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11242A - 一种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11242A
CN109111242A CN201710490999.6A CN201710490999A CN109111242A CN 109111242 A CN109111242 A CN 109111242A CN 201710490999 A CN201710490999 A CN 201710490999A CN 109111242 A CN109111242 A CN 109111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component
mixed solution
waterproofing agent
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909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11242B (zh
Inventor
耿春雷
宋长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Si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mes Thin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mes Think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mes Thin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909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11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11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1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11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1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0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6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of only artificial stone
    • C04B41/61Coating or impregnation
    • C04B41/65Coating or impregnation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 C04B41/68Silicic acid; Silic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00After-treatment of mortar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or ceramic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1/45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 C04B41/50Coating or impregnating, e.g. injection in masonry, partial coating of green or fired ceramics, organic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adhering together two concrete elements with inorganic materials
    • C04B41/5024Silic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11/27Water resistance, i.e. waterproof or water-repellent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72Repairing or restoring existing buildings or building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ftertreatments Of Artificial And Natural Stones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防水剂主要是将废旧锂电池正极板材料在稀H2SO4和Na2S2O3的作用下进行溶解,然后,在通入空气,然后,加入适量的NaOH,过滤溶液,将过滤后的溶液与活性硅酸水溶液搅拌混合反应得到混合溶液,然后,由加入自愈组分的浓缩混合溶液和含有不同憎水成分的乳化液按比例混合后,并加入稳定组分,杀菌组分,渗透助剂,搅拌均匀即制备而成。本发明产品不仅能够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憎水膜,阻止有害离子进入混凝土内部;还能渗透到混凝土内部,通过结晶的方式修补混凝土原有的微孔和裂纹,最重要的是在混凝土服役期间产生的细小裂纹能够在有水的环境下达到自动愈合的效果;同时能处理废弃锂电池。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混凝土防水耐久性的技术领域,具体讲涉及到一种混凝土防水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土木工程而言,20世纪是钢筋混凝土的时代。