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84207A - 双人工作台灯 - Google Patents

双人工作台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84207A
CN109084207A CN201810714272.6A CN201810714272A CN109084207A CN 109084207 A CN109084207 A CN 109084207A CN 201810714272 A CN201810714272 A CN 201810714272A CN 109084207 A CN109084207 A CN 109084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late
plate
lamp
pedestal
c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142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伟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Wenyu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eny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eny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eny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1427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842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84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8420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6/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to be free-standing
    • F21S6/002Table lamps, e.g. for ambient lighting
    • F21S6/003Table lamps, e.g. for ambient lighting for task lighting, e.g. for reading or desk work, e.g. angle poise la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1/00Supporting, suspending, or attaching arrangements for lighting devices; Hand grips
    • F21V21/14Adjustable moun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04Personal or domestic articles
    • F21V33/0048Office articles, e.g. bookmarks, desk lamps with drawers, stands for books or music scor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人工作台灯,包括底座、铰链结构、转轴、两个安装柱以及两个灯板,安装柱的一端设置于底座上,转轴设置于两个安装柱之间,铰链结构包括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第一活动板的中部和第二活动板的中部重叠且交叉,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的交叉轴线上设置有通孔,转轴设置于通孔内,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远离底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灯板,两个灯板上分别设置有灯珠,每一灯板上的灯珠位于背离另一灯板的一侧。通过铰链结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上分别设置的灯板可以实现相互独立移动,使得身高不同的两位使用者共同使用一个照明装置,在调节的过程中避免影响对方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双人工作台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台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人工作台灯。
背景技术
在日常工作中,台灯作为普遍的照明设备。由于大多数知名企业和公司均在高档写字楼中设有办公场所,为了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办公室内的办工桌的布局一般采用多排且相对设置。现有的双人灯具采用在一块安装面板的两侧安装灯具,以实现双侧照明。
但是,一旦灯具的位置固定了,为了避免破坏灯具的电路走线布局,一般难以调整灯具与桌面的距离。如果调整安装面板的高度,容易影响到对面人员的使用,无法适用于两个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独立调节灯板的高度而不影响对面使用者正常工作的双人工作台灯。
一种双人工作台灯,包括:底座、铰链结构、转轴、两个安装柱以及两个灯板,所述安装柱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两个所述安装柱相对设置,所述转轴设置于两个所述安装柱之间,并且平行于所述底座,所述铰链结构包括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中部和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中部重叠且交叉,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交叉轴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灯板,两个所述灯板上分别设置有灯珠,每一所述灯板上的所述灯珠位于背离另一所述灯板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柱套设有套管,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套管连接,所述安装柱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其中一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套管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功能板,所述灯板靠近所述功能板