信网络连接使用标准通信技术和/或协议。网络通常为因特网、但也可以是任何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移动、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专用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包括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XML)等的技术和/或格式来代表通过网络交换的数据。此外还可以使用诸如安全套接字层(Secure Socket Layer,SSL)、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网际协议安全(Internet ProtocolSecurity,IPsec)等常规加密技术来加密所有或者一些链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定制和/或专用数据通信技术取代或者补充上述数据通信技术。
可选的,该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三方服务器230和商户250。
请参考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信息推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服务器220、若干个终端240、第三方服务器230以及若干个商户250。
服务器220需要从第三方服务器230中拉取有关商户的商户信息,比如: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以商户1是某餐厅为例,其优惠券、服务点、分店、菜单等商户信息,这些商户信息可以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器中,当服务器220获取到一个用户的用户画像后,服务器220可以根据该用户画像从第三方服务器230中提供的商户信息中确定需要给该用户画像对应的终端240推送的商户信息,将选择的商户信息推送给该用户画像对应的终端240。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信息推送及信息展示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推送及信息展示方法可以用于如图2或图3所示的信息推送系统中。如图4所示,该信息推送及信息展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第一终端根据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数据确定进入的POI,并根据所述进入的POI的特征信息生成或者更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或,第一终端展示第一信息后,根据对所述第一信息的操作行为生成或者更新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其中,生成或更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可以是生成或更新第一用户画像,第一信息可以是商户信息。具体的,第一用户画像是第一终端根据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数据确定进入的POI,并根据进入的POI的特征信息生成或者更新的用户画像;和/或,第一用户画像是终端展示第一信息后,第一终端根据用户对第一信息的操作行为生成或者更新的用户画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画像可以由第一终端生成或更新。第一终端在根据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数据确定进入的POI时,可以单独使用周期性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数据(比如无线接入点的标识和信号强度),根据连续多次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数据的信号强度变化的趋势判断终端是否进入无线接入点对应的POI,比如,当连续多次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从连续增大到保持稳定,且保持稳定时无线信号的强度大于某一个信号强度阈值时,可以认为终端进入并驻留在无线接入点对应的POI。
或者,第一终端在根据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数据确定进入的POI时,也可以结合周期性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数据和计步器数据判断终端是否进入无线接入点对应的POI,比如,当连续多次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大于某一个信号强度阈值,且该连续多次采集无线接入点数据的时间段内,计步器数据采集到的步数小于某一个步数阈值时,可以认为第一终端进入并驻留在无线接入点对应的POI。
第一终端确定进入无线接入点对应的POI后,可以根据进入的POI的特征信息,比如POI所属的商户以及商户的标签等,并结合终端在无线接入点对应的POI内的驻留时长,生成或者更新终端中的用户画像。
其中,终端在无线接入点对应的POI内的驻留时长,可以通过终端检测出进入POI,到下一次终端检测到离开POI之间的时长来表示。并且,终端也可以使用周期性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数据,或者,结合周期性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数据和计步器数据判断终端是否离开无线接入点对应的POI。比如,当连续多次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为连续减小,无线信号的强度小于某一个信号强度阈值时,可以认为终端离开无线接入点对应的POI;或者,当连续多次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小于某一个信号强度阈值,且该连续多次采集无线接入点数据的时间段内,计步器数据采集到的步数大于某一个步数阈值时,可以认为终端离开无线接入点对应的POI。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也可以收集用户对终端展示的商户信息的操作行为,比如,用户对商户信息的点击行为等,并根据收集到的用户对商户信息的操作行为,以及上述商户信息对应的商户的特征信息,比如商户的标签等,生成或者更新用户画像。
步骤402,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步骤403,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步骤404,服务器获取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
步骤405,根据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
其中,其他用户特征信息也可以是其他用户对应的用户画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在获取第二用户画像时,可以将各个用户画像进行数据化,比如,将各个用户画像以向量形式进行表示,并将第一用户画像的向量表示与其它用户画像的向量表示进行相似度计算,以获得其它各个用户画像与第一用户画像之间的相似度,并将与第一用户画像之间的相似度大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的用户画像,获取为上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画像。
步骤406,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从各个待推送信息中筛选出目标信息。
其中,上述待推送信息可以是商户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用户对应的目标信息,可以由服务器结合该用户的用户特征信息以及其它相似的用户特征信息来综合筛选确定。
步骤407,服务器向第一终端推送目标信息。相应的,上述终端接收该服务器推送的目标信息。
步骤408,终端展示目标信息。
比如,以图2所示的系统为例,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为第一用户画像,其他用户特征信息为其他用户画像。终端通过通信网络与服务器连接,将自身生成并存储的用户画像和匹配商户通过通信网络上传至服务器,以提供服务器获取该用户画像,而终端可以有多个,即服务器可以接收到多个终端对应的用户画像。服务器根据这些多个用户画像,通过预设匹配方式得到相似的用户画像,并对相似用户画像各自对应用户账号的目标商户进行统计,通过预设筛选方式筛选出分别向各个用户账号登录的终端推送的商户信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服务器侧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并根据该相似度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根据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确定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从各个待推送信息中筛选出目标信息;并向第一终端推送该目标信息,基于多个相似用户特征信息中选择的目标信息更加具有对比性,选择推送的目标信息更加全面,提高了目标信息推送的质量。