从享誉世界的悉尼歌剧院的薄壳建筑,到马来西亚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从挪威北海的世界上最深的石油钻井平台,到世界上最高的中国三峡水电大坝;从日本的海上空港、超长跨海大桥,到连接英国法国的英吉利海峡深海隧道;从核电站到高速公路,桥梁,各种工业、商业和住宅建筑,到国防军事设施,绝大多数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很难想象没有钢筋混凝土,今天的社会发展会是什么模样。但是,在标志社会发展进步的钢筋混凝土新构筑物不断完成的同时,给人民生命安全带来重大隐患的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因耐久性问题产生的破坏比比皆是,不仅给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而且还涉及到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的重要问题。为了延长混凝土中的耐久性能够,研究了大量的方法,如在混凝土中掺加一些矿物掺合料如(超细粉煤灰、矿粉、硅灰)等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混凝土表面的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苯丙乳液、纯丙乳液保护涂层可以将混凝土与有害例子隔离,但是以上方法对于混凝土裂缝均不能起到非常有效的防护。众所周知废旧锂电池处理起来相当麻烦,乱丢乱扔对环境的破坏相当的大,例:1个20克的手机电池可污染3个标准游泳池容积的水,若废弃在土地上,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那如果是以吨为单位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废弃在自然环境中呢?大量重金属及化学物质进入大自然,将会对环境造成多大的污染。将废旧锂电池中的锂进行回收制备硅酸锂,同时锂电池电解液体中的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丙烯酯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解决锂电池污染问题,同时可以制备出高性能的防水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发明了一种混凝土防水剂,用于增加混凝土耐久性和使用寿命。采用此防水剂不仅能够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憎水膜,阻止有害离子进入混凝土内部,而且还有渗透结晶功能,此防水剂可以渗透到混凝土内部,通过结晶的方式修补混凝土原有的微孔和裂纹,最重要的是在混凝土服役期间产生的细小裂纹能够在有水的环境下达到自动愈合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以下成分配比予以实现:一种混凝土防水剂,包括以下组分:憎水组分,渗透结晶组分,自愈组分,乳化组分,稳定组分,杀菌组分,渗透助剂,去离子水等组成。
进一步,所述憎水组分可以是,如有机硅,矿物油,石蜡等,其主要作用是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与水不相容的具有憎水功能的保护层,并且可以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使混凝土具有本体憎水效果。
进一步,渗透结晶组分为以碱金属硅酸盐为主,在本发明中采用废旧锂电池制备的硅酸锂以及硅酸钠等,其主要作用是能够渗透到混凝土内部,并且可以与混凝土中的钙离子形成结晶,从而达到裂纹修补的功能。
进一步,自愈组分,可以分为表面愈合组分如聚乙二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当防水层表面由于非正常原因导致破损(如外力作用),其破损面上的自愈合组分与水中继续发生新的溶解成膜反应,使破损表面的防水层得到自我修复。深层自愈组分为碱金属硅酸盐,当混凝土出现裂纹,并且裂纹中有水分存在时,碱金属硅酸盐可以在裂纹处富集并且与混凝土中含有大量的钙离子,氯离子等,它们会与硅酸盐生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物,结晶物在裂缝中吸水膨胀,由疏到密,在裂缝的纵深处逐渐形成致密的结晶物填充区域,从而达到裂纹修补的功能,同时,这些活性离子还能被水再次激活,所以具有反复自愈修复的功能。
进一步,乳化组分主要作用是将憎水组分进行乳化形成均匀统一的乳液,便于进行稀释和加入渗透结晶组分,此类物质多为带有憎水基团和亲水基团的有机物。在本发明中来自于废旧锂电池电解液中的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混合物。
进一步,稳定组分为小分子有机物例如乙醇,甲醇,他们可以与水和有机物互溶,所以可以保证整个体系的稳定,防止分层,破乳等现象。
进一步,杀菌组分,主要以甲醛为主,其作用是延长防水剂的保质期,同时可以防止微生物在混凝土表面生长,腐蚀混凝土。
进一步,渗透助剂,主要为乙二醇,醇酯十二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主要作用是降低防水剂的挥发速度,增加其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深度。
进一步,去离子水作用是将防水剂的有效成分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防止有效成分过低不能对混凝土起到保护作用,或者有效成分过多影响混凝土表面外貌。
进一步,一种混凝土防水剂的配比范围如下表所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工艺进行制备:
第一步:废旧锂电池的拆解:
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废旧锂电池进行拆解,取出正极板主要为钴酸锂和少量的铁,这些物质涂在铝箔上,收集电解液,备用,将剩余部分按照其他用途进行处理,不在本发明的设计范围内。
