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94363A - 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94363A
CN109094363A CN201811094940.6A CN201811094940A CN109094363A CN 109094363 A CN109094363 A CN 109094363A CN 201811094940 A CN201811094940 A CN 201811094940A CN 109094363 A CN109094363 A CN 109094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drive system
output shaft
bear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949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94363B (zh
Inventor
时培成
史克航
刘光中
吴昊
夏仙阳
叶莉
杨德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0949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94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94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94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94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94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differential gearing
    • B60K17/16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differential gearing provided between independent half ax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包括差速式驱动系统、减速器驱动系统、车轮及制动系统、差速式驱动系统内检测器壳体、差速器壳体、左半轴壳体、右半轴壳体、减速器壳体和减速器输出壳体,所述差速式驱动系统和减速器驱动系统设置在车轮及制动系统之间,所述差速式驱动系统内检测器壳体和差速器壳体设置在差速式驱动系统外部,减速器壳体和减速器输出壳体设置在减速器驱动系统外部。融合了集中式驱动系统与轮边驱动系统的优点,不仅能够满足各种电动汽车动力性需求,并且能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通过加设减速器,提高机械传递效率,能够适应各类不同的路况,提高驾驶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的设计与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而电动汽车的驱动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传统集中式驱动结构类型、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结构类型。
集中驱动式电动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驱动结构布置方式相似,用电动机及相关部件替换内燃机,通过变速器、减速器等机械传动装置,将电动机输出力矩,传递到左右车轮驱动汽车行驶。集中驱动式电动汽车操作实现技术成熟、安全可靠;但效率相对不高,对电机负荷过大,电机转动过程中能量会有较大的损耗,会影响汽车车速;上述传动装置中任意部件出现问题都会使得汽车停止运行。
轮边驱动式电动汽车直接将电动机安装在轮边,省略了传统汽车的离合器、变速器、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等部件,大大简化了整车结构,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对电动汽车电机的性能指标要求,且具有冗余可靠性高;但为满足各轮运动协调,对多个电动机的同步协调控制要求高,在后轴驱动的情况下,由于车身和车轮之间存在很大的变形运动,使得汽车行驶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影响驾驶舒适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融合了集中式驱动系统与轮边驱动系统的优点,不仅能够满足各种电动汽车动力性需求,并且能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通过加设减速器,提高机械传递效率,能够适应各类不同的路况,提高驾驶舒适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包括差速式驱动系统、减速器驱动系统、车轮及制动系统、差速式驱动系统内检测器壳体、差速器壳体、左半