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96762A - 一种汽车侧窗遮阳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侧窗遮阳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096762A CN109096762A CN201810746161.3A CN201810746161A CN109096762A CN 109096762 A CN109096762 A CN 109096762A CN 201810746161 A CN201810746161 A CN 201810746161A CN 109096762 A CN109096762 A CN 1090967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s
- antioxidant
- parts
- layers
- sunsha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81/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ulfur with or without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mpositions of polysulfo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81/06—Polysulfones; Polyethersulfon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36—Roller blind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elem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遮阳帘。所述遮阳帘包含至少3层面层,最外两层为PES层,内层至少1层为PES发泡层。PES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PES 60‑8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10‑25份、抗氧化剂0.1‑1.2份、紫外线吸收剂0.1‑1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遮阳帘。
背景技术
夏季,太阳的直射,导致汽车内部温度升高,据测算,在高温时期,车内的最高温度可达摄氏50-70度,车内的高温带来的,不仅是车内零配件的过早老坏与损坏,还有因高温需要调最高档位的空调,把汽车内的热气吹掉,不仅费发动机且大量耗油不环保,且大热天即使车内温度使用空调降到人体舒适的温度,但是对于外面的烈日,还是会晒伤人体皮肤表层。更严重的是,车内普遍采用皮、革、橡胶、塑料等物件,在高温下,极亦散发影响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气体。由此,人们开始研发各式各样的汽车遮阳装置,如汽车车罩、反射涂料、遮阳帘等等、其中的遮阳帘因其成本低,体积小,装备简单,使用方便等原因受到了市场和设计企业的青睐。现有的遮阳帘结构有手动简易的可折叠式和自动卷绕式等。可折叠式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但是增设的许多附属设备,如吸盘、胶底挂钩等,收折带来一定麻烦,且折叠后的窗帘布悬挂在导轨上,影响汽车美观。对于自动卷绕式遮阳帘而言,不使用时,卷动装置自动把遮阳布回位,不影响汽车美观,且能实现自动化,但是需要单独对应每根引布杆配套固定装置,安装复杂,成本高。
因此,现有对遮阳帘的技术改进大部分集中在遮阳帘的结构改进上,以提高自动化伸缩窗帘的精确度,而对于遮阳帘材料的改性研究并不多。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很多遮阳材料,但都具有一定的弊端:软质材料如棉布、化纤等,手感柔软,还能吸附空气中的尘埃,但是缺乏弹性,垂坠感不高,热空气的流动使得吸热散发快;硬质金属材料具有容易创伤、有噪声、价格昂贵、老化程度快等缺陷,不能有效阻隔和最大限度起到合理利用的效果。且这些遮阳材料通常通过选择深色厚重的材质,或者在帘布后面涂覆遮光涂层来阻挡光线进入,从而达到遮阳防晒的效果,这些不透明的遮阳材料虽然遮阳效果好,但是人们在使用这些窗帘时,不能看到汽车外的风景不免有些遗憾,尤其是在主驾驶位上,如果帘布使用不透明遮阳材料,会大大降低驾驶员的视野,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研发出一种透明且遮阳效果俱佳的汽车窗帘布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聚醚砜树脂(PES),是一种透明琥珀色的无定型树脂,透光率92%,且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长期使用温度180-200℃;耐老化性能优异,在180℃使用可达20年;耐燃性好,即使燃烧也不发烟;耐蠕变性好,在150℃和20MPa压力下的应变只有2.55%。因此可以使用PES作为主体材料制备汽车窗帘布,通过技术改进手段以达到透明且遮阳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汽车遮阳帘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透明遮阳帘,以达到良好的遮阳、隔热、抗老化、防紫外线的效果。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上述一个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侧窗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帘包含至少3层面层,最外两层为PES层,内层至少1层为PES发泡层。
作为优选,所述PES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PES 60-8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10-25份、抗氧化剂0.1-1.2份、紫外线吸收剂0.1-1份。
作为优选,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铟锡为纳米氧化铟锡粒子表面包裹聚苯乙烯。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氧化铟锡中Sn2O3∶In2O3=1∶(9-10),粒径为10-100nm。
作为优选,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氧化铟锡与分散剂在溶剂中混合,然后加入聚苯乙烯,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30-80℃,反应1-10小时。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氧化铟锡、分散剂和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00:(1-5):(5-30)。
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或铵盐、三聚磷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乙烯醚类、聚氧乙烯酯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透明材料,选自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六甲基磷酰三胺、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抗氧化剂为透明材料,选自抗氧剂BHT、抗氧剂HP-136、抗氧剂264、抗氧剂T501、抗氧剂AO-30、抗氧剂1076、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PES发泡层由PES或者包含PES的组合物的发泡物制得,所述发泡物的发泡密度为0.1-0.5g/cm3,孔径为0.1-20μm。