上述图4所示的方案可以应用在近场服务场景中,或者,上述图4所示的方案也可以用到其它信息推送场景中。本申请后续的实施例将以近场服务场景中,终端根据用户对终端展示的目标信息的操作行为生成或更新用户特征信息,且用户特征信息是用户画像,终端展示的目标信息是终端进入的POI对应的商户信息为例,对上述图4所示的方案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信息推送及信息展示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推送及信息展示方法可以用于如图2或图3所示的信息推送系统中。如图5所示,该信息推送及信息展示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第一终端获取各个信息发布者的接入点信息表。
其中,信息发布者的接入点信息表中可以包含信息发布者的无线接入点数据和信息发布者的名称等。
比如,以信息发布者是商户,接入点信息表是商户信息表为例。其中,商户信息表可以包含商户的无线接入点数据以及商户名称数据等。比如,第一终端获取到自身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后,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获取当前所在位置周围预设范围内(比如当前所在位置所在城市内)的所有商户的商户信息表的请求指令,该指令中可以携带当前位置的标识(比如:城市名称、城市编码等),服务器接收到该指令后,根据指令中携带的信息将服务器中的当前所在位置周围预设范围内的各个商户的商户信息表发送给第一终端,该第一终端通过接收该信息表,从而获得该第一终端当前所在位置的各个商户的商户信息表。
比如,在以第一终端处于某城市广场为例,当第一终端中的场景服务应用程序监听到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连接成功的广播后,获取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比如,可以通过卫星定位或者无线定位技术获得当前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确定出当前所在位置的城市名称,该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获取当前城市中的各个商户的商户信息表的请求指令。其中,场景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周期性地监听WiFi网络连接成功的广播,该监听周期可以由开发人员或者运维人员预先设置。
服务器接收到该获取请求指令后,可以根据指令中携带的当前城市名获得当前城市名称对应的城市编码,拉取服务器中对应的当前城市的所有商家的BSSID总表,将该BSSID总表发送给第一终端,该终端接收该服务器发送的BSSID总表,并在该终端本地存储,其中,该BSSID总表中存储有各个商户以及商户的POI(比如店铺)中的WiFi接入点的BSSID。其中,存储的文件名可以命名为“城市编码_当前日期.txt”,当然,也可以以其他固定命名格式命名,且该命名方式可以由开发人员或者运维人员预先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请参考表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获取的BSSID总表的一种样式。
BSSID1 商户1
BSSID2 商户2
BSSID3 商户3
…… ……
表1
如表1所示,每个商户的店铺对应自己的BSSID,相应的,终端也可以根据商户的BSSID得到唯一对应的店铺。
其中,上述存储的BSSID总表可以设置有一个更新规则,当第一终端的本地内存中已经存储有当前城市所有商家的BSSID总表,则第一终端可以检测本地存储的BSSID总表的存储时间有没有超过预定时间值,如果没有超过,直接获取本地存储的BSSID总表,不用向服务器发送获取商户信息表请求指令;如果超过预定时间值,先删除已经存储的BSSID总表,向服务器发送获取商户信息表请求指令,接收新的BSSID总表并存储。其中,该预定时间值可以由开发人员或者运维人员预先设置。
步骤502,第一终端周期性的采集无线接入点数据。
其中,上述采集数据包含采集第一终端周围的无线接入点数据。该无线接入点数据用于指示第一终端检测到的无线接入点的标识和信号强度。该无线接入点可以是WiFi接入点,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数据可以是包含WiFi接入点的BSSID以及WiFi信号强度的WiFi数据。
可选的,第一终端在周期性的采集无线接入点数据的同时,还可以周期性的采集计步器数据。
可选的,在步骤502之前,第一终端还可以定期检查该终端中的近场服务是否被关闭,如果近场服务被终端关闭,第一终端将会重新开启该近场服务,即将近场服务保活,从而开启周期性的采集无线接入点数据,该第一终端根据这些数据确定是否发送信息获取请求,进而执行后续步骤。
比如,在本申请是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任务调度(job scheduler)初始化之后,该第一终端会定期判断近场服务是否被该终端关闭,如果检测到该近场服务被关闭,该第一终端就会重新拉起近场服务应用程序对应的近场服务。可选的,该近场服务开启后,第一终端可以每隔10秒采集一次第一终端周围的WiFi数据并本地缓存。可选的,在采集WiFi数据的同时还可以同时获取一次该终端内部计步器的步数数据。其中,上述定期以及采集WiFi数据的间隔时间可以由开发人员或者运维人员预先设置。
步骤503,第一终端向该服务器发送信息获取请求。相应的,服务器接收该第一终端发送的信息获取请求。
其中,该信息获取请求是第一终端确定进入的POI后发送的请求。
具体的,第一终端根据步骤502中获取的无线接入点数据(可选还包括计步器数据)检测该终端是否进入某一信息发布者对应的POI,如果终端检测到该终端进入该POI,则向服务器发送该信息获取请求;反之,则不发送。
比如,以步骤501中终端获取的商户信息表为BSSID总表,步骤502中终端采集数据作为该终端是否进入第一商户信息对应的店铺检测条件为例,当采集到的WiFi数据对应的BSSID属于获取的BSSID总表,且采集的WiFi数据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且一段时间内计步器数据小于预定阈值时,此时该终端向服务器发送信息获取请求。其中,一段时间是指判断计步器数据小于预定阈值时刻前预先设置的一个时间段。
当采集到的WiFi数据对应的BSSID属于获取的BSSID总表,且一段时间内,采集到的WiFi信号强度变化趋势与第一预设趋势相匹配时,此时该终端向服务器发送信息获取请求。其中,上述第一预设趋势可以由开发人员或者运维人员预先设置,比如,该第一预设趋势可以是信号强度逐渐增大,或者,第一预设趋势可以是信号强度逐渐增大后保持平稳。
步骤504,服务器获取该信息发布者标识中携带的信息发布者指示信息。
其中,该信息发布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进入的POI对应的信息发布者。
可选的,上述信息发布者可以是商户,信息发布者指示信息可以是商户指示信息。其中,商户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进入的POI对应的商户。
比如,服务器对接收到的信息获取请求进行解码,获得信息获取请求中携带的商户指示信息。
可选的,信息发布者指示信息包括进入的POI对应的信息发布者的标识、进入的POI的标识以及进入的POI的无线接入点的标识中的至少一种。也就是说,当信息发布者指示信息是商户指示信息时,上述商户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进入的POI对应的商户的标识、第一终端进入的POI的标识以及第一终端进入的POI的无线接入点的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比如,为了具体得到第一终端进入的店铺信息,信息获取请求中携带的商户指示信息至少是该商户的特征信息,与其他商户能够区分开的信息,比如该商户的营业执照编号、商户店主的身份证号等信息。
步骤505,服务器根据信息发布者指示信息获取第一信息。
比如,当上述信息发布者指示信息是商户指示信息时,服务器可以根据该商户指示信息获取第一商户信息(即上述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以上述信息发布者指示信息是商户指示信息为例,服务器通过获取的商户指示信息在该服务器中存储的商户信息中查询对应的第一商户信息。比如,上述信息获取请求中携带的商户指示信息是商户的WiFi数据对应的BSSID,服务器得到该BSSID后,在该服务器存储的BSSID总表中查询相应的商户标识,并根据查询到的商户标识,从第三方服务器获取第一商户信息。
步骤506,服务器将获取的第一信息推送给第一终端。相应的,第一终端接收服务器推送的商户信息。
比如,以第一信息是第一商户信息为例,服务器将获得的第一商户信息进行转码,转化为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推送的信息格式后,通过无线网络的传输将第一商户信息推送给第一终端。比如,以获得的第一商户信息为一个餐厅的服务信息为例,服务器可以将获得的该餐厅的网址推送给第一终端,也可以将该餐厅的优惠服务网页推送给第一终端。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商户信息的推送方式不做限定。
步骤507,第一终端收集该第一终端对应的用户对展示的该第一信息的操作行为的行为数据。
其中,以第一信息是第一商户信息为例,第一终端收集的行为数据可以包括:用户点击该第一商户信息、拖动查看该第一商户信息内部产品或服务、对该第一商户信息中的商品或服务器进行下单等行为数据。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用户操作终端界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其中包含了终端界面601,用户手部602,界面中显示的商户信息603等。
在图6所示的终端界面601中,用户手部602对界面中显示的商户信息603进行操作,相应的,该终端可以收集相关的用户操作行为的行为数据。
以第一终端为手机为例,该第一终端接收到服务器推送的第一商户信息后(第一终端可以将接收到服务器推送的第一商户信息展示在该第一终端的负一屏或者通知栏中),时刻监测第一商户信息在终端中接收到的操作行为,并记录用户对第一商户信息的操作行为的行为数据。比如,当该第一终端是具有可触摸屏幕的手机时,该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终端屏幕中的热感应器、压力传感器等检测用户对该第一商户信息的操作行为。