第二步:硅酸盐的制备:
(1)将正极板材料在稀H2SO4和Na2S2O3的作用下进行溶解,并进行加热到60-80摄氏度,有以下的化学反应发生:
S2O3 2-+8LiCoO2+22H+=2SO4 2-+8Li++8Co2++11H2O
Fe+2H+=Fe2++H2
2Al+6H+=2Al3++3H2
(2)在上述溶液中通入空气,将不稳定的Fe二价离子氧化为三价离子,发生反应如下:
4Fe2++O2+4H+=4Fe3++2H2O
(3)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将溶液的Ph值调节到11至12,此时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
Fe3++3OH-=Fe(OH)3
Al3++3OH-=Al(OH)3
Co2++2OH-=Co(OH)2
(4)对上述溶液进行过滤得到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
(5)将上述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与活性硅酸水溶液在0~80℃(接近常温即可)且搅拌下混合反应10分钟~2小时,即可得到透明而稳定的硅酸锂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活性硅酸水溶液和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最好是按SiO2∶Li2O/Na2O的摩尔比为2.5~10之间。摩尔比低于2.2,反应时易生成化学组成为Li2O·2SiO2或2Li2O·SiO2的白色沉淀,不能保持水溶液稳定地进行反应;摩尔比大于10,反应得到的硅酸锂水溶液在高温下的长期稳定性低,实际使用效果不好。
(6)将上述硅酸锂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进行加热浓缩使其固含量可以控制在需要的范围内,同时加入自愈组分中的聚乙二醇或者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使其形成均匀的混合溶液。
第三步:乳化组分的提取:
废旧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成分为碳酸乙稀酯,碳酸丙烯酯,以及碳酸二乙酯,其中碳酸乙稀酯,碳酸丙烯酯可以溶于水和有机类溶剂,所以可以作为乳化组分使用,由于碳酸二乙酯与水不相容,并且其闪点只有25摄氏度,所以要将其去除,即将废旧锂电池电解液进行加热,在80-120摄氏度进行蒸馏操作,将其中的碳酸二乙酯去除;如果考虑到设备投资较大也可以不做蒸馏处理,将碳酸二乙酯留下作为憎水组分使用。
第四步:乳化液制备
根据被乳化的憎水组分不同需要按照不同的乳化方式进行:
(1)将乳化组分溶解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有机硅搅拌均匀形成均匀统一的悬乳液。
(2)将矿物油加热到50-80摄氏度,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乳化组分,形成均匀液体,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50-80摄氏度的去离子水,最终形成均匀乳液,此过程中要一直进行加热,以保证良好的乳化效果。
(3)在去离子水中边搅拌边加入乳化组分并进行加热到70摄氏度以上,形成均匀液体,然后石蜡加热到70摄氏度以上,使其完全液化,边搅拌边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均匀的石蜡乳液。
第五步:防水剂的复配:
将第二步,第四步中所得到溶液按照比例(按照固含量折算后)进行混合并加入稳定组分,杀菌组分,渗透助剂,搅拌均匀即可制备出混凝土自愈型防水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废旧锂电池的污染问题,得到了综合利用;
2.此防水剂能够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憎水膜,阻止有害离子进入混凝土内部;
3.此防水剂能够渗透到混凝土内部1-5mm,形成混凝土的本体防水,同时具有渗透结晶功能,修补混凝土原有的微孔和裂纹;
4.最重要的是在混凝土服役期间产生的细小裂纹能够在有水的环境下达到自动愈合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制备的混凝土防水剂及制备方法,具体实施按照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混凝土防水剂,包括以下组分:憎水组分,渗透结晶组分,自愈组分,乳化组分,稳定组分,杀菌组分,渗透助剂,去离子水等组成。
进一步,所述憎水组分可以是,如有机硅。
进一步,渗透结晶组分为采用废旧锂电池制备的硅酸锂以及硅酸钠混合液体。
进一步,自愈组分为聚乙二醇和硅酸锂以及硅酸钠混合液体。
进一步,乳化组分来自于废旧锂电池电解液中的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混合物。
进一步,稳定组分为乙醇。
进一步,杀菌组分为甲醛。
进一步,渗透助剂为乙二醇。
进一步,去离子水作用是将防水剂的有效成分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防止有效成分过低不能对混凝土起到保护作用,或者有效成分过多影响混凝土表面外貌。
进一步,一种混凝土防水剂的配比范围如下表所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工艺进行制备:
第一步:废旧锂电池的拆解:
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废旧锂电池进行拆解,取出正极板主要为钴酸锂和少量的铁,这些物质涂在铝箔上,收集电解液,备用,将剩余部分按照其他用途进行处理,不在本发明的设计范围内。
第二步:硅酸盐的制备:
(1)将正极板材料在稀H28O4和Na2S2O3的作用下进行溶解,并进行加热到60摄氏度,有以下的化学反应发生:
S2O3 2-+8LiCoO2+22H+=2SO4 2-+8Li++8Co2++11H2O
Fe+2H+=Fe2++H2
2Al+6H+=2Al3++3H2
(2)在上述溶液中通入空气,将不稳定的Fe二价离子氧化为三价离子,发生反应如下:
4Fe2++O2+4H+=4Fe3++2H2O
(3)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将溶液的Ph值调节到11至12,此时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
Fe3++3OH-=Fe(OH)3
Al3++3OH-=Al(OH)3
Co2++2OH-=Co(OH)2
(4)对上述溶液进行过滤得到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
(5)将上述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与活性硅酸水溶液在0~80℃(接近常温即可)且搅拌下混合反应10分钟~2小时,即可得到透明而稳定的硅酸锂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活性硅酸水溶液和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最好是按SiO2∶Li2O/Na2O的摩尔比为2.5~10之间。摩尔比低于2.2,反应时易生成化学组成为Li2O·2SiO2或2Li2O·SiO2的白色沉淀,不能保持水溶液稳定地进行反应;摩尔比大于10,反应得到的硅酸锂水溶液在高温下的长期稳定性低,实际使用效果不好。
(6)将上述硅酸锂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进行加热浓缩使其硅酸锂和硅酸钠∶水=5∶30,同时加入自愈组分中的聚乙二醇,使其形成均匀的混合溶液。
第三步:乳化组分的提取:
废旧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成分为碳酸乙稀酯,碳酸丙烯酯,以及碳酸二乙酯,其中碳酸乙稀酯,碳酸丙烯酯可以溶于水和有机类溶剂,所以可以作为乳化组分使用,由于碳酸二乙酯与水不相容,并且其闪点只有25摄氏度,所以要将其去除,即将废旧锂电池电解液进行加热,在100摄氏度进行蒸馏操作,将其中的碳酸二乙酯去除。
第四步:乳化液制备
将乳化组分溶解到去离子水20分钟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有机硅35份搅拌均匀形成均匀统一的乳液。
第五步:防水剂的复配:
将第二步,第四步中所得到溶液按照比例(按照固含量折算后)进行混合并加入稳定组分,杀菌组分,渗透助剂,搅拌均匀即可制备出混凝土自愈型防水剂。
实例2,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制备的混凝土防水剂及制备方法,具体实施按照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混凝土防水剂,包括以下组分:憎水组分,渗透结晶组分,自愈组分,乳化组分,稳定组分,杀菌组分,渗透助剂,去离子水等组成。
进一步,所述憎水组分矿物油。
进一步,渗透结晶组分采用废旧锂电池制备的硅酸锂以及硅酸钠混合溶液。
进一步,自愈组分聚乙二醇和硅酸锂以及硅酸钠混合溶液。
进一步,乳化组分来自于废旧锂电池电解液中的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乙酯混合物。
进一步,稳定组分为乙醇。
进一步,杀菌组分为甲醛。
进一步,渗透助剂为醇酯十二。
进一步,去离子水作用是将防水剂的有效成分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进一步,一种混凝土防水剂的配比范围如下表所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工艺进行制备:
第一步:废旧锂电池的拆解:
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废旧锂电池进行拆解,取出正极板主要为钴酸锂和少量的铁,这些物质涂在铝箔上,收集电解液,备用,将剩余部分按照其他用途进行处理,不在本发明的设计范围内。
第二步:硅酸盐的制备:
(1)将正极板材料在稀H2SO4和Na2S2O3的作用下进行溶解,并进行加热到60摄氏度,有以下的化学反应发生:
S2O3 2-+8LiCoO2+22H+=2SO4 2-+8Li++8Co2++11H2O
Fe+2H+=Fe2++H2
2Al+6H+=2Al3++3H2
(2)在上述溶液中通入空气,将不稳定的Fe二价离子氧化为三价离子,发生反应如下:
4Fe2++O2+4H+=4Fe3++2H2O
(3)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将溶液的Ph值调节到11至12,此时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
Fe3++3OH-=Fe(OH)3
Al3++3OH-=Al(OH)3
Co2++2OH-=Co(OH)2
(4)对上述溶液进行过滤得到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
(5)将上述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与活性硅酸水溶液在0~80℃(接近常温即可)且搅拌下混合反应10分钟~2小时,即可得到透明而稳定的硅酸锂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活性硅酸水溶液和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最好是按SiO2∶Li2O/Na2O的摩尔比为2.5~10之间。摩尔比低于2.2,反应时易生成化学组成为Li2O·2SiO2或2Li2O·SiO2的白色沉淀,不能保持水溶液稳定地进行反应;摩尔比大于10,反应得到的硅酸锂水溶液在高温下的长期稳定性低,实际使用效果不好。
