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8715A - 靶材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靶材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8715A
CN109108715A CN201710486091.8A CN201710486091A CN109108715A CN 109108715 A CN109108715 A CN 109108715A CN 201710486091 A CN201710486091 A CN 201710486091A CN 109108715 A CN109108715 A CN 109108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coolant liquid
cutting
cutter
process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860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力军
潘杰
相原俊夫
王学泽
鲍伟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angfeng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angfeng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angfeng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angfeng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8609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87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08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87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0042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 B23Q11/0075Devices for removing chips for removing chips or coolant from the workpiece after machi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1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lubricating tools or work

Abstract

一种靶材加工方法,包括:提供靶材和刀具,所述刀具用于切削所述靶材;提供冷却液,当所述刀具切削所述靶材时,使所述冷却液喷向所述靶材的切削部位;所述冷却液的喷射压力控制在100Kg/cm2‑150Kg/cm2之间。因此,在切削靶材的过程中,当靶材表面产生切屑时,具有较高喷射压力的冷却液能够将切屑冲断,使切屑不会堆积在靶材的表面,避免损伤靶材表面或损坏刀具。同时,较高喷射压力的冷却液还能够快速冷却切屑,使切屑因温度降低而硬化,从而使切削更容易发生断裂。

Description

靶材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靶材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溅镀工艺中,靶材作为溅射源(高速荷能粒子轰击的目标材料)需要其具有特定的形状,以使其能够被固定至溅镀设备满足溅镀的要求。另外,用于溅射的靶材也要求其具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以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因此,在将靶材加工成最终成品之前,通常需要对靶材进行切削,以使靶材具有特定的形状和较高的精度,满足溅镀的要求。
但是,在对靶材进行切削的过程中,靶材表面上会产生切屑,切屑不容易从靶材表面掉落,当较多的切屑堆积在靶材表面时,一方面,会损伤靶材的表面,导致产品不合格;另一方面,切屑还会缠绕在用于切削的刀具上,有可能损坏刀具。因此,在靶材加工过程中,如何避免在靶材表面堆积较多的切屑,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使用刀具对靶材进行切削的过程中,靶材表面会堆积切屑,损伤靶材表面、损坏刀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靶材加工方法,包括:提供靶材和刀具,所述刀具用于切削所述靶材;提供冷却液,当所述刀具切削所述靶材时,使所述冷却液喷向所述靶材的切削部位;所述冷却液的喷射压力控制在100Kg/cm2-150Kg/cm2之间。
可选的,所述冷却液为多股,多股冷却液共同喷向所述切削部位。
可选的,多股所述冷却液分别从多个喷嘴中喷出,所述喷嘴的当量直径在1mm-2mm之间。
可选的,所述喷嘴固定设置于所述刀具,且所述喷嘴的开口朝向所述刀具的刀尖。
可选的,所述喷嘴的开口到所述刀尖的距离控制在1cm-3cm之间。
可选的,所述喷嘴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刀具的两侧,或,均设置于所述刀具的同一侧。
可选的,所述冷却液的总喷射流量控制在70L/min-200L/min之间。
可选的,所述冷却液为乳化液。
可选的,所述冷却液中,包含基础油和水,所述基础油的质量分数控制在5%-10%之间。
可选的,所述冷却液的温度控制在10℃-20℃之间。