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功能板靠近所述灯板的一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用于收容所述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板以及所述功能板靠近所述安装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推手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板靠近所述安装柱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柱、伸缩件以及卡爪部,所述转动柱固定于所述安装柱上,所述伸缩件与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卡爪部设置于所述伸缩件远离所述转动柱的一端,所述卡爪部用于与所述第二活动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爪部包括多个散射分布的卡爪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动板靠近所述安装柱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容置所述卡爪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板靠近所述安装柱的一端还设置有闲置孔,所述闲置孔与所述固定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同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板靠近所述安装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板远离所述铰链结构的一端设置有反光板。
上述双人工作台灯适用于双人使用,通过铰链结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上分别设置的灯板可以实现相互独立移动,即通过调节第一活动板调整其上的灯板高度,第二活动板上的灯板不发生移动,调节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可以调整各自的灯板与底座的距离,使得身高不同的两位使用者共同使用一个照明装置,在调节的过程中避免影响对方的正常使用。而且,两侧的灯板只在垂直于底座的方向上移动,避免了灯板在平行于底座的平面上大幅度地移动,即避免了灯板过于接近使用者而造成的使用空间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双人工作台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1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双人工作台灯的侧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2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安装部和置物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人工作台灯。例如,所述双人工作台灯包括:底座、铰链结构、转轴、两个安装柱以及两个灯板,所述安装柱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两个所述安装柱相对设置,所述转轴设置于两个所述安装柱之间,并且平行于所述底座,所述铰链结构包括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中部和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中部重叠且交叉,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交叉轴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灯板,两个所述灯板上分别设置有灯珠,每一所述灯板上的所述灯珠位于背离另一所述灯板的一侧。上述双人工作台灯适用于双人使用,通过铰链结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上分别设置的灯板可以实现相互独立移动,即通过调节第一活动板调整其上的灯板高度,第二活动板上的灯板不发生移动,调节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可以调整各自的灯板与底座的距离,使得身高不同的两位使用者共同使用一个照明装置,在调节的过程中避免影响对方的正常使用。而且,两侧的灯板只在垂直于底座的方向上移动,避免了灯板在平行于底座的平面上大幅度地移动,即避免了灯板过于接近使用者而造成的使用空间减小。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人工作台灯的立体示意图。
一种双人工作台灯10,包括:底座11、铰链结构12、转轴13、两个安装柱14以及两个灯板15,所述安装柱14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11上,两个所述安装柱14相对设置,所述转轴13设置于两个所述安装柱14之间,并且平行于所述底座11,请一并参阅图1以及图2,所述铰链结构12包括第一活动板121和第二活动板122,所述第一活动板121的中部和所述第二活动板122的中部重叠且交叉,所述第一活动板12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122的交叉轴线上设置有通孔123,所述转轴13设置于所述通孔123内,所述第一活动板12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122远离所述底座1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灯板15,两个所述灯板15上分别设置有灯珠151,每一所述灯板15上的所述灯珠151位于背离另一所述灯板15的一侧。这样,使得所述灯板在垂直于与所述底座的方向上移动,即所述灯板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避免了所述灯板沿平行于所述底座方向的大幅度移动,即避免了所述灯板在水平方向上的大幅度移动,在不影响对面使用者使用灯具的情况下,从而避免了所述灯板在移动过程中对使用者的活动空间的压缩问题。