轴壳体、右半轴壳体、减速器壳体和减速器输出壳体,所述差速式驱动系统和减速器驱动系统设置在车轮及制动系统之间,所述差速式驱动系统内检测器壳体和差速器壳体设置在差速式驱动系统外部,减速器壳体和减速器输出壳体设置在减速器驱动系统外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差速式驱动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差速第一轴承、电机输出轴、第一固定键、减速器驱动齿轮、差速第二轴承、减速器输出齿轮、减速器输出轴、差速第三轴承、第二固定键、差速第四轴承、差速器主动齿轮、差速器从动齿轮、差速第五轴承、第一差速器行星轮、差速器行星轮架、第二差速器行星轮、差速器左半轴输出齿轮、差速第六轴承、左半轴输出轴、差速第七轴承、差速器右半轴输出齿轮、右半轴输出轴、差速第八轴承和差速第九轴承;所述电机输出轴与减速器驱动齿轮通过第一固定键同轴固联;所述减速器驱动齿轮与减速器输出齿轮啮合,减速器输出齿轮通过第二固定键与减速器输出轴同轴固联;所述减速器输出轴与差速器主动齿轮固联;所述差速器主动齿轮相啮合于差速器从动齿轮;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第一差速器行星轮、第二差速器行星轮、差速器行星轮架、差速器左半轴输出齿轮、差速器右半轴输出齿轮组成一个行星轮系统,其中差速器行星轮架固定在差速器从动齿轮上;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轮、第二差速器行星轮同时与差速器左半轴输出齿轮、差速器右半轴输出齿轮相啮合;所述差速器左半轴输出齿轮与左半轴输出轴固联,差速器右半轴输出齿轮与右半轴输出轴固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差速第一轴承、差速第二轴承连接在差速式驱动系统内检测器壳体内;所述减速器输出轴通过差速第三轴承、差速第四轴承连接在差速式驱动系统内检测器壳体内;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通过差速第六轴承固定在差速器壳体上;所述左半轴输出轴通过差速第五轴承、差速第七轴承与左半轴壳体相连;所述右半轴输出轴通过差速第八轴承和差速第九轴承与右半轴壳体相连。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车轮及制动系统包括制动盘、制动盘安装孔和车轮轮毂,所述制动盘通过制动盘安装孔安装在车轮轮毂上,所述车轮轮毂安装在左半轴输出轴一端。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减速器驱动系统包括减速驱动电机、减速第一轴承、减速电机输出轴、减速第二轴承、减速器驱动齿轮、减速器输出齿轮、减速第三轴承、减速器输出轴、减速第四轴承和减速第五轴承;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与减速器驱动齿轮轴向固联;所述减速器驱动齿轮、减速器输出齿轮相啮合;所述减速器输出齿轮与减速器输出轴固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减速器输出轴通过减速第一轴承、减速第二轴承、减速第三轴承、减速第五轴承固定在减速器壳体上;所述减速器输出轴在减速器输出壳体上通过减速第四轴承固定。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差速式驱动系统、减速器驱动系统通过滑动联轴系统连接,所述滑动联轴系统包括滑动联轴器、第一复位器固定支架、第二复位器固定支架、复位器弹簧、复位杆和引线;所述滑动联轴器于右半轴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出轴上的花键槽内来回滑动;所述第一复位器固定支架固联滑动联轴器;所述第一复位器固定支架、第二复位器固定支架之间连接着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侧面环绕着复位器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器固定支架固定在减速器输出轴上,按下开关按钮拉动引线使得滑动联轴器滑动,从而实现右半轴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出轴的断开,恢复开关按钮,由于复位器弹簧的弹力推动第一复位器固定支架向右运动,从而推动滑动联轴器复位,使得右半轴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出轴相连。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车轮及制动系统中的制动系统包括制动器盘、第一蹄片支撑板、制动蹄片、蹄片支板轴、蹄片轴挡板、第二蹄片支撑板、制动摇臂轴、制动蹄片复位弹簧、制动摇臂、汽车车轮和车轮固定螺栓孔;所述制动器盘通过制动盘安装孔固定在左半轴壳体与减速器输出壳体上;所述第一蹄片支撑板通过蹄片支板轴与制动器盘相连,且第一蹄片支撑板绕蹄片支板轴在制动器盘上转动;蹄片轴挡板连接两个蹄片支板轴,限制第一蹄片支撑板的转动角度;所述第二蹄片支撑板与第一蹄片支撑板固联;所述制动摇臂轴与制动器盘轴径配合;所述制动蹄片复位弹簧分别连接在两片第一蹄片支撑板的两端以保证第一蹄片支撑板的复位;所述制动摇臂与制动摇臂轴固联;所述制动蹄片固联在第一蹄片支撑板上,当第一蹄片支撑板转动时制动蹄片与车轮轮毂内侧相互摩擦以使得汽车车轮停止转动从而实现制动,所述车轮固定螺栓孔设置在汽车车轮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的驱动方法,所述驱动方法分为四种,依次对应低速起步低负荷工况、急加速工况、崎岖不平有障碍工况及高速工况;电动车在低速起步、低负荷工况时,滑动联轴器使得差速器右半轴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出轴相连且同轴转动,只需控制差速式驱动中的驱动电机即可实现汽车起步。