(6)将上述硅酸锂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进行加热浓缩使其硅酸锂和硅酸钠∶水=3∶35,同时加入自愈组分中的聚乙二醇,使其形成均匀的混合溶液。
第三步:乳化组分的提取:
废旧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成分为碳酸乙稀酯,碳酸丙烯酯,以及碳酸二乙酯,其中碳酸乙稀酯,碳酸丙烯酯可以溶于水和有机类溶剂,所以可以作为乳化组分使用,由于碳酸二乙酯与水不相容,留下作为憎水组分使用。
第四步:乳化液制备
将矿物油20份加热到50-80摄氏度,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乳化组分,形成均匀液体,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50-80摄氏度的去离子水20份,最终形成均匀乳液,此过程中要一直进行加热,以保证良好的乳化效果。
第五步:防水剂的复配:
将第二步,第四步中所得到溶液按照比例(按照固含量折算后)进行混合并加入稳定组分乙醇,杀菌组分,渗透助剂,搅拌均匀即可制备出混凝土自愈型防水剂。
实例3,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制备的混凝土防水剂及制备方法,具体实施按照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混凝土防水剂,包括以下组分:憎水组分,渗透结晶组分,自愈组分,乳化组分,稳定组分,杀菌组分,渗透助剂,去离子水等组成。
进一步,所述憎水组分石蜡。
进一步,渗透结晶组分为废旧锂电池制备的硅酸锂以及硅酸钠混合溶液。
进一步,自愈组分聚乙二醇和硅酸锂以及硅酸钠混合溶液。
进一步,乳化组分来自于废旧锂电池电解液中的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混合物。
进一步,稳定组分为乙醇∶甲醇=1∶1混合溶液。
进一步,杀菌组分为甲醛。
进一步,渗透助剂为醇酯十二。
进一步,去离子水作用是将防水剂的有效成分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进一步,一种混凝土防水剂的配比范围如下表所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工艺进行制备:
第一步:废旧锂电池的拆解:
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废旧锂电池进行拆解,取出正极板主要为钴酸锂和少量的铁,这些物质涂在铝箔上,收集电解液,备用,将剩余部分按照其他用途进行处理,不在本发明的设计范围内。
第二步:硅酸盐的制备:
(1)将正极板材料在稀H2SO4和Na2S2O3的作用下进行溶解,并进行加热到60摄氏度,有以下的化学反应发生:
S2O3 2-+8LiCoO2+22H+=2SO4 2-+8Li++8Co2++11H2O
Fe+2H+=Fe2++H2
2Al+6H+=2Al3++3H2
(2)在上述溶液中通入空气,将不稳定的Fe二价离子氧化为三价离子,发生反应如下:
4Fe2++O2+4H+=4Fe3++2H2O
(3)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将溶液的Ph值调节到11至12,此时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
Fe3++3OH-=Fe(OH)3
Al3++3OH-=Al(OH)3
Co2++2OH-=Co(OH)2
(4)对上述溶液进行过滤得到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
(5)将上述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与活性硅酸水溶液在0~80℃(接近常温即可)且搅拌下混合反应10分钟~2小时,即可得到透明而稳定的硅酸锂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活性硅酸水溶液和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最好是按SiO2∶Li2O/Na2O的摩尔比为2.5~10之间。摩尔比低于2.2,反应时易生成化学组成为Li2O·2SiO2或2Li2O·SiO2的白色沉淀,不能保持水溶液稳定地进行反应;摩尔比大于10,反应得到的硅酸锂水溶液在高温下的长期稳定性低,实际使用效果不好。
(6)将上述硅酸锂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进行加热浓缩使其使其硅酸锂和硅酸钠∶水=5∶25,同时加入自愈组分中的聚乙二醇,使其形成均匀的混合溶液。
第三步:乳化组分的提取:
废旧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成分为碳酸乙稀酯,碳酸丙烯酯,以及碳酸二乙酯,其中碳酸乙稀酯,碳酸丙烯酯可以溶于水和有机类溶剂,所以可以作为乳化组分使用,由于碳酸二乙酯与水不相容,并且其闪点只有25摄氏度,所以要将其去除,即将废旧锂电池电解液进行加热,在80-120摄氏度进行蒸馏操作,将其中的碳酸二乙酯去除。
第四步:乳化液制备
根据被乳化的憎水组分不同需要按照不同的乳化方式进行:
在去离子水20份中边搅拌边加入乳化组分并进行加热到70摄氏度以上,形成均匀液体,然后石蜡15份加热到70摄氏度以上,使其完全液化,边搅拌边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均匀的石蜡乳液。
第五步:防水剂的复配:
将第二步,第四步中所得到溶液按照比例(按照固含量折算后)进行混合并加入稳定组分,杀菌组分,渗透助剂,搅拌均匀即可制备出混凝土自愈型防水剂。
实例4,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制备的混凝土防水剂及制备方法,具体实施按照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混凝土防水剂,包括以下组分:憎水组分,渗透结晶组分,自愈组分,乳化组分,稳定组分,杀菌组分,渗透助剂,去离子水等组成。