可选的,所述刀具切削所述靶材的速度越快,所述冷却液的喷射压力越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的靶材加工方法,通过控制冷却液的喷射压力,使冷却液的喷射压力在100Kg/cm2-150Kg/cm2之间。因此,在切削靶材的过程中,当靶材表面产生切屑时,具有较高喷射压力的冷却液能够将切屑冲断,使切屑不会堆积在靶材的表面,避免损伤靶材表面或损坏刀具。同时,较高喷射压力的冷却液还能够快速冷却切屑,使切屑因温度降低而硬化,从而使切削更容易发生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靶材切削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对靶材进行切削时,靶材表面会产生切屑,切屑堆积在靶材表面容易损伤靶材、损坏刀具。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解决上述问题,通常使用钳子或铁钩等工具,当靶材表面产生切屑时,利用钳子或铁钩进行清理,以防止切屑堆积在靶材表面。但是,利用此种方式清理切屑,钳子或铁钩容易接触靶材表面,损伤靶材;而且,此种清理方式通常需要人工操作钳子或铁钩,增加人工成本;一旦切屑因断裂被甩向人体,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靶材加工方法,使其能够避免在靶材表面堆积较多的切屑。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一种靶材加工方法,提供靶材10和刀具20,所述刀具20包括刀柄21和刀头22,刀柄21固定设置于刀具固定架30,且与刀具固定架30之间位置可调;所述靶材10固定放置于切削平台40上,所述切削平台40能够旋转以带动所述靶材10旋转,所述切削平台40位于切削槽50中。其中,刀具固定架30、切削平台40和切削槽50均为切削设备的一部分。
当将靶材10固定至切削平台40上时,调整刀具20的位置,使刀具的刀头22对准所述靶材10。通过控制切削平台40旋转,使刀具20切削所述靶材10,从而使靶材10具有特定的形状,满足被固定至溅镀设备的要求;通过对靶材10进行切削,同时还能使靶材10具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
继续参照图1,在靶材加工过程中,还提供冷却液,冷却液用于喷向靶材10的切削部位(如图中虚线所示),且使冷却液的喷射压力控制在100Kg/cm2-150Kg/cm2之间。
刀头22在对靶材10进行切削的过程中,刀头22与靶材10之间的摩擦会产生热量,导致刀头22和靶材10的温度升高。靶材10温度升高容易发生变形,影响靶材10的加工质量;刀头22的温度升高,影响刀头22的切削能力,降低切削效率,同时还会降低刀头22的使用寿命。
通过提供冷却液,使冷却液喷向靶材10的切削部位,从而能够降低靶材10和刀头22的温度,防止靶材10发生变形,影响靶材加工质量;同时提高刀头22的切削效率,延长刀头22的使用寿命。
另外,在切削过程中,切削部位处靶材10的表面会产生切屑(图中未示出),当切屑具有较高的温度时,切屑不容易断裂而堆积在靶材10的表面,从而损伤靶材10,损坏刀头22。使冷却液喷向靶材10的切削部位,还能够降低切屑的温度,使切屑更容易断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切屑在靶材10表面的堆积,降低靶材10损伤、刀头22损坏的风险。
进一步的,由于冷却液的喷射压力在100Kg/cm2-150Kg/cm2之间,当冷却液喷射至切削部位(即切屑所在位置)时,冷却液对切屑的作用力较大,容易冲断切屑,使得切屑不易堆积在靶材10的表面。
靶材10的材料一般为钛或铝,钛和铝均具有良好的塑性,塑性指的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也就是说,即使冷却液喷射在切屑上,若冷却液的喷射压力较小,切屑仅发生变形,而不会发生断裂,使得切屑依旧堆积在靶材10的表面,损伤靶材10,损坏刀头22。
发明人经实验研究表明,当冷却液的喷射压力小于100Kg/cm2时,切屑不易被冲断,大部分切屑仍然会堆积在靶材10的表面;当冷却液的喷射压力在100Kg/cm2以上时,才有相对较好的断屑效果。
另外,发明人还发现,由于制造工艺和加工工艺的限制,冷却液中不可避免的含有固体颗粒物等杂质,当冷却液的喷射压力超过150Kg/cm2时,冷却液中的固体颗粒物随冷却液撞击至靶材10的表面,容易破坏靶材10的表面。而且,若冷却液的喷射压力超过150Kg/cm2,则对冷却液管路具有更高要求,容易导致冷却液管路破裂而发生泄露。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的喷射压力控制在100Kg/cm2-150Kg/cm2之间。
通过提供较高喷射压力的冷却液以冲断切屑,因而无需利用钳子或铁钩等对切屑进行清理,能够避免钳子或铁钩接触靶材表面,造成靶材表面的损伤。同时,冷却液的喷射压力可以利用加压设备进行控制,无需人员对靶材切削过程随时待命,不会增加人工成本,更不会因为切屑断裂而甩向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刀具20切削靶材10的速度较快时,靶材10所产生的切屑越不容易断裂,导致大量的切屑堆积在靶材10的表面;当刀具20切削靶材10的速度较慢时,靶材10所产生的切屑相对容易发生断裂,使得相对少部分的切屑堆积在靶材10的表面。
因此,若刀具20切削靶材10的速度较快,则可以选用相对较高的冷却液喷射压力,以保证能够更好的冲断切屑;若刀具20切削靶材10的速度较慢,则可以选用相对较低的冷却液喷射压力,以保证冷却液管路的可靠性。
喷射冷却液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冷却靶材10和刀头20,另一方面在于冲断切屑。相较于仅设置一股冷却液的情形,若设置多股冷却液,使多股冷却液共同喷向所述切削部位,则能够更好的起到冷却的效果;同时,也能使切屑受到更大的冲击力,更有利于使切屑发生断裂。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液为两股,两股冷却液共同喷向所述切削部位。
继续参照图1,两股冷却液分别从两个喷嘴23中喷出,所述喷嘴23固定设置在刀具20上,且喷嘴23的开口朝向刀具的刀尖22a。具体的,喷嘴23固定设置于刀柄21,刀尖22a即刀头22与靶材10接触的部分,刀尖22a所在位置即所述切削部位。
使喷嘴23开口朝向刀具的刀尖22a,即能够使得冷却液喷向靶材10的切削部位。此时,无论对何种靶材进行切削,均无需调整喷嘴23的开口方向,从而方便靶材的切削,提升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中,两个喷嘴23均设置在刀柄21的同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喷嘴23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刀柄21两侧,尤其当喷嘴23的数量多于两个时,可以使多个喷嘴均匀的分布在刀柄21两侧。
另外,喷嘴23也可以独立设置,即将喷嘴23与刀具20分开。此时,在对靶材进行切削之前,需要调整喷嘴23的开口方向,以使得喷嘴23能够对准所述切削部位。