进一步改进在于:当电动车在急加速工况下,滑动联轴器使得差速器右半轴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出轴相连且同轴转动,且同时启动差速器中驱动电机和减速器驱动系统中的减速驱动电机使其同时转动使汽车短时间提高汽车行驶速度。
进一步改进在于:当电动车在崎岖不平有障碍物、爬坡、大幅度转弯时,滑动联轴器使得差速器右半轴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出轴断开连接,分别驱动驱动电机及减速驱动电机以不同的转速功率转动汽车车轮,有障碍物一边的电机加大转速功率,转弯时外圈轮一边的电机加大转速,爬坡时两电机同时以大功率转动。
进一步改进在于:当电动车在爬坡后进入高速路时,踩住离合器时电机空转或控制车轮及制动系统使汽车车轮抱死,然后滑动联轴器使得差速器右半轴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出轴相关联,然后松开离合或松开车轮及制动系统,使得两边同时驱动通过差速器的速度补偿,使得两边车轮转速相同,带动车轮高速转动,使得汽车高速行驶。
本发明所述的电动汽车后轮驱动系统,包括差速式驱动系统和减速器驱动系统的混合使用以及制动系统的配合作用。
所述差速式驱动系统包括减速驱动电机、减速器和差速器,所述减速器通过减速传动系统和减速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和差速器传动系统的输入轴固接,所述差速器的左半轴与汽车左轮轮毂固联。
所述减速器传动系统由减速器组成,所述减速器主要包括减速器驱动齿轮、减速器输出齿轮、电机输出轴及减速器输出轴。
两种驱动方式的结合,可适用于各种路况且能更好的确保汽车的行驶,以及能在一些突发情况下正常行驶,极大的提高了驾驶的舒适安全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行驶途中根据不同路况自由切换驱动方式,且当某个电机出故障时汽车依然能够正常行驶;双驱动电机的使用能够加快汽车启动的速率,对于每一个电机的功率要求不需要太高,降低达到最高速度所需时间,减少传动过程的能量损耗,提高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驱动后桥的使用可以自由切换两边驱动电机的关联与否,增加汽车行驶的稳定性,防止汽车车轮轴向攒动,当两边驱动电机相关联时通过差速器实现速度补偿更加能够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当汽车行驶在不同路况之后,根据前方路况的需求滑动联轴器选择适当的两个驱动电机的配合方式来更加方便的实现驾驶的舒适稳定性,驱动系统所有齿轮都是常见的标准齿轮,制造更具有通用化,更易标准化生产,且装配时操作空间大,减少了制造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差速式驱动系统内部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减速驱动系统内部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滑动联轴器的结构功能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制动系统内部结构布置图。
图6是本发明的制动盘与车轮作用位置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总体内部传动方式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差速式驱动系统,2-减速器驱动系统,3-车轮及制动系统,4-差速式驱动系统内检测器壳体,5-差速器壳体,6-左半轴壳体,7-右半轴壳体,8-减速器壳体,9-减速器输出壳体,10-驱动电机,11-差速第一轴承,12-电机输出轴,13-第一固定键,14-减速器驱动齿轮,15-差速第二轴承,16-减速器输出齿轮,17-减速器输出轴,18-差速第三轴承,19-第二固定键,20-差速第四轴承,21-差速器主动齿轮,22-差速器从动齿轮,23-差速第五轴承,24-第一差速器行星轮,25-差速器行星轮架,26-第二差速器行星轮,27-差速器左半轴输出齿轮,28-差速第六轴承,29-左半轴输出轴,30-差速第七轴承,31-差速器右半轴输出齿轮,32-右半轴输出轴,33-差速第八轴承,34-差速第九轴承,35-制动盘,36-制动盘安装孔,37-车轮轮毂,38-减速驱动电机,39-减速第一轴承,40-减速电机输出轴,41-减速第二轴承,42-减速器驱动齿轮,43-减速器输出齿轮,44-减速第三轴承,45-减速器输出轴,46-减速第四轴承,47-减速第五轴承,48-滑动联轴器,49-第一复位器固定支架,50-第二复位器固定支架,51-复位器弹簧,52-复位杆,53-引线,54-制动器盘,55-第一蹄片支撑板,56-制动蹄片,57-蹄片支板轴,58-蹄片轴挡板,59-第二蹄片支撑板,60-制动摇臂轴,61-制动蹄片复位弹簧,62-制动摇臂,63-汽车车轮,64-车轮固定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包括差速式驱动系统1、减速器驱动系统2、车轮及制动系统3、差速式驱动系统内检测器壳体4、差速器壳体5、左半轴壳体6、右半轴壳体7、减速器壳体8和减速器输出壳体9,所述差速式驱动系统1和减速器驱动系统2设置在车轮及制动系统3之间,所述差速式驱动系统内检测器壳体4和差速器壳体5设置在差速式驱动系统1外部,减速器壳体8和减速器输出壳体9设置在减速器驱动系统2外部。