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91877A - 跷跷板型滑梯 - Google Patents

跷跷板型滑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91877A
CN109091877A CN201810210643.7A CN201810210643A CN109091877A CN 109091877 A CN109091877 A CN 109091877A CN 201810210643 A CN201810210643 A CN 201810210643A CN 109091877 A CN109091877 A CN 109091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saw
slide
bracket
screw
jungle gy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106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91877B (zh
Inventor
姜炅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9091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91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91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918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GMERRY-GO-ROUNDS; SWINGS; ROCKING-HORSES; CHUTES; SWITCHBACKS; SIMILAR DEVICES FOR PUBLIC AMUSEMENT
    • A63G21/00Chutes; Helter-skel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GMERRY-GO-ROUNDS; SWINGS; ROCKING-HORSES; CHUTES; SWITCHBACKS; SIMILAR DEVICES FOR PUBLIC AMUSEMENT
    • A63G21/00Chutes; Helter-skelters
    • A63G21/02Chutes; Helter-skelters without r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GMERRY-GO-ROUNDS; SWINGS; ROCKING-HORSES; CHUTES; SWITCHBACKS; SIMILAR DEVICES FOR PUBLIC AMUSEMENT
    • A63G11/00See-saw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跷跷板型滑梯,所述跷跷板型滑梯由跷板a与跷板b在支架b的下端两侧相互结合的跷跷板部分与支架a的上端两侧结合的滑梯与攀登架所构成的滑梯部分构成;跷跷板型滑梯的结构为菱形,位于底面的跷板a和跷板b形成凸出的弧形。本发明当用户跟着攀登架向支架a的上端攀登时,跷板a接近地面,跷板b远离地面,当用户通过支架a上端进入滑梯的瞬间,跷板a和攀登架就会开始从地面升起,跷板b和滑梯开始向地面下降,用户乘着逐渐倾斜的滑梯下滑,从而用户可以同时体验滑动的感觉和自由落体的感觉。

Description

跷跷板型滑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游乐设备,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可同时体现跷跷板功能和滑梯功能的跷跷板型滑梯。该设备让人能同时体验到滑动的感觉和自由落下的感觉。
【背景技术】
滑梯是让人体验滑落感觉的设施,跷跷板是体现下降感觉的设施。这两种是截然不同的设施,但是用户能体验到不同的快感。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这个游乐设备可以同时体验到这两种感觉。现有技术中有跟此设备相似的游乐设备。根据发明注册号码20-0337167,长方形滑梯中间设置支架体现跷跷板功能,把滑梯的一侧底端固定结合在阶梯体现滑梯的功能。这一套可以同时体现两种功能,但是并不具备跷跷板型滑梯所带来的两种体验,即不能同时体验向下滑动的感觉和自由落体的感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让人能同时体验到滑动的感觉和自由落下的感觉的跷跷板型滑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跷跷板型滑梯,所述跷跷板型滑梯由跷板a与跷板b在支架b的下端两侧相互结合的跷跷板部分与支架a的上端两侧结合的滑梯与攀登架所构成的滑梯部分构成;跷跷板型滑梯的结构为菱形,位于底面的跷板a和跷板b形成凸出的弧形;当用户跟着攀登架向支架a的上端攀登时,跷板a接近地面,跷板b远离地面,当用户通过支架a上端进入滑梯的瞬间,跷板a和攀登架就会开始从地面升起,跷板b和滑梯开始向地面下降,用户乘着逐渐倾斜的滑梯下滑,从而用户可以同时体验滑动的感觉和自由落体的感觉。
进一步地,在所述攀登架上附着多个攀登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架a和支架b之间嵌入高度调节器。