进一步,所述憎水组分石蜡。
进一步,渗透结晶组分为废旧锂电池制备的硅酸锂以及硅酸钠混合溶液。
进一步,自愈组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和硅酸锂以及硅酸钠混合溶液。
进一步,乳化组分来自于废旧锂电池电解液中的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混合物。
进一步,稳定组分为乙醇∶甲醇=1∶1混合溶液。
进一步,杀菌组分为甲醛。
进一步,渗透助剂为醇酯十二。
进一步,去离子水作用是将防水剂的有效成分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进一步,一种混凝土防水剂的配比范围如下表所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工艺进行制备:
第一步:废旧锂电池的拆解:
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废旧锂电池进行拆解,取出正极板主要为钴酸锂和少量的铁,这些物质涂在铝箔上,收集电解液,备用,将剩余部分按照其他用途进行处理,不在本发明的设计范围内。
第二步:硅酸盐的制备:
(1)将正极板材料在稀H2SO4和Na2S2O3的作用下进行溶解,并进行加热到60摄氏度,有以下的化学反应发生:
S2O3 2-+8LiCoO2+22H+=2SO4 2-+8Li++8Co2++11H2O
Fe+2H+=Fe2++H2
2Al+6H+=2Al3++3H2
(2)在上述溶液中通入空气,将不稳定的Fe二价离子氧化为三价离子,发生反应如下:
4Fe2++O2+4H+=4Fe3++2H2O
(3)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将溶液的Ph值调节到11至12,此时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
Fe3++3OH-=Fe(OH)3
Al3++3OH-=Al(OH)3
Co2++2OH-=Co(OH)2
(4)对上述溶液进行过滤得到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
(5)将上述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与活性硅酸水溶液在0~80℃(接近常温即可)且搅拌下混合反应10分钟~2小时,即可得到透明而稳定的硅酸锂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活性硅酸水溶液和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最好是按SiO2∶Li2O/Na2O的摩尔比为2.5~10之间。摩尔比低于2.2,反应时易生成化学组成为Li2O·2SiO2或2Li2O·SiO2的白色沉淀,不能保持水溶液稳定地进行反应;摩尔比大于10,反应得到的硅酸锂水溶液在高温下的长期稳定性低,实际使用效果不好。
(6)将上述硅酸锂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进行加热浓缩使其使其硅酸锂和硅酸钠∶水=5∶25,同时加入自愈组分中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使其形成均匀的混合溶液。
第三步:乳化组分的提取:
废旧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成分为碳酸乙稀酯,碳酸丙烯酯,以及碳酸二乙酯,其中碳酸乙稀酯,碳酸丙烯酯可以溶于水和有机类溶剂,所以可以作为乳化组分使用,由于碳酸二乙酯与水不相容,并且其闪点只有25摄氏度,所以要将其去除,即将废旧锂电池电解液进行加热,在80-120摄氏度进行蒸馏操作,将其中的碳酸二乙酯去除。
第四步:乳化液制备
根据被乳化的憎水组分不同需要按照不同的乳化方式进行:
在去离子水20份中边搅拌边加入乳化组分并进行加热到70摄氏度以上,形成均匀液体,然后石蜡15份加热到70摄氏度以上,使其完全液化,边搅拌边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均匀的石蜡乳液。
第五步:防水剂的复配:
将第二步,第四步中所得到溶液按照比例(按照固含量折算后)进行混合并加入稳定组分,杀菌组分,渗透助剂,搅拌均匀即可制备出混凝土自愈型防水剂。
实例5,一种混凝土防水剂,其检测效果如下表所示:
其使用方法为:
1、喷涂法
清理防水涂层基面上的杂物和浮泥沙浆,对严重凹凸不平的混凝土基面进行修补。对水泥基砼结构防水面上的油污、杂物铲除清理,用钢丝刷对混凝土表面的浮浆进行清理,然后用清水冲刷,等表面完全干燥后,采用喷涂器或者喷枪进行喷涂防水剂,一般用量在0.25-0.5g/m2,根据客户需要可以适当增加用量。
2、刷涂滚涂法
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刷子进行刷涂或者滚子进行滚涂防水剂,一般用量在0.25-0.5g/m2,根据客户需要可以适当增加用量。

Claims (10)

1.将废旧锂电池正极板材料在稀H2SO4和Na2S2O3的作用下进行溶解,通入空气,然后,加入适量的NaOH,调节溶液的pH值,过滤得到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与活性硅酸水溶液搅拌混合反应,得到透明而稳定的硅酸锂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加热混合溶液使其固含量浓缩在需要的范围内,同时加入自愈组分中的聚乙二醇或者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使其形成均匀的混合溶液。另外,三种乳化液的制备工艺分别为:(1)将乳化组分溶解到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有机硅搅拌均匀形成均匀统一的悬乳液;(2)将矿物油加热,边搅拌边缓慢加乳化组分,形成均匀液体,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去离子水,最终形成均匀乳液;(3)在去离子水中边搅拌边加入乳化组分并进行加热,形成均匀液体,然后石蜡加热使其完全液化,边搅拌边加入去离子水中,形成均匀的石蜡乳液。最后,加入自愈组分的聚乙二醇或者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均匀乳液和含有不同憎水成分的乳化液按比例混合后,并加入稳定组分,杀菌组分,渗透助剂,搅拌均匀就能制备出该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的成品。