所述差速式驱动系统1包括驱动电机10、差速第一轴承11、电机输出轴12、第一固定键13、减速器驱动齿轮14、差速第二轴承15、减速器输出齿轮16、减速器输出轴17、差速第三轴承18、第二固定键19、差速第四轴承20、差速器主动齿轮21、差速器从动齿轮22、差速第五轴承23、第一差速器行星轮24、差速器行星轮架25、第二差速器行星轮26、差速器左半轴输出齿轮27、差速第六轴承28、左半轴输出轴29、差速第七轴承30、差速器右半轴输出齿轮31、右半轴输出轴32、差速第八轴承33和差速第九轴承34;所述电机输出轴12与减速器驱动齿轮14通过第一固定键13同轴固联;所述减速器驱动齿轮14与减速器输出齿轮16啮合,减速器输出齿轮16通过第二固定键19与减速器输出轴17同轴固联;所述减速器输出轴17与差速器主动齿轮21固联;所述差速器主动齿轮21相啮合于差速器从动齿轮22;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22、第一差速器行星轮24、第二差速器行星轮26、差速器行星轮架25、差速器左半轴输出齿轮27、差速器右半轴输出齿轮31组成一个行星轮系统,其中差速器行星轮架25固定在差速器从动齿轮22上;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轮24、第二差速器行星轮26同时与差速器左半轴输出齿轮27、差速器右半轴输出齿轮31相啮合;所述差速器左半轴输出齿轮27与左半轴输出轴29固联,差速器右半轴输出齿轮31与右半轴输出轴32固联。所述电机输出轴12通过差速第一轴承11、差速第二轴承15连接在差速式驱动系统内检测器壳体4内;所述减速器输出轴17通过差速第三轴承18、差速第四轴承20连接在差速式驱动系统内检测器壳体4内;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22通过差速第六轴承28固定在差速器壳体5上;所述左半轴输出轴29通过差速第五轴承23、差速第七轴承30与左半轴壳体6相连;所述右半轴输出轴32通过差速第八轴承33和差速第九轴承34与右半轴壳体7相连。所述车轮及制动系统3包括制动盘35、制动盘安装孔36和车轮轮毂37,所述制动盘35通过制动盘安装孔36安装在车轮轮毂37上,所述车轮轮毂37安装在左半轴输出轴29一端。所述减速器驱动系统2包括减速驱动电机38、减速第一轴承39、减速电机输出轴40、减速第二轴承41、减速器驱动齿轮42、减速器输出齿轮43、减速第三轴承44、减速器输出轴45、减速第四轴承46和减速第五轴承47;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40与减速器驱动齿轮42轴向固联;所述减速器驱动齿轮42、减速器输出齿轮43相啮合;所述减速器输出齿轮43与减速器输出轴45固联。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40、减速器输出轴45通过减速第一轴承39、减速第二轴承41、减速第三轴承44、减速第五轴承47固定在减速器壳体8上;所述减速器输出轴45在减速器输出壳体9上通过减速第四轴承46固定。所述差速式驱动系统1、减速器驱动系统2通过滑动联轴系统连接,所述滑动联轴系统包括滑动联轴器48、第一复位器固定支架49、第二复位器固定支架50、复位器弹簧51、复位杆52和引线53;所述滑动联轴器48于右半轴输出轴32与减速器输出轴45上的花键槽内来回滑动;所述第一复位器固定支架49固联滑动联轴器48;所述第一复位器固定支架49、第二复位器固定支架50之间连接着复位杆52;所述复位杆52侧面环绕着复位器弹簧51;所述第二复位器固定支架50固定在减速器输出轴45上,按下开关按钮拉动引线53使得滑动联轴器48滑动,从而实现右半轴输出轴32与减速器输出轴45的断开,恢复开关按钮,由于复位器弹簧51的弹力推动第一复位器固定支架49向右运动,从而推动滑动联轴器48复位,使得右半轴输出轴32与减速器输出轴45相连。所述车轮及制动系统3中的制动系统包括制动器盘54、第一蹄片支撑板55、制动蹄片56、蹄片支板轴57、蹄片轴挡板58、第二蹄片支撑板59、制动摇臂轴60、制动蹄片复位弹簧61、制动摇臂62、汽车车轮63和车轮固定螺栓孔64;所述制动器盘54通过制动盘安装孔36固定在左半轴壳体6与减速器输出壳体9上;所述第一蹄片支撑板55通过蹄片支板轴57与制动器盘54相连,且第一蹄片支撑板55绕蹄片支板轴57在制动器盘54上转动;蹄片轴挡板58连接两个蹄片支板轴57,限制第一蹄片支撑板55的转动角度;所述第二蹄片支撑板59与第一蹄片支撑板55固联;所述制动摇臂轴60与制动器盘54轴径配合;所述制动蹄片复位弹簧61分别连接在两片第一蹄片支撑板55的两端以保证第一蹄片支撑板55的复位;所述制动摇臂62与制动摇臂轴60固联;所述制动蹄片56固联在第一蹄片支撑板55上,当第一蹄片支撑板55转动时制动蹄片56与车轮轮毂37内侧相互摩擦以使得汽车车轮63停止转动从而实现制动,所述车轮固定螺栓孔64设置在汽车车轮63上。