具体比如,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一种终端收集用户对第一商户信息操作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图中包含了终端显示界面71,第一商户信息701以及用户点击操作点702,图7的(a)、(b)、(c)分别对应不同时刻用户对第一商户信息的操作,如图7(a)所示,用户点击了展示在手机界面71中的第一商户信息701,终端可以收集此刻的点击点以及界面信息,图7(b)所示的是终端响应图7(a)中的点击操作展示的商户信息画面,图7(c)所示的是终端响应图7(b)中的上滑操作展示的进一步的商户信息画面,终端通过收集这些点击点的信息以及对应的画面信息等,得到用户对服务器推送的商户信息的行为数据。
步骤508,第一终端根据收集的行为数据生成或更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比如,以用户特征信息是用户画像为例,终端根据得到的用户对第一商户信息的行为数据,可以对用户建立标签体系,利用用户标签体系生成或更新第一用户画像(即上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可选的,在生成用户画像时,还可以使用终端收集到的其他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用户的资金趋势等数据。
其中,标签是一类或一种用户特征的符号表示,即标签是使用符号来表示用户的一类或一种特征。这个符号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数字。具体比如,用户的一类或一种特征可以是喜欢爱情片等特征。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签体系示意图。如图8所示,其中包含了原始数据层801、事实标签层802、模型标签层803以及预测标签层804。
原始数据层801中的原始数据可以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清洗,对用户数据的匹配和标识;事实标签层802中的数据可以通过分类和聚类的算法实现对数据的建模分析,得出一些特征数据;模型标签层803中的数据可以通过及其学习的方法以及结合推荐算法得到用户的个性特征,完善用户的衡量;预测标签层804利用预测算法,如机器学习中的监督学习,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预测,数学中的线性规划等方法。实现对用户的流失预测,忠实度预测,兴趣程度预测等等。
具体比如,本实施例以使用数据为终端用户对手机终端中推送的第一商户的使用行为数据为例,类目标签基于第一商户类型的类目制定。如新闻类,社交类、美食类等。数据来源是通过手机终端收集得来,经过整理分析,数据的清洗,最终选择和保留了有效的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对有效字段中,使用文本挖掘算法,对有效字段进行分析,对用户行为属性进行筛选确定。并进一步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用户的潜在需求,用户的流失进行了预测与估计,得到类目标签表可以作为描述用户属性的用户画像。其中生成的类目标签表可以如表2所示。
大类 游戏类 美食类 新闻类
点击次数 12 3 9
刷新次数 29 8 23
充值次数 5 2 6
…… …… …… ……
表2
可选地,作为步骤509的一种替换方式,生成用户画像的步骤也可以通过服务器来实现,即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终端通过通信协议直接将收集到的用户行为数据上传给服务器,由服务器接收用户行为数据并生成用户画像,此处生成用户画像的步骤与本申请实施例的生成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9,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是第一用户画像为例,第一终端可以对第一用户画像进行编码,得到相应的可传输用户画像数据,并将生成的用户画像数据传送给服务器。
步骤510,服务器接收该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相应的,以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是第一用户画像为例,服务器也可以接收第一终端传送的用户画像数据,并对其进行解码,得到对应的用户画像,从而获取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用户画像。
步骤511,服务器获取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
其中,服务器中可以存储各个终端发送的用户特征信息,并且每个用户特征信息对应一个用户,比如,在服务器中,每个用户特征信息对应各自的用户账号进行存储。
比如,以上述用户特征信息是用户画像为例,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第一用户画像之后,可以将该第一用户画像分别与存储的其它各个用户画像之间计算相似度。
步骤512,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
可选的,服务器可以将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中,与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高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的用户特征信息确定为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
比如,以上述用户特征信息是用户画像为例,服务器中可以预先设置一个相似度阈值(比如90%),对于除了第一用户画像之外的其它各个用户画像,若某一个用户画像与第一用户画像之间的相似度大于90%,则服务器将该用户画像确定该第二用户画像中的一个。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将各个用户特征信息按照与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将排列在前j位的用户特征信息确定为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j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比如,以上述用户特征信息是用户画像为例,服务器计算第一用户画像分别与其它各个用户画像之间的相似度之后,将其它各个用户画像按照与第一用户画像之间的相似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将排列获得的队列中的前j个(比如前10个)用户画像作为第二用户画像。
步骤513,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从各个待推送信息中筛选出目标信息。
其中,服务器筛选目标信息的方式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3a,服务器获取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
其中,所述信息发布者标签用于指示用户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偏好的信息发布者。
其中,上述信息发布者标签是商户标签为例,该商户标签可以指示对应的用户所偏好的商户。比如,该商户标签可以包括商户名称,或者,商户标签也可以包括商户名称以及商户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器的类型。
比如,以某快餐业商户“金A门”为例,该商户标签可以包括商户的名称(比如“金A门”),和/或,该商户标签可以包括“金A门”、“西式快餐”、“汉堡”等。
在获取信息发布者标签时,对于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中的任意用户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账号登录的第二终端,服务器可以获取第二终端发送的信息发布者标识,信息发布者标识是第二终端进入过的POI对应的信息发布者按照预设排序方式排序后的前n个信息发布者的标识,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服务器将信息发布者标识对应的标签确定为第二终端中登录的用户账号的信息发布者标签。
以信息发布者是商户为例,商户信息发布者标识可以是商户标识,即服务器可以获取第二终端发送的商户标识,商户标识是第二终端进入过的POI对应的商户按照预设排序方式排序后的前n个商户的标识,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第二终端是第一用户账号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中的任意账号登录的终端;并将所述商户标识对应的标签确定为所述第二终端中登录的用户账号的商户标签。
第二终端可以将对应用户进入过的POI对应的商户按照第二终端进入对应POI的总时长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序,比如,第二终端进入商户1的店铺呆了10分钟,第二终端进入商户2的店铺呆了2分钟,第二终端进入商户3的店铺呆了23分钟,那么第二终端将这三个店铺进行排序,得到有排序的商户的标识,若以上述n取1为例,得到的第二终端的商户标签就是商户3的标签。