2.按照权利1所述的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得到的活性硅酸水溶液和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是按SiO2∶Li2O/Na2O的摩尔比为2.5~10之间,得到的硅酸锂和硅酸钠的混合溶液状态为透明而稳定。
3.按照权利1所述的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正极板材料在稀H2SO4和Na2S2O3的作用下进行溶解反应温度为60-80摄氏度。
4.按照权利1所述的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aOH与三价铁离子、三价铝离子和二价钴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的溶液的pH值为11至12;
5.按照权利1所述的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滤得到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与活性硅酸水溶液混合反应温度为0~80℃。
6.按照权利1所述的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滤得到LiOH和NaOH的混合溶液与活性硅酸水溶液搅拌时混合反应时间为10分钟~2小时。
7.按照权利1所述的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碳酸二乙酯时,废旧锂电池电解液的蒸馏温度为80-120摄氏度。
8.按照权利1所述的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2)中乳化液制备时矿物油加热温度为50-80摄氏度,并且,此过程边搅拌边缓慢加乳化组分,形成均匀液体,然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50-80摄氏度的去离子水。
9.按照权利1所述的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3)中去离子水中边搅拌边加入乳化组分并进行加热到温度为70摄氏度以上。
10.按照权利1所述的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复配组分的比例为:憎水组分10-40份,渗透结晶组分1-10份,自愈组分1-10份,乳化组分1-10份,稳定组分1-10份,杀菌组分0.01-1份,渗透助剂0.01-1份,去离子水80-30份。
CN201710490999.6A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111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0999.6A CN109111242B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0999.6A CN109111242B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1242A true CN109111242A (zh) 2019-01-01
CN109111242B CN109111242B (zh) 2021-01-29

Family

ID=64733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90999.6A Active CN109111242B (zh) 2017-06-26 2017-06-26 一种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1124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44971B1 (ko) * 2012-01-12 2012-05-11 엄점동 폴리머계 액상 친환경 방수제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도막방수공법
CN104649609A (zh) * 2015-03-06 2015-05-27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混凝土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10730A (zh) * 2015-08-03 2015-12-02 盐城工学院 一种改性有机硅增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9584A (zh) * 2015-10-30 2015-12-30 桂林市和鑫防水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聚氨酯防水涂料
CN105753365A (zh) * 2016-03-09 2016-07-13 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高性能混凝土用有机硅防水剂
KR101741798B1 (ko) * 2016-04-08 2017-05-30 곽현숙 콘크리트 교면의 방수층 구조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44971B1 (ko) * 2012-01-12 2012-05-11 엄점동 폴리머계 액상 친환경 방수제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도막방수공법