为了便于调节灯板的照射高度,请参阅图1,所述安装柱14套设有套管141,所述转轴13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套管141连接,所述安装柱14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42,其中一所述定位孔142内设置有定位杆143,所述定位杆143与所述套管141靠近所述底座11的一端抵接。所述转轴13与所述套管141为固定连接,即所述转轴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一所述套管141,所述转轴13的两端与所述套管141的侧壁固定连接,避免了所述转轴13贯穿所述套管141的侧壁而与所述安装柱14碰撞造成的所述套管141无法移动。所述套管141为中空结构,且其内壁与所述安装柱14的外壁抵接,所述,由于所述灯板15在重力作用下,具有朝向所述底座11运动的趋势。为了避免所述套管141固定后的滑动,所述定位杆143穿设于指定位置的所述定位孔142内,所述套管141靠近所述底座11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杆143抵接,所述定位杆143为所述套管141提供与重力相反的支撑力,即使得所述套管141稳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柱14的指定位置,也即使得套管141稳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柱14的指定高度,从而使得所述灯板15稳定设置于的指定高度,进而便于调节灯板15的照射高度。
为了便于记录工作数据,请一并参阅图1以及图2,所述第一活动板12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122靠近所述底座1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功能板16,所述灯板15靠近所述功能板16的一端设置有凹槽152,所述功能板16靠近所述灯板15的一端设置有凸起161,所述凹槽152用于收容所述凸起161。所述功能板16朝向使用者的一面用于记录相关数据,例如,所述功能板16为荧光写字板,使用者可以在所述功能板16上手写并保存重要的工作数据;又如,所述功能板16为铁板,使用者将重要的工作数据记录在便签上,再通过磁铁将便签吸附于所述功能板16上。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板16上还设置有显示面板,通过显示面板实现大批量的数据录入与保存。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灯板15和所述功能板16是相互分离的,即同一侧的所述灯板15和所述功能板16分别位于上下两个位置,所述第一活动板12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122通过所述转轴13实现所述灯板15和所述功能板16的移动,同一侧的所述灯板15和所述功能板16的移动方向为垂直于所述底座11,即同一侧的所述灯板15和所述功能板16实现上下移动。当同一侧的所述灯板15和所述功能板16合拢时,即所述灯板15靠近所述底座11的一端与所述功能板16远离所述底座11的一端抵接,为了便于所述灯板15和所述功能板16合拢时的稳定性,所述凸起161与所述凹槽152相对应设置,使得所述凸起161设置于所述凹槽152内,从而所述凸起161与所述凹槽152的内侧壁抵接,即所述凸起161卡接于所述凹槽152的内侧壁,通过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所述灯板15的靠近所述底座11的端部和所述功能板16的远离所述底座11的端部卡接,从而提升所述灯板15与所述功能板16在连接稳定性,实现了便于所述灯板15与所述功能板16的合拢。
为了便于推动灯板和功能板,请参阅图1,所述灯板15以及所述功能板16靠近所述安装柱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推手环17。每一所述灯板15和每一所述功能板16上均设置有推手环17,而且,所述推手环17分布于所述灯板15和所述功能板16的两侧,使得惯用手为左手的使用者在移动所述灯板15或者所述功能板16时更加方便。
所述推手环的根据使用者的手掌大小选用不同的形状,而且,为了提升握持所述推手环的舒适度,例如,所述推手环17具有半椭圆形状;又如,所述推手环17的具有半圆弧形状,使用者在握持时具有一定的握持曲面,降低了使用者握持所述推手环17的尖锐凸起161感,提升了使用者握持所述推手环17的舒适度。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推手环17上还设置有柔性层,例如,所述柔性层为树脂层;又如,所述柔性层为橡胶层。这样,使用者通过所述柔性层握持所述推手环17,由于所述柔性层的柔软特性,使得使用者握持所述推手环17更加舒适,即进一步提升了使用者握持所述推手环17的舒适度。
为了便于灯板高度的微调,请一并参阅图1以及图2,所述第一活动板121靠近所述安装柱14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组件124,所述固定组件124包括转动柱1241、伸缩件1242以及卡爪部1243,所述转动柱1241固定于所述安装柱14上,所述伸缩件1242与所述转动柱1241连接,所述卡爪部1243设置于所述伸缩件1242远离所述转动柱1241的一端,所述卡爪部1243用于与所述第二活动板12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板15的重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功能板16的重量,由于所述功能板16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板12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122靠近所述底座11的一端,即所述功能板16位于所述铰链结构12靠近所述底座11的一端,也即所述功能板16位于所述灯板15的下方,所述功能板16具有朝向所述底座11的运动趋势,所述灯板15具有背离所述底座11的运动趋势。当所述套管141稳定设置于指定位置后,通过所述固定组件124对所述灯板15和所述功能板16进行高的微调,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两位使用者使用。所述伸缩件1242以所述转动柱1241为轴进行转动,使得所述伸缩件1242在垂直于所述灯板15的平面上转动,从而使得所述伸缩件1242移动至靠近所述第二活动板122的位置。所述伸缩件1242具有多个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使得所述伸缩件1242具有调整长度的功能,使得所述伸缩件1242上的所述卡抓部远离或者靠近所述转动柱1241。而且,当所述卡爪部1243与所述第二活动板122的连接位置固定,通过调节所述伸缩件1242的伸缩单元的凸伸长度以及个数,使得所述灯板15与所述功能板16之间的距离不同,例如,多个所述伸缩单元全部伸出,所述灯板15与所述功能板16之间的距离最大;又如,多个所述伸缩单元均合拢,所述灯板15与所述功能板16之间的距离最小。这样,所述灯板15与所述功能板16之间的距离的调整,使得所述灯板15与所述底座11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实现了所述灯板15与所述底座11之间的距离的局部调整,便于所述灯板15与所述底座11之间的距离微调。