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的驱动方法,所述驱动方法分为四种,依次对应低速起步低负荷工况、急加速工况、崎岖不平有障碍工况及高速工况;电动车在低速起步、低负荷工况时,滑动联轴器48使得差速器右半轴输出轴32与减速器输出轴45相连且同轴转动,只需控制差速式驱动中的驱动电机10即可实现汽车起步。当电动车在急加速工况下,滑动联轴器48使得差速器右半轴输出轴32与减速器输出轴45相连且同轴转动,且同时启动差速器中驱动电机10和减速器驱动系统2中的减速驱动电机38使其同时转动使汽车短时间提高汽车行驶速度。当电动车在崎岖不平有障碍物、爬坡、大幅度转弯时,滑动联轴器48使得差速器右半轴输出轴32与减速器输出轴45断开连接,分别驱动驱动电机10及减速驱动电机38以不同的转速功率转动汽车车轮63,有障碍物一边的电机加大转速功率,转弯时外圈轮一边的电机加大转速,爬坡时两电机同时以大功率转动。当电动车在爬坡后进入高速路时,踩住离合器时电机空转或控制车轮及制动系统3使汽车车轮63抱死,然后滑动联轴器48使得差速器右半轴输出轴32与减速器输出轴45相关联,然后松开离合或松开车轮及制动系统3,使得两边同时驱动通过差速器的速度补偿,使得两边车轮转速相同,带动车轮高速转动,使得汽车高速行驶。

Claims (12)

1.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式驱动系统(1)、减速器驱动系统(2)、车轮及制动系统(3)、差速式驱动系统内检测器壳体(4)、差速器壳体(5)、左半轴壳体(6)、右半轴壳体(7)、减速器壳体(8)和减速器输出壳体(9),所述差速式驱动系统(1)和减速器驱动系统(2)设置在车轮及制动系统(3)之间,所述差速式驱动系统内检测器壳体(4)和差速器壳体(5)设置在差速式驱动系统(1)外部,减速器壳体(8)和减速器输出壳体(9)设置在减速器驱动系统(2)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式驱动系统(1)包括驱动电机(10)、差速第一轴承(11)、电机输出轴(12)、第一固定键(13)、减速器驱动齿轮(14)、差速第二轴承(15)、减速器输出齿轮(16)、减速器输出轴(17)、差速第三轴承(18)、第二固定键(19)、差速第四轴承(20)、差速器主动齿轮(21)、差速器从动齿轮(22)、差速第五轴承(23)、第一差速器行星轮(24)、差速器行星轮架(25)、第二差速器行星轮(26)、差速器左半轴输出齿轮(27)、差速第六轴承(28)、左半轴输出轴(29)、差速第七轴承(30)、差速器右半轴输出齿轮(31)、右半轴输出轴(32)、差速第八轴承(33)和差速第九轴承(34);所述电机输出轴(12)与减速器驱动齿轮(14)通过第一固定键(13)同轴固联;所述减速器驱动齿轮(14)与减速器输出齿轮(16)啮合,减速器输出齿轮(16)通过第二固定键(19)与减速器输出轴(17)同轴固联;所述减速器输出轴(17)与差速器主动齿轮(21)固联;所述差速器主动齿轮(21)相啮合于差速器从动齿轮(22);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22)、第一差速器行星轮(24)、第二差速器行星轮(26)、差速器行星轮架(25)、差速器左半轴输出齿轮(27)、差速器右半轴输出齿轮(31)组成一个行星轮系统,其中差速器行星轮架(25)固定在差速器从动齿轮(22)上;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轮(24)、第二差速器行星轮(26)同时与差速器左半轴输出齿轮(27)、差速器右半轴输出齿轮(31)相啮合;所述差速器左半轴输出齿轮(27)与左半轴输出轴(29)固联,差速器右半轴输出齿轮(31)与右半轴输出轴(32)固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轴(12)通过差速第一轴承(11)、差速第二轴承(15)连接在差速式驱动系统内检测器壳体(4)内;所述减速器输出轴(17)通过差速第三轴承(18)、差速第四轴承(20)连接在差速式驱动系统内检测器壳体(4)内;所述差速器从动齿轮(22)通过差速第六轴承(28)固定在差速器壳体(5)上;所述左半轴输出轴(29)通过差速第五轴承(23)、差速第七轴承(30)与左半轴壳体(6)相连;所述右半轴输出轴(32)通过差速第八轴承(33)和差速第九轴承(34)与右半轴壳体(7)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及制动系统(3)包括制动盘(35)、制动盘安装孔(36)和车轮轮毂(37),所述制动盘(35)通过制动盘安装孔(36)安装在车轮轮毂(37)上,所述车轮轮毂(37)安装在左半轴输出轴(29)一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驱动系统(2)包括减速驱动电机(38)、减速第一轴承(39)、减速电机输出轴(40)、减速第二轴承(41)、减速器驱动齿轮(42)、减速器输出齿轮(43)、减速第三轴承(44)、减速器输出轴(45)、减速第四轴承(46)和减速第五轴承(47);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40)与减速器驱动齿轮(42)轴向固联;所述减速器驱动齿轮(42)、减速器输出齿轮(43)相啮合;所述减速器输出齿轮(43)与减速器输出轴(45)固