步骤513b,服务器从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确定出目标标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获取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各自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的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的第一出现次数,第一出现次数是对应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在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各自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出现的次数;将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按照第一出现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第一标签队列;将第一标签队列中的前i个标签确定为目标标签,i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比如,以用户特征信息是用户画像为例,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获取第一用户画像的商户标签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画像各自的商户标签中的各个商户标签的第一出现次数将各个商户标签按照第一出现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第一标签队列;并将第一标签队列中的前i个标签确定为目标标签。
其中,第一出现次数是对应的商户标签在第一用户画像的商户标签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画像各自的商户标签中出现的次数。
比如,假设有2个第二用户画像,分别为第二用户画像a和第二用户画像b,其中,第一用户画像、第二用户画像a和第二用户画像b各自的商户标签如下表3所示。
Figure BDA0001816279130000181
表3
如表3所示,第一出现次数是指商户标签在第一用户画像、第二用户画像a和第二用户画像b各自的商户标签中出现的次数,其中,商户标签1至商户标签8的第一出现次数分别为1、3、2、1、1、2、1、1,则按照第一出现次数从大到小排列获得的第一标签队列为:{商户标签2、商户标签3、商户标签6、商户标签1、商户标签4、商户标签5、商户标签7、商户标签8}。服务器可以选择其中的前2个商户标签,即商户标签2和商户标签3为目标标签。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获取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的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的第二出现次数,第二出现次数是对应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在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各自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出现的次数;将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按照第二出现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第二标签队列;将第二标签队列中的前i个标签确定为目标标签。
比如,以用户特征信息是用户画像为例,服务器可以获取第一用户画像的商户标签中的各个商户标签的第二出现次数,第二出现次数是对应的商户标签在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画像各自的商户标签中出现的次数;将各个商户标签按照第二出现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第二标签队列;将第二标签队列中的前i个商户标签确定为目标标签。
比如,仍以上述表3为例,第二出现次数是指商户标签在第二用户画像a和第二用户画像b各自的商户标签中出现的次数。其中,商户标签2、商户标签3以及商户标签5至8的第二出现次数分别为2、1、1、2、1、1,则按照第二出现次数从大到小排列获得的第二标签队列为:{商户标签2、商户标签6、商户标签3、商户标签5、商户标签7、商户标签8}。服务器可以选择其中的前2个商户标签,即商户标签2和商户标签6为目标标签。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获取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的第三出现次数,第三出现次数是对应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在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各自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出现的次数,且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不属于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将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按照第三出现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第三标签队列;将第三标签队列中的前i个标签确定为目标标签,i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比如,以用户特征信息是用户画像为例,服务器可以获取各个商户标签的第三出现次数,第三出现次数是对应的商户标签在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各自的商户标签中出现的次数,且各个商户标签不属于第一用户画像的商户标签;将各个商户标签按照第三出现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第三标签队列;将第三标签队列中的前i个商户标签确定为目标标签。
比如,仍以上述表3为例,第三出现次数是指商户标签5至商户标签8在第二用户画像a和第二用户画像b各自的商户标签中出现的次数。其中,商户标签5至商户标签8的第三出现次数分别为1、2、1、1,则按照第三出现次数从大到小排列获得的第上商户队列为:{商户标签6、商户标签5、商户标签7、商户标签8}。服务器可以选择其中的前1个商户标签,即商户标签6为目标标签。
其中,选择标签队列中的前几个标签的数量(即i的数值)可以由开发人员或运维人员预先设置。
步骤513c,服务器将各个待推送信息中,与目标标签相匹配的待推送信息筛选为目标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标签之后,服务器即可以根据目标标签从各个待推送信息中筛选目标信息。
可选的,与目标标签相匹配的待推送信息,可以是指由目标标签对应的信息发布者发布的待推送信息。比如,以上述信息发布者标签是商户标签为例,目标信息可以是目标标签对应的商户发布的商户信息。
步骤514,服务器向第一终端推送目标信息。相应的,上述第一终端接收该服务器推送的目标信息。
步骤515,第一终端展示目标信息。
比如,以上述目标信息是第二商户信息为例,第一终端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二商户信息展示在终端中,比如,仍然以第一终端是手机为例,手机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二商户信息通过通知栏显示在手机界面中,如果手机有负一屏显示功能,也可以在手机的负一屏中显示第二商户信息,还可以通过短信方式发送第二商户信息,展示在手机短信中等,本申请对第二商户信息的展示方式并不加以限定。
请参考图9至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三种展示第二商户信息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界面包含了显示界面901,通知栏902,第二商户信息903,其中,第二商户信息903显示在通知栏902中。如图10所示,界面包含了显示界面1001,负一屏1002,第二商户信息1003,第二商户信息1003显示在负一屏1002中。如图11所示,界面包含了显示界面1101,短信界面1102,第二商户信息1103,第二商户信息1103显示在短信界面1102中。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通过在服务器侧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获取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并根据该相似度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根据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确定的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从各个待推送信息中筛选出目标信息;并向第一终端推送该目标信息,基于多个相似用户特征信息中选择的目标信息更加具有对比性,选择推送的目标信息更加全面,提高了目标信息推送的质量。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用户特征信息由终端根据进入的POI或者用户对终端中展示的信息的操作行为生成,生成的用户特征信息能够准确的表示用户对各个信息发布者的偏好情况,从而提高用户特征信息的准确性,从而达到在向用户推送更全面的信息时,保证信息的推送的准确性。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推送装置的结构框图。该信息推送装置可以用于如图2或图3所示系统中,以执行图4或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由服务器执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该装置主要包括:
特征信息接收模块12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相似度获取模块1202,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
特征信息确定模块12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所述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从所述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
目标信息筛选模块12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从各个待推送信息中筛选出目标信息;
目标信息推送模块1205,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推送所述目标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信息筛选模块1204,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所述信息发布者标签用于指示用户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偏好的信息发布者;
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确定出目标标签;
将所述各个待推送信息中,与所述目标标签相匹配的待推送信息筛选为所述目标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时,所述目标信息筛选模块1204,具体用于,
获取第二终端发送的信息发布者标识,所述信息发布者标识是所述第二终端进入过的POI对应的信息发布者按照预设排序方式排序后的前n个信息发布者的标识,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终端是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中的任意用户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账号登录的终端;
将所述信息发布者标识对应的标签确定为所述第二终端中登录的用户账号的信息发布者标签。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排序方式包括以下排序方式的至少一种:
按照所述第二终端进入对应POI的次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序;
按照所述第二终端进入对应POI的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
按照所述第二终端进入对应POI的总时长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序;
以及,按照所述第二终端进入对应POI的平均时长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确定出目标标签时,所述目标信息筛选模块1204,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各自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的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的第一出现次数,所述第一出现次数是对应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在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各自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出现的次数;
将所述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按照第一出现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第一标签队列;
将所述第一标签队列中的前i个标签确定为目标标签,i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确定出目标标签时,所述目标信息筛选模块1204,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的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的第二出现次数,所述第二出现次数是对应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各自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出现的次数;
将所述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按照第二出现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第二标签队列;
将所述第二标签队列中的前i个标签确定为目标标签,i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确定出目标标签时,所述目标信息筛选模块1204,具体用于,
获取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的第三出现次数,所述第三出现次数是对应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各自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出现的次数,且所述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不属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
将所述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按照第三出现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第三标签队列;
将所述第三标签队列中的前i个标签确定为目标标签,i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特征信息确定模块1203,具体用于:
将所述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中,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高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的用户特征信息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
或者,
将所述各个用户特征信息按照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将排列在前j位的用户特征信息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j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信息获取请求,所述信息获取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进入的POI后发送的请求;
指示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信息获取请求中携带的信息发布者指示信息,所述信息发布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入的POI对应的信息发布者;
第一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发布者指示信息获取第一信息;
第一信息推送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推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发布者指示信息包括所述进入的POI对应的信息发布者的标识、所述进入的POI的标识以及所述进入的POI的无线接入点的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请参考图13,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展示装置的结构框图。该信息展示装置可以用于如图2或图3所示系统中,以执行图4或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由终端执行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该装置主要包括:
特征信息获取模块1301,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数据确定进入的POI,并根据所述进入的POI的特征信息生成或者更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展示第一信息后,根据对所述第一信息的操作行为生成或者更新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特征信息发送模块1302,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目标信息接收模块1303,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推送的目标信息;