进一步地,所述跷板a、跷板b和支架b的底端形成向底部凸出的弧形,从而能让滑梯的跷板运动更加柔和顺畅,能将跷板与地面碰撞时的冲击力度最小化。
进一步地,所述跷板a、跷板b和支架b下端都由避震垫构成,所述跷板a的入口与所述跷板b的滑梯出口中越接近出入口部分,避震垫的厚度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滑梯、攀登架及支架a的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栏杆。
进一步地,所述滑梯的滑梯出口一部分的坡度往末端逐渐变缓。
进一步地,所述攀登架及滑梯与支架a是通过螺钉a进行组装式结合,所述螺钉a的螺旋形部贯通支架a的铰链孔从而达到与攀登架及滑梯的铰链杆左右两侧末端形成的螺旋槽进行结合固定,且所述螺钉a的非螺旋形部可在铰链孔中用旋转的方式进行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跷板a及跷板b与支架b是通过螺钉a进行组装式结合,所述螺钉a的螺旋形部贯通支架b的铰链孔从而达到与跷板a及跷板b的铰链杆左右两侧末端形成的螺旋槽进行结合固定,且所述螺钉a的非螺旋形部可在铰链孔中用旋转的方式进行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a及支架b与所述高度调节器的结合是通过螺钉b进行组装式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攀登架与跷板a的结合以及所述滑梯与跷板b的结合是通过螺钉c进行组装式结合。
本发明是分为跷跷板部分和滑梯部分,用户跟着攀登架向支架的上端攀登时,跷板a接近地面,跷板b离开地板,用户通过支架上端进入滑梯的时候,同时跷板a和攀登架开始从地面升起,跷板b和滑梯开始向地面下降,滑梯向地面斜着掉下来,用户乘着逐渐倾斜的滑梯下滑,从而用户可以同时体验滑动的感觉和自由落下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跷跷板型滑梯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跷跷板型滑梯的侧面图;
图4是图1所示跷跷板型滑梯的顶视图;
图5是图1所示跷跷板型滑梯的底视图;
图6是铰链结合部的扩大结合的立体图;
图7是高度可调部的扩大结合的立体图;
其中:10;滑梯 10a;滑梯出口
11;攀登架 12a;栏杆a
12b;栏杆b 13a;跷板a
13b;跷板b 14;跷跷板旋转轴
14a;支架a 14b;支架b
15;高度调节器 16;避震垫
17;攀登槽 18a;螺钉a
18b;螺钉b 18c;螺钉c
19;铰链孔 20;铰链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依据附件中的图面,详细说明如下相同。当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并不完全限定于如下所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性宗旨的前提下,可被拥有相关技术领域知识的人根据自身意愿实施多元化的变化。
图1是本发明跷跷板型滑梯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图,图3是侧面图,图4是顶视图,图5是底视图。
如图1,本发明的跷跷板型滑梯的结构为菱形。跷跷板型滑梯的跷跷板部分由在支架b14b的下端两侧互相结合的跷板a13a与跷板b13b构成。
上述的结合通过螺钉a18a来进行,上述的螺钉a由螺旋形部和非螺旋形部构成。
即上述的螺钉a18a的螺旋形部会贯通上述的支架b14b的铰链孔19,而上述的跷板a13a或跷板b13b的一侧末端的圆柱形铰链杆20的左右末端中所形成的螺旋槽中是用于螺钉a18a的结合固定,上述的非螺旋形部会在上述的支架b的铰链孔19中以可回旋的状态下结合。
此结果是上述的跷板a13a与跷板b13b可用上述的非螺旋形部作为旋转轴进行旋转。如图1和图3,根据上述支架b14b高度会决定两个跷板之间形成的角度。
即上述的支架b14b高度越高,两个跷板的倾斜程度会越大。
并且根据图1所示,上述跷跷板型滑梯的滑梯部分由上述支架a14a的上端两侧所结合的滑梯10与攀登架11构成。
上述的结合由螺旋形部与非螺旋形部结合的螺钉a18a所构成。
即上述的的螺钉a18a的螺旋形部会贯通上述的支架a14a的铰链孔19,而上述的滑梯10或攀登架11的一侧末端的圆柱形铰链杆20的左右末端中所形成的螺旋槽中是用于螺钉a18a的结合固定,上述的非螺旋形部会在上述的支架a的铰链孔19中以可回旋的状态下结合。
此结果是上述的滑梯10与攀登架11可用上述的非螺旋形部作为旋转轴进行旋转。如图1和图3,根据上述支架a14a的高度会决定上述滑梯10和攀登架11之间形成的角度。
即上述的支架a14a高度越高,滑梯10与攀登架11的倾斜程度会越大。
若要仔细说明的话,上述的跷板a13a、跷板b13b、攀登架11、滑梯10具有特定的长度,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的支架中稍短的对角线会形成菱形的四边,若上述的短对角线长度增长的话则菱形两边的倾斜度会增大。
跷板a13a与跷板b13b及攀登架11与滑梯10之间的倾斜程度增大时,在攀登架11上将难以攀登,同时滑梯10下滑速度会加快。
如图1和图3所示,用户在跟着攀登架11向支架a14a上端攀升的同时跷板a13a则会与地面接近,跷板b13b则会上浮从而远离地面。
为了在上述的攀登过程能给予安逸和有趣的体验,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上述攀登架11的底部会附着多个拥有适当距离的攀登槽17。