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40)、减速器输出轴(45)通过减速第一轴承(39)、减速第二轴承(41)、减速第三轴承(44)、减速第五轴承(47)固定在减速器壳体(8)上;所述减速器输出轴(45)在减速器输出壳体(9)上通过减速第四轴承(46)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式驱动系统(1)、减速器驱动系统(2)通过滑动联轴系统连接,所述滑动联轴系统包括滑动联轴器(48)、第一复位器固定支架(49)、第二复位器固定支架(50)、复位器弹簧(51)、复位杆(52)和引线(53);所述滑动联轴器(48)于右半轴输出轴(32)与减速器输出轴(45)上的花键槽内来回滑动;所述第一复位器固定支架(49)固联滑动联轴器(48);所述第一复位器固定支架(49)、第二复位器固定支架(50)之间连接着复位杆(52);所述复位杆(52)侧面环绕着复位器弹簧(51);所述第二复位器固定支架(50)固定在减速器输出轴(45)上,按下开关按钮拉动引线(53)使得滑动联轴器(48)滑动,从而实现右半轴输出轴(32)与减速器输出轴(45)的断开,恢复开关按钮,由于复位器弹簧(51)的弹力推动第一复位器固定支架(49)向右运动,从而推动滑动联轴器(48)复位,使得右半轴输出轴(32)与减速器输出轴(45)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及制动系统(3)中的制动系统包括制动器盘(54)、第一蹄片支撑板(55)、制动蹄片(56)、蹄片支板轴(57)、蹄片轴挡板(58)、第二蹄片支撑板(59)、制动摇臂轴(60)、制动蹄片复位弹簧(61)、制动摇臂(62)、汽车车轮(63)和车轮固定螺栓孔(64);所述制动器盘(54)通过制动盘安装孔(36)固定在左半轴壳体(6)与减速器输出壳体(9)上;所述第一蹄片支撑板(55)通过蹄片支板轴(57)与制动器盘(54)相连,且第一蹄片支撑板(55)绕蹄片支板轴(57)在制动器盘(54)上转动;蹄片轴挡板(58)连接两个蹄片支板轴(57),限制第一蹄片支撑板(55)的转动角度;所述第二蹄片支撑板(59)与第一蹄片支撑板(55)固联;所述制动摇臂轴(60)与制动器盘(54)轴径配合;所述制动蹄片复位弹簧(61)分别连接在两片第一蹄片支撑板(55)的两端以保证第一蹄片支撑板(55)的复位;所述制动摇臂(62)与制动摇臂轴(60)固联;所述制动蹄片(56)固联在第一蹄片支撑板(55)上,当第一蹄片支撑板(55)转动时制动蹄片(56)与车轮轮毂(37)内侧相互摩擦以使得汽车车轮(63)停止转动从而实现制动,所述车轮固定螺栓孔(64)设置在汽车车轮(63)上。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分为四种,依次对应低速起步低负荷工况、急加速工况、崎岖不平有障碍工况及高速工况;电动车在低速起步、低负荷工况时,滑动联轴器(48)使得差速器右半轴输出轴(32)与减速器输出轴(45)相连且同轴转动,只需控制差速式驱动中的驱动电机(10)即可实现汽车起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动车在急加速工况下,滑动联轴器(48)使得差速器右半轴输出轴(32)与减速器输出轴(45)相连且同轴转动,且同时启动差速器中驱动电机(10)和减速器驱动系统(2)中的减速驱动电机(38)使其同时转动使汽车短时间提高汽车行驶速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动车在崎岖不平有障碍物、爬坡、大幅度转弯时,滑动联轴器(48)使得差速器右半轴输出轴(32)与减速器输出轴(45)断开连接,分别驱动驱动电机(10)及减速驱动电机(38)以不同的转速功率转动汽车车轮(63),有障碍物一边的电机加大转速功率,转弯时外圈轮一边的电机加大转速,爬坡时两电机同时以大功率转动。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动车在爬坡后进入高速路时,踩住离合器时电机空转或控制车轮及制动系统(3)使汽车车轮(63)抱死,然后滑动联轴器(48)使得差速器右半轴输出轴(32)与减速器输出轴(45)相关联,然后松开离合或松开车轮及制动系统(3),使得两边同时驱动通过差速器的速度补偿,使得两边车轮转速相同,带动车轮高速转动,使得汽车高速行驶。
CN201811094940.6A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Active CN109094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94940.6A CN109094363B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94940.6A CN109094363B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94363A true CN109094363A (zh) 2018-12-28
CN109094363B CN109094363B (zh) 2024-04-05

Family

ID=64866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94940.6A Active CN109094363B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9436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9040A (zh) * 2008-05-23 2009-09-02 北京理工大学 电动汽车双电机防滑差速驱动桥