目标信息展示模块1304,用于展示所述目标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息发布者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信息发布者标识,所述信息发布者标识是所述终端进入过的POI对应的信息发布者按照预设排序方式排序后的前n个信息发布者的标识,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排序方式包括以下排序方式的至少一种:
按照所述终端进入对应POI的次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序;
按照所述终端进入对应POI的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
按照所述终端进入对应POI的总时长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序;
以及,按照所述终端进入对应POI的平均时长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序。
请参考图1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终端包括处理器1410、存储器1420和显示组件1430,显示组件1430用于显示服务器推送的商户信息。所述存储器1420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1410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信息推送及展示方法中,由终端执行的部分或者全部步骤。
请参考图1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用于实施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图像显示方法。具体来讲:
所述服务器15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501、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502和只读存储器(ROM)1503的系统存储器1504,以及连接系统存储器1504和中央处理单元1501的系统总线1505。所述服务器1500还包括帮助计算机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I/O系统)1506,和用于存储操作系统1513、应用程序1514和其他程序模块1515的大容量存储设备1507。
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06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1508和用于用户角色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1509。其中所述显示器1508和输入设备1509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505的输入输出控制器1510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1501。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506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1510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输入。类似地,输入输出控制器1510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507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505的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1501。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507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为服务器1500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也就是说,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507可以包括诸如硬盘或者CD-ROM驱动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未示出)。
不失一般性,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EP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局限于上述几种。上述的系统存储器1504和大容量存储设备1507可以统称为存储器。
根据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所述服务器1500还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运行。也即服务器1500可以通过连接在所述系统总线1505上的网络接口单元1511连接到网络1512,或者说,也可以使用网络接口单元1511来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或远程计算机系统(未示出)。
上述大容量存储设备1507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由服务器执行的各个步骤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信息推送及展示方法中,由终端或者服务器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信息推送及展示方法,由终端或者服务器执行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执行信息推送或者信息展示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信息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服务器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是第一用户画像,所述第一用户画像是第一终端根据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数据确定进入的POI,并根据进入的所述POI的特征信息生成或更新的用户画像;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
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所述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从所述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所述信息发布者标签用于指示用户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偏好的信息发布者;
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确定出目标标签;
将各个待推送信息中,与所述目标标签相匹配的待推送信息筛选为所述目标信息;
向所述第一终端推送所述目标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包括:
获取第二终端发送的信息发布者标识,所述信息发布者标识是所述第二终端进入过的POI对应的信息发布者按照预设排序方式排序后的前n个信息发布者的标识,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第二终端是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中的任意用户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账号登录的终端;
将所述信息发布者标识对应的标签确定为所述第二终端中登录的用户账号的信息发布者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排序方式包括以下排序方式的至少一种:
按照所述第二终端进入对应POI的次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序;
按照所述第二终端进入对应POI的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
按照所述第二终端进入对应POI的总时长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序;
以及,按照所述第二终端进入对应POI的平均时长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确定出目标标签,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各自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的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的第一出现次数,所述第一出现次数是对应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在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各自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出现的次数;