本发明提供的遮阳帘,其透光率可以达到90%以上,不影响人对可见光的需求;280-380nm之间的紫外线基本被屏蔽掉,兼具良好的隔热效果。炎炎夏日,悬挂本发明的遮阳帘,在不影响车外风景欣赏的前提下,保证车内温度适宜,并降低紫外线透过率,防止紫外线伤害人体,遮阳帘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影响遮阳隔热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如果无特殊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的原料,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本发明的汽车遮阳帘最外两层为PES层,内层至少1层为PES发泡层。PES发泡层处于PES层中间,发泡多孔的材质通过材质内封闭气孔中气体的低导热性来达到隔热效能,遮阳帘中间层采用发泡材质可以很好地起到隔热的效果,且发泡层由PES或者包含PES的组合物制得,确保中间发泡层的主体材料与外面两层材质相同,如此层与层之间的界面结合力良好,不会影响性能和透明度。制备PES发泡层的发泡物,其发泡密度为0.1-0.5g/cm3,孔径为0.1-20μm,采用合适的发泡密度和孔径,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隔热效果,且不会影响透明度:发泡密度如果过小,材质的隔热性有所降低,而发泡密度太大,材质内形成的细孔数量不多,同样影响隔热性;而发泡材质孔径如果过大,隔热和透明度都有所降低。
本发明汽车遮阳帘的PES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PES 60-8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10-25份、抗氧化剂0.1-1.2份、紫外线吸收剂0.1-1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为纳米氧化铟锡粒子表面包裹聚苯乙烯。
纳米氧化铟离子本身具有透光率高、强的紫外线吸收率等特点,但是如果单独添加进PES材料中,紫外吸收效果不尽如意。本发明在纳米氧化铟锡粒子表面包裹聚苯乙烯,首先,聚苯乙烯的透光率达88%-92%,纳米氧化铟锡粒子表面包覆聚苯乙烯不会影响材料的透光率;其次,聚苯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的共轭双键体系,使得聚苯乙烯可有效地吸收波长为270-380纳米的紫外光,纳米氧化铟锡粒子表面包裹聚苯乙烯进一步提高紫外吸收效果;再次,纳米氧化铟锡粒子与PES材料极性不相容,界面结合性差,而包覆聚苯乙烯后,可以提高粒子与PES基体的连续界面,增加粒子的分散性;此外,纳米氧化铟锡粒子表面包裹聚苯乙烯对PES材料的拉伸强度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包裹聚苯乙烯的改性纳米氧化铟锡,作为PES层的成分可以提高窗帘的透光率、紫外吸收率以及力学性能。
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氧化铟锡与分散剂在溶剂中混合,然后加入聚苯乙烯,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30-80℃,反应1-10小时。分散剂有利于纳米氧化铟锡在溶剂中的分散,使得聚苯乙烯包覆变得更加简单,分散剂可以为聚丙烯酸钠盐或铵盐、三聚磷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乙烯醚类、聚氧乙烯酯类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溶剂选自四氢呋喃、甲苯、二甲苯、氯仿、二氯乙烷或丙酮。
上述制备过程中,纳米氧化铟锡、分散剂和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00:(1-5):(5-30)。合适的分散剂可以有效将纳米氧化铟锡分散在溶剂中,纳米氧化铟锡包覆适量的聚苯乙烯才能发挥强紫外吸收效果。
本发明PES层的紫外线吸收剂选用透明材料,可以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六甲基磷酰三胺、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六甲基磷酰三胺,其特别适用于无色透明制品中,对紫外线具有强吸收力。
本发明PES层的抗氧化剂选用透明材料,可以为抗氧剂BHT、抗氧剂HP-136、抗氧剂264、抗氧剂T501、抗氧剂AO-30、抗氧剂1076、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抗氧剂168和抗氧剂BHT以质量比1:(3-8)形成的复配物,抗氧剂BHT为主抗氧剂、抗氧剂168作为辅助抗氧剂,两者并用发挥协同作用,抗氧效果更佳。
PES层原料还可以包括0.1-2份的阻燃剂,汽车内饰的防火阻燃性能对汽车车辆运输过程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汽车内饰件一般都需要具备阻燃效果,阻燃剂可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阻燃剂,较佳地为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三聚氰胺、联二脲、十溴二苯醚、硼酸锌、聚磷酸铵、70%氯化石蜡或其组合。还可以包括0.3-2份润滑剂,用来改善聚合物的加工性能和表观性能,主要降低聚合物与加工设备之间和聚合物分子之间的相互磨擦,进而达到降低扭矩,节约能耗,促进流动和提高质量的目的。润滑剂可以选择本领域常规成分,如油酸、硬脂酸、硬脂酸钙、硬脂酸锌、聚乙烯蜡或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
PES层的制备方法为:称取PES层各原料,置于压延机内混炼熔融,然后将其压延成具有一定长宽的PES层;通过双螺杆挤出PES发泡颗粒,然后压延成型为PES发泡层;裁剪PES层和PES发泡层至合适的窗帘尺寸,将裁剪好的PES层、PES发泡层和PES层依次上下叠合,用压延机在30-100度以内热压复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遮阳帘具有三层结构,最外两层为PES层,内层为PES发泡层,PES发泡层由常规技术获得的PES发泡物制得,其中发泡物的发泡密度为0.3g/cm3,孔径为1μm;最外两层的PES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PES 7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12份、抗氧剂BHT 0.5份、六甲基磷酰三胺0.3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为:将Sn2O3∶In2O3=1∶9,粒径为50nm的纳米氧化铟锡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甲苯中混合,然后加入聚苯乙烯,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50℃,反应5小时。纳米氧化铟锡、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00:3:1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遮阳帘具有三层结构,最外两层为PES层,内层为PES发泡层,PES发泡层由常规技术获得的PES发泡物制得,其中发泡物的发泡密度为0.3g/cm3,孔径为1μm;最外两层的PES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PES 7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12份、抗氧剂BHT 0.5份、六甲基磷酰三胺0.3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为:将Sn2O3∶In2O3=1∶9,粒径为200nm的纳米氧化铟锡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甲苯中混合,然后加入聚苯乙烯,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50℃,反应5小时。