为了延长固定组件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2,所述卡爪部1243包括多个散射分布的卡爪条1244。所述卡爪部1243上具有多个卡爪条1244,每一所述卡抓条的一端与所述伸缩件1242连接,每一所述卡抓条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伸缩节,且所述卡爪条1244的凸出方向与所述伸缩节的端面平行,使得所述卡爪条1244与所述伸缩件1242相互垂直。所述卡爪条1244靠近所述伸缩件1242的一侧用于与所述第二活动板12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爪条1244靠近所述伸缩件1242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活动板122靠近所述底座11的一侧抵接,所述卡爪条1244为所述第二活动板122提供朝向所述第一活动板121的拉力,使得所述第二活动板122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活动板121的运动趋势。而且,与所述固定组件124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活动板122的部分为所述通孔123至所述功能板16的部分,所述卡爪条1244通过设置与所述第二活动板122的抵接位置,实现调节所述第一活动板121与所述第二活动板122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所述灯板15与所述功能板16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卡爪部1243上的多个所述卡爪条1244呈散射状分布,例如,多个所述卡爪条1244以所述伸缩件1242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伸缩件1242除了具有伸缩的功能,还具有旋转的功能,使得多个所述卡爪条1244以所述伸缩件1242为轴转动。当其中一个所述卡爪条1244由于使用时间较长而损坏,通过旋转所述伸缩件1242,使得另一所述卡爪条1244用于卡接,从而使得所述卡爪部1243旋转之后即可再次使用,进而使得所述卡爪部1243的使用次数增加,延长了所述固定组件124的使用寿命。
为了便于卡爪部的固定,请参阅图2,所述第二活动板122靠近所述固定组件124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221,所述固定孔1221用于容置所述卡爪条1244。所述固定孔1221用于容置所述卡爪部1243上的所述卡爪条1244,即所述卡爪条1244设置于所述固定孔1221内,所述卡爪条1244与所述固定孔1221的侧壁抵接,通过所述卡爪条1244与所述固定孔1221的侧壁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述伸缩件1242将所述卡爪条1244挤压于所述固定孔1221的侧壁上,使得所述卡爪条1244对所述第二活动板122提供朝向所述第一活动板121的拉力,即所述卡爪条1244使得所述第二活动板122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活动板121的运动趋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1221依次排列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板122上,所述固定孔1221为所述卡爪条1244提供放置空间,一旦所述卡爪条1244设置于所述固定孔1221内,所述卡爪条1244的部分就限制于所述固定孔1221内,使得所述卡爪条1244的位置确定,且不易发生位移,从而便于所述卡爪条1244与所述第二活动板122之间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活动板121靠近所述安装柱14的一端还设置有闲置孔1211,所述闲置孔1211与所述固定组件124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板121的同一端。当所述第一活动板12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122相互抵接时,即所述灯板15和所述功能板16合拢,所述灯板15和所述功能板16稳定放置且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此时的所述第一活动板121和所述第二活动板122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无需所述卡爪部1243进行调节。为了避免所述卡爪部1243和所述伸缩件124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晃动,所述第一活动板121上的所述闲置孔1211收容所述卡爪部1243的所述卡爪条1244,所述闲置孔1211将所述卡爪部1243限制于所述第一活动板121上,避免所述卡爪部1243的所述卡爪条1244与所述第二活动板122接触,从而使得所述卡爪部1243和所述伸缩件1242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板121上,进而便于所述固定组件124闲置时的放置。
为了便于灯板的散热,请参阅图1,所述灯板15靠近所述安装柱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散热孔153。由于所述灯板15上设置有多个灯珠151,所述灯珠151散发出的热量大被所述灯板15吸收,多个所述散热孔153以阵列分布设置于所述灯板15上,通过设置所述散热孔153实现所述灯板15的散热。所述散热孔153的形状影响其散热面积,例如,所述散热孔153具有矩形截面;又如,所述散热孔153具有圆形截面。所述散热孔153的圆形截面形状增加了散热面积,使得所述灯板15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为了进一步便于灯板15的散热,所述散热孔153为通孔123,即所述散热孔153贯穿于所述灯板15,从而增加了所述散热孔153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升所述灯板15的散热性能。
为了提升光线照射强度,请参阅图1,所述灯板15远离所述铰链结构12的一端设置有反光板154。所述反光板154转动设置于所述灯板15上,所述反光板154位于所述灯板15靠近所述灯珠151的位置。由于使用者通常位于靠近所述底座11的位置,即使用者站立或者坐于所述功能板16前方,也即使用者站立或者坐于所述灯板15的下方。所述灯珠151发射的光线有一部分朝向背离所述底座11的方向照射,为了将这一部分的光线利用起来,而且也为了实现光线的聚集,所述反光板154位于所述灯板15远离所述底座11的一端,将所述灯珠151朝向背离所述底座11的光线反射,使得所述灯珠151发射的光线强度得到有效提高。
为了便于快速获取工作信息,请参阅图1,每一所述功能板16背离另一所述功能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显示面板162,所述第一显示面板162靠近所述灯板15的一端与所述功能板16靠近所述灯板15的一端平齐。所述第一显示面板162位于所述功能板16上,而所述功能板16正对与使用者,使得使用者,所述功能板16内设置有信号收发装置,信号收发装置的一端与终端机连接,信号收发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162连接,信号收发装置向所述第一显示面板162提供相应的数据信号。例如,数据信号包括文字信号,使用者通过所述第一显示面板162上显示的信息获取当天工作任务;又如,数据信号包括视频信号,使用者通过所述第一显示面板162的显示功能进行视频会议。这样,所述第一显示面板162显示的信息使得使用者快速获取当前工作信息,实现工作信息传达高效化。