上述的攀登槽17的附着手段是从上述的攀登架11的两面贯通,并往攀登槽17里插入螺钉。
上述的攀登结束后,用户到达上述的支架a14a的上端后,再根据图1和图3,之前上坡的倾斜结束的同时会出现较为平坦的滑梯10。
此时,跷跷板型滑梯会根据图1,图2,图3,图5的跷板旋转轴14为基准,会与跷跷板部分倾斜于转矩较大的部分,到达上述支架a14a上端的用户在越过支架a并进入滑梯10的瞬间,原本看似平坦的上述滑梯10会通过跷跷板旋转轴14为轴进行旋转,形成呈现下坡的倾斜部分。
即上述的跷板a13a与攀登架11会从地面开始上升,同时上述的跷板b13b与滑梯10会向地面开始下降。
此结果是用户会从倾斜程度逐渐变大的滑梯10下滑过程中同时体验下滑的感觉和自由降落的感觉。
此时,如图1和图3,为使上述的滑梯10的旋转顺畅进行,将上述的支架b14b的底端的形状做成了向下凸出的弧形,跷板a与跷板b的形状也同样如此。上述弧形的弧度越大,则上述跷跷板型滑梯的旋转将更加柔滑顺畅,但也会增加攀登架11和滑梯10的倾斜程度,且延长距离也会缩短,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再进行决定。
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的跷板a13a、跷板b13b及支架b14b的下端附着了避震垫16,从而能让上述的滑梯10与地面碰撞时吸收撞击产生的力量,上述的避震垫16厚度越大,则力量吸收程度越大,所以在碰撞程度较大的跷板a13a的入口与跷板b13b的滑梯出口的避震垫16会逐渐变厚,即越接近出入口部分,避震垫16的厚度越大。
又根据图1和图3,上述的滑梯10的滑梯出口10a一部分的倾斜程度(即坡度)向末端逐渐会减少从而减缓到达地面产生的冲击,又如图7所示,会在滑梯出口10a末端形成挂台,用于防止用户在滑梯中高速下滑时脱离。
用户离开滑梯10时,上述的滑梯10会以图1,图2,图3,图5中的跷跷板旋转轴14为轴进行慢速旋转,并在与跷跷板部分形成左右平衡的地方停止。
但在上述的跷板a13a的下端与上述跷板b13b同样附着避震垫16的理由是为了防止万一的事故即外部的冲击而导致跷板a13a落下地面。
又根据图1和图3上述的滑梯10、攀登架11及支架a14a的上端左右两侧配置了栏杆12a、12b,支架a14a的上端栏杆12b又从图6可以看出呈隧道型,有助于提供心理安全感。
另外,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的支架a14a与支架b14b之间可以嵌入高度调节器15。
即在用户较为年幼或者是在初次使用的情况下会将上述的支架a14a与支架b14b相互连接并把支架的高度调到最低就能减缓攀登架11与上述的滑梯10的倾斜程度,从而能让用户轻易适应,在适应其高度后可以通过上述的高度调节器15增加高度,但是需要知道增加高度时会让上述的倾斜程度不断增大,要仔细观察用户的状态再决定使用高度调节器15。
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情况可以考虑在滑梯10的滑梯出口10a放置柔软的软垫。
图6是铰链结合部的扩大结合的立体图,图7是高度可调节的扩大结合的立体图。
如图6和图7所示,跷跷板型滑梯可以分离成各种部分,将上述的各部分进行组合可以筑成一个跷跷板型滑梯。
上述的图6及图7作为一例,可以由支架a14a、支架b14b及两个高度调节器15进行分离和组合,但高度调节器15的个数可以加减。
而且上述图中跷板a13a、跷板b13b、攀登架11及滑梯10与上述的支架虽然以分离或以组成的形态呈现,但也可以追加栏杆等部分的分离和组成。
根据图6的扩大结合的立体图,上述的攀登架11及滑梯10与支架a14a是通过螺钉a18a组装结合而成。上述的螺钉a18a的螺旋形部贯通支架a14a的铰链孔19,从而在攀登架11及滑梯10的铰链杆20的左右两侧末端形成的螺旋槽做到螺钉a18a的结合固定,上述的螺钉a18a的非螺旋形部可以在铰链孔19中结合的同时可以旋转。
根据图6的扩大结合的立体图,上述的跷板a13a及跷板b13b及支架b14b是通过螺钉a18a组装结合而成。上述的螺钉a18a的螺旋形部贯通支架bb14b的铰链孔19,从而在上述跷板a13a及跷板b13b的铰链杆20的左右两侧末端形成的螺旋槽做到螺钉a18a的结合固定,上述的螺钉a18a的非螺旋形部可以在铰链孔19中结合的同时可以旋转。
根据图7的扩大结合的立体图的内容,上述的支架a14a及支架b14b与高度调节器15的结合是通过螺钉b18b进行组装结合。
如图5所示,上述的攀登架11与跷板a13a的结合与上述的滑梯10与跷板b13b之间的结合是通过螺钉c18c成为各个组装式进行再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如对各个实施例中的不同特征进行组合等,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跷跷板型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跷跷板型滑梯由跷板a(13a)与跷板b(13b)在支架b(14b)的下端两侧相互结合的跷跷板部分与支架a(14a)的上端两侧结合的滑梯(10)与攀登架(11)所构成的滑梯部分构成;跷跷板型滑梯的结构为菱形,位于底面的跷板a(13a)和跷板b(14b)形成凸出的弧形;当用户跟着攀登架(11)向支架a(14a)的上端攀登时,跷板a(13a)接近地面,跷板b(13b)远离地面,当用户通过支架a(14a)上端进入滑梯(10)的瞬间,跷板a(13a)和攀登架(11)就会开始从地面升起,跷板b(13b)和滑梯(10)开始向地面下降,用户乘着逐渐倾斜的滑梯(10)下滑,从而用户可以同时体验滑动的感觉和自由落体的感