纳米氧化铟锡、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00:3:1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遮阳帘具有三层结构,最外两层为PES层,内层为PES发泡层,PES发泡层由常规技术获得的PES发泡物制得,其中发泡物的发泡密度为0.3g/cm3,孔径为1μm;最外两层的PES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PES 7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12份、抗氧剂BHT 0.5份、六甲基磷酰三胺0.3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为:将Sn2O3∶In2O3=1∶9,粒径为50nm的纳米氧化铟锡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甲苯中混合,然后加入聚苯乙烯,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90℃,反应11小时。纳米氧化铟锡、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00:3:10。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遮阳帘具有三层结构,最外两层为PES层,内层为PES发泡层,PES发泡层由常规技术获得的PES发泡物制得,其中发泡物的发泡密度为0.3g/cm3,孔径为1μm;最外两层的PES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PES 7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12份、抗氧剂BHT 0.5份、六甲基磷酰三胺0.3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为:将Sn2O3∶In2O3=1∶9,粒径为50nm的纳米氧化铟锡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甲苯中混合,然后加入聚苯乙烯,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20℃,反应11小时。纳米氧化铟锡、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00:3:10。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遮阳帘具有三层结构,最外两层为PES层,内层为PES发泡层,PES发泡层由常规技术获得的PES发泡物制得,其中发泡物的发泡密度为0.3g/cm3,孔径为1μm;最外两层的PES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PES 7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12份、抗氧剂BHT 0.5份、六甲基磷酰三胺0.3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为:将Sn2O3∶In2O3=1∶9,粒径为50nm的纳米氧化铟锡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甲苯中混合,然后加入聚苯乙烯,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50℃,反应5小时。纳米氧化铟锡、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00:6:35。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遮阳帘具有三层结构,最外两层为PES层,内层为PES发泡层,PES发泡层由常规技术获得的PES发泡物制得,其中发泡物的发泡密度为0.3g/cm3,孔径为1μm;最外两层的PES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PES 7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12份、抗氧剂BHT 0.5份、六甲基磷酰三胺0.3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为:将Sn2O3∶In2O3=1∶9,粒径为50nm的纳米氧化铟锡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甲苯中混合,然后加入聚苯乙烯,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50℃,反应5小时。纳米氧化铟锡、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00:0.5:3。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遮阳帘具有三层结构,最外两层为PES层,内层为PES发泡层,PES发泡层由常规技术获得的PES发泡物制得,其中发泡物的发泡密度为0.7g/cm3,孔径为1μm;最外两层的PES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PES 7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12份、抗氧剂BHT 0.5份、六甲基磷酰三胺0.3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为:将Sn2O3∶In2O3=1∶9,粒径为50nm的纳米氧化铟锡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甲苯中混合,然后加入聚苯乙烯,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50℃,反应5小时。纳米氧化铟锡、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00:3:10。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遮阳帘具有三层结构,最外两层为PES层,内层为PES发泡层,PES发泡层由常规技术获得的PES发泡物制得,其中发泡物的发泡密度为0.3g/cm3,孔径为30μm;最外两层的PES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PES 7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12份、抗氧剂BHT 0.5份、六甲基磷酰三胺0.3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为:将Sn2O3∶In2O3=1∶9,粒径为50nm的纳米氧化铟锡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甲苯中混合,然后加入聚苯乙烯,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50℃,反应5小时。纳米氧化铟锡、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00:3:10。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遮阳帘具有三层结构,最外两层为PES层,内层为PES发泡层,PES发泡层由常规技术获得的PES发泡物制得,其中发泡物的发泡密度为0.3g/cm3,孔径为1μm;最外两层的PES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PES 7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12份、抗氧剂BHT 0.4份、抗氧剂168 0.1份、六甲基磷酰三胺0.3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为:将Sn2O3∶In2O3=1∶9,粒径为50nm的纳米氧化铟锡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甲苯中混合,然后加入聚苯乙烯,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50℃,反应5小时。