为了获取更多的工作信息,请参阅图1,每一所述灯板15背离另一所述灯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显示面板155,所述第二显示面板155靠近所述功能板16的一端与所述灯板15靠近所述功能板16的一端平齐。所述第二显示面板155位于所述灯板15上,所述第二显示面板155与所述灯板15靠近所述第一显示面板162的一端平齐,所述第一显示面板162的一端与所述功能板16靠近所述第二显示面板155的一端平齐。当需要一次性获取更多的信息时,通过所述铰链结构12使得所述灯板15和所述功能板16合拢,即所述灯板15靠近所述底座11的一端与所述功能板16远离所述底座11的一端抵接,使得所述第一显示面板162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155形成一个较大的显示屏幕,从而使得显示面积增大,进而使得使用者获取的信息量增大,而且还可以避免由于显示的信息过小而造成视觉的疲劳。
为了便于放取工件,请参阅图1,所述功能板16远离所述灯板15的一端设置有学习板18,所述学习板18靠近所述功能板16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杆163,所述学习板18通过所述转动杆163与所述功能板16转动连接。所述学习板18通过所述转动杆163旋转于所述功能板16上,使得所述学习板18与所述功能板16形成有夹角,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身高调整所述学习板18与所述功能板16之间的夹角。当所述学习板18与所述功能板16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时,即所述学习板18与所述功能板16之间的夹角为0~90°,使得所述学习板18和所述功能板16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于放置各类工件。由于容置空间位于所述学习板18和所述功能板16之间,即容置空间位于使用者的正前方,使得使用者放置和拿取工件更加方便,避免了使用者手持工件造成的工作不便,从而便于使用者放取工件。
为了避免工件的滑落,请参阅图1,所述学习板18背离所述底座11的一侧凸设有多个连接柱181。当所述学习板18与所述功能板16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时,即所述学习板18与所述功能板16之间的夹角为90~180°,位于所述学习板18上的工件容易发生滑落的情况。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所述连接柱181凸出于所述学习板18,且所述连接柱181的凸出方向背离所述底座11。工件放置于所述学习板18上,所述连接柱181将所述工件抵持,使得工件稳定放置于所述学习板18上,从而避免了由于所述学习板18与所述功能板16之间的夹角增大造成的工件滑落。
为了便于学习板的收拢,请参阅图1,所述功能板16靠近所述第二显示面板155设置有多个连接通孔164。每一所述连接通孔164用于收容一所述连接柱181,即每一所述连接柱181对应与一所述连接通孔164。当工作结束或者不需要使用学习板18时,通过所述转动杆163的旋转,将所述学习板18旋转至靠近所述功能板16的位置,使得所述学习板18与所述功能板16平行,即使得所述学习板18与所述功能板16之间的夹角为0°,也即所述学习板18贴附于所述功能板16上。这样,每一所述连接柱181对应设置于一所述连接通孔164内,使得所述连接柱181与所述连接通孔164的侧壁抵接,即使得所述连接柱181与所述功能板16卡接,使得所述学习板18与所述功能板16连接,从而便于所述学习板18和所述功能板16的合拢。
为了便于学习板的支撑,请参阅图3,所述学习板18背离所述连接柱181的一面设置有支撑组件182,所述支撑组件182包括转动件1821以及伸缩杆1822,所述伸缩杆1822通过所述转动件1821与所述学习板18转动连接。当所述学习板18上放置的工件过重时,所述学习板18与所述功能板16之间的夹角将会增大,甚至使得所述学习板18与所述功能板16之间的夹角超过180°,使得工件脱离所述学习板18。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所述支撑组件182用于支撑所述学习板18,所述伸缩杆1822以所述转动件1821为轴转动,使得所述伸缩杆1822远离或者靠近所述学习板18,即使得所述伸缩杆1822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底座11,从而使得所述伸缩杆1822抵持于地面或者底座11上。所述伸缩杆1822具有多个依次连接的伸缩子杆,使得所述伸缩杆1822具有多段伸缩的功能,便于调整所述学习板18与所述底座11之间的距离,以及调整所述学习板18与所述功能板16之间的夹角。这样,所述学习板18与所述底座1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不同进行高度调整,便于所述学习板18的稳定支撑于所述底座11上。
为了便于放取工具笔,请一并参阅图3以及图4,所述学习板18靠近所述安装柱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置槽183,所述第一容置槽183具有圆形截面。所述第一显示面板162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155内设置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为电阻式压力传感器,使得所述第一显示面板162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155具有触屏功能。在工作的过程中,使用者需要采用工具笔对所述第一显示面板162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155进行操作,所述第一容置槽183用于收容工具笔。由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83具有圆形截面,工具笔具有与所述第一容置槽183相同的横截面形状,使得工具笔的放置以及拿取更加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槽183还可用于容置水笔、自动笔以及钢笔中的至少一种,由于其作用都是便于收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学习板18靠近所述安装柱14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84,所述滑槽184内设置有封闭组件185,所述滑槽184与所述第一容置槽183连通,所述封闭组件185包括滑动杆1851、推动凸起1852、安装凸起1853以及封闭板1854,所述滑动杆1851设置于所述滑槽184内,所述推动凸起1852和安装凸起1853分别设置于所述滑动杆1851上,所述安装凸起1853与所述封闭板1854连接,所述封闭板1854用于遮盖所述第一容置槽183。当工具笔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83内,所述封闭板1854将工具笔限制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83内,避免了在移动所述功能板16的晃动使得工具笔从所述第一容置槽183内滑出。由于所述封闭板1854与所述安装凸起1853连接,所述安装凸起1853设置于所述滑动杆1851上,使用者推动所述推动凸起1852,使得所述滑杆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封闭板1854的移动,即使得所述封闭板1854远离或者靠近所述第一容置槽183,也即所述封闭板1854使得所述第一容置槽183与外部环境隔绝或者连通,进而避免了所述第一容置槽183内的工具笔滑落。