本实施例中,喷嘴23的开口的当量直径设置在1mm-2mm之间。若喷嘴23的当量直径小于1mm,此时,从喷嘴23喷出的冷却液的量较少,无法对切屑形成较大的冲击力,导致不易冲断切屑;此外,由于冷却液中含有固体颗粒物等杂质,喷嘴23的当量直径过小,还会堵塞所述喷嘴23。若喷嘴23的当量直径大于2mm,则大量的冷却液同时喷向刀尖22a,影响靶材10的切削效果;而且,需要提供更多的冷却液,提升加工成本,降低生产效益。
需要说明的是,喷嘴23的开口可以是圆形孔,此时,圆形孔的直径在1mm-2mm之间;另外,喷嘴23的开口也可以是椭圆形孔、多边形孔或者其他形式的孔,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
继续参照图1,喷嘴23的开口到所述刀尖22a的距离控制在1cm-3cm之间。一方面,防止喷嘴离23刀尖距离过短,使得冷却液在喷射至切屑后飞溅至喷嘴23,影响喷嘴23中冷却液的喷射;同时,也避免因喷嘴23距离靶材10过近,影响靶材10的切削。另一方面,防止喷嘴离23刀尖距离过长,使得冷却液在喷射出喷嘴23后,轨迹发生变化,而导致无法将全部冷却液均喷向靶材的切削部位。
本实施例中,冷却液为乳化液,包含水、基础油及乳化剂等,其中,基础油的质量分数控制在5%-10%之间。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能够快速带走切削所产生的热量,降低刀头22和靶材10的温度;基础油可以是矿物油、植物油、合成酯或以上的混合物,能够防止刀具20或切削设备生锈,延长使用寿命。另外,乳化液还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使得冷却液管路不易发生堵塞。
继续参照图1,还提供冷却液池60,冷却液池60用于向喷嘴23提供冷却液。为了使冷却液的喷射压力达到100Kg/cm2-150Kg/cm2之间,在冷却液池60和喷嘴23之间还设置加压设备70,加压设备70通过冷却液管路71连接喷嘴23,为喷嘴23提供高压冷却液。具体的,加压设备70可以选择柱泵塞,柱泵塞包括缸体和柱塞,通过柱塞在缸体内的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易发生变化,以实现对冷却液的加压。
加压设备70可以通过两条冷却液管路71分别为两个喷嘴23提供冷却液,也可以通过一条冷却液管路71将冷却液输送至刀具的刀柄21,并在刀柄21处设置通道,使冷却液分别流向两个喷嘴23。
处于冷却液管路71中冷却液具有较高的压力,为避免冷却液管路71遭到破坏。可选的,冷却液管路71采用钢管,且使得冷却液管路71的壁厚在4mm以上。
此外,在切削槽50和冷却液池60之间还设有回收管路61,当冷却液从喷嘴23喷出后,被收集至切削槽50中,切削槽50中的冷却液通过回收管路61流入冷却液池60中,以实现回收。
冷却液的流动方式如图中箭头所示,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从冷却液池60流入加压设备70中,并通过冷却液管路71流向喷嘴23,最后从喷嘴23喷出,并流入切削槽50中。在此过程中,冷却液与靶材10、刀头22进行热交换,实现靶材10、刀头22的降温,冷却液温度升高。位于切削槽50中的冷却液通过回收管路61重新流入冷却液池60中,冷却液池60通过自然冷却或者其他冷却方式降低冷却液的温度,温度降低后的冷却液重新流入加压设备70以实现循环。
在切削靶材10的过程中,为了更有效的降低靶材10和刀头22的温度,可以使冷却液的温度控制在10℃-20℃之间。该温度下的冷却液能够避免因温度过低,而使冷却液变得黏稠,增加流动阻力;同时,相对较低的温度能够迅速带走切削所产生的大量热量,快速降低刀头22和靶材10的温度。而且,该温度下的冷却液一般可以通过自然冷却达到,不会增加过多的成本。
本实施例中,冷却液的总喷射流量控制在70L/min-200L/min之间。防止由于冷却液流量过少,使得冷却液从喷嘴喷出时,出现间断的情况,影响冷却效果;同时,防止由于冷却液流量过多,使得冷却液无法快速流入冷却液池60中,而在切削槽50中积累,影响切削。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靶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靶材和刀具,所述刀具用于切削所述靶材;
提供冷却液,当所述刀具切削所述靶材时,使所述冷却液喷向所述靶材的切削部位;
所述冷却液的喷射压力控制在100Kg/cm2-150Kg/cm2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为多股,多股冷却液共同喷向所述切削部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靶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多股所述冷却液分别从多个喷嘴中喷出,所述喷嘴的当量直径在1mm-2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靶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固定设置于所述刀具,且所述喷嘴的开口朝向所述刀具的刀尖。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靶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开口到所述刀尖的距离控制在1cm-3cm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靶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刀具的两侧,或,均设置于所述刀具的同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的总喷射流量控制在70L/min-200L/min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为乳化液。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靶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中,包含基础油和水,所述基础油的质量分数控制在5%-10%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的温度控制在10℃-20℃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切削所述靶材的速度越快,所述冷却液的喷射压力越高。