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型滑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攀登架(11)上附着多个攀登槽(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型滑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a(14a)和支架b(14b)之间嵌入高度调节器(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型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跷板a(13a)、跷板b(13b)和支架b(14b)的底端形成向底部凸出的弧形,从而能让滑梯(10)的跷板运动更加柔和顺畅,能将跷板与地面碰撞时的冲击力度最小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型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跷板a(13a)、跷板b(13b)和支架b(14b)下端都由避震垫(16)构成,所述跷板a(13a)的入口与所述跷板b(13b)的滑梯出口中越接近出入口部分,避震垫(16)的厚度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型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梯(10)、攀登架(11)及支架a(14a)的上端左右两侧设置栏杆(12a,12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型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梯(10)的滑梯出口(10a)一部分的坡度往末端逐渐变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型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登架(11)及滑梯(10)与支架a(14a)是通过螺钉a(18a)进行组装式结合,所述螺钉a(18a)的螺旋形部贯通支架a(14a)的铰链孔(19)从而达到与攀登架(11)及滑梯(10)的铰链杆(20)左右两侧末端形成的螺旋槽进行结合固定,且所述螺钉a(18a)的非螺旋形部可在铰链孔(19)中用旋转的方式进行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型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跷板a(13a)及跷板b(13b)与支架b(14b)是通过螺钉a(18a)进行组装式结合,所述螺钉a(18a)的螺旋形部贯通支架b(14b)的铰链孔(19)从而达到与跷板a(13a)及跷板b(13b)的铰链杆(20)左右两侧末端形成的螺旋槽进行结合固定,且所述螺钉a(18a)的非螺旋形部可在铰链孔(19)中用旋转的方式进行结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跷跷板型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a(14a)及支架b(14b)与所述高度调节器(15)的结合是通过螺钉b(18b)进行组装式结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跷板型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登架(11)与跷板a(13a)的结合以及所述滑梯(10)与跷板b(13b)的结合是通过螺钉c(18c)进行组装式结合。
CN201810210643.7A 2017-06-20 2018-03-14 跷跷板型滑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918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77751A KR101796571B1 (ko) 2017-06-20 2017-06-20 시소형 미끄럼틀
KR1020170077751 2017-06-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91877A true CN109091877A (zh) 2018-12-28
CN109091877B CN109091877B (zh) 2020-12-15

Family

ID=60386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1064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91877B (zh) 2017-06-20 2018-03-14 跷跷板型滑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796571B1 (zh)
CN (1) CN10909187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511U (zh) * 1988-09-04 1989-09-20 许定会 滑-荡-跷三用组合玩具
CN202113598U (zh) * 2011-06-23 2012-01-18 赵中 儿童滑梯