CN101786416A (zh) * 2010-03-19 2010-07-28 薛建南 电动车减速、差速一体化后桥总成
CN103587411A (zh) * 2013-11-29 2014-02-19 合肥工业大学 纯电动汽车用电机-变速器一体化传动系统
CN104723794A (zh) * 2015-02-10 2015-06-24 福建工程学院 混合动力一体化驱动桥结构
JP2017514741A (ja) * 2014-04-29 2017-06-0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団有限公司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自動車用統合操舵駆動軸及び電気自動車
CN209290171U (zh) * 2018-09-19 2019-08-23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9040A (zh) * 2008-05-23 2009-09-02 北京理工大学 电动汽车双电机防滑差速驱动桥
CN101786416A (zh) * 2010-03-19 2010-07-28 薛建南 电动车减速、差速一体化后桥总成
CN103587411A (zh) * 2013-11-29 2014-02-19 合肥工业大学 纯电动汽车用电机-变速器一体化传动系统
JP2017514741A (ja) * 2014-04-29 2017-06-0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団有限公司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自動車用統合操舵駆動軸及び電気自動車
CN104723794A (zh) * 2015-02-10 2015-06-24 福建工程学院 混合动力一体化驱动桥结构
CN209290171U (zh) * 2018-09-19 2019-08-23 安徽工程大学 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94363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32814U (zh) 一种车辆双动力源双驱动总成
CN103660905B (zh) 一种油电混合电动汽车多模式驱动系统
US11738629B2 (en) Vehicle two-power-source dual driving assembly
US7156771B2 (en) Clutch unit
CN107269775A (zh) 一种横置车辆驱动总成
CN107599823B (zh) 差动多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JP2012096653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変速装置
CN103587396A (zh) 一种电动汽车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
CN104742730A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多模耦合动力传动系统
CN111173892B (zh) 车辆及其动力总成系统
CN106882026B (zh) 一种双电机无同步多挡动力耦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9290171U (zh) 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
CN104590013A (zh) 动力系统、其控制方法及动力汽车
JPWO2014045415A1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駆動装置
CN106274443B (zh) 双同步离合器及行星齿轮耦合双电机动力系统
CN103419632B (zh) 一种主动反馈式汽车油门踏板装置
CN109466308A (zh) 乘用车用混合动力变速系统
CN207809038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9986947A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10315953A (zh) 一种带取力器的双速比纯电动卡车驱动桥
CN108422852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动力耦合系统集成装置
CN203739618U (zh) 油电混合电动汽车多模式驱动装置
CN209839075U (zh) 电动双太阳轮锁止式动力总成
CN109094363A (zh) 一种电动车后桥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110966360A (zh) 变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