CN201710486091.8A 2017-06-23 2017-06-23 靶材加工方法 Pending CN1091087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6091.8A CN109108715A (zh) 2017-06-23 2017-06-23 靶材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86091.8A CN109108715A (zh) 2017-06-23 2017-06-23 靶材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8715A true CN109108715A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33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86091.8A Pending CN109108715A (zh) 2017-06-23 2017-06-23 靶材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0871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0734A (ja) * 1998-06-16 2000-01-07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切屑排出機構付き転削工具
JP2005042173A (ja) * 2003-07-24 2005-02-17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方法
CN101733412A (zh) * 2009-12-03 2010-06-16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高纯度铬靶材切削加工方法
CN102059582A (zh) * 2010-12-16 2011-05-18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钼靶材的加工方法
CN106513664A (zh) * 2016-11-11 2017-03-22 洛阳科威钨钼有限公司 一种钼钾合金靶材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0734A (ja) * 1998-06-16 2000-01-07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切屑排出機構付き転削工具
JP2005042173A (ja) * 2003-07-24 2005-02-17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 Ltd スパッタリングターゲ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方法
CN101733412A (zh) * 2009-12-03 2010-06-16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高纯度铬靶材切削加工方法
CN102059582A (zh) * 2010-12-16 2011-05-18 宁波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钼靶材的加工方法
CN106513664A (zh) * 2016-11-11 2017-03-22 洛阳科威钨钼有限公司 一种钼钾合金靶材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薛胜雄等: "《高压水射流技术工程》", 30 November 2006 *
陈明,安庆龙,刘志强: "《高速切削技术基础与应用》", 31 October 2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2154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chining
CA2563114C (en) Cryofluid assisted forming method
CN201455317U (zh) 一种内冷车刀
CA2529260A1 (en) Abrasive cutting system and method
EP2733369B1 (en) Locking bol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10486325B2 (en) Method for liquid-jet cutting
US3212378A (en) Process for cutting and working solid materials
CA2971862A1 (en) Forming die assembly for producing pressware
EP3237195B1 (en) Methods for producing pressware
CA2970679C (en) Systems for producing pressware
CN101801609A (zh) 喷洗方法、其中使用的固态二氧化碳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N109108715A (zh) 靶材加工方法
CN208178754U (zh) 一种清枪剪丝装置
CN109500125A (zh) 一种带压余脱离机构的挤压机
CN104057357B (zh) 一种切割冷却装置
CN202045408U (zh) 一种分步切边装置
CN209124922U (zh) 内冷式切断刀具
CN107553206A (zh) 外冷油膜附水滴冷却润滑条件下铸铁绿色切削加工方法
US20160361770A1 (en) Dynamic adaptive flushing for workpiece erosion
JP2016215287A (ja) 切削加工装置
KR101891724B1 (ko) 스폿 용접기의 방청유 자동 살포장치
CN208728504U (zh) 一种可快速对钢材进行冷却装置
JP5941942B2 (ja) 切削方法、切削装置及びチャック
CN209632642U (zh) 一种花岗石切割加工用刀具冷却机构
CN218591922U (zh) 一种曲柄门式大规格棒材生产用冷剪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