为了便于纸张的放取,所述学习板18靠近所述安装柱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具有矩形截面。在工作中需要使用纸张,所述第二容置槽设置于所述学习板18的侧边,所述第一容置槽183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容置槽用于容置纸张,使用者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抽取纸张以使用,将纸张再次放回所述第二容置槽内。为了避免纸张的滑落,所述学习板18靠近所述第一容置槽183的一侧设置有遮盖板和旋转杆,所述遮盖板通过所述旋转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学习板18上。所述遮盖板用于遮盖所述第二容置槽,所述遮盖板以所述旋转杆为轴旋转,使得所述遮盖板远离或者靠近所述第二容置槽,即所述遮盖板使得所述第二容置槽与外部环境连通或者隔绝。为了便于惯用手为左手的使用者,在所述学习板1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容置槽183和所述第二容置槽。
为了便于双人工作台灯的吊装,所述安装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连接一卡接件,使得所述安装部通过所述卡接件安装于升降装置上。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本体以及两个卡扣部,两个所述卡扣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卡接本体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卡扣部弯折或弯曲设置,且两个所述卡扣部朝向所述卡接本体的同一侧弯折或弯曲,每一所述卡扣部上设置有一卡扣件,两个所述卡扣件相对设置,所述卡扣件用于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卡接本体上还设置有螺接部位,所述螺接部位用于通过螺接结构固定所述卡接件。这样,所述安装柱通过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槽的配合使用,便于所述双人工作台灯安装与升降装置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本体包括拉伸部以及两个挤压部,所述拉伸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所述挤压部,所述挤压部的一端与所述拉伸部连接,所述挤压部的另一端与一所述卡扣部连接。所述卡扣部通过所述挤压部与所述拉伸部连接,所述卡扣部通过所述卡扣件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卡扣件还为所述安装部提供朝向所述卡接本体的作用力,即所述卡扣件为所述安装部提供向上的作用力,也即所述卡扣件提供与所述双人工作台灯重力相反的作用力,其中,所述拉伸部用于所述卡接件的安装,即所述拉伸部用于与升降装置连接,这样,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扣部配合使用,使得所述安装部获得相应的作用力,进而使得双人工作台灯稳定固定于升降装置上。
为了便于固定所述安装部,所述挤压部背离所述拉伸部的一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至少一个所述凸起依次排列设置于所述拉伸部上,所述凸起用于抵接安装部,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扣件配合使用,所述卡扣件为所述安装部提供朝向所述凸起的作用力,所述凸起为所述安装部提供朝向所述卡扣件的作用力,这样,所述卡扣件和所述凸起夹持所述安装部,使得所述安装部稳固设置于所述卡扣件以及所述凸起之间。所述凸起的形状根据夹持力度决定,例如,所述凸起为矩形凸块,所述凸起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接触为一个面,又如,所述凸起为半圆形凸块,所述凸起与所述安装部接触为一个切点。所述凸起背离所述拉伸部的一面设置,使得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接件位于同一侧,而所述卡扣部的数量为两个,使得所述安装部两侧所受的作用力相等,进而提高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凸起和所述卡扣件之间的安装强度。
为了进一步便于固定所述安装部,所述挤压部具有“V”字形结构,所述挤压部的凸起部分朝向所述卡扣件,即使得所述挤压部朝向所述安装部,也即使得所述挤压部与所述安装部抵接,在所述挤压部和所述卡扣件的共同作用下,所述安装部承受来自于两个相反方向的作用力,而且所述卡扣件和所述挤压部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得所述安装部在所述卡扣件和所述挤压部之间的安装强度较高,从而便于所述安装部的固定。其中,所述挤压部的“V”字形结构还可以是多个依次排列的凸起结构,所述挤压部的一端通过一固定杆与所述拉伸部连接,所述挤压部的另一端通过另一固定杆与所述卡扣部连接,这样,通过固定杆的可转动性能,使得所述挤压部可以根据所述安装部的形状决定挤压所述安装部的力度,即调整所述挤压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挤压强度,从而进一步便于固定所述安装部。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挤压部与所述拉伸部以及所述卡扣部位一体成型,使得所述弹片结构的整体机械强度增强,所述挤压部的挤压功能与上一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增大卡接本体的拉伸力度,所述拉伸部具有“Π”字形结构。所述拉伸部包括安装件以及两个拉伸件,所述安装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所述拉伸件,所述拉伸件远离所述安装件的一端与所述挤压部连接,且两个所述拉伸件位于所述安装件的同一侧,所述安装件用于通过螺钉安装于升降装置上。所述拉伸件与所述安装件之间形成有夹角,例如,所述夹角的范围为30~150度;又如,所述夹角的范围为60~120度;又如,所述夹角为90度,即所述拉伸件与所述安装件垂直,也即两个所述拉伸件平行且与所述安装部在同一重力垂直线上,所述拉伸件通过传动效应,使得所述拉伸件为所述卡扣件提供朝向且垂直于所述安装件的拉伸力,即所述拉伸件为所述安装部提供朝向且垂直于所述安装件的拉伸力。根据力学结构,当两个作用力平行时,其合力值时最大的。而且所述拉伸件的拉伸力与所述安装部的重力方向平行,使得所述拉伸件的拉伸力以最大值作用于所述安装部上,即使得卡接件的拉伸力度达到最大,从而增大卡接件的拉伸力度,使得所述卡接件可以承受更大质量的所述双人工作台灯。