纳米氧化铟锡、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00:3:10。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遮阳帘具有三层结构,最外两层为PES层,内层为PES发泡层,PES发泡层由常规技术获得的PES发泡物制得,其中发泡物的发泡密度为0.2g/cm3,孔径为10μm;最外两层的PES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PES 6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10份、抗氧剂HP-136 0.5份、邻羟基苯甲酸苯酯0.4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为:将Sn2O3∶In2O3=1∶10,粒径为80nm的纳米氧化铟锡与三聚磷酸钠在氯仿中混合,然后加入聚苯乙烯,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60℃,反应5小时。纳米氧化铟锡、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00:4:20。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遮阳帘具有三层结构,最外两层为PES层,内层为PES发泡层,PES发泡层由常规技术获得的PES发泡物制得,其中发泡物的发泡密度为0.5g/cm3,孔径为12μm;最外两层的PES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PES 8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25份、抗氧剂T501 1.0份、六甲基磷酰三胺0.6份、三聚氰胺0.5份、硬脂酸0.5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为:将Sn2O3∶In2O3=1∶10,粒径为30nm的纳米氧化铟锡与聚氧乙烯醚在氯仿中混合,然后加入聚苯乙烯,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30℃,反应10小时。纳米氧化铟锡、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00:2:8。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1的遮阳帘没有包括PES发泡层,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2的遮阳帘为两层结构:PES层和PES发泡层,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3的遮阳帘为三层结构维PES层、常规材料发泡层如聚苯乙烯发泡层和PES层,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4遮阳帘的PES层原料中不包含改性纳米氧化铟锡,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5
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5遮阳帘的PES层原料中的纳米氧化铟锡没被聚苯乙烯包覆,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6
对比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6遮阳帘的PES层原料为:PES 7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5份、抗氧剂BHT 0.5份、六甲基磷酰三胺0.3份,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7
对比例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比例7遮阳帘的PES层原料为:PES 7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30份、抗氧剂BHT 0.5份、六甲基磷酰三胺0.3份,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
将实施例1-11和对比例1-7获得的遮阳帘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详见表1。
表1实施例1-11以及对比例1-7制备的遮阳帘性能参数
*将遮阳帘悬挂汽车内,同时在阳光下暴晒5小时,测量车内温度。
如表1所示,实施例1,实施例9-10的遮阳布的透光性良好,280-380nm之间的紫外线基本被屏蔽,隔热性良好。而对比例1-7,因为缺少相应的成分或者成分比例不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呈现的遮阳、隔热效果不如实施例。总体而言,本发明提供的遮阳帘具有优异的遮阳吸收紫外线的性能、且隔热效果和抗老化效果良好。
另外,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范围中点值未穷尽之处以及在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对单个或者多个技术特征的同等替换所形成的新的技术方案,同样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同时本发明方案所有列举或者未列举的实施例中,在同一实施例中的各个参数仅仅表示其技术方案的一个实例。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侧窗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帘包含至少3层面层,最外两层为PES层,内层至少1层为PES发泡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PES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PES 60-80份、改性纳米氧化铟锡10-25份、抗氧化剂0.1-1.2份、紫外线吸收剂0.1-1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铟锡为纳米氧化铟锡粒子表面包裹聚苯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铟锡中Sn2O3∶In2O3=1∶(9-10),粒径为10-100n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铟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氧化铟锡与分散剂在溶剂中混合,然后加入聚苯乙烯,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30-80℃,反应1-10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铟锡、分散剂和聚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00:(1-5):(5-30)。