CN202822595U (zh) * 2012-03-16 2013-03-27 马建春 室内多功能幼儿健身娱乐组合器具
CN202909438U (zh) * 2012-08-08 2013-05-01 上海悠游堂游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攀岩滑梯
CN203290512U (zh) * 2013-04-26 2013-11-20 高思维有限公司 一种滑梯和摇摇椅的组合设施
CN204973032U (zh) * 2015-05-11 2016-01-20 永嘉县康贝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收纳筐的滑梯
CN205007556U (zh) * 2015-08-14 2016-02-03 巧巧实业有限公司 跷跷板
CN205007559U (zh) * 2015-08-04 2016-02-03 台州东泰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折叠攀岩滑梯
JP3203714U (ja) * 2016-02-01 2016-04-14 株式会社こどもデザイン研究所 揺動遊戯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7747A (ja) 1999-07-12 2001-01-23 Tsuneichi Ko シーソー型すべり台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511U (zh) * 1988-09-04 1989-09-20 许定会 滑-荡-跷三用组合玩具
CN202113598U (zh) * 2011-06-23 2012-01-18 赵中 儿童滑梯
CN202822595U (zh) * 2012-03-16 2013-03-27 马建春 室内多功能幼儿健身娱乐组合器具
CN202909438U (zh) * 2012-08-08 2013-05-01 上海悠游堂游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攀岩滑梯
CN203290512U (zh) * 2013-04-26 2013-11-20 高思维有限公司 一种滑梯和摇摇椅的组合设施
CN204973032U (zh) * 2015-05-11 2016-01-20 永嘉县康贝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收纳筐的滑梯
CN205007559U (zh) * 2015-08-04 2016-02-03 台州东泰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折叠攀岩滑梯
CN205007556U (zh) * 2015-08-14 2016-02-03 巧巧实业有限公司 跷跷板
JP3203714U (ja) * 2016-02-01 2016-04-14 株式会社こどもデザイン研究所 揺動遊戯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91877B (zh) 2020-12-15
KR101796571B1 (ko) 2017-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30520A (en) Playground toy
AU2016415163B2 (en) A waterslide system
EP1829586A1 (en) Training device
US20150141205A1 (en) Challenge course for children
US9586159B2 (en) Inflatable soap box derby
JPS63502081A (ja) 傾斜して回転するレクレ−ション用装置
US5931740A (en) Module-type amusement ride
US20180326256A1 (en) Exercise Device
Braksiek et al. Amusement park injuries and deaths
EP3024554B1 (de) Balance-trainingsvorrichtung
CN109091877A (zh) 跷跷板型滑梯
US20060116242A1 (en) Trampoline with adjustable spring tension
CN109318774B (zh) 一种公交车用缓冲装置
Müller et al. The influence of body weight on ski jumping performance
JPH084647B2 (ja) 雪上用1本スキー
US20160030824A1 (en) Rock climbing walls, fall safety pads, and accessories
CN108905229A (zh) 一种婴儿可翻越障碍物的强身健体玩具垫
CN207356552U (zh) 一种组合式滑滑梯
CN112672793A (zh) 一种教育培训用高尔夫球杆
Miller Springboard and platform diving
TWI299273B (en) Dual deck exercise device
JP5352553B2 (ja) 滑降練習用教材
KR20200076020A (ko) 시소형 미끄럼틀
CN215219967U (zh) 一种可互动式vr动感平台
CN105457277B (zh) 一种旋转儿童娱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