为了便于卡扣件固定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卡扣部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卡扣件的一侧与所述连接孔的侧壁连接,所述卡扣件的另一侧凸出于所述卡扣部。所述连接孔的侧壁用于与所述卡扣件连接,使得所述卡扣件凸出于所述卡扣部,所述卡扣件的凸出部分用于卡接所述安装部,即所述卡扣件穿设于卡口孔内。所述卡扣件具有一定的弯折性能,所述卡扣件的凸出部分的朝向可以根据所述安装部的形状决定,例如,当所述安装部设置于两个所述卡扣部之间,所述卡扣件的凸出部分朝内,即所述卡扣件朝向所述安装部;又如,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卡扣部连接的部件设置于所述卡扣部的外侧,即与两个所述卡扣部形成空间相背的位置,所述卡扣件的凸出部分朝外。这样,使得所述卡扣件可以更好的与所述安装部卡接。
为了便于挂置物件,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安装柱的一侧凸设有置物件,所述置物件包括镂空柱以及挂物杆,所述镂空柱设置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贯穿方向和所述第二穿孔的贯穿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贯穿所述镂空柱的侧壁,所述挂物杆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穿孔内,所述挂物杆位于所述第一穿孔内的部分设置有第三穿孔,所述第三穿孔贯穿所述挂物杆,所述第三穿孔内设置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三穿孔。所述挂物杆远离所述旋转件的一端凸出于所述镂空柱,所述挂物杆的凸出方向背离所述底座。所述挂物杆以所述旋转件为轴旋转,使得所述挂物杆与所述镂空柱之间形成的夹角发生改变,通过旋转所述挂物杆,使得所述挂物杆与所述镂空柱之间形成有凹陷,凹陷处用于挂置具有吊带的物件,从而便于物件的挂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物杆上设置有挂物凸起。所述挂物凸起的凸出方向朝向所述安装部,所述挂物凸起用于与物件抵接,即所述挂物凸起阻止物件从所述挂物杆上朝背离所述镂空柱的方向移动,也即所述挂物凸起避免物件从所述挂物杆上滑落。
上述双人工作台灯适用于双人使用,通过铰链结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上分别设置的灯板可以实现相互独立移动,即通过调节第一活动板调整其上的灯板高度,第二活动板上的灯板不发生移动,调节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可以调整各自的灯板与底座的距离,使得身高不同的两位使用者共同使用一个照明装置,在调节的过程中避免影响对方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人工作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铰链结构、转轴、两个安装柱以及两个灯板,所述安装柱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两个所述安装柱相对设置,所述转轴设置于两个所述安装柱之间,并且平行于所述底座,所述铰链结构包括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中部和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中部重叠且交叉,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交叉轴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所述灯板,两个所述灯板上分别设置有灯珠,每一所述灯板上的所述灯珠位于背离另一所述灯板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人工作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套设有套管,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套管连接,所述安装柱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其中一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套管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人工作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和所述第二活动板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功能板,所述灯板靠近所述功能板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功能板靠近所述灯板的一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用于收容所述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人工作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以及所述功能板靠近所述安装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推手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人工作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靠近所述安装柱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柱、伸缩件以及卡爪部,所述转动柱固定于所述安装柱上,所述伸缩件与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卡爪部设置于所述伸缩件远离所述转动柱的一端,所述卡爪部用于与所述第二活动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双人工作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部包括多个散射分布的卡爪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双人工作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板靠近所述安装柱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容置所述卡爪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双人工作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靠近所述安装柱的一端还设置有闲置孔,所述闲置孔与所述固定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同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人工作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靠近所述安装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双人工作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铰链结构的一端设置有反光板。