CN104649609A (zh) * 2015-03-06 2015-05-27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混凝土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10730A (zh) * 2015-08-03 2015-12-02 盐城工学院 一种改性有机硅增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9584A (zh) * 2015-10-30 2015-12-30 桂林市和鑫防水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聚氨酯防水涂料
CN105753365A (zh) * 2016-03-09 2016-07-13 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高性能混凝土用有机硅防水剂
KR101741798B1 (ko) * 2016-04-08 2017-05-30 곽현숙 콘크리트 교면의 방수층 구조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路国忠等: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机理分析及应用研究", 《混凝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1242B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7197B (zh) 一种表面涂覆型钢筋混凝土阻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4236B (zh) 一种透水砖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66978A (zh) 一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用渗透型钢筋阻锈剂及制备方法
CN105461349A (zh) 一种用于钢纤维混凝土表层的阻锈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3559B (zh) 一种水性透明混凝土防水防碳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033652B1 (ko) 액상형 구체 방수재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조성물
CN105733382A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用微纳米钢筋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77392A (zh) 一种用于高液限软土路基的土壤固化剂
CN103304178A (zh) 一种海带提取液钢筋阻锈剂及应用
CN101012128A (zh) 石材和石质文物的磷酸钙生物矿化加固方法
Islam et al. Strength behavior of concrete using slag with cement in sea water environment
CN105112017A (zh) 一种利用碱渣制备的环保融雪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08333A (zh) 钛合金电化学氧化液
KR101303967B1 (ko) 플라이 애쉬를 이용한 염해 저항성 도막 방수제 조성물, 그 도포방법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9111242A (zh) 一种混凝土多功能防水剂及制备方法
CN104844143B (zh) 一种喷洒式水性无机凝胶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72222B (zh) 一种自流平砂浆用固体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3885B (zh) 一种混凝土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7833A (zh) 一种磷石膏免烧改性处理方法
CN102617062B (zh) 一种无亚硝酸盐的复合型钢筋阻锈剂
CN105801072B (zh) 一种渗透型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9431B (zh) 一种添加纳米氧化铜的复合型钢筋阻锈剂
CN107337471A (zh) 一种有机钢筋阻锈混凝土表层密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257247C (zh) 复合型融冰除雪液
CN108751780A (zh) 一种环保钢筋混凝土阻锈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30

Address after: 063600 Le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angshan City, Hebei

Patentee after: Hebei Sid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room 315, 3 / F, building 3, yard 8, Haiying Road,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IME STON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