将所述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按照第一出现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第一标签队列;
将所述第一标签队列中的前i个标签确定为目标标签,i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确定出目标标签,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的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的第二出现次数,所述第二出现次数是对应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各自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出现的次数;
将所述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按照第二出现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第二标签队列;
将所述第二标签队列中的前i个标签确定为目标标签,i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确定出目标标签,包括:
获取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的第三出现次数,所述第三出现次数是对应的信息发布者标签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各自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出现的次数,且所述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不属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
将所述各个信息发布者标签按照第三出现次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得第三标签队列;
将所述第三标签队列中的前i个标签确定为目标标签,i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所述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从所述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包括:
将所述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中,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高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的用户特征信息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
或者,
将所述各个用户特征信息按照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将排列在前j位的用户特征信息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j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信息获取请求,所述信息获取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进入的POI后发送的请求;
获取所述信息获取请求中携带的信息发布者指示信息,所述信息发布者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进入的POI对应的信息发布者;
根据所述信息发布者指示信息获取第一信息;
将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推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发布者指示信息包括所述进入的POI对应的信息发布者的标识、所述进入的POI的标识以及所述进入的POI的无线接入点的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数据确定进入的POI,并根据所述进入的POI的特征信息生成或者更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展示第一信息后,根据对所述第一信息的操作行为生成或者更新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是第一用户画像;
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推送的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是所述服务器将各个待推送信息中与目标标签相匹配的待推送信息筛选出的信息,所述目标标签是所述服务器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确定出的,所述信息发布者标签用于指示用户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偏好的信息发布者;
展示所述目标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推送的目标信息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信息发布者标识,所述信息发布者标识是所述终端进入过的POI对应的信息发布者按照预设排序方式排序后的前n个信息发布者的标识,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排序方式包括以下排序方式的至少一种:
按照所述终端进入对应POI的次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序;
按照所述终端进入对应POI的频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
按照所述终端进入对应POI的总时长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序;
以及,按照所述终端进入对应POI的平均时长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序。
13.一种信息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服务器中,所述装置包括:
特征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相似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
特征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与所述其它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从所述各个用户特征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
目标信息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从各个待推送信息中筛选出目标信息;
目标信息推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推送所述目标信息;
所述目标信息筛选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所述信息发布者标签用于指示用户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偏好的信息发布者;
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确定出目标标签;
将所述各个待推送信息中,与所述目标标签相匹配的待推送信息筛选为所述目标信息。
14.一种信息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终端中,所述装置包括:
特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无线接入点数据确定进入的POI,并根据所述进入的POI的特征信息生成或者更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和/或,展示第一信息后,根据对所述第一信息的操作行为生成或者更新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是第一用户画像;
特征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
目标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推送的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是所述服务器将各个待推送信息中与目标标签相匹配的待推送信息筛选出的信息,所述目标标签是所述服务器从所述第一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特征信息的信息发布者标签中确定出的,所述信息发布者标签用于指示用户特征信息对应的用户偏好的信息发布者;
目标信息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目标信息。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信息推送方法。
1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所述的信息展示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信息推送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所述的信息展示方法。