CN201810714272.6A 2018-07-03 2018-07-03 双人工作台灯 Withdrawn CN1090842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4272.6A CN109084207A (zh) 2018-07-03 2018-07-03 双人工作台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4272.6A CN109084207A (zh) 2018-07-03 2018-07-03 双人工作台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84207A true CN109084207A (zh) 2018-12-25

Family

ID=64837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14272.6A Withdrawn CN109084207A (zh) 2018-07-03 2018-07-03 双人工作台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842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4209A (zh) * 2018-07-19 2018-12-25 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 双人学习台灯
CN110242915A (zh) * 2019-06-17 2019-09-17 江苏跃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式智慧型照明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1581A (zh) * 2012-11-28 2014-06-11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灯头组件
CN103982807A (zh) * 2013-02-07 2014-08-13 上海美迪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Led灯具
CN105276455A (zh) * 2015-11-05 2016-01-27 湖州科中电光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led灯具
CN206994880U (zh) * 2017-03-03 2018-02-13 安庆师范大学 一种绘图工作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1581A (zh) * 2012-11-28 2014-06-11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灯头组件
CN103982807A (zh) * 2013-02-07 2014-08-13 上海美迪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Led灯具
CN105276455A (zh) * 2015-11-05 2016-01-27 湖州科中电光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led灯具
CN206994880U (zh) * 2017-03-03 2018-02-13 安庆师范大学 一种绘图工作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4209A (zh) * 2018-07-19 2018-12-25 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 双人学习台灯
CN110242915A (zh) * 2019-06-17 2019-09-17 江苏跃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式智慧型照明设备
CN110242915B (zh) * 2019-06-17 2021-04-09 江苏跃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式智慧型照明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4207A (zh) 双人工作台灯
US9612442B2 (en) Keyboard magnifying device
CN208905071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计算机摄像头
US9179760B2 (en) Articulated support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9484341U (zh) 一种led灯
CN101292817A (zh) 便携式可折叠绘图板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CN211821504U (zh) 多功能云台装置
CN109084209A (zh) 双人学习台灯
CN209469966U (zh) 一种低功耗展馆智能中控装置
CN208411272U (zh) 一种学生学习用绘画装置
CN201368299Y (zh) 荧屏兼键盘安装架
CN102563566A (zh) 灯头固定装置
CN110696543A (zh) 一种绘画专业学生用便携式透写台
CN212961036U (zh) 一种多功能台灯
CN210601503U (zh) 一种安装在电脑屏幕上方的灯光固定装置
CN209445138U (zh) 一种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台灯
CN107218532A (zh) 折叠多用型台灯
CN208558847U (zh) 一种多功能画架
CN211106710U (zh) 服装设计用图纸绘制板
CN207893569U (zh) 一种用于面板灯的调节卡装机构
CN207906933U (zh) 一种带有计时功能的台灯
CN207262262U (zh) 一种光照角度可调式阅读灯
CN208491240U (zh) 双面使用并空间可调的课桌
CN210153615U (zh) 一种便携式照明灯具
CN213746270U (zh) 一种用于灯具的异形灯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5