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所述的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或铵盐、三聚磷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乙烯醚类、聚氧乙烯酯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2ˊ-羟基-5ˊ-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六甲基磷酰三胺、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选自抗氧剂BHT、抗氧剂HP-136、抗氧剂264、抗氧剂T501、抗氧剂AO-30、抗氧剂1076、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帘,其特征在于,所述PES发泡层由PES或者包含PES的组合物的发泡物制得,所述发泡物的发泡密度为0.1-0.5g/cm3,孔径为0.1-20μ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46161.3A CN109096762A (zh) | 2018-07-09 | 2018-07-09 | 一种汽车侧窗遮阳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46161.3A CN109096762A (zh) | 2018-07-09 | 2018-07-09 | 一种汽车侧窗遮阳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96762A true CN109096762A (zh) | 2018-12-28 |
Family
ID=64845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46161.3A Pending CN109096762A (zh) | 2018-07-09 | 2018-07-09 | 一种汽车侧窗遮阳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096762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74746A (ja) * | 1994-12-21 | 1996-07-09 |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
CN1168902A (zh) * | 1996-02-14 | 1997-12-31 | 赫彻斯特股份公司 | 可发泡的模塑材料 |
CN101223028A (zh) * | 2005-05-31 | 2008-07-16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纳米颗粒阳光控制浓缩物 |
CN101570641A (zh) * | 2008-04-30 | 2009-11-04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 遮蔽紫外线的透明树脂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 |
-
2018
- 2018-07-09 CN CN201810746161.3A patent/CN10909676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74746A (ja) * | 1994-12-21 | 1996-07-09 |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 |
CN1168902A (zh) * | 1996-02-14 | 1997-12-31 | 赫彻斯特股份公司 | 可发泡的模塑材料 |
CN101223028A (zh) * | 2005-05-31 | 2008-07-16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纳米颗粒阳光控制浓缩物 |
CN101570641A (zh) * | 2008-04-30 | 2009-11-04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 遮蔽紫外线的透明树脂成形体及其制造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刘西文: "《塑料混配[中、高级]培训教程》", 31 January 2017, 文化发展出版社 * |
杨洪兴 等: "《绿色建筑发展与可再生能源应用》", 31 December 2016, 中国铁道出版社 * |
申开智: "《塑料制品设计方法及应用实例》", 31 January 2007, 国防工业出版社 * |
谢圣英 等: "《塑料材料》", 31 January 2010,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538182A (zh) | 一种涂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JP5493225B2 (ja) | 近赤外線遮蔽性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1050065B (zh) | 玻璃用隔热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1496726U (zh) | 隔热保温材料 | |
CN103938818B (zh) | 一种减噪隔热装饰一体化板及其制备方法 | |
US20190232618A1 (en) | Heat-ray shielding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heat-ray shielding laminated transparent base material | |
CN104262874A (zh) | 动态阻隔红外线并防紫外线的pvb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JP5360656B2 (ja) | 遮熱性採光膜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2277058A (zh) | 复合型深色系水性隔热外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205831A (zh) | 一种阻燃、隔热致冷、防晒、防水的篷布用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 | |
JP3129145U (ja) | 遮熱シート | |
JP2012141353A (ja) | 可変遮熱性採光シート | |
CN109137535A (zh) | 一种添加汉麻纤维粉体-纳米材料的隔热降温型耐磨抗紫外线伞布的制备方法 | |
CN106634349A (zh) | 彩色反射隔热降温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31909B (zh) | 一种纳米透明隔热玻璃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634655A (zh) | 一种高隔热护眼护肤型pvb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913071B (zh) | 一种温控复合节能材料 | |
CN112625519A (zh) | 一种热致变色复合透明隔热pvb浆液的制备方法 | |
CN109096762A (zh) | 一种汽车侧窗遮阳帘 | |
CN103642163A (zh) | 一种光致变色性pvb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JP6123991B2 (ja) | 熱線遮蔽用合わせ構造体 | |
CN105754280A (zh) | 一种可回收自洁型反射高分子屋面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 |
JP6212822B2 (ja) | 採光性に優れた遮熱膜材 | |
CN107459921A (zh) | 一种透明隔热阻燃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6011913U (zh) | 一种具有双重防火功能的广告材料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