CN201811143315.6A 2018-09-28 2018-09-28 信息推送方法、信息展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1207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3315.6A CN109120719B (zh) 2018-09-28 2018-09-28 信息推送方法、信息展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3315.6A CN109120719B (zh) 2018-09-28 2018-09-28 信息推送方法、信息展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0719A CN109120719A (zh) 2019-01-01
CN109120719B true CN109120719B (zh) 2021-06-04

Family

ID=64857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3315.6A Active CN109120719B (zh) 2018-09-28 2018-09-28 信息推送方法、信息展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207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2719B (zh) * 2019-04-02 2021-06-25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推送优先级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4902702B (zh) * 2020-02-20 2024-02-06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短信推送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372192B (zh) * 2020-02-26 2021-09-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推荐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385190B (zh) * 2020-03-06 2023-02-17 杭州威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80215B (zh) * 2020-04-28 2023-02-14 上海淇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462996B (zh) * 2020-12-11 2023-09-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服务信息优化方法、服务信息优化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783984A (zh) * 2021-02-10 2021-05-11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5795A (zh) * 2006-10-27 2008-01-16 北京搜神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网络行为的个性化推荐方法和系统
WO2017128256A1 (zh) * 2016-01-28 2017-08-03 吕璇 一种发送即时通讯消息时的信息推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103028A (zh) * 2017-03-03 2017-08-29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47642A (zh) * 2017-05-10 2017-09-08 四川花间阁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便利于企业服务的信息交互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5795A (zh) * 2006-10-27 2008-01-16 北京搜神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网络行为的个性化推荐方法和系统
WO2017128256A1 (zh) * 2016-01-28 2017-08-03 吕璇 一种发送即时通讯消息时的信息推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103028A (zh) * 2017-03-03 2017-08-29 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47642A (zh) * 2017-05-10 2017-09-08 四川花间阁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便利于企业服务的信息交互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0719A (zh) 2019-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20719B (zh) 信息推送方法、信息展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868375B2 (en) Method, medium, and system for personalized content delivery
CN108021929B (zh) 基于大数据的移动端电商用户画像建立与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7862553B (zh) 广告实时推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726050B2 (en) Assigning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 users to households
US20190294642A1 (en) Website fingerprinting
CN106063166B (zh) 增强受众测量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US857827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ggregating web feeds relevant to a geographical locale from multiple sources
US2015023489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code scanning result information
CN108351992A (zh) 根据活动预测的增强型计算机体验
CN107426328B (zh) 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10300084B (zh) 基于ip地址的画像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可读介质
WO2011094341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ocial networking
US20170364931A1 (en) Distributed model optimizer for content consumption
WO201501329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mographic, environmental, business and/or operational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EP3480755A1 (en) Computeriz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messages and their responses after delivery
JP2009193465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提供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2311612A (zh) 一种家庭画像构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16095741A (ja) 情報提供装置、情報提供システム、情報提供プログラム
CN111429161B (zh) 特征提取方法、特征提取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659404A (zh) 一种信息推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083211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用户触达方法与系统
JP5492047B2 (ja) 購買行動分析装置、購買行動分析方法、購買行動分析プログラム、購買行動分析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CN111949859B (zh) 用户画像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52835